第二〇一 至 第二一〇

201**時間: 地點:
    (未幾駕崩,皇次子智親王,稽顙大慟,擗踴無算,當命御前侍衛吉倫,馳驛回
    (哀,請母后安,尊母后鈕鈷祿氏為皇太后,封弟惇郡王綿愷為惇親王,綿愉為
    (惠郡王,綿忻已封瑞親王,無從加封,仍從舊稱。)
    (皇太后懿旨,傳諭留京王大臣馳寄皇次子,即正大位,皇次子因梓宮未回,命
    (即起程,奉梓宮回京,方行即位禮。)
    (八月中旬,梓宮至京師,奉安乾清宮,皇次子始即帝位於太和殿,頒詔天下,
    (以明年為道光元年,是為宣宗,尊諡大行皇帝為仁宗睿皇帝,卜葬昌陵。)
    (道光帝即位數日,想起自己的名字,上一字與兄弟相同,若要避諱,未免不便
    (,遂改「綿」為「旻」叫作旻寧。)
    (旻寧二字,飭臣民不得妄寫,綿字不諱。)
    (專從小節上著想,道光帝行誼可知。)
    (他又念著乾隆、嘉慶兩朝,東征西討,南巡北幸,把庫款用盡,只好格外儉省
    (,把宮中需用的銀兩,省而又省,自己服食一切,也比從前的皇帝,減下若干
    (;後妃以下,統教屏去繁華,概從樸實;宮娥采女,又放了許多出宮。)
    (且命親王貝勒等,務從節儉,不得廣納姬妾,任意揮霍。)
    (用意頗善,可惜不知大體。)
    (朝上一班王大臣,揣摩迎合,上朝的時候,格外裝出節儉的樣子,朝冠朝服,
    (多半敝舊,道光帝瞧著,頗也喜歡,誰知他退朝回府,仍舊是錦衣美食,居移
    (氣,養移體呢?)
    (還有一個豫親王裕興,酗酒漁色,竟鬧出一樁風化案來。)
    (豫邸中有一使女,名叫寅格,年方二八,楚楚動人,裕興看上了她,時常向她
    (調戲,她卻懷著玉潔冰清的烈志,始終不肯順從。)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惹得裕興懊惱,情急計生,趁著大行皇帝幾筵前行大祭
    (禮,親王貝勒及福晉命婦,統去磕頭,他也不能不去按班排列;輪著了他,匆
    (匆忙忙的行過了禮,趕即乘車先回。)
    (別人還道他染著急病,誰知他的病證,不是什麼受寒冒暑,乃是一種單思病。
    ()
    (到了邸中,不叫別人,只叫那心上人兒寅格。)
    (寅格不知何故,忙即趨入,裕興哄她跟入內室,將門關住。)
    (寅格方慌張起來,裕興道)
三總兵:你也不必慌張,今日不由你不從。
    (隨手去扯寅格,急得寅格臉色通紅,只說『王爺動不得』五字。)
    (裕興見她紅生兩頰,愈覺可愛,色膽如天,還管什麼主僕名義,竟將她推倒炕
    (上,不由分說,亂褫下衣。)
    (寅格極力撐拒,怎奈窈窕女兒,不敵裕興的蠻力,霎時間,被裕興剝得一絲不
    (掛,恣意輕薄,約過了一個時辰,方才歇手。)
    (既要磕老頭,又要磕小頭,裕興此日也忙極了。)
    (寅格負著氣,忍著痛,開門走出,回入自己房中,越想越羞,越羞越恨,哭了
    (一會,聞得外面一片喧聲,料是福晉等歸來,急忙解帶懸樑,自縊而死。)
    (身雖被污,心實無愧。)
    (這時福晉等不見寅格,正飭婢媼使喚,一呼不應,兩呼三呼又不應,撬開房門
    (,向內一瞧,嚇得亂跑,頓時滿屋鼎沸,通報裕興,別人都甚驚異,獨裕興視
    (作平常。)
    (經眾人留心探視,才曉得強姦情由,一傳十,十傳百,被宗人府得知,據實參
    (奏。)
    (道光帝大怒,欲將裕興賜死,還是惇瑞兩親王,替他挽回,從輕發落,革裕興
    (王爵,交宗人府圈禁三年,期滿釋放。)
    (強姦逼死,照清朝律例,應置大辟,裕興從輕發落,總未免顧全面子,只難為
    (了寅格。)
    (道光帝餘怒未消,回疆又來警報。)
    (據說回酋張格爾,糾眾滋事,屢寇邊界,道光帝即召集王大臣問道)
道光帝:回疆已安靜多年,為什麼又會作亂?莫非參贊大臣斌靜,昏庸失德,不能安治回
    民麼?
王大臣:聖上明見,洞燭萬里,大約總是斌靜不好,惹出這個張格爾來。現在且令伊犁將
    軍就近查勘,再定剿撫事宜。
    (道光帝准奏,即令伊犁將軍慶祥,往勘回疆。)
    (慶祥奉旨,即日出發,一到回疆,回民爭來控訴,不是貪虐,就是姦淫,又是
    (一個闖禍的祖宗。)
    (當即據實奏聞。)
    (原來回疆自大小和卓木死後,各城統設辦事領隊大臣,獨喀什噶爾,設一參贊
    (大臣,統轄各城官吏。)
    (參贊大臣的上司,就是伊犁將軍,每年征收貢賦,十分中取他一分,以前時准
    (部的苛求,兩和卓的騷擾,寬得許多。)
    (清廷又嘗慎選邊吏,或是由滿員保舉,或是由大吏左遷,撫馭得法,回民賴以
    (休息,視朝使如天人。)
    (到嘉慶晚年,保舉不行,派往回疆各官,多用內廷侍衛,及口外駐防,這班人
    (員,偏把回疆作了利藪,與所屬司員章京,任情剝削,一切服食日用,統向回
    (城伯克征索。)
    (伯克系回城土官的名目,他與清吏狼狽為奸,借著供官的話柄,■派回戶,需
    (索百端,回疆通用赤銅普爾錢,錢形橢圓,中無孔,每一枚當內地制錢五文,
    (大約如近今通用的銅圓。)
    (喀什噶爾每年征收普爾錢八九千緡,葉爾羌征收萬餘緡,和闐征收四五千緡,
    (還有各種土產,如氈裘金玉緞布等類,統要隨時奉獻,只嫌少,不嫌多。)
    (伯克得四成,章京得四成,辦事大臣得二成,大家作福作威,肆行無忌;甚且
    (選有姿色的回女,入置署中,要陪酒,就陪酒,要侍寢,就侍寢。)
    (這位參贊大臣斌靜,樂得同他混做一淘,司員章京及各城伯克,又向參贊大臣
    (處竭力討好,彩了上等的子女玉帛,供奉進去。)
    (回女本沒甚廉恥,見了參贊大臣,彷彿如天上神仙,斌靜又是個色中餓鬼,多
    (多益善,竟至白晝宣淫,裸體相逐。)
    (好做參贊大臣肉屏風。)
    (只是回女的父兄丈夫,既受了層層克剝,還要把家中女眷,由他糟塌,正是痛
    (上加痛,氣上加氣。)
    (適值大和卓木孫子張格爾,隨父薩木克,遁居浩罕國邊境,通經祈福,傳食部
    (落,聞知參贊斌靜荒淫失眾,遂思報復祖仇,聲言替回民雪憤,糾眾寇邊。)
    (頭目蘇蘭奇忙來通報,章京綏善,反說他無風生浪,叱逐出去。)
    (蘇蘭奇大憤,出寨從賊,反做了張格爾的嚮導。)
    
    
202**時間: 地點:
    (當時領隊大臣色普征額,領兵防禦,打了一回勝仗,將張格爾驅逐出境,擒了
    (百餘人,回入喀城,與斌靜同賞中秋節。)
    (斌靜先將擒住各人,一概斬首,然後肆筵設席,坐花賞月。)
    (司員把盞,回婦侑歌,正高興得了不得。)
    (詎料慶將軍暗查密訪,把他平日所做的事情,和盤托出,奉旨將斌靜革職逮問
    (,派永芹代任,正是:
    (  昨日酣歌方得意,今朝鐵鏈竟加頭。)
    (嗣後永芹接任,能安撫回民與否,且看下回分解。)
    (木蘭秋狩,本清代祖制,所以示農隙講武之意。)
    (但觀兵第為末務,耀德乃是本原,仁宗連番北狩,一變而亂興宮禁,再變而駕
    (返鼎湖,可見講武之舉,不足為訓。)
    (及宣宗嗣位,力自撙節,清帝中之以儉德聞者,莫宣宗若。)
    (然亦徒齊其末,未揣其本,省衣減膳之為,治家有餘,治國不足。)
    (內如裕興,外如斌靜,荒淫失德,寧知體黼座深衷,隨時返省乎?讀此回,可
    (以知人君務末之非計。)
    (第四十八回 愚慶祥敗死回疆 智楊芳誘擒首逆)
    
    
203**時間: 地點:
    (卻說永芹到了回疆,也是沒有擺佈,雖不比斌靜荒淫,無如庸庸碌碌,總不能
    (立平匪亂。)
    (張格爾卻外集黨羽,內通回戶,屢次騷掠近邊,清兵出塞,他即遠遁;又或詭
    (詞乞降,變端百出,弄得永芹束手無策,因循遷延,直達三年。)
    (道光五年夏季,邊報張格爾大舉入寇,領隊大臣巴彥圖,自恃勇力,率兵二百
    (人,出塞掩捕,走了四百里,並沒有張格爾蹤跡,他竟勃然大憤,行到布魯特
    (地方,見有回眾遊牧,率妻挈子,約有二、三百人,遂縱兵殺將過去。)
    (回眾嚇得四散,只有青年婦女,黃口兒童,一時不能急走,被他見一個,殺一
    (個,可憐這班無罪無辜的婦孺,都做了身首異處的屍骸。)
    (大約命中注定,要被巴彥圖殺死。)
    (巴彥圖憤已少洩,當下回軍,逾山越嶺而還,無復行列。)
    (誰知逃走的回民,因婦子被殺,哭訴回酋汰列克,汰列克大怒,領部眾二千名
    (前來追襲,把巴彥圖圍住,十個殺一個,霎時間把清兵掃光,隨即與張格爾聯
    (合進兵,勢甚猖獗。)
    (永芹無可隱諱,慌忙拜本乞援。)
    (道光帝召還永芹,令伊犁將軍慶祥往代。)
    (又命大學士長齡往代慶祥。)
    (慶祥到喀什噶爾,召集司員章京,及各城伯克會議。)
    (伯克中有個阿布都拉,自稱詳悉回務,慶祥便把張格爾情形,詳細問他。)
    (他卻說張格爾乃是假名,冒充和卓木後裔,前時乃是阿奇木王努斯謊報,遂至
    (哄動一時,為叢毆爵。)
    (參贊大人現到此處,不必勞動兵戈,只教聲明張格爾不是回裔,那時回眾自不
    (去從他,亂事便可消滅了。)
    (慶祥信以為真,一面出示曉諭回民,一面奏劾阿奇木王努斯謊報的罪狀。)
    (純是囈語。)
    (張格爾得了此信,也恐眾心離散,帶了五百多人,突入回城,拜奠他先祖和卓
    (木墳墓。)
    (回徒叫和卓墳為瑪雜,非常敬信。)
    (瑪雜在喀城外,距喀城約八十多里,乾隆時,大小和卓木被誅,所有喀城外舊
    (存和卓等墓,仍奉旨令回戶看守,毋得樵彩污穢,下此諭時,實是為了香妃。
    ()
    (張格爾欲借祭祖為名,固結眾心,因有這番舉動,恊辦大臣舒爾哈善,領隊大
    (臣烏淩阿,忙入報慶祥。)
    (慶祥急召阿布都拉,阿布都拉已不知去向,想也去拜奠和卓墓了。)
    (頓時倉皇失措,還是舒烏兩人稟道)
兩 人:張格爾深入喀境,非發兵驅逐不可。
    (慶祥點頭,命二人帶兵千餘名,去攻張格爾。)
    (朝發夕至,仗著銳氣,擊殺回眾四百人,張格爾退入大瑪雜內,倚著三重牆垣
    (,誓死固守;復遣人出布謠言,說清軍要鏟除聖墓,屠盡回族子孫。)
    (回民聞言大恐,遂聚集數千人,去救張格爾。)
    (舒烏兩大臣,正圍攻瑪雜,忽見回眾如潮湧至,急分兵抵禦,不防張格爾也乘
    (勢殺出,內外夾攻,把清兵殺得七零八落。)
    (舒大臣陣亡,烏大臣踉蹌奔回,入見慶祥。)
    (慶祥急調各營卡兵,盡集喀什噶爾,保守喀城。)
    (張格爾倒還不敢進逼,飭人往浩罕國乞援。)
    (浩罕王摩訶末阿利,新即位,知人善任,威服附近哈薩克諸部,當時有百回兵
    (不如一安集延的傳聞。)
    (安集延就是浩罕東城。)
    (張格爾聯約浩罕,俟得回疆西四城後,子女玉帛,情願公分,還許割讓喀城,
    (作為酬勞。)
    (浩罕王大喜,即允發兵,令去使先回。)
兩 人:(張格爾知有後援,遂率軍大進,前哨到了渾河,探得喀域外面,只有三座清營
    (,報知張格爾,張格爾道)這麼說來,天山北路的清軍,尚未南下,我等趕緊
    (前進方好。
    (遂下令渡河。)
兩 人:(忽報浩罕王率兵親到,不由的驚疑道)浩罕兵來得這般迅速,真出意外,我初
    意總道清兵大集,所以通使浩罕,乞師相助,現在喀城守兵甚少,旦夕可下,還
    要浩罕兵何用?
