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 至 第一四〇

131**時間: 地點:
    (卻說呂後因高祖駕崩,意欲盡誅諸將,竟將喪事擱起,獨召一心腹要人,入宮
    (密商。)
    (這人姓名,就是辟陽侯審食其。)
    (食其與高祖同裡,本沒有甚麼才幹,不過面目文秀,口齒伶俐,夤緣迎合,是
    (他特長。)
    (高祖起兵以後,因家中無人照應,乃用為舍人,叫他代理家務。)
    (食其得了這個美差,便在高祖家中,廝混度日。)
    (高祖出外未歸,家政統由呂後主持,呂後如何說,食其便如何行,唯唯諾諾,
    (奉命維謹,引得呂後格外喜歡。)
    (於是日夕聚談,視若親人,漸漸的眉來眼去,漸漸的目逗心挑,太公已經年老
    (,來管甚麼閒事,一子一女,又皆幼稚,怎曉得他秘密情腸?他兩人互相勾搭
    (,居然入彀,瞞過那老翁幼兒,竟演了一出露水緣。)
    (這是高祖性情慷慨,所以把愛妻禁矕,贈送他人。)
    (一番偷試,便成習慣,好在高祖由東入西,去路越遠,音信越稀,兩人樂得相
    (親相愛,雙宿雙飛。)
    (及高祖兵敗彭城,家屬被擄,食其仍然隨著,不肯捨去,無非為了呂後一人,
    (願同生死。)
    (好算有情。)
    (呂後與太公被拘三年,食其日夕不離,私幸項王未嘗虐待,沒有甚麼刑具,拘
    (攣肢體,因此兩人仍得續歡,無甚痛苦。)
    (到了鴻溝議約,脫囚歸漢,兩人相從入關,高祖又與項王角逐江淮,毫不知他
    (有私通情事。)
    (兩人情好越深,儼如一對患難夫妻,晝夜不捨。)
    (既而項氏破滅,高祖稱帝,所有從龍諸將,依次加封,呂後遂從中慫慂,乞封
    (食其。)
    (高祖也道他保護家屬,確有功勞,因封為辟陽侯。)
    (牀第功勞,更增十倍。)
    (食其喜出望外,感念呂後,幾乎銘心刻骨,從此入侍深宮,較前出力。)
    (呂後老且益淫,只避瞭高祖一雙眼睛,鎮日裡偷寒送暖,推食解衣。)
    (高祖又時常出征,並有戚夫人為伴,不嫌寂寞,但教呂後不去纏擾,已是如願
    (以償。)
    (呂後安居宮中,巴不得高祖不來,好與食其同夢。)
    (有幾個宮娥采女,明知呂後暗通食其,也不敢漏泄春光,且更幫兩人做了引線
    (,好得些意外賞錢,所以高祖戴著綠巾,到死尚未知曉。)
    (惟呂後淫妒性成,見瞭高祖已死,便即起了殺心,一是欲保全太子,二是欲保
    (全情人。)
    (他想遺臣殺盡,自然無人為難,可以任所欲為。)
    (當下召入食其,與他計議道)
呂 後:主上已經歸天,本擬頒布遺詔,立嗣舉喪,但恐內外功臣,各懷異志,若知主上
    崩逝,未必肯屈事少主,我欲秘不發喪,佯稱主上病重,召集功臣,受遺輔政,
    一面埋伏甲士,把他悉數殺死,汝以為可好否?
    (食其聽著,倒也暗暗吃驚,轉思功臣誅夷,與自己亦有益處,因即信口贊成,
    (惟尚恐機謀不慎,反致受害,所以除贊成外,更勸呂後慎密行事。)
    (呂後也未免膽小,復召乃兄呂釋之等入商。)
    (釋之也與食其同意,故一時未敢發作。)
    
    
132**時間: 地點:
    (轉眼間已閱三日,朝臣俱啟猜疑,不過沒有的確消息。)
    (獨曲周侯酈商子寄,素與釋之子祿,鬥雞走馬,互相往來,祿私與談及宮中秘
    (事,寄亟回家報告乃父。)
    (乃父商愕然驚起,匆匆趨出,逕往辟陽侯宅中,見了審食其,屏人與語)
且與語:足下禍在旦夕了!
