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 至 第一三〇

121**時間: 地點:
中 有:(當時有術士傳言,謂)五王子宅中,鬱鬱有帝王氣。
    (中宗意欲魘禳,特命在池旁結起彩樓,率侍臣等詣樓開宴,且泛舟為戲,足足
    (歡娛了一日一夜。)
    (還宮以後,復宴近臣。)
    (國子祭酒祝欽明,自請為八風舞,搖頭轉目,脅肩諂笑,裝出許多醜態,引得
    (韋氏以下,無不鼓掌。)
    (吏部侍郎盧藏用,私語同座道)
韋 氏:祝公以儒學著名,今乃如此出丑,五經已掃地盡了。
    (散騎常侍馬秦客,光祿少卿楊均,亦在座列飲。)
    (韋氏見他年輕貌秀,未免動慾,及至散宴,陰令心腹內侍,通意兩人。)
    (秦客頗通醫術,均卻善烹調,兩人卻借此為名,得入宮掖。)
    (韋氏毫不知羞,趁著中宗另幸別宮,即令兩人輪流侍寢,作竟夕歡。)
    (約過了一兩月,忽有定州人郎岌,叩閽告變,奏稱韋氏與宗楚客等,將謀大逆
    (。)
    (中宗正覽奏起疑,偏被韋氏聞知,定要中宗立斃郎岌,中宗乃敕令將岌杖死。
    ()
    (許州參軍燕欽融,又上言)
中 宗:皇后淫亂,干預國政,安樂公主武延秀及宗楚客等,朋比為奸,謀危社稷,應亟
    加嚴懲,以防不測。
    (中宗得了此疏,面召欽融詰責。)
    (欽融頓首抗言,詞色不撓,當由中宗叱令退去。)
    (誰知他甫出朝門,竟由宗楚客擅令騎士,把他拿回,擲置殿庭石上,折頸斃命
    (。)
    (中宗未免動怒,查問騎士,系出楚客指使,不禁恨恨道)
不 禁:你等只知有宗楚客,不知有朕麼?
    (你一人久無權力,豈自今始?楚客乃懼,即入告韋氏婉兒等,謂皇上已有變志
    (。)
    (韋氏正因新幸馬楊,也恐事泄,遂與馬楊密謀弒主。)
韋 氏:(馬秦客道)臣去合一種末藥,置入餅中,便可了結主子。
韋 氏:事不宜遲,速即辦來!
    (秦客領命即出。)
    (越日,即將末藥呈入,便由韋氏親自制餅,把末藥放入餡中。)
    (及餅已蒸熟,聞中宗在神龍殿查閱奏章,便令宮女攜餅獻去。)
    (中宗最喜食餅,取了便吃,一連吃了八九枚,尚說是餅味很佳,不意過了片時
    (,腹中大痛,坐立不安,倒在榻上亂滾。)
    (當有內侍往報韋氏,韋氏徐徐入殿,假意驚問。)
    (中宗已說不出話,但用手指口,嗚嗚不已。)
    (又延捱了數刻,身子不能動彈,兩眼一翻,雙足一伸,竟嗚呼哀哉了。)
    (享年五十五歲。)
    (總計中宗嗣位,紀元嗣聖,才經一月,即被廢黜。)
    (幽禁了十四年,方還東都,又為皇太子六年,才得復辟。)
    (在位六年,改元兩次,竟被毒死。)
    (小子有詩歎道:
    (  昔日點籌煩聖慮,今番進毒報君恩。)
    (從知女德終無極,地下有誰代雪冤?)
    (中宗既崩,韋氏召入私人,當然有一番舉動,待小子下回說明。)
    
    (古稱詩三百篇,皆賢聖發憤之所作,故諷刺多而頌揚少。)
    (即間有所頌,亦隱寓規勸之意,故詩之關係,實非淺鮮,孔子以學詩勖門人,
    (良有以也。)
    (唐自武後臨朝,詩賦大興,至中宗而益盛,宜若可以興國矣。)
    (但詩有定體,亦有定義,非徒諧聲叶律,遂足稱詩;至若貢諛獻媚,導奸鬻淫
    (,更不足道。)
    (觀本回所錄回波詞三則,惟李景伯以詩作諫,尚有古風,沈佺期借詞干進,已
    (無可取,臧奉乃更為怕婆詞,大廷之上,不啻村俗,是豈尚存古道乎?夫身修
    (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聖訓流傳,萬古不易。)
    (中宗不能修身,安能齊家,不能齊家,安能治國?狎客滿後庭,浮屠盈都市,
    (如此而不亡國敗家者,吾未信也,一餅殺身,幾至覆宗,微臨淄之興師,唐其
    (尚有幸乎?)
    (第四十回 討韋氏掃清宿穢 平譙王駢戮叛徒)
    
