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 至 第一二〇
111**時間: 地點:
(當時競譽昌宗,謂六郎面似蓮花,再思獨指為謬談。)
(昌宗問故,再思道)
昌 宗:語實倒置,六郎豈似蓮花?乃蓮花似六郎呢。
(昌宗也為解頤。)
(武氏年近古稀,也恐死期將近,樂得任情縱欲,再博幾年歡娛,所有一切朝政
(,都委任這同平章事猶仁杰。)
(獨任狄公,是武氏聰明處。)
(仁杰以復唐自任,對著武氏卻婉言諷諫,屢把那切情切理的言語,徐徐引導,
(所以武氏也被感悟,目為忠誠。)
武 氏:(武氏嘗謂仁杰道)朕欲得一佳士,秉樞機,究竟何人可用。
仁 杰:文學如蘇味道李嶠等,皆一時選。但佐治有餘,致治不足,必欲取卓犖奇材,莫
若荊州長史張柬之。
(武氏乃擢柬之為洛州司馬。)
(越數日,又問仁杰,仁杰)
仁 杰:前薦張柬之,尚未擢用。
武 氏:已遷任洛州了。
仁 杰:柬之有宰相才,不止一司馬呢。
(乃復擢為秋官侍郎。)
(仁杰又嘗薦夏官侍郎姚元崇,監察御史桓彥范,泰州刺史敬暉等數十人,後來
(皆為名臣。)
仁 杰:(或語仁杰道)天下桃李,盡在公門。
仁 杰:薦賢為國,並非為私呢。
(仁杰長子名光嗣,聖歷初為司府丞,武氏令宰相各舉尚書郎一人,仁杰竟以光
(嗣薦,乃晉拜地官員外郎,材足稱職。)
武 氏:(武氏嘗語仁杰道)晉祁奚內舉得人,卿亦不愧祁奚了。
(惟仁杰有盧氏堂姨,居橋南別墅,一子已長,未嘗入都城。)
(仁杰常有饋遺,每值休沐,必親往問候,適見表弟挾著弓矢,攜了雉兔,來歸
(進膳,見仁杰在座,一揖即退,意甚輕簡。)
仁 杰:(仁杰因白姨母道)仁杰現已入相,表弟所願何官,當為盡力。
武 氏:(姨笑道)宰相原是富貴,但我止生一子,不願他服事女主呢。
(高操出仁杰上,故特為表明。)
(仁杰赧顏而退。)
(久視元年九月,狄仁杰卒,年七十一。)
(大書特書。)
(武氏聞訃,不禁泣下道)
不 禁:朝堂自此無人,天奪我國老,未免太速呢。
(乃追贈文昌右相,諡曰文惠。)
(中宗復位,晉賺司空,睿宗朝又加封梁國公。)
(小子有詩詠狄梁公道:
( 唐室垂亡賴轉旋,滿朝誰似狄公賢?)
(休言事女污臣節,名士原來貴達權。)
(仁杰歿後,應另有一番黜陟,待小子下回敘明。)
(武氏之威,只能行於朝廷,不能行於蠻夷,故契丹方平,突厥又熾,武氏欲和
(親以羈縻之,而默啜謂我女須嫁李氏,安用武氏兒,反若名正言順,無可指駁
(。)
(夷狄且有君,不如諸夏之亡,吾為唐室愧矣。)
(當日者嬖幸擅權,盈廷蕪穢,無一非武氏家奴,惟婁狄二公,以功名終,頗有
(重名,然婁師德只務圓融,不知大體,所差強人意者,惟狄仁杰一人。)
(綱目於仁杰之歿,不系周字,明其始終為唐,未可以周臣視之。)
(碩果僅遺,所關者大,本編於仁杰亦無貶詞,宜哉!)
(第三十六回 證冤獄張說辨誣 誅淫豎中宗復位)
112**時間: 地點:
(卻說狄仁杰已歿,他相如蘇味道李嶠陳元方等,均不逮仁杰。)
(味道嘗言人生處事,當模稜兩可,不必過明,時人號他為蘇模稜。)
(嶠徒有文名,當時上瑞石頌,稱為皇符,貽譏人口。)
(元方較為清謹,惟因細事不奏,忤武氏意,已經罷職。)
(武氏乃悉心選擇,另用數人,韋安石為同平章事,崔玄暐為天官侍郎,張嘉貞
(為監察御史,三人均有清操,為世所重。)
(又都御史蘇頲,覆按宿獄,平反多人,都下始乏冤囚。)
(久視二年,仍用正月為歲首,改元大足,尋復改為長安。)
(三月間雨雪數寸,蘇味道稱為瑞雪,率百官入賀,侍御史王求禮出阻道)
武 氏:三月雪為瑞雪,臘月雷可稱瑞雷麼?
(一語駁倒。)
(味道不從,及武氏視朝,即相率拜賀。)
武 氏:(求禮獨昂然道)今陽和布令,草木發榮,天乃下雪為災,怎得誣稱瑞雪?臣見
味道等阿諛取悅,均不值一辯呢。
(武氏為之不歡,輟朝竟入。)
(越數日,又有人獻三足牛,味道又欲入賀。)
武 氏:(求禮揚言道)物反常為妖,牛本四足,如何缺一?這乃政教不行的現象呢。
(味道乃止。)
(肅政中丞魏元忠,奉宸監丞郭元振,相繼外調,控御突厥吐蕃。)
(元忠出為蕭關道大總管,轉徙靈武道,馭軍持重,寇不敢逼。)
(元振出任涼州都督,擇險加防,南境硤石置和戎城,北境磧石置白亭軍,拓境
(千五百里,且命甘州刺史李漢通,開置屯田,兵食俱足,轉餉無煩。)
(突厥默啜可汗,無隙可乘,乃遣屬吏莫賀乾入朝,願以女妻太子兒。)
(武氏意在羈縻,歸使許婚。)
(默啜始釋武延秀南還,邊境少寧。)
(魏元忠還任舊職,兼檢校洛州長史,治事嚴明。)
(洛陽令張昌儀,仗二兄勢力,素不守法,每入長史衖聽值,出入自由,至元忠
(蒞任,屢加訓斥。)
(張易之家奴,暴亂都市,又由元忠逮捕,立斃杖下。)
(二張挾恨遂深,武氏卻進元忠同平章事,因此二張愈加側目。)
(歧州刺史張昌期,系易之弟,奉召為雍州刺史,復被元忠奏阻。)
元 忠:(元忠且面奏武氏謂)承乏宰相,不能盡忠死節,反令小人在側,罪該萬死。
(看官試想!小人二字,明明是指斥二張,二張聽了,哪有不賊膽心虛,恨上加
(恨。)
(會武氏有疾,二張遂欲搆陷元忠,司禮監高戬,嘗侍太平公主,往來宮中,二
(張隱含醋意,乃誣稱元忠與戬私議,謂)
或 謂:武氏年老,不若倚附太子,為永久計。
(是語傳達武氏,武氏大怒,竟命將元忠及戬,下獄待質。)
(據此看來,二張與太平公主亦未免有曖昧情事。)
(一面召太子相王,及諸宰相,使元忠與昌宗參對,兩下爭論未決。)
(武氏疾已少愈,擬親加面訊。)
(昌宗欲引一證人,為必勝計,自思與鳳閣舍人張說,頗為親密,遂暗中囑令作
(證,當以好官相酬。)
(說當面允諾,不料為同僚宋璟所知,竟於臨訊這一日,預待朝房。)
(昌宗與元忠,兩人入訴武氏前,又復辯論不休,昌宗謂)
昌 宗:可問張說,彼亦聞元忠言。
(武氏即召說入朝,將至朝門,兜頭碰著宋璟。)
與 語:(璟便與語)名義至重,鬼神難欺,不可黨邪陷正,自求苟免。就使得罪被竄,
亦播榮名,萬一不測,璟當叩閣力爭,與君同死。萬代瞻仰,在此一舉。
(元忠不死,賴有此言。)
(侍御史張廷珪、左史劉知幾兩人,俱在璟側,廷珪援朝聞道夕死可矣兩語,勉
(勵張說。)
元 忠:(知幾亦加勉道)毋污青史,為子孫累。
(說點頭而入。)
(元忠見說進來,恐他證成冤獄,便呼道)
元 忠:張說欲與昌宗,共羅織魏元忠麼?
與 語:(說叱道)元忠為宰相,何乃效里巷小兒語?
(說畢,便謁見武氏。)
(武氏問及獄證,說尚未對,昌宗向說道)
昌 宗:何不亟行奏明?
與 語:陛下試看昌宗,在陛下前,尚逼臣如此,況在外面?臣實不聞元忠有是言。
(閱至此,我為一快。)
昌 宗:(昌宗遽厲聲道)張說與魏元忠同反。
武 氏:(武氏顧昌宗道)你亦太信口誣人了。
昌 宗:臣不敢誣說,說嘗稱元忠為伊周。伊尹放太甲,周公攝王位,難道不是欲反麼?
武 氏:(說正色道)易之兄弟,統是小人,徒聞伊周名,未識伊周法。日前元忠入相,
自謂無功受寵,不勝慚懼。臣實語元忠道:『公居伊周職任,正可效忠。』伊尹
周公,是千古忠臣,歷代瞻仰,陛下用宰相,不使學伊周,將學何人?臣亦明知
今日附昌宗,立取台衡,附元忠,反遭族滅,但鬼神難欺,名義至重,臣不敢誣
證元忠,自取冤累。
(我閱此,又為一快。)
(武氏不便再問,半晌才語道)
武 氏:張說反覆小人,宜一並系治。
(語畢,下座入內。)
(說乃與元忠一同系獄。)
(越日,獨召說入問,說奏對如前。)
(武氏再命宰相及武懿宗復訊,說仍執前言,矢口不移,正諫大夫朱敬則等,先
(後上疏,為元忠訟冤,武氏竟貶元忠為高要尉,說與戬皆流竄嶺南。)
(元忠出獄辭行,伏殿奏陳道)
元 忠:臣年已老,今向嶺南,九死一生,但料陛下他日,必思臣言。
武 氏:將來有甚麼禍崇?
(元忠抬頭見二張侍側,便指示道)
元 忠:這兩小兒必為亂階。
(二張忙下殿叩首,極口稱冤。)
(武氏叱元忠退去,自引二張入宮,不再下制。)
(侍御史王晙,又奏稱元忠無罪,亦不見報。)
(元忠襆被出都,太子僕崔貞慎等,設餞郊外,被易之聞知,又欲重興大獄,捏
(狀告密,謂貞慎等與元忠謀反,署名系柴明二字。)
(武氏復使監察御史馬懷素鞫問,懷素集訊數次,並無實據,故意延案不復,內
(使督促再三,懷素乃入殿自陳,請傳柴明對質。)
武 氏:朕不知柴明住處,但教照案鞫治,何用原告?
元 忠:(懷素道)事無證據,奈何誣人?
武 氏:(武氏怒道)卿欲縱容叛臣麼?
