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 至 第二七〇

261**時間: 地點:
    (且說世宗既崩,承襲大統的嗣皇,當然輪著裕王戴垕。)
    (王公大臣,遂奉載埨即位,大赦天下,以明年為隆慶元年,是謂穆宗。)
    (上皇考尊諡為肅皇帝,廟號世宗,追尊生母杜氏為孝恪皇太后,立繼妃陳氏為
    (皇后。)
    (先是裕王元妃李氏,生一子翊釴,五歲即殤,李妃隨逝,以陳氏為繼妃,追諡
    (李妃為孝懿皇后,翊釴為憲懷太子。)
    (凡先朝政令,未盡合宜,悉奉遺詔酌改,逮方士王金、陶倣、申世文、劉文彬
    (、高守中、陶世恩下獄,一並處死,釋戶部主事海瑞於獄。)
    (瑞自下獄後,早拚一死,世宗崩逝的消息,絲毫不及聞知,只有提牢主事,已
    (得風聞,並因宮中發出遺詔,有開釋言官等語,料知海瑞必然脫罪,且見重用
    (,此人頗有特識。)
    (乃特設酒饌,攜入獄中,邀瑞共飲。)
    (瑞見提牢官如此厚待,自疑將赴西市,倒也並不恐懼,依舊談笑飲啖。)
    (酒至半酣,與提牢官訣別,托他看顧妻子。)
奏 稱:(提牢官笑道)今日兄弟薄具東道,非與先生送死,乃預賀先生得官呢。
    (海瑞不禁詫異,急問情由。)
    (提牢官起身離座,低聲語瑞道)
海 瑞:宮車已晏駕,先生不日將大用了。
不 禁:(瑞驚起道)此話可真麼?
海 瑞:(提牢官道)什麼不真!今已有遺詔下來,凡建言得罪諸官,存者召用,歿者恤
    錄,現在監者釋出復職。
海 瑞:(瑞不待說畢,即丟了酒杯,大哭道)哀哉先皇!痛哉先皇!
    (兩語出口,哇的一聲,將所食的肴饌,盡行吐出,狼藉滿地,頓時暈倒獄中,
    (良久方甦,復從夜間哭到天明,知將死而反恣啖,聞駕崩而反慟哭,如此舉動
    (,似出情理之外。)
    (人謂海瑞忠君,吾謂此處亦未免矯強。)
    (果然釋獄詔下,提牢官拱手稱賀。)
    (瑞徐徐出獄,入朝謝恩。)
    (詔復原官,越數日,復擢遷大理寺丞。)
    (過了三年,除僉都御史,巡撫應天等府。)
    (瑞輕車簡從,出都赴任,下車後,即訪查貪官污吏,無論大小,概登白簡。)
    (並且微服出遊,私行察訪,以此江南屬吏,咸有戒心。)
    (自知貪墨不職,早乞致仕歸田。)
    (就是監督織造的中官,也怕他鐵面無情,致遭彈劾,平日減去輿從,格外韜晦
    (。)
    (一切勢家豪族,把從前朱門漆戶,都黝墨作黑,以免注目。)
    (或有在籍作惡的士紳,避往他郡,不敢還鄉。)
    (瑞又力摧豪強,厚撫窮弱,下令雷厲風行,有司皆慄慄危懼,不敢延誤。)
    (吳中弊政,自海瑞到後,革除過半。)
    (又疏濬吳淞白茆河,通流入海,沿河民居,無泛濫憂,有灌溉利,食德飲和,
    (互相謳頌。)
    (歷舉政績,不愧後人稱述。)
    (只是實心辦事的官吏,往往利益下民,觸忤當道,其時秉政大臣,如資望最崇
    (的徐閣老,與郭樸、高拱未協,屢有爭議,又嚴抑中官,以致宵小側目,他遂
    (引疾乞歸。)
    (郭樸亦罷。)
    (高拱去而復入。)
    (此外有江陵人張居正,嘗侍裕邸講讀,穆宗即位,立命為吏部侍郎,兼東閣大
    (學士,入參大政。)
    (拱與居正統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聞海瑞峭直嚴厲,不肯阿容,暗中亦未免嫉
    (忌。)
    (自己剛傲,偏不許別人剛直,所以直道難行。)
    (瑞撫吳僅半年,言官已迎合輔臣,劾瑞數次,有旨改瑞督南京糧儲。)
    (吳民聞瑞去位,多半攀轅遮道,號泣乞留。)
    (瑞只挈一僕,乘夜出城,方得脫身。)
    (百姓留瑞不獲,大家繪了瑞像,朝供香,暮爇燭,敬奉甚虔。)
    (瑞督糧未幾,又不免為言路所攻,乃謝病竟去。)
    (直至居正沒後,始復召為南京右都御史。)
    (一行作吏,兩袖清風,到了神宗十六年,病歿任中,身後蕭條,毫無長物。)
    (僉都御史王用汲入視,只有葛幃敝脩,寥寥數事,不禁歎息異常,當為醵金棺
    (殮,送歸瓊山原籍,買地安葬。)
    (發喪時,農輟耕,商罷市,號哭相送,數百里不絕。)
    (後來賜諡忠介,這就是海剛峰先生始末的歷史。)
    (小子愛慕清官,所以一直敘下,看官不要認做一團糟呢。)
    (了卻海瑞,免得後文另敘。)
    (且有佳句一首,作為海剛峰先生的贊詞道:
    (  由來賢吏自清廉,不慕榮名不附炎。)
    (怎奈孤芳只自賞,一生堅白總遭嫌。)
    (欲知後事如何,且從下回交代。)
與 語: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世宗致死之由,即伏於此。)
    (夫辟穀為隱者之寓言,煉丹系方士之偽論,天下寧真有長生不老之術耶?況乎
    (年將耳順,猶逼幸尚美人,色慾薰心,尚望延壽,是不啻航舟絕港,而反欲通
    (海,多見其不自量也。)
    (迨元氣日涸,又服金石燥烈之劑,至於目眩神迷,白晝見鬼,且命藍田玉等為
    (之祈禳,至死不悟,世宗有焉。)
    (海瑞一疏,抉發靡遺,可作當頭棒喝,而世宗乃目為詬詈,微內監黃錦,及大
    (學士徐階,幾乎不隨楊、沈諸人,同歸地下乎?世宗崩而海瑞出獄,觀其巡撫
    (江南,政績卓著,乃復不容於高拱、張居正諸人。)
    (張江陵稱救時良相,乃猶忌一海瑞,此外更不必論矣。)
    (直道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海剛峰殆亦如是耶?)
