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 至 第一八〇

171**時間: 地點:
    (且說順帝嗣位以後,天災人異,相逼而至。)
    (京畿大水,黃河泛濫,兩淮亢旱,徽州、秦州、鳳州的大山,相繼崩裂,至元
    (統二年元旦,汴梁雨血,著衣皆赤。)
    (嗣到春季,彰德路雨白毛,繼續似線,土人相率驚詫,或呼作菩薩線,或稱為
    (老君髯。)
    (既而民間編成歌謠,分作四句;首二句是)
順 帝:天雨線,民起怨,
    (次二句是「中原地,事必變」。)
    
    
172**時間: 地點:
    (當時共議為不祥。)
    
    
173**時間: 地點:
    (未幾水旱疾疫,及山崩地震諸怪異,所在迭見,太白星屢晝見經天,經太史接
    (連報聞,順帝只知加恩肆赦,凡所有修省事宜,未聞舉行。)
    (時光易過,又是元統三年。)
    (順帝欲出獵柳林,御史台聯銜進奏道)
順 帝:陛下春秋鼎盛,宜思文皇付托的重任,修德行仁,勉致太平。方今赤縣民生,供
    給繁勞,農務方興,日不暇給,陛下乃馳騁朔方,既需調發,又防銜橛,恐非上
    承宗廟,下奠黎庶的至意。
    (順帝乃收回原議,罷獵不行。)
    (會左丞相撒敦病歿,伯顏獨秉政,唐其勢心甚不平,嘗語密友道)
撒 敦:天下本我家的天下,伯顏何人,位置偏居我上,煞是可恨!
    (這語傳入伯顏耳中,伯顏心甚不悅,遂繕疏入奏,請以右丞相職位,讓與唐其
    (勢。)
    (又是奸雄手段。)
    (奉詔不允,只命唐其勢為左丞相,唐其勢仍是怏怏。)
    (撒敦弟答裡,曾封句容郡王,與諸王晃火帖木兒數相往來。)
    (唐其勢貽書答裡,極言伯顏專權,順帝昏庸,應入清朝右,且行廢立故事。)
    (才力不及乃父,竟思效乃父故智,無怪弄巧成拙。)
    (答裡遂與晃火帖水兒商議,晃火帖木兒也蓄異圖,竟勸答裡備兵舉行。)
    (答裡乃復告唐其勢,約以內外夾應,指日圖功等語,唐其勢遂決意發難。)
    (郯王徹徹禿,伺得逆謀,首先密報。)
    (有詔召答裡入朝,待久不至。)
    (順帝乃密告伯顏,預行防備。)
    (至六月晦日,唐其勢伏兵東郊,自率勇士突進宮闕,甫入禁城,衛兵齊起,伯
    (顏率著完者帖木兒等,大刀闊斧,前來掩殺。)
    (唐其勢惘惘進來,總道是出人不意,可以唾手成功,誰知四面八方,統是敵兵
    (,那時叫苦不迭,慌忙抵禦,戰了數合,畢竟寡不敵眾,手下健卒,漸漸死亡
    (。)
伯 顏:(伯顏復下令道)生擒唐其勢者賞萬金,立即升官!
    (衛士聞得此令,沒一個不奮力上前,把唐其勢圍住。)
    (唐其勢只有進路,沒有出路,也只好拚命死鬥,怎奈雙手不敵四拳,漸漸支持
    (不住,竟被衛士扯落馬下,七打八抬的拖入宮中。)
    (也算闊綽。)
    (伯顏掃清叛卒,復引兵馳往東郊,唐其勢弟塔剌海,尚未知乃兄被擒,竟挈著
    (伏兵,前來對仗。)
    (無如伏兵也是不多,經伯顏麾兵猛擊,一陣驅殺,已將塔剌海手下,殺得東逃
    (西溃。)
    (塔剌海也回馬急奔,被衛士射倒馬下,活擒過去。)
    (伯顏既執住唐其勢兄弟,復馳入宮中,請順帝登殿審訊,順帝)
順 帝:逆謀已著,何庸再鞫,卿可照律懲辦便了!
    (伯顏遂命衛士動手,將唐其勢兄弟牽出。)
    (唐其勢攀住殿檻,且朗聲道)
伯 顏:陛下曾有明詔,宥臣父子孫九死,為何今日食言?