    
122**時間: 地點:
    (卻說韋氏既毒死中宗,秘不發喪,但召諸宰相入禁中,征諸府兵五萬人,屯守
    (京城,使駙馬都尉韋捷韋濯,衛尉卿韋璿,左千牛中郎將韋錡,長安令韋播等
    (,分領府兵。)
    (中書舍人韋元徼,巡行六街。)
    (適從何來?遽集於此。)
    (左監門大將軍兼內侍薛思簡等,率兵五百人,往戍均州,防禦譙王重福。)
    (命刑部尚書裴談,工部尚書張錫,並同中書門下三品,兼充東都留守。)
    (吏部尚書張嘉福、中書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並同平章事,一面與太平公
    (主,及上官婉兒,謀草遺詔,立溫王重茂為皇太子。)
    (重茂系中宗幼兒,後宮所出,時方十六歲,由皇後韋氏訓政,相王旦參謀政事
    (。)
    (草制既頒,然後舉哀。)
    (宗楚客隱忌相王,入語韋氏道)
中 宗:皇後與相王,乃是嫂叔,古禮嫂叔不通問,將來臨朝聽政,何以為禮?
韋 氏:遺制已下,奈何?
中 宗:(楚客道)皇后放心,臣自有計較。
    (越日,即會同百官,奏請皇后臨朝,罷相王參政。)
    (韋氏即批令相王旦為太子太師,自己臨朝攝政,改元唐隆,大赦天下,命韋溫
    (總掌內外兵馬。)
    (溫系韋氏從兄,所以韋氏倚為心腹。)
    (又越三日,始令太子重茂即位,尊皇后韋氏為皇太后,立妃陸氏為皇后。)
    (宗楚客與武延秀趙履溫葉靜能等,及韋族諸人,共勸韋氏遵武後故事,使韋氏
    (子弟領南北軍。)
    (楚客更援引圖讖,密言韋氏宜革唐命,慫慂韋氏謀害嗣皇,且深忌相王及太平
    (公主,日與韋溫安樂公主商議,欲去兩人。)
    (哪知天意難容,人心未死,大唐天下,不該移入韋氏手中,遂令天演嫡派,興
    (師討逆,把韋武兩族,及內外淫惡諸男婦,一律誅死,才覺宮廷復靖,日月重
    (光。)
    (看官道是何人?乃是相王旦第三子隆基。)
    (此是唐室一大轉捩,應該大書特書。)
    (相王旦生有六子,長子即成器,從前曾立太子,相王復封,成器亦降王壽春,
    (次子名成義,封衡陽王,四子名隆范,封巴陵王,五子名隆業,封彭城王,季
    (子名隆悌,封汝南王,已經蚤死。)
    (隆基排行第三,系相王妾竇氏所生,性英武,善騎射,通音律曆象諸學,初封
    (楚王,改封臨淄,出任潞州別駕。)
    (景龍四年入朝,留京不遣。)
    (他知韋武用事,必為國患,乃陰結豪傑,借圖匡復。)
    (從前太宗時代,嘗選官戶及蕃口驍勇,充做羽林軍,著虎文衣,跨豹文韉,共
    (得百人,叫作百騎,武氏時增為千騎,中宗時又添至萬騎。)
    (隆基密與聯絡,隱作乾城。)
    (兵部侍郎崔日用,素與宗楚客往來,頗知楚客秘謀,因恐自己被禍,乃轉告隆
    (基。)
    (隆基即與太平公主,至公主子薛宗暕,系薛紹子。)
    (內苑總監鐘紹京,尚衣奉御王崇曄,前朝邑尉劉幽求,折衝麻嗣宗等,為先發
    (制人起見,定議討逆。)
    (適值長安令韋播,虐待萬騎,屢加搒掠,萬騎皆怨。)
    (果毅校尉葛福順陳元禮,往訴隆基,隆基復與謀討逆事宜,大眾踴躍願效。)
且 語:(福順且語隆基道)賢王舉事,當先稟達相王。
隆 基:我輩舉兵討逆,無非為社稷計,事成庶歸福父王,不成便以身殉,免得父王受累
    。且今日先行稟達,倘父王不從,反致敗事,不如不說為妥。
    (乃改換服飾,潛率劉幽求等,逕入苑中。)
    (時已黃昏,忽見天星紛落,幾與雨點相似。)
幽 求:天意如此,時不可失了。
    (隕星豈關係討逆?且星亦未必致隕,不過幽求借此勵眾,幸勿信為真言。)
    (葛福順即拔刀先驅,直入羽林營,韋璿韋播猝不及防,被福順率眾搗入,左右
    (亂劈,即將兩人砍死,且梟首示眾道)
幽 求:韋氏酖殺先帝,謀危社稷,今夕當共誅諸韋,別立相王以安天下。如有陰懷兩端
    ,甘心助逆等情,罪及三族,慎勿後悔!
    (羽林軍本歸心隆基,當然聽命,乃將韋璿等首級,命部眾齎送隆基。)
    (隆基取火驗視,果然不謬,乃與幽求等出南苑門。)
    (總監鐘紹京,聚集丁匠二百餘人,各執斧鋸,隨眾同行。)
    (福順率左萬騎攻玄德門,另派羽林將李仙鳧,率右萬騎攻白獸門,約會凌煙閣
    (前。)
    (隆基勒兵玄武門外,靜聽消息。)
    (三鼓後聞裡面噪聲,即與紹京等斬關直入,馳至太極殿,殿中正停置中宗梓宮
    (,有衛兵守著,一聞外面喧聲,也被甲出應。)
    (韋氏正留宿殿中,驀然驚起,止穿得小衣單衫,奔出後門。)
    (適遇楊均馬秦客,由韋氏急呼救援,二人左右攙扶,走入飛騎營,望他保護。
    ()
    (不意營中將卒,突出門前,先將楊馬兩人,一刀一個,劈死地上。)
    (韋氏嚇得亂抖,不由的淚下盈腮,哀求容納。)
    (你也有此日麼?大眾共嚷道)
大 眾:弒君淫婦,人人共憤,今日還想活著麼?
    (說著,即有人手起刀落,把韋氏剁作兩段,將首級獻與隆基。)
    (與楊馬同時做鬼,也算風流。)
    (隆基聞韋氏已誅,便傳令肅清宮掖,於是駙馬武延秀,尚宮賀婁氏,均被搜獲
    (,一並斬首。)
    (時已黎明,劉幽求等馳入宮中,安樂公主深居別院,尚未知外面事變,方早起
    (新沐,對鏡畫眉,突聽得後面一響,正要回顧,那頭上忽覺暴痛,只叫得一聲
    (阿喲,已是頭破腦裂,死於非命。)
    (幽求已誅死安樂公主,再去搜捕上官婉兒。)
    (婉兒本是個聰明人物,竟帶著宮人,秉燭出迎。)
    (既與幽求會晤,即將前日相王參政的草制,從袖中取出,示與幽求,且托他婉
    (告隆基,期免一死。)
    (幽求見她嬌喉宛轉,楚楚可憐,便滿口答應出來。)
    (湊巧隆基入宮,就將草制呈上,替婉兒代為申辯。)
隆 基:此婢妖淫,瀆亂宮闈,怎可輕恕?今日不誅,後悔無及了。
    (卻是剛斷,可惜晚年不符。)
    (即命左右去取婉兒首級。)
    (不消半刻時辰,已將一個紅顏綠鬢的頭顱,攜至隆基面前。)
    (可為才女輕薄者鑒。)
    (隆基驗訖,更捕索諸韋,及監守宮門素來歸附韋氏的吏役,盡行梟首。)
    (內外既定,隆基乃往見相王,自言不先稟白的原因,叩首請罪。)
叩 首:(相王抱頭泣語道)社稷宗廟,賴汝不墜,還有何罪呢?
    (隆基即迎相王入宮,掩住宮門及京城門,分遣萬騎,收捕諸韋親黨,先將韋溫
    (拿斬。)
    (中書令宗楚客,身服斬衰,乘青驢逃出,方至通化門,被門卒攔住,笑呼道)
隆 基:你是宗尚書,為何至此?
    (揶揄得妙。)
    (一面說,一面已將楚客拖落驢下,抓去布帽,一刀砍死。)
    (那冒冒失失的宗晉卿,也隨後跑來,同做了刀頭面。)
    (兄弟同死,也是親昵。)
    (相王奉少帝重茂,御安福門,慰諭百姓。)
    (司農卿趙履溫,向在安樂公主門下,奔走趨奉,至是急馳詣安福樓下,舞蹈呼
    (萬歲;聲尚未絕,已由相王遣人出來,把他腦袋取去,剩下沒頭的屍骸,倒棄
    (地上,人民爭集,拔刀割肉,片刻即盡。)
    (韋巨源正欲入朝,有家人報稱變起,勸他逃匿。)
報 稱:(巨源道)我位列樞軸,豈可聞難不赴?
    (說著即行;才至都市,為亂兵所殺。)
    (他如韋捷韋濯韋元徼,及紀處訥葉靜能張嘉福等,一古腦兒捕到安福門前,一
    (刀一個,兩刀一雙,統變作無頭鬼。)
    (秘書監王邕,系韋後妹崇國夫人夫婿,他恐因親黨株連,殺妻自首。)
    (最可笑的是皇后阿■竇從一,也將這老妻莒國夫人,梟首以獻,我為從一心喜
    (,省得老婦當夕。)
    (兩人總算免死。)
    (廢韋後為庶人,陳屍市曹。)
    (所有韋氏宗族,俱由崔日用領兵搜誅,連襁褓小兒,統殺得一個不留。)
    (武氏宗屬,重罪誅死,輕罪流竄。)
    (何苦爭權?乃下制大赦,封成器為宋王,隆基為平王,統轄左右廂萬騎。)
    (薛崇暕晉封立節王,鍾紹京為中書侍郎,劉幽求為中書舍人,並參知機務,麻
    (嗣宗為左金吾衛中郎將,其餘功臣,賞齎有加。)
    (隆基二奴王毛仲李守德,亦得超拜得軍。)
    (未免太濫。)
    (既而太平公主傳少帝命,願讓位相王,相王固辭。)
    (劉幽求入語宋王成器,與平王隆基道)
幽 求:從前相王已居宸極,眾望所歸,今人心未靖,國難初紓,相王豈得尚守小節?請
    早即位以鎮天下。
隆 基:父王性安恬淡,未嘗有心登極,雖有天下,猶且讓人。況少帝為親兄子,怎肯將
    他移去?
幽 求:眾心不可違,相王雖欲高居獨善,恐亦未能如願,況社稷為重,君為輕,二王亦
    應幾諫為是。
    (成器隆基,乃入見相王,極言人心歸向,國事攸關,不如早正大位云云。)
    (相王尚不肯從,復經二人力諫,方才允許。)
    (是夕有制頒出,命宋王成器為左衛大將軍,衡陽王成義為右衛大將軍,巴陵王
    (隆范為左羽林大將軍,彭城王隆業為右羽林大將軍。)
    (進平王隆基為殿中監,同中書門下三品,中書侍郎鐘紹京,黃門侍郎李日知,
    (並同中書門下三品。)