    (第七十一回 王總督招納降番 馮中官訴逐首輔)
    
    
262**時間: 地點:
    (卻說穆宗即位以後,用徐階言,力除宿弊。)
    (及徐階去位,高拱、張居正入掌朝政,拱與徐階不協,專務脩怨,遺詔起用諸
    (官,一切報罷,引用門生韓揖等,並居言路,任情摶擊。)
    (尚寶卿劉奮庸,給事中曹大野等,上疏劾拱,均遭貶謫。)
    (就是大學士陳以勤,與張居正同時入閣,見前回。)
    (亦為拱所傾軋,引疾歸去。)
    (資格最老的李春芳,素尚端靜,自經徐階薦入後,見六十九回,當時與嚴訥同
    (兼武英殿大學士,在位僅半年而罷,春芳於隆慶初任職如故。)
    (委蛇朝端,無所可否,因此尚得在位。)
    (先是嘉靖季年,諭德趙貞吉,由謫籍召入京師,貞吉被謫,見六十二回。)
    (曾擢為戶部侍郎,旋復罷歸。)
    (至穆宗踐阼,又起任禮部侍郎,尋升授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貞吉年逾六十,性情剛直,猶是當年,穆宗頗加優禮,怎奈與高拱兩不相下,
    (彼此各張一幟。)
    (拱嘗考察科道,將貞吉的老朋友,斥去二三十人,還是恨恨不已。)
    (歸罪高拱,持論公允。)
    (陰嗾門生給事中韓揖,奏劾貞吉庸橫。)
    (貞吉上疏辯論,自認為庸,獨斥高拱為橫,願仍放歸田裡。)
    (有旨允貞吉歸休,拱仍任職如故,氣燄益張。)
    (春芳不能與爭,依然伴食,只有時或出數言,從容挽救,後來復為高拱所忌,
    (唆使言官彈劾。)
    (春芳知難久任,一再乞休,至隆慶五年,也致仕歸去了。)
    (惟邊陲一帶,任用諸將,頗稱得人,授戚繼光為都督同知,總理薊州、昌平、
    (保定三鎮練兵事宜。)
    (繼光建敵台千二百座,台高五尺,睥睨四達,虛中為三層。)
    (每台駐百人,甲仗糗糧,一律齊備。)
    (險要處一里兩三台,此外或一里一台,二里一台,延長二千里,星羅棊置,互
    (為聲援。)
    (又創立車營,每車一輛,用四人推挽,戰時結作方陣,中處馬步各軍。)
    (又制拒馬器,防遏寇騎,每遇寇至,火器先發,寇稍近,用步軍持拒馬器,排
    (次面前,參列長槍軍,筤筅軍,步伐整齊,可攻可守。)
    (寇或敗北,用騎兵追逐,輜重營隨後。)
    (且以北方兵性質木強,應敵未靈,特調浙兵三千人,作為衝鋒。)
    (浙兵到了薊門,陳列郊外,適天大雨,由朝及暮,植立不敢動。)
    (邊兵見了,統是瞠目咋舌,以後始知有軍令。)
    (自繼光鎮邊數年,節制嚴明,器械犀利,無論什麼巨寇,都聞風遠避,不敢問
    (津了。)
    (極寫繼光寥寥數語,勝讀一部練兵實紀。)
    (復起曹邦輔為兵部侍郎,與王遴等督御宣府大同。)
    (都御史栗永祿守昌平,護陵寢,劉燾屯天津,守通州糧儲,總督王崇古、譚綸
    (,主進剿機宜,戴才管理餉運,彼此協力,邊境稍寧。)
    (乃值韃靼部酋俺答,為了色慾薰心,釀出一件蕭牆禍隙,遂令中國數十百年的
    (寇患,從此洗心革面,歸服大明,這也是明朝中葉的幸事。)
    (巨筆如椽。)
    (原來俺答第三子鐵背台吉,早年病歿,遺兒把漢那吉,年幼失怙,為俺答妻一
    (克哈屯所育。)
    (哈屯一作哈敦,系韃靼汗妃名號。)
    (既而長成,為娶比吉女作配,因相貌丑劣,不愜夫意。)
    (嗣自聘襖爾都司女,襖爾都司,即鄂爾多斯,為蒙古部落之一。)
    (號三娘子,就是俺答長女所生,依名分上論來,是俺答的外孫女,娶作孫婦,
    (倒也輩分相當。)
    (《紀事本末》謂三娘子受襖兒都司之聘,俺答聞其美,奪之,別以那吉所聘免
    (撦金的女,償襖兒,《通鑑》謂系直接孫婦,今從之。)
    (這位三娘子貌美似花,彷彿一個塞外昭君,天然嬌豔。)
    (把漢那吉正為她豔麗動人,所以再三央懇,才得聘定。)
    (至娶了過門,滿望消受禁臠,了卻相思滋味。)
    (誰知為俺答所見,竟豔羨的了不得,他想了一計,只說孫婦須入見祖翁,行盥
    (饋禮。)
    (把漢那吉不知有詐,便令三娘子進去。)
    (三娘子自午前入謁,到了晚間,尚未出來。)
    (想是慢慢兒的細盥,慢慢兒的親饋。)
    (那時把漢那吉,等得煩躁起來,差人至俺答帳外探望,毫無消息,匆匆返報,
    (把漢那吉始知有異,自去探聽,意欲闖入俺答內寢,偏被那衛卒阻住,不令入
    (內。)
    (把漢那吉氣憤不過,想與衛卒鬥毆,有幾個帶笑帶勸道)
海 瑞:好了好了,這塊肥羔兒,已早入老大王口中了。此時已經熔化,若硬要他吐了出
    來,也是沒味,何若由他去吃,別尋一個好羔兒罷。
    (俺答奪占孫婦,不配出豔語點染,但從衛卒口中,以調侃出之,最為耐味。)
    (把漢那吉聞了此語,又是恨,又是悔,轉思此言亦似有理,況且雙手不敵四拳
    (,平白地被他毆死,也不值得;想到此處,竟轉身趨出,回到住所,與部下阿
    (力哥道)
與 語:我祖奪我婦,且以外孫女為妻,大彘不如,我不能再為他孫,只好別尋生路了。
海 瑞:(阿力哥道)到哪裡去?
