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 至 第四〇
31**時間: 地點:
(且說東突厥主處羅可汗,既迎納蕭後,及煬帝幼孫楊政道,見第六回。)
(便欲為隋報仇,有意南侵。)
(更兼梁師都據有朔方,屢遣人至突厥乞師,且願為嚮導。)
(處羅乃遣將分出,自擬督兵取並州,安插楊政道,群臣多半勸阻,處羅道)
群 臣:我父失國,賴隋得立,此恩如何可忘?
(事詳第六回。)
(遂不聽群謀,決計親行。)
(命駕將發,忽然生起病來,二豎為災,數日殞命。)
(處羅有子奧射設,面丑身弱,隋義成公主,將他廢錮,另立處羅弟頡利可汗,
(自己又嫁與頡利,作為可敦。)
(原來為此。)
(堂堂帝女,四嫁胡主,太不怕羞。)
(公主從弟善經,與王世充使臣王文素,均留居突厥,乃共白頡利道)
世 充:從前啟民可汗,為兄弟所逼,脫身奔隋,幸虧文帝救護,得還故土。今唐天子非
文帝子孫,可汗應奉楊政道,南伐唐室,借報前恩。
(頡利正席父兄遺業,士馬強盛,屢圖南略,一聞此言,當然樂從,遂屢次入寇
(。)
(高祖以中國未寧,不欲與突厥相爭,常遣使齎書修好。)
(偏頡利請求無厭,屢將唐使拘住,且與梁師都再四加兵,自武德四年至七年,
(爭戰不休,互有勝敗。)
(唐並州總管府長史竇靜,請就太原廣置屯田,即耕即戰,秦王世民也以為請,
(乃依議舉行,歲收谷得數千斛,少紓邊困。)
(但頡利總出沒無定,防不勝防,或勸高祖道)
世 民:突厥屢寇關中,無非因長安繁麗,意欲入境大掠,得償欲壑,若陛下棄此不都,
把長安化作一炬,那時胡人失望,自不願再來了。
(真是呆話。)
(高祖竟信為良策,即遣宇文士及,赴襄鄧間擇都,以便南徙。)
(太子建成,齊王元吉,又竭力慫慂,愈早愈妙。)
(愚不可及。)
世 民:(獨世民進諫道)戎狄為患,自古皆然,陛下以聖武龍興,奄有中夏,精兵百萬
,所向無敵,奈何因胡虜擾邊,遽欲遷都他避,這不但貽羞四海,並且遺笑千秋
。願假臣兒數萬兵士,寬限歲月,保可系頡利頸,生致闕下,萬一不能,遷都未
遲。
(快人快語。)
高 祖:(高祖也不禁勃然道)此言深合朕意。
(當召還士及,取消此議。)
(世民乃退。)
(不意建成復連結妃嬪,共譖世民)
世 民:突厥犯邊,得賂即退。秦王托詞禦寇,實欲總握兵權,為篡奪計,陛下奈何不察
?
(為此數語,又把高祖的心腸,似小轆轤的亂撞起來。)
(名為開國之主,實是一個糊塗人物。)
(越宿,出獵城南,令建成世民元吉馳射角勝。)
(建成有胡馬肥壯,獨喜蹷躍,遂持轡授世民道)
建 成:此馬甚駿,能超過數丈深澗,弟素善騎,試一乘何如?
(世民即一躍上馬,往逐一鹿,鹿將追及,馬忽仆倒。)
(世民不待馬蹷,已跳出圈外,待馬僕而復起,復躍上馬身,三僕三躍,毫不受
(傷,因旁顧左右道)
世 民:死生有命,豈是暗算所能致死麼?
(建成聞言,不覺失色。)
(至校獵已畢,又去賄托尹張二妃,尹張二妃,復向高祖饒舌,謂)
建 成:秦王自言天命所歸,將為真主,斷不至有浪死的情理。
(高祖頓時大怒,先召建成元吉侍側,然後召世民面斥道)
高 祖:天子自有天命,不是智力可求,汝為什麼專想此位哩?
(世民忙免冠頓首,請下法司案驗。)
(高祖怒尚未解,忽有一內監入報道)
高 祖:突厥大舉入寇,前鋒已到豳州了。
(恰是世民的救星。)
(高祖被他一驚,才將怒意打消,改容慰勉世民,令他仍然冠帶,與商戰守事宜
(。)
世 民:火來水淹,兵來將擋,臣兒願出去一戰。
高 祖:(高祖喜慰道)元吉可隨同前去,可戰乃戰,可和便和。
(世民元吉,同聲應命,當即出調將士,隔宿啟行。)
(高祖親至蘭池餞別,賜世民美酒三杯,元吉一杯。)
(世民並非小孩子,何高祖待之若嬰兒。)
(兩人飲畢謝恩,炮聲一響,大軍啟行,高祖還蹕,世民元吉,均駕馬馳去。)
(將至豳州,聞突厥連營百里,氣燄甚盛,元吉已有懼意,世民令偵騎再行探明
(,俟得返報,說是)
世 民:頡利突利二可汗,舉國入寇,兵士確有數十萬人。
世 民:(世民從容道)兩酋同來,我自有法破他,不必多慮。
(已有成算。)
(遂驅軍再進,逕抵豳州,依城下寨。)
(是時關中久雨,糧運阻絕,士卒又久苦征役,疲敝不堪。)
(朝廷及軍中,均以為懮。)
(獨世民不動聲色,措置自如。)
(到了次日,頡利率鐵騎萬餘,奄至城西,列陣五隴坂,昂然待戰。)
世 民:(世民顧元吉道)今虜騎憑陵,斷不可示他怯弱,理應出營與戰。弟能與我同往
否?
元 吉:(元吉囁嚅道)虜…虜勢這般強盛,勿…勿宜輕出與爭。倘或失利,悔…悔不可
追。
世 民:頡利突利,名為叔姪,實具猜嫌,突利乃始畢子,始畢傳弟處羅,處羅復傳弟頡
利,兄弟相及,因致突利失位,應亦不平。頡利恐突利生嫌,因令鎮守東方,也
封他為可汗。今日連兵來此,我正可就中取事。別人怕他,我卻不怕,汝不敢往
,我當獨往。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突利履歷,即借世民口中敘過。)
(言畢,即帶領百騎,馳詣頡利陣前,大聲呼語道)
世 民:我朝與可汗和親,為甚麼負了前約,深入我地?我便是秦王李世民,可汗能鬥,
快出與我鬥,若率眾來戰,我亦不怕,我手下只有百騎,足當汝等萬人。
(子龍一身都是膽,此語可移贈秦王。)
(頡利聞言,還疑世民是誘敵計,笑而不答。)
(已墮世民計中。)
(世民見突利自為一隊,與頡利隔一溝水,遙對作斜角狀,因復遣騎將往告突利
(道)
世 民:爾前日與我同盟,有約在前,緩急相救,今乃引兵攻我,奈何沒有香火情?
(別人用反間計,都從秘密處下手,世民卻故意明言,令他啟疑,用計尤妙。)
(突利亦寂然不應。)
(突利也墮入計中。)
(世民又故意馳至溝旁,牽韁欲涉,頡利乃遣人來止世民道)
世 民:王不必渡溝,我來並無他意,不過欲與王更申盟約呢。
世 民:(世民乃勒馬道)可汗既欲申盟,但遣一介使臣,即足了事,何必用大兵前來?