    (太平公主子薛崇訓,薛紹次子。)
    (為右千牛衛。)
    (貶竇從一為濠州司馬,王邕為沁州刺史,楊慎交為巴州刺史,蕭至忠為許州刺
    (史,韋嗣立為宋州刺史,趙彥昭為絳州刺史,崔湜為華州刺史,鄭愔為汴州刺
    (史。)
    (崔鄭二人,何故未誅?佈置既定,即於次日入太極殿,處置易位事宜。)
    (這位茫無所知的少帝重茂,貿然出殿,逕至東隅,西向而坐,相王亦登殿至梓
    (宮旁,太平公主早在殿中,待眾大臣一齊趨入,方對眾朗言道)
太平公:嗣皇欲將帝位讓與叔父,諸公以為可否?
幽 求:(幽求即跪答道)國家多難,應立長君,皇上仁孝,追蹤堯舜,誠合至公。相王
    代他任重,慈愛尤厚,此事正宜速行。
    (說至此,大眾齊聲贊成,太平公主即趨至少帝座前,高聲與語道)
大 眾:人心已盡歸相王,此處已非兒座,可即趨下。
    (少帝尚呆坐不動,被太平公主一把拖落,只好含著眼淚,趨立下首。)
    (當由相王徐步進行,至少帝坐過的位置,昂然坐定。)
    (群臣都伏稱萬歲。)
    (拜賀既畢,復擁相王出殿,御承天門,大赦天下,是為睿宗皇帝。)
    (仍封重茂為溫王,進鐘紹京為中書令,賜內外官爵有差,加太平公主實封萬戶
    (。)
    (惟立儲一事,累經睿宗籌思,因立長立功兩問題,橫亙胸中,終不能決。)
    (宋王成器,窺知父意,乃入白睿宗)
睿 宗:國家安宜先嫡長,國家危宜先有功,若失所宜,必違眾望。臣兒寧死,不敢居平
    王上。
    (睿宗尚有疑義,召問群臣。)
幽 求:(劉幽求進言道)能除天下大禍,應享天下大福。平王尊安社稷,救護君親,功
    固最大,德亦最賢。況宋王已有讓詞,自應立平王為太子,請陛下勿疑!
    (群臣亦多如幽求言,儲議乃定。)
    (事貴達權,睿宗頗勝高祖一籌。)
    (越數日,即立平王隆基為太子。)
    (隆基復表讓成器,睿宗不許。)
    (隆基乃入居東宮,令宋王成器為雍州牧,兼太子太師。)
    (追削武三思武崇訓爵諡,斲棺暴屍,刨平墳墓,流越州長史宋之問。)
    (饒州長史冉祖雍至嶺南,革則天大聖皇后名號,仍稱天後。)
    (天字亦不宜稱。)
    (追諡雍王賢為章懷太子,封賢子守禮為豳王,復故太子重俊位號,予諡節愍。
    ()
    (贈還張柬之等五人王爵,所有得罪韋武,被誅被竄死諸官吏,俱還給官階。)
    (召許州刺史姚元之為兵部尚書,洛州長史宋璟為吏部尚書,俱同中書門下三品
    (。)
    (加封成義為申王,隆范為岐王,隆業為薛王,改元景雲,再行大赦。)
    (所有韋氏餘黨,未曾察出加罪,概從豁免,此後不究。)
    (且遣使宣慰譙王重福,調任集州刺史。)
幽 求:(重福整裝將行,適有洛陽人張靈均,貽書重福道)大王地居嫡長,當為天子,
    相王雖然有功,不應繼統。東都士民,都望大王到來,王若潛入洛陽,發左右屯
    營兵,襲殺留守。取東都幾如反掌,再西略陝州,東徇大河南北,天下即指揮可
    定了。
    (重福信為奇謀,復書如約。)
    (可巧鄭愔被謫汴州,道出洛陽,靈均遮道請留,與語秘計。)
    (愔正怨望朝廷,遇著這個機會,樂得順風敲鑼,為泄恨計,否則何致速死。)
    (當下與靈均結謀聚徒黨數十人,預替重福草制,立重福為帝,改元為中元克復
    (,尊睿宗為皇季叔,重茂為皇太弟,愔為左丞相,知內外文事,靈均為右丞相
    (,兼天柱大將軍,知武事,右散騎常侍嚴善思為禮部尚書,知吏部事。)
    (毫無頭緒,即預為草制,彷彿癡人說夢。)
    (一面令靈均往迎重福。)
    (愔留住洛陽,借駙馬都尉裴巽故第,潛備供張,專待重福到來。)
    (洛陽縣官,稍得風聞,偵查了好幾日,益覺事出有因,遂率役隸數十人,逕詣
    (裴宅按問。)
    (甫至門首,兜頭正碰著重福,與靈均帶著數健夫,魚貫前來。)
    (縣官急忙退還,走白留守。)
    (群吏聞變,相率逃匿,只洛州長史崔日知,投袂而起,號召兵士,擬即往討。
    ()
    (留台侍御史李邕,在天津橋遇著重福,料他必有秘謀,也急馳入屯營,語大眾
    (道)
睿 宗:譙王得罪先帝,今無故入東都,必將為亂,君等正可乘此立功,博取富貴。
    (營兵同聲應命。)
    (又告皇城使速閉諸門,慎防不測。)
    (重福趨至左右屯營,營兵張弓迭射,箭如飛蝗,嚇得重福連忙回頭,轉至左掖
    (門,欲劫奪留守部眾,偏偏門已重閉,不由的懊惱起來,即命手下縱火焚門。
    ()
    (火尚未燃,那左右屯營兵,兩路殺至,教重福如何抵擋?沒奈何策馬奔逃,投
    (入山谷。)
    (留守兵四出搜捕,掩入谷中,重福無路可走,躍入漕渠,立刻溺斃。)
    (又捕得張靈均,押至獄中,只有鄭愔查無下落。)
    (旋經崔日知親自督捕,到處盤查,突見有一小車,車中載一婦人,露著高髻,
    (面上卻用巾遮住,由車夫急推前行,種種形跡可疑,當由日知指令軍士,追詰
    (此車,並將婦人的面巾揭去,一經露面,卻是於思於思的丑男子。)
    (看官不必細問,便可知是逃犯鄭愔,愔貌丑多須,一時無從脫逃,乃改作女裝
    (,梳髻作婦人服,想借此混出外城。)
    (計策亦妙,可惜無易容術。)
    (可奈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竟被日知瞧破,捆縛而歸,隨即就獄中牽出靈均,
    (一同鞫問。)
    (愔渾身發抖,似不能言。)
    (靈均獨神色自如,直供不諱,且瞋目顧托道)
瞋 目:我與此人同謀,怪不得要失敗哩。
    (於是兩人牽出都市,同時伏誅。)
    (愔先附來俊臣,繼附張易之,又附韋氏,至此復附譙王重福,終歸誅死。)
    (專事逢迎者其聽之!嚴善思亦坐流靜州。)
    (旋葬中宗於定陵,廷議以韋庶人有罪,不應袝葬,乃追諡故英王妃趙氏為和思
    (順聖皇后,求屍無著,見前文。)
    (乃用褘衣招魂,袝葬定陵。)
    (貶李嶠為懷州刺史,裴談為蒲州刺史,祝欽明郭山惲等,俱為遠州長史。)
    (罷斜封官,易墨敕制,姚宋當國,請托不行,綱紀修舉,賞罰嚴明,中外翕然
    (,共稱為有貞觀永徽遺風。)
    (只是太平公主,自恃功高,睿宗亦很加愛重,嘗與她商議國政。)
    (每入奏事,坐語移時,有數日不來朝謁,即令宰相就第諮詢。)
    (至若宰相陳請,睿宗輒問與太平議否?又問與三郎議否?三郎就是太子隆基,
    (因他排列第三,故呼為三郎。)
    (太平公主,初見太子年少,不以為意,既而憚他英武,遂造出一種謠言,說是
    (太子非長,不當冊立,將來必有後懮。)
    (睿宗不為所動,到了景雲二年正月,太平公主奏請立後,睿宗)
睿 宗:故妃劉氏及德妃竇氏,同死非命,屍骨無存,朕何忍再立繼後呢?
公 主:劉妃系陛下正配,且曾生宋王,應該追封。竇氏非劉妃比,應有嫡庶的分辨,不
    容一律。
    (明明寓有深意。)
    (睿宗默然。)
    (待公主退出,竟追冊劉氏竇氏,並為皇后。)
    (公主不免忿恨,更陰囑私黨,散佈蜚言,大致謂)
公 主:宮廷內外,傾心東宮,姚元之宋璟,左右贊襄,不日必有內變。
    (一面令女夫唐晙,往邀韋安石。)
    (安石方入任侍中,不肯赴召,事為睿宗所聞,密召安石入問道)
睿 宗:朝廷皆傾心太子,卿可為朕訪察,有無異圖?
公 主:(安石答道)陛下何為信此訛言?這是太平私謀,欲危太子,試思太子有功社稷
    ,仁明孝友,天下共聞,如何宮中獨有蜚語?顯見奸人播弄,幸勿輕信。
睿 宗:(睿宗矍然道)朕已知道了,卿勿復言!
    (公主因計劃不成,親乘輦至光范門,召集宰相,示意易儲,眾皆失色。)
公 主:(宋璟抗言道)東宮撥亂反正,建立大功,真宗廟社稷主,奈何忽有此議?
    (公主怏怏不悅,拂袖竟歸。)
    (璟乃邀同姚元之,入白睿宗)
睿 宗:宋王為陛下元子,豳王乃高宗長孫,公主從中交構,將使東宮不安,不如令宋王
    豳王,皆出為刺史,並罷岐薛二王左右羽林,就是太平公主及武攸暨,亦皆安置
    東都,庶不至有內變了。
睿 宗:朕惟一妹,怎可遠置東都?諸王惟卿所處。
    (睿宗亦不免優柔。)
    (姚宋兩人,本意在遣廢太平,因見睿宗不從,只好退出。)
    (越數日,睿宗又語侍臣道)
睿 宗:近日有術士言,五日內當有急兵入宮,卿等須加意預防。
    (時張說已入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聞睿宗言,便進諫道)
睿 宗:奸人欲離間東宮,乃有是說,若陛下使太子監國,流言自當永息了。
元 之:(姚元之復接口道)張說所言,系社稷至計,願陛下即日施行。
    (睿宗准奏,即命太子監國,出宋王成器為同州刺史,豳王守禮為幽州刺史,太
    (平公主及武攸暨,安置蒲州。)
    (小子有詩詠道:
    (  百端搆陷總無成,到此應知自戒盈。)
    (若使當時能悔禍,太平原是享承平。)
    (制敕既下,太平公主憤不可遏,更想出一條別法來了。)
    (究竟用何計策,且看下回便知。)
    