與 語:(把漢那吉道)不如去投降明朝,中國素重禮義,當不至有此滅倫呢。
    (恐也難必。)
    (阿力哥奉命,略略檢好行囊,遂與把漢那吉,及那吉原配比吉女,夤夜出亡,
    (竟奔大同,叩關乞降。)
    (大同巡撫方逢時,轉報總督王崇古,崇古以為可留,命他收納。)
崇 古:(部將諫阻道)一個孤豎,何足重輕,不如勿納為是。
崇 古:這是奇貨可居,如何勿納?俺答若來索還,我有叛人趙全等,尚在他處,可教他
    送來互易;否則因而撫納,如漢朝質子故例,令他招引舊部,寓居近塞。俺答老
    且死,伊子黃台吉不及乃父,我可命他出塞,往抗台吉,彼為蚌鷸,我作漁人,
    豈非一條好計麼?
    (計固甚善。)
    (隨命一面收納降人,一面據實上奏,並申己意。)
    (廷議紛紛不決,獨高拱、張居正兩人,以崇古所議,很得控邊要策,力主照行
    (。)
    (穆宗亦以為外人慕義,前來降順,應加優撫云云。)
    (於是授把漢那吉為指揮使,阿力哥為正千戶,各賞大紅紵絲衣一襲。)
    (俺答妻一克哈屯,恐中國誘殺愛孫,日夜與俺答吵鬧,俺答亦頗有悔心,遂糾
    (眾十萬,入寇明邊。)
    (王崇古飛檄各鎮,嚴兵戒備,大眾堅壁清野,對待俺答。)
    (俺答攻無可攻,掠無可掠,弄得進退兩難,不得已遣使請命。)
    (崇古命百戶鮑崇德往諭,令縛送趙全等人,與把漢那吉互換。)
    (鮑崇德素通蒙文,至俺答營,俺答踞坐相見,崇德從容入內,長揖不拜。)
崇 德:(俺答叱道)何不下跪?
崇 德:天朝大使,來此通問,並沒有拜跪的禮儀。況朝廷待爾孫甚厚,今無故稱兵,豈
    欲令爾孫速死麼?
    (開口即述及乃孫,足使俺答奪氣。)
崇 德:(俺答道)我孫把漢那吉,果安在否?
崇 德:朝廷已封他為指揮使,連阿力哥亦授為千戶,豈有不安之理?
    (俺答乃離座慰勞,並設酒款待崇德,暗中卻遣騎卒馳入大同,正待稟報巡撫,
    (入候那吉,猛見那吉蟒衣貂帽,馳馬出來,氣度優閒,居然一個天朝命吏。)
    (想是逢時特遣出來。)
    (當下與騎卒說了數語,無非是抱怨祖父,懷念祖母等情。)
    (騎卒回報俺答,俺答感愧交集,便語崇德道)
崇 德:我孫得授命官,足見上國隆情,但此孫幼孤,為祖母所撫育,祖母時常繫念,所
    以籲請使歸,還望貴使替我轉報。
崇 德:趙全等早至,令孫必使晚歸。
崇 德:(俺答喜甚,便屏退左右,密語崇德道)我不為亂,亂由全等,天子若封我為王
    ,統轄北方諸部,我當約令稱臣,永不復叛,我死後,我子我孫,將必襲封,世
    世衣食中國,尚忍背德麼?
    (已被恩禮籠絡住了。)
崇 德:大汗果有此心,謹當代為稟陳,想朝廷有意懷柔,斷不辜負好意。
    (俺答益加欣慰,遂與崇德餞行。)
崇 德:(入席時,折箭為誓道)我若食言,有如此箭!
崇 德:(崇德亦答道)彼此一致,各不食言。
    (當下暢飲盡歡,方才告別。)
    (俺答復遣使與崇德偕行,返謁崇古,崇古亦厚待來使,願如前約。)
    (俺答乃誘執趙全等九人來歸。)
    (先是山西妖人呂鎮明,借白蓮妖術,謀為不軌,事敗伏誅。)
    (餘黨趙全、李自馨、劉四、趙龍等,逃歸俺答,駐紮邊外古豐州地,號為板升
    (。)
    (已而明邊百戶張文彥,游擊家丁劉天祺,邊民馬西川等,統往依附,有眾萬人
    (,因尊俺答為帝。)
    (全治第如王府,門前署著開化府三字,聲勢顯赫,且屢嗾俺答入寇,於中取利
    (。)
    (為虎作倀,全等之肉,其足食乎?至是俺答托詞進兵,誘令趙全等入見。)
    (全等欣然而來,不圖一入大營,即被伏兵擒住,當由俺答遣眾數千,押趙全等
    (至大同。)
    (王崇古亦發兵收受,悉送闕下。)
    (鷙鳥入籠,暴虎投阱,還有什麼希望?只落得梟首分屍,臠割以盡,死有餘辜
    (。)
    (這且不消細說了。)
    (惟把漢那吉,有詔令歸,那吉猶戀戀不欲行,崇古婉諭道)
崇 古:你與祖父母,總是一脈的至親,現既誠心要你歸去,你盡管前行。倘你祖再若虐
    待,我當發兵十萬,替你問罪。我朝恩威及遠,近正與你祖議和,將來你國奉表
    通貢,往來不絕,你亦可順便來游,何必怏怏呢。
    (那吉聞言,不由的雙膝跪下,且感且泣道)
不由的:天朝如此待我,總帥如此厚我,我非木石,死生相感。如或背德,願殛神明。
    (北人不復反了。)
    (崇古親自扶起,也賜酒為餞,酒闌席散,那吉才整裝辭行,挈妻偕歸。)
    (阿力哥亦隨同歸去。)
    (俺答見了那吉,倒也不加詰責,依然照常相待,惟據住三娘子,仍不歸還,虧
    (他厚臉。)
    (只遣使報謝,誓不犯邊。)