    (補前闕文。)
順 帝:(順帝怒叱道)誰叫你謀逆,興兵犯闕?尚欲保全首領麼?
    (衛士聞旨,都來牽扯唐其勢,甚至殿檻攀折,方將唐其勢曳出,一刀兩段。)
    (還有塔剌海少年膽怯,竟避匿皇后座下,皇后以情關手足,牽裙遮蔽。)
    (伯顏喝令衛士,從皇后座下,牽出塔剌海,自己拔劍出鞘,把手一揮,竟將塔
    (剌海殺死,血濺後衣,嚇得皇后答納失裡戰兢兢的縮做一團。)
伯 顏:(伯顏復啟奏道)皇后兄弟謀逆,皇后亦應有罪;況袒蔽兄弟,顯系黨惡,請陛
    下割情正法,為將來戒!
    (順帝尚未回答,伯顏復叱衛士,牽皇后出宮。)
    (衛士未敢動手,伯顏大怒,竟走至後前,揪住皇后發髻,拖落座下。)
也遂皇:(皇后號泣道)陛下救我!陛下救我!
    (順帝至此,亦嗚咽道)
順 帝:汝兄弟為逆,朕亦不能相救。
    (言未已,伯顏已將皇后牽去,交與衛士。)
    (伯顏可惡。)
    (衛士擁後出宮,到了開平民舍,暫令居住。)
    (伯顏不肯干休,竟遣人攜了鴆酒,脅皇后飲訖。)
    (可憐皇后身入椒房,未滿二載,為了兄弟謀逆,竟被伯顏鴆死!流水無情,落
    (花有恨,這也由命數使然,徒令人歎息罷了!這是燕帖木兒害她,不專由她兄
    (弟二人。)
    (逆黨敗奔答裡,答裡即舉兵抗命。)
    (順帝遣使臣哈兒哈倫阿魯灰奉命招諭,答裡不從,反將他捆縛起來,用以祭旗
    (。)
    (順帝再遣阿弼往諭,又被他殺死,於是命搠思監火兒灰、哈剌那海等,領兵前
    (討。)
    (答裡亦率黨和尚、剌剌等迎戰,兩軍相遇,酣鬥一場,和尚、剌剌等敗走。)
    (答裡亦遁,擬往投晃火帖木兒。)
    (不意行至中途,閃出了一支人馬,主帥名叫阿裡渾察,奉上都差遣,前來夾攻
    (答裡。)
    (答裡正勢窮力蹙,倉猝不及備戰,被阿裡渾察衝至馬前,一戟刺下,把他擒住
    (,押送上都,眼見得不能活了。)
    (晃火帖木兒聞內外黨羽,俱已敗死,驚得甚麼相似。)
    (忽又報元將孛羅晃火兒不花,引了萬人,奔殺前來。)
    (不得已徵兵數千,出去對陣,可奈兵心未固,遇了敵將,當即棄甲曳兵,紛紛
    (溃散。)
    (晃火帖木兒自知難免,遂服毒自殺。)
    (還有怯薛官阿察赤,也與唐其勢勾連,欲殺伯顏。)
    (經伯顏調查確實,發兵掩捕,執付有司,統共伏辜。)
    (一場逆案,化作日出煙消。)
    (順帝復將燕帖木兒及唐其勢引用的人員,一並黜逐,並頒下一道諭旨,其文云
    (:
    (  曩者文宗皇帝,以燕帖木兒嘗有勞伐,父子兄弟,顯列朝廷,而輒造事釁
    (,出朕遠方。)
    (文皇尋悟其妄,有旨傳次於予。)
    (燕帖木兒貪利幼弱,復立朕弟懿璘質班,不幸崩殂;今丞相伯顏,追奉遺詔,
    (迎朕於南。)
    (既至大都,燕帖木兒猶懷兩端,遷延數月。)
    (天隕厥躬,伯顏等同時翊戴,乃正宸極。)
    (後撒敦、答裡、唐其勢相襲用事,交通宗王晃火帖木兒,圖危社稷。)
    (阿察赤亦嘗與謀。)
    (伯顏等以次掩捕,明正其罪。)
    (元凶搆難,貽我皇太后震驚,朕用兢惕。)
    (永惟皇太后後其所生之子,一以至公為心,親挈大寶,畀予兄弟,跡其定策兩
    (朝,功德隆盛,近古罕比,雖嘗奉上尊號,揆之朕心,猶未為盡,已命大臣特
    (議加禮。)
    (伯顏為武宗捍御北邊,翼戴文皇,茲又克清大憝,明飭國憲,爰賜答剌罕之號
    (,至於子孫,世世永賴,可赦天下,俾眾咸悉!)