欲戰即來,欲和即退。
(再逼數語,妙不可階。)
(頡利乃麾兵少卻,會值大雨滂沱,乃各引兵還營,世民語諸將道)
世 民:胡虜所恃,惟有弓箭,今積雨連旬,箭膠俱解,弓不可用,他似飛鳥折翼,無從
高飛,我卻刀槊快利,以長制短。及此不乘,尚待何時?
(於是令軍士飽餐一頓,冒雨復進。)
(且遣人往諭突利,極陳利害,突利欣然應命。)
(頡利因世民驟出,正在驚疑,亟召突利入商,意欲出戰,突利道)
世 民:天雨未霽,運餉艱難,我軍又深入無繼,就使戰勝,亦不能深入長安,一或敗衄
,禍將不測。況秦王素號能軍。未見得定是我勝,不若與他講和為是。
(頡利默然,乃遣突利與部帥阿史那思摩,往見世民,申請和親。)
(世民坦懷相待,突利甚喜,願與世民結為兄弟,彼此很是款洽,遂定盟而去。
()
(世民收軍回朝,突厥復遣阿史那思摩入覲,高祖引升御榻,慰勞再三,並封他
(為和順王。)
(思摩拜謝欲歸,詔令左僕射裴寂,偕思摩至突厥答聘,許他互市,裴寂也修好
(而還。)
(無如戎狄無信,性好反覆,講和未幾,又遣將寇邊。)
(高祖不覺動怒,顧語侍臣道)
高 祖:突厥如此狡詐,朕將督大軍親征,往時通使突厥,以敵國禮相待。所以通用國書
,今當改書為敕,問他何故屢擾我境,卿等可替朕草詔便了。
(侍臣承旨擬敕。)
(敕文擬定,由高祖閱過,即遣使齎遞。)
(看官!你想頡利可汗,本是個驕矜自大的人物,驟然接到詔敕,怎肯順受?當
(下將唐使拘住,即發兵分寇靈相潞沁韓朔諸州。)
(代州都督藺驀,與突厥兵交戰新城,失利而還,乃令行軍總管張瑾屯石嶺,李
(高遷趨大谷,分御突厥。)
(一面向唐廷告急,高祖命秦王世民出屯蒲州,調李靖為安州大都督,出屯潞州
(,任瓖為行軍總管,出屯太行,李靖甫至潞州,見張瑾單身逃來,報稱全軍覆
(沒,連長史溫彥博,都被擒去。)
(靖留住張瑾,行文至秦王世民,及總管任瓖,約他三路齊進,並力夾攻。)
(世民正擬出發,忽由頡利遣使請和,願將溫彥博放還,仍敦舊好。)
(世民正言詰責,命他速歸彥博,才准罷兵。)
(來使唯唯而去。)
(原來彥博被執,頡利因他職掌機要,問及唐廷兵糧虛實,彥博默不一答,竟被
(徙往陰山,復縱兵進逼靈州。)
(靈州都督王道宗,兜頭痛擊,殺死虜兵數千人,頡利乃退,嗣聞秦王世民等,
(將會師前來,又覺惶急異常,乃遣使卑辭乞和,經世民與他定約,慌忙追還溫
(彥博,送歸唐營。)
(兩下裡又算息兵,世民仍入都復旨,自是威名益著,遭忌益深。)
(建成元吉,佯與為歡,邀世民夜宴,置毒酒中。)
(世民哪裡曉得?及飲畢歸府,猝然心痛,喉中亦非常作癢,竟至咯血數升,臥
(不能起。)
(百密未免一疏。)
(不死還是大幸。)
(淮安王神通,報知高祖,高祖親往問疾,由世民嗚咽陳詞,粗述情由。)
(高祖長歎數聲,乃語世民道)
高 祖:我起自晉陽,得平中原,多出汝力,本擬立汝為太子,汝乃固辭,因立汝兄建成
。現在儲位久定,不忍再易,但看汝兄弟終不相容,同處京師,暗鬥日烈,計惟
遣汝出居洛陽,自陝以東,由汝作主,可建天子旌旗,如漢梁孝王故事。
(大都耦國,尚為亂本,況一國中有兩天子耶?唐天子所囑諸語,俱屬謬誤。)
世 民:(世民涕泣道)這非臣兒所願,臣兒豈可遠離膝下。
高 祖:這是權宜的計策,汝宜順我意計,免得相殘。
(世民勉強受命。)
(待高祖回宮,又休養了數日,病勢漸愈,乃召集僚屬,整頓行裝,專待明詔一
(下,即行陛辭。)
(不料俟至兼旬,並沒有明詔下頒,眼見得是又信讒言了。)
(小子有詩歎道:
( 人心最忌是懷私,一寓私心即被欺。)
(況是堂堂天子貴,胡為投杼屢生疑?)
(究竟世民能否赴洛,且至下回表明。)
(建成元吉,智勇遠不逮世民,乃得此賢兄弟以為助。)
(正應式好無尤,聯作指臂,而乃兩不相容,私結妃嬪,陰募壯士,且嗾使楊文
(幹之叛命,欲為表裡相應之舉,是誠何心哉?豈除去世民,即能安然為嗣皇帝
(,儼然作皇太弟乎?況文幹一發而即誅,勢若發蒙振落。)
(至於出拒突厥,元吉畏縮不前,獨世民從容談笑,卒卻強胡,為建成元吉計,
(亦當自愧弗如,收拾邪念,乃復下毒酒中,惟恐世民不早死,骨肉成仇,一至
(於此,是真李氏之大不幸也。)
(然推原禍始,實皆由高祖釀成之,立儲不慎,已為一誤,欲易儲而復不易,又
(為一誤。)
(迨命世民居洛陽,又復中悔,卒至喋血宮門,手刃同氣,可勝嘅歟!讀是回,
(可為世之父子兄弟,作一龜鑒焉。)
(第十三回 玄武門同胞受刃 庐江王謀反被誅)
32**時間: 地點:
(卻說建成元吉,聞世民將往洛陽,又私自相謀道)
世 民:秦王若至洛陽,大權在手,勢更難制,不如留住長安,尚是一個匹夫,還可設法
除他呢。
(乃密令心腹數人,迭上封事,只說是「秦王左右,得赴洛陽消息,無不喜躍;
(此去恐不復來」云云。)
(那時老昏顛倒的唐高祖,又為他所惑,竟將秦王鎮洛的囑言,撇置腦後。)
(世民以高祖一再信讒,也自覺孤危起來。)
(可見玄武門之禍,全是高祖激成。)
(元吉且想出一法,欲招誘秦府驍將,使為己用。)
(他平時所最畏懼的,是秦府中的尉遲敬德,敬德善用槊,又善避敵槊,每當出
(戰,輕騎入敵陣中,敵雖聚槊攢刺,終不至受傷,且往往奪取敵槊,還刺敵人
(,各將無不畏服。)
(元吉亦常習槊,欲與敬德角藝,敬德請元吉加刃,自己獨把刃除去,一往一來
(,角逐多時,元吉恨不得將敬德一槊刺死,偏敬德似生龍活虎一般,左跳右躍
(,無從下手,嗣經元吉覷出破綻,兜心一槊,總道他已受創,哪知敬德是賣弄
(手段,故意直立,令他刺來,待至槊已接近,竟用手接住,奮力一扯,把槊奪
(去,元吉反剩了一雙空手。)
(敬德復將槊給還元吉,令他再刺,元吉再刺再失,三刺三失,方不敢與敬德交
(手,赧顏而退。)
(史稱敬德善槊,一再提及,俗小說中反說他用鐵鞭,不知何據。)
(但心中卻很是畏忌,密勸建成與他結交,私贈金銀器一車。)
敬 德:(敬德拜辭道)敬德出身微賤,值天下喪亂。久陷逆地,幸虧秦王提拔,得事聖
朝,現欲酬報知遇,尚愧未遇,至於殿下前更無功效,何敢當賜?若私許殿下,
便懷二心,徇利棄忠,恐殿下亦所不取呢。
(建成無詞可答,只得收回送禮。)
(敬德轉語世民,世民)
世 民:公心如山嶽,雖積金至鬥,公亦不移。但恐非自安計,還應思患預防。
(敬德受教而出。)
(隔了數日,果有刺客在門外探望,敬德竟把門大開,安臥不動,刺客逡巡自去
(。)
(建成元吉,復入訴高祖,誣言敬德有謀反意,高祖竟欲殺敬德,賴世民入朝固
(請,乃得免罪。)
(元吉又譖程知節,有詔出知節為康州刺史。)
元 吉:(知節語世民道)大王股肱羽翼,若盡被摧折,身何能久?知節誓死不去,幸早
決計。
(世民尚是躊躇,忽又接到詔敕,勒令房玄齡杜如晦兩人,出秦王府,於是秦府
(僚佐,類皆自危。)
(長孫無忌,系世民妻舅,與房玄齡為莫逆交,玄齡私語無忌道)
玄 齡:今嫌隙已成,禍機將發,不早為謀,禍及社稷。公與秦王誼關至戚,不若勸王為
周公事,保全家國。存亡安危,正在今日。
(無忌告知世民,世民又召問杜如晦,如晦亦勸世民從玄齡言。)
(他如秦府門客,無不慫慂世民,速定大計。)
(只李靖李世勣兩人,不發一言。)
(會突厥兵又來犯邊。)
(建成薦元吉將兵北討,高祖遂將兵事屬元吉。)
(元吉請調尉遲敬德為先鋒,且悉簡秦府精卒,同討突厥,敬德亟與長孫無忌,
(入白世民道)
元 吉:大王尚不早決,禍在目前了。
世 民:同氣相關,怎忍下手?
