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一 至 第二九〇

281**時間: 地點:
    (且說馮保得罪,以後新進諸臣,又交攻居正,陸續不絕。)
    (有旨奪上柱國太師官銜,並將賜諡一並鎸去。)
    (大學士張四維,見中外積怨居正,意欲改弦易轍,收服人心,何不述馮保語,
    (質之曰)
居 正:你的官職,從何處得來?
    (因上疏言事,請蕩滌煩苛,宏敷惠澤,一面請召還吳中行、趙用賢、艾穆、沈
    (思孝、餘懋學等,奏復原官。)
    (神宗頗加採納,朝政為之稍變。)
    (已而四維以父喪歸葬,服將闋而卒。)
    (朝旨贈官太師,賜諡文毅。)
    (結果比居正為勝,足為四維之幸。)
    (嗣是申時行進為首輔,申時行見前回。)
    (引薦禮部尚書許國,兼任東閣大學士。)
    (許本是時行好友,同心辦事,閣臣始沆瀣相投,不復生嫌,無如言路一開,台
    (官競奮,彼此爭礪鋒銳,搏擊當路,於是閣臣一幟,台官一幟,分豎明廷。)
    (嗣復為了張居正一案,鬧得不可開交,遂致朝臣水火,又惹出一種爭執的弊端
    (。)
    (明臣好爭,統是意氣用事。)
    (先是居正當國,曾搆陷遼王憲㸅,廢為庶人。)
    (憲㸅系太祖十五子植七世孫,植初封衛王,尋改封遼,建文時又徙封荊州,七
    (傳至憲㸅,嘗希旨奉道,得世宗歡心,加封真人,敕賜金印。)
    (穆宗改元,御史陳省劾他不法,奪去真人名號及所賜金印。)
    (居正家居荊州,故隸遼王尺籍,至憲㸅驕酗貪虐,多所凌轢,以此為居正所憾
    (。)
    (且因憲㸅府第壯麗,暗思攘奪,可巧巡按御史郜光,奏劾憲㸅淫虐僭擬諸罪狀
    (,居正遂奏遣刑部侍郎洪朝選,親往勘驗,且囑令坐以謀逆,好教他一命嗚呼
    (。)
    (待至朝選歸京,只說他淫酗是實,謀反無據。)
    (朝旨雖廢黜憲㸅,禁錮高牆,居正意尚未慊,密囑湖廣巡撫勞堪,上言朝選得
    (賄,代為憲㸅掩飾。)
    (朝選遂因此獲罪,羈死獄中。)
    (那時遼王府第,當然為居正所奪,遂了心願。)
    (至居正死後,遼府次妃王氏,運動言官,代為訟冤。)
    (當有御史羊可立,追論居正搆害遼王事,正在頒下部議,王妃復上書訴訟,大
    (略)
大 略:居正貪鄙,謀奪遼王府第,因此設計誣陷。既將遼府據去,復將所有金寶,悉數
    沒入他家。
    (神宗覽奏,即欲傳旨籍沒,但尚恐太后意旨未以為然,一時不便驟行。)
    (可巧潞王翊釴,將屆婚期,需用珠寶,無從彩備。)
    (恐由神宗故意為此。)
    (太后召神宗入內,向他問道)
太 后:名為天府,難道這些些珠寶,竟湊辦不齊麼?
神 宗:近年以來,廷臣沒有廉恥,都把這外方貢品,私獻馮、張二家,所以天府藏珍,
    很是寥寥了。
太 后:馮保家已經抄沒,想可盡輸入庫。
神 宗:馮保狡猾,預將珍寶偷運去了,名雖查抄,所得有限。
太 后:(太后慨然道)馮保是個閹奴,原不足責,但張居正身為首輔,親受先皇遺命,
    乃亦這般藏私,真是人心難料呢!
    (太后雖明,亦為所愚。)
    (神宗複述及遼府訟冤,歸罪居正等情,太后默然。)
    (嗣是張先生張太師的稱號,宮中一律諱言,神宗知太后意轉,亟命司禮監張誠
    (等,南下荊州,籍居正家。)
    (張誠先遣急足,潛投江陵守令,命他速往查封,休使逃匿。)
    (守令得了此信,自然格外巴結,即召集全班人役,圍住張氏府第,自己親入府
    (內,把他闔家人口,悉數點查,驅入一室,令衙役在室外守著。)
    (頓時反賓為主,一切服食,統須由衙役作主,可憐張氏婦女,多半畏憤,寧自
    (絕粒,竟餓死了十數人。)
    (及張誠一到,尤覺凶橫,飭役搜查,倒篋傾箱,並沒有甚麼巨寶,就是金銀財
    (帛,也是很少,較諸當日嚴相府中,竟不及二十分之一。)
張 氏:(張誠怒道)十年宰相,所蓄私囊,寧止此數?此必暗中隱匿,或寄存親族家內
    ,別人或被他瞞過,我豈由他誑騙麼?