    (就想抵賴。)
    (隨遣使赴浩罕軍前,叫他不必前進。)
    (浩罕王憤怒,竟率軍渡河,圍攻喀城。)
    (張格爾卻止住不行,暗中密布兵隊,阻截浩罕王歸路。)
    (太覺陰險。)
    (浩罕王攻城數日,急切難下,又探知張格爾不懷好意,恐腹背受敵,乘夜遁回
    (。)
    (才渡過渾河對岸,樹林中殺出一班回眾,大叫浩罕王休走,吃我一刀。)
    (浩罕王不瞧猶可,瞧了一瞧,正是張格爾,氣得無名火高起三丈,麾兵接戰,
    (黑夜裡不辨回眾多少,越殺越多,只覺得四面八方,統是回子旗幟,憑爾安集
    (延兵馬精銳,到此也心慌膽怯,敗陣而逃。)
    (浩罕王奪路走脫,還有安集延兵二三千名,被張格爾圍住,無可投奔,沒奈何
    (繳械乞降。)
    (張格爾收為親兵,進攻喀城,此時喀城外面的清營,抵禦安集延兵,已是數日
    (,累得人疲馬倦,藥盡刀殘,哪裡禁得起張格爾這支生力軍,又復殺到,領隊
    (大臣烏淩阿,穆克登布,統同戰歿。)
    (慶祥坐守孤城,左思右想,無能為計,只認定了一個死字,投繯自盡。)
    (還算忠臣。)
    (喀城無主,即被張格爾攻破,張格爾又分據英吉沙爾葉爾羌和闐三城。)
    (回疆西四城俱陷。)
    (清廷連接警信,遣兵調將,忙個不了。)
    (聖旨下來,命署陝甘總督楊遇春為欽差大臣,統陝甘兵五千,馳赴回疆,會諸
    (軍進剿。)
    (署陝西巡撫盧坤,赴肅州理餉。)
    (這旨方下,又接到伊犁將軍長齡急奏,內稱:「逆酋已踞巢穴,全局蠢動,喀
    (城距阿克蘇二千里,四面回村,中多戈壁,斷非伊犁烏魯木齊六千援兵,所能
    (克復,懇請速發大兵四萬,以一萬五千分護糧台,以二萬五千進戰」等語。)
    (道光帝覽奏畢,即硃批授長齡為揚威將軍,頒給印信,軍營大小官員,悉聽節
    (制,伊犁將軍職務,暫由德英阿代理。)
    (又命山東巡撫武隆阿,率吉林黑龍江三千騎,出嘉峪關,與陝甘總督楊遇春,
    (同為參贊大臣,進剿逆回。)
    (統計回疆分八城,西四城已俱失陷,還有東四城未失,一名喀喇沙爾,一名庫
    (車,一名烏什,一名阿克蘇。)
    (阿克蘇為東方屏蔽,張格爾遣兵入犯,直至渾巴什河,距阿克蘇只四十里,城
    (中兵不盈千,人心惶惶,虧得辦事大臣長清,遣參將王鴻儀,領兵六百,扼住
    (河岸,再戰再勝,回眾始卻。)
    (會援兵亦雲集阿克蘇,東四城方得保全。)
    (道光帝又飭長齡查辦歷任回疆各吏,長齡復奏斌靜色普徵額巴彥圖綏善各人情
    (狀,有旨拘斌靜色普徵額下獄,擬斬監候,綏善充發黑龍江,巴彥圖濫殺僨事
    (,不得因陣亡例,列入恤典。)
    (又詔令辦理糧餉大臣,定則例,繪圖說,核實開銷,不准妄費。)
    (並開回疆銅山,鑄普爾錢,撥烏裡雅蘇台及伊犁各牧廠中牛馬橐駝,接濟軍用
    (。)
    (自是回疆軍務,漸有起色。)
    (道光七年,揚威將軍長齡,率步騎二萬二千名,由阿克蘇出發,一路進行,未
    (見敵蹤。)
    (至洋阿巴特沙漠,時已半月,糧且食盡,方惶急間,忽探報五六里外,有敵營
    (數座。)
長 齡:(長齡下令道)我兵自阿克蘇到此,糧食將盡,現聞敵營已在前面,不乘此殺賊
    囤糧,尚待何時!
    (將士得了此令,個個摩拳擦掌,踴躍願往。)
    (長齡分軍士為三隊,自與楊遇春督率中軍,武隆阿領左翼,楊芳領右翼,三路
    (進攻。)
    (回眾據岡迎敵,由高臨下,聲勢頗銳。)
    (清兵奪糧心急,不顧矢石,拚命殺上,回眾不能抵抗,紛紛溃竄,遺下牲畜糗
    (糧,盡被清兵搬回。)
    (清兵得食,勇氣百倍,追至沙布都特,地多葦湖,回徒四處分紮,決水成沮,
    (阻住清兵去路。)
    (長齡命步卒冒險越渠,用短兵接戰,復麾騎兵繞左右淺渠,橫截入陣。)
    (回營見清兵驟至,忙開銃迎擊,不料貯藥失火,把自己營帳燃著,那時救火都
    (來不及,還有何心接仗。)
    (清兵趁勢殺入,射死回徒頭目,奪了回徒旗鼓,回眾又復四竄,追北數十里,
    (擒馘萬計。)
    (回眾實是沒用。)
    (清兵復進至阿瓦巴特,見有偵騎數百,遇清兵,慌忙反走,長齡恐有埋伏,飭
    (兵止追,夜遣吉林勁騎,從左右間道繞出敵後,次日方拔營齊進,用槍炮兵為
    (前列,藤牌兵為後勁,沿途果遇埋伏,兩下酣鬥,槍炮迭施,回眾也冒死撐拒
    (。)
    (藤牌兵自清陣內驅出,個個穿著虎衣,躍入敵陣,回眾尚是死戰,怎奈回馬疑
    (虎至,向後倒退,頓時轍亂旗靡。)
    (吉林勁騎,又從後面殺到,回眾大溃。)
    (安集延二帥,亦被清兵殺死。)
    (清兵再進至渾河北岸,張格爾親率眾十餘萬,阻河列陣,橫亙二十餘里,築壘
    (為蔽,鑿穴列銃,鼓角震天。)
    (長齡望見敵勢浩大,未免心怯,上文逐層敘來,長齡頗有韜略,此次見敵勢浩
    (大,便自心怯,所謂一鼓作氣,再衰三竭者歟?忙與楊遇春商議,遇春)
遇 春:賊勢果然浩大,但我兵且堅壘不動,夜遣死士分擾敵營,不要殺入,只叫他擾亂
    賊心,使他自眩,便好相機進攻。
    (長齡依計而行,遂遣死士數百人,乘筏夜渡,鼓噪河中。)
    (張格爾屢出巡哨,喧囂達旦。)
    (次夜,長齡擬仍用疑兵,忽西南風起,撼木揚沙,天昏如墨,不辨南北,長齡
    (急令退營。)
遇 春:(楊遇春入帳道)大帥退營何故?
長 齡:賊據形勢,逼近咫尺,且彼眾我寡,恐不相敵,倘因天昏地黑,渡河而來,四面
    蹙我,豈不要全軍覆沒麼?所以我擬退營十餘里,俟明晨天霽,再進未遲。
    (總不脫一怯字。)
遇 春:大帥所慮雖是,據愚見想來,乃是天助我兵的時候,要擒張格爾,就在今夜。
    (有膽有識。)
    (長齡不覺起立,便道)
便 是:參贊有何妙計?
遇 春:賊軍雖眾,只知並作一隊,依壘自固,兵略疏淺,可想而知。我兵遠來,利在速
    戰,若與他隔河相持,今日不戰,明朝不攻,師老糧竭,那時不能進,不能退,
    反中了深溝高壘的賊計。現在天適昏暗,賊不防我急渡,我竟渡河過去,出其不
    意,攻其無備,不怕張格爾不敗。看楊某仗劍為大帥殺賊哩!