    (食其本懷著鬼胎,驀聞此言,不由的嚇了一跳,慌忙問為何事?商低聲說道)
不由的:主上升遐,已有四日,宮中秘不發喪,且欲盡誅諸將。試問諸將果能盡誅麼?現
    在灌嬰領兵十萬,駐守滎陽,陳平又奉有詔令,往助灌嬰,樊噲死否,尚未可知
    ,周勃代噲為將。北徇燕代,這都是佐命功臣,倘聞朝內諸將,有被誅消息,必
    然連兵西向,來攻關中。大臣內畔,諸將外入,皇后太子,不亡何待?足下素參
    宮議,何人不曉,當此危急存亡的時候,未嘗進諫,他人必疑足下同謀,將與足
    下拚命,足下家族,還能保全麼?
    (怵心之語。)
不由的:(食其囁嚅道)我……我實未預聞此事!
      外間既有此謠傳,我當稟明皇后便了。
    (還想抵賴。)
    (商乃告別,食其忙入宮告知呂後。)
    (呂後一想,風聲已泄,計不得行,只好作為罷論,惟囑食其轉告酈商,切勿喧
    (傳。)
    (食其自然應命,往與酈商說知。)
    (商本意在安全內外,怎肯輕說出去,當令食其返報呂後,盡請放懷。)
    (呂後乃傳令發喪,聽大臣入宮哭靈。)
    (總計高祖告崩,已四日有餘了。)
    (棺殮以後,不到二旬,便即奉葬長安城北,號為長陵。)
群 臣:(群臣進說道)先帝起自細微,撥亂反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德最高,應
    上尊號為高皇帝。
    (皇太子依議定諡,後世遂稱為高帝,亦稱高祖。)
    (又越二日,太子盈嗣踐帝位,年甫一十七歲,尊呂後為皇太后,賞功赦罪,佈
    (德行仁,後來廟諡曰惠,故沿稱惠帝。)
    (喜詔一頒,四方逖聽,燕王盧綰,聞樊噲率兵出擊,本不欲與漢兵對仗,自率
    (宮人家屬數千騎,避居長城下,擬俟高祖病癒,入朝謝罪。)
    (及惠帝嗣立的消息,傳達朔方,料知太子登基,呂後必專國政,何苦自來尋死
    (,遂率眾投奔匈奴,匈奴使為東胡盧王。)
    (事見後文。)
    (惟樊噲到了燕地,綰已避去,燕人原未嘗從反,不勞征討,自然畏服。)
    (噲進駐薊南,正擬再出追綰,忽有一使人持節到來,叫他臨壇受詔。)
    (噲問壇在何處?使人答稱在數里外。)
    (噲亦不知何因,只好隨著使人,前去受命。)
    (行了數里,已至壇前,望見陳平登壇宣敕,不得不跪下聽詔。)
    (才聽得一小半,突有武士數名,從壇下突出,把噲撳住,反接兩手,縛起來
    (。)
    (噲正要喧嚷,那陳平已讀完敕文,三腳兩步的走到壇下,將噲扶起,與他附耳
    (說了數語,噲方才無言。)
    (當由平指麾武士,把噲送入檻車。)
    (噲手下只有數人,見噲被拿,便欲返身跑去,可巧周勃瞧著,出來喝住,命與
    (偕行。)
    (於是勃與平相別,向北自去,平押噲同走,向西自歸。)
    (這也是陳平達權的妙計。)
    (可謂六出以外又是一出。)
    (勃馳至噲營,取出詔書,曉示將士,將士等素重周勃,又見他奉詔代將,倒也
    (不敢違慢,相率聽令。)