    (女子與小人,斷不可使之立功;功出彼手,亂必因之。)
    (觀本回所敘之太平公主,實亦一韋武流亞!其於韋氏受誅時,並未見若何預議
    (;不過其子薛宗暕,稍稍效力,而成此功者,固非臨淄莫屬也。)
    (韋武既滅,朝廷易主,而太平乃首出建議,捽去少帝,此特一手一足之勞耳。
    ()
    (人心已盡歸相王,太平安能標異乎?然彼則自恃有功,睿宗亦以有功視之,卒
    (至讒間東宮,謀生內變,牝雞之不可司晨,固如此哉!然則太平固有罪矣,而
    (睿宗之縱令為惡,亦未嘗無咎焉。)
    
    (第四十一回 應星變睿宗禪位 泄逆謀公主殺身)
    
    
123**時間: 地點:
    (卻說太平公主,接到蒲州安置的制敕,不由的懊悵萬分,當即召太子入內,厲
    (聲問道)
太平公:我為汝父子打算,也算盡力,今反以怨報德,將我貶居藩州,我想汝父仁厚,當
    不出此,想是汝從中播弄,因有此敕命呢。
    (當頭一棒。)
太 子:(太子惶恐拜謝道)姪何敢如此?聞系姚宋二人,奏請父皇,乃下此敕。
公 主:(公主冷笑道)姚宋所奏,也無非為汝起見,他恐我等在都,於汝不便,所以特
    地請命,要我等即日遠離。試想我捽去重茂,改立汝父,也是為汝承襲計,從前
    安樂想作皇太女,難道我想作皇太妹麼?
    (描摹利口,惟妙惟肖。)
太 子:姪兒當奏聞父皇,加罪姚宋二人便了。
    (言畢趨出,即表劾姚宋離間姑兄,請從重典懲辦。)
    (睿宗乃貶元之為申州刺史,璟為楚州刺史,宋豳二王,仍留居京都,惟太平公
    (主夫婦,依然遣往蒲州,不復收回成命。)
    (公主怏怏而去,臨行時由太子餞送,尚是埋怨不休。)
太 子:今日暫別,他日總當由姪兒申請,包管姑母重歸。
    (公主始強開笑顏,與武攸暨登車去訖。)
    (既而睿宗召群臣入宴,且與語)
且與語:朕素懷澹泊,不以萬乘為貴,前為皇嗣,及為皇太弟,均為時勢所迫,並非由朕
    本意。今朕年已半百,不欲親攬朝綱,意欲傳位太子,卿等以為何如?
    (群臣聞言,俱面面相覷,莫敢先對。)
    (獨殿中侍御史和逢堯,系是太平私黨,偏起座進言道)
起 座:陛下春秋未高,方為四海景仰,怎得遽行內禪呢?
    (睿宗聽了,躊躇半晌,方道)
睿 宗:朕自有區處。
    (越宿下制,凡一切政事,皆聽太子處分,所有軍旅死刑,及五品以下除授,與
    (太子議定後聞。)
    (太子奉制固辭,且請讓與宋王成器,睿宗不許。)
    (嗣復請召太平公主還京,得邀允准,頒敕至蒲州。)
    (太平公主當然歡慰,立即啟行還朝,往返不過四月,至是入見睿宗。)
    (睿宗性本友愛,自然歡顏相待,和好如初。)
    (可巧攸暨病逝,公主又變作嫠婦,雖然年逾四十,尚是縈情肉慾,不耐孤棲,
    (酷肖乃母。)
    (驀然記起當年的崔湜,才貌風流,不愧佳客,當下密召入都,待他進謁,即引
    (與歡狎,做個婉兒第二。)
    (又想招攬幾個舊官,自張羽翼,濠州司馬竇從一,已複名懷貞,在朝時曾諂附
    (太平,至是亦由太平召還,與崔湜同作私人,並向睿宗前極力保薦。)
    (睿宗乃復用湜為太子詹事,懷貞為御史大夫。)
    (還有奸僧慧范,與公主乳媼通姦,也往來公主第中,常參密議。)
    (又如岑羲蕭至忠薛稷等,前皆坐罪遭貶,太平公主一並引為爪牙,奏復原官,
    (於是聲勢復盛。)
    (竇懷貞每日退朝,必至太平處請安。)
    (唐臣多無丈夫氣,不必怪竇懷貞。)
    (適睿宗女西城公主,及崇昌公主,願作女道士,自請出家,卻也別具肺腸。)
    (睿宗欲修築金仙玉真二觀,分居二女。)
    (懷貞即乞請太平,求為營觀使。)
    (太平公主因替他進言,一說便成。)
    (懷貞格外效力,親自督役,才經月餘,已造就兩座華剎,前殿後宇,金碧輝煌
    (。)
    (西城崇昌兩公主,到了觀中,都覺得稱心滿意,當然至睿宗前,贊美懷貞,又
    (經太平公主隨時揄揚,不由睿宗不信,竟進授懷貞為侍中,同中書門下三品。
    ()
    (懷貞喜出望外,忽有相士與語)
與 語:公居相位,必遭刑厄。
    (說得懷貞又轉喜為懮,自請解官,有制聽便。)
    (不到數日,又復令為尚書左僕射。)
    (崔湜因懷貞得志,免不得在旁豔羨,有時與太平歡會,敘及懷貞。)
太平公:這有何難?汝欲入相,但教我進去數語,便可如願了。
    (湜感激涕零,甚至五體投地。)
    (但教你在枕席上格外效勞,便足報德,何必作此醜態。)
一 面:(一面複語太平道)同僚中有陸象先,亦望公主代為援引。
太平公:象先與我何涉?我何必替他幫忙。
一 面:(湜又道)象先言高行潔,推重同僚,此人入相,必慰眾望。湜與同升,也是附
    驥名彰的微意呢。
    (太平公主方才點首。)
    (次日入見睿宗,即將象先與湜舉薦上去。)
睿 宗:象先素負眾望,不愧相才。湜太齷齪,難副眾望。
    (太平公主仍然固請,睿宗只是搖首。)
    (及見公主兩頰緋紅,幾乎要墮下淚來,方勉強承認下去。)
    (時已任韋安石李日知為相,朝政未免紊亂,乃趁著公主入請,出安石留守東都
    (,遷日知吏部尚書,命陸象先同平章事,崔湜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
    ()
    (又進吏部尚書劉幽求為侍中,右散騎常侍魏知古為左散騎常侍,俱同三品。)
    (越年改元太極,未幾又改元延和。)
    (蕭至忠自依附太平,由許州進任刑部尚書,遂出入太平私第,日夕伺候,偶與
    (宋璟相遇,璟諷語道)
至 忠:蕭君!汝亦在此,非璟所料。
至 忠:(至忠笑答道)宋生規我,足見好意。
    (說到「意」字,已是策馬馳去。)
    (至忠有妹,適華州長史蔣欽緒,亦進諫至忠道)
至 忠:如君高才,何患不達?幸勿非分妄求。
    (至忠默然不答。)
    (欽緒退出,不禁長歎道)
不 禁:九代卿族,一舉盡滅,並不是可哀麼?
    (薰心利祿者,可引此為戒。)
    (原來至忠世代簪纓,祖名德言,曾任唐為秘書少監,所以欽緒有此悲歎,哪知
    (至忠竟步步春風,更入為中書令了。)
    (太平既得至忠為助,又引侍中岑羲,尚書右丞盧藏用,太子少保薛稷,右散騎
    (常侍賈膺福,雍州長史李晉,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知羽林軍李慈等,同為心腹
    (。)
    (鴻臚卿唐晙,本是太平女夫,當然通同一氣,每事與商。)
    (會值秋高氣爽,星月倍明,西方的太微垣旁,現出了一個彗星,光芒數丈。)
    (太平公主即密使術士進白睿宗,謂)
太平公:彗星出現,當是除舊布新的變象,且帝座及心前星,心有三星,舊說前星主太子
    。亦有變動,大約太子當入承帝統,請陛下傳位為是。
    (看官!你想此說是明明激動睿宗,引他恨及太子,可以從中進讒,不意睿宗竟
    (信為真言,便毅然道)
睿 宗:朕早思傳位,今天象又復如此,尚有何疑?傳德避災,朕志決了。
    (術士不便再言,慌忙返報太平公主。)
公 主:(公主大驚道)欲巧反拙,弄假成真,這還當了得麼?
    (這叫做庸人自擾。)
    (隨即召入黨羽,共議挽回。)
    (大家想了多時,沒有甚麼良策,只好奏阻內禪,再作計較。)
    (於是彼上一奏,此陳一疏,接連呈入章牘數本,並沒有批答出來,急得太平公
    (主,自往面阻。)
    (偏是睿宗決意傳位,任你舌吐蓮花,也是不依。)
    (公主沒法,退歸私第,再遣人往勸太子,教他固辭。)
    (太子乃馳入宮中,拜謁睿宗,叩頭固請道)
太 子:臣兒僅立微功,得為皇嗣,已是例外蒙恩,恐難負荷。今陛下且遽欲傳位,究是
    何意?
睿 宗:社稷再安,與我得天下,皆出汝力。今帝座有災,故特授汝。轉禍為福,願汝勿
    疑!
    (太子又叩頭固辭,睿宗作色道)
睿 宗:汝欲為孝子,應該聽從我言,豈必待柩前即位,方得為孝麼?
    (太子無詞可對,只好流涕趨出。)
    (翌晨由睿宗手諭,傳位太子。)
    (太子再上表力辭,睿宗不許。)
    (太平公主自悔無及,沒奈何入語睿宗道)
太平公:內禪雖決,總宜自總大政,太子少不更事,恐未能施行盡當呢。
睿 宗:(睿宗乃召囑太子道)汝因天下事重,想我兼理麼?古時虞舜禪禹,尚親巡狩,
    朕雖傳位,豈忘家國?所有軍國大事,我自當兼省,汝何必多慮呢。
    (太子乃勉強應命。)
    (過了數日,內禪期屆,太子隆基即位,尊睿宗為太上皇。)
    (上皇仍自稱朕,詔命曰誥,五日一受朝太極殿。)
    (皇帝自稱為予,命曰制敕,每日受朝武德殿。)
    (凡三品以上除授,及重刑要政,俱奏聞上皇,然後決行,餘事皆受成皇帝,改
    (行正朔,頒制大赦,是謂玄宗先天元年,立妃王氏為皇后。)
    (後系同州下邽人,父名仁皎,由玄宗為臨淄王時,聘為王妃,玄宗入清宮禁,
    (妃亦預謀,因此玄宗登基,即冊為後。)
    (為後文廢後張本。)
    (玄宗又授王琚為中書侍郎,時與商議國事。)
    (琚籍隸河內,少有才略,通天文象緯學,從前駙馬都尉王同皎,嘗器重琚才,
    (引為密友。)