    (寫得精彩。)
長 齡:參贊此言,也是有識,但我軍渡河,倘被他半渡邀擊,如何是好?
遇 春:這也不難,大帥可遣索倫兵千騎,繞趨下游,牽制賊勢,遇春願自率親兵,向上
    游急渡,據住上風,兩路得手,大帥自可從容過河了。
    (長齡尚在躊躇,遇春)
遇 春:寇不可翫,時不可失,請大帥急速准行!
    (於是長齡把退營的軍令,改作進兵的軍令,照遇春計劃,先從上下游潛渡,乘
    (風破浪,直達彼岸。)
    (遇春令前隊扛著巨炮,直薄敵營。)
    (張格爾尚在夢裡,被炮聲震醒,忙起牀督戰,這時候,炮聲與風沙聲相雜,宛
    (似數十萬大兵,摧壓壘門,弄得人人喪膽,個個驚心。)
    (到了天明,索倫兵從下游趨至,長齡亦親督大兵,逾河前來,風止霧霽,乘勢
    (衝入敵壘,張格爾率眾竄去。)
    (回俗統著高履,履後無跟,行走時許多不便,且各裹糗糧,負載累重,至此為
    (逃命要緊,拋了重負,棄去高履,遍地統是橐舄。)
    (清軍遂進薄喀什噶爾城下,一鼓登城,擒住張格爾甥姪,及安集延兩偽帥,並
    (從逆伯克等,殺敵無算,活擒回徒四千多名。)
    (長齡即將克復喀城情形,由六百里加緊馳奏,滿望朝廷論功行賞,不想朝旨批
    (回,略說)
長 齡:命將出師,期殲元惡,今乃臨巢兔脫,棄前功,留後患,罪無可辭,長齡奪紫韁
    ,楊遇春奪去太子太保銜,武隆阿奪去太子少保銜,仍著勒限捕獲!
    (這諭旨也出人意外。)
    (長齡未免怏怏,楊遇春倒不在意,仍率師攻克英吉沙爾及葉爾羌,又使楊芳復
    (和闐。)
    (西四城都已規復,乃出塞覓捕張格爾。)
    (二楊各率兵四千,分道西進,遇春屯色勒庫,芳屯阿賴,南北相去十餘站。)
    (阿賴系蔥嶺山脊,乃回疆通浩罕要道,浩罕留兵駐守,聞清兵驟至,據險阻截
    (,楊芳當先突陣,浩罕兵且戰且退,才行一二里,嶺路越險,伏兵遽發,鏖戰
    (一晝夜,清兵損失甚眾,還虧楊芳素有節制,步步為營,嚴陣出險,方得生還
    (。)
    (長齡復據事陳奏,有旨責)
有 旨:諸將孤軍深入,勞師糜餉,不如罷兵。姑留官兵八千防喀城,餘兵九千,即隨楊
    遇春出關,楊芳代為參贊,與長齡武隆阿籌畫善後事宜,明白奏聞!
    (這旨下後,遇春自然遵旨東還,長齡與兩參贊籌議一番,武隆阿議將西四城仍
    (歸回徒,長齡意見亦同,楊芳因新任參贊,不便力爭,由長齡武隆阿分上奏折
    (,驛呈清廷。)
    (道光帝見有二奏本,先展開長齡的奏折,把官銜等不去細瞧,單瞧那善後的籌
    (畫道:
    (  愚回崇信和卓,猶西番崇信達賴喇嘛,已成不可移之錮習,即使張逆就擒
    (,尚有其兄弟之子在浩罕,終留後患,勢難以八千留防之兵,制百萬犬羊之眾
    (。)
    (若分封伯克,令其自守,則如伊薩克玉素普等,助順官兵,均非白回所心服之
    (人,惟有赦故回酋那布敦之子阿布都裡,乾隆中羈在京師者,令歸總轄西四城
    (,庶可以服內夷,制外患。)
    (道光帝覽到此處,大怒道)
道光帝:長齡想是老昏顛倒了。高宗純皇帝,費了無數心力,方將逆酋那布敦除滅,逆裔
    阿布都裡囚解進京,給功臣家為奴,朕即位時,照例恩赦,畀脫奴籍。此番因張
    逆作亂,照親屬緣坐例,正應將他治罪,長齡反要朕釋歸阿布都裡,不是老昏顛
    倒,哪裡有這種謬論?但不知武隆阿什麼計法,想總說長齡的不是呢。
    (隨即將武隆阿奏折,續行展開,大略瞧道:
    (  善後之策,留兵少則不敷戰守,留兵多則難繼度支。)
    (前次大兵進剿,賊即有外襲烏什,內由和闐直驅阿克蘇之謀,幸克捷迅速,奸
    (謀始息。)
    (臣以為西四城各塞,環逼外夷,處處受敵,地不足守,人不足臣,非如東四城
    (為中路必不可少之保障,與其糜有用兵餉於無用之地,不若歸並東四城,不須
    (西四城兵費之半,即鞏若金甌,似無需更守西四城漏扈。)
    (道光帝不待覽畢,將兩奏折統行擲下,隨召軍機大臣入內道)
道光帝:長齡昏謬,欲歸逆裔阿布都裡,使長舊部,武隆阿趨奉長齡,亦是這樣說話。你
    去擬旨,將他二人革職,暫時留任,另授直隸總督那彥成為欽差大臣,速赴回疆
    ,代籌善後,方不誤事。
    (軍機大臣,當即照面諭擬定,由道光帝閱過,始行頒發。)
道光帝:阿布都裡鬚髮往邊省監禁,你可咨文刑部,立即發配。
    (軍機大臣唯唯而退。)
    (長齡接到革職消息,大吃一驚,不由的坐立不安,誰叫你想出縱虎歸山之策?
    (忙請楊參贊商議,楊參贊想了一回,說出了一個反間的計策,長齡方喜形於色
    (。)
    (忽懮忽喜,患得患失。)
    (看官!你道楊參贊的反間計,從何處入手?原來回徒向分兩派,一派叫做白山
    (黨,一派叫做黑山黨。)
    (張格爾是白山黨首領,據喀城時,嘗濫用威權,虐殺黑山黨,黑山黨大憤,多
    (陰通清營,長齡奏折中所說的伊薩克玉素普等,統是黑山黨徒,與白山黨互有
    (嫌隙。)
    (解釋上文白回二字,筆不滲漏。)
    (楊芳遂就此生計,密遣黑山黨出卡造謠,揚言官兵全撤,喀城空虛,諸回統望
    (和卓轉來。)
    (這語傳入張格爾耳中,頓時喜出望外,遂糾合殘眾,復來窺邊。)
    (先令偵騎入探,果不見官兵蹤跡,遂潛入阿爾古回城。)
    (時近歲暮,張格爾擬待除夕日,襲喀什噶爾,晝夜整備軍械,忙個不了。)
    (是夕,張格爾親出巡城,遙見東北角上,隱隱有人馬行動,不覺失聲道)
不 覺:不好了!不好了!清兵來了!
    (急忙開城出走。)
    (後面已報清軍殺到,為首大將,正是楊芳。)
    (張格爾無心戀戰,拚命奔逃,楊芳也拚命追趕,至喀爾鐵蓋山,回徒奔散殆盡
    (,只剩張格爾三十餘騎,棄馬登山。)
    (楊芳忙令副將胡超,都司段永福,繞出山後,堵住去路,自率親卒從前面登山
    (,兜拿張格爾。)
    (張格爾扒過山頭,向山後亂跑,猛聽得有人叫道)
楊 芳:張賊快來受死!
    (張格爾心中一急,腳下一絆,向後便倒。)
    (正是:
    (  準備鐵籠擒虎豹,安排陷阱縶豺狼。)
    (未知張格爾果否遭擒,容至下回敘明。)
    (張格爾之倡亂,與大小和卓木不同。)
    (大和卓木有管轄回部之權,張格爾無之;小和卓木有主持回教之權,張格爾又
    (無之。)
    (彼從挾唪經祈福之伎倆,傳食部落,勢不能偏惑愚民,捽而去之,本易事耳。
    ()
    (乃斌靜以後,繼以永芹,永芹以後,繼以慶祥,不能平亂,反致釀亂,數百回
    (徒,直入瑪雜,響應者以數萬計。)
    (回疆西四城,接續被陷,何其速耶?慶祥死事,長齡繼任,轉戰而前,連敗回
    (眾,張格爾之無能可知。)
    (然渾河一役,長齡又欲折回,幸賴楊遇春之定計渡河,驅逐回酋,以次規復西
    (四城,是長齡辦不過一慶祥之流亞,微楊忠武,吾知其亦無功也。)
    (厥後捐西守東之議,尤屬悖謬,西四城為東四城之屏蔽,無西四城,尚可有東
    (四城乎?宣宗嚴詞詰責,迫令殲敵,而掩捕之功,復出楊芳,滿員無材,事事
    (仗漢將為之,而清廷猶以右滿左漢為得計,亦安怪亂世之相尋不已耶。)
    (本回宗旨,實為二楊合傳,以滿員相較,尤見二楊功績。)
    (二楊固人傑矣哉!)
    (第四十九回 征浩罕王師再出 剿叛傜欽使報功)
    
    
204**時間: 地點:
    (卻說張格爾失足墜地,就被清將捆縛而去,清將不是別人,就是楊芳所遣的副
    (將胡超,都司段永福,當下紅旗報捷,道光帝大喜,立封大學士長齡為二等威
    (勇公,陝西固原提督楊芳,為三等果勇侯,命長齡率師凱旋,留楊芳駐紮回疆
    (,與那彥成籌辦善後事宜。)
    (乾隆中葉以來,久不行獻俘禮,此次擒獲張格爾,道光帝思繩祖武,踵行盛舉
    (,遣官告祭太廟社稷,親御午門樓受俘,儀仗森嚴,不消細說。)
    (受俘後,廷訊張格爾罪狀,著即寸磔梟示。)
    (又命慶祥子文輝,烏淩阿子忠泰,隨監刑官同往市曹,看視行刑,並把張格爾
    (心肺取出,交與文輝忠泰,到該父墓前致祭,用慰忠魂。)
    (威武極了。)
    (楊遇春、武隆阿等,亦傳旨嘉獎,自長齡以下,得有功將士四十人,一律繪圖
    (紫光閣。)
    (並因軍機大臣曹振鏞王鼎玉麟諸人,辦事勤勞,亦許附入紫光閣列像。)
    (滿廷官員,歌功頌德,合詞請加上尊號,道光帝已漸驕盈,怎禁得這班飯桶又
    (來拍馬。)
    (奉旨:「以康熙乾隆年間,尚未允行,勢難俯准,惟念銘功偃武,皆由聖母福
    (庇,國有大慶,允宜祇循令典,備極顯揚,朕謹當躬率王大臣等,加上皇太后
    (徽號,共伸賀悃,所有應行典禮,飭所司敬謹詳議」等語。)
    (於是禮部又有一番忙碌,自夏至冬,籌備了好幾月,方得舉行恭上皇太后徽號
    (,稱作恭慈康豫安成皇太后。)
    (禮成頒詔天下,覃恩有差。)
    (越年,又親制碑文,勒石大成殿外,比康熙乾隆兩朝,尤覺得踵事增華,備極
    (誇耀。)
    (共計出師至獻俘,用去帑銀約數千萬兩,節省多年不夠一擲。)
    (正熱鬧間,那彥成奏本到京,略說)
那彥成:張逆就擒後,曾檄諭浩罕布哈爾等國,縛獻逆裔家屬,今浩罕遣使來賀,只言俘
    虜可返,和卓子孫不可獻,究應如何處置?仰求聖訓,以便遵行。
    (道光帝便提起硃筆,批在折後,其詞道:
    (  逆孥么麼,無關邊患,那彥成楊芳等,只應嚴守卡倫,禁其貿易,俟夷計
    (窮蹙,自將縛獻求市,毋須檄索!)