    (嗣是秦王伯顏,愈得寵任,遂命他獨任中書右丞相,彷彿與前日燕帖木兒同一
    (寵榮。)
    (一面將唐其勢家產,盡行籍沒。)
    (小子有詩詠道:
    (  追原禍始是驕盈,人事由來滿必傾)
    (若使權奸生令子,怎教善惡得分明!)
    (欲知元廷後事,且從下回交代。)
    (燕帖木兒家族之亡,不由順帝之追究前嫌,而由唐其勢之自行謀逆,是正燕帖
    (木兒生時之所不料,實即天道之巧於報應也。)
    (燕帖木兒貪淫驕恣,得保全首領以歿,可謂幸矣。)
    (厥後子封王,女冊後,烜赫尊榮,一時無匹,乃曾幾何時,子弟族誅,女後被
    (鴆,遺資宿產,悉數籍沒。)
    (乃知天之所以福彼者,不啻所以加禍,愚者特不自覺耳!雖然,燕帖木兒之後
    (,尚有伯顏,未鑒前車,復循覆轍,脅主捽後,任所欲為,是殆愚之又愚者。
    ()
    (傳曰:其興也暴,其亡也忽。)
    (觀於此文益信!)
    (第五十回 辱諫官特權停科舉 尊太后變例晉徽稱)
    
    
174**時間: 地點:
    (卻說秦王右丞相伯顏,自削平逆黨後,獨秉國鈞,免不得作威作福起來。)
    (小人通弊。)
    (適江浙平章徹裡帖木兒,入為中書平章政事,創議停廢科舉,及將學校莊田,
    (改給衛士衣糧等語。)
    (身非武夫,偏創此議,無怪後之頑固將官,痛嫉學校,動議停辦。)
    (小子前述仁宗朝故事,曾將所定科舉制度,一一錄明,嗣是踵行有年,科舉學
    (校,並行不悖。)
    (徹裡帖木兒為江浙平章時,適屆科試期,驛請試官,供張甚盛。)
    (徹裡帖木兒心頗不平,既入中書,遂欲更張成制。)
    (御史呂思誠等,群以為非,合辭彈劾。)
    (奏上不報,反黜思誠為廣西僉事。)
    (餘人憤鬱異常,統辭官歸去。)
    (參政許有壬也代為扼腕。)
    (會聞停罷科舉的詔旨,已經繕就,僅未蓋璽,不禁忍耐不住,竟抽身至秦王邸
    (中,謁見伯顏,即問道)
不 禁:太師主持政柄,作育人材,奈何把罷除科舉的事情,不力去挽回麼?
伯 顏:(伯顏怒道)科舉有甚麼用處?台臣前日,為這事奏劾徹裡帖木兒,你莫非暗中
    通意不成?
    (確是權相口脗。)
    (有壬被他一斥,幾乎說不出話來,虧得參政多年,口才尚敏,略行思索,便朗
    (聲答道)
有 壬:太師擢徹裡帖木兒,入任中書;御史三十人,不畏太師,乃聽有壬指示,難道有
    壬的權力,比太師尚重麼?
    (伯顏聞言,卻掀髯微笑,似乎怒意稍解。)
有 壬:(奸相有壬復道)科舉若罷,天下才人,定多觖望!
伯 顏:舉子多以贓敗,朝廷歲費若干金錢,反好了一班貪官污吏!我意很不贊成。
有 壬:從前科舉未行,台中贓罰無算,並非盡出舉子。
伯 顏:舉子甚多,可任用的人材,只有參政一人。
有 壬:近時若張夢臣、馬伯庸輩,統可大任,就是善文如歐陽元,亦非他人所及。
伯 顏:科舉雖罷,士子欲求豐衣美食,亦能有心向學,何必定行科舉?