    (遂召居正長子禮部主事敬修,迫令和盤獻出。)
    (敬修答言,只有此數。)
    (張誠不信,竟飭虎狼衛役,把敬修褫去衣冠,拷掠數次;並將張氏親族,一一
    (傳訊,硬說他有寄藏,不容剖白。)
    (敬修熬不住痛苦,尋了短見,投繯畢命。)
    (親族等無從呼籲,沒奈何各傾家產,湊出黃金一萬兩,白銀十萬兩,不是查抄
    (,竟是搶劫。)
    (張誠方才罷手。)
    (大學士申時行得悉此狀,因與六卿大臣,聯名上疏,奏請從寬。)
    (刑部尚書潘季馴,又特奏居正母年過八旬,朝不保暮,請皇上錫類推恩,全他
    (母命云云。)
    (乃許留空宅一所,田十頃,贍養居正母。)
    (惟盡削居正官階,奪還璽書詔命,並謫戍居正子弟,揭示罪狀。)
    (有詔云:
    (  張居正誣蔑親藩,箝制言官,蔽塞朕聰,私占廢遼宅田,假名丈量遮飾,
    (騷動海內。)
    (跡其平日所為,無非專權亂政,罔上負恩,本當斲棺戮屍,因念效勞有年,姑
    (免盡法。)
    (伊弟張居易,伊子張嗣修等,俱令煙瘴地面充軍,以為將來之謀國不忠者戒!
    ()
    (張居易曾為都指揮,張嗣修曾任編修,至是皆革職遠戍,一座巍巍然師相門第
    (,變作水流花謝,霧散雲消,令人不堪回首呢。)
    (所謂富貴如浮雲。)
    (張誠回京復命,御史丁此呂,又追劾侍郎高啟愚,主試題系「舜亦以命禹」五
    (字,實係為居正勸進,不可不懲。)
    (神宗得了此疏,頒示內閣,申時行勃然道)
神 宗:此呂何心,陷人大逆,我再緘默不言,朝廷尚有寧日麼?
    (當即疏陳此呂曖昧陷人,應加重譴等語。)
    (小子有詩詠道:
    (  炎涼世態不勝哀,落穽還防下石來。)
    (稍有人心應代憤,好憑隻手把天回。)
    (未知神宗曾否准奏,且看下回再表。)
    (神宗臨幸宮人,暗育珠胎,至於太后詰問,猶不肯實言,雖系積畏之深,以致
    (如此,然使太后處事未明,疑宮人為外遇,置諸刑典,得毋沉冤莫白,終為神
    (宗所陷害乎?一宵恩愛,何其鐘情,至於生死之交,不出一言以相護,是可忍
    (,孰不可忍?觀於居正死後,奪其官,籍其產,戍其子弟,且任閹豎張誠,勒
    (索財賄,株連親族,甚至逼死居正子敬修,未聞查究。)
崇 古:罪人不孥。
    (神宗習經有素,豈竟漫無所聞?況居正當國十年,亦非全無功績,前則賞過於
    (功,後則罰甚於罪,涼薄寡恩四字,可為神宗一生定評,惟居正之得遇寵榮,
    (為明代冠,而身後且若是,富貴功名,無非泡影,一經借鑒,而世之熱中干進
    (者可以返矣。)
    (第七十五回 侍母膳奉教立儲 惑妃言誓神緘約)
    
    
282**時間: 地點:
    (卻說申時行上疏以後,尚書楊巍,又請將丁此呂貶斥,頓時鬧動言官,統說時
    (行與巍,蔽塞言路。)
    (御史王植、江東之交章彈劾兩人,神宗為罷高啟愚,留丁此呂。)
    (於是申、楊兩大臣,抗疏求去。)
    (大學士餘有丁,上言殿閣大臣,關係國體,不應為一此呂,遂退申、楊。)
    (許國尤不勝憤懑,亦專疏乞休。)
    (神宗乃將此呂外調。)
    (王植、江東之始終不服,遂力推前掌院學士王錫爵,可任閣務。)
    (錫爵曾積忤居正,謝職家居。)
    (見七十三回。)
    (至是因台官交推,重複起用,晉授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又因日講官王家屏,敷奏誠摯,由神宗特拔,命為吏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
    ()
    (兩人相繼入閣,言官只望錫爵得權,抵制時行,不防錫爵卻與時行和好,互為
    (倚助,遂令全台御史,大失所望。)
    (萬曆十四年正月,鄭妃生下一子,取名常洵,神宗即晉封鄭妃為貴妃。)
    (大學士申時行等,以皇長子常洛,年已五歲,生母恭妃,未聞加封,乃鄭妃甫
    (生皇子,即晉封冊,顯見得鄭妃專寵,將來定有廢長立幼的事情,遂上疏請冊
    (立東宮。)
    (時行初意,原是不錯。)
    (疏中有云:
    (  臣等聞早建太子,所以尊宗廟,重社稷也。)
    (自元子誕生,五年於茲矣,即今麟趾螽斯,方興未艾,正名定分,宜在於茲。
    ()
    (祖宗朝立皇太子,英宗以二歲,孝宗以六歲,武宗以一歲,成憲具在。)
    (惟陛下以今春月吉,敕下禮部早建儲位,以慰億兆人之望,則不勝幸甚!)