    (看這數句批示,便可見道光帝心思了。)
    (那彥成窺破意旨,先後奏善後章程數十條,什麼安內策,什麼制外策,說得津
    (津有味,其實多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
    (紙糊中國。)
    (道光帝聞內外安靜,遂召那彥成楊芳二大臣還朝。)
    (二大臣於道光九年回京,安集延即於道光十年入寇。)
    
    
205**時間: 地點:
    (當時那彥成的制外策中,把浩罕留居內地的僑民,一概驅逐,且並他財產收沒
    (。)
    (倒是理財妙策,惜似盜賊行為。)
    (僑民憤甚,探知大兵已歸,即一面稟報浩罕王摩訶末阿利,一面至布哈爾,迎
    (奉張格爾兄摩訶末玉素普為和卓,糾眾入邊。)
    (浩罕王又遣將哈庫庫爾,及勒西克爾等,率兵策應。)
    (警報傳到回疆,回郡王伊薩克,飛報參贊大臣札隆阿。)
    (札隆阿是個終日不醒的酒鬼,斌靜第二。)
    (接到警報,恰糊糊塗涂道)
王大臣:張逆家屬,統已授首,還有什麼阿哥?這都是伊薩克貪功妄報,在本大臣手裡,
    休使這般伎倆,
    (遂叱回來使,並恐伊薩克先行馳奏,也修好奏章,略言)
大 略:南路如果有事,惟臣是問。
    (該死!過了數日,邊城的告急文書,陸續遞到,札隆阿被他嚇醒,方命幫辦大
    (臣塔新哈,副將賴永貴,分路迎擊。)
    (二將去訖,札隆阿復安然飲酒,昏昏沈沈的過了數天。)
    (忽外面又遞到緊急公文,札隆阿恰有意無意的,取過一瞧,但見上面寫著幫辦
    (大臣塔新哈,副將賴永貴,誤中賊計,遇伏陣亡,頓時面如土色,把一張關公
    (臉,變做了溫元帥臉,趣語。)
    (好一歇兒不說話。)
    (外面又遞進葉爾羌稟報,更覺惶急萬分,展開一閱,乃是葉爾羌辦事大臣璧昌
    (,馳報勝仗,不禁失)
不禁失:還好還好。
    (於是督兵守城,方有一些興會起來。)
    (是時那彥成子容安,為伊犁參贊大臣,奉旨統伊犁兵四千。)
    (馳赴阿克蘇督剿,聞敵兵勢盛,擬俟烏魯木齊兵至,然後進軍。)
    (統是畏生怕死。)
    (葉爾羌又復被攻,幸虧璧昌決河灌敵,出城痛擊,敵兵始不敢近城,只是沿途
    (擄掠,轉入喀什噶爾。)
    (見城上守兵,頗還嚴整,也無意進攻,專劫城外回莊,把子女玉帛,搜掠殆盡
    (。)
    (札隆阿忙向阿克蘇乞援,容安擁重兵八九千,反繞道烏什,趨向敵兵不到的和
    (闐去屯駐了。)
    (會尋快活。)
    (清廷聞容安逗兵不進,下旨革職,命哈豐阿繼任,又遣大學士公長齡,陝甘總
    (督楊遇春,固原提督楊芳,參贊大臣哈朗阿,調兵赴援。)
    (哈豐阿先至喀什噶爾,敵兵解圍而去,飽颺出塞。)
    (迨楊芳哈朗阿等到喀城,已無一敵。)
    (札隆阿恐朝廷問罪,與幕中老夫子商量一條諉過的法子,只說伊薩克通賊,潛
    (襲南路,所以前此未曾聞知,有南路無事的奏報。)
    (及見了楊芳哈朗阿,仍把這樣話兒,搪塞過去。)
    (楊、哈兩人,被他蒙混,也代札隆阿上奏洗刷。)
    (札隆阿鑽營之力,頗也不小。)
    (會大學士長齡,行至葉爾羌,接讀上諭,令與伊犁將軍玉麟,會審札隆阿伊薩
    (克案,乃折回阿克蘇。)
    (玉麟亦奉命而至,當下會讞,究出主謀草奏的幕友,得坐實札隆阿罪狀,奏達
    (清廷。)
    (部擬札隆阿斬監候,令先枷示阿克蘇兩月。)
    (長齡依議辦法,把札隆阿枷出署門,連這位謀畫刁狡的老夫子,也一律枷示。
    ()
    (都賞他吃獨桌,依舊是主賓相陪。)
    (調授璧昌為喀什噶爾參贊大臣。)
    (長齡擬由伊犁烏什喀城三路,出討浩罕,浩罕王慌張起來,亟通貢俄羅斯,乞
    (兵相助。)
    (俄人拒絕去使,不許入境。)
    (浩罕王無奈,乃遣使臣三人到喀城,備述七十餘年通商納貢的舊好,及五年來
    (閉關絕市的苦累,請修好如舊。)
    (長齡提出和議兩條,第一條縛獻叛酋,第二條放還被虜兵民。)
    (浩罕使臣,因未奉汗命,俟還報後,方與訂約。)
    (長齡將來使留住一人,遣還二使,並命伯克霍爾敦同往。)
    (等了兩月,霍爾敦始回,報言被虜兵民,可以釋還,惟縛獻回酋,回經所無,
    (只可代為監守,惟要求通商免稅,及給還僑民資產二事。)
    (長齡即上奏道:
    (  臣聞安邊之策,振威為上,羈縻次之。)
    (浩罕與布喀爾達爾丸斯喀拉提錦諸部落,犬牙相錯,所屬塔什及安集延等七處
    (,均無城池,其臨戰皆以騎賊衝陣,然不能於馬上施銃,倘遇連環鳥槍,則騎
    (賊先奔。)
    (又卡外布魯特哈薩克,皆受其欺凌,爭求內徙。)
    (而卡內回眾,亦俱恨其擄掠,遂欲聲罪致討,但選精銳三四萬人,整旅而出,
    (並於伊犁烏什邊境,聲稱三路並進,先期檄諭布哈爾等部,同時進攻,則不待
    (直搗巢穴,而其附近偽部,已群起乘釁,四面受敵,可一舉掃蕩。)
    (惟是一出塞後,主客殊形,自喀浪圭卡倫,至浩罕千六百餘里,中有鐵列克嶺
    (,為浩罕布魯克交界,兩山夾河,僅容單騎,兩日方能出山,此路最險,不值
    (勞師遠涉。)
    (擬遣還所留來使一人,令伯克霍爾敦寄信開導,為相機羈縻之計,如此,則師
    (不勞而浩罕亦就範矣。)
    (謹奏。)
    (道光帝准奏,命長齡從浩罕要請,定了和約。)
    (浩罕大喜過望,又遣使至喀城,抱經立盟,通商納貢,西城事總算了結。)
    (後來喀什噶爾參贊大臣,移至葉爾羌,駐滿漢兵六千,居中控馭,別留伊犁騎
    (兵三千,陝甘步兵四千,分駐各城。)
    (回疆的防禦,方漸漸稠密了。)
    (偏偏國家多難,湖南永州傜目趙金龍,又糾眾作亂。)
    (先是永州有一種奸民,結起一個天地會。)
    (強劫傜寨牛谷,傜民向官廳控訴,奈官署中的胥吏,統與天地會連結,不但狀
    (詞不准,反加他誣告罪名。)
    (胥吏不殺,天下無治日。)
    (氣得傜民發昏,個個去請教趙金龍。)
    (金龍倡言復仇,差他同黨趙福才,招集廣東散傜三百餘人,湖南九衝傜四百餘
    (人,焚掠兩河口,殺死會黨二十多名。)
    (江華知縣林光梁,永州鎮左營游擊王俊,率兵役往捕,被傜眾擊退。)
    (總兵鮑友智調兵七百,偕永州知府李銘紳,桂陽知州王元鳳等,分頭夾擊,乘
    (風縱火,毀壞傜巢,斃傜三百名。)
    (趙金龍收拾殘眾,竄往藍山,所至虜脅,竟得二三千人。)
    (藍山官吏,向省中告急,巡撫吳榮光,飛檄提督海凌阿往援,海凌阿點了五百
    (名將士,風馳雨驟的趕援藍山,見前面有去路兩條,一是大路,一是小路,副
    (將馬韜等,請從大路進兵,海凌道)
山東巡:救兵如救火,大路總是迂迴,不如由小路進去,較為直截。
    (正議論間,路旁有役夫數名,被海凌阿瞧見,傳至軍前,問大路通藍山,與小
    (路有無遠近?役夫答稱小路近十多里,海凌阿遂由小路進發,並令役夫前導,
    (誰知役夫乃是傜民假扮,引海凌阿走入絕路,才走數里,兩旁統是仄逕,天又
    (下起雨來,滿路泥泞,狼狽不堪,只路旁役夫,卻是很多,都願替官兵代舁槍
    (械,官兵樂得快活,彎彎曲曲,行將過去。)
    (好稱作酆都城。)
    (一步狹一步,一路險一路,忽然山頂吹起胡哨,有無數傜匪,乘高衝下,官兵
    (赤手空拳,如何對敵?忙教役夫轉來。)
    (那班役夫,攜著官兵槍械,反轉身來殺官兵,官兵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只好
    (伸了頭頸,一個個由他開刀。)
    (海凌阿以下,統被殺死。)
    (趙金龍既得勝仗,聲勢張甚,桂陽常寧諸土傜,都來歸附,號稱數萬。)
    (清廷急命湖廣總督盧坤,湖北提督羅思舉,督師往討,又移貴州提督餘步雲助
    (剿。)
    (增調常德水師,及荊州滿騎數千,歸盧坤節制。)
    (盧坤偕羅思舉至永州,聞報趙金龍率八排傜,及江華錦田各寨傜為一路,趙福
    (才率常寧桂陽傜為一路。)
    (還有趙文鳳率新田寧遠藍山谷傜為一路,三路都出沒南嶺,互為犄角。)
羅思舉:(羅思舉遂獻策道)傜皆山賊,倚山為窟,我兵與他山戰,他長我短,定難取勝
    ,看來只好誘入平原,逼歸一路,令他技無可施,方可殲滅。
盧 坤:(盧坤鼓掌稱善)照這樣說,常德水師,荊州滿騎,統是沒用,不如改調鎮筸苗
    疆兵,前來助剿方好。
羅思舉:大帥明見極是。但此處未設糧台,輸運不便,現應派兵勇護送糧餉,步步為營,
    一面堅壁清野,檄將弁分路防堵。賊無可掠,自然散入平原,容易中計。
盧 坤:老兄謀略,本憲很是佩服,就請照行便了。
    (從善如流,可稱良帥。)
    (當下奏罷常德荊州調兵,另調苗疆兵助剿,又將羅思舉計議,統行列入,末說
    (思舉定能滅賊,不致有負委任等語。)
    (思舉格外感激,盧坤且叫他便宜行事。)
    (將帥乘和,帥必有大功。)
    (於是思舉分兵進逼,將西南各路扼住,免他竄入兩粤,單留東面一路,由他出
    (來。)
    
    
206**時間: 地點:
    (當時三路傜四五千人,及虜脅婦女三四千,都被官兵驅逼出山,東竄常寧縣屬
    (的洋泉鎮。)
    (這鎮為常寧水口,有溪通舟,市長數里,牆垣堅厚,叛傜把市民逐出,擁眾占
    (守。)
    (思舉從後追至,笑道)
思 舉:虎落平原,蝦遭淺水,不怕他不絕滅了。
    (忙檄各守隘兵,速來合圍。)
    (適鎮筸兵已調到,思舉親自督陣,率鎮筸兵猛撲敵垣。)
    (鎮筸兵素稱趫捷,跳躍如飛,有數十名躍上牆頭,亂砍叛傜,叛傜倒也了得,
    (與鎮筸兵相持,始終不退。)
    (鎮筸兵前隊傷墮,後隊繼登,斃傜數百,傜眾兀自守住;爭殺兩日,各守隘兵
    (統已到齊,傜眾登牆,大呼乞降。)
    (思舉不允,督攻益力。)
諸 將:叛傜已降,何必再攻?