從 容:(懷素從容)臣何敢縱容叛臣?但元忠以宰相被謫,貞慎等以親故餞行,若即誣
他謀反,臣實不敢附和。從前漢朝欒布,奏事彭越頭下,漢祖且不以為罪,況元
忠罪狀,不如彭越,陛下乃欲誅及送行,豈非過甚?陛下操生殺權,如欲加人以
罪,不妨取決,聖衷若必委臣訊鞫,臣何敢妄斷?只好據實奏聞。
(理直氣壯。)
(武氏聽他侃侃直陳,倒也覺得有理,怒氣亦為之漸平)
武 氏:卿且退!朕已知道了。
(懷素退後,此案遂擱置不提,貞慎等乃得免罪。)
武 氏:(宋璟嘗自歎道)我不能為魏公伸冤,不但負魏公,並且負朝廷,抱愧恐無已時
了。
(璟系邢州南和人,耿介不阿,舉進士第,累官至鳳閣舍人。)
(武氏因璟有才,頗加器重,嘗召入賜宴,與二張同席。)
(二張同居卿列,位居三品,璟系六品官階,當然入就下座。)
(易之因武氏重璟,也歡顏相待,虛位與揖道)
武 氏:公系第一名流,何故下座?
便 語:(璟答道)才劣位卑,張卿以為第一,竊所未解。
便 語:(天官侍郎鄭果,時亦在座,便插入道)宋公奈何稱五郎為卿?
武 氏:(璟奮然道)就官職言,正當以卿相呼,足下非張卿家奴,乃欲稱卿為郎麼?
(說得鄭果啞口無言,不由的面頰發赤;就是與座諸官,也不禁感愧起來。)
(到了終席,璟不同二張通語,二張自是怨璟,有時經武氏召幸,未免加入讒言
(。)
(偏武氏知他忠直,不欲輕信。)
(武氏明哲處,卻非常人可及,但若無此智,何能臨朝至二三十年耶?惟二張勢
(力,總日盛一日,無論宮廷內外,稍忤二張意旨,即遭嚴譴。)
(舊皇孫重照,系中宗長子,中宗被廢,重照亦貶為庶人。)
(見三十回。)
(至中宗復召入東都,立為太子,乃封重照為邵王,且因照字與曌字相通,犯武
(氏諱,改為重潤。)
(重潤妹永泰郡主,嫁與武承嗣子延基,兄妹相見,不免道及二張醜事,二張偶
(有所聞,即入訴武氏,且請武氏,不復召幸,免滋謗語。)
(這武氏愛二張如活寶,一日不能相離,驟然聽得此語,不禁老羞成怒,立召重
(潤兄妹入宮,責他無故謗議,不容分辯,即命內侍加杖。)
(可憐那兩人是金枝玉葉,哪裡受得起杖刑,更兼內侍討好二張,手下格外加重
(,竟把兩人打得皮開肉爛,及舁回住處,已是氣息毫無,魂歸冥漠。)
(武氏怒尚未息,索性將繼魏王武延基,也同日賜死。)
(自己姪孫,也不暇顧,淫毒至此,可勝浩歎。)
(同平章事韋安石,見二張凶橫益甚,舉發他各種罪狀,有制令安石與右庶子唐
(休璟,審問二張。)
(安石等方欲傳訊,哪知內敕復到,竟出安石為揚州長史,休璟為幽營二州都督
(。)
(休璟知二張從中媒孽,臨行時密語太子道)
便 語:二張恃寵不臣,必且作亂,殿下應預先防備,免得遭殃。
(太子允諾,休璟自去。)
(武氏因安石外調,擬選人補缺,意尚未決,可巧突厥別部酋長叱列元崇,糾眾
(寇邊,當遣夏官尚書姚元崇,出任靈武道安撫大使,控制叛番,召見時令以字
(為名,免與叛寇相同。)
(武氏專就是等處著想。)
(元崇表字元之,陝州硤石人,自是遂以字行。)
(武氏且令薦舉相才,元之)
元 之:張柬之沈厚有謀,能斷大事,現年已八十,請陛下速用為是。
(武氏應諾,待元之去後,即用柬之為同平章事。)
(柬之先任合州刺史,見前回。)
(尋與荊州長史楊元琰對調,兩人同泛江至中流,談及武氏革命事。)
(元琰慷慨太息,竟至泣下。)
柬 之:(柬之與語道)他日你我得志,當彼此相助,同圖匡復。
(元琰答稱如約。)
(至是柬之入相,遂薦元琰為右羽林將軍,且與語)
且與語:江上舊約,尚相憶否?
元 琰:謹記勿忘。
(柬之又結司刑少卿桓彥范,右台中丞敬暉,及右散騎侍郎李湛等,同謀復唐,
(待時乃發。)
(長安四年秋季,武氏又復寢疾,累月不見輔臣,惟二張侍側不離。)
上 疏:(鳳閣侍郎崔玄暐上疏)太子相王,孝友仁明,足侍湯藥,宮禁所關甚重,幸無
令異姓出入。
(疏上數日,適武氏病得少瘥,乃批答出來,系是「感卿厚意」四字。)
(二張見此批答,恐致見疏,且慮武氏病篤,必將及禍,因陰結黨援,為預備計
(。)
(不料外面已屢有揭帖,說是二張謀反。)
(二張日夕彌縫,就是武氏得知,也置諸不問。)
(偏是謠言日甚,不得不令二張加懮,密引術士李弘泰,占問吉凶。)
武 氏:(弘泰謂)昌宗有天子相,勸他至定州造佛寺,可以祈福。
(昌宗方暗自欣幸,奈被許州人楊元嗣聞悉,即行告發。)
(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武氏命平章事韋承慶,及司刑卿崔神慶,御史中丞宋璟等,審問二張。)
(昌宗慌忙入白武氏,叩首流涕,自稱)
叩 首:弘泰雖有妄言,臣等實無異心。
(武氏乃令內侍傳語問官,囑他援自首律,減昌宗罪。)
武 氏:(承慶神慶復奏云)昌宗准法首原,弘泰首惡當誅。
(獨宋璟與大理丞封全禎,上疏辯駁道)
上 疏:昌宗屢承寵眷,復召術士占相,意欲何為?且果以弘泰為妖妄,何不即執付有司
?雖雲據實奏聞,終是包藏禍心,法當處斬,不得少貸。
(疏入不省。)
(璟復見武氏,堅請收系二張,武氏仍然不許,但云)
武 氏:且檢詳文狀,再行定奪。
(璟退出後,竟有制令璟安撫隴蜀,璟不肯行,上言)
上 疏:本朝故事,中丞非軍國大事,不當出使,今隴蜀無變,臣不敢奉制。
(武氏乃改令璟往幽州,推按都督屈突仲翔贓污。)
武 氏:(璟又謂)外臣有罪,須由侍御或監察御史往審,臣不敢越俎代行。
(司刑少卿桓彥范,及鳳閣侍郎崔玄暐,又接連入奏,固請武氏加罪昌宗。)
(武氏乃令法司議罪。)
(司刑卿韋昇,系玄暐弟,復奏應處大辟,武氏不從。)
(璟復入請窮治,武氏)
武 氏:昌宗已向朕自首,理應減罪。
上 疏:(璟答道)昌宗為飛書所逼,窮蹙首陳,本非初意,且謀反大逆,罪難首原,若
昌宗不伏大刑,何用國法?
(武氏溫言勸解,璟厲聲道)
武 氏:昌宗分外承恩,臣知言出禍隨,只因義憤所激,寧死不恨。
(武氏不覺變色。)
(內史楊再思在側,恐璟忤旨,遂宣敕令出。)
武 氏:(璟又道)聖主在此,臣面聆德音,不煩內史擅宣敕命。
(真是硬頭子。)
(武氏無言可駁,只好飭令復訊,遣昌宗至御史台對簿。)
(璟乃趨出,即詣台立按昌宗。)
(才經數語,忽由內使持敕特赦,引昌宗自去。)
(璟不便追還,只長歎道)
昌 宗:不先擊小子腦袋,悔無及了。
(用全力搏免,仍被脫去,應呼負負。)
(既而武氏令昌宗謝璟,璟不令見,且傳語道)
武 氏:公事公言,若私見便是違法,王法怎得有私哩?
(昌宗格外慚恨。)
(會璟為子授室,竟謀遣刺客殺璟,幸有人先為通報,璟乃潛宿他舍,才得免禍
(。)
(越年正月,即嗣聖二十二年,是年改元神龍。)
(武氏疾甚,二張仍居中用事,暗蓄異謀。)
(於是同平章事張柬之,以為時機已至,不應再緩,乃密邀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
(至第,與語)
與 語:將軍今日富貴,從何得來?
多 祚:(多祚泣下道)統是先帝所賜。
柬 之:今先帝二子,為二豎所危,將軍獨不思報先帝大德麼?
多 祚:苟利國家,惟相公驅使,多祚不敢自愛身家。
柬 之:可真麼?
多 祚:(多祚指天為誓道)如有虛言,應受天誅。
(柬之大喜,即與同謀匡復事宜,復令桓彥范敬暉李湛等,俱為羽林將軍,令掌
(禁兵。)
(又恐二張先自啟疑,特參入一個武攸宜,使與彥范等同列。)
(二張果無異言。)
(俄而姚元之自靈武至都,柬之語彥范道)
柬 之:元之到來,吾事濟了。
(遂招元之入室,商定大計,且轉告彥范等人。)
(彥范歸白母前,母與語)
與 語:忠孝不兩全,先國後家,庶不失為忠臣。
(亦是賢母。)
(於是彥范遂與張柬之崔玄暐敬暉李湛楊元琰李多祚等,約同起義,並邀同司刑
(少卿袁恕己,左羽林衛將軍薛思行趙承恩,職方郎中崔泰之,庫部員外郎朱敬
(則,司刑評事冀仲甫,檢校司農少卿翟世言,內直郎王同皎,率左右羽林兵五
(百餘人,入玄武門。)
(同皎曾尚太子次女新寧郡主,先與李多祚李湛,馳入東宮,奉迎太子。)
(太子未免疑懼,不敢出來。)
同 皎: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殿下橫遭幽廢,神人同憤,迄今已二十二年。今無心悔禍,
北門南牙,同心恊力,共討凶豎,恢復大唐社稷,請陛下速至玄武門,親撫大眾
,即刻入宮誅逆。
太 子:(太子支吾道)凶豎誠當誅滅,但太后患病未痊,恐致驚膽,願諸公再作後圖。
(庸主實是無用。)
太 子:(李湛忙接入道)諸將相不顧家族,再造社稷,殿下奈何欲納諸鼎鑊呢?請陛下
自往面諭,決定進止。
(太子欲前又卻,同皎)
同 皎:事不宜遲,遲即有變,殿下亦恐難逃禍呢。
(太子乃行。)
(既出門外,同皎即扶抱太子上馬,代為執轡,馳至玄武門前。)
(大眾歡躍相迎,不待太子開口,便將他擁至內殿,斬關而入。)
(二張聞變,慌忙趨至殿廡,探聽消息,正值羽林軍進來,由張柬之等指揮,一
(齊趨上,刀光閃處,便將兩個貌美心凶的淫夫,劈作數段。)
(再進至武氏所寢的長生殿,見殿前侍衛環立,由柬之等叱退,直叩寢門。)
(武氏聞人聲雜沓,料知有變,即力疾起牀,厲聲問道)
武 氏:何人膽敢作亂?
柬 之:(柬之等擁太子入室)張易之昌宗謀反,臣等奉太子令,入誅二逆,恐致漏泄,
故不敢預聞。臣等自知稱兵宮禁,罪應萬死。
(武氏為唐室罪人,此時正應直數其罪,貶入別宮。)
(奈何反自坐罪乎?武氏怒目視太子道)
武 氏:汝敢為此麼?但二子既誅,可還東宮。
柬 之:(彥范進言道)太子怎得再返東宮?昔天皇以愛子托陛下,今年齒已長,天意人
心,久歸太子,臣等不忘太宗天皇厚恩,故奉太子誅賊,願陛下傳位太子,上順
天心,下副民望。
(武氏不欲允行,因見人情洶洶,又未便嚴詞拒絕,正在躊躇顧慮,驀見李湛亦
(立門前,便顧語道)
武 氏:汝亦為誅易之將軍麼?我待汝父子不薄,不意乃有今日。
(湛系李義府子,聽了此言,竟俯首無詞。)
(武氏又見崔玄暐,也與語道)
武 氏:他人多因人薦用,惟卿由朕特拔,今亦與彼等同來麼?