有 壬:志士並不謀溫飽,不過有了科舉,便可作為進身的階梯,他日立朝議政,保國抒
    才,都好由此進行呢。
    (伯顏沈吟半晌,復道)
伯 顏:科舉取人,實與選法有礙。
    (本意在此,先時尚欲自諱,至此無從隱蔽,方和盤托出。)
有 壬:今通事知印等,天下凡三千三百餘名,今歲自四月至九月,白身補官,受宣入仕
    ,計有七十三人,若科舉定例,每歲只三十餘人,據此核算,選法與科舉,並沒
    有甚麼妨礙;況科舉制度,已行了數十年,祖宗成制,非有弊無利,不應驟事撤
    除。還請太師明察!
伯 顏: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此事已有定議,未便撤消,參政亦應諒我苦心呢!
    (遁辭知其所窮。)
    (有壬至此,無言可說,只得起身告辭。)
    (伯顏送出有壬,暗想此人可恨,他硬出頭與我反對,我定要當著大眾,折辱他
    (一次,作為儆戒,免得他人再來掣肘。)
    (當下默想一番,得了計畫,遂於次日入朝,請順帝將停辦科舉的詔書,蓋了御
    (寶,便把詔書攜出,宣召百官,提名指出許有壬,要他列為班首,恭讀詔書。
    ()
    (有壬尚不知是何詔,竟從伯顏手中,接奉詔敕。)
    (待至眼簾映著,卻是一道停辦科舉的詔書,那時欲讀不可,不讀又不可,勉勉
    (強強地讀了一遍,方將此詔發落。)
    (治書御史普化,待他讀畢,卻望著一笑,弄得有壬羞慚無地。)
    
    
175**時間: 地點:
    (須臾退班,普化複語有壬道)
複 語:御史可謂過河拆橋了。
    (有壬紅著兩頰,一言不發,歸寓後,稱疾不出。)
    (原來有壬與普化,本是要好的朋友,前時嘗與普化言及,定要爭回此舉。)
    (普化以伯顏攬權,無可容喙,不如見機自默,作個仗馬寒蟬。)
    (保身之計固是,保國之計亦屬未然。)
    (有壬憑著一時氣惱,不服此言,應即與普化交誓,決意力爭,後來弄到這般收
    (場,面子上如何過得下去?因此引為大恥,只好托稱有疾罷了。)
    (伯顏既廢科舉,復敕所在儒學貢士莊田租改給宿衛衣糧。)
    (衛士得了一種進款,自然感激伯顏,惟一般士子,紛紛謗議,奈當君主專制時
    (代,凡事總由君相主裁,就使士子交怨,亦只能飲恨吞聲,無可如何。)
    (這叫作秀才造反。)
    (這且慢表。)
    (惟天變未靖,星象又屢次示異,忽報熒惑犯南斗,忽報辰星犯房宿,忽報太陰
    (犯太微垣,餘如太白晝見,太白經天等現象,又連接不斷,順帝未免懷憂。)
    (輒召伯顏商議,伯顏)
伯 顏:星象告變,與人生無甚關係,陛下何必過憂!
    (伯顏似預知西學。)
順 帝:自我朝入主中夏以來,壽祚延長,莫如世祖。世祖的年號,便是至元,朕既纘承
    祖統,應思效法祖功,現擬本年改元,亦稱作至元年號,卿意以為何如?
    (愚不可及。)
伯 顏:陛下要如何改,便如何改,毋勞下問!
    (順帝乃決意改元。)
    (這事傳到台官耳中,大眾又交頭接耳,論個不休。)
    (監察御史李好文,即草起一疏,大意言年號襲舊,於古未聞,且徒襲虛名,未
    (行實政,亦恐無益。)
    (正在搖筆成文的時候,外面已有人報說,改元的詔旨,已頒下了。)
    (好文忙至御史台省,索得一紙詔書,其文道:
    (  朕祗紹天明,入纂丕緒,於今三年,夙夜寅畏,罔敢怠荒。)
    (茲者年穀順成,海宇清謐,朕方增修厥德,日以敬天恤民為務,屬太史上言,
    (星文示儆,將朕德菲薄,有所未逮歟?天心仁愛,俾予以治,有所告戒歟?弭
    (災有道,善政為先,更號紀元,實惟舊典。)
    (惟世祖皇帝在位長久,天人協和,諸福咸至。)
    (祖述之志,良切朕懷,今特改元統三年,仍為至元元年。)
    (遹遵成憲,誕布寬條,庶格禎祥,永綏景祚,可赦天下。)
    (好文覽畢,啞然失笑,即轉身返入寓內,見奏稿仍擺在案頭,字跡初乾,硯坳
    (尚濕,他憑著殘墨禿筆,寫出時弊十餘條,言比世祖時代的得失,相去甚遠,
    (結束是陛下有志祖述,應速祛時弊,方得仰承祖統云云。)
    (屬稿既成,從頭至尾的讀了一遍,自覺言無剩意,筆有餘妍,遂換了文房四寶
    (,另錄端楷,錄成後即入呈御覽。)
    (待了數日,毫無音信,大約是付諸冰擱了。)
    (好文愈覺氣憤,免不得出去解悶。)
    (他與參政許有壬,也是知友,遂乘暇進謁。)
    (時有壬舊忿已消,銷假視事,既見了好文,兩下敘談,免不得說起國事。)
好 文:目今下詔改元,仍復至元年號,這正是古今未有的奇聞。某於數日間曾拜本進去
    ,至今旬日,未見綸音,難道改了『至元』二字,便可與全盛時代,同一隆平麼
    ?