    (王崇古遂為俺答陳乞四事:一請給王印,如先朝忠順王故事,二請許貢入京,
    (比從前朵顏三衛,各貢使貢馬三十匹;三請給鐵鍋,議廣鍋十斤,煉鐵五斤,
    (洛鍋生粗每十斤,煉鐵三斤,但准以敝易新,免他鑄為兵器;四請撫賞部中親
    (族布匹米豆,散所部窮兵,僦居塞上,俾得隨時小市。)
    (穆宗覽奏,詔令廷臣集議。)
    (高拱、張居正等,請外示羈縻,內修戰備,乃封俺答為順義王,名所居城曰歸
    (化城。)
    (俺答弟昆都力,並其子辛愛等,皆授都督同知等官。)
    (封把漢那吉為昭勇將軍,指揮如故。)
    (後來河套各部,也求歸附,明廷一視同仁,分授官職。)
    (嗣是西塞諸夷,歲來貢市,自宣大至甘肅,邊陲晏然,不用兵革,約數十年,
    (這且慢表。)
    
    
263**時間: 地點:
    (且說穆宗在位六年,一切政令,頗尚簡靜,內廷服食,亦從儉約,歲省帑項數
    (萬金。)
    (惟簡約有餘,剛明不足,所以輔政各臣,互相傾軋,門戶漸開,濅成積弊。)
    (這是穆宗一生壞處。)
    (高拱、張居正,起初還是莫逆交,所議朝事,彼此同心,後來亦漸漸相離,致
    (啟怨隙。)
    (想總為權利起見。)
    (拱遂薦用禮部尚書高儀,入閣辦事,無非欲隱植黨與,排擠居正。)
    (會隆慶六年閏三月,穆宗御皇極門,忽然疾作,還宮休養。)
    (又過兩月,政躬稍愈,即出視朝政,不料出宮登陛,甫升御座,忽覺眼目昏黑
    (,幾乎跌下御座來。)
    (幸兩旁侍衛,左右扶掖,才得還宮。)
    (自知疾不可為,亟召高拱、張居正入內,囑咐後事。)
    (兩人趨至榻前,穆宗只握定高拱右手,款語備至,居正在旁,一眼也不正覷。
    ()
    (嗣命兩人宿乾清門,夜半病劇,再召高拱、張居正,及高儀同受顧命,未幾駕
    (崩,享年三十六歲。)
    (穆宗繼后陳氏無子,且多疾病,嘗居別宮,隆慶二年,立李貴妃子翊鈞為太子
    (。)
    (五年,復立翊鈞弟翊鏐為潞王。)
    (翊鈞幼頗聰慧,六歲時,見穆宗馳馬宮中,他即叩馬諫阻道)
崇 古:陛下為天下主,獨騎疾騁,倘一銜橛,為之奈何?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穆宗愛他伶俐過人,下馬慰勉,即立為太子。)
    (陳皇后在別宮,太子隨貴妃往候起居,每晨過從,很得皇后歡心。)
    (后聞履聲,嘗為強起,取經書瑣問,無不響答。)
    (貴妃亦喜,所以后妃情好,亦甚密切,向無閒言。)
    (至是太子嗣位,年才十齡,後來廟號神宗,小子亦即以神宗相稱。)
    (詔命次年改元,擬定萬曆二字。)
    (這時候有個中官馮保,久侍宮中,頗得權力,本應依次輪著司禮監,適高拱薦
    (舉陳洪及孟衝,保幾失位,遂怨高拱。)
    (獨張居正與他相結,很是契合。)
    (當穆宗病重時,居正處分十餘事,均用密書示保。)
    (拱稍有所聞,面詰居正)
居 正:密函中有什麼大事?國家要政,應由我輩作主,奈何付諸內豎。
    (居正聞言,不禁面頰發赤,勉強一笑罷了。)
    (確有些難以為情。)
    (到了穆宗晏駕,保詐傳遺詔,自稱與閣臣等同受顧命。)
    (及神宗登極,百官朝賀,保竟升立御座旁,昂然自若,舉朝驚愕,只因新主登
    (基,不便多說。)
    (朝賀禮成,保即奉旨掌司禮監,又督東廠事務,總兼內外,權燄逼人。)
    (拱以主上幼衝,應懲中官專政,遂毅然上疏,請減輕司禮監權柄,又囑言官合
    (疏攻保,自己擬旨斥逐。)
    (計算停當,即遣人走報居正,囑他從中出力。)
    (居正假意贊成,極口答應,暗地裡卻通知馮保,令他設法自全。)
    (居正為柱石大臣,誰意卻如此叵測。)
    (保聞言大懼,亟趨入李貴妃宮中,拜倒塵埃,磕頭不絕。)
    (貴妃問為何事?保只磕頭,不說話。)
    (待貴妃問了三五次,方流下兩行眼淚,嗚嗚哭訴道)
貴 妃:奴才被高閣老陷害,將加斥逐了。高閣老忿奴才掌司禮監,只知敬奉太后皇上,
    不去敬奉他們,所以嗾使言官,攻訐奴才。高閣老擅自擬旨,將奴才驅逐,奴才
    雖死不足惜,只奴才掌司禮監,係奉皇上特旨,高閣老如何可以變更?奴才不能
    侍奉太后皇上,所以在此悲泣,請太后作主,保全蟻命。
    (無一語不中聽,無一字不逞刁。)
    (說到此處,又連磕了幾個響頭。)
貴 妃:(李貴妃怒道)高拱雖系先皇舊輔,究竟是個臣子,難道有這般專擅麼?
居 正:(保又道)高拱跋扈,朝右共知,只因他位尊勢厚,不敢奏劾,還請太后留意!