    (同皎事敗,見前文。)
    (琚遁至江都,為富商傭書。)
    (商家知非庸才,妻以愛女,且厚給妝奩,琚賴以存活。)
    (及睿宗嗣位,乃與婦翁說明原委,得資還都。)
    (玄宗時為太子,出外遊獵,途次遇著王琚,見他儒服雍容,因即召詢。)
    (琚口才本是敏捷,至此更有心干進,益逞詞鋒,且邀太子到寓,娓娓續陳,說
    (得太子非常投契。)
    (琚又殺牛進酒,厚饗太子,太子愈加感動,願為薦引。)
    (別後返謁睿宗,即說王琚如何有才,乞加錄用。)
    (睿宗因他是個白衣秀士,但令補諸暨縣主簿。)
    (太子默然退歸。)
    (會琚聞得一末秩,過謝東宮,到了廷中,卻故意徐行,左眺右矚。)
太 子:(東宮侍衛呵止道)殿下在簾內,怎得自由行動?
睿 宗:(琚微笑道)今日有甚麼殿下,但知有太平公主呢。
    (顯是策士口脗。)
    (道言未絕,太子已經趨出,親自迎入。)
    (琚表明謝意,即促膝進陳道)
太 子:韋庶人敢行弒逆,人心不服,所以殿下一呼皆應,立誅首惡。今太平公主自恃有
    功,凶猾無比,左右大臣,多為所用,天子又因兄妹關係,格外容忍,琚竊為陛
    下隱懮哩。
    (太子遽起,引與同榻,對坐與語道)
太 子:主上同氣,止有太平,若有傷殘,恐虧孝道。
睿 宗:(琚答道)小孝不足言,殿下當思大孝。
太 子:大孝如何?
睿 宗:(琚復道)安宗廟,定社稷,乃為大孝。試想太子立有大功,理應承統,今公主
    乃敢妄圖,營私植黨,有廢立意,一旦變起,豈不是累及宗廟社稷麼?宗廟社稷
    不安,殿下即思盡孝,恐亦不及待了。
太 子:(太子搓手道)如此奈何?
睿 宗:(琚答道)琚聞內外大臣,惟張說劉幽求郭元振等,不為太平所用,殿下若與商
    議,當可紓懮。
    (太子乃喜,叫他不必赴任,留居詹事府中。)
    (既而太子受命監國,五品以下官吏,得由太子黜陟,乃即遷琚為太子舍人。)
    (及太子受禪,特超擢中書侍郎。)
    (琚遂與劉幽求等,謀去太平。)
    (幽求使羽林將軍張暐,入白玄宗道)
幽 求:竇懷貞崔湜岑羲,皆因公主得進,日夜謀逆,若不早圖,恐即日發難,連太上皇
    都不能自安,臣已與幽求等定計,但俟陛下頒敕,便可施行。
    (玄宗點首至再,徐諭道)
玄 宗:卿等少緩,朕當留意。
    (暐趨出後,適遇侍御史鄧光賓,邀他入室,盤問底細,暐以實言相告。)
    (光賓俟暐別後,竟往報竇懷貞崔湜。)
    (竇崔兩人,忙轉告太平公主,公主即入白睿宗,一口咬煞玄宗,說是要無端加
    (害。)
    (睿宗便召問玄宗,訓責數語,害得玄宗無法自解,只好推到劉幽求張暐身上。
    ()
    (玄宗專推別人,也太柔弱。)
    (於是睿宗令他懲辦。)
    (玄宗不得已,將幽求及暐,拘置獄中。)
    (竇懷貞崔湜等,諷令台官,奏稱幽求等離間骨肉,當處死刊。)
    (睿宗又欲准奏,還是玄宗極力解說,謂幽求曾預大功,應當減死,乃流幽求至
    (封州,張暐至峰州。)
    (封州地在嶺表,崔湜又飛函至廣州,囑廣州都督周利貞,即利用複名。)
    (殺死幽求,偏經桂州都督王晙,與幽求有舊交,將他留住,才得免害。)
    (越年,又改為開元元年,元宵節屆,燈市極盛,長安城中,光耀如同白晝,無
    (論大家小戶,統是懸燈結綵,點綴昇平。)
    (玄宗奉著上皇,御門觀燈,大酺合樂,宴賞了好幾日,餘興未衰。)
    (又令都中延長燈期,直至二月中旬,尚未停輟。)
    (太平公主私第中,越覺熱鬧,供張聲伎,高出皇家,所陳珍寶,光怪陸離,所
    (制彩仗,靡麗淫巧,滿朝朱紫,無不聯翩踵賀,端的是繁華出眾,烜赫絕倫。
    ()
    (炎炎者滅,隆隆者絕。)
    (左拾遺嚴挺之,及晉陵尉楊相如,先後上疏,俱戒玄宗節欲去奢,乃將燈市停
    (止,但月餘糜費,已是不可勝計了。)
    (此為玄宗將來淫佚之兆。)
    (太平公主自經幽求等貶黜,聲燄益張,意見越深,鎮日裡與情人私黨,密謀廢
    (立,又勾結宮人元氏,令在赤箭粉中,置毒以進。)
    (什麼叫作赤箭粉呢?赤箭系是藥名,研粉為餌,可以延年。)
    (玄宗時常服食,所以公主嗾令元氏,乘間下毒。)
    (元氏尚未下手,已為王琚所聞,入見玄宗道)
玄 宗:禍機已迫,不可不速發呢。
    (玄宗意尚躊躇,適左丞張說,代韋安石出守東都,他卻遣人進呈佩刀一柄,意
    (欲借刀示意,使玄宗斷絕疑慮。)
    (荊州長史崔日用,入朝奏事,更密白玄宗)
玄 宗:太平公主,謀逆有日,陛下昔在東宮,尚為臣子,若欲討逆,須用謀力,今陛下
    已登帝祚,但教下一制書,誰敢不從?倘令姦宄得志,後悔無及了。
玄 宗:(玄宗沈吟道)朕亦嘗作此想,只恐驚動上皇,諸多未便。
公 主:(日用道)天子以安四海為孝,不在區區小節,萬一奸人得志,社稷為墟,那時
    孝在何處?若恐驚動上皇,請先定北軍,後收逆黨,自不致有意外變端了。
玄 宗:卿且留京,為朕作一臂助,朕總當設法除患呢。
    (日用乃出。)
    (越日,受敕為吏部侍郎。)
    (太平因玄宗進用王崔等人,也知玄宗有意加防,更兼元氏下毒的法兒,一時竟
    (無隙可入,免不得另圖別計。)
    (乃更召集私人,重開密議。)
玄 宗:(崔湜獻策道)常將軍元楷,李將軍慈,本統領羽林兵,若麾眾直入武德殿,迫
    上退位,不得不依。再由竇僕射蕭中書等,號召南牙兵,作為援應,不消半日,
    便可成功了。
    (同平章事陸象先,因由公主保薦,亦曾與召,獨起身抗言道)
公 主:不可,不可。
    (公主聽到「不可」兩字,便應聲道)
公 主:廢長立少,已是不順,況又失德,奈何不可廢立呢?
玄 宗:(象先道)既以功立,必以罪廢,嗣皇即位,天下歸心,並無實在罪惡,如何廢
    立?這事恐多危險,象先不敢與聞。
公 主:(懷貞從旁接入道)陸公真是迂儒,不足與議大事。且試問平章高位,從何而來
    ?今日公主謀行大事,反出來勸阻,令人不解。
玄 宗:(象先道)我正為公主計,所以直言諫阻,否則也不來多口了。
    (大眾尚譏刺象先,象先拂袖逕出。)
    (當由太平公主與眾人續議,決如湜言,約於七月四日舉行。)
    (正要散座,忽有一少年趨入道)
太平公:此事斷不可行,還請三思為是。
    (公主正恨象先異議,偏又有人前來作梗,頓時豎起雙眉,瞋目瞧將過去,原來
    (不是別人,乃是自己的親生兒崇簡,不由的大怒道)
不由的:你也敢來阻撓我麼?
    (子且不服,遑問別人。)
不由的:(崇簡跪諫道)母親席豐履厚,養尊處優,也應好知足了。為甚麼還要起釁?難
    道富貴至此,尚未滿意麼?
    (應該質問。)
公 主:(公主怒叱道)你曉得甚麼?休得多言!
不由的:(崇簡復道)事成不足增榮,事敗不徒致辱,恐全家都要屠滅哩。
    (公主聽到此語,竟從座旁覓得一杖,連頭夾腦的敲將過去。)
    (崇簡連忙抱頭,已經著了數下,血流滿面。)
    (竇懷貞等急上前勸解,公主尚不肯休,說要打死逆子,才足泄恨。)
公 主:(崇簡泣道)兒非逆母,母實逆君。
    (又指斥崔湜為奸賊,說得湜滿面羞慚,幾乎無地自容。)
    (彼豈尚知羞恥麼?公主怒上加怒,恨不將崇簡一杖擊死,嗣由大眾扯開崇簡,
    (一半勸母,一半勸子,方得罷手。)
    (崇簡由眾擁出,公主怒氣稍平,專待到期行事。)
    (不意風聲已經外泄,左散騎常侍魏知古,探聽得明明白白,急報玄宗。)
    (玄宗此時,也管不得許多了,當下召入岐王範,薛王業,即玄宗弟隆範隆業,
    (因避玄宗名,減去隆字。)
    (兵部尚書郭元振,龍武將軍王毛仲,殿中少監姜皎,太僕少卿李令問,尚乘奉
    (御王守一,內給事高力士,果毅將李守德等,咨商大計。)
    (還有王琚崔日用魏知古諸人,當然在座。)
    (大家商定方法,即於次日施行。)
    (越日為七月三日,玄宗命王毛仲率兵三百人,自武德殿入虔化門,先行伏著,
    (乃召常元楷李慈入見。)
    (兩人尚未覺著,放膽入門,王毛仲麾兵齊出,先將兩人拿下,一並斬首。)
    (兩將既誅,再拘蕭至忠岑羲賈膺福等文臣,自然不費兵力,手到擒來。)
    (玄宗也不細問,盡令處斬。)
    (獨竇懷貞投入溝中,自縊而死,有制戮屍,改姓為毒。)
    (不脫武後故智。)
    (上皇聞變,登承天門樓,問明情事。)
    (郭元振奏稱竇懷貞等,聯結太平公主,謀為不軌,所以奉皇帝制敕,一並捕誅
    (,餘無他事。)
    (上皇乃歎息還宮。)
    (次日下誥,自今軍國政刑,一聽皇帝處分,朕願徙居百福殿,頤養天年。)
    (玄宗得了此誥,方命王毛仲高力士等,往拘太平公主。)
    (毛仲等馳至公主第中,只有僕役尚在,並沒有公主下落,急忙出門四覓,找了
    (三日,方偵得公主在南山寺中,帶兵搜捕,所有公主全眷,一個兒不曾漏脫,
    (連僧慧范及李晉唐晙等,也與公主同匿,一古腦兒押了回來,有制令公主自盡
    (,僧慧范等伏誅。)
    (小子有詩歎道:
    (  易記家人利女貞,詩言哲婦實傾城。)
    (試看唐室開元日,殺死太平方太平。)
    (太平伏法,餘黨除已誅死外,究竟如何發落,待至下回表明。)
    