    (神宗覽疏畢,即援筆批答道)
神 宗:元子嬰弱,少待二三年,冊立未遲。
    (批旨發下,戶科給事中姜應麟,及吏部員外郎沈璟,復抗疏奏道:
    (  竊聞禮貴別嫌,事當慎始。)
    (貴妃所生陛下第三子,神宗第二子常漵,生一歲而殤。)
    (猶亞位中宮,恭妃誕育元嗣,翻令居下,揆之倫理則不順,質之人心則不安,
    (傳之天下萬世則不正,請收回成命,先封恭妃為皇貴妃,而後及於鄭妃,則禮
    (既不違,情亦不廢。)
    (陛下誠欲正名定分,別嫌明微,莫若俯從閣臣之請,冊立元嗣為東宮,以定天
    (下之本,則臣民之望慰,宗社之慶具矣。)
    (這疏一上,神宗瞧了數語,便拋擲地上,勃然)
勃 然:冊封貴妃,豈為立儲起見?科臣等怎得妄言謗朕呢!
神 宗:(當下特降手敕道)鄭貴妃侍奉勤勞,特加殊封,立儲自有長幼,姜應麟疑君賣
    直,著降處極邊,沈璟亦降級外調,飭閣臣知之!
    (申時行、王錫爵等,接奉此敕,又入朝面請,擬減輕姜應麟罪名。)
神 宗:(神宗怫然道)朕將他降處,並非為了冊封,只恨他無故推測,疑朕廢長立幼。
    我朝立儲,自有成憲,若以私意壞公論,朕亦不敢出此。
    (既不敢以私廢公,何不逕立皇長子。)
    (申時行等唯唯而出,遂謫應麟為廣昌典史,沈璟亦降級外調。)
    (既而刑部主事孫如法,又上)
又 上:恭妃生子五年,未得晉封,鄭妃一生皇子,即冊貴妃,無怪中外動疑云云。
    (神宗復動惱起來,立謫為朝陽典史。)
    (御史孫維城、楊紹程等,續請立儲,統行奪俸。)
    (禮部侍郎沈鯉,再上書請並封恭妃,神宗實不耐煩,復召申時行入問道)
神 宗:朕意並不欲廢長立幼,何故奏議紛紛,屢來絮聒?
時 行:陛下立心公正,臣所深佩,現請明詔待期立儲,自當加封恭妃,此後諸臣建言,
    止及所司職掌,不得越俎妄瀆,那時人言自漸息了。
    (時行此言,未免迎含意旨,與初意不符。)
    (神宗點首,遂命時行擬旨頒發。)
    (為了這事,言官愈加激烈,你上一疏,我奏一本,統是指斥宮闈,攻擊執政。
    ()
    (神宗置諸不理,所有臣工奏疏,都擲諸敗字簏中。)
    (會鄭貴妃父鄭承憲,為父請封,神宗欲援中宮父永年伯王禕故例,擬封伯爵。
    ()
    (禮部以歷代貴妃,向無祖考封伯的故事,不便破例,乃只給墳價銀五百兩。)
    (小子閱明朝稗史,載有鄭貴妃遺事一則:據言貴妃父承憲,家甚貧苦,曾將女
    (許某孝廉為妾,臨別時,父女相對,不勝悲慟。)
    (某孝廉素來長厚,看這情形,大為不忍,情願卻還,不責原聘。)
    (鄭女感激萬分,脫下只履,贈與孝廉,誓圖後報。)
    (已而入宮,大得寵幸,雖是貴賤有別,終究是個側室。)
    (追懷前情,耿耿未忘。)
    (不意孝廉名字,竟致失記,只有一履尚存,特命小太監向市求售,索值若干。
    ()
    (過了一年,無人顧問,不過都下卻傳為異聞。)
    (某孝廉得著消息,乃袖履入都,訪得小太監售履處,出履相證,果然湊合。)
    (小太監遂問明姓氏,留住寓中,立刻報知鄭貴妃。)
    (貴妃泣訴神宗,備言前事,並云)
貴 妃:妾非某孝廉,哪得服侍陛下?