與 語:(玄暐道)這便是報陛下大德呢。
武 氏:(武氏不禁頓足道)罷罷!
(說了兩個「罷」字,仍返牀躺下。)
(柬之仍擁太子出殿,即令羽林軍收捕張同休昌期昌儀,三人捉住雙半,遂請太
(子令,梟首天津橋南,且飭拘二張餘黨,逮韋承慶崔神慶房融等下獄。)
(一面派袁恕己輔相王旦,統南牙兵,防備不測。)
(一面召太平公主,令入白武氏,請制傳位。)
(公主因二張譖死高戬,與有夙嫌,此次二張受誅,樂得充這美差,入勸武氏,
(不到半日,遂請出一道太子監國的制敕。)
(越宿又頒制傳位,復辟功成,大赦天下,改元神龍。)
(神龍現首不現尾,故其後為韋氏所弒。)
(惟二張黨與不赦。)
(百官登殿朝賀,當由中宗頒敕賞功。)
(相王加號安國相王,拜為太尉。)
(太平公主,加號鎮國太平公主。)
(授張柬之夏官尚書,同鳳閣鸞台三品,崔玄暐為內史,袁恕己為鳳閣侍郎同平
(章事,敬暉桓彥范為納言,並賜爵郡公。)
(李多祚賜爵遼陽郡王,王同皎為駙馬都尉,兼右千牛衛將軍,爵瑯琊郡公。)
(李湛為右羽林大將軍趙國公,餘皆進秩有差。)
(越日,徙武氏居上陽宮。)
(又越日,由中宗率同百官,詣上陽宮,加武氏尊號,稱為則天大聖皇帝。)
(不復武氏後號,仍稱她為皇帝,柬之等殊不曉事。)
(還朝後,敕令武氏宗族,概守舊官。)
(皇族子孫,曾遭配沒,盡准歸復屬籍,且量敘官屬。)
(從前週興來俊臣等冤誣諸人,咸令昭雪,子女俱免配沒,一律遣歸。)
(復國號為唐,凡郊廟社稷陵寢,官制旗幟服色文字,皆如永淳以前故事。)
(永淳系高宗年號,見前文。)
(復以神都為東都,遷武氏七廟至西京,仍命避諱。)
(貶韋承慶為高要尉,流崔神慶至欽州,房融至房州。)
(調楊再思留守西京,出姚元之為亳州刺史。)
(小子有詩詠中宗復辟道:
( 帝子登台復大唐,山河再造慶重光。)
(如何諸武仍留孽,又使餘凶亂政綱。)
(看官聽著!這姚元之系定策功臣,為何謫出亳州?這種情由,待小子下回再說
(。)
(上回敘二張入幸,不過穢亂深宮,罪尚未甚。)
(至本回方及二張兇惡,冤誣魏元忠,幾至於死,非宋璟之規正張說,及張說之
(指斥張昌宗,則冤獄構成,大刑立至,元忠尚能襆被出都乎?重潤兄妹,系出
(華冑,又被讒死,甚至私引術士,密謀不軌,兇惡至此,死有餘辜。)
(天道福善而禍淫,未聞有淫人致福者,況益以兇惡乎?張柬之等,舉兵討逆,
(名正言順,二張之誅,正天之假手柬之,為淫惡者示之報也。)
(惟淫後尚存,且加尊號,餘孽未殄,仍守舊官,柬之等但知懲前,不務毖後,
(固為失策,昭昭者天,豈尚未厭禍,再欲亂唐耶?讀此回為之一快,又為之一
(歎。)
(第三十七回 通三思正宮縱欲 竄五王內使行兇)
113**時間: 地點:
(卻說姚元之為定策功臣,當中宗復位時,曾加封梁縣侯,食邑二百戶,至武氏
(遷居上陽宮,元之曾隨駕過省,見了武氏,竟嗚咽流涕。)
(及還,張柬之桓彥范與語道)
柬 之:今日何日?豈公涕泣時麼!
元 之:前日助討凶逆,是不廢大義,今日痛別舊君,是不忘私恩,就使因此得罪,亦所
甘心。
(元之以敏達稱,斯語實為避禍計,厥後五王遭害,元之獨免賴有此爾。)
(柬之入白中宗,乃即出為亳州刺史。)
(中宗復立韋氏為皇后,追贈後父玄貞為上洛王,母崔氏為王妃。)
中 宗:(左拾遺賈虛已上疏道)異姓不王,古今通制,今中興伊始,萬姓仰觀,乃先封
後族為王,殊非廣德施仁的美意。況先朝曾贈後族為太原王,可為殷鑒。
(指武士彟封王事。)
(中宗不報。)
(原來中宗在房州時,與韋氏同遭幽禁,備嘗艱苦,情愛甚篤。)
(每聞敕使到來,中宗不勝惶懼,即欲自盡,韋氏嘗勸阻道)
韋 氏:禍福無常,未必定是賜死,何用這般慌張呢?
(既而延入內使,果沒有意外禍事。)
(中宗遂深信韋氏,倍加情好,且與她私誓道)
中 宗:他時若再見天日,當惟卿所欲,不加禁止。
(同居患難,應敦情好,何惟卿所欲之語,如何使得?及中宗復位,再立為後。
()
(韋氏遂依踐舊約,居然欲仿行武氏故事,干預朝政,且乾出那無法無天的事情
(來了。)
中 宗:(先是二張伏誅,諸武尚存,洛州長史薛季昶,入語張柬之敬暉道)二凶雖誅,
產祿猶在,呂產呂祿系漢呂後從子。去草不除根,終恐復生。
柬 之:(柬之敬暉道)大事已定,尚有何慮?我看若輩如幾上肉哩。
(未免大意。)
柬 之:(季昶出歎道)我輩恐無死所了。
幽 求:(朝邑尉劉幽求亦語桓彥范敬暉道)三思尚存,公等終無葬地,若不早圖,噬臍
無及。
(彥暉二人,仍付諸一笑,全然不睬。)
(哪知這位武三思,常出入禁掖,勾通六宮,比那武氏專政時,還要進一層威風
(。)
(看官聽我道來,便已知他淫威漸熾,不可收拾了。)
(中宗生有八女,第七女安樂公主,乃是中宗被廢時,挈韋氏赴房州,途次分娩
(,解衣作褓,特取名為裹兒。)
(及年至十餘齡,姿性聰慧,容貌麗都,竟是一個閨中翹楚,中宗與韋氏,甚加
(寵愛。)
(至中宗仍還東宮,眷屬一並隨歸。)
(武氏見了此女,也愛她秀外慧中,遂命嫁與武三思子崇訓。)
(臨嫁時備極張皇,令崇訓行親迎禮,貴戚顯宦,無不往賀。)
(宰相李嶠蘇味道,及郎官沈佺期宋之問等文士,且獻入詩文,滿紙稱頌,連上
(官婉兒,也隨同賀喜,齎奉篇章。)
(中宗見婉兒詩意清新,容色秀麗,已自稱賞不置,到了復位以後,大權在握,
(便把婉兒召幸,合成一個鸞鳳交,冊為婕妤,封婉兒母鄭氏,為沛國夫人。)
(其實婉兒早已破瓜,並非處子,她自與六郎相謔,被武氏斥退後,已知不得近
(禁臠,只好降格相求,另尋主顧。)
(應三十五回。)
(可巧武三思是個色中餓鬼,常倚武氏勢力,值宿宮中,因得與婉兒眉去眼來,
(鉤搭成歡。)
(婉兒與三思,年齡雖不相當,猶幸三思生得頎晰,枕席上的工夫,又具有特長
(,便也樂得將就,聊解情懷。)
(後經中宗召幸,自歎命不由人,更嫁老夫,所有牀第風光,遠遜三思數倍,不
(過因皇恩加寵,沒法推辭,只得敷衍成事,暫過目前。)
(偏韋氏也是個好淫婦人,平時雖與中宗親愛,心中恰很有不足意,婉兒素性機
(警,相處數日,便已猜透八九,更放出一種柔媚手段,取悅韋氏,引得韋氏不
(勝喜歡,竟視婉兒是個知己,暇時輒與她談心,無論甚麼衷曲,無不傳宣,甚
(且連中冓私情,也竟說出。)
中 宗:(嘗語婉兒道)你經皇上寵幸,滋味如何?我看似食哀家梨,未曾削皮,何能知
味?
(語出《控鶴監秘記》,看官欲知韋氏語意,請視原書。)
婉 兒:(婉兒乘勢迎合道)皇后與皇上同經患難,理應同享安樂,試思皇上自復位後,
今日冊妃,明日選嬪,何人敢說聲不是?難道皇上可以行樂,皇后獨不能行樂麼
?
(這數語正中韋氏心坎,卻故作嗔語道)
韋 氏:你是個壞人!我等備位宮闈,尚可似村俗婦人,去偷男子漢麼?
婉 兒:則天大聖皇帝,皇后以為何如?
(韋氏不禁一笑。)
(婉兒索性走近數步,與韋氏附耳數語,韋氏恰裝著一種半嗔半喜的樣兒,婉兒
(知已認可,遂出去引導可人兒,夤夜入宮。)
(是夕正值中宗留宿別寢,趁著韋氏閒暇,即把情人送入,一宵歡樂,美不勝言
(。)
(看官道是何人?原來就是武三思。)
(婉兒自己不貞,還要教壞韋後,看官閱過此等歷史,則女子無才是德之言,非
(真迂論。)
(嗣是三思得一箭雙雕,只瞞著中宗一副耳目。)
(這頂綠頭巾,實出婉兒之賜。)
(韋氏與婉兒,且向中宗面前,屢說三思才具優長,中宗竟拜三思為司空,同中
(書門下三品,渠肯為後妃效勞,理應加封。)
(並進婉兒為昭容,令她專掌詔命。)
(三思子崇訓,與崇訓妻李裹兒,當然封為駙馬公主,不消細說。)
(既而復封散騎常侍武攸暨為定王,兼職司徒,諸武聲勢復振。)
(張柬之等始覺著急,乃入朝面奏,請中宗削諸武權。)
(看官試想!)
114**時間: 地點:
(此時的中宗,還肯聽他奏請麼?三思入宮,與韋氏擲雙陸,中宗且自為點籌,
(至三思歸第,間或一二日不至,中宗即微服往訪,差不多似魚得水,似漆投膠
(。)
(你的妻妾,得了他的滋味,宜乎加愛,試問你有什麼好處。)
韋 氏:(監察御史崔皎進諫道)國命初復,則天皇帝尚在西宮,人心未靖,舊黨猶存,
陛下奈何微行,不防危禍哩?