貴 妃:(貴妃點首道)你且退去!我自有法。
    (保拭淚而退。)
    (越日召群臣入宮,傳宣兩宮特旨,高拱欣然直入,滿擬詔中必逐馮保,誰知詔
    (旨頒下,並不是斥逐馮太監,乃是斥逐一個高大學士。)
    (正是)
    (騎梁不成,反輸一跌。)
    (古諺有言,弄巧反拙。)
    (高拱聞到此詔,不由的伏在地上,幾不能起。)
    (欲知高拱被逐與否,且至下回說明。)
    (俺答恃趙全等為耳目,屢犯朔方,城狐社鼠,翦滅不易,設非把漢那吉叩關請
    (降,亦何自弭兵戢釁?而原其致此之由,則實自三娘子始。)
    (何來尤物,乃勝於中國十萬兵耶?且為韃靼計,亦未嘗無利。)
    (中外修和,交通貢市,彼此罷兵數十年,子子孫孫,均得安享榮華,寧非三娘
    (子之賜?然則韃靼之有三娘子,幾成為奇人奇事,而王崇古之因利招徠,亦明
    (季中之一大功臣也。)
    (穆宗在位六年,乏善可紀,惟任用邊將,最稱得人,意者其亦天恤民艱,暫俾
    (蘇息耶?至穆宗崩而神宗嗣,中官馮保,又復得勢,內蠹復萌,外奸乘之,吾
    (不能無治少亂多之歎矣。)
    (第七十二回 莽男子闖入深宮 賢法司力翻成案)
    
    
264**時間: 地點:
    (卻說高拱入朝聽旨,跪伏之下,幾乎不能起身。)
    (看官!你道這旨中如何說法,由小子錄述如下:
    (  皇后皇貴妃皇帝旨曰)
貴 妃:告爾內閣五府六部諸臣!大行皇帝賓天先一日,召內閣三臣至御榻前,同我母子
    三人,親受遺囑曰:『東宮年少,賴爾輔導。』乃大學士高拱,攬權擅政,威福
    自專,通不許皇帝主管。我母子日夕驚懼,便令回籍閒住,不許停留。爾等大臣
    受國厚恩,如何阿附權臣,蔑視幼主?自今宜悉自洗滌,竭忠報國,有蹈往轍,
    典刑處之。
    (還有一樁觸目驚心的事件,這傳宣兩宮的詔旨,便是新任司禮監的馮保。)
    (高拱跪著下面,所聞所見,全出意料,真氣得三屍暴炸,七竅生煙;可奈朝儀
    (尊重,不容放肆,那時情不能忍,又不敢不忍,遂致跪伏地上,險些兒暈了過
    (去。)
    (至宣詔已畢,各大臣陸續起立,獨高拱尚匍伏在地,張居正不免驚疑,走近扶
    (掖。)
    (拱方勉強起身,狼狽趨出,返入京寓,匆匆的收拾行李,僱了一乘牛車,裝載
    (而去。)
    (居正與高儀,上章乞留。)
    (居正、馮保,通同一氣,還要假惺惺何為?有旨不許。)
    (嗣復為請馳驛歸籍,才算照准。)
    
    
265**時間: 地點:
    (未幾,高儀又歿,假公濟私的張江陵,遂裒然為首輔了。)
    (先是居正入閣後,由吏部侍郎,升任尚書,兼太子太傅,尋晉封少傅,至是又
    (加授少師。)
    (高儀的遺缺,任了禮部尚書呂調陽,惟一切典禮,仍由居正規定。)
    (追諡先考為莊皇帝,廟號穆宗。)
    (又議將陳皇后及李貴妃,各上尊號。)
    (明制於天子新立,必尊母后為皇太后,若本身系妃嬪所出,生母亦得稱太后,
    (惟嫡母應特加徽號,以示區別。)
    (是時太監馮保,欲媚李貴妃,獨諷示居正,擬欲並尊。)
    (居正不便違慢,但令廷臣復議。)
    (廷臣只知趨承,樂得唯唯諾諾,哪個敢來攔阻?當下尊陳后為仁聖皇太后,李
    (貴妃為慈聖皇太后,仁聖居慈慶宮,慈聖居慈寧宮。)
    (居正請慈聖移居乾清宮,視帝起居,當蒙允准。)
    (慈聖太后馭帝頗嚴,每日五更,必至御寢,呼令起牀,敕左右掖帝坐著。)
    (進水盥面,草草供點,即令登輿御殿,朝罷入宮,帝或嬉游,不願讀書,必召
    (使長跪,以此神宗非常敬畏。)
    (且與仁聖太后,始終親切,每遇神宗進謁,輒問往慈慶宮去未?所以神宗謁慈
    (聖畢,必往謁仁聖。)
    (至外廷大事,一切倚任閣臣,未嘗干預。)
    (馮保雖承后眷,卻也不敢導帝為非。)
    (居正受后囑托,亦思整肅朝綱,不負倚畀,可見母后賢明,得使內外交儆。)
    (於是請開經筵,酌定三六九日視朝,餘日御文華殿講讀,並進帝鑒圖說,且在
    (旁指陳大義。)
    (神宗頗喜聽聞,即命宣付史館,賜居正銀幣等物。)
    (萬曆改元,命成國公朱希忠,及張居正知經筵事。)
    (居正入直經筵,每在文華殿後,另張小幄,造膝密語。)
    
    
266**時間: 地點:
    (一日,在直庐感病,神宗手調椒湯,親自賜飲,真所謂皇恩優渥,無微不至呢
    (。)
    
    
267**時間: 地點:
    (是年元宵,用居正言,以大喪尚未經年,免張燈火。)
    (越日早朝,神宗正出乾清宮,突見一無須男子,神色倉皇,從甬道上疾趨而入
    (。)
    (侍衛疑是宦官,問他入內何干,那人不答。)
    (大眾一擁上前,將他拿住,搜索袖中,得利匕首一柄,即押至東廠,令司禮監
    (馮保鞫訊。)
    (保即刻審問,供稱姓王名大臣,天下寧有自名王大臣者,其假可知。)
    (由總兵戚繼光部下來的。)
    (保問畢,將他收系,即往報張居正,複述供詞。)
居 正:戚總兵方握南北軍,忠誠可靠,想不至有意外情事。
    (保遲疑未答。)
居 正:(居正微笑道)我卻有一計在此。
    (保問何計?居正附保耳低語道)
居 正:足下生平所恨,非高氏麼?今可借這罪犯身上,除滅高氏。
    (何苦乃爾。)
居 正:(保大喜道)這計一行,宿恨可盡消了。還有宮監陳洪,也是我的對頭,從前高
    拱嘗薦為司禮,此番我亦要牽他在內,少師以為何如?