有 壬:朝政煞是糊塗,這還是小事呢。
好 文:還有甚麼大事?
有 壬:足下未聞尊崇皇太后的事情麼?
好 文:前次下詔,命大臣特議加禮,某亦與議一二次,據鄙見所陳,無非加了徽號數字
    ,便算得尊崇了。
有 壬:有人獻議,宜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足下應亦與聞?
    (此處尊皇太后事,從大臣口中敘出,筆法不致復沓。)
好 文:(好文笑道)這等乃無稽讕言,不值一哂。
有 壬:足下說是讕言,上頭竟要實行呢!
好 文:太皇太后,乃歷代帝王,尊奉祖母的尊號,現在的皇太后,系皇上的嬸母,何得
    稱為太皇太后?
有 壬:這個自然,偏皇上以為可行,皇太后亦喜是稱,奈何!
好 文:朝廷養我輩何為?須要切實諫阻。
有 壬:我已與台官商議,合詞諫諍,台官因前奏請科舉,大家撞了一鼻子灰,恐此次又
    蹈覆轍,所以不欲再陳,你推我諉,尚未議決。
好 文:公位居參政,何妨獨上一本。
有 壬:言之無益,又要被人嘲笑。
    (顧上文。)
    (好文不待說畢,便朗聲道)
好 文:做一日臣子,盡一日的心力;若恐別人嘲笑,做了反舌無聲,不特負君,亦恐負
    己哩!
有 壬:監察御史泰不華也這般說,他已邀約同志數人,上書諫阻,並勸我獨上一疏,陳
    明是非。我今已在此擬稿,巧值足下到來,是以中輟。
好 文:如此說來,某卻做了催租客了。只這篇奏稿,亦不要甚麼多說,但教正名定分,
    便見得是是非非了。
有 壬:我亦這般想,我去把擬稿取來,與足下一閱。
    (言畢,便命僕役去取奏稿。)
    (不一刻,已將奏稿取到,由好文瞧著,內有數語道:從好文目中述及許有壬奏
    (稿,又是一種筆法。)
    (皇上於太后,母子也;若加太皇太后,則為孫矣。)
    (且今制封贈祖父母,降父母一等;蓋推恩之法,近重而遠輕,今尊皇太后為太
    (皇太后,是推而遠之,乃反輕矣!)
    (好文閱此數語,便贊著道)
好 文:好極!好極!這奏上去,料不致沒挽回了。
    (說著,又瞧將下去,還有數句,無非是不應例外尊崇等語。)
好 文:(瞧畢,即起身離座,將奏稿奉還有壬道)快快上奏,俾上頭早些覺悟。某要告
    別了。
    (有壬也不再留,送客後,即把奏稿續成,飭文牘員錄就,於次日拜發。)
    (監察御史泰不華亦率同列上章,謂祖母徽稱,不宜加於叔母。)
    (兩疏畢入,仍是無聲無臭,好幾日不見發落。)
    (有壬只咨嗟太息,泰不華卻密探消息,非常注意。)
    
    
176**時間: 地點:
好 文:(一日到台辦事,忽有同僚入報道)君等要遇禍了,還在此從容辦事麼!
有 壬:(泰不華道)敢是為著太皇太后一疏麼?