敬 德:人情無不畏死,大眾願以死奉王,這是所謂天授了。天與不取,反且受殃,王奈
何沾沾小仁,不顧大局?
(世民默然不答。)
(忽有率更丞唐府官名。)
(王晊馳入,似欲有言,因見長孫尉遲兩人在側,一時又未敢遽發。)
(世民早已覺著,便起與王晊密談。)
(晊說了數語,便即退出。)
世 民:(世民因告無忌道)適由王晊來報,謂齊王與太子定計,欲我與太子至昆明池,
餞齊王北行,即就席前伏著勇士,置我死地,太子可入求內禪,齊王當立為太弟
。
無 忌:(無忌不待說畢)先發制人,後發為人制,兩語可決了。
世 民:(世民歎道)骨肉相殘,古今大惡,我誠知禍在旦夕,但欲待他先發,然後仗義
出討,方為有名。
(觀此言,可知世民亦處心積慮。)
敬 德:(敬德在旁接入道)大王若再不聽敬德,敬德不能留居大王左右,束手就戮,請
從此辭。
無 忌:(無忌復道)王不從敬德言,無忌亦當相隨同去。
(一推一扯,不怕秦王不上此台。)
(世民乃再召府僚集議,大眾)
大 眾:大王以舜為何如人?
世 民:(世民笑道)舜是古聖人,何消問得。
大 眾:(眾復道)假使舜徇父命,濬井不出,必為塗泥,完廩不下,必為灰燼,怎能澤
被天下,法施後世?大王既知舜為聖人,何不權宜行事?
世 民:且問諸龜卜,再決行止。
世 民:(眾乃取龜為卜,突有一人進來,投龜棄地道)卜以決疑,不疑何卜,今日箭在
弦上,不得不發,難道問卜不吉,便好罷手麼?
(爽快之至。)
(世民視之,乃是幕僚張公謹)
世 民:如公言,事果可行麼?
公 謹:非但可行,且應速行。
(世民乃決。)
(遂令長孫無忌,密召房杜二人定計。)
(玄齡如晦,均謝無忌道)
玄 齡:敕旨令我二人,不得事王,今若私謁,必坐死罪,不敢奉教。
(無忌還報世民,世民不覺動怒,竟拔出佩刀,持給敬德道)
世 民:玄齡如晦,怎敢叛我,公試持刀往觀,若彼二人果無來意,可用我刀殺死了他,
持首回來。
(前緩後急,是前情亦寓做作。)
(敬德遂與無忌同行,見了房杜二人,即與語)
與 語:王已決計,公等宜速入!
玄 齡:我等四人同去,恐惹人注目,宜各歸各行,且我與杜公,亦須改裝方可。
(於是玄齡與如晦,皆改服方士裝,令無忌先行,兩人陸續前往,敬德獨繞道回
(秦府。)
(世民即與房杜等定下密謀,越宿照行。)
(是夕,太白經天,太史令傅奕,密奏太白星現秦野,秦王當有天下,高祖閱奏
(畢,正值世民入朝,因舉原奏示世民,世民請屏去左右,密陳建成元吉,淫亂
(後宮。)
高 祖:(高祖大驚道)有這般事麼?
世 民:臣兒自問,無絲毫辜負兄弟,偏他二人時欲加害,謂替世充建德復仇,臣兒若果
枉死,永違君親,已是可痛,且魂歸地下,亦愧見諸賊,還乞陛下恩宥!
(說罷,竟嗚嗚咽咽的哭將起來。)
(慧兒也會撒嬌。)
高 祖:(高祖益愕然道)明日即當審問,汝宜早參。
(世民應聲趨退,即於夜半調兵,命長孫無忌等帶領,往伏玄武門。)
33**時間: 地點:
(未幾天曉,建成元吉,已由張婕妤密遣內侍,走報世民密奏情形。)
元 吉:(元吉即語建成道)今日入朝,恐防有變,不如托疾為是。
建 成:內有妃嬪,外有宮甲,秦王雖強,恐亦無法可施,我等不如往參,自探消息。
(乃俱乘馬入玄武門。)
(進至臨湖殿,聞高祖已召集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德彝宇文士及竇誕等人,臨朝會
(審,彷彿一出六部大審。)
(料知情勢不佳,立即返奔,將出玄武門,忽聞背後有人叫道)
高 祖:太子齊王,何故不入朝?
(元吉回頭一顧,並非別人,就是積世冤家李世民。)
(他也不遑答應,便從弓袋中取出弓箭,接連三射,均被世民閃過。)
(似此沒用,焉能濟事?最後一箭,經世民接住,也取弓搭著,向建成射去。)
(建成總道是他還射元吉,毫不備防,颼的一聲,竟倒撞馬下,嗚呼哀哉!元吉
(不暇顧建成,三腳兩步的逃至門首,兜頭碰著尉遲敬德,又復返走。)
(世民正追元吉,不防元吉回馬撞著,兩人都墜落馬下。)
(元吉先起,奪世民弓,敬德馳救世民,嚇退元吉,即扶世民至別室暫憩,又出
(室去追元吉。)
(元吉欲入武德殿,面奏高祖,偏後面弓弦一響,轉身卻顧,已是不及,恰巧箭
(入咽喉,立時暈倒。)
(敬德搶步上前,拔刀下斲,梟取首級,復回至建成屍旁,也將他首級梟下,驀
(聞玄武門外,人聲馬沸,料知外面已有戰事,因即攜了兩首,跨上了馬,跑至
(門前。)
(見張公瑾閉關拒守,便問道)
敬 德:外勢如何?
公 謹:東宮將馮翊馮立,齊府將薛萬徹等,領著好幾千人,來攻此門,我故將門掩住,
免他闖入。
敬 德:長孫公所領伏兵,曾否出擊?