    (算是知恩報恩。)
    (神宗為之動容,遂令小太監通知某孝廉,令他謁選,即拔為縣令,不數年任至
    (鹽運使。)
    (這也是一種軼聞,小子隨筆錄述,作為看官趣談,此外無庸細敘。)
    
    
283**時間: 地點:
    (單說鄭貴妃既身膺殊寵,又生了一個麟兒,意中所望,無非是子得立儲,他日
    (可做太后,便與李太后的境遇相同。)
    (有時宮闈侍宴,及枕席言歡,免不得要求神宗,請立己子常洵為太子。)
    (這也是婦人常態。)
    (神宗恩愛纏綿,不敢忤逆貴妃,用不敢忤逆四字甚妙。)
    (自然含糊答應。)
    (到出了西宮,又想到廢長立幼,終違公例,因此左右為難,只好將立儲一事,
    (暫行擱起。)
    (偏偏禮科都給事王三馀,御史何倬、鍾化民、王慎德,又接連奏請立儲。)
    (還有山西道御史除登雲,更劾及鄭宗憲驕橫罪狀。)
    (神宗看了這種奏折,只瞧到兩三行,便已拋去,一字兒不加批答。)
    (獨李太后聞了這事,不以為然。)
    
    
284**時間: 地點:
    (一日,值神宗侍膳,太后)
太 后:朝廷屢請立儲,你為什麼不立皇長子?
神 宗:他是個都人子,不便冊立。
太 后:(太后怒道)你難道不是都人子麼?
    (說畢,投箸欲起。)
    (神宗慌忙跪伏,直至太后怒氣漸平,方才起立。)
    (原來內廷當日,統呼宮人為都人,李太后亦由宮人得寵,因有是言。)
    (神宗出了慈寧宮,轉入坤寧宮,與王皇后談及立儲事,王皇后亦為婉勸。)
    (后性端淑,善事兩宮太后,就是鄭貴妃寵冠後宮,后亦絕不與較。)
    (所以神宗對於皇后,仍沒有纖芥微嫌。)
    (此次皇后援經相勸,神宗亦頗為感動。)
    (待至萬曆十八年正月,皇長子年已九歲,神宗親御毓德宮,召見申時行、許國
    (、王錫爵、王家屏等,商議立儲事宜。)
    (申時行等自然援立嫡以長四字,敷奏帝前。)
神 宗:朕無嫡子,長幼自有次序,朕豈有不知之理?但長子猶弱,是以稍遲。
時 行:(時行等復請道)元子年已九齡,蒙養豫教,正在今日。
    (神宗點頭稱善。)
    (時行等叩首而退,甫出宮門,忽有司禮監追止道)
時 行:皇上已飭宣皇子入宮,與先生們一見。
    (時行等乃再返入宮。)
    (皇長子皇三子次第到來,神宗召過皇長子,在御榻右面,向明正立,並問時行
    (等道)
神 宗:卿等看此子狀貌如何?
時 行:(時行等仰瞻片刻)皇長子龍姿鳳表,岐嶷非凡,仰見皇上仁足昌後呢。
神 宗:(神宗欣然道)這是祖宗德澤,聖母恩庇,朕何敢當此言?
時 行:皇長子春秋漸長,理應讀書。
錫 爵:(王錫爵亦道)皇上前正位東宮,時方六齡,即已讀書,皇長子讀書已晚呢。
神 宗:朕五歲便能讀書。
神 宗:(說著時,復指皇三子道)是兒亦五歲了,尚不能離乳母。
    (乃手引皇長子至膝前,撫摩歎惜。)
時 行:(時行等復叩頭奏道)有此美玉,何不早加琢磨,畀他成器?
神 宗:朕知道了。
    (時行等方才告退。)
    (誰料這事為鄭貴妃所悉,一寸芳心,忍不住許多顰皺。)
    (用元詞二句甚妙。)
    (遂對了神宗,做出許多含嗔撒嬌的狀態,弄得神宗無可奈何,只好低首下心,
    (求她息怒。)
    (剛為柔克,古今同慨。)
    (貴妃即乘勢要挾,偕神宗同至大高元殿,祗謁神明,設了密誓,約定將來必立
    (常洵為太子。)
    (又由神宗親筆,載明誓言,緘封玉盒中,授與貴妃。)
    (彷彿唐明皇之對於楊妃。)
    
    
285**時間: 地點:
    (自此貴妃方變嗔為喜,益發竭力趨承。)
    (神宗已入情魔,鎮日里居住西宮,沈湎酒色,於是罷日講,免升授官面謝,每
    (至日高三丈,大臣俱已待朝,並不見神宗出來;或竟遣中官傳旨,說是聖體違
    (和,著即免朝。)
    (今日破例,明日援行,甚且舉郊祀廟享的禮儀,俱遣官員恭代,不願親行。)
    (女盅之深,一至於此。)
    (大理評事雒於仁,疏上酒色財氣四箴,直攻帝失,其詞略云:
    (  臣備官歲餘,僅朝見陛下者三,此外惟聞聖體違和,一切傳免,郊祀廟享
    (,遣官代行,政事不親,講筵久輟,臣知陛下之疾,所以致之者有由也。)
    (臣聞嗜酒則腐腸,戀色則伐性,貪財則喪志,尚氣則戕生。)
    (陛下八珍在御,觴酌是耽,卜晝不足,繼以長夜,此其病在嗜酒也。)
    (寵十俊以啟幸門,時有十小閹被寵,謂之十俊。)
    (溺鄭妃靡言不聽,忠謀擯斥,儲位久虛,此其病在戀色也。)
    (傳索帑金,括取幣帛,甚且掠問宦官,有獻則已,無則譴怒,此其病在貪財也
    (。)
    (今日搒宮女,明日搒中官,罪狀未明,立斃杖下,又宿怨藏怒於直臣,如姜應
    (麟、孫如法輩,一詘不申,賜環無日,此其病在尚氣也。)
    (四者之病,膠繞身心,豈藥石所能治?故臣敢以四箴獻陛下。)
    (肯用臣言,即立誅臣身,臣雖死猶生矣。)
    (神宗覽疏大怒,幾欲立殺於仁,還是申時行代為解免,才將他削職為民。)
    (後來吏部尚書宋纁,禮部尚書於慎行等,率群臣合請立儲,俱奉旨嚴斥,一律
    (奪俸。)
    (大學士王錫爵,素性剛直,嘗與申時行言及,以彼此同為輔臣,總須竭誠報上
    (,儲君一日未建,國本即一日未定,擬聯合閣部諸大臣,再行力奏云云。)
    (時行以曾奉上旨,稍延一二年,自當決議,此時不如暫行從緩。)
    (錫爵乃勉強容忍,既而耐不過去,特疏請豫教元子,並錄用言官姜應麟等,說
    (得非常懇切。)
    (誰知奏牘上陳,留中不報。)
    (錫爵索性申請建儲,仍不見答。)
    (自知言終不用,乃以母老乞休,竟得准奏歸林。)
    (神宗只知有妾,錫爵不能無母。)
    
    
286**時間: 地點:
    (未幾,申時行等再疏請立東宮,得旨於二十年春舉行。)
    (到了十九年冬季,工部主事張有德,請預備建儲儀注,為帝所斥,奪俸示罰。
    ()
    (適時行因病乞假,許國與王家屏語道)
時 行:小臣尚留心國本,力請建儲,難道我輩身為大臣,可獨無一言麼?
    (遂倉卒具疏,竟不待與時行商及,即將他名銜首列。)
    (神宗以有旨在前,不便反汗,似乎有准請立儲的意思。)
    (看官!你想這鄭貴妃寵冠六宮,所有內外政務,哪一件不得知曉!當下攜著玉
    (盒,跪伏神宗座旁,嗚嗚咽咽的哭將起來。)
說 是:(但說是)生兒常洵,年小沒福,情願讓位元子,把從前誓約,就此取消。
    (神宗明知她是有心刁難,怎奈神前密誓,口血未乾,況看她一種淚容,彷彿似
    (帶雨海棠,欺風楊柳,就使鐵石心腸,也要被她熔化。)
    (隨即親扶玉手,令她起立,一面代為拭淚,一面好言勸慰,委委婉婉的說了一
    (番,決意遵著前誓,不從閣議。)
    (可巧申時行上呈密揭,略言臣在假期,同官疏列臣名,臣實未知等語。)
    (於是神宗順風使帆,竟將許國等原疏,及時行密揭,一並頒發出來,故事閣臣
    (密揭,悉數留中,此次神宗違例舉行,明明是諷斥許國等人,教他自行檢過。
    ()
    (給事中羅大紘,奮上彈章,疏陳時行迎合上意,希圖固寵,陽附廷臣請立之議
    (,陰為自處宮掖之謀。)
    (中書舍人黃正賓,亦抗疏痛詆時行,有旨削大紘籍,廷杖正賓,亦革職為民。
    ()
    (許國、王家屏又有「臣等所言,不蒙採擇,願賜罷職」等語,神宗因他跡近要
    (挾,竟下旨斥責許國,說他身為大臣,不應與小臣為黨,勒令免官。)
    (許國一去,輿論更不直時行。)
    (時行不得已求請解職,神宗一再慰留,到了時行三次乞歸,並薦趙志臯、張位
    (等自代,才邀神宗允准。)
    (時行之屢疏乞休,還算知恥。)
    (時行去後,即以趙志臯為禮部尚書,張位為吏部侍郎,並兼東閣大學士,參預
    (機務。)
    (至萬曆二十年,禮科給事中李獻可,以宮廷並無建儲消息,特請豫教元子,不
    (意忙中有錯,疏中誤書弘治年號,竟被神宗察出,批斥獻可違旨侮君,貶職外
    (調。)
    (王家屏封還御批,具揭申救,大忤帝意。)
    (六科給事中孟養浩等,各上疏營救,神宗命錦衣衛杖孟百下,革去官職,此外