(中宗非但不從,反把崔皎所言,轉告三思。)
(昏愚至此,安得不死。)
(三思引為大恨,遂與婉兒密議,造出一種墨敕,只說由中宗手諭,不必經過中
(書門下,便好直接施行,這明明是欲奪宰相政權,歸入宮中,好令三思等任情
(舞弊。)
(又況詔敕都歸婉兒職掌,中宗又是個糊塗蟲,所頒墨敕,統是婉兒代筆,是假
(是真,外人無從辨明。)
(於是中宗庶子譙王重福,為韋氏所譖,說他妻室是二張甥女,顯見是黨同二張
(,一道墨敕,將他貶為均州刺史,令州司從旁管束。)
(還有術士鄭普思,尚衣奉御葉靜能,好談妖妄,獻媚中宮。)
(韋氏替兩人說項,又是一道墨敕,授普思為秘書監,靜能為國子祭酒。)
(桓彥范敬暉等竭力奏阻,拾遺李邕亦上疏諫諍,均不見從,惟高宗廢後王氏,
(及蕭淑妃兩人,由武氏易姓為蟒為梟,總算經宰相奏請,仍復舊姓。)
(又召還魏元忠為兵部尚書,擢用宋璟為黃門侍郎,任使得人,尚孚眾望。)
(餘皆為韋氏婉兒三思等所把持,多半營私壞法。)
(韋氏竟援武氏故例,當中宗視朝時,也在御座左側,隔幔坐著。)
奏 稱:(桓彥范奏稱)牝雞司晨,有害無利,請皇后專居中宮,勿預外事。
(中宗並不理睬。)
(胡僧慧范,挾術結韋氏歡,韋氏竟稱他平亂預謀,特授銀青光祿大夫。)
(張柬之桓彥范等,見中宗所施諸政,愈出愈非,意欲先誅諸武,再清餘孽,遲
(了遲了。)
(乃率群臣上表,略云:
( 臣等聞五運迭興,事不兩大,天授革命之際,宗室誅竄殆盡,豈得與諸武
(並封。)
(今天命維新,而諸武封建如舊。)
(並居京師,開闢以來,未有斯理。)
(願陛下為社稷計,順遐邇心,降其王爵以安內外,則不勝幸甚!)
(看官試想!武三思是韋氏上官氏的淫夫,武攸暨是太平公主的駙馬,豈是一本
(彈章,便搖得動麼?柬之等沒法,卻去引用一個崔湜,作為耳目,湜任考功員
(外郎,少年新進,頗有口才,他是個見風使帆的朋友,對著武三思等,常諂諛
(求悅,對著張柬之等,卻詞辯生風,敬暉看他敏達,竟令他密伺諸武動靜。)
(他反將暉等計謀,轉告三思,三思引為中書舍人,反做了武家走狗。)
(可巧宣州司士參軍鄭愔,坐贓被發,逃入東都,私下求謁三思,三思立命延入
(。)
(原來愔本做過殿中侍御史,因坐二張黨與,乃致累貶。)
(三思素與愔善,延見後稍敘寒暄,愔竟大哭起來。)
(哭畢,復大笑不止,惹得三思驚疑不定,免不得詰問情由。)
(我亦要問。)
三 思:(愔答道)愔初見大王不得不哭,恐大王將被夷戮,後乃大笑,幸大王尚得遇愔
,可以轉禍為福呢。
(竟有戰國士人游說之風。)
三 思:何禍何福?
奏 稱:(愔答道)大王雖得主寵,但張柬之等五人,出將入相,去太后尚如反掌,大王
自視勢力,與太后孰重?彼五人日夜切齒,謀食大王肉,思滅大王族,大王不去
此五人,危如朝露,尚安然以為無恐,愔所以為大王寒心呢。
(三思被他一說,幾乎身子都顫動起來,便引他登樓,密問轉禍為福的計策。)
三 思:(愔微笑道)何不封五人為王?陽示遵崇,陰奪政柄,待他手無大權,慢慢兒的
擺佈,不怕他不束手就斃了。
三 思:(三思大喜道)好計好計!
(遂把他贓罪盡行洗釋,且薦為中書舍人,一面暗告韋氏等,向中宗前日夕進讒
(,只說張柬之等五人,恃功專寵,將不利社稷。)
(中宗不得不信,便與三思商議此事。)
(三思即將愔策上陳,遂由中宗手敕,封張柬之為漢陽王,桓彥范為扶陽王,敬
(暉為平陽王,袁恕己為南陽王,崔玄暐為博陵王,罷知政事,令他朔望入朝。
()
(改用唐休璟豆盧欽望為左右僕射,韋安石為中書令,魏元忠為侍中。)
(本來唐朝首相,叫作尚書令,左右二僕射,乃是宰相副手。)
(自唐太宗嘗為尚書令,此後臣下不敢居職,遂將尚書令撤銷,即以二僕射為二
(宰相。)
(太宗後除拜僕射,必兼中書門下二省,所以叫作同三品。)
(午前決朝政,午後決省事。)
(豆盧欽望,希承諸武意旨,自言不敢預政事,因此專任僕射,不兼相職,後遂
(成為常例。)
(借豆盧欽望事,敘及官制沿革,可謂面面顧到。)
(羽林將軍楊元琰,以功封弘農郡公,至是見三思用事,五人罷政,自知遺禍未
(已,表請祝發為僧,悉還官封,中宗不許。)
(元琰多須,狀類胡人,敬暉尚戲語道)
元 琰:何不先與我言?我若早知,必勸皇上允准,髡去胡頭,豈非快事?
元 琰:功成者退,不退必危,元琰自請為僧,原是真意,省得再蹈危機呢。
(暉知他語中有意,也為矍然,每與柬之等談及,或撫牀歎憤,或彈指出血,畢
(竟是無法可施,徒呼負負罷了。)
(機上肉何不一割。)
(元琰再行固請,仍不見允,但調任為衛尉卿。)
(柬之也恐禍及,奏請致仕,歸家養疾。)
(他本是襄州人,因令為襄州刺史。)
(柬之至州,持下以法,親舊無所縱貸。)
(會河南北十七州大水,泛濫所及,遠至荊襄,漢水亦漲齧城郭。)
(柬之因壘為堤,防遏湍流,邑人賴以無害,稱頌不衰。)
(右衛參軍宋務光,因河洛水溢,上書言事道:「水為陰類,兆象臣妾,臣恐後
(庭干預外政,乃致洪水為災,宜上懲天警,杜絕禍萌。)
(太子國本,應早建立,外戚太盛,應早裁抑」云云。)
(中宗乃降武三思為德靜王,武攸暨為樂壽王,武懿宗等十二人,皆黜王封公,
(表面上算是抑制,其實軍國重權,已盡歸三思掌握,不過塗飾人目罷了。)
(三思且暗囑百官,上皇帝尊號曰應天皇帝,皇后曰順天皇后。)
(妻被人淫,身被人污,難道天意叫他如此麼?中宗大喜,即與韋氏謁謝太廟,
(大赦天下。)
(居然仿高宗武氏故事。)
(相王旦及太平公主,俱加封萬戶,文武百官,各增爵秩,賜民酺三日。)
(三日以後,又挈韋氏及妃主等人,往看潑寒胡戲。)
(看官道什麼叫作潑寒胡戲呢?原來東都城內,嘗有番胡雜居,此時正當十一月
(間,天氣嚴寒,胡人素來耐冷,雖經風霜凜冽,尚能裸身揮水,舞蹈自如,因
(此中宗飭令諸胡,演此把戲,作為娛目騁懷的消遣。)
(清源尉呂元泰上疏諫阻,擲還不省,竟與後妃等登洛城南門,賞玩了一天。)
(是夕還宮,有上陽宮人入報,太后病重,恐防不測,乃於隔宿往省。)
(武氏見了中宗,免不得叮嚀囑咐,教他保全諸武,且涕泣與語道)
武 氏:我年已活到八十二歲了,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我都親身做過,尚有何恨?但回思
往事,如同夢境,此後不必稱我為帝,仍以太后相稱便了。
(說至此,禁不住喘急起來,呼吸多時,方覺稍平。)
武 氏:(乃復顧中宗道)你且去!明日再說。
(中宗乃出。)
(到了夜半,中宗已欲就寢,又有宮人來報道)
中 宗:太后昏暈過去了。
(中宗忙召同韋氏婉兒等,趨入上陽宮,到了武氏寢室,見相王及太平公主諸人
(,已是擠滿牀前,但聽武氏口中所述,一派兒都是鬼話,經太平公主等,齊聲
(呼喚,又把姜湯徐徐灌入,才有些清醒起來。)
(大眾方避立左右,讓過中宗韋氏。)
(臨榻婉問,武氏雙目直視,復囈語道)
武 氏:呵喲!你等都來了麼?要我老命,奈何?
(說畢,又復昏去。)
(無非痛恨武氏,所以增詞演寫。)
(中宗也不覺發怔,復經大眾七手八腳,合力施治,好容易救活殘生。)
(武氏顧見中宗,瞧了半晌,乃撐著病喉道)
武 氏:病入膏肓,不可救藥,我今日方信二豎為災呢。王後蕭妃二族,我前日待他過甚
,你應赦免他的親屬。就是褚遂良韓瑗柳奭等遺嗣,俱宜釋歸,這是至囑!
中 宗:(又顧太平公主道)你是我的愛女兒,聰明類我,幸勿為聰明所誤。
115**時間: 地點:
(轉眼瞧及韋氏及婉兒等,只是搖頭,不復再言。)
(為後文伏案。)
(大眾也不敢再問,武氏卻呼呼的睡去了。)
(嗣是輪流陪侍,又越二宵,武氏乃死。)
(中宗傳武氏遺制,除去帝號,赦王蕭二族,及褚韓柳數姓家屬,尊諡武氏為則
(天大聖皇後,命中書令魏元忠,暫攝冢宰。)
(三思偽托武氏遺命,慰諭元忠,賜封邑百戶。)
(元忠捧讀偽制,感激涕零,有人見他下涕,從容私議道)
從 容:大事去了。
(獨不記臨朝對簿時麼?中宗居喪甫三日,即由元忠歸政,詔令預備太后袝葬事
(宜。)
中 宗:(給事中嚴善思入奏道)鬼神主靜,不應輕褻,今欲袝葬太后,恐開啟陵墓,反
致驚黷。況合葬並非古制,不如在陵旁更擇吉地,較為慎重。
(善思寓有深意。)
(中宗不從,竟將武氏合葬乾陵。)
(系高宗墓,見前文。)
(越年為神龍二年,武三思因桓彥范等尚在京師,時懷猜忌,遂請中宗出桓彥范
(為洺州刺史,敬暉為滑州刺史,袁恕己為豫州刺史,崔玄暐為梁州刺史。)
(晉加僧慧范等五品官階,賜爵郡縣公,葉靜能加授金紫光祿大夫。)
(駙馬都尉王同皎,目擊時事,心甚不平,嘗與親友談及國政,指斥三思,並及
(韋後。)
(前少府監丞宋之問,及弟之遜,因坐二張黨案,流戍嶺南。)
(二人卻逃回東都,因素與同皎往來,潛匿同皎宅內。)
(二宋既已犯決,同皎不應為私廢公,乃竟許留匿,安得不死?同皎平時議論,
(俱為之遜所聞,之遜密令子曇,及甥校書郎李悛,轉告三思。)
(三思即令曇悛告變,謂同皎與洛陽人張仲之祖延慶,及武當丞周憬等,潛結壯
(士,謀殺三思,且廢皇后。)
(中宗乃命御史大夫李承嘉,監察御史姚紹之,按問同皎等。)
(獄尚未決,再命楊再思韋巨源參驗。)
(再思本出為西京留守,見上回。)
(因諂附三思,仍召還為侍中,巨源是三思爪牙,得任刑部尚書,這兩人參入問
(刑,無罪也變成有罪。)
三 思:(張仲之朗聲道)武三思淫污宮掖,何人不知?公等獨無耳目麼?