公 謹:區區百騎,怎能退敵?現雲麾將軍敬君弘,在此宿衛,已領兵殺出去了。
敬 德:待我出兵觀戰。
(公謹乃放他出門。)
(敬德一馬馳出,正值守兵敗回,報稱)
報 稱:敬將軍陷入敵中,已經殉難。還有中郎將呂世衡,也經戰死,東宮齊府兩軍,移
攻秦府去了。
(敬德大怒,策馬逕進;馳至秦府門首,為東宮齊府兩軍所阻,不由的瞋目怒叱
(道)
不由的:咄!你等試看這兩個首級,系是何人?
不由的:(說著,即將兩首級懸在槊上,擎示兩軍,且復大聲道)奉詔誅此兩人,如爾等
抗違上命,罪與兩人相類,爾等亦何苦尋死呢。快快解散,免同受刑!
(東宮齊府兩軍,見血淋淋的兩顆首級,確是建成元吉,且聽敬德說著奉詔二字
(,越覺心虛膽怯,便一哄而散。)
(薛萬徹禁遏不住,即帶了數十騎,亡奔終南山。)
(馮翊馮立,也各自逃去。)
(高祖因三子俱未朝參,還疑他是彼此避面,樂得模糊過去,再作計較,匆匆輟
(朝,留裴寂蕭瑀陳叔達等待命朝堂,自挈妃嬪至海池中,泛舟為樂。)
(外面打架,甚是熱鬧,他尚全未聞知,挈眷游湖,也可謂莫愁天子。)
(忽見岸上有一個鐵甲鐵鍪的大將,持著長槊,匆匆奔來,便遙叱道)
瞋 目:來者何人?
瞋 目:(那將即下馬置槊,倒身下拜道)臣便是尉遲恭。
高 祖:卿來做什麼?
敬 德: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起兵誅逆,恐驚動陛下,特遣臣來宿衛。
高 祖:(高祖驚詫道)卿且起來!太子齊王現在哪裡?
敬 德:(敬德起答道)已俱授首了。
(高祖不覺失色,連侍側的妃嬪,也都玉容慘淡,戰慄異常。)
(高祖亟命內侍,往召裴寂蕭瑀陳叔達等人,內侍慌忙馳去;小子乘這來往的空
(隙,且把尉遲敬德至海池事,略行表明。)
(急忙補敘,不肯滲漏一筆。)
(敬德既嚇退宮府兩軍,復入玄武門回報世民,世民問明情由)
世 民:事已至此,我只好入宮謝罪。
敬 德:且慢!上意尚未可測,容敬德先去探明。
(便將兩首級交給世民,自己馳入朝堂,晤著裴寂等人,便與他說明原委。)
裴 寂:此事如何上聞?
敬 德:待敬德闖入宮去,寧死敬德,毋死秦王。
(言畢,即大踏步跑入裡面,禁兵攔他不住,竟被他闖至宮前。)
裴 寂:(有內侍出阻道)聖上幸海池泛舟。
(敬德不待說完,便轉向海池跑去。)
(既已謁見高祖,據實陳明,便即拱手立著,過了片刻,裴寂蕭瑀陳叔達等人,
(均隨內侍到來。)
(高祖已命攏舟泊岸,便問裴寂等道)
高 祖:不圖今日竟見此事,後事將如何處置?
裴 寂:(蕭瑀陳叔達齊聲道)太子齊王,自起義以來,未嘗預謀。反一立儲貳,一封王
爵,又不聞有甚麼功德,徒然離間骨肉,肇禍蕭牆。惟秦王功蓋天下,內外歸心
,為陛下計,正當乘這事變,立為太子,委以軍國重務。陛下便可垂拱而治了。
(樂得推重秦王。)
高 祖:(高祖方轉驚為喜道)這本是朕的素願哩。
(敬德在旁,即乘機入奏道)
敬 德:陛下既願立秦王,現在外事尚未平靖,請速降手敕,令諸軍並受秦王節制。
高 祖:(高祖即顧宇文士及道)卿速去擬詔,待朕回朝發落。
(士及聞命即去。)
(高祖仍帶著妃嬪,乘輦入宮,敬德及裴寂等,還至朝堂候旨,既而高祖臨朝,
(由宇文士及呈上草詔,高祖即命士及出東上閤門,宣佈詔敕,安定眾心。)
(復遣黃門侍郎裴矩,赴東宮曉諭將士,一律罷歸。)
隨 即:(隨即語敬德道)卿去召秦王來!
(敬德似飛的去了。)
(高祖仍復還宮,時為武德九年六月庚申日,看似閒筆,恰為承上起下,點醒眉
(目之文,萬不可少。)
(適當盛暑,高祖開襟納涼,忽見世民趨入,伏地請罪,高祖慰撫道)
高 祖:近日以來,種種懷疑,幾似曾母投杼,不能自解。今建成元吉,膽敢作亂,死有
餘辜,不過事關骨肉,出此變端,可恨亦可悲呢。
(誰叫你釀成此禍。)
(世民仰首,見高祖露著兩乳,便用口吮他乳頭,眼眶中卻簌簌下淚,淋濕高祖
(胸前。)
(高祖也忍淚不住,世民益復大號。)
(恐是假情。)
(父子正在對泣,那宇文士及及裴矩等,入宮復旨,當然勸慰一番,世民乃告別
(出外,回入秦府。)
(秦府中人,復白世民道)
世 民:斬草不除根,終貽後患,建成元吉,各有子嗣數人,應一並捕誅,方可無虞。
(世民也不禁止,一聽僚佐所為。)
(於是建成子安陸王承道,河東王承德,武安王承訓,汝南王承明,巨鹿王承義
(,元吉子梁郡王承業,漁陽王承鸞,普安王承獎,江夏王承裕,義陽王承度,
(統行捕到,一並處死,罪人不孥,況屬猶子,謂非世民之忍,其誰信之?秦府
(僚佐,尚欲搜捕東宮餘黨,列名計百餘人,世民也不加禁,還是尉遲敬德,極
(力諫阻道)
元 吉:為罪只有二人,今已誅死,不宜再及支黨。若輾轉牽連,恐反激成禍亂,何以求
安?
(世民乃請旨大赦。)
(高祖因頒發赦文,大致謂)
高 祖:凶逆大罪,止建成元吉二人,其餘黨與,一無所問。
(又詔立世民為皇太子,國家庶事,皆由皇太子處分。)
34**時間: 地點:
(自此詔一下,世民雖未受禪,已不啻一嗣皇帝了。)
(句中有刺。)
(太子洗馬魏征,曾勸建成早除世民,至是為世民所知,即召征入見,征長揖不
(拜,世民益怒,遂呵責道)
太 子:汝何故離間我兄弟?
世 民:(征坦然道)先太子若聽征言,何至今日受誅?從前管仲為子糾臣,曾射齊桓中
鉤,人各為主,何必諱言?