居 正:這由足下自行裁奪便了。
    (保稱謝而去,即令掃廁小卒,名叫辛儒,授他密言,往教罪犯王大臣。)
    (辛儒本是狡黠,趨入獄內,先與大臣婉語一番。)
    (嗣後備了酒食,與大臣對飲,漸漸的問他履歷。)
大 臣:(大臣時已被酒)我本是戚帥部下三屯營南兵,偶犯營規,被他杖革,流落京師
    ,受了許多苦楚。默念生不如死,因闖入宮中,故意犯駕,我總教咬住戚總兵,
    他也必定得罪。戚要杖我,我就害戚,那時死亦瞑目了。
    (犯規被斥,猶思報復,且欲加戚逆案,叵測極矣。)
辛 儒:戚總兵為南北保障,未見得被你扳倒,你不過白喪了一條性命,我想你也是個好
    漢,何苦出此下策?目今恰有一個極好機會,不但你可脫罪,且得升官發財,你
    可願否?
    (大臣聽到此言,不禁起立道)
不 禁:有這等好機會麼?我便行去,但不知計將安出。
辛 儒:(辛儒低聲道)你且坐著!我與你細講。
    (大臣乃復坐下,側耳聽著。)
辛 儒:你但說是高相國拱,差你來行刺的。
大 臣:(大臣搖首道)我與高相國無仇,如何扳他?
    (不肯扳誣高相國,如何怨誣戚總兵。)
辛 儒:你這個人,煞是有些呆氣。高相國為皇太后皇上所恨,所以逐他回籍,就是大學
    士張居正,司禮監馮保,統是與高有隙,若你扳倒了他,豈不是內外快心,得邀
    重賞麼?
大 臣:據你說來,我為高相國所差。我既願受差使,豈不是先自坐罪麼?
辛 儒:自首可以免罪。且此案由馮公審訊,馮公教我授你密計,你若照計而行,馮公自
    然替你轉圜呢。
    (大臣聽至此處,不禁離座下拜道)
不 禁:此言果真,你是我重生父母哩。
    (辛儒把他扶起,復與他暢飲數杯,便出獄報知馮保。)
    (保即提出大臣復訊。)
    (大臣即一口咬定高拱,保不再細詰,即令辛儒送他還獄,並給大臣蟒袴一條,
    (劍二柄,劍首都飾貓睛異寶,俟將來廷訊時,令說為高拱所贈,可作證據。)
    (並囑使不得改供,定畀你錦衣衛官職,且賞千金,否則要搒掠至死,切記勿忘
    (!大臣自然唯唯聽命。)
    (馮保即據偽供上聞,且言內監陳洪,亦有勾通消息,已逮入獄中。)
    (一面飭發緹騎,飛速至高拱裡第,拿回家僕數人,嚴刑脅供。)
    (居正亦上疏請詰主使,兩路夾攻,高拱不死,亦僅矣。)
    (鬧得都下皆聞,人言藉藉。)
    (居正聞物議沸騰,心下恰也未安,私問吏部尚書楊博,博正色道)
居 正:這事情節離奇,一或不慎,必興大獄。今上初登大寶,秉性聰明,公為首輔,應
    導皇上持平察物,馴至寬仁。況且高公雖愎,何至謀逆,天日在上,豈可無故誣
    人?
    (居正被他說得羞慚,不由的面赤起來,勉強答了一二語,即歸私第。)
    (忽報大理寺少卿李幼孜到來,李與居正同鄉,當然接見。)
    (幼孜扶杖而入,居正便問道)
居 正:足下曳杖來此,想系貴體違和。
居 正:(幼孜不待說畢,就接口道)抱病謁公,無非為著逆案,公若不為辯白,將來恐
    污名青史哩。
    (居正心中一動,勉強)
勉 強:我正為此事擔憂,何曾有心羅織。
居 正:(幼孜道)叨在同鄉,所以不憚苦口,還祈見諒!
    (居正又敷衍數語,幼孜方才別去。)
    (御史鐘繼英上疏,亦為高拱營救,暗中且指斥居正,居正不悅,擬旨詰問。)
    (左都御史葛守禮,往見尚書楊博道)
守 禮:大獄將興,公應力諍,以全大體。
居 正:(博答道)我已勸告張相國了。
守 禮:今日眾望屬公,謂公能不殺人媚人,公奈何以已告為辭?須再去進陳,務免大獄
    方好哩!
居 正:(博乃道)我與公同去,何如?
    (守禮欣然願行,遂偕至居正宅中。)
    (居正見二人到來,便開口道)
居 正:東廠獄詞已具,俟同謀人到齊,便奏請處治了。
守 禮:守禮何敢自附亂黨!但高公諒直,願以百口保他。
    (居正默然不應。)
居 正:(楊博亦插入道)願相公主持公議,保全元氣。東廠中人,寧有良心?倘株連眾
    多,後患何堪設想?
    (居正仍坐在當地,不發一言。)
    (博與守禮,復曆數先朝政府,如何同心輔政,弼成郅治,到了夏言、嚴嵩、徐
    (階、高拱等人,互相傾軋,相名坐損,可為殷鑒。)
    (居正甚不耐煩,竟忿然道)
居 正:兩公今日,以為我甘心高公麼?廠中揭帖具在,可試一觀!
居 正:(說至此,奮身入內,取廠中揭帖,出投博前道)公請看來!與我有無干涉!