(巨源大怒,命反挷送獄。)
(仲之尚且反顧,屢語不已,經紹之叱令役隸,擊斷仲之左臂。)
三 思:(仲之大呼道)蒼天在上,我死且當訟汝,看汝等能長享富貴麼?
(已而再思等擬成讞案,請將同皎等處置極刑。)
(同皎仲之延慶皆坐斬。)
(獨周憬未曾被捕,逃入比乾廟,比乾,紂叔父。)
(聞同皎枉死,不由的悲憤起來,竟至神座前大言道)
同 皎:比乾古時忠臣,應知我心,武三思與韋後淫亂,為害國家,將來總當梟首都市,
但恨我未及親見啰。
(遂引刃自剄。)
(之問之遜,及曇悛並除京官,加朝散大夫。)
(韋氏以新寧公主,無夫守寡,公主為同皎妻見前回。)
(不忍她寂寞空幃,特令改嫁從祖弟韋濯。)
(母舅變成夫婿,也可謂唐朝新聞了。)
(真是一塌糊塗。)
(三思既除去同皎,遂誣稱桓彥范敬暉等,與同皎通謀,乃左遷彥范為亳州刺史
(,暉為朗州刺史,恕己為郢州刺史,玄暉為均州刺史,就是同時立功的大臣,
(如趙承恩薛思行等,一並外調。)
(處士韋月將,獨上書請誅武三思,中宗覽書,立命拿斬。)
中 宗:(黃門侍郎宋璟入奏道)外人紛紛議論,謂三思私通中宮,陛下亦應澈底查究,
不宜濫殺吏民。
(中宗不許,璟抗聲道)
中 宗:必欲斬月將,請先斬臣。
(宋公又來出頭了。)
(大理卿尹思貞,時亦在側,也奏稱)
奏 稱:時當夏令,不應戮人。
(中宗乃命加杖百下,流戍嶺南。)
(三思竟函囑廣州都督周仁軌,殺死月將,且出思貞為青州刺史,璟為檢校貝州
(刺史,一面復令中書舍人鄭愔,再告敬暉等謀變,辭連張柬之,因再貶暉為崖
(州司馬,彥范為隴州司馬,柬之為新州司馬,恕己為竇州司馬,玄暉為白州司
(馬。)
(三思意尚未饜,定欲害死五人,方快心願,乃密令人至天津橋畔,揭示皇后穢
(行,請加廢黜,又故意令中宗聞知,中宗大怒,即命李承嘉窮究。)
(承嘉受三思密囑,奏稱由敬暉等五人所為,遂更流暉至瓊州,彥范至瀼州,柬
(之至瀧州,恕己至環州,玄暐至古州。)
(五家子弟,年至十六以上,悉流嶺南。)
(中書舍人崔湜,且代為三思划策,令外兄大理正周利用,本名利貞,因避韋氏
(父諱,改貞為用。)
(齎了一道偽造的墨敕,往殺五人。)
(利用前為五人所嫉,貶為嘉州司馬,由三思召為刑官,至是命攝右台侍御史,
(出使嶺外。)
(利用立即啟行,兼程逾嶺。)
(適值柬之玄暉,已經道歿,只縛住敬暉桓彥范袁恕己三人。)
(暉被剮死,彥范杖斃,恕己飲野葛汁不死,也被捶死。)
(薛季昶累貶至儋州司馬,聞五人遇害,自知不能免禍,也具棺沐浴,飲毒而終
(。)
(小子有詩歎五王道:
( 邪正從來不兩容,周誅管蔡舜除凶。)
(自經大錯鑄成後,嶺表徒留冤血濃。)
(利用還都,得擢拜御史中丞,還有一班三思走狗,盡得升官,待小子下回再敘
(。)
(武氏以後,又有韋氏,並有上官婉兒,及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等人,何淫婦之多
(也。)
(夫冶容誨淫古有明訓,但好淫者未必盡是冶容,冶容者亦未必盡是好淫,誤在
(宗法未善,愈沿愈壞耳。)
(韋氏淫而且賤,仇若三思,甘為所污,忠若五王,反恐不死。)
(有武氏之淫縱,無武氏之材能,其鄙穢固不足道。)
(獨怪中宗以十餘年之幽囚,幾經危難,備嘗艱苦,尚不能練達有識,甚至縱婦
(宣淫,引奸入室,臣民明論暗議,彼且甘作元緒公,殺人唯恐不及,或所謂下
(愚不移者非耶?武氏本一智婦,乃獨生此愚兒,殊為不解。)
(至若五王之死,已見前評,去草不除根,終當復生,薛季昶料禍於前,隨死於
(後,尤為可悲。)
(乃知姚元之楊元琰輩之不愧明哲也。)
(第三十八回 誅首惡太子興兵 狎文臣上官恃寵)
116**時間: 地點:
(卻說武三思既殺五王,權傾中外,當時為三思羽翼,約有數人,最著名的叫做
(五狗:一個就是御史中丞周利用,還有侍御史冉祖雍,太僕丞李俊,光祿丞宋
(之遜,監察御史姚紹之。)
(終日伺候門牆,一經三思呼喚,無不奉命惟謹,所以時人號為五狗。)
(宗秦客坐贓被黜,見三十二回。)
(客死嶺表,有弟楚客及晉卿,由三思舉薦入官,累次超遷,楚客竟得任兵部尚
(書,晉卿亦得為將作大匠。)
(紀處訥系三思姨夫,三思姨頗有姿色,為三思所羨,處訥慷慨得很,縱妻與三
(思通姦,三思即引為太府卿,廉恥道喪。)
(都下稱為宗紀,相率側耳。)
(三思又擢任鄭愔為侍御史,崔湜為兵部侍郎,湜系故御史崔仁師孫,父名挹,
(因湜得寵,也得任禮部侍郎。)
(父子同時為侍郎,系唐朝所罕有。)
(湜因感恩不盡,愈為三思效力。)
三 思:(三思嘗語人道)我不知此間何人為善?何人為惡?但教與我善便是善人,與我
惡便是惡人。
(一班趨炎附勢的官兒,得聞此語,越發巴結三思,願為走狗。)
(由此五狗以外,又輾轉鉤引,聚成無數狗奴。)
(會中宗還駐長安,相王旦請速立太子,借固邦本。)
(太平公主亦以為言。)
(中宗遂不與韋氏三思等熟商,竟立衛王重俊為太子。)
(重俊系後宮所生,非韋氏嫡出,韋氏追諫無及,心甚怏怏。)
(三思亦因建儲大事,絕不與聞,故隱懷忮忌。)
(又有一個宮中寵女,自恃恩眷,嘗欲以女統男,謀竊神器,驟聞儲位已定,更
(不禁著急起來。)
(此人為誰?就是安樂公主李裹兒。)
(原來韋氏只生一子,重潤受封邵王,前被武氏杖斃。)
(見三十六回。)
(安樂公主以嫡後無兒,竟癡心妄想,求為皇太女,中宗頗有允意,召問魏元忠
(。)
元 忠:公主為皇太女,駙馬都尉當作何稱?
(中宗也一笑而罷。)
(公主聞元忠言,大恚道)
公 主:元忠山東木強,曉得什麼禮法?阿母子尚為天子,天子女獨不可作天子麼?
(看官道「阿母子」三字作何解?因宮中嘗稱武氏為阿母子,所以公主有此憤言
(。)
(中宗勸諭百端,且令她得開府置官,公主方才息恨。)
(至重俊立為太子,公主瞧他不起,與駙馬都尉武崇訓,呼他為奴。)
(太子怨不能平,默思盈廷大臣,多系諸武黨羽,惟魏元忠李多祚兩人,較為正
(直,乃即與他密商。)
(多祚極端贊成,只元忠尚有異議。)
(元忠自起用後,遇事模稜,不似在武氏朝,侃侃持正,譽望已經減損。)
(想是慮患太深,遂把豪情減去。)
(此次太子為討逆計,元忠恐事機不成,必罹巨禍,所以不願與謀。)
(可巧酸棗尉袁楚客,貽書元忠,謂朝廷有十失,勖他規正,略云)
(今皇帝新服厥德,當進君子,退小人,以興大化,正天下,君侯安得徒事循默
(哉?苟利國家,專之可也。)
(夫安天下者先正其本,本正則天下固,國之興亡系焉。)
(太子天下本,古立太子,必慎選師保,教以君人之道,蘊崇其德,所以固根本
(也。)
(今嫡嗣雖定,師保未端,有本無枝,本將曷恃?此朝廷一失也。)
(女有內則,男有外傅,豈相混哉?幕府者丈夫之職,今公主得開府置吏,以女
(處男職,所以長陰抑陽也。)
(而望陰陽不愆,風雨時若得乎?此朝廷二失也。)
(緇衣羽流,不務本業,專以重寶附權門。)
(私賣度錢,自肥私橐,國家多一僧道,即多一游手,此朝廷三失也。)
(唯名與器,不可假人,今倡優之輩,因耳目之好,遂授以官,非輕朝廷,亂正
(法耶?此朝廷四失也。)
公 主:(有司選士,非賄即勢,上失天心,下違人望,非為官擇吏,乃為人擇官,葛洪
(有言)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濁如泥,高第賢良雜如蛙。
(此朝廷五失也。)
(閹豎第給宮掖,供掃除,古以奴隸畜之,後世不察,委以事權,豎刁亂齊,伊
(戾敗宋,後漢用十常侍以亂天下,可謂明戒。)
(今中興以後,閹宦得坐升班秩,率授員外,乃盈千人,此朝廷六失也。)
(古者茅茨土階,以儉約貽子孫,所以愛力也,今外戚公主,所賞傾府庫,所造
(皆官供,高台崇榭,誇奢鬥靡,民力耗敝,徒使人主受謗於天下,此朝廷七失
(也。)
(官以安人,非以害人,今天下困窮,州牧縣宰,非以選進,割剝自私,民不聊
(生,乃更員外置官,十羊九牧,有害無利,此朝廷八失也。)
(政出多門,大亂之漸,近封數夫人,皆先朝宮嬪,出入無禁,交通請謁,此朝
(廷九失也。)
(不以道事其君者,所以危天下也,危天下之臣,不可不逐。)
(今有引鬼神執左道以惑眾者,熒惑主聽,竊盜祿位。)
虢國夫:(傳曰)國將興,聽於人,將亡,聽於神。
(今幾聽於神乎?此朝廷十失也。)
(凡茲十失,均足召亡,君侯不正,誰與正之?願君侯留意焉!)
(元忠得書,自覺懷慚,於是太子討逆,也不加勸阻,惟推李多祚出頭,自己作
(壁上觀,靜待成敗。)
(仍然狡滑。)
(多祚向來意氣自雄,自謂前次討平二張,反手即定,此次三思淫惡,與二張無
(異,天怒人怨,但教稍稍舉手,便可立除,驕必敗。)
(因此邀同將軍李思衝李承況獨孤褘之沙吒忠義等,矯制發羽林兵三百餘人,擁
(著太子重俊,殺入武三思私第。)
(三思正在家夜飲,與一班嬌妻美妾,團坐敘歡,連崇訓也在旁陪宴,只有安樂
(公主入宮未歸,不在座間,猛然聽得人聲馬嘶,免不得驚疑起來,方呼侍役等
(出門探視,不防羽林兵一擁而入,見一個,殺一個,三思父子,無從脫逃,被
(多祚等次第拿下,推至太子馬前。)
(太子斥他淫凶萬惡,自拔佩劍,剁死兩人,一面飭軍士搜殺全家,無論男的女
(的,老的少的,俏的丑的,一古腦兒拖將出來,亂刀劈死。)
(快哉快哉!太子乃命左金吾大將軍成王千里,太宗孫。)
(及千里子天水王禧,分兵守宮城諸門,自與多祚等,入肅章門,直指宮禁。)
(中宗與韋氏婉兒,及安樂公主等,夜宴才罷,忽由右羽林大將軍劉景仁,踉蹌
(進來,報稱太子謀反,已領兵入肅章門了。)
中 宗:(中宗不覺發顫道)這……這還了得!