    (本回專敘太平公主事,公主為天子元妹,宰相多出門庭,六軍供其指揮,似亦
    (可以止矣,而必猜忌玄宗,陰謀廢立者何哉?婦女不必有才,尤不可使有功,
    (才高功大,則往往藐視一切,一意橫行,況有母后武氏之作為先導,亦安肯低
    (首下心,不自求勝耶?卒之天授玄宗,心勞日拙,欲借口於星變,而反迫成睿
    (宗之內禪,欲定期以起事;而又促成玄宗之討逆,身名兩敗,不獲考終,嗟何
    (及哉?彼蕭至忠竇懷貞等,識見且出太平下,富貴未幾,身首兩分,反不若崔
    (湜之累嘗禁臠,猶得自命為風流鬼也。)
太平公:(吾得援俚語以嘲之曰)太不值得,何苦乃爾?
    (第四十二回 贈美人張說得厚報 破強虜王晙立奇功)
    
    
124**時間: 地點:
    (卻說玄宗既誅死太平公主,復將公主諸子,亦賜死數人,惟崇簡得免,仍給原
    (官,賜姓李氏。)
    (所有公主私產,悉行籍沒,財物山積,幾同御府,廄牧牛馬,田園息錢,好幾
    (年取用不竭。)
    (僧慧范私資,亦多至數十萬緡,一並抄沒充公。)
    (李晉系太祖玄孫,本襲封新興郡王,至是連坐被誅,臨刑時不禁流涕道)
公 主:此謀本崔湜所倡,今我死湜生,冤不冤呢?
    (刑官轉奏玄宗,玄宗已流湜至竇州,不欲加誅。)
    (會有司鞫問宮人元氏,元氏供由得主謀,嗾使進毒,乃遣使傳敕,賜死荊州,
    (薛稷賜死萬年獄。)
    (稷子伯陽,曾尚睿宗女荊山公主,得免死竄嶺南。)
    (伯陽自殺。)
    (獨盧藏用流戍瀧州,後因御邊有功,遷住黔州長史,病歿任所。)
    (玄宗乃親御承天門樓,大赦天下,賞功臣郭元振等官爵,且召陸象先入語道)
玄 宗:聞卿嘗諫阻太平,可謂歲寒知松柏呢。
    (象先拜謝而出。)
    (旋因象先嘗辯護黨人,致遭彈劾,乃罷為益州長史,召還張說劉幽求,令說為
    (中書令,幽求為左僕射,進高力士為右監門將軍,管領內侍省。)
    (從前太宗定制,內侍省不置三品官,但黃衣廩食,守門傳命。)
    (中宗時,七品以上已有千餘人,至玄宗超擢力士為將軍,竟列三品以上,於是
    (宦官逐漸增多,且逐漸顯赫,這也是玄宗一大弊政呢。)
    (特筆揭櫫,為後來宦官禍國伏筆。)
    
    
125**時間: 地點:
    (是年冬季,車駕巡幸驪山,大閱軍操,徵兵至二十萬。)
    (兵部尚書郭元振,督操忤旨,拘坐纛下,幾欲宣敕處斬。)
    (劉幽求張說,忙叩馬進諫道)
幽 求:元振有討逆大功,就使得罪,亦當格外加恩,原功免死。
    (玄宗准奏,乃褫元振職,遠流新州,獨殺給事中知禮儀事唐紹。)
    (諸軍見二大臣受譴,不禁倉皇失次,惟薛訥解琬二軍,毫不為動。)
    (玄宗見他秩序整齊,立遣輕騎召見,誰知他號令森嚴,不准騎士入陣。)
    (及玄宗親給手敕,方才進見。)
    (玄宗面加獎勉,且予厚齎。)
    (看官閱過前文,應知薛訥是仁貴長子,夙秉家傳,武後曾因訥為世將,令攝左
    (威衛將軍,兼安東道經略使,嗣遷幽州都督,安東都護,且調任並州長史,檢
    (校左衛大將軍。)
    (俗小說中,有稱薛丁山者,想即由薛訥誤傳。)
    (解琬系元城人,熟習邊事,累任御史中丞,兼北庭都護,西域安撫使,尋復為
    (朔方大總管,改右武衛大將軍,檢校晉州刺史。)
    (兩人均為當時名將,所以行軍嚴整,步武安詳。)
    (玄宗令各回原任,自率禁軍返獵渭濱,偶記起前兵部尚書姚元之,遂遣人至同
    (州,召詣行在。)
    (元之自坐貶申州後,見前回。)
    (轉徙同州,至此奉召踵謁,正值玄宗行獵,行過了叩見禮,玄宗即問道)
玄 宗:卿知獵否?
元 之:這是臣所素習,臣年二十,嘗呼鷹逐獸,嗣由友人張憬藏,謂臣當位居王佐,所
    以折節讀書,得待罪將相。惟故技尚嫻,雖老未忘,今日願隨陛下同獵。
    (這也是迎合語。)
    (玄宗甚喜,即與元之同馳。)
    (元之控縱自如,連發數矢,迭中數獸,當由玄宗再三誇獎。)
    (至騁獵已畢,返入行宮,便與元之縱談天下事。)
    (元之知玄宗英武,有意求治,特將古今治道,暢說一番。)
    (玄宗聽了多時,語語稱旨,竟至忘倦。)
    (俟元之奏罷,便面諭道)
元 之:朕早知卿才,卿可相朕。
    (元之卻故意推辭,玄宗問他何故?元之跪答道)
元 之:臣有十事請願,恐陛下未必准行,因此不敢奉命。
玄 宗:卿且說來?
    (元之乃剴切詳陳,逐條說出,看官道是甚麼條件?由小子錄述如下:
    (  (一)願先仁恕。)
    (二)願不幸邊功。)
    (三)願法行自近。)
    (四)願宦豎不與政事。)
    (五)願絕租賦外貢獻。)
    (六)願戚屬不任台省。)
    (七)願接臣下以禮。)
    (八)願群臣皆得直諫。)
    (九)願絕佛道營造。)
    (十)願禁外戚預政。)
    (此十事,恰確中時弊。)
    (玄宗聽他說完十事,竟怡然道)
玄 宗:朕均能照行,卿可勿慮。
    (恐怕未必。)
    (元之乃頓首拜謝,翌日即仍授元之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封梁國公。)
    (中外頗慶得人。)
    (惟中書令張說,素與元之不恊,陰使御史大夫趙彥昭,上言元之不應入相。)
    (玄宗不納。)
嗣 復:(嗣復使殿中監姜皎入陳道)陛下嘗欲擇河東總管,苦乏全才,臣今日幸得一人
    了。
    (玄宗問為何人?皎答)
同 皎:無如姚元之。
玄 宗:(玄宗怫然道)這是張說的意思,汝怎得當面欺朕!
    (皎惶恐叩謝。)
    (玄宗即啟蹕還宮,群臣上玄宗尊號,稱為開元神武皇帝,並改易官名,號僕射
    (為丞相,中書為紫微省,門下為黃門省,侍中為監,雍州為京兆府,洛州為河
    (南府,長史為尹,司馬為少尹,即命元之為紫微令。)
    (元之因避開元尊號,複名為崇。)
    (崇既入相,進賢黜佞,每事進陳,無不批准,朝政煥然一新,獨急壞了一個張
    (說,他恐姚崇乘間報復,將來必難保祿位,因此心虛畏罪,日夕徬徨;默思王
    (公大臣中,只有岐王範功成佐命,甚得上歡,范又好學重儒,樂得借著自己的
    (文才,與相聯絡,托他庇護,於是退朝餘暇,輒乘車至岐王第中,侍坐言歡。
    ()
    (偏經姚崇聞知,得了這個機會,正好借端排擠,黜去張說。)
    