思 舉:這是明明詐計,他不繳軍械,不獻首逆,但憑一聲呼降,便好允他麼?我欲允他
    ,他仍竄入山中,那時前功盡棄,還當了得。
    (諸將個個敬服,遂奉思舉命令,合力進攻。)
    (毀牆巷戰,叛傜雖是呼降,仍然死鬥。)
    (究竟寡不敵眾,被清兵擊斃六千,只散傜八九百,拒守市內大宅。)
    (思舉料宅內定匿匪首,禁用大炮;定要活擒該逆,將士冒死攻入,搜尋宅內。
    ()
    (只獲頭目數十名,婦女數十名,單不見趙金龍。)
    (經思舉當場訊問,方知趙金龍已中槍身死,急忙飭軍士尋金龍屍首,一面飭人
    (至盧坤處報捷。)
    (盧坤忙即奏聞,過了三日,帳外報欽差大人到來,由盧坤出營相迎,欽差不是
    (別個,乃是戶部尚書宗室禧恩,盛京將軍瑚鬆額。)
    (盧坤先請過聖安,隨接欽差入營,寒暄已畢,禧恩先開口道)
禧 恩:兄弟奉命視師,到此已聞大捷,真是可賀。
盧 坤:不敢不敢,這都仗皇上洪福,將士勤勞,所以一舉成功呢。
禧 恩:現在逆首趙金龍,想已擒住。
盧 坤:這卻尚未。據提督羅思舉來報,已訊過趙逆妻子,說是中槍身死了。
禧 恩:羅思舉太也糊塗,未曾擒住趙金龍,如何報捷?老兄現已出奏否?
盧 坤:坤已照思舉來文,於三日前出奏。
禧 恩:倘將來趙逆未死,反變了欺君罔上,兄弟定要得了真犯,方可復旨。
    (說現成話,最是容易。)
盧 坤:現聞思舉已搜訪逆屍,不患不得確據。
禧 恩:(瑚鬆額插嘴道)盧制軍亦太相信屬將了。逆首未得,如何奏捷?
    (一吹一唱,無非妒功。)
    (盧坤默然不答。)
    (忽報羅思舉回營求見,盧坤命即傳入,思舉入帳,向欽差前請了安。)
禧 恩:(禧恩便問道)你就是提督羅思舉麼?
    (思舉答了一個「是」字,轉對盧坤行禮。)
    (盧坤起立還禮,命他旁坐。)
    (思舉未曾坐定,禧恩復問趙逆已拿住否?思舉)
思 舉:趙逆已死,只有遺屍。
禧 恩:(禧恩搖頭道)屍首哪裡靠得住?
    (總要尋隙。)
思 舉:現已得了真屍,身上尚佩劍印,請欽差大人驗明。
    (賴有此耳。)
    (禧恩便同瑚鬆額出帳驗屍,並驗劍印是實,再命俘虜細認,都說無訛。)
    (禧恩還想駁詰,只一時想不出話。)
    (忽藍山又來急報,由盧坤接過一瞧,捧交禧恩,禧恩閱畢,笑道)
禧 恩:趙金龍算是真死,趙仔青又來了。我說叛傜還沒有淨盡呢。
盧 坤:幸逢大人到此,就請大人出令,坤亦願效前驅。
禧 恩:大家同去可好。
    (當下同至衡州,由禧恩命,仍令羅思舉為前鋒,餘步云為後應,往剿藍山。)
    (兩人方領命前去,京中詔旨已到,盧坤羅思舉平傜有功,賞戴雙眼花翎,並世
    (襲一等輕車都尉。)
    (禧恩見了此詔,免不得稱賀一番。)
    (隔了幾天,羅思舉捷音已至,說是生擒趙仔青,禧恩便向盧坤道)
說 是:羅提督確是一員良將,不枉老兄青眼。
    (越是小人,越會轉風。)
盧 坤:這也全仗大人栽培!
    (自是置酒高會,朝夕談心,與盧坤格外莫逆,盧坤也只得虛與周旋。)
    (及羅思舉回到衡州,禧恩瑚鬆額,都出來相迎,非常客氣。)
思 舉:賴欽差大人威靈,得活擒趙逆仔青。
禧 恩:這是羅提督的功勞,何必謙遜。
    (前後大不相同。)
    (當下推出趙仔青,訊明確實,命即磔死。)
    (忽京中又來詔旨,命禧恩瑚鬆額率餘步雲,赴廣東剿連州八排傜。)
    (禧恩瑚鬆額不敢不去,只得與盧坤相別,移師廣東。)
    (原來八排傜的作亂,也是為奸民衙役激迫而起。)
    (八排傜向有黃瓜寨,被奸民衙役劫奪,因到官廳起訴,連州同知蔡天培,斷民
    (役償傜千二百金,民役不償,寨傜遂出掠報復。)
    (天培即向粤督處告變,粤督李鴻賓,令提督劉榮慶,署按察使慶林,率兵二千
    (堵御。)
    (榮慶主撫,慶林主剿,意見不合。)
    (會新任廣東按察使楊振麟到省,聞楚師告捷,將士同膺懋賞,遂也起了貪利徼
    (功的思想,慫慂李鴻賓出師。)
    (鴻賓遂偕提督率兵進剿,八排傜首八人,出山跪迎,願將黃瓜寨逆傜獻出,請
    (即回師。)
    (鴻賓佯為應允,至逆傜縛獻到軍,一律斬訖,兵仍不退,反奏稱)
奏 稱:殺賊七百名。
    (傜眾大憤,負嵎死拒,官兵進攻,峒險箐密,接連遇伏,自相驚溃。)
    (三路皆敗,游擊都司等官,死了數十。)
    (兵士死了千數。)
    (清廷因褫李鴻賓、劉榮慶職,命禧恩瑚鬆額移師往剿。)
    (禧恩等到粤,初意也想奮力進攻,嗣後探得傜峒奇險,不易深入,只是虛報捷
    (音,所奏殺賊,皆數百計,其實按兵不動,並未嘗經過一仗。)
    (專會說人,要自己去做,卻如此搪塞。)
    (會聞盧坤移督廣東,計程將至,心中未免焦灼起來。)
    (他在湖南時詰責盧坤,未獲首逆,此次恐盧坤要來報復,你也要慌了,然何不
    (效阿林保的計策。)
    (忙令楊振麟赴傜寨招撫。)
    (傜眾懲八人故事,不肯出來,官兵又懲李劉前敗,不敢進去,旬日不見一傜,
    (禧恩愈加著急,只催振麟剋日招降,遲則嚴參。)
    (一派官話。)
    (振麟無法,只得把庫內銀子取來亂用,出示佈告叛傜,如肯投誠,當有重賞。
    ()
    (傜眾還疑是誑言,振麟又令熟傜赴寨,作了抵質,傜眾方有一二人出來嘗試,
    (果得銀洋鹽布,領受而歸。)
    (於是傜眾貪利踵至,十日間得數百人。)
    (並縛黃瓜寨附近傜三人出獻,算作首逆。)
    (禧恩遂奏報肅清,不欺君者如是,不罔上者如是,令人可笑可恨。)
    (俟盧坤一到,交印即行。)
    (可稱狡猾。)
    (南北暌違,道光帝自稱明察,終究被他瞞過,加封禧恩為不入八分輔國公,賞
    (戴三眼孔雀翎,瑚鬆額餘步雲,均世襲一等輕車都尉。)
    (王大臣等,又上表慶賀,還有宮內的全妃鈕祜祿氏,用了七巧板兒,排出「六
    (合同春」四大字,獻呈御覽。)
    (道光帝大喜,即封鈕祜祿氏為皇貴妃。)
    (後人有宮詞一首道)
    (蕙質蘭心並世無,垂髫曾記住姑蘇。)
    (譜成「六合同春」字,絕勝璇璣織錦圖。)
    (全貴妃得此寵遇,未知後來如何,下回再行續敘。)
    (中國大患所在,第一項是個欺字。)
    (誇誕錮蔽,皆由自欺而致。)
    (宣宗一平西域,即鋪張揚厲,行受俘禮,繪功臣像,上母后尊號,勒石大成殿
    (外,誇耀達於極點,要之一欺人而已。)
    (上欲欺下,下亦欺上,札隆阿容安禧恩瑚鬆額等,無在非欺,即那彥成長齡諸
    (人,當時稱為功首,亦曷嘗實事求是乎?幸而浩罕小國不足道,土傜烏合尤不
    (足道,苟且即可了事,敷衍尚能塞責。)
    (宮廷上下,且以為河清海宴,可以坐享承平,庸詎知大患之隱伏其間耶?回傜
    (平,宣宗愈驕,朝臣愈佞,上下愈以欺飾為務,而中國始多難,本回固一束上
    (起下之轉捩文也。)
    (第五十回 飲鴆毒姑婦成疑案 焚鴉片中外起兵端)
    
    
207**時間: 地點:
    (卻說皇貴妃鈕祜祿氏,系侍衛頤齡的女兒,幼時嘗隨官至蘇州,蘇州女子,多
    (年慧秀,通行七巧板拼字,作為蘭閨清玩,鈕祜祿氏隨俗演習,後來熟能生巧
    (,發明新制,斲了木片若干方,隨字可以拼湊,人人羨她聰明,稱她靈敏,且
    (生就第一等姿色,模樣與天仙相似,天仙的容色如何?我欲一問作者。)
    (豔名慧質,傳誦一時。)
    (道光時親選秀女,頤齡便把女兒送入,這樣如花似玉的芬容,哪得不中了聖意
    (?當下選入宮中,就沐恩幸。)
    (美人承寵,天子多情,立即封為貴人。)
    (這鈕祜祿氏,本是伶俐得很,侍側承歡,善窺意旨,道光帝越瞧越愛,越愛越
    (寵,不一年就升為嬪,再一年復升為妃,因她才貌雙全,特賜一個「全」字的
    (封號。)
    (偏老天亦憐愛佳人,特地下一個龍種,於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生了一子,