    (全是意氣用事。)
居 正:(博從容取閱,從頭細瞧,但見帖中有二語云)大臣所供,歷歷有據。
    (這「歷歷有據」四字,乃是從旁添入,默認字跡,實係居正手筆。)
    (偏露出馬腳來。)
    (當下也不明說,惟嗤然一笑,又將揭帖放入袖中。)
    (居正見一笑有因,猛憶著有四字竄改,只好支吾說道)
只 好:廠中人不明法理,故此代易數字。
守 禮:機密重情,不即上聞,豈可先自私議?我兩人非敢說公甘心高氏,但是目下回天
    ,非仗公力不可!
    (楊、葛兩公,可謂有心人,看出破綻,仍用婉言,不怕居正不承。)
    (居正至此,無可推諉,方揖謝道)
居 正:如可挽回,敢不力任。但牽挽牛尾,很覺費事,如何可以善後呢?
守 禮:(楊博道)公特不肯力任呢!如肯力任,何難處置,現惟得一有力世家,與國家
    義同休戚,便可托他訊治了。
    (居正感悟,欣然)
欣 然:待我入內奏聞,必有以報兩公。
兩 人:這是最好的了,造福故家,留名史策,均在此舉哩!
    (說罷,拱手告別。)
    (居正送出兩人,即入宮請獨對,自保高拱無罪,請特委勛戚大臣,澈底查究。
    ()
    (神宗乃命都督朱希孝,左都御史葛守禮,及馮保會審王大臣。)
    (希孝系成國公朱希忠弟,接了此旨,忙與乃兄商議道)
神 宗:哪個奏聞皇上,弄出這個難題目,要我去做?一或失察,恐宗祀都難保了。
    (說著,掩面涕泣。)
    (正是庸愚。)
    (希忠也惶急起來,相對哭著。)
    (一對飯桶,不愧難兄難弟。)
    (哭了半晌,還是希忠有點主意,令希孝去問居正。)
居 正:(居正與語道)不必問我,但去見吏部楊公,自有方法。
    (希孝當即揖別,往謁楊博,且語且泣。)
且 語:(博笑道)這不過借公勛戚,保全朝廷大體,我等何忍以身家陷公?
居 正:(希孝嗚咽道)欲平反此獄,總須搜查確證,方免讒言。
且 語:(博又道)這又何難!
    (當下與希孝密談數語。)
    (希孝才改憂為喜,謝別而回,暗中恰遣了校尉,先入獄中,訊明刀劍來由。)
    (大臣始不吐實,經校尉威嚇婉誘,方說由辛儒繳來,並將他指使改供事,略說
    (一遍。)
    (是一個反覆無常的罪犯,馮保也未免自誤。)
大 臣:(校尉復說道)國家定制,入宮謀逆,法應滅族,奈何自願引罪?你不如吐實,
    或可減免。
大 臣:(大臣淒然道)我實不知。辛儒說我持刀犯駕,罪坐大辟,因教我口供如此,不
    特免罪,且可富貴,誰知他竟是誑我呢!
    (說至此,大哭不止。)
    (校尉反勸慰一番,始行復命。)
    (適高氏家人,已逮入京,希孝乃偕馮保、葛守禮,三人升廳會審。)
    (明朝故事,法司會審,須將本犯拷打一頓,叫作雜治。)
    (大臣上得法庭,馮保即命雜治,校尉走過,洗剝大臣衣服,大臣狂呼道)
大 臣:已經許我富貴,為何雜治我?
    (校尉不理,將他搒掠過了,方推近公案跪下。)
    (希孝先命高氏家人,雜列校役中,問大臣道)
且 語:你看兩旁校役,有無認識?
    (大臣忍著痛,張目四瞧,並無熟人)
大 臣:沒有認識。
且 語:(馮保即插嘴道)你敢犯駕,究係何人主使,從實供來!
大 臣:(大臣瞪目道)是你差我的。
    (保聞言大驚,勉強鎮定了神,復道)
勉 強:你不要瞎鬧!前時為何供稱高相國?
大 臣:是你教我說的。我曉得什麼高相國?
    (又證一句,直使馮保無地自容。)
    (保失色不語。)
大 臣:(希孝復問道)你的蟒袴刀劍,從何得來?
大 臣:是馮家僕辛儒,交給我的。
    (索性盡言,暢快之至。)
    (保聽著這語,幾欲逃座,兩肩亂聳,態度倉皇。)
大 臣:(還是希孝瞧不過去,替保解圍道)休得亂道!朝廷的訊獄官,豈容你亂誣麼?
    (遂命校尉將大臣還押,退堂罷訊。)
    (保踉蹌趨歸,暗想此案尷尬,倘大臣再有多言,我的性命,也要丟去,便即遣
    (心腹入獄,用生漆調酒,勸大臣飲下,大臣不知是計,一口飲訖,從此做了啞
    (子,不能說話。)
    
    
268**時間: 地點:
    (此時宮內有一殷太監,年已七十多歲,系資格最老的內侍,會與馮保同侍帝側
    (,談及此事。)
大 臣:(殷太監啟奏道)高拱忠臣,豈有此事!
勉 強:(又旁顧馮保道)高鬍子是正直人,不過與張居正有嫌,居正屢欲害他,我輩內
    官,何必相助!
    (原來高拱多須,所以稱為鬍子。)
    (保聞言,神色漸沮。)
    (內監張宏,亦力言不可,於是獄事遷延。)
    (等到刑部擬罪,只把大臣斬決,餘免干連。)
    (一番大風浪,總算恬平,這也是高拱不該赤族,所以得此救星。)
    (拱聞此變,益發杜門謝客,不問世事。)
    (拱本河南新鄭人,嗣後出仕中州的官吏,不敢再經新鄭,往往繞道而去。)
    (統是偷生怕死的人物。)
    (至萬曆六年,拱方病歿,居正奏請復拱原官,給與祭葬如例。)
    (又似強盜發善心。)
    (惟馮保餘恨未釋,請命太后一切賜恤,減從半數。)
    (祭文中仍寓貶詞,後來追念遺功,方贈拱太師,予諡文襄。)
    (小子有詩詠高拱道:
    (  自古同寅貴協恭,胡為器小不相容?)