    
126**時間: 地點:
    (一日,崇入對便殿,行步微蹇。)
玄 宗:(玄宗即問道)卿有足疾麼?
隨 即:(崇答道)臣非足疾,疾在腹心。
    (崇專使刁,殊不足取。)
    (玄宗知他語出有因,便屏去左右,私問底細。)
玄 宗:(崇遂奏道)岐王系陛下愛弟,張說身為輔臣,常乘車出入王家,臣不知他何意
    ,倘岐王為他所惑,後患非淺。臣忝居相列,怎得不懮勞成疾呢?
    (輕輕數語,已足擠倒張說。)
玄 宗:(玄宗愕然道)有這等情事麼?朕不能不究。
    (崇乃趨退。)
    (是夕,即有制頒下,密飭御史中丞等,究詰張說情弊。)
    (說全然不聞,尚安坐私宅中,忽由門役傳進二帖,乃是賈全虛名刺,不由的惱
    (悵道)
不由的:他來見我作甚麼?
玄 宗:(門役答道)他說有緊急事,關係相公全家,特來求見,報知相公。
    (說乃令門役延入,人面重逢,倍增感觸。)
    (原來說有美妾寧懷棠,一貌如花,且長文字,說甚是寵愛,令司文牘。)
    (相傳懷棠生時,她母夢神人授海棠一枝,因而得孕,分娩後養至五六齡,已是
    (姿態秀媚,嬌小可憐,家人嘗以海棠睡足為戲。)
不由的:(她母獨笑語道)名花宜醒不宜睡。
    (因更取一表字,叫作醒花。)
    (這醒花既歸張說,淑女得配才人,恰也願抱衾裯,沒甚怨恨。)
    (偏來一個賈全虛,系說故人子,應試入都,踵門請謁,說見他年少多才,留為
    (記室,漸漸的熟不避嫌,得與醒花覿面。)
    (俗語說得好:「月裡嫦娥愛少年」,這醒花見了全虛,頓惹起一段情魔,時常
    (惦念,免不得流露筆墨,挑逗全虛。)
    (全虛是個風流少年,怎有不貪愛美人的道理?你一唱,我一酬,一緘書做了鴛
    (盟,兩下兒已通蝶使。)
    (湊巧張說因公入值,醒花竟為情忘節,悄悄的偷出內庭,去會那可意郎君。)
    (全虛正玩月書齋,驀然得著天仙下降,不覺驚喜交集,倒屣歡迎,彼此只談了
    (數語,便擁入帳中,寬衣解帶,曲盡綢繆。)
    (歡會已畢,彼此商量終身大計,無非用了三十六著的上著。)
    (兩人起牀,草草收拾行裝,竟於越日黎明,一溜煙似的走了。)
    (名公巨卿家,往往有此,也不足怪。)
    (待張說退值回家,竟不見了寧醒花,又不見了賈全虛,料他必因奸逃走,即遣
    (人四處緝捕,兩人走不多遠,頓被捉歸。)
    (說召責全虛,遂欲置諸死地。)
笑 語:(全虛朗聲道)貪色愛才,人人通病,男子漢死何足惜?但明公何惜一女子,竟
    欲殺死國士,難道明公長此貴顯,不必緩急倚人麼?從前楚莊不究絕纓,楊素不
    追紅拂,度量過人,古今稱羨,公奈何器小至此?
    (樂得放膽一說。)
    (說被全虛數語,卻也回轉心意,便與語)
與 語:你不該盜我愛妾,目下木已成舟,我亦自悔失防,就把她賞了你罷。
    (說畢,仍令醒花隨他同往,且並厚給奩貲。)
    (禁臠已失,還是慷慨為佳。)
    (全虛也不推卻,竟挈豔出門,住京多日,竟得了一條門路,至內廷機要處傭書
    (,所有大臣密奏,往往先人聞知,因此即飛報張說。)
    (說接見後,由全虛備述姚崇奏語,及玄宗密敕究治等情,急得張說不知所措,
    (連喚奈何。)
玄 宗:(全虛道)全虛蒙公厚恩,特來圖報,敢不替公設法,但請公不惜重寶,交與全
    虛,代通關節,必可緩頰。就使難免外調,斷不至意外問罪呢。
    (說乃取出珍玩,托他轉旋。)
    (全虛受命而去。)
    (果然珍寶有靈,重罪輕辦,究治事就此擱置,但出說為相州長史。)
    (全虛事,不見史傳,本編從裨乘彩來,為施德獲報之證。)
    (說奉敕出都,不消細述。)
    (既而有人訐告太子少保劉幽求,及詹事鍾紹京,說他有怨望語,當由玄宗下敕
    (按問。)
    (兩人不肯服罪,勢將下獄。)
    (姚崇上書營救,謂)
玄 宗:幽求等均有大功,但得閒職,未免沮喪,若使下獄,恐足驚動遠聽,反失人心。
    (乃不復窮治,只貶幽求為睦州刺史,紹京為果州刺史。)
    (侍郎王琚,亦坐貶澤州。)
    (御史中丞姜晦,及監察御史郭震,又彈劾韋安石韋嗣立趙彥昭李嶠諸人,阿附
    (取容,素來不能匡正,因俱黜為諸州別駕。)
    (又將廣州都督周利貞等,放歸田裡,終身不齒。)
    (幽求安石,憤恚即亡,餘人依次壽終。)
    (溫王重茂,徙封襄王,出居房州,開元二年病歿,諡為殤帝。)
    (玄宗勵精圖治,專任姚崇,汰僧尼,放宮人,罷兩京織錦坊,焚珠玉錦繡於殿
    (前。)
    (宋王成器等,請獻興慶坊宅為離宮。)
    (興慶坊就是隆慶坊,自玄宗入為太子,改名興慶,玄宗嘗制大衾長枕,與兄弟
    (同眠,及即位後,與宋岐諸王相見,仍行家人禮,至此因宋王入請,改舊邸為
    (興慶宮,仍為諸王築第,環列宮側。)
    (且就宮西南置樓,西樓署「花萼相輝」四字,南樓署「勤政務本」四字。)
    (玄宗隨時登摟,聞諸王作樂,必召令同升,對榻坐談,不異前時。)
    (或幸諸王第中,亦略跡言情,飲酒賦詩,屢賜金帛。)
    (諸王每日由側門進見,歸後即具樂縱飲,擊球鬥雞,馳逐鷹犬,成為常事。)
    (玄宗毫不加禁,竟有安樂與共的意思。)
    (時有鶺鴒千數,翔集麟德殿廷,浹旬始去。)
    (長史魏光乘上頌揄揚,謂為天子友悌,方得此祥。)
    (玄宗亦自為作頌,且嘗賜宋王等書,有云:
    (  昔魏文帝詩云)
幽 求:西山一何高?高高殊無極。上有兩仙童,不飲亦不食。賜我一丸藥,光耀有五色
    。服之四五日,四體生羽翼。
    (朕每言服藥而求羽翼,寧如天生兄弟之羽翼乎?陳思王之才,足以經國,絕其
    (朝謁,卒使懮死,魏祚未終,司馬氏奪之,豈神丸效耶?虞舜至聖,捨象傲以
    (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今數千載,天下歸善焉,此朕廢寢忘食所慕歎
    (也。)
    (頃因餘暇,選仙錄得神方雲,餌之必壽,今持此藥,願與兄弟共之,偕至長齡
    (,永永無極也。)
    (玄宗兄弟四人,宋王成器,最稱謹畏,成器以外,要算申王成義。)
    (兩人因避母昭成皇后尊諡,一改名憲,一改名撝。)
    (岐王範與誅太平,恃功稍驕,玄宗嘗戒諸王與群臣交遊,範不甚遵戒。)
    (駙馬都尉裴虛己,曾尚睿宗幼女霍國公主,後來與岐王游宴,私挾讖緯,坐流
    (新州。)
    (惟玄宗待範,仍然如故,且語左右道)
且 語:兄弟天性,怎可失歡?不過由奔競諸徒,妄思依附,朕終不因此生疑哩。
    (左右當然諛頌數語。)
    (但人主待遇兄弟,往往多刻薄,少惠愛,似玄宗這般友悌,也可謂古今罕有了
    (。)
    (極力褒揚,風示後世之有兄弟者。)
    (這且慢表。)
    
    
127**時間: 地點:
    (且說營州被契丹陷沒,未曾收復,見三十四回。)
    (所有營州都督一職,寄治幽州。)
    (玄宗先天元年,幽州大都督孫佺,欲復營州,與左驍衛將軍李楷洛,左威衛將
    (軍周以悌,發兵二萬餘人,往襲奚契丹。)
    (到了冷陘,被奚酋李大酺截擊,全軍覆沒。)
    (佺與以悌,均為所擒,惟楷洛逃歸。)
    (大酺恐唐師報怨,特將俘虜獻與突厥,統為默啜可汗所殺。)
    (默啜遂與奚契丹連和,屢次擾邊,唐廷擬羈縻突厥,通使修好。)
    (默啜可汗乃遣子楊我支入朝,且請許婚。)
    (玄宗允將蜀王女南河縣主,往嫁突厥,惟須待期方遣。)
    (太宗子愔封蜀王。)
    (默啜可汗屢請婚期,久未邀准,乃於開元二年春月,復使子同俄特勒,及妹夫
    (火拔頡利發石失畢,統兵圍北庭都護府,都護郭虔瓘設伏城外。)
    (俟同俄到來,伏兵突起,立將同俄刺死城下。)
    (火拔驚駭,頓時大奔,又被虔瓘追擊一程,虜兵多半敗死。)
    (默啜嚴責火拔,火拔懼不敢歸,竟攜妻子奔唐。)
    (唐封火拔為燕山郡王,號火拔妻為金山公主,賞賜從優。)
    (並州長史薛訥,聞突厥敗退,擬乘勢討奚契丹,復仇雪恥。)
    (時方七月,暑氣未衰,姚崇等以乘暑用兵,多害少利,因極力諫阻。)
且 語:(訥獨上言道)盛夏草肥,羔犢孳息,因敵資糧,正是絕好的機會,一舉便可滅
    虜了。
    (玄宗方以冷陘一役,引為深恨,遂視訥語為奇計,授訥同紫微黃門三品,令與
    (左監門衛將軍杜賓客,定州刺史崔宣道等,率兵二萬,出擊契丹。)
    (訥率步卒先至灤河,不意契丹兵四面伏著,一齊發作,將訥困在垓心。)
    (崔宣道等俱逗留不前,遂致訥孤軍陷敵,十死八九,訥只率數十騎突圍,身被
    (數創,才得脫走,返至幽州,報稱敗狀,歸罪宣道及胡將李思敬等八人,有制
    (盡斬首徇眾,且褫訥官爵。)
    (惟杜賓客曾上言不宜出師,獨得免議。)
    (已而吐蕃入寇,乃復起訥攝羽林將軍,兼隴右防禦使,與太僕少卿王晙,同擊
    (吐蕃。)
    (吐蕃自贊婆等入降,見三十四回。)
    (贊普器弩悉弄,陰有戒心,亦不敢深入為寇,且屢遣使求和。)
    (唐廷方內亂迭起,勉從和議。)
    
    
128**時間: 地點:
    (未幾,吐蕃南部皆叛,器弩悉弄自往討伐,病死軍中,國內無主,諸王爭立,
    (賴有遺臣數人,削平亂事,擁立器弩悉弄子棄隸縮贊為贊普,年僅七齡,遣使
    (至唐廷告喪,且乞申盟。)
    