    (一概黜退。)
    (王家屏知不可為,引疾歸田。)
    (吏部郎中顧憲成、章嘉楨等,上言家屏忠愛,不應廢置。)
    (神宗又恨他多言,奪憲成官,謫嘉楨為羅定州州判。)
    (憲成無錫人,裡中舊有東林書院,為宋楊時講道處,憲成曾與弟允成,發起修
    (築,至被譴歸裡,即偕同志高攀龍、錢一本、薛敷教、史孟麟、於孔兼等,就
    (院講學,海內聞風景附,往往諷議時政,裁量人物。)
    (朝士亦慕他清議,遙為應和,後來遂稱為東林黨,與大明一代江山,淪胥同盡
    (。)
    (小子有詩歎道:
    (  盛世寧無吁咈時,盈廷交哄總非宜。)
    (才知王道泯偏黨,清議紛滋世愈衰。)
    (內本未定,外變叢生,欲知當日外情,請至下回再閱。)
    (立嫡,古禮也。)
    (無嫡則立長,此亦禮制之常經。)
    (神宗溺於鄭貴妃,乃欲舍長立幼,廷臣爭之,韙矣,但必謂儲位一定,即有以
    (固國本,亦未必盡然。)
    (兄摯廢而弟堯立,後世嘗頌堯為聖人,不聞其有背兄之惡玷。)
    (然則擇賢而嗣,利社稷而奠人民,尤為善策,寧必拘拘於立長耶?惟典學親師
    (,最關重大,士庶人之子,未有年逾幼學而尚未就傅者,況皇子耶?廷臣爭請
    (立儲,致忤帝意,甚至豫教元子之請,亦遭駁斥,神宗固不為無失,而大臣之
    (不善調護,徒爭意氣,亦未始不足疵也。)
    (至於東林講學,朝野景從,處士橫議,黨禍旋興,漢、唐末造,類中此弊,明
    (豈獨能免禍乎。)
    (第七十六回 據鎮城哱氏倡亂 用說客叛黨駢誅)
    
    
287**時間: 地點:
    (卻說韃靼部酋俺答,自受封順義王後,累年通使,貢問不絕。)
    (萬曆九年,俺答病歿,朝旨賜祭七壇,彩幣十二雙,布百匹,三娘子率子黃台
    (吉上表稱謝,並貢名馬。)
    (黃台吉系俺答長子,年已漸老,不喜弄兵,且迷信佛教,聽從番僧,禁止殺掠
    (,因此西北塞外,相安無事。)
    (先是王崇古、方逢時次第督邊,亦次第卸職,繼任總督,叫作吳兑,兑頗駕馭
    (有方,各部相率畏服,貢市無失期。)
    (三娘子尤心慕華風,隨時款塞,嘗至總督府謁兑。)
    (兑視若兒女,情甚親昵。)
    (有時三娘子函索金珠翠鈿,兑必隨市給與,借敦睦誼。)
    (或各部稍稍梗化,三娘子總預先報聞,兑得籌備不懈。)
    (黃台吉襲封順義王,改名乞慶哈,也恭順無愆,奉命惟謹。)
    (惟黃台吉素性漁色,先配五闌比妓,後經西僧慫慂,納婦一百八人,取象數珠
    (。)
    (多妻若此,安得不病?怎奈百餘番婦,姿色多是平常,沒一個比得三娘子。)
    (黃台吉暗暗垂涎,欲據三娘子為妻。)
    (三娘子嫌他老病,不肯遷就,意將率屬他徙,適吳兑卸任,另授鄭洛為總督,
    (洛抵任,聞知此事,私下歎念道)
時 行:若三娘子別屬,我朝封這黃台吉,有何用處?
說 是:(乃遣使往說三娘子道)汝不妨歸王,天朝當封汝為夫人。汝若他去,不過一個
    尋常婦人,有什麼顯榮呢?
    (子收父妾,胡俗固然,但不應出諸中國大員之口。)
    (三娘子為利害所逼,乃順了黃台吉的意思,與他成為夫婦。)
    (兩口兒和好度日,倏忽間已是四年。)
    (誰料黃台吉得病又亡,三娘子仍作哀嫠。)
    (那時黃台吉子扯力克,應分襲位,倒是一個翩翩公子,氣宇軒昂,其時把漢那
    (吉已死,遺妻大成比妓,為扯力克所納。)
    (三娘子曾生一兒,名叫不他失禮,本欲收比妓為妻,偏偏被扯力克奪去,心中
    (很是不悅,連三娘子也有怨詞,竟至挈子他徙。)
    (鄭洛聞報,又欲替他調停,先遣人往說三娘子,勸她下嫁扯力克,三娘子頗也
    (樂從,前時少婦配老夫,尚且肯允,至此老婦配少夫,自然格外樂從。)
    (只要扯力克盡逐諸妾,方肯應命。)
時 行:(洛乃復傳諭扯力克道)娘子三世歸順,汝能與娘子結婚,仍使你襲封,否則當
    別封他人了。
    (扯力克欣然應諾,且願依三娘子規約,把所有姬妾,一並斥還;竟整了冠服,