好 文:(那人道)聞皇太后覽了此疏,勃然大怒,欲將君等加罪,恐明日即應有旨。
    (言未已,台中嘩然,與泰不華會奏的人員,更是惶急,有幾個膽小的,益發顫
    (起來,統來請教泰不華想一條保全性命的法兒。)
    (挖苦得很。)
好 文:(泰不華神色如故,反和顏慰諭道)這事從我發起,皇太后如要加罪,由我一人
    擔當,甘受誅戮,決不帶累諸公!
    (於是大家才有些放心。)
好 文:(越日,也不見詔旨下來,又越一日,內廷反頒發金幣若干,分賜泰不華等,泰
    (不華倒未免驚詫,私問宮監,宮監道)太后初見奏章,原有怒意,擬加罪言官
    (,咋日怒氣已平,轉說風憲中有如此直臣,恰也難得,應賞賜金幣,旌揚直聲
    (,所以今日有此特賞。
    (泰不華至此,也不免上書謝恩。)
    (許有壬不聞蒙賞,未免晦氣。)
    (只是太皇太后的議案,一成不變,好似金科玉律一般,沒人可以動搖,當由禮
    (儀使草定儀制,交禮部核定,呈入內廷,一面飭制太皇太后玉冊玉寶。)
    (至冊寶告成,遂恭上太皇太后尊號,稱為贊天開聖徽懿宣詔貞文慈佑儲善衍慶
    (福元太皇太后,並詔告中外道:
    (  欽惟太皇太后,承九廟之托,啟兩朝之業,親以大寶付之眇躬,尚依擁佑
    (之慈,恪遵仁讓之訓。)
    (爰極尊崇之典,以昭報本之忱,用上徽稱,宣告中外。)
    (是時為至元元年十二月,距改元的詔旨,不過一月。)
    (小子前於改元時,未曾敘明月日,至此不能不補敘,改元詔書,乃是元統三年
    (十一月中頒發,史家因順帝已經改元,遂將元統三年,統稱為至元元年。)
    (或因世祖年號,已稱至元,順帝又仍是稱,恐後人無從辨別,於至元二字上,
    (特加一「後」字,以別於前,這且休表。)
    (上文敘改元之舉,不便夾入,至此才行補筆,亦是銷納之法。)
    
    
177**時間: 地點:
    (且說太皇太后,於詔旨頒發後,即日御興聖殿,受諸王百官朝賀。)
    (自元代開國以來,所有母后,除順宗後弘吉剌氏外,見三十三回。)
    (要算這會是第二次盛舉,重行曠典,增定隆儀,殿開寶翣,仰瞻太母之丰容;
    (樂奏仙璈,不啻鈞天之逸響。)
    (這邊是百僚進謁,冠履生輝;那邊是群女添香,珮環皆韻。)
    (太皇太后喜出望外,固不必說,就是宮廷內外,也沒一個不踴躍歡呼,非常稱
    (慶。)
    (唯前日奏阻人員,心中總有些不服,不過事到其間,未便示異,也只有隨班趨
    (蹌罷了。)
    (插寫每為下文削去尊號,故作反筆。)
    (慶賀已畢,又由內庫發出金銀鈔幣,分賞諸王百官,連各大臣家眷,亦都得有
    (特賜。)
    (獨徹裡帖木兒異想天開,竟將妻弟阿魯渾沙兒,認為己女,冒請珠袍等物。)
    (一班御史台官,得著這個證據,樂得上章劾奏,且敘入徹裡帖木兒平日嘗指斥
    (武宗為「那壁」。)
    (看官!你道「那壁」二字,是甚麼講解?就是文言上說的「彼」字。)
    (順帝覽奏,又去宣召伯顏,問他是否應斥。)
    (伯顏竟說是應該遠謫,乃將徹裡帖木兒奪職,謫置南安。)
    (相傳由徹裡帖木兒漸次驕恣,有時也與伯顏相忤,因此伯顏袒護於前,傾排於
    (後。)
    (正是)
    (貴賤由人難自主,諂諛無益且招殃。)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科舉之得失,前人評論甚詳,即鄙人於三十回中,亦略加論斷,毋容贅說。)
    (惟伯顏之主停科舉,實有別意。)
    (一則因徹裡帖木兒之言,先入為主;二則朝綱獨擅,無非欲攬用私人,若規規