婉 兒:(還是婉兒有些主見)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劉將軍所掌何事,乃聽叛兵犯闕麼
?
(景仁碰了一個釘子,連話兒都答不出來。)
公 主:(安樂公主接口道)你快去調兵入衛,守住玄武門,再報知兵部宗楚客等,速來
保護!
(景仁聽了,飛步趨出。)
婉 兒:(婉兒又獻議道)玄武門樓堅固可守,請皇上皇后等,快往登樓,一來可暫避凶
鋒,二來可俯宣急詔。
(安樂公主也以為然,遂相偕趨玄武門樓。)
(適遇劉景仁帶兵百騎,轉來保駕,中宗即令他屯兵樓下,自與韋氏等上樓。)
(宮闈令楊思勖,亦隨步同上,既而宗楚客紀處訥,及中書令李嶠,侍中楊再思
(蘇瓖等,均前來請安,數人約率兵二千餘名,由中宗敕令駐太極殿,閉門固守
(。)
(說時遲,那時快,李多祚等已至玄武樓下,嘩聲不絕。)
(中宗據樓俯視,語多祚道)
中 宗:朕待卿不薄,何故謀反?
多 祚:三思等淫亂宮壺,陛下豈無所聞?臣等奉太子令,已誅三思父子,惟宮闈尚未肅
清,願將黨同三思的首惡,請制伏誅,臣等當立刻退兵,自請處罪,雖死不恨。
(中宗聞三思父子,已經被殺,不由的吃了一驚。)
(還有韋氏婉兒安樂公主,都忍不住泣涕漣漣,牽住中宗衣襟,願報仇雪憤。)
(安樂公主或念結髮之情,應該如此,韋氏婉兒何亦如之?中宗尚看不出破綻,
(真是笨伯。)
(急得中宗越加惶急,不知所為。)
多 祚:(又聽得多祚大呼道)上官昭容,勾引三思入宮,乃是第一個的罪犯。陛下若不
忍割愛,請速將她交出,由臣等自行處置。
(此語未免專擅。)
(中宗待他說畢,回顧婉兒,但見婉兒兩頰發赤,紅淚下流,突向前跪下道)
中 宗:妾並無勾引三思情事,諒經陛下洞鑒,妾死不足惜,但恐叛臣先索婉兒,次索皇
后,再次要及陛下。
(好一個激將法。)
中 宗:朕在宮中,豈真不見不聞?怎忍將卿交與叛逆。卿且起來,商決討逆方法。
(婉兒方才起立。)
婉 兒:(楊思勖在旁進言道)李多祚挾持太子,稱兵犯闕,這等叛臣逆賊,人人得誅。
臣雖不才,願率同禁兵,出門擊賊。
(中宗被他一說,稍覺膽壯起來)
中 宗:卿願效力,尚有何言?但此去須要小心!
(思勖領諭,當即下樓,馳至太極殿內,傳諭宗楚客等。)
(楚客即撥兵千人,歸他帶領,他便披甲上馬,領兵出來。)
(多祚因中宗未曾答復,尚在樓下待著,按兵不動。)
(也是呆鳥。)
(太子接應多祚,道遇魏元忠子太僕少卿昇,也脅令同來,因見多祚尚未動手,
(也在後面扎住。)
(多祚婿野呼利,曾任羽林中郎將,至是執戈前驅,意欲奪門升樓,為將軍劉景
(仁所拒,再進再卻,忽見門已大啟,忙馳馬欲入,兜頭碰著楊思勖,一刀砍來
(,急切裡閃避不及,被思勖劈落馬下,再是一刀,了結性命。)
(思勖殺死野呼利,麾兵齊出,與多祚接戰。)
(多祚手下,不過二三百人,且見野呼利被殺,越覺氣沮,便紛紛倒退。)
(中宗在樓上觀戰,見思勖已是得勝,不禁改懮為喜,遂高聲傳呼道)
中 宗:叛軍聽著!汝等皆朕宿衛士,何故從多祚造反?若能立刻反正,共誅多祚,朕不
但赦汝前愆,還當特別加賞,勿患不富貴呢。
(羽林兵聽到此諭,已知多祚無成,大家顧命要緊,索性遵敕倒戈,殺死多祚。
()
(思衝承況褘之忠義等,前後受逼,都戰死亂軍中,連魏昇亦為所殺,只有太子
(策馬走脫。)
(成王千里父子,聞多祚等已經接仗,也進攻右延明門。)
(宗楚客紀處訥等,引兵抵敵,千裡等寡不敵眾,同時傷亡。)
(楚客再遣果毅軍將趙思慎追捕太子,太子率百騎走終南山,逃至鄠西,隨身只
(有數人,暫憩林下,被左右刺死,將首級獻與思慎。)
(思慎攜太子首,歸報中宗。)
(中宗毫不痛惜,把太子首獻入太廟,並祭三思及崇訓柩,然後懸示朝堂。)
(東宮官屬,無敢近太子屍,惟永和縣丞寧嘉勖,解衣裹太子首,號哭多時,後
(來被貶為興平丞。)
(成王千里父子,及多祚等家屬,悉數誅夷,且改千里姓為蝮氏。)
(韋氏婉兒,逼中宗窮治餘黨,連肅章門內外諸守吏,並請盡誅。)
(中宗乃更命法司推斷,大理卿鄭惟忠道)
中 宗:大獄始決,人心未定,若再加推治,恐更多反側了。
(中宗乃止。)
(但坐各門吏流罪,頒制大赦,改元景龍,加授楊思勖為銀青光祿大夫,楊再思
(為中書令,紀處訥為侍中,追贈武三思太尉梁宣王,淫慝如三思,還要追封,
(無怪淫夫愈多,妻女越受糟蹋了。)
(武崇訓開府儀同三司魯忠王。)
(先是中宗復位,追念重潤兄妹,含冤未白,特贈重潤為皇太子,賜諡懿德,永
(泰郡主為公主,以禮改葬,號墓為陵。)
(安樂公主亦請用永泰公主故事,稱崇訓墓為陵。)
(給事中盧粲,上書駁斥,以為永泰事本出特恩,魯王系是駙馬,不得為比。)
中 宗:(中宗手諭道)安樂與永泰無異,魯王同穴,不妨援例。
不 禁:(粲又駁奏道)陛下鍾愛公主,施及女夫,未始非推恩至意。但駙馬究係人臣,
豈可使上下無辨,君臣一貫呢?
(中宗乃將此議擱起。)
(公主恨粲多言,擅擬制敕,令帝署印,出粲為陳州刺史。)
117**時間: 地點:
(當時宮廷內外,還道公主情深伉儷,所以有此奏請,或將來為同穴起見,特借
(武崇訓事,同表顯榮,亦未可知。)
(哪知崇訓在日,承嗣子延秀,與崇訓為同族兄弟,隨時往來,叔嫂不避。)
(延秀在突厥數年,頗通番語,兼嫻胡舞,姿度閒冶,豐彩麗都。)
(延秀被拘突厥及其後放還,見三十五六回,安樂公主,早已另眼相看,曲意款
(待,只恨崇訓在旁,沒法兒與他偷情,此次崇訓死了,樂得召入延秀,共敘幽
(歡,名目上是幫助治喪,背地裡是陪侍枕席。)
(延秀又是個知情識趣的人物,驟得公主委身,自然格外盡力,溫柔鄉里,趣味
(獨饒,風月夢中,歡娛倍甚,太宗可納弟婦,延秀應該盜嫂。)
(漸漸的明目張膽,公然與夫婦一般。)
(最可笑的是中宗聞知,竟令延秀尚主,授太常卿,兼右衛將軍,封溫國公。)
(延秀入朝謝恩,並謁韋氏,韋氏見他翩翩少年,也很羨慕。)
(且因三思已死,無可續歡,看到這個愛婿,頓不禁惹起慾火,後來竟迫令侍寢
(,居然母女同歡。)
(丈母逼奸女婿,越是怪事。)
(宗楚客等且表上帝後尊號,稱中宗為應天神龍皇帝,韋氏為順天翊聖皇后,改
(玄武門為神武門,樓為制勝樓。)
(安樂公主,復陰結宗楚客等,謀譖相王及太平公主,嗾令御史冉祖雍,誣奏二
(人與重俊通謀,請收付制獄。)
(中宗竟召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蕭至忠,命他鞫治。)
至 忠:(至忠泣諫道)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乃令人羅織成獄麼?相王昔為
皇嗣,嘗向則天皇后前,以神器讓陛下,累日不食,這是海內所共聞,奈何因祖
雍一言,遂滋疑竇麼?
(中宗素來友愛,因即罷議。)
(宗楚客等復訐奏魏元忠,說他縱子助逆,明明是重俊黨援,應夷滅三族,中宗
(不許。)
(這卻尚有見地。)
元 忠:(元忠卻自歎道)元惡已誅,鼎鑊亦所願受,可惜太子隕沒,不得重生呢。
(乃表請辭官。)
(有制令以齊公致仕,仍朝朔望。)
(楚客再引右衛郎將姚廷筠,為御史中丞,令他申劾元忠,援侯君集房遺愛等舊
(案,作為比例,因貶元忠為渠州司馬。)
(冉祖雍復上言元忠謀逆,不應出佐渠州,楊再思等亦以為言,那時中宗亦動起
(惱來,駁斥再思等道)
元 忠:元忠久供驅使,有功可錄,所以朕特矜全,現在制命已行,豈容屢改?朝廷黜陟
,應由朕出,卿等屢奏,殊違朕意。
(有此剛決,卻是難得。)
(再思等始惶恐拜謝。)
(楚客心終不死,再使袁守一彈劾元忠,謂)
元 忠:重俊位列東宮,猶加大法,元忠非勛非戚,如何獨漏嚴刑?