    (備齊輿馬,親到三娘子帳中,成合婚禮。)
    (三娘子華年雖暮,色態如前,眉嫵風流,差幸新來張敞,脂香美滿,何期晚遇
    (韓郎,諧成了歡喜緣,完結了相思債。)
    (曾感念冰人鄭總督否?鄭洛為她請封,得旨封三娘子為忠順夫人,扯力克襲封
    (如舊。)
    (三娘子歷配三主,累操兵枋,常為中國保邊守塞,始終不衰。)
    (山、陝一帶諸邊境,商民安堵,雞犬無驚。)
    (哪知到了嘉靖二十年,寧夏地方,竟出了一個哱拜,糾眾作亂,又未免煽動兵
    (戈。)
    (這哱拜本韃靼部種,先時曾得罪酋長,叩關入降,隸守備鄭印麾下,屢立戰功
    (,得任都指揮。)
    
    
288**時間: 地點:
    (未幾以副總兵致仕,子承恩襲職。)
    (承恩初生時,哱拜夢空中天裂,墮一妖物,狀貌似虎,奔入妻寢。)
    (他正欲拔劍除妖,不意呱呱一聲,驚醒睡夢,起牀入視,已產一男。)
    (他也不知是凶是吉,只好撫養起來,取名承恩。)
    (承恩漸長,狼狀梟形,番人本多獷悍,哱拜視為常事,反以他猙獰可畏,非常
    (鐘愛。)
    (至哱拜告老,承恩襲為都指揮,湊巧洮河以西,適有寇警,巡邊御史周弘禴,
    (舉承恩及指揮土文秀,並哱拜義子哱雲等,率兵往征,正擬指日出發,會值巡
    (撫黨馨,奉總督鄭洛檄文,調遣土文秀西援,哱拜時雖家居,尚多蓄蒼頭軍,
    (聲言報國,至是聞文秀被調,不禁嗟歎道)
說 是:文秀雖經戰陣,難道能獨當一面麼?
    (遂親詣鄭洛轅門,陳明來意,並願以所部三千人,與子承恩從征。)
    (洛極力嘉獎,樂從拜請。)
    (於是文秀、承恩,陸續啟行。)
    (偏這巡撫黨馨,恨他自薦,只給承恩羸馬。)
    (承恩怏怏就道,到了金城,寇騎辟易,追殺數百人。)
    (奏凱歸來,取道塞外,見諸鎮兵皆懦弱無用,遂藐視中外,漸益驕橫。)
    (馨不以為功,反欲按名核糧,吹毛索瘢,嗣聞承恩娶民女為妾,遂責他違律誘
    (婚,加杖二十。)
    (明是有意激變。)
    (看官!試想承恩驕戾性成,哪肯受這般委屈?就是他老子哱拜,亦覺自損臉面
    (,怨望得很。)
    (還有土文秀、哱雲兩人,例應因功升授,偏也由馨中阻,未得償願。)
    (數人毒氣,遂齊向巡撫署中噴去。)
    (冤冤相湊,戍卒衣糧,久欠勿給,軍鋒劉東暘,心甚不平,往謁哱拜,迭訴黨
    (馨虐待情形。)
兩 人:(哱拜微笑道)汝等亦太無能為,怪不得被他侮弄。
    (兩語夠了。)
    (東暘聞言,奮然逕去,遂糾合同志許朝等,借白事為名,哄入帥府,總兵張維
    (忠,素乏威望,見眾擁入,嚇得手足無措。)
    (東暘等各出白刃,脅執副使石繼芳,擁入軍門。)
    (黨馨聞變,急逃匿水洞中。)
    (只有此膽,何故妄行。)
    (旋被東暘等覓得,牽至書院,曆數罪狀,把他殺死。)
    (該殺。)
    (石繼芳亦身首兩分。)
    (遂縱火焚公署,收符印,釋罪囚,大掠城中;硬迫張維忠,以侵糧激變報聞。
    ()
    (維忠不堪受迫,自縊而亡。)
    (死得無名。)
    (東暘遂自稱總兵,奉哱拜為謀主,承恩、許朝為左右副將,哱雲、文秀為左右
    (參將,當下分道四出,陷玉泉營及廣武,連破漢西四十七堡。)
    (惟文秀進圍平鹵,守將蕭如薰,率兵登陴,誓死固守。)
兩 人:(如薰妻楊氏,系總督楊兆女,語如薰道)汝為忠臣,妾何難為忠臣婦。
    (可入女誡。)
    (遂盡出簪珥,慰勞軍士妻女,由楊氏親自帶領,作為一隊娘子軍,助兵守城。
    ()
    (文秀攻圍數月,竟不能下。)
    (東暘複分兵過河,欲取靈州,且誘河套各部,願割花馬池一帶,聽他駐牧,勢
    (甚猖獗。)
    (總督尚書魏學曾,飛檄副總兵李昫,權署總兵,統師進剿。)
    (昫遣游擊吳顯、趙武、張奇等,轉戰而西,所有漢西四十七堡,次第克復。)
    (惟寧夏鎮城,尚為賊據。)
    (河套部酋著力兔,帶領番兵三千騎,來援東暘,進屯演武場。)