    (於科舉,總不無掣肘之虞,故決議罷免之以快其私,非關於得失問題也。)
    (其後若改元,若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俱事出創聞,古今罕有,伯顏下行私,
    (上欺君,逢迎蒙蔽,借邀主眷,權奸之所為,固如是哉!此回敘元廷政事,除
    (罷免科舉外,似與伯顏無涉,實則暗中皆指斥伯顏。)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閱者體會入微,自能知之。)
    (第五十一回 妨功害能淫威震主 竭忠報國大義滅親)
    
    
178**時間: 地點:
    (卻說元順帝寵用伯顏,非常信任,隨時賞給金帛珍寶,及田地戶產,甚至把累
    (朝御服,亦作為特賜品。)
    (伯顏也不推辭,惟奏請追尊順帝生母,算是報效順帝的忠忱。)
    (順帝生母邁來迪,出身微賤,小子於前冊中,已略述來歷。)
    (見四十四回。)
    (此次伯顏奏請,正中順帝意旨,遂令禮部議定徽稱,追尊生母邁來迪為貞裕徽
    (聖皇后。)
    (追尊所生,未始非報本之意,惟出自伯顏奏請,不免貢諛。)
    (順帝以伯顏先意承旨,越加寵眷,復將「塔剌罕」的美名,給他世襲,又敕封
    (伯顏弟馬紮爾台為王。)
    (馬紮爾台夙事武宗,後侍仁宗,素性恭謹,與乃兄伯顏謙傲不同,此時已知樞
    (密院事,聞寵命迭下,竟入朝固辭。)
    (順帝問以何意,馬紮爾台)
馬紮爾:臣兄已封秦王,臣不宜再受王爵,太平故事,可作殷鑒,請陛下收回成命!
    (善鑒前車,故不俱亡。)
順 帝:卿真可謂小心翼翼了!
    (馬紮爾台叩謝而退。)
    (順帝尚是未安,仍命為太保,分樞密院往鎮北方。)
    (馬紮爾台只好遵著,出都蒞任,蠲傜薄賦,頗得民心。)
    (惟伯顏怙惡不悛,經馬紮爾台屢次函勸,終未見從,反且任性橫行,變亂國法
    (,朝野士民,相率怨望。)
    (廣東朱光卿,與其黨石崑山、鐘大明聚眾造反,稱大金國,改元赤符。)
    (惠州民聶秀卿等,亦舉兵應光卿。)
    (河南盜棒胡,又聚眾作亂,中州大震。)
    (此為順帝時代亂禍四起之肇始。)
    (元廷命河南左丞慶童往討,獲得旗幟宣敕金印,遣使上獻。)
    (伯顏聞報,即日入朝,命來使呈上旗幟宣敕等物。)
順 帝:(順帝瞧著道)這等物件,意欲何為?
    (瘟皇帝。)
伯 顏:這皆由漢人所為,請陛下問明漢官。
    (參政許有壬正在朝列,聽著伯顏奏語,料他不懷好意,忙出班跪奏道)
伯 顏:此輩反狀昭著,陛下何必下問,只命前敵大臣,努力痛剿便了!
順 帝:卿言甚是!漢人作亂,須漢官留意誅捕,卿系漢官,可傳朕諭,命所有漢官等人
    ,講求誅捕的法兒,切實奏聞,朕當酌行。
    (誅捕漢賊,責成漢官,若誅捕蒙逆,必責成蒙官,此乃自分畛域,適足召亡。
    ()
    (許有壬唯唯遵諭。)
    (順帝即退朝還宮。)
    (伯顏不復再奏,怏怏趨出。)
    (看官!你道伯顏寓何意思?他料漢官必諱言漢賊,可以從此詰責,興起大獄;
    (孰意被有壬瞧透機關,竟爾直認,反致說不下去,以此失意退朝。)
    (嗣聞四川合州人韓法師,亦擁眾稱尊,自號南朝越王,邊警日有所聞。)
    (當由元廷嚴飭諸路督捕,才得兵吏戮力,漸次蕩平。)
    (各路連章奏捷,並報明誅獲叛民姓氏,其間以張、王、劉、李、趙五姓為最多
    (。)
    (伯顏想入非非,竟入內廷密奏,請將五姓漢人,一律誅戮。)
    (虧得順帝尚有知覺,說是五姓中亦有良莠,不能一律盡誅,於是伯顏又不獲所