(世民聽了,轉易怒為喜道)
世 民:公可謂抗直了。
(遂引為詹事主簿。)
(又召還王珪韋珽杜淹,命珪與征同為諫議大夫。)
(嗣又查得庐江王瑗,曾與建成密通書牘,謀害世民,乃令通事舍人崔敦禮,馳
(驛召瑗,令他入京對薄,敦禮至幽州,見瑗時,只說是促令入朝,尚未明言對
(簿事。)
(瑗已自覺心虛,亟召將軍王君廓入商。)
(看官聽著,庐江王瑗,系太祖孫,高祖從弟,例封王爵,曾與趙郡王孝恭,合
(討蕭銑,無功可述,移調洛州總管,又因劉黑闥入犯,棄城西走。)
(高祖顧念本支,不忍加罪,改任瑗為幽州都督,且恐他才不勝任,特令右領軍
(將軍王君廓輔行。)
(任官務求稱職,不應私及親舊,高祖此舉,也是失策。)
(君廓前本為盜,悍勇絕倫,降唐後積有戰功,瑗欲倚為心腹,許與結婚,聯成
(親屬,每有所謀,輒為商議,所以奉召入朝,亦邀他入決行止。)
(哪知君廓卻自有肺腸,偏視瑗為奇貨,欲借他一個頭顱,討好新太子,圖些後
(來的功業。)
(當下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便語瑗道)
便 語:事變未可逆料,大王為國家懿親,受命守邊,擁兵十萬,難道一介使來,便從他
入京麼?況太子齊王,為皇上親子,尚受巨禍,大王入京,恐未必能自保呢。
(說著,即佯作涕泣狀。)
便 語:(瑗奮然道)公誠愛我,我計決了。
(死了死了。)
(遂拘禁敦禮,徵兵發難,並召北燕州刺史王詵,參謀軍事。)
便 語:(兵曹參軍王利涉進言道)王今未奉詔敕,擅發大兵,明明是造反了。若諸刺史
不遵王令,王將如何起事?
(瑗聞言,又不禁懮懼起來,便搓手道)
不 禁:這…這且奈何?
(實是沒用。)
不 禁:(利涉又道)山東豪傑,嘗為竇建德所用,今皆失職為民,不無怨望,大王若發
使馳語,許他悉復舊職,他必願效馳驅,然後遣王詵外連突厥,由太原南趨蒲絳
,大王自整兵入關,兩下合勢,不過旬月,可得中原了。
(瑗大喜,轉告君廓。)
不 禁:(君廓道)利涉所言,未免迂遠。試思大王已拘住朝使,朝廷必發兵東來,大王
尚能需緩時日,慢慢的招徠豪俊,聯結強胡麼?現乘朝廷尚未征發,即日西出,
攻他不備,當可成功。君廓不才,蒙王厚待,願作前驅。
(這一席話,又把瑗哄動過去,便道)
便 語:我今以性命托公,內外各兵,都付公調度便了。
(君廓索了印信,立即趨出。)
便 語:(利涉得知此信,慌忙入白道)君廓性情反覆,萬不可靠,王宜以兵屬詵。幸勿
委任君廓。
(瑗又生起疑來,正在猶豫未決,似此庸柔,還想造反,一何可笑。)
(忽報君廓調動大軍,誘去王詵,將詵殺死了。)
便 語:(瑗驚惶失措,接連又有人入報道)朝使敦禮,已由君廓放出獄中,現正曉示大
眾,說明大王造反,將來攻殺大王呢。
(瑗愈覺驚惶。)
(回顧利涉,已是不知去向,轉思君廓已與己結婚,或者所報失實,就是語語是
(真,也可親往詰問,奈何叛我至此?遂披甲上馬,帶領左右數百人,疾馳而出
(。)
便 語:(巧值君廓過來,即欲開口質問,偏君廓已叫著道)李瑗與王詵謀反,拘敕使擅
徵兵,詵已伏誅,爾等奈何尚從逆瑗,自取夷戮?快快回頭,助我誅逆,可保富
貴。
(說罷數語,瑗手下俱奔散,單剩瑗一人一騎,哪裡還能脫逃?當由君廓指揮眾
(士,將瑗拖落馬下,反
了去。)
便 語:(瑗罵君廓道)小人賣我,後將自及。
(君廓也不與多辯,竟將他絞死,傳首京師,有詔廢瑗為庶人,升君廓為幽州都
(督。)
(小子有詩歎庐江王道:
( 絕無才智敢稱戈,事事狐疑可奈何?)
(白刃臨頭還未悟,徒言賣我是由他。)
(幽州既平,太子世民,令魏征宣慰山東。)
(欲知魏征宣慰情狀,且看下回分解。)
(尉遲敬德之殺齊王,與王君廓之殺庐江王,兩相映照,彷彿一回對偶文字。)
(敬德雖為秦府宿將,然總不得謂非高祖臣,觀其躍馬禁中,擅殺元吉,繩以《
(春秋》大義,無君之罪,固已顯然。)
(但世民敢殺太子,敬德亦何不可殺齊王?晉趙穿弒靈公,《春秋》且歸獄趙盾
(,況如世民之手刃同胞,夷戮諸子乎?於敬德何尤焉?王君廓之計殺庐江王,
(為國除逆,較諸敬德之只知秦王,不知高祖,情狀迥殊。)
(但庐江王既願與為婚,倚為心腹,則先當忠告善道,格其非心。)
(吾料瑗性懦弱,當必畏而相從,萬一不然,乃聲罪致討,公私兩盡,瑗亦尚有
(何辭耶?狡哉君廓,陷瑗於法,借此圖功,《春秋》之律在誅心,蓋視敬德為
(尤忍者。)
(敬德小忠,不能無譏,君廓之忠似大矣,而實則大奸。)
(大奸似忠。)
(亶其然乎?)
(第十四回 納弟婦東宮瀆倫 盟胡虜便橋申約)
35**時間: 地點:
便 語:(卻說諫議大夫魏征,自宮府平定後,屢勸世民坦示大公,借安反側;及幽州誅
(逆,復白世民道)人心未靖,不再撫慰,禍恐難解。
(世民乃遣征宣慰山東,許他便宜行事。)
(征受命東行,途遇太子千牛李志安,齊王護軍李思行,由地方官吏押送京師,
(征慨然道)
太 子:前東宮齊府左右,已有詔赦宥,不復按問,今復因解二李入京,是赦文轉同虛下
了,天下尚肯信從詔敕麼?