    (東暘益掠城中子女,饋獻套部,套人大悅,揚言與哱王子已為一家,差不多有
    (休戚與共的情形。)
    (哱雲引著力兔再攻平鹵,蕭如薰伏兵南關,佯率羸卒出城,挑戰誘敵。)
    (哱雲仗著銳氣,當先馳殺,如薰且戰且行,繞城南奔;看看南關將近,一聲號
    (炮,伏兵盡發,將哱雲困在垓心,四面注射強弩,霎時間將哱雲射死。)
    (著力兔尚在後隊,聞前軍被圍,情知中計,遂麾眾北走,出塞遁去。)
    (利則相親,害則相舍,外人之不足恃也如此。)
    (朝旨特擢蕭如薰為總兵,調麻貴為副總兵,進攻寧夏,並賜魏學曾尚方劍,督
    (軍恢復,便宜行事。)
    (御史梅國楨,保薦李成梁子如鬆,忠勇可任,乃命如鬆總寧夏兵,即以國楨為
    (監軍。)
    (會寧夏巡撫朱正色,甘肅巡撫葉夢熊,均先後到軍,並逼城下。)
    (學曾與夢熊定計,毀決黃河大壩,用水灌城。)
    (內外水深約數尺,城中大懼,由許朝縋城潛出,逕謁學曾,願悔罪請降,學曾
    (令還殺哱拜父子,方許贖罪。)
    (許朝去後,杳無音信,如鬆遣騎四探,忽聞套部莊禿賴及卜失兔,糾合部落三
    (萬人,入犯定邊小鹽地,別遣萬騎從花馬池西沙湃口,銜枚疾入,為哱拜聲援
    (。)
    (那時如鬆飛報學曾,學曾才知他詐降緩兵,亟遣副總兵麻貴等,馳往迎剿,方
    (將套眾擊退。)
    (既而著力兔復率眾萬餘,入李剛堡,如鬆等複分兵邀擊,連敗套眾,追奔至賀
    (蘭山,套眾盡遁。)
    (官軍捕斬百二十級,懸諸竿首,徇示寧夏城下,守賊為之奪氣。)
    (獨監軍梅國楨,與學曾未協,竟劾他玩寇誤兵,遂致逮問,由葉夢熊代為督師
    (。)
    (夢熊下令軍中,先登者賞萬金,嗣是人人思奮,勉圖效力。)
    (過了五日,水浸北關,城崩數丈,承恩、許朝等忙趨北關督守。)
    (李如鬆、蕭如薰潛領銳卒掩南關,總兵牛秉忠,年已七十,奮勇先登。)
國 楨:(梅國楨大呼道)老將軍且先登城,諸君如何退怯?
    (言甫畢,但見各將校一麾齊上,肉薄登城,南關遂下。)
    (承恩等惶急非常,急遣部下張杰,縋城出見,求貸一死。)
    (夢熊佯為允諾,仍然大治攻具。)
    (監軍梅國楨,日夕巡邏,嚴行稽察。)
    
    
289**時間: 地點:
    (一日將晚,正在市中巡行,忽有歌聲一片,洋洋入耳。)
    (其詞道:
    (  癰不決,毒長流。)
    (巢不覆,梟常留。)
    (兵戈未已我心憂,我心憂兮且賣油。)
    (國楨聽著,不禁詫異起來,便諭軍士道)
國 楨:何人唱歌,快與我拘住!
    (軍士奉命而去。)
    
    
290**時間: 地點:
    (未幾即拿到一人,國楨見他狀貌非凡,便問他姓氏職業。)
國 楨:(那人答道)小人姓李名登,因業儒不成,轉而習賈。目今兵戈擾攘,無商可販
    ,只好沿街賣油,隨便餬口。
    (此子頗似伍子胥。)
國 楨:你所唱的歌詞,是何人教你的?
不 禁:(李登道)是小人隨口編成的。
    (國楨暗暗點頭,複語)
複 語:我有一項差遣,你可為我辦得到麼?
不 禁:(李登道)總教小人會乾,無不效力。
    (國楨乃親與解縛,賜他酒食,授以密計,並付札子三道,登受命馳去,縛木渡
    (東門,入見承恩道)
國 楨:哱氏曾有安塞功,監軍不忍駢誅,特令登齎呈密札,給與將軍。將軍如聽登言,
    速殺劉、許自贖,否則請即殺登。
    (斬釘截鐵,足動悍番之心。)
    (承恩沈吟半晌,旋即許諾。)
    (登趨而出,又從間道詣劉、許營。)
國 楨:(亦各付密札道)將軍本系漢將,何故從哱氏作亂,甘心嬰禍?試思鎮卒幾何,
    能當大軍?將軍所恃,不過套援,今套部又已被逐,區區杯水,怎救車薪?為將
    軍計,速除哱氏,自首大營,不特前愆可免,且有功足賞哩。
    (與劉、許言又另具一種口脗,李登洵不愧說客。)
    (劉、許二人亦覺心動,與登定約,登遂回營報命。)
    (國楨仍督兵攻城,猛撲不已。)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