    (取名弈詝,就是後來嗣位的咸豐帝。)
    (而且事有湊巧,皇后佟佳氏,竟爾病故,全妃鈕祜祿氏,既封為皇貴妃,與皇
    (后只差一級,皇后崩逝,自然由全妃補缺。)
    (道光十三年,大行皇后百日服滿,皇貴妃鈕祜祿氏,奉皇太后懿旨,總攝六宮
    (事務,越一年冊為皇后,追封皇后父故乾清門二等侍衛,世襲二等男,頤齡為
    (一等承恩侯,諡榮禧,由其孫瑚圖哩襲爵,冊後典禮,一律照舊。)
    (只道光帝心中恰比第一次冊後時,尤為欣慰。)
    (又過一年,皇太后六旬萬壽,命禮部恭稽祝典,格外準備。)
    (屆期這一日,道光帝率王公大臣,詣壽康宮行慶賀禮,皇后鈕祜祿氏,亦率六
    (宮妃嬪,詣太后前祝嘏,奉皇太后命,宮廷內外,一概賜宴。)
    (道光帝素知孝養,見皇太后康健逾恒,倍加喜悅,親制皇太后六旬壽頒十章。
    ()
    (皇后鈕祜祿氏,向來冰雪聰明,詩詞歌賦,無一不能。)
    (這會因御制皇太后壽頌,她也技癢起來,恭和御詩十章,獻上太后,道光帝越
    (加快意。)
    (獨這皇太后別寓深衷,當時雖不露聲色,後來恰與道光帝閒談,說起皇后敏慧
    (過人,未免有些惋惜模樣。)
    (道光帝甚為驚異,細問太后。)
    (太后恰道出緣由。)
大 略:婦女以德為重,德厚乃能載福,若仗著一點材藝,恐非福相。
    (太后未免迂腐,然也不無見識。)
    (這句話,亦不過一時評論,沒甚介意,偏偏傳到皇后耳中,竟不以為然。)
奏 稱:(她想)本身已做國母,又生了一個皇子弈詝,雖是排行第四,然皇長子皇次子
    皇三子等,統已夭殤,將來欲立太子,總輪著自生的皇兒,皇兒嗣位,自己若是
    在世,便也挨到太后的位置,難道還算沒福麼?
    (為此一念,遂不知不覺的,與太后成了嫌隙。)
    (胸中有了三分芥蒂,面上總要流露出來;每日遵著宮制,到太后前請安、說長
    (道短的時候,不免含著譏刺。)
    (看官!你想太后是個帝母,又是鈕祜祿氏的親姑,豈肯受這惡氣?有時當面訓
    (斥,有時或責道光帝不善教化。)
    (帝後兩人,素來恩愛,道光帝得了懿旨,免不得通知皇后。)
    (那時皇后越加懊惱,見了皇太后,也越加挺撞。)
    (婦人多半固執,觀此益信。)
    (兩宮嬪監,又播弄是非,搖唇鼓舌,無風尚是生浪,況明明婆媳不和呢?)
    (蹉跎數載,誹語流言,佈滿宮閫,到道光十九年臘月,皇后偶患寒熱,皇太后
    (親自臨視,詳問疾苦,頗也慇懃。)
    (過了年已是元旦,皇后病已少瘥,起至太后前叩頭賀喜。)
    (過了二日,太后特派太監,賜皇后一瓶旨酒,皇后謝過了恩,把酒酌飲,很是
    (甘美,竟一飲而盡,到夜間不知怎麼竟崩逝了。)
    (畢竟紅顏薄命。)
    
    
208**時間: 地點:
    (當時宮中傳出上諭道:
    (  皇后正位中宮,先後事朕多年,恭儉柔嘉,壷儀足式,竊冀侍奉慈幃,藉
    (資內佐,遽爾長逝,痛何可言!著派惠親王綿愉,總管內務府大臣裕誠,禮部
    (尚書奎照,工部尚書廖鴻荃,總理喪儀。)
    (欽此。)
    (相傳道光帝遇了後喪,非常痛悼,心中也很自動疑,但因家法森嚴,不便異論
    (;且素性頗知孝順,只好隱忍過去,皇太后卻去親奠三次。)
    (貓哭老鼠假慈悲。)
    (道光帝命皇四子弈詝守著苫塊大禮,居侍梓宮。)
    
    
209**時間: 地點:
    (是年冬,封靜貴妃博爾濟錦氏為皇貴妃,就將皇四子交代了她,命她小心撫字
    (。)
    (靜貴妃奉了上命,自不敢違,又兼皇后在日,曾蒙皇后另眼相看,至此皇四子
    (年甫十齡,一切俱宜照顧,便提起精神,朝夕撫養。)
    (只這位道光帝伉儷情深,時常哀戚,特諡大行皇后為孝全皇后,嗣後不另立中
    (宮,暗報多年情誼。)
    (並擬立皇四子為皇太子,這是後話。)
    (後人卻有宮詞記孝全皇后事,其詩列後:
    (  如意多因少小憐,螘杯鴆毒兆當旋。)
    (溫成貴寵傷盤水,天語親褒有孝全。)
    (喪事才了,忽東南疆吏報稱西洋的英吉利國,發兵入寇,為此一場兵禍,遂弄
    (得海氛迭起,貽毒百年。)
    (堂堂華夏,竟被外人窺破,把我五千年來的古國,看做一錢不值呢。)
    (言之痛心。)
    (這英吉利是歐羅巴洲中的島國,平時政策,專講通商。)
    (本國內的交通,固不必說,他因環國皆水,造起許多商舶,駛出外洋,這邊買
    (賣,那邊販運,得了利息,運回本國,遂漸漸富強起來。)
    (明末清初的時候,歐洲的葡萄牙國、荷蘭國、西班牙國、法蘭西國、美利堅國
    (,多來中國海面互市,英吉利人,也揚帆載貨,隨到中國,適值亞洲西南的印
    (度國,為了英人通商,互生嫌隙,兩邊開仗,印度屢敗,英人屢勝,印度沒法
    (,竟降順英國。)
    (印度的孟加拉及孟買地方,專產鴉片,英人遂把這物運到中國,昂價兜銷。)
    (這物含有毒質,常人吸了,容易上瘾,起初吸著,精神陡長,氣力倍生,就使
    (晝夜幹事,也不疲倦;及至吸上了瘾,精神一天乏一天,氣力一日少一日,往
    (往骨瘦如柴,變成餓鬼一般,此時欲要不吸,倒又不能。)
    (半日不吸這物,眼淚鼻涕,一齊迸出,比死還要難過。)
    (因此上瘾的人,只會進步,不會退步,從前明朝晚年,已有此物運入,神宗曾
    (吸上了瘾,呼為福壽膏,晏起晚朝,把國事無心辦理。)
    (但輸入不多,百姓還輪不著吸,到英國得了印度,遍地種植,專銷別國,他自
    (己的百姓,不准吸食,單去貽害外人。)
    (外洋的國度,曉得此物利害,無人過問,獨我中國的愚夫愚婦,把它作常食品
    (,你也吸,我也吸,吸得身子瘦弱,財產精光。)
    (既剝我財,又弱我種,英人真是妙算。)
    (嘉慶時,英國遣使至京,乞請通商,因不肯行跪拜禮,當即驅逐,通商事毫無
    (頭緒,應四十六回。)
    (只鴉片竟管進來。)
    (道光帝即位,首申鴉片煙禁,洋艘至粤,先由粤東行商,出具所進貨船,並無
    (鴉片甘結,方准開艙驗貨,如有欺隱,查出加等治罪。)
    (隨又飭海關監督,有無收受鴉片煙重稅,應據實奏聞;又申諭海口各關津,嚴
    (拿夾帶鴉片煙;又定失察鴉片罪名。)
    (三令五申,也算嚴厲得很,無如沿海奸民,專為作弊,包攬私販,仍然不絕。
    ()
    (且因清廷申禁,那包賣的窯口,反私受英人賄賂,於中取利,大發其財。)
    (自道光初年到了中葉,禁令無歲不有,鴉片煙的輸入,無歲不增,每歲漏銀約
    (數千萬兩,於是御史朱成烈,鴻臚寺卿黃爵滋,先後奏請嚴塞漏卮,培固國脈
    (。)
    (道光帝令各省將軍督撫,各議章程具奏,當時沒有一人不主張嚴禁。)
    (湖廣總督林則徐,說得尤為剴切,大略)
大 略:煙不禁絕,國度日貧,百姓日弱,數十年後,不惟餉無可籌,並且兵無可用。
    (道光帝覽奏動容,下旨吸煙販煙,都要斬絞;並召林則徐入京,面授方略,給
    (欽差大臣關防,令赴廣東查辦。)
    (這位林公系福建侯官縣人,素性剛直,辦事認真,自翰林院庶吉士,歷級升官
    (,做到總督,無論何任,他總實心實力的辦去,一點沒有欺騙。)
    (實是難得。)
    (此番奉旨赴粤,自然執著雷厲風行的政策,恨不把鴉片煙毒,立刻掃除。)
    (兩廣總督鄧廷楨,也是個正直無私的好官,與林則徐相見,性情相似,脾氣相
    (投,遂覺得非常莫逆。)
    (則徐問起鴉片事件,廷楨答稱已奉廷旨,吸煙罪絞,販煙罪斬,現在已拿得無
    (數煙犯,禁住監中,專待欽使大人發落。)
廷 楨:(則徐道)徒拿煙犯,也不濟事,總要把鴉片躉船,一概除盡,絕他來源,方是
    一勞永逸呢。
廷 楨:講到治本政策,原是要這般辦理,但恐洋人不允,奈何?