(當下將二人釋歸,然後上聞。)
(世民喜他有識,傳語獎勉,一面下令宣佈,凡事連東宮齊王,及庐江王瑗,均
(不准訐告,違令反坐。)
(自是無人告密,內外咸安。)
(就是馮翊馮立薛萬徹等,亦均令歸裡,概不加罪。)
(應該如此。)
(惟有一種特別加恩的事件,說將起來,乃是當時東宮的趣聞,便是後來唐朝的
(穢史。)
(元吉身死時,年只二十四歲,留下妃子楊氏,與元吉年貌相當,生得體態風流
(,性情柔媚,面如出水芙蓉,腰似迎風楊柳。)
(唐室王妃中,要算這個楊氏婦,最為美豔。)
(平時與秦王妃長孫氏,頗稱莫逆,往來款洽,兩下無猜。)
(元吉謀害世民,她嘗暗中諫阻,請勿與世民為仇,偏元吉不肯聽從,終落得身
(亡家破,子姓同誅。)
(楊氏年才花信,怎禁得孤帷寂寞,舉目無親,幸虧長孫氏念娣姒情,嘗邀她過
(來敘舊,好言勸慰,俾解愁煩。)
36**時間: 地點:
(一日,正當娣姒坐談,忽見世民趨入,楊氏即起座相迎,經世民坐定,她忽屈
(膝下跪,對著世民,竟自請死,反弄得世民語默兩難,無從擺佈。)
(長孫氏在側,慌忙勸解,偏楊氏嬌啼宛轉,楚楚可憐,這是楊氏獻媚處,並非
(記念齊王。)
(那世民雖是絕世英雄,到了此時,也不禁牽動情腸,代為淒楚,況看她淡裝淺
(抹,秀色可餐,一種哀豔態度,真是有筆難描,令人魂銷魄蕩;急切無可答詞
(,只好離開了座,連稱請起。)
(長孫氏忙來攙扶,好容易把楊氏掖起,楊氏還是哭個不住,方由世民婉告道)
世 民:王妃休得過悲!齊王謀亂,應該伏法,與王妃無干。我在世一日,總當保護王妃
一日,休戚與共,懮樂同嘗,幸勿過慮!若嫌在府寂寞,不如徙居我處,好在你
娣姒兩人,素無嫌隙,彼此相安度日,我也好免得耽懮了。
(言為心聲,聽言已可知意。)
(言至此,復囑長孫氏好意相待,乃揚長而去。)
(長孫氏素性溫和,事翁盡孝,相夫無違。)
(兩語括盡婦德。)
(一經世民諄囑,總道沒有歹心,且與楊氏情好無間,樂得勸她徙居東宮,得以
(朝夕相親,互敦睦誼。)
(楊氏本是個隨高逐低的人物,當然唯命是從,即日遷居。)
(哪知這位新太子,已看上這嬌嬌滴滴、裊裊婷婷的弟婦,特地收拾淨室,令得
(安居,凡室中一切佈置,均是親手安排,又密撥心腹侍女數人,作為楊氏室中
(的服役。)
(好教去做紅娘。)
(楊氏也覺心喜,世民平日無事,嘗往她室中敘談,漸漸的不避嫌疑,引得耳鬢
(廝磨,兩情入彀,還有侍側的宮娥,統是知情識意,就彼此眉來眼去時,湊趣
(幾語,益覺春山脈脈、秋水依依。)
(一夕,夜漏將半,楊氏已經就寢,忽有侍女入報道)
楊 氏:太子駕到。
(楊氏慌忙起牀,略整衣裳,便即出迎。)
(深夜迎客,其情可知。)
(世民趨入,與楊氏行過了禮,楊氏即啟問道)
楊 氏:殿下為何深夜到此?
世 民:父皇召我侍宴,多飲了幾杯御酒,且參議內禪事宜,至此才得脫身,是以覺得過
遲了。
楊 氏:何日行內禪禮?
世 民:大約正在本月內。我勸父皇再過數年,奈父皇自稱倦勤,定要禪位與我,這也是
沒法推辭了。
(楊氏即跪伏稱賀,世民趁著數分酒意,竟用手攙起楊氏,一面)
一 面:我尚未受禪,怎好受賀?
(楊氏輕輕推開世民的手,才半嗔半喜的立將起來。)
(半嗔半喜,四字妙極。)
37**時間: 地點:
(此時正值仲秋天氣,皓月將圓,清輝入戶,更兼銀燭高燒,明同白晝。)
(世民就在燈月下面,定睛瞧著楊氏,但見她雲鬟半卷,星眼微餳,穿一套縞素
(羅裳,不妝不束,更顯出花容明媚,玉骨輕柔。)
(越是淺妝的美女,越覺好看;越是睡起的美女,越覺好看;越是從燈光月下看
(美女,越覺好看。)
(楊氏見世民注著雙瞳,也不禁還他一笑。)
世 民:(世民卻轉眼顧明月道)中秋將屆,玉兔在輝,想嫦娥在廣寒宮,應亦跂望團圓
哩。
楊 氏:(楊氏卻淒然道)天上也留缺陷,令嫦娥長此寡居。
(是淒寂語,是勾引語。)
世 民:(世民微笑道)嫦娥又要得時了。我因步月至此,王妃可偕我賞月否?
(楊氏尚未及答,那侍女已湊趣道)
楊 氏:廚下尚有酒肴,待使女們搬了出來,就可賞月了。
世 民:好極好極。
(侍女等連忙出去,不到片時,竟將酒肴攜至,且笑語)
笑 語:賞月須要登樓。
(好幾個牽頭。)
世 民:這個自然,就請主人導引。
(楊氏遲疑半晌,經侍女等攙扶了去,不得不移步上樓。)
(還要做什麼身分?世民即龍行虎步的,趨上扶梯,那時西軒早啟,晚宴初陳,
(世民邀楊氏入席,楊氏尚有難色,侍女又從旁慫慂,謂有賓不可無主,乃相對
(而坐,由侍女斟上酒來。)
古 人:(古人說得好)酒為色媒,色為酒媒。
(楊氏入席時,尚不免有三分腼腆,及至酒過數巡,漸把那一種羞澀態度,撇在
(腦後,且抬頭看那風流倜儻的儲君,畢竟生得不凡,英姿灑落,眉宇清揚,巫
(峽襄王,未必有此儀表,洛川魏冑,幾曾得此丰神,回憶那齊王元吉,與世民
(生本同胞,偏面龐兒一妍一丑,大不相同,想到這裡,禁不住意馬心猿,竟把
(平生的七情六欲,一古腦兒堆集攏來。)
(盡情描摹。)
(世民幾次溫存,她似不見不聞,彷彿癡聾一般,惹得席旁侍女,都吃吃暗笑,
(楊氏方才覺著,不由的兩頰愈紅,低頭弄帶。)
世 民:夜已深了,再盡一杯,便好撤席。
(楊氏唯唯遵命,遂各斟一滿杯,彼此一飲而盡。)
(好作兩人的交杯酒。)
(侍女等撤去殘肴,次第出外,單剩兩人坐著,好一歇才行進去,那兩人都不知
(去向,尋至裡面的臥室,已是朱扉雙掩,繡幕四垂,料知他一對壁人,已同去
(演龍鳳配了。)
(虛寫得妙。)
(侍女等方各歸寢。)
(翌晨,世民乃去。)
(隔了數日,果然內禪詔下,高祖自稱太上皇,傳位太子,擇吉於八月甲子日即
(皇帝位。)
(是日黎明,太子世民,先朝見高祖,接受御寶,乃返至東宮顯德殿中,南面升
(座,受文武百官朝賀,遣左僕射裴寂祭告南郊,大赦天下,賜文武官勛爵,蠲
(關內及蒲芮虞泰陝鼎六州租賦二年,免全國庸調一年,民八十以上賜粟帛,百
(歲倍賜,各種恩詔,次第頒發,然後退朝還宮,歷史上稱為唐太宗即位,小子
(也沿例稱為太宗。)
(越十日,放宮女三千餘人,又越二日,冊立長孫氏為皇后。)
(後系洛陽人氏,其先為魏拓跋氏後,曾為宗室長,因號長孫。)
(父晟仕隋為左驍衛將軍,已見首文。)
(後少好讀書,循尚禮法,及為皇后,務崇節儉,一切服御,不尚繁華。)
(太宗嗣位後,嘗與論及新政,後默不一答。)
(再三問及,後溫顏對道)
太 宗:陛下豈不聞古語麼?牝雞司晨,惟家之累,妾系婦人,只知治宮中事。外政怎敢
預聞?