    (請,負氣而歸。)
    
    
179**時間: 地點:
    (轉眼間已是至元四年,順帝赴上都,次八里塘。)
    (時正春夏交季,天忽雨雹,大者如拳,且有種種怪狀,如小兒環玦獅象等物,
    (官民相率驚異,謠諑紛紛。)
    
    
180**時間: 地點:
    (未幾有漳州民李志甫,袁州人周子旺,相繼作亂,騷擾了好幾月,結果是同歸
    (於盡,訛言方得少息。)
    (順帝又歸功伯顏,命在涿州、汴梁二處,建立生祠。)
    (嗣復晉封大丞相,加元德上輔功臣的美號,賜七寶玉書龍虎金符。)
    (元無大丞相名號,伯顏得此,可稱特色。)
    (伯顏益加驕恣,收集諸衛精兵,令黨羽燕者不花,作為統領,每事必稟命伯顏
    (。)
    (伯顏偶出,侍從無算,充溢街衢。)
    (至如帝駕儀衛,反日見零落,如晨星一般。)
    (天下但知有伯顏,不知有順帝,因此順帝寵眷的心思,反漸漸變做畏懼了。)
    (會伯顏以郯王徹徹禿,頗得帝眷,與己相忤,暗思把他捽去,免做對頭;遂誣
    (奏徹徹禿隱蓄異圖,須加誅戮。)
順 帝:(順帝默忖道)從前唐其勢等謀變,徹徹禿先發逆謀,彼時尚不與逆黨勾結,難
    道今反變志?此必伯顏陰懷嫉忌的緣故,萬不可從。
    (乃將原奏留中不發。)
    (次日伯顏又入內面奏,且連及宣讓王帖木兒不花,威順王寬徹普化,請一律誅
    (逐。)
順 帝:(順帝淡淡的答道)這事須查有實據,方可下詔。
    (伯顏恰說了許多證據,大半是捕風捉影,似是而非,說得順帝無言可答,只是
    (默然。)
    (順帝慣作此狀。)
    (伯顏見順帝不答,忿忿的走了出去。)
    (順帝只道他掃興回邸,不復置念,誰知他竟密召黨羽,捏做一道詔旨,傳至郯
    (王府中,把徹徹禿捆挷出來,一刀了訖。)
    (復偽傳帝命,勒令宣讓王、威順王兩人,即日出都,不准逗留。)
    (待至順帝聞知,被殺的早已死去,被逐的也已攆出,不由得龍心大怒,要將伯
    (顏加罪,立正典刑。)
    (怎奈順帝的權力,不及伯顏,投鼠還須忌器,萬一不慎,連帝位都保不住,沒
    (奈何耐著性子,徐圖良策。)
    (然而惡人到頭,終須有報,任你位高權重的大丞相,做到惡貫滿盈的時候,總
    (有人出來擺佈,教他自去尋死。)
    (儆世名言。)
    (這位大丞相伯顏的了局,說來更覺可奇,他不死在別人手中,偏偏死在他自己
    (的姪兒手裡,正是天網難逃,愈弄愈巧了。)
    (看官聽著,他的姪兒,名叫脫脫,一作托克托。)
    (就是馬紮爾台的長子。)
    (先是唐其勢作亂時,脫脫嘗躬與討逆,以功進官,累升至金紫光祿大夫,伯顏
    (欲令他入備宿衛,偵帝起居,嗣因專用私親,恐乾物議,乃以知樞密院事汪家
    (奴,及翰林院承旨沙剌班,與脫脫同入禁中。)
    (脫脫得有所聞,從前必報知伯顏,尋見伯顏攬權自恣,也不免憂慮起來。)
    (時馬紮爾台尚未出鎮,脫脫曾密稟道)
脫 脫:伯父驕縱日甚,萬一天子震怒,猝加重譴,那時吾族要滅亡了,豈不可慮!
馬紮爾:我也曾慮及此事,只我兄不肯改過,奈何!
脫 脫:總要先事預防方好哩。
    (馬紮爾台點頭稱是。)
    (至馬紮爾台奉命北去,脫脫無可稟承,越加惶急,暗思外人無可與商,只有幼
    (年師事的吳直方,氣誼相投,不妨請教。)
    (當下密造師門,謁見直方,問及此事,直方慨然道)
直 方:古人有言,大義滅親,汝但宜為國盡忠,不要專顧甚麼親族!
脫 脫:(脫脫拜謝道)願受師教!
    (言畢辭歸。)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