答 稱:(則徐道)鴉片躉船,現有多少艘數?
廷 楨:聞有二十二艘,寄泊零丁洋中。
答 稱:(則徐道)零丁洋雖是外海,終究與內海相近。他不過是暫時趨避,將來總要把
    鴉片煙設法販賣。據兄弟意見,先令在洋躉船,把鴉片悉數繳銷,方准開艙買賣
    。
    (廷楨聞言,躊躇半晌,方答道)
廷 楨:照這麼辦,非用兵力不可。
半 晌:(則徐道)這也何消說得。鄙見先令沿海水師分路扼守,然後與他交涉便了。
    (兩人計議已定,隨傳令水師提督,派兵扼守港口。)
    (林則徐本有節制水師的全權,下了幾個劄子,提鎮以下,唯唯聽命,頓時調集
    (兵船,分佈口門內外。)
    (廣東向有十三家洋行,販運外洋貨物,則徐把洋行司事,統同傳到,叫他傳諭
    (洋商,限三日內盡繳出躉船內的鴉片。)
    (各司事領了諭帖,只得轉遞英商,英商忙稟知英領事義律,義律毫不著急,反
    (到澳門出逛去了。)
    (狡猾。)
    (各英商觀望遷延,你推我諉,只道中國官吏,都是虎頭蛇尾,沒甚要緊,誰料
    (這個林欽差,言出法隨,到三日期滿,見英商沒有複音,便移咨粤海關監督,
    (封閉各商舶貨物,停止貿易;又將洋人僱用的買辦,拿捕下獄。)
    (此事沿海商船,不止一國,為了英人違禁,把別國也都停止,免不得埋怨英人
    (,英領事義律,無可避匿,勉強來省,入洋館中,照會中國,願繳出鴉片煙一
    (千零三十七箱。)
    (則徐又把義律來文,持與鄧廷楨察閱,廷楨)
廷 楨:鴉片躉船有二十多艘,哪裡止一千多箱。
半 晌:(則徐道)每艘躉船,約裝若干?
廷 楨:每艘裝載,差不多有一千箱。
    (則徐不禁憤怒起來,便道)
便 是:英領事太覺可惡!取了二十分中的一分,想來搪塞,林某不比別人,難道任他戲
    弄?
    (遂發陸軍千名;圍住洋館,又令水師出發,截住躉船餉道,恁他狡黠萬端的義
    (律,到此亦束手無法,願將鴉片二萬零二百八十三箱,一概繳出。)
    (林則徐遂會同鄧廷楨,及粤撫怡良,赴虎門驗收。)
    (零丁洋內的躉船,計二十二艘,陸續駛至虎門,繳出煙箱,每箱償茶葉五斤,
    (復傳集外洋各商,令他具永不售賣鴉片甘結,如再營私販賣,人即正法,貨船
    (入官。)
    (則徐遂與鄧怡兩督撫,聯銜入奏。)
    (將先後查辦鴉片煙情事,據實陳明,並請將鴉片送京銷毀。)
    (道光帝召集王大臣商酌,王大臣等,多說廣東距京甚遠,途中恐有偷漏抽換的
    (弊端,不如就粤銷毀為便。)
    (道光帝准奏,遂傳諭道:
    (  奏悉!所繳鴉片煙土,飭即在虎門外銷毀完案,無庸解送來京,俾沿海居
    (民,及在粤夷人,共見共聞,咸知震讋。)
    (該大臣等唯當仰體朕意,核實稽查,毋致稍滋弊混!欽此。)
    (林則徐等奉到此旨,就令在虎門海岸,把鴉片二萬零二百八十三箱,統共堆積
    (,下令焚毀。)
    (這焚毀的法兒,並不是真用一把火,將鴉片一箱一箱的燒掉,他就虎門海岸,
    (鑿起兩個方塘,直十五丈,橫十五丈,前設涵洞,後通水溝,先將食鹽投入,
    (引水成滷,再加石灰,使水騰沸,方把鴉片一一投下,煙隨灰燃。)
    (自然溶化,開了涵洞,令隨潮出海,連煙灰都蕩滅無蹤了。)
    (海龍大王,未知愛吸鴉片否?若愛吸這福壽膏,這個機會,很是難得。)
    (這次焚毀鴉片,沿海居民,統來瞧看,人潮人海,擁擠不堪,內中拍手稱快的
    (,倒有一大半;只上了煙瘾的愚夫愚婦,一時沒得吸,未免難過;還有運售的
    (洋商,私販的奸民,心中更加怏怏。)
    (英領事義律,因英國商民,無端失此大利,痛恨得了不得。)
    (則徐佈告各國商人,如願通商,須具甘結,這甘結內,便是:「此後如夾帶鴉
    (片,船貨沒官,人即正法」數語。)
    (別國統願照約,惟義律不願,由廣州退出,航赴澳門,請則徐至澳門會議。)
    (則徐不許,禁絕薪蔬食物入澳,義律挈妻子及流寓英人五十七家,聚居尖沙嘴
    (商船,潛招英國兵船數艘,借名索食,突攻九龍島。)
    (被清參將賴恩爵用炮擊沈一艘兵船,義律倒也有些驚慌。)
    (葡萄牙浼人出來轉圜,願遵清國新律,惟請削「人即正法」一語。)
    (則徐飛奏清廷,道光帝批回奏折云)
    (既有此番舉動,若再示柔弱,則大不可。)
    (朕不慮卿等孟浪,但誡卿等不可畏葸,先威後德,控制之良法也,特此手諭。
    ()
    (林則徐接此諭後,回絕英領事義律。)
    (義律再派兵船,寄泊口外,攔住遵結各船,不准入口。)
    (則徐聞報,令水師提督關天培,率領兵船五艘,出洋查辦。)
    (英船見中國兵船出口,先開炮轟擊,天培發炮還應,擊壞英船柁樓,死了好幾
    (個水手。)
    (英船轉入官浦,由天培尾追,一陣擊退。)
    (天培乘勝追至尖沙嘴,把英船逐出老萬山外洋。)
    (清廷連聞勝仗,王大臣遂多半主戰,大理寺卿曾望顏,且請封關禁海,盡停各
    (國貿易。)
    (全然不知世事。)
    (道光帝令則徐議奏,則徐復陳英國違禁,與他國無與,現只有禁英通商,不便
    (一例峻拒等語。)
    (道光帝乃只停英人貿易,諭旨如下:
    (  英吉利夷人,自議禁煙後,反覆無常,若准其通商,殊屬不成事體,至區
    (區關稅,何足計較。)
    (我朝撫綏外國,恩澤極厚,英夷不知感戴,反肆鴟張,我直彼曲,中外咸知。
    ()
    (自外生成,尚何足惜?其即將英吉利國貿易停止!欽此。)
    (中英兩國,自此絕交,義律報達英國政府,請速發兵。)
    (英國政體,是君主立憲,向設上下兩議院,當時即開議院會議,有幾個力持正
    (道的人,頗說鴉片貿易,殊不正當,若為此事開戰,有損英吉利名譽。)
    (英政府因此躊躇三日,怎奈議員宗旨不一,彼此投票解決,主戰派多占九票,
    (遂下令印度總督,調集屯兵萬五千人,令加至義律統陸軍,伯麥統海軍,直向
    (中國進發。)
    (正是:
    (  過柔則弱, 過剛必折)
    (滾滾海氛, 一發莫遏。)
    (欲知後來勝負,待小子停一停筆,下回再行錄敘。)
    (鴆毒一案,千古傳疑。)
    (不敢信其必有,亦不敢謂其必無。)
    (但鈕祜祿氏挾才自恃,因寵生驕,姑婦之間,總不免有勃谿之隱,所以暴崩之
    (後,遂生出種種疑議。)
    (宮中之疑團未釋,而海外之戰釁又開。)
    (宣宗始終自大,卒至海氛一發,不可收拾。)
古 人:(古人有言)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于家邦。
    (刑於之化未端,無怪家邦之多事也。)
    (本回前後敘事,截然不同,而從夾縫中窺入隱微,實足互勘對證,宣宗之為君
    (可知矣。)
    (第五十一回 林制軍慷慨視師 琦中堂昏庸誤國)
    
    
210**時間: 地點:
    (卻說英國發兵的警報,傳到中國,清廷知戰釁已開,命林則徐任兩廣總督,責
    (成守禦;調鄧廷楨督閩,防扼閩海。)
    (則徐留心洋務,每日購閱外洋新聞紙,陰探西事,聞英政府已決定主戰,急備
    (戰船六十艘,火舟二十隻,小舟百餘只,募壯丁五千,演習海戰;自己又親赴
    (獅子洋,校閱水師,軍容頗盛。)
    (能文能武,是個將相材。)
    (道光二十年五月,特書年月,志國恥之緣起。)
    (英軍艦十五艘,汽船四艘,運送船二十五艘,舳艫相接,旌旗蔽空,駛至澳門
    (口外,則徐已派火舟堵塞海口,乘著風潮出洋,遇著英船,放起一把火來。)
    (英船急忙退避,已被毀去杉板船兩隻。)
    (英將伯麥,賄募漢奸多名,令偵察廣東海口,何處空虛,可以襲入。)
    (無奈去一個,死一個,去兩個,死一對。)
    (最後有幾個漢奸,死裡逃生,回報伯麥,說海口布得密密層層,連漁船蜑戶,
    (統為林制台效力,不但兵船不能進去,就使光身子一個人,要想入口,也要被
    (他搜查明白,若有一些形跡可疑,休想活著。)
    (看來廣東有這林制台,是萬萬不能進兵呢。)
有 旨:(伯麥道)我兵跋涉重洋,來到此地,難道罷手不成?