(不沒賢後。)
(太宗益加敬重。)
(惟元吉妃楊氏居然納為妃嬪,日加寵眷。)
(後悔未預防,致成大錯,但木已成舟,無法諫止,只好將錯便錯的模糊過去,
(就是待遇楊氏,依然和好,不過換了稱呼。)
(楊氏初覺自慚,後來成為習慣,也不以為意了。)
(楊花性質,宜乎姓楊。)
(太宗嬖寵楊氏,不得不推恩元吉,欲為元吉加封,又不得不類及建成,乃追封
(建成為息王,諡曰隱太子,元吉為海陵郡王,諡法乃一刺字,均以禮改葬,後
(來復改封元吉為巢王,因號為巢刺王,這且慢表。)
38**時間: 地點:
(且說突厥主頡利可汗,與唐廷屢有交涉,忽和忽戰,反覆無常。)
(偽梁帝梁師都,又屢次慫慂突厥,侵擾唐境。)
(頡利意尚未決,師都竟親自往朝,面為划策,勸令進兵。)
(於是頡利突利二可汗,複合兵十餘萬騎,入寇涇州,進次武功。)
(太宗下詔戒嚴,亟命尉遲敬德為涇州道行軍總管,統兵出御。)
(敬德到了涇陽,適與突厥兵相遇,即乘著銳氣,殺將過去,突厥兵抵擋不住,
(被他橫衝直撞,斲斃了千餘人,一邊得勝,一面當然敗走,待敬德收軍,頡利
(可汗獨從間道趨渭水,駐兵便橋,先遣心腹將執失思力,入都進謁,窺視虛實
(。)
(太宗召見執失思力,問他何故加兵?思力道)
太 宗:上國給發金幣,歲無定額,或作或輟,不加誠意,所以敝國兩可汗,特統兵百萬
,前來請命。
(太宗毫不畏懼,且怒叱道)
太 宗:朕與汝可汗面約和親,贈遺金帛,前後無算,今汝可汗自負盟約,引兵入寇,汝
曲我直,我有何愧?朕想汝雖居戎狄,應有人心,怎得全忘大恩,自誇強盛,應
先將汝斬首,然後與汝可汗交戰,看汝可汗能勝我軍否?
(理直詞嚴,足使外人氣折。)
(思力聽了數語,嗒然若喪,沒奈何叩首謝罪。)
太 宗:(蕭瑀封德彝入奏道)兩國相爭,不斬來使,還乞陛下遣還思力,借示寬容。
太 宗:朕若遣還虜使,反令他越加藐視,益肆憑陵,這豈可輕事縱容麼?
世 民:(又顧語思力道)權且寄汝首級,看朕督兵親征,究竟誰勝誰負?
(思力不能還答,只好跪著磕頭。)
(太宗又指令左右,將思力拘住門下省,左右奉旨,把思力拖起,出殿去了。)
(太宗即召集禁軍,出拒突厥,自己親擐甲冑,跨上御馬,帶著高士廉房玄齡等
(六騎,出玄武門,逕詣渭水。)
(頡利可汗方在營中坐著,專待執失思力歸報,忽由軍校入報道)
太 宗:唐天子來了!
太 宗:(頡利便上馬出營,隔水遙望,但見對面立著六騎,當先的盔甲輝煌,果然是前
(為秦王,今主中夏的唐天子,正在驚疑未定,那唐天子已朗聲道)頡利可汗!
(朕與汝定約豳州,汝曾設有盟誓,不再相犯,近年汝屢次負約,朕正要興師問
(罪,汝卻引兵深入,莫非前來送死麼?
太 宗:(說至此,又揚鞭指著空中道)天日在上,我國並不負可汗,可汗獨負我國,負
我就是負天,試問可汗果禁得起否?
(頡利聽到此語,越覺驚心。)
(那隨身帶著的兵士,素信神鬼,又看唐天子威風凜凜,誥命煌煌,不由的魂膽
(飛揚,相率下馬羅拜。)
(俄而鼓聲動地,旌旗蔽天,似虎似貔的唐軍,陸續踵至,擺成一字長蛇陣,烜
(赫的了不得。)
(頡利嚇得面色如土,竟回馬入營,閉門靜守。)
(太宗尚駐馬待著,蕭瑀恐太宗輕敵,叩馬固諫,堅請還朝。)
太 宗:(太宗密諭道)朕籌思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敢傾國前來,直抵郊甸,總道我國
內有難,朕新即位,不遑與他爭鋒,我若示以怯弱,閉城自固,他必縱兵大掠,
不可複製,朕為此輕騎獨出,示以從容,又特地張皇六師,作必戰狀。虜既懾我
氣,復震我威,且因深入我地,隱有戒心,然後與戰必克,與和自固。制服突厥
,在此一舉,卿但看著,虜已無能為了。
(瑀乃趨退,果然待了片刻,即有突厥使臣,渡水而來,向太宗前乞和。)
(太宗復詰責數語,來使俯首聽命,乃許定和議,限期次日訂盟,遣還來使,才
(返駕回宮,越日又親幸城西,與頡利相會,就在便橋上面,用白馬為牲,歃血
(立約,頡利欣然領命。)
(盟約既定,彼此麾兵退還,太宗始將執失思力放歸。)
太 宗:(蕭瑀復入請太宗道)前未與突厥修和,諸軍爭請出戰,獨陛下未許,臣等頗以
為疑,既而虜騎自退,究竟陛下憑何神算,得如所料。
(也是一個笨伯。)
太 宗:朕看突厥部眾,雖多不整,君臣上下,惟賄是求。當他請和時,可汗獨在水西,
達官多來謁朕,朕若誘令宴會,乘醉縛住,一面發兵襲擊,勢如摧枯,再遣長孫
無忌李靖伏兵豳州,截他歸路,虜若奔還,伏兵前發,大軍後追,管教他全軍俱
覆,片甲不回。不過因朕初即位,國家未安,百姓未富,一與虜戰,結怨必多,
他若由怨生懼,勤修武備,就令一時不敢入邊,他日必來報怨,為患轉日甚了。
朕所以卷甲韜戈,啗以金帛,彼得所欲,退歸本國,志驕氣盈,不復設備,然後
養威俟釁,一舉可以滅虜了。將欲取之,必姑與之,就是這種計策。卿難道未曉
麼?
(計算固勝人一籌。)
太 宗:(瑀乃再拜道)陛下勝算,原非愚臣所可及呢。
(既而頡利可汗,獻入馬三千匹,羊萬口,太宗不受,但敕歸所掠中國人口,且
(引諸衛將士,習射殿廷,當面曉諭道)
太 宗:戎狄侵陵,無代不有,患在邊境少安,人主便佚游忘戰,所以寇警猝發,無人敢
御,今朕不令汝等穿池築苑,但願專習弓矢,居閒無事,朕可為汝等教師。突厥
入寇,朕即為汝等統帥,庶幾我國人民,可得少安了。
(將士相率拜服。)
(嗣是每日朝畢,必教射殿庭,太宗親自考校,嚴定賞罰。)
或 謂:朝廷定律,兵刃至御前,例當處絞,今命將卒習射殿庭,萬一狂夫竊發,為害甚
大。
(想又是蕭瑀封德彝等所言。)
太 宗:(太宗微笑道)帝王視四海為一家,全國人民,均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腹,何
患不服?奈何把禁中宿衛,先加猜忌呢?
(將士等得了此諭,益自感奮,不到數年,盡成精銳。)
(太宗以改元將屆,訂舊制,創新儀,定勛臣爵邑,降宗室郡王為縣公,立子承
(乾為皇太子,召張元素為侍御史,擢張蘊古為大理丞,虛衷納諫,勵精圖治,
(轉眼間已是殘臘,詔定次年為貞觀元年。)
(到了元旦,太宗率百官先朝太上皇,然後御殿受朝。)
(嗣是成為常例,不消細述。)
(越日,大宴群臣,命奏:秦王破陣樂,太宗語群臣道)
太 宗:朕昔受命專征,民間遂有此曲,雖未足以言文德,但為功業所由成,未敢遽忘,
朕所以命奏此樂呢。
或 謂:(封德彝起立進言道)陛下以神武平海內,文德何足比擬呢。
(不脫佞臣口脗。)
太 宗:戡亂以武,守成以文,文武兩途,當隨時互用,卿謂文不及武,未免失言。難道
以馬上得天下,便可以馬上治天下麼?