(中宗不得已,再貶元忠為務州尉。)
(元忠行至涪陵,得病而終,年已七十餘。)
(他本宋州宋城人,以剛直聞,晚年再入朝秉政,自損豐裁,聲望頓減。)
(但終為奸黨所譖,仍至貶死。)
(至景龍四年,睿宗即位,乃追贈尚書左僕射齊國公,玄宗開元六年,追諡曰貞
(,這且慢表。)
118**時間: 地點:
(且說重俊事敗,韋氏婉兒安樂公主等,聲燄益盛,再加宗楚客紀處訥等,趨承
(奔走,事事效勞,因此宮禁變作朝廷,牀闥幾同都市。)
(景龍二年,宮中忽傳出一種新聞,說是皇后衣笥裙上,有五色雲凝聚,非常祥
(瑞。)
(恐是穢跡。)
(中宗昏頭磕腦,竟令宮監繪成圖樣,攜示百官。)
(侍中韋巨源,安石從子。)
(也是宗紀一流人物,即頓首稱賀,且請布示天下。)
(中宗准奏,因大赦天下,賜五品以上母妻封號,無妻授女,婦人八十以上,俱
(准授郡縣鄉君。)
(太史迦葉複姓音迦涉。)
中 宗:(志忠入奏道)昔神堯皇帝未受命,天下歌桃李子,文皇未受命,天下歌秦王破
陣樂,天皇未受命,天下歌堂堂,則天皇后未受命,天下歌武媚娘,應天皇帝未
受命,天下歌英王石州,順天皇后未受命,天下歌桑條韋。臣思順天皇后,既為
國母,應主持蠶桑,供給宗廟衣服,所以臣謹擬桑條韋歌,共十二篇,上呈睿鑒
,請編入樂府,俟皇后祀先蠶時,奏此篇章,也是鼓吹休明,上繼周南化雅哩。
(說罷,即將歌詞雙手捧上。)
(經中宗覽畢,喜動眉宇,即賜志忠美絹七百段。)
(太常少卿鄭愔,又逐篇引伸,說得韋氏德容美備,居然是西陵黃帝元妃縲祖,
(系西陵氏。)
(復出,太姒周文王妃。)
(重生。)
(誰知是一個淫婦。)
(右補闕趙延禧,且上言)
韋 氏:周唐一統,符命同歸。昔高宗封陛下為周王,則天時,唐同泰獻洛水圖,孔子有
言:『繼周而王,百世可知。』陛下繼則天皇帝,因周為唐,可百世王天下。
(虧他附會。)
(中宗大喜,立擢延禧為諫議大夫。)
(上官婉兒,本與武三思私通,所擬詔書,多半崇周抑唐,至是因三思被殺,意
(中少一個知心人,免不得又要另覓,她想文人學士中,總有幾個風流佳客,可
(供青眼,遂慫慂中宗開館修文,增設學士員,選擇能文的公卿,入修文館,摛
(藻揚華,有時令學士等陪侍游宴,君臣賡和,韋氏安樂公主等,俱不避嫌疑,
(與諸文士結詩酒歡,連流竟夕,醉不思歸。)
(中宗韋氏,本不工詩,即由婉兒代為捉刀,各文臣亦明知非帝後親筆,但當面
(只好認她自制,格外稱揚,這一個說是臣百不逮,那一個說是臣萬不及,喜得
(中宗韋氏,似吃雪的爽快,遂把那婉兒寵上加寵,所有乞請,無一不從。)
(才足濟奸,男子尤且可憎,況在婦女。)
(婉兒趁此機會,揀得一個兵部侍郎崔湜,引作面首。)
(湜年少多才,與婉兒真是一對佳耦,此番結成露水緣,婉兒才得如願以償,但
(尚有一種不滿意處,崔湜在外,婉兒在內,宮闈雖然弛禁,究竟有個孱主兒,
(擺著上面,始終不甚方便。)
(婉兒又想出一法,請營外第,以便游賞。)
(中宗當即面許,撥給官費營造,於是穿池為沼,疊石為岩,先佈置得非常幽勝
(,然後構成亭台閣宇,園榭廊廡,風雅為洛陽第一家,一任婉兒崔湜,棲遲偃
(息,日日演那鴛鴦戲浴圖。)
(中宗還莫名其妙,常引文臣往游,開宴賦詩,令婉兒評定甲乙,核示賞罰。)
(相傳婉兒將生時,母鄭氏夢見巨人,付與一秤道)
婉 兒:持此稱量天下士。
(及婉兒生已逾月,鄭氏輒戲語道)
婉 兒:汝能稱量天下士麼?
(婉兒即啞然相應,至是果驗。)
(可惜有才無德,好淫不貞,此八字是婉兒定評。)
(徒落得貽穢千秋,垂譏百世。)
(小子有詩歎婉兒道:
( 儒林文字任評量,夢兆何曾寓不祥?)
(獨怪有才偏乏德,問天何不畀貞良?)
(婉兒既得營外第,安樂公主等援例辟居,頓時爭奢鬥靡,各造出若干華屋來了
(。)
(欲知詳情,請看下回。)
(淫惡如武三思,驕慢如武崇訓,誰不曰可殺?太子殺之,宜也。)
(但父在子不得自專,太子雖銳意誅逆,究犯專權之罪,況稱兵犯闕,索交後妃
(,為人子者,顧可如是脅父乎?竊謂三思父子,既已受誅,太子即當斂兵請罪
(,聽父取決,雖終難免一死,究之與入犯君父者,順逆不同,死於闕下,人猶
(諒之,死於山間,毋乃所謂死有餘辜乎?況韋氏婉兒等,益張威燄,愈逞淫凶
(,母女可以通歡,文臣可以私侍,深宮濁亂,無出其右,蓋未始非出於太子之
(一激,而因增此反動力也,小不忍則亂大謀,觀本回事實,益信古聖賢之不我
(欺雲。)
(第三十九回 規夜宴特獻回波辭 進毒餅枉死神龍殿)
119**時間: 地點:
(卻說安樂公主,是中宗第一個愛女,中宗曾許她開府置官,此次見婉兒得營外
(第,也乘此大營華屋,競尚侈奢。)
(公主嘗請昆明池為私沼,中宗以池為公產,乃百姓蒲魚所產,不便輕許。)
(公主不悅,自奪民田,開鑿一沼,取名為定昆池,隱隱有賽過昆明的意思。)
(池廣數裡,纍石象華山,引水象天津,形景酷肖昆明,由司農卿趙履溫替她督
(治,不知費了若干民財,若干民力,才得鑿成此池。)
(池上造了許多亭台,很是華麗。)
(安樂公主有七姊妹,長姊封新都公主,下嫁武延暉,次姊封宜城公主,下嫁裴
(巽,三姊即新寧公主,本嫁王同皎。)
(同皎死,轉嫁韋濯。)
(見三十七回。)
(四姊封長寧公主,下嫁楊慎交,五姊封永壽公主,下嫁韋■,及笄即亡。)
(六姊即永泰公主,為武後所殺。)
(見前。)
(一妹封成安公主,下嫁韋捷。)
(這七八姊妹中,惟長寧安樂兩公主,系韋氏所生。)
(安樂才豔動人,倍蒙寵眷,此外要算長寧。)
(自安樂公主開府置屬,長寧亦得踵行,且亦由東都使楊務廉,代營總第,鑿山
(濬池,造台築觀,幾與安樂私第相似。)
(中宗素好擊球,楊慎交特辟球場,灑油潤地,光滑可愛,以此中宗時常臨幸,
(與慎交擊球取樂。)
(看官!你想這中宗年逾半百,還是任意尋歡,哪裡能治國治家,坐享天祿呢?
(無非兒戲。)
(此外如韋氏胞妹兩人,一封郕國夫人,一封崇國夫人。)
(及婉兒母沛國夫人鄭氏,尚宮柴氏賀婁氏,女巫受封隴西夫人趙英兒,俱依勢
(用事,請謁受贓。)
(就使屠沽臧獲,但教奉錢三十萬,即別降墨敕,授給官階,外面用著斜封,交
(付中書省,中書省不敢不依,時人叫他為斜封官。)
(或出錢三萬,得度為僧尼。)
(僧尼勢力,不亞官吏,自韋氏以下,競營佛寺,廣設醮壇。)
(左拾遣辛替否上書諫阻,有「沙彌不可操干戈,寺塔不足禳饑饉」等語,中宗
(不省。)
(嗣是狎客滿後庭,浮屠盈朝市)
(起居舍人武平一,系武士彠從曾孫,入任修文館直學士,他卻與諸武性格不同
(,獨請抑損外戚,願從己家為始。)
(中宗但優制慰答,未肯允准,又有武惟良子攸緒,士彟從姪孫,見前文。)
(武氏時曾受封安平王,恬澹寡慾,情願棄官居隱,遂往處嵩山,優游泉壑。)
(所有武氏賜與服器,概置不用,自出私資買田,課奴耕種,無異平民。)
(中宗慕他志節,一再徵召,方才入朝。)
(謁見時仍黃冠布服,自稱山人。)
(中宗賜坐殿旁,攸緒固辭,再拜即退。)
(親貴謁候,除寒暄數語外,不交一言。)
(及陛辭歸山,蒙賜金帛,一並卻還,飄然逕去。)
(後來武韋盡滅,惟攸緒免禍,隱逸終身,這真可謂孤芳自賞,不染塵埃了。)
(應該稱揚。)
120**時間: 地點:
(當時這班王公大臣,還道他是迂拙不通,一味兒卑躬屈節,求媚宮廷,中宗也
(以為安享承平,可無他慮,鎮日裡與諧臣媚子,沈宴酣歌。)
(景龍二年殘臘,且敕召中書門下,與諸王駙馬學士等,統入閣守歲,遍設庭燎
(,置酒作樂。)
(待至飲酣興至,中宗張目四顧,見御史大夫竇從一在座,便笑問道)
中 宗:聞卿喪偶有年,今夕朕為卿作伐,特賜佳人,與卿成禮,可好麼?
(從一本名懷貞,因避韋氏父諱,特舍名用字,此時聽得中宗面諭,總道有一個
(似花如玉的佳人,給為繼室,不由的喜出望外,離座拜謝。)
(中宗即囑令左右,入內禮迎,不消半刻,即見內侍提著宮燈,從屏後出來,隨
(後就是兩個宮娥,各執寶翣,擁出一位新嫁娘,身著翟衣,首戴花釵,緩步趨
(近座前。)
(中宗即令與從一交拜,對坐行合巹禮,交杯飲罷,宮女乃揭去面巾,中宗先大
(笑起來,侍臣等亦相率哄堂,看官道是何因?原來這位新嫁娘,已是白髮蕭毵
(,皺紋滿面的老嫗,她從前本是個蠻婢,因是韋氏幼時乳媼,隨駕入宮,年約
(五六十歲,中宗特令嫁與從一,從一變喜為驚,心中甚覺懊惱,轉念皇后乳母
(,勢力不小,自己做了她的夫婿,年貌雖不甚相當,祿位卻借此永保。)
(也未可必。)
(樂得將錯便錯,模糊過去。)
(當下與老乳母一同謝恩,叩首御前。)
(中宗面封老乳母為莒國夫人,呼令左右備輿,送新郎新娘歸第。)
(調侃從一,卻也有趣,何不是人君所為。)
(從一既去,中宗亦退入宮中,侍臣等守過殘宵,至次日元旦,朝賀禮畢,才各
(散歸。)
(竇從一得了老妻,每謁見奏請,自稱為翊聖皇后阿■,阿■二字,作甚麼解?
(洛陽人呼乳母夫婿為阿■,所以從一沿著俗例,舉以自稱。)
(同僚或嘲他為國■,他亦隨聲相應,毫無慚色。)
(他的意中,總叫得皇后歡心,也不管甚麼訕笑了。)
(過了十餘日,便是上元節屆,都城內外,慶賀元宵,當然有一番熱鬧。)
(中宗想了一個行樂的法兒,放出宮女數千人,命設市肆,由公卿大夫為商旅,
(與宮女交易。)
(一班少年士夫,承恩幸進,正好趁這機會,親近芳澤,東來西往,左顧右盼,
(遇有恣色的宮女,便借貿易為名,上前調戲。)
(宮女等也恬不知羞,互相戲謔,形狀媟褻,詞語鄙穢,中宗帶著後妃公主等,
(親往遊行,就使耳聞目見,也不以為怪。)
(設市三日,復命宮女為拔河戲,宮女等遂各備麻繩巨竹,以竹系繩,往至河邊
(,擲竹水中,牽繩腕上,將竹拽起,一拽一擲,再擲再拽,以速為佳,但宮女
(都沒有甚麼氣力,全仗人多黨眾,同拽巨竹,方能勝任,因此分隊為戲,每隊
(約數十人,彼此互賽,都弄得淋頭洗面,紅粉涔涔。)
(中宗挈領宮眷,登玄武門,觀看拔河,以遲速為賞罰。)
(宮女們越想鬥勝,越覺用力,有失足跌傷的,有挫腰呼痛的,中宗等引為樂事
(,笑聲不止。)
(有甚麼好看?有甚麼好笑?等到夕陽西下,眾力盡疲,方命將拔河戲停止,命
(駕回宮。)
(越宿大開筵宴,內外一概賜酺,中宗命侍宴諸臣,各呈技藝,或投壺,或彈鳥
(,或操琴,或蹴踘,獨有國子監司業郭山惲,起向中宗陳請道)
中 宗:臣無他技,只能歌詩侑酒。
中 宗:卿且歌來!