古 人:(漢奸道)中國海面,很是延長,林制台只能管一廣東,不能帶管別省,別省的
    督撫,哪裡個個象這位林公,此省有備,好攻那省,總有破綻可尋;而且中國的
    京師,是直隸,直隸也是沿海省分,若能攻入直隸海口,比別省好得多哩。
    (為虎作倀,煞是可恨!伯麥聞言大喜,遂率艦隊三十一艘,向北進駛。)
    (則徐探悉英艦北去,飛咨閩、浙各省,嚴行防守。)
    (閩督鄧廷楨,早已佈置妥帖。)
    (預募水勇,在洋巡邏,見英船駛近廈門,水勇便扮做商民模樣,乘夜襲擊,行
    (近英艦,突用火罐噴筒,向英艦內放入,攻壞英艦舵帆,焚斃英兵數十。)
    (英兵茫無頭緒,還道是海盜偷襲,連忙抵敵,那水勇卻蕩著划槳,飛報內港去
    (了。)
    (伯麥修好舵帆,復進攻廈門。)
    (金廈兵備道劉曜春,早接水勇稟報,固守炮台,囊沙疊垣,敵炮不能洞穿,那
    (炮台還擊的彈力,很是厲害,響了數聲,把敵艦轟壞好幾艘。)
    (伯麥料廈門也不易入,復趁著東北風,直犯浙海。)
    (浙海第一重門戶,便是舟山,四面皆海,無險可扼。)
    (浙省官吏,又把舟山群島,看作不甚要緊的樣子。)
    (英艦已經駛至,還疑外國商舶,毫不防備。)
    (當沿海戒嚴時,就使是外國商舶,亦須稽查,況明明是兵艦乎?英人經粤、閩
    (二次懲創,還不敢陡然登岸,只在海面游弋。)
    (過了兩三天,並沒有兵船出來襲擊,遂從群島中駛入,進薄定海。)
    (定海就是舟山故地,因置有縣治,別名定海,後來遂把定海舟山,分作兩地名
    (目。)
    (定海設有總兵,姓張名朝發,平時到也懷著忠心,只謀略卻欠缺一點,褒貶無
    (私。)
    (不去襲擊外洋,專知把守海口。)
    (英艦二十六艘,連檣而進,朝發方下令防禦。)
    (中軍游擊羅建功,還說外洋炮火,利水不利陸,請專守城池,不必注重海口。
    ()
    (越是愚夫,越說呆話。)
三總兵:(朝發道)守城非我責任,我專領水師,但知扼住海口,不令敵兵登岸,便算盡
    職。
    (隨督師出港口。)
    (英將遣師投函,略說:「本國志在通商,並非有意激戰,只因廣東林、鄧二督
    (,燒我鴉片煙萬餘箱,所以前來索償。)
    (若賠我煙價,許我通商,自應麾兵回國」等語。)
    (朝發叱回,令軍士開炮轟擊,英艦暫退。)
    (翌晨,英艦復齊至港口,把大炮架起桅檣上面,接連轟入,勢甚兇猛。)
    (港內守兵,抵當不住,船多被毀。)
    (朝發尚冒死督戰,左股上忽中一彈,向後暈倒,親兵趕即救回,於是紛紛溃退
    (。)
    (英兵乘勝登岸,直薄定海城下。)
    (定海城內無兵。)
    (知縣姚懷祥,遣典史金福,招募鄉勇數百,甫至即溃。)
    (懷祥獨坐南城上,見英兵緣梯上城,奔赴北門,解印交僕送府,自刎死。)
    (朝發回至鎮海,亦創重而亡。)
    (敗報到京,道光帝即命兩江總督伊裡布,赴浙視師。)
    (伊裡布尚未抵浙,英將伯麥,復遺書浙撫,浙撫烏爾恭額,料知書中,沒甚好
    (話,不願拆閱,竟將原書發還。)
    (伯麥方擬進攻,適領事義律至軍,請分兵直趨天津。)
    (伯麥依言,遂與義律率軍艦八艘,向天津進發。)
    (道光帝因定海失守,未免懮慮,常召王大臣會議。)
    (軍機大臣穆彰阿以諂諛道寵,平時與林則徐等,本不相和恊,至是遂奏林則徐
    (辦理不善,輕開戰釁,宜一面懲辦林則徐,一面再定和戰事宜。)
    (又是一個和珅。)
    (道光帝尚在未決,忽由直隸總督琦善,遞上封奏一本,內稱:「英國兵船,駛
    (至天津海口,意欲求撫。)
    (我朝以大字小,不如俯順外情,罷兵息事為是。)
    (此等言語,最足熒惑主聽。)
    (且粤督林則徐,辦理禁煙,亦太操切,伏乞皇上恩威並濟,執兩用中」等語。
    ()
    (道光帝覽了奏牘,又去召穆彰阿商量。)
    (穆彰阿與琦善,本是臭味相投的朋友,穆彰阿要害林則徐,琦善自然竭力幫忙
    (。)
    (況且這班奸臣,屈害忠良,是第一能手,欲要他去抵禦外人,他卻很是怕死,
    (一些兒沒能耐。)
    (相傳義律到津,直至總督衙門求見,琦善聞英領事來署,當即迎入,義律取出
    (英議會致中國宰相書,交與琦善。)
    (琦善本由大學士出督直隸,展開細瞧,半字不識,隨令通事譯讀。)
    (首數句無非說東粤燒煙,起自林、鄧二人,春間索償,被他詬逐,所以越境入
    (浙,由浙到津。)
    (琦善聽了,尚不在意。)
    (後來通事又譯出要約六條,隨譯隨報。)
    (看官!你道他要求的是什麼款子?小子一一開錄如下:
    (  第一條 賠償貨價。)
    (第二條 開放廣州、福建、廈門、定海、上海為商埠。)
    (第三條 兩國交際,用平等禮。)
    (第四條 索賠兵費。)
    (第五條 不得以英船夾帶鴉片累及居留英商。)
    (第六條 盡裁洋商(經手華商)浮費。)
    (琦善聽畢,沈吟了好一會,方向義律道)
琦 善:汝國既有意修和,那時總可商議。明日請貴兵官來署宴敘便了。
    (義律別去,次日,琦善令廚役備好筵宴,專待客到。)
    (約至巳牌時候,英國水師將弁二十餘人,統是直挺挺雄糾糾的走入署中。)
    (琦替接入,見他威武非凡,不由的心頭亂跳。)
    (見了二十多人,便已畏懼,若多至十倍百倍,定然向他下拜了。)
    (英兵官雖不能直接與他談論,然已瞧透他畏怯情狀,便箕踞上坐,命隨來的通
    (事傳說)
三總兵:本國已發大兵若干萬,炮船若干艘,即日可到中國。若中國不允要求,請毋後悔
    !
    (這番言語,嚇得琦善面色如土,忙央通事說情,願為轉奏。)
    (英將弁眉飛色舞,樂得大嚼一回,吃他個飽。)
    (席散後,琦善便據事奏陳,當由穆彰阿一力推薦,道光帝便命琦善赴粤查辦。
    ()
    (琦善聞命,即與英領事義律,約定赴粤議款。)
    (義律等徐返舟出,琦善入京聽訓,造膝密陳,廷臣多未及聞知。)
    (迨琦善出京,部中接山東巡撫托渾布奏報,略稱:「義律等自津回南,路過山
    (東,接見時很是恭順。)
    (大約為自己寫照。)
    (今因琦中堂赴粤招撫,彼亦返粤聽命」云云。)
    (嗣又接到伊裡布奏本,據說:「與英人訂休戰約,願還我定海」等語。)
    (部臣方識琦善、伊裡布,統是一班和事老。)
    (有幾個見識稍高,已料到後來危局,然內有穆彰阿,外有琦善、伊裡布,內外
    (朋比,說亦無益,還是得過且過,做個仗馬寒蟬。)
    (這也難免誤國之罪。)
    (這且慢表,且說林則徐方加意海防,嚴緝私販,每月獲到販煙人犯,總有數起
    (,則徐一一奏聞。)
    (起初接到廷寄,多是獎勉的話頭,一日,傳到京抄,上載大學士琦善奉旨赴粤
    (查辦,則徐不禁浩歎,正扼腕間,又接批發奏折的硃諭道:
    (  外而斷絕通商,並未斷絕;內而查拿犯法,亦不能淨盡。)
    (無非空言搪塞,不但終無實濟,反生出許多波瀾。)
    (思之曷勝憤懑,看汝又以何詞對朕也。)
    (特諭。)
    (則徐覽畢無語。)
    (幕友在旁瞧著,不禁氣憤,隨道)
隨 即:大帥這般盡力,反得這般批諭,令人不解。
三總兵:(則徐歎道)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古今來多出一轍。林某自恨不能去邪,所以
    遭此疑謗。現既奉諭申斥,不得不自去請罪。
    (隨即磨墨濡毫,草擬請罪折子,並加附片,願戴罪赴浙,投營效力,當下交給
    (幕友謄清,即日拜發。)
    (甫發奏折,又來嚴旨一道:
    (  前因鴉片煙流毒海內,特派林則徐馳往廣東海口,會同鄧廷楨查辦。)
    (原期肅清內地,斷絕來源,隨地隨時,妥為辦理。)
    (乃自查辦以來,內而奸民犯法,不能淨盡;外而私販來源,並未斷絕。)
    (本年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直隸、盛京等省,紛紛徵調,糜餉勞師。)
    (此旨林則徐辦理不善之所致。)
    (林則徐、鄧廷楨著交部分別嚴加議處。)
    (兩廣總督,著琦善署理,未到任以前,著怡良暫行護理。)
    (欽此。)
    (越數日,大學士署理兩廣總督琦善到任,此時粤督印信,已由林則徐交與怡良
    (;怡良復交與琦善。)
    (琦善接印在手,別樣事不暇施行,先查刺林則徐罪狀,怎奈遍閱文書,無瑕可
    (摘;隨召水師提督關天培,總兵李廷鈺等入見,責他首先開釁,此後須要格外
    (謹慎,方可免咎。)
    (關、李等氣憤填胸,只因總督系頂頭上司,不好出言辯駁,勉強答應而退。)
    (琦善擺著欽差架子,也不出送。)
    (忽巡捕傳進英領事義律來文,琦善忙即展閱,閱罷,急下令將沿海兵防,盡行
    (撤退;並舊募之水勇漁艇,一律解散。)
    (還是怡良聞著此信,趕到督署探問,琦善把義律來書,交與怡良瞧閱,口中卻
    (說道)
怡 良:兄弟並不是趨奉洋人,只聖上已經主撫,不得不從圓一點。照英領事的書中,要
    我退兵,我只得把兵撤退,推誠相與,方好成全撫議。
    (明明是畏敵如虎,反說得與己無涉。)
怡 良:夷情叵測,不可不防,還求中堂明察!
琦 善:(琦善撚鬚笑道)兄弟在直隸時,已與義律面約休戰,還怕什麼?
    (小騙碰著大騙。)
    (怡良無可再說,隨即告別。)
    (琦善方欣欣得意,專等義律來署議款。)
    (等了數日,毫無消息,只有屬員來報,或說是獲住漢奸,或說是捕到私販,或
    (說是英艦出入海口,偵探虛實。)
    (惹得琦善性起,大怒道)
琦 善:好好一個中國,都被這等混帳東西,鬧成這種模樣。是自己說自己。此後若再來
    嘗試,定不姑貸!
    (屬員碰著這個頂子,大家都回到衙中,吃著睡著,樂得安逸,不管閒帳。)
    (琦善又招了一個粤人鮑鵬,作為翻譯官,差他往來傳信。)
    (鮑鵬曾在西商處,充過買辦,為義律所奴視,琦中堂偏當他作奇材看待,言無
    (不聽,計無不從,因此義律越知琦善無能,日夜增船橹,造攻具,招納叛亡,
    (準備角戰。)
    (琦善卻一些兒不防,一些兒不備,只叫鮑鵬催促義律複音。)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