    
129**時間: 地點:
    (此時正值中宗復位,國事粗定,無暇顧及外事,但不過虛與周旋,沒有甚麼約
    (言。)
    (後來吐蕃又遣大臣悉熏熱入貢,順便求婚,中宗命將雍王守禮女金城公主,許
    (配吐蕃贊普。)
    (守禮自雍徙豳,已在睿宗初年,故睿宗前應稱雍王。)
    (待贊普棄隸縮贊成年,方准迎女。)
    (轉瞬間已是睿宗景雲元年,吐蕃來迎公主,乃命左驍衛大將軍楊矩,持節送往
    (。)
    (公主到了吐蕃,贊普特築城與居,並乞河西九曲地,為公主湯沐邑。)
    (矩代為申請,竟得俞允。)
    (那知九曲地素來肥饒,水甘草良,最宜畜牧,吐蕃得了此地,恃為根據,因復
    (乘虛窺邊。)
    (戎狄之不可恃也如此。)
    (開元二年八月,虜相坌達延驅眾十萬,入寇臨洮,進攻蘭渭。)
    (楊矩正留任鄯州都督,悔懼自盡。)
    (玄宗令薛訥王晙,並力夾擊,復調兵十餘萬人,馬四萬匹,擬親自督行,作為
    (後應。)
    (晙姿表奇偉,智勇深沈,時人稱他有熊虎相。)
    (既受命西征,即率部兵二千名,自隴右出發。)
    (途中接到探報,知虜相屯駐大來谷,連營數里。)
幽 求:(晙語部眾道)虜兵甚眾,我兵甚寡,只應智取,不宜力敵。
幽 求:(乃選壯士七百人,令各易胡服,乘夜襲虜,且授計道)汝等往劫虜營,不必殺
    人,但教四面大呼,俟虜等散亂時,趁便擒斬,就算功勞。我自有兵策應。
    (各壯士領計去訖。)
    (晙率軍隨進,約去大來谷五里,聞前面有呼噪聲,料知各壯士已逼敵寨,便令
    (部兵齊鳴鼓角,與呼噪聲遙相應和。)
    (山空谷窈,浪聲越高,那時虜相坌達延,從夢中聞聲驚起,亟命番眾出帳迎故
    (。)
    (番眾尚睡眼昏花,到了營外,被唐軍四面攔殺,但見他所穿服飾,與自己相等
    (,還疑是本營變亂,一時無從分辨,只好持刀亂砍,模模糊糊的殺了一夜。)
    (等到天色熹微,唐軍統已退去,那番營左近的屍骸,統是吐蕃兵卒,無一唐軍
    (。)
    (坌達延檢驗屍首,數以萬計,方覺叫苦不迭,但已是無及了。)
    (王晙得著勝仗,結壘自固,嗣聞薛訥已到武街,中為虜營所阻,乃復募得勇士
    (,往約薛訥,出兵夜襲。)
    (坌達延懲著前敗,遽令退師。)
    (不意此番卻來鏖戰,王晙從左殺入,薛訥從右殺入,兩路夾攻,殺得屍橫滿野
    (,洮水為之不流,坌達延抱頭竄去。)
    (唐軍斬得虜首萬餘級,獲牲畜二十萬頭,於是唐將軍王晙威名,遠達塞外。)
    (唐代文武兼才,自李靖郭元振唐休璟張仁願外,仁願即仁亶,因避睿宗嫌,名
    (改亶為願。)
    (要算是王晙了。)
    (玄宗聞捷,乃罷親征議,拜訥為右羽林大將軍,兼平陽郡公,晙為銀青光祿大
    (夫,加清源縣男爵,兼原州都督。)
    (小將有詩詠王晙道:
    (   折衡禦侮仗元戎,熊虎呈奇氣象雄。)
    (十萬虜兵齊敗北,才知奇計得奇功。)
    (吐蕃既已敗退,玄宗特置幽州節度經略大使,統領幽易平媯亶燕六州,控御朔
    (方,專謀北略。)
    (節度使之名稱,自此始。)
    (欲知後事,且看下回再詳。)
    
    (唐室賢相,前稱房杜,後稱姚宋,竊謂姚宋之才識有餘,而度量不足,觀其排
    (擠張說,牽及岐王,假令因此窮治,輾轉株連,豈非一場大獄?幸而張說惠及
    (賈生,慨贈美人,施德於前,食報於後,卒使巨案消滅,說止外調,是不特說
    (之幸,抑亦唐之幸也。)
    (贈美人事,已見細評)惟玄宗天性友愛,無間骨肉,花萼相輝,足傳千古。)
    (本回連類敘明,深得善善從長之義。)
    (至若下半回之載及吐蕃,所以表明戎狄之無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豈和親
    (之策,所得而羈縻之者?微王晙之智足破敵,吐蕃其肯斂跡乎?世之視同胞如
    (仇敵,引外人為親友者,不必遠稽古訓,但以本回為借鑒,而安危得失之故,
    (固已可深長思也。)
    
    (第四十三回 任良相美政紀開元 閱邊防文臣平叛虜)
    
    
130**時間: 地點:
    (卻說玄宗既設置幽州節度,控御北邊,可巧突厥默啜可汗,復遣使求婚,自稱
    (乾和永清大駙馬,突厥聖天骨咄祿可汗。)
    (玄宗仍遠約婚期,延宕過去。)
    (默啜年已衰老,昏虐愈甚,還想大唐公主,真似癩蝦蟆想吃天鵝肉。)
    (部眾多半不服,葛邏祿胡祿屋鼠尼施等部落,先後降唐,共約萬餘帳,有制令
    (入處河南地,再調薛訥為涼州大總管,出鎮涼州。)
    (郭虔瓘為朔川大總管,移鎮並州,專伺突厥釁隙,以便北討,默啜正恨各部離
    (散,發兵擊葛邏祿胡祿屋鼠尼施等部,玄宗飭北庭都護湯嘉惠,左散騎常侍解
    (琬等發兵往援,又命薛訥為朔方道行軍大總管,與太僕卿呂延祚,靈州刺史杜
    (賓客等,共討突厥。)
    (默啜方移兵北向,往擊拔曳固部,大捷獨樂水,令部眾唱著胡歌,怛然南歸,
    (不復設備,哪知拔曳固散卒頡質略,正在柳林邊待著,俟突厥大軍經過,後面
    (只有默啜可汗,隨行不過數十人,他卻率眾突出,狙擊默啜,斬首亟遁,獻與
    (唐軍裨將郝靈荃。)
    (靈荃傳首唐都,盈廷稱慶,時值太上皇睿宗駕崩,玄宗因猝遭大故,無暇治戎
    (,乃令薛訥等還鎮,專備居喪事宜。)
    (睿宗在位僅二年,為太上皇約四年,崩年五十有五,諡為天聖真皇帝,安葬橋
    (陵。)
    (玄宗自任姚崇,抑制貴戚近幸,朝無弊政,請謁不行。)
    (黃門監盧懷慎,名為副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讓,因此時人號為伴食宰相
    (。)
    (崇嘗因子喪,乞假十餘日,政事委積,懷慎不能決,惶恐入謝。)
玄 宗:(玄宗慰諭道)朕以天下事委姚崇,卿但坐鎮雅俗,便足稱職了。
    (懷慎乃從容退朝。)
    (及崇已假滿,出決庶政,須臾了畢。)
    (崇頗有得色,顧謂紫微舍人齊澣道)
從 容:我為相可比何人?
    (澣未及答。)
從 容:(崇又道)可比得管晏否?
玄 宗:(澣徐答道)恐未及管晏,管晏立法,雖未能傳後,及身總不再變更;公所為法
    ,或作或輟,澣所以謂公不及呢。
    (可謂諍友。)
玄 宗:(崇又道)我雖不及管晏,究竟何如?
從 容:(澣復道)好算一救時良相。
玄 宗:(崇投筆起言道)救時良相,亦非易得,我果能此,願亦足了。
    (既而山東大蝗,百姓多焚香設祭,不敢捕殺,崇獨奏遣御史督飭州縣,趕緊捕
    (除。)
玄 宗:(盧懷慎謂殺蝗太盛,恐傷和氣,崇辯駁道)從前楚莊吞蛭,病且能瘳,孫叔殺
    蛇,後反致福,奈何不忍殺蝗,反忍人民饑死呢?若使殺蝗有禍,盡歸崇身,可
    好麼?
    (是極,是極。)
    (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
上 皇:蝗為天災,非人力可以除盡,昔劉聰時嘗令民除蝗,害反益甚,今請修德禳災,
    方足上回天意。
    (因拒御史檄諭,不肯受命。)
    (與盧懷慎一樣迂腐。)
上 皇:(崇移牒若水道)劉聰偽主,德不勝妖,今日聖朝,妖不勝德。古時良守治民,
    蝗不入境,如謂修德可免,彼豈無德致此麼?今若坐視食苗,忍心不救,將來秋
    收無著,恐刺史亦未能免咎呢。
    (若水乃懼,諭民捕蝗,共得十四萬石,蝗害少息。)
    (崇復飭御史察視捕蝗勤惰,作為黜陟,蝗乃盡淨,是年竟得免饑。)
    (黃門監盧懷慎,尋即病歿,遺表舉薦宋璟李杰李朝隱盧從願四人,玄宗頗為嘉
    (納,且深惋悼。)
    (原來懷慎為人,才具雖然有限,操守卻是甚廉,平居不營資產,俸賜多給親舊
    (,往往妻號寒,兒啼饑,所居不蔽風雨,隨便將就。)
    (及疾亟,宋璟盧從願等往候,但見敝簀單席,門不施箔。)
    (相見時,懷慎執二人手,唏噓與語道)
玄 宗:皇上求治,不為不殷,但享國日久,浸至倦勤,將來必有儉人乘間幸進,願二公
    留意為幸。
    (歿後家無餘儲,惟有一老蒼頭,請自鬻以辦喪事。)
    (四門博士張晏,為白情狀,玄宗乃賜縑帛百匹,米粟二百斛,因得治喪。)
    (追贈荊州大都督,諡曰文成。)
    (述此以表儉德。)
    (乃進尚書左丞源乾曜為黃門侍郎,同平章事。)
    (乾曜既相,崇適病痾,復請假養痾,遇有軍國大事,玄宗必令乾曜咨崇。)
    (乾曜奏對稱旨,玄宗必問道)
玄 宗:卿想從姚相處得來麼?
    (否則又諭令問崇。)
    (崇居宅僻陋,玄宗令徙寓四方館,崇言館屋華大,不敢徙居。)
玄 宗:(玄宗手諭道)恨禁中不便居卿,館中亦何必謙辭。
    (崇乃奉諭徙入。)
    (每日由中使問候,尚醫尚食,絡繹不絕。)
    (崇有三子,長名彝,次名異,又次名弈。)
    (彝異頗受賂遺,紫微史趙誨,系崇所親信,借勢受贓,事發當死,經崇上表營
    (救,未免忤旨,杖誨流嶺南。)
    (崇知寵遇漸衰,自請避位,特薦廣州都督宋璟自代。)
    (玄宗乃罷崇執政,遣內侍楊思勗迎璟。)
    (璟風度凝遠,應召登途,雖與思勗同行,絕不與思勗交言。)
    (頗有子輿氏風。)
    (思勗素得寵幸,返白玄宗。)
    (玄宗聞言,嗟歎再三,格外器重,遂授璟為黃門監,並罷源乾曜輔政,令蘇頲
    (同平章事。)
    (頲系故相蘇瑰子,幼即穎悟,一覽成誦,及為童子時,嘗與李嶠子同入禁中,
    (得蒙召對。)
    (頲進「木從繩則正,後從諫則聖」二語,嶠子獨對道)
玄 宗:斲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