    (若非當日賢臣在,小過險遭滅頂凶。)
    (欲知明廷後事,且俟下回續陳。)
    (馮保一小人耳,小人行事,陰賊險狠,固不足責。)
    (張居正稱救時良相,乃與內監相毗,傾害高拱,彼無不共戴天之仇,竟思戮高
    (氏軀,赤高氏族,何其忮刻若此耶?設非楊、葛諸大臣,力謀平反,則大獄立
    (興,慘害甚眾。)
    (居正試反己自問,其亦安心否乎?殷、張兩內監,猶有人心,令居正聞之,能
    (毋汗下。)
    (至於馮保訊獄,三問三供,世之設計害人者,安能盡得王大臣,使之一反噬乎
    (?保益恚恨,且藥啞王大臣,令之不能再說。)
    (小人之心,甚於蛇蠍,良足畏也!然觀王大臣供詞,令我心快不已,為之飲一
    (大白。)
    (第七十三回 奪親情相臣嫉諫 規主闕母教流芳)
    
    
269**時間: 地點:
    (卻說張居正既握朝綱,一意尊主權,課吏治,立章奏,考成法,定內外官久任
    (法。)
    (百司俱奉法守公,政體為之一肅。)
    (兩宮太后,同心委任,凡遇居正進謁,必呼先生,且云皇上若有違慢,可入內
    (陳明,當為指斥云云。)
    (於是居正日侍經筵,就是講解音義,亦必一一辨正,不使少誤。)
    (某日,神宗讀《論語.鄉黨篇》,至「色勃如也」句,「勃」字誤讀作「背」
    (字,居正在旁厲聲道)
居 正:應作勃字讀。
    (神宗嚇了一跳,幾乎面色如土。)
    (同列皆相顧失色,居正尚凜凜有怒容。)
    (後來奪官籍家之禍,即基於此。)
    (嗣是神宗見了居正,很是敬畏。)
    (居正除進講經書外,又呈入御屏數幅,各施藻繪,凡天下各省州縣疆域,以及
    (職官姓名,均用浮籤標貼,俾供乙覽。)
    
    
270**時間: 地點:
    (一日講筵已畢,神宗問居正道)
神 宗:建文帝出亡,做了和尚,這事果的確否?
居 正:(居正還奏道)臣觀國史,未載此事,只聞故老相傳,披緇雲遊,題詩田州寺壁
    上,約有數首,有『流落江湖四十秋』七字,臣尚記得。或者果有此事,亦未可
    知。
    (神宗歎息數聲,復命居正錄詩以進。)
居 正:這乃亡國遺詩,何足寓目!請錄皇陵石碑,及高皇帝御制文集,隨時備覽,想見
    創業艱難,聖謨隆盛呢。
    (神宗稱善。)
    (至次日,居正即錄皇陵碑文呈覽。)
    (神宗覽畢,即語居正道)
神 宗:朕覽碑文,讀至數過,不覺感傷欲泣了。
居 正:祖宗當日艱難,至於如此。皇上能效法祖宗,方可長保大業哩。
    (乃申述太祖微時情狀,及即位後勤儉等事。)
神 宗:(神宗愴然道)朕承祖宗大統,敢不黽勉,但也須仗先生輔導呢!
    (由是累有賞賜,不可勝紀。)
    (最著的是銀章一方,鎸有「帝賚忠良」四字。)
    (又有御書匾額兩方,一方是「永保天命」,一方是「弼予一人」。)
    (居正以在閣辦事,只有呂調陽一人,不勝煩劇,復引薦禮部尚書張四維。)
    (四維嘗饋問居正,四時不絕,所以居正一力薦舉。)
    (向例入閣諸臣,嘗云同某人等辦事,至是直稱隨元輔居正等辦事。)
    (四維格外謙恭,對著居正,不敢自稱同僚,彷彿有上司屬吏的等級,平時毫無
    (建白,只隨著居正拜賜進宮罷了。)
    (卑屈至此,有何趣味。)
    (惟四維入閣後,禮部尚書的遺缺,就用了萬士和。)
    (士和初官庶吉士,因忤了嚴嵩,改為部曹,累任按察布政使,並著清節,及入
    (任尚書,屢上條奏,居正頗嫉他多言。)
    (會擬越級贈朱希忠王爵,士和力持不可,給事中餘懋學,奏請政從寬大,被居
    (正斥他諷謗,削籍為民。)
    (士和又上言懋學忠直,不應摧抑,自遏言路。)
    (種種忤居正意,遂令給事中朱南雍,奏劾士和,士和因謝病歸休。)
    (適薊州總兵戚繼光,擊敗朵顏部長董狐狸,生擒狐狸弟長禿,狐狸情願降附,
    (乞赦乃弟。)
    (繼光乃將長禿釋回,酌定每歲貢市,一面由巡按遼東御史劉台,上書奏捷。)
    (居正以巡按不得報軍功,劾台違制。)
    (台亦抗章劾居正,說他擅作威福,如逐大學士高拱,私贈成國公朱希忠王爵,
    (引用張四維等為爪牙,排斥萬士和、餘懋學等,統是罔上行私的舉動,應降旨
    (議處等情。)
    (居正自入閣秉政,從未遇著這種彈章,見了此疏,勃然大怒,當即具疏乞歸。
    ()
    (神宗急忙召問,居正跪奏道)
居 正:御史劉台,謂臣擅威福,臣平日所為,正未免威福自擅呢。但必欲取悅下僚,臣
    非不能,怎奈流弊一開,必致誤國。若要竭忠事上,不能不督飭百官。百官喜寬
    惡嚴,自然疑臣專擅。臣勢處兩難,不如恩賜歸休,才可免患。
    (說至此,隨即俯伏,泣不肯起。)
    (無非要挾。)
    (神宗親降御座,用手掖居正道)
神 宗:先生起來!朕當逮問劉台,免得他人效尤。
    (居正方頓首起謝。)
    (當下頒詔遼東,逮台入京,拘系詔獄,嗣命廷杖百下,擬戍極邊。)
    (居正反上疏救解,故智復萌。)
    (乃除名為民。)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