(封德彝碰了一鼻子灰,自覺赧顏,勉強坐下,再飲了幾杯,方各散席,謝過了
(宴,魚貫而出。)
(小子有詩詠道:
( 隋家都為佞臣亡,遺孽留貽到盛唐)
(我怪文皇原有識,如何尚使列朝堂。)
(又越數日,接得涇州警報,燕郡王李藝,竟造反了。)
(那時免不得有調兵遣將等情,容至下回續敘。)
(好色為英雄所不諱,但既為弟婦,就是豔麗動人,亦豈可納為嬪御,此在普通
(人民,猶知不可,況身為儲貳,不日將登大寶乎?唐太宗為一代賢君,顧瀆倫
(傷化如此,宜唐室之女禍為獨熾也。)
(但楊氏之對於太宗,有殺夫之仇,既不能死,復委身事之,男無行,女無恥,
(等一穢惡耳。)
(本回連類並誅,描出當時情事,非以導淫,實以儆惡。)
(其有關於風化者,亦豈少哉?若夫突厥入寇,直抵便橋,太宗從容卻敵,片語
(定盟,蓋其玩突厥於股掌之上,故能操縱如意,控馭有方,彼蕭瑀封德彝輩,
(亦安足語此?大抵敘述古人,當貶則貶,當褒則褒,絕無私意存於其間,方成
(信史,觀此回益知褒貶之固有真也。)
(第十五回 偃武修文君臣論治 易和為戰將帥揚鑣)
39**時間: 地點:
(卻說李藝自受封燕王,從征竇建德劉黑闥二寇,積有戰功,入朝授左翊衛大將
(軍,甚邀寵眷。)
(見第十一回。)
(藝漸漸驕倨,把朝廷上面的王公大臣,統已看不上眼,凡秦府中的僚佐,與他
(相遇,他更冷嘲熱諷,窘辱多端。)
(高祖恐他在京滋事,且因突厥犯邊,意欲借他威名,作為鎮壓,特命兼領天節
(軍將,出鎮涇州。)
(及太宗即位,進藝開府儀同三司,藝因前時得罪秦府中人,心下很是不安,遂
(有意謀反,借著閱武為名,調集兵士,又偽稱奉密詔入朝,竟帶著大眾,直趨
(豳州。)
(豳州刺史趙慈皓,出城迎謁,他領兵入城,便與慈皓商議,背叛朝廷,把豳州
(據為己有。)
(慈皓佯為贊成,暗中卻著人飛奏,一面與統軍楊岌,密謀誅藝,太宗聞報,即
(命長孫無忌尉遲敬德兩人,統兵往討。)
(王師方發,已為藝所聞,暗地調查,知是慈皓奏請發兵,因將他拘系獄中。)
(時楊岌已召集州軍,出藝不意,攻入城中,藝倉皇拒戰,竟至敗績,遂棄了妻
(孥,只帶了親卒數百騎,投奔突厥,行至寧州,騎卒次第溃散,單剩了數十人
(,料知藝不能再振,樂得將藝刺死,梟取首級,獻送京師。)
(正是死得不值。)
(藝妻孟氏,由楊岌飭兵拿下,並放出趙慈皓,嚴行鞫治。)
(孟氏自言為女巫所誤,原來濟陰有李氏女,自言能通鬼神,善療人疾,輾轉流
(入京都,適值藝挈眷留京,孟氏素好迷信,召女巫入見,問明未來禍福。)
(李氏女見了孟氏,遽倒身下拜,極言孟氏具大貴相,他日必為天下母。)
(孟氏信以為真,又令女視藝,女復信口亂言;謂妃貴即由王貴,現已紅光露面
(,指日當有異征,於是藝遂有叛志。)
(孟氏更從旁慫慂,倉猝一舉,便即夷滅。)
(看官!你想巫覡邪言,可信不可信呢?為迷信邪言者作一棒喝。)
(無忌及敬德,馳至豳州,已是光天化日,浩蕩昇平。)
(當下將藝眷屬,押還長安,一古腦兒梟首市曹,不留一人。)
(俗小說中捏造羅成姓名,謂系藝子,殊屬可笑。)
(還有幽州都督王君廓,因長史李玄道,嘗用法裁制,錯疑是朝廷授意,私下猜
(嫌。)
(太宗亦聞他不守法度,召他入京。)
(他啟行至渭南,驛吏稍稍不恭,竟將驛吏殺死,也向突厥奔去,中途為野人所
(殺,函首入都。)
(太宗顧念前功,特令將遺屍收還,連首埋葬,且加恤妻孥,後經御史大臣溫彥
(博,奏稱君廓叛臣,不宜沿食封邑,乃廢為庶人。)
(就便帶過王君廓,免得另起爐灶。)
(這且按下不提。)
40**時間: 地點:
(且說太宗知人善任,從諫如流,凡中書門下,及三品以上,入閣議事,必令諫
(官隨著,有失輒諫,又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書內省,每當延見,必問民疾
(苦,及政事得失,且嘗詔廷臣舉賢,各長官均有薦引,獨封德彝一無所舉。)
(太宗問及情由,德彝答道)
太 宗:臣非不盡心,但今日未有奇才,因此不敢妄舉。
太 宗:(太宗怫然道)君子用人如器,各隨所長。自古人君致治,難道能借才異代麼?
患在自己不能訪求,奈何輕量當世?
(德彝無言可答,懷慚而出。)
(先是僕射蕭瑀,與德彝善,嘗薦為中書令,至太宗踐阼,瑀與德彝論事廷前,
(德彝未嘗創議。)
(及瑀已議決,方吹毛索瘢,淡淡的指摘數語,或且待瑀趨退,然後極言駁斥,
(連太宗也墮入彀中,往往變更前議,不令瑀聞。)
(是謂之奸險。)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以佐命首功,得列爵封邑,德彝對著數人
(,格外巴結,所以房杜諸賢,也親近德彝,疏忌蕭瑀。)
(瑀積憤不平,上書彈劾德彝,反忤上旨。)
(會瑀及陳叔達忿爭上前,皆坐不敬罪免官,德彝竟得為僕射,偏偏天不阼年,
(竟畀他生了一場大病,嗚呼畢命,侍御史唐臨,才摭拾德彝奸狀,說他嘗佐導
(隱太子,及海陵刺王,謀害陛下,因是太宗動怒,追削德彝官爵,改諡為繆,
(仍用瑀為左僕射。)
(瑀與德彝,相去亦不能以寸。)
(且嘗引魏征入臥內,諮詢軍國重事,令他直陳無隱。)
(想是防封德彝覆轍。)
(征亦感懷知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太宗遷征為尚書右丞。)
(或訐征與親戚有私,奉詔遣御史大夫溫彥博案驗,查無實據,彥博入白太宗道
()
太 宗:征不顧形跡,自避嫌疑,心雖無私,亦當預戒。
(太宗乃令彥博諭征,征越宿入朝,面奏)
一 面:臣聞君臣同體,應相與盡誠,若上下俱存形跡,恐國家興衰,尚未敢知,臣卻不
敢奉詔。
太 宗:(太宗瞿然道)卿言亦是。
一 面:(征又再拜道)臣幸得奉事陛下,願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
太 宗:忠臣良臣,有甚麼區別?
一 面:(征答道)稷契臯陶,君臣同心,安享尊榮,便是良臣。龍逢比乾,面折廷爭,
身死國亡,便是忠臣。
(太宗甚喜。)
(賜絹五百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