(山惲乃正容歌詩,但聽他抑揚抗墜,不疾不徐,共計有二十多句,由在座諸人
(聽聲細辨,系是《小雅》中鹿鳴三章。)
(歌罷,又復續歌二十多句,乃是《國風》中蟋蟀三章。)
中 宗:(中宗點首道)卿可謂善歌詩了。朕知卿意,應賜一觴。
(隨命左右斟酒,給與山惲。)
(山惲跪飲立盡,謝賜乃起,退還原座。)
(至諸臣已盡獻技,中宗更召入優人,共作回波舞,舞畢後,又由中宗語群臣道
()
中 宗:有回波舞,不可無回波詞,卿等能各作一詞否?
(群臣聞了此語,不得不搜索枯腸,勉應上命。)
(有一人先起座朗吟道:
( 回波爾如佺期,流向嶺外生歸。)
(身名幸蒙齧錄,袍笏未列牙緋。)
(這首回波詞,是沈佺期所作。)
(佺期曾任考功員外郎,因與二張同黨,坐流驩州。)
(上官婉兒得寵,招致文士,乃復入為起居郎,兼修文館學士。)
(此次借詞自嘲,明明是乞還牙緋的意思。)
婉 兒:(婉兒即從旁面請道)沈學士才思翩翩,牙笏緋袍,亦屬無愧。
(中宗聞言,即語佺期道)
中 宗:朕當還卿牙緋便了。
(佺期忙頓首拜謝。)
中 宗:(忽有優人臧奉,趨近御座前,叩頭自陳道)臣奴亦有俚語,但辭近諧謔,恐瀆
至尊,乞陛下赦臣萬死,方敢奏聞!
韋 氏:(韋氏即接入道)恕你無罪,你且說來!
(臧奉曼聲徐吟道:
( 回波爾如栲栳,怕婆卻也大好。)
(外頭只有裴談,內面無過李老。)
(韋氏聽了,不禁大噱。)
(中宗也微微含笑,並不介懷。)
(自認怕妻。)
(群臣有一大半識得故事,私相告語道)
群 臣:兩方比例,卻也確切,勿輕看這優人呢。
(看官道是誰人故事?原來當時有個御史大夫裴談,性最怕妻,嘗謂妻有三可怕
(,少時如活菩薩,一可怕;兒女滿前時如九子魔星,二可怕;及妻年漸老,薄
(施脂粉,或青或黑,狀如鳩盤茶,三可怕。)
(此言傳聞都下,時人都目為裴怕婆。)
(中宗畏憚韋氏,正與裴談相同,臧奉敢進此詞,實為韋氏張威,不怕中宗加罪
(。)
(果然不出所料,由韋氏令他起來,越日領賞。)
(上文恕罪,此次領賞,俱出韋氏口中,好似中宗不在一般。)
(臧奉謝恩而退。)
(諫議大夫李景伯,恐群臣愈歌愈縱,大褻國體,即上前奏道)
韋 氏:臣也有俚詞,請陛下俯睬蒭蕘。
(說著,即朗歌道:
( 回波爾持酒卮, 微臣職在箴規。)
(侍宴不過三爵, 歡嘩或恐非儀。)
(中宗聞至此語,反致不悅,面上竟露出怒容。)
(御史中丞蕭至忠,暗暗瞧著,恐景伯得罪,遂伏奏道)
至 忠:這真是好諫官呢。
(中宗才不加責,即傳命罷宴,回宮就寢。)
(是夕無話,至次日,韋氏竟遣內侍齎帛百端,賜與臧奉,臧奉非常愉快。)
(既而宮中傳出墨敕,授韋巨源楊再思為左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宗楚客為
(中書令,蕭至忠為侍中,韋嗣立同三品,崔湜趙彥昭同平章事。)
(於是宰相以下,惟蕭至忠稍稍守正,此外都是狐群狗黨,奴膝婢顏,而且濫官
(充溢,政出多門,宰相御史員外官,都是額外增添,擠滿一堂,人以為三無坐
(處。)
(監察御史崔琬,獨劾奏:「宗楚客紀處訥兩人,潛通戎狄,私受賄賂,致生邊
(患,乞即按罪」云云。)
(查唐朝舊例,大臣被彈,應傴僂趨出朝堂,靜立待罪。)
(楚客並不遵例,反忿怒作色,自陳忠鯁,為琬所誣。)
(中宗並不窮問,反命琬與楚客,結為異姓兄弟,作為和解,遂又有和事天子的
(傳聞。)
(看官!你道崔琬所奏,究竟是假呢?是真呢?小子考據唐史,實是真情,看官
(請聽我道來。)
(自武氏許突厥婚,默啜不復寇邊,未幾,武氏病死,婚議又復中變,遂致默啜
(生怨,拘殺唐使。)
(鴻臚卿臧守言,進寇沙靈,中宗命左屯衛大將軍張仁亶為朔方道大總管,往御
(突厥。)
(突厥兵頗憚仁亶,聞風即退,被仁亶追出境外,斬首千級,才收軍回鎮。)
(會西突厥別部突騎施,崛起碎葉川,酋長烏質勒,撫下有威,帳落濅盛。)
(中宗初年,曾遣使入朝,受封為懷德郡王。)
(烏質勒旋死,子沙葛嗣襲封爵,默啜南下無功,轉圖西略,親督眾往攻突騎施
(。)
(張仁亶乘他遠侵,潛兵入突厥境,取得拂雲祠一帶地方。)
(拂雲祠在河北,突厥每入寇,必先詣祠祈禱,然後度河南行。)
(仁亶既襲取此地,即創築三受降城。)
(中城就在拂雲祠,東西兩城,距祠各二百里,首尾相應,控制突厥。)
(興工閱六十日,三城皆成。)
(及默啜歸國,仁亶已佈置嚴密,無隙可乘。)
(那時默啜只好自己懊悔,不敢南牧了。)
(惟娑葛可汗,統有父眾,與別將鬥啜忠節,屢有違言,輒相攻擊。)
(忠節勢弱,不能久持。)
(金山道行軍總管郭元振,奏令忠節入朝宿衛,中宗乃命右威衛將軍周以悌為經
(略使,招撫忠節。)
(以悌系宗紀二人黨羽,到了播仙城,與忠節相遇,卻導他納賂宗紀,不必入朝
(。)
(且願發安西兵,兼引吐蕃為援,同擊娑葛。)
(忠節大喜,遂出千金為賂,浼以悌轉報,宗紀楚客遂請遣將軍牛師獎,為安西
(副都護,發甘涼兵,兼征吐蕃部眾,往助忠節,一面遣御史中丞馮嘉賓,往與
(忠節面洽。)
(可巧娑葛遣使娑臘,入京貢馬,探得楚客等秘謀,即還報娑葛。)
(娑葛暗地出兵,邀截計舒河口,果然忠節嘉賓,兩下相會,一聲胡哨,麾動番
(眾,殺入嘉賓幄內,嘉賓不及防備,立致剁斃,忠節也被擒去。)
(是謂人財兩失。)
(娑葛遂大發兵攻安西,與牛師獎交戰火燒城,師獎敗沒,安西失守,娑葛復遣
(使上表,求楚客頭,以頭顱償千金,為楚客計,還算值得。)
(且貽郭元振書,略謂)
一 面:與唐無嫌,只仇闕啜。宗尚書受闕啜金,欲加兵滅我,所以懼死奮鬥,乞將詳情
上聞。
(元振曾上書奏阻,至是復將娑葛原書,飛使馳奏。)
(楚客誣言元振隱蓄異志,立請召還,即命周以悌代元振職。)
(元振亟遣子鴻入朝,伏闕面陳底細。)
(中宗乃坐罪以悌,流竄白州,仍令元振留任,赦娑葛罪,冊為欽化可汗,賜名
(守忠。)
(惟楚客等受贓隱情,概置勿問。)
(所以御史崔琬,忍無可忍,面劾楚客。)
(哪知和事天子,反教他釋嫌結好,豈不可笑?)
(更有鄭愔崔湜,並掌銓衡,賣官鬻爵,選法大壞。)
(御史靳桓李尚隱,查出許多贓證,入朝面彈,兩人無可抵賴,下獄坐戍,愔謫
(吉州,湜貶江州。)
(惟湜系婉兒私夫,忽聞有敕遠竄,教她如何割捨,免不得設法轉圜,代湜申理
(。)
(會值景龍三年冬至,中宗將有事南郊,婉兒即為湜陳請,召還都中,令襄大禮
(。)
(連鄭愔也一並召歸。)
(祭天時,中宗初獻,皇后韋氏亞獻,宰相女各助執籩豆,號為齋娘。)
(也是曠古奇聞。)
(禮成加賞,所有齋娘夫婿,俱得遷官,總算是浩蕩皇恩,無微不至。)
(語中有刺。)
(越年元宵節,六街三市,大張花燈,笙歌遍地,金鼓喧天。)
(韋氏忽發狂念,與婉兒及諸公主,邀請中宗微服遊行。)
(中宗含笑相從,遂各換衣妝,打扮如平民模樣,出遊街市,並令宮女數千人,
(一同隨往。)
(但見人山人海,擊轂摩肩,男女混雜,貴賤不分。)
(韋氏婉兒,且專揀熱鬧處玩賞,與一班看燈的男婦,挨挨擠擠,毫不避忌,直
(至斗轉參橫,燈殘獨炧,方聯翩還宮。)
(查點宮女,十成中卻少了五六成,想是乘機私奔去了。)
(中宗因不便追緝,只好付諸不究,糊塗了事。)
(也是皇恩。)
(過了數日,復親幸梨園,命三品以上拋球拔河。)
(韋巨源唐休璟,年力衰邁,隨繩僕地,一時扒不起來,害得手腳亂爬,好似烏
(龜一般,中宗及韋氏婉兒等,都吃吃大笑,視為至樂。)
(既而又游定昆池,命從官賦詩,黃門侍郎李日知,呈詩一首,中有兩語云)
中 有:所願暫思居者逸,勿使時稱作者勞。
(中宗瞧著,笑顧日知道)
中 宗:卿亦效郭山惲的詩諫麼?
中 有:(日知道)是在陛下聖鑒。
(中宗乃起駕回宮,有好幾月不出遊幸。)
(到了孟夏時候,又出幸隆慶池。)
(池在長安城東隅,民家井隘,浸成大池數十頃,朝廷目為禎祥,因賜名隆慶。
()
(隆慶池北有隆慶坊,相王旦五子,築第住居,號為五王子宅。)
(五王子詳見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