    (勃得安然接任,並無他患。)
    (獨陳平押著樊噲,將要入關,才接到高祖後詔,命他前往滎陽,幫助灌嬰,所
    (有樊噲首級,但速著人送入都中。)
    (平與詔使本來相識,當即與他密談意見,詔使也佩服平謀,且知高祖病已垂危
    (,不妨緩復,索性與平同宿驛中。)
    (逍遙了兩三日,果然高祖駕崩的音耗,傳將出來。)
    (平一得風聲,急忙出驛先行,使詔使代押樊噲,隨後繼進。)
    (詔使尚欲細問,那知平已加了一鞭,如風馳電掣一般,趕入關中去了。)
    (又要作怪。)
    (看官聽說!陳平不急誅噲,無非為了呂後姊妹。)
    (幸而預先料著,尚把噲命保留,但噲已被辱。)
    (噲妻呂嬃,或再從中進讒,仍然不美,不如趕緊入宮,相機防備為是。)
    (畢竟多智。)
    (計劃一定,刻不容緩,因此匆匆入都,直至宮中,向高祖靈前下跪,且拜且哭
    (,淚下如雨。)
    (呂後一見陳平,急向帷中撲出,問明樊噲下落,平始收淚答說道)
呂 後:臣奉詔往斬樊噲,因念噲有大功,不敢加刑,但將噲押解來京,聽候發落。
    (呂後聽了,方轉怒為喜道)
呂 後:究竟君能顧大局,不亂從命,惟噲今在何處?
陳 平:臣聞先帝駕崩,故急來奔喪,噲亦不日可到了。
    (呂後大悅,便令平出外休息。)
呂 後:(平復道)現值宮中大喪,臣願留充宿衛。
呂 後:君跋涉過勞,不應再來值宿,且去休息數天,入衛未遲。
陳 平:(平頓首固請道)儲君新立,國是未定,臣受先帝厚恩,理宜為儲君效力,上答
    先帝,怎敢自憚勞苦呢!
    (呂後不便再卻,且聽他聲聲口口,顧念嗣君,心下愈覺感激,乃溫言獎勵道)
呂 後:忠誠如君,世所罕有,現在嗣主年少,隨時需人指導,敢煩君為郎中令,傅相嗣
    主,使我釋懮,便是君不忘先帝了!
    (平即受職謝恩,起身告退。)
    (甫經趨出,那呂嬃已經進來,至呂後前哭訴噲冤。)
    (並言陳平實主謀殺噲,應該加罪。)
呂 後:(呂後怫然道)汝亦太錯怪好人,他要殺噲,噲死久了,為何把他押解進來?
陳 平:(呂嬃道)他聞先帝駕崩,所以變計,這正是他的狡猾,不可輕信。
呂 後:此去到燕,路隔好幾千里,往返須閱數旬,當時先帝尚存,曾命他立斬噲首,他
    若斬噲,亦不得責他專擅。奈何說他聞信變計呢?況汝我在都,尚不能設法解救
    ,幸得他保全噲命,帶同入京,如此厚惠,正當感謝,想汝亦有天良,為什麼恩
    將仇報哩?
    (這一番話,駁得呂嬃啞口無言,只好退去。)
    
    
133**時間: 地點:
    (未幾樊噲解到,由呂後下了赦令,將噲釋囚。)
    (噲入宮拜謝,呂後)
呂 後:汝的性命,究虧何人保護?
    (噲答稱是太后隆恩。)
呂 後:此外尚有他人否?
    (噲記起陳平附耳密言,自然感念,便即答稱陳平。)
呂 後:(呂後笑道)汝倒還有良心,不似汝妻癡狂哩!
    (都不出陳平所料。)
    (噲乃轉向陳平道謝。)
    (聰明人究佔便宜,平非但無禍,反且從此邀寵了。)
    (惟呂太后既得專權,自思前時謀誅諸將,不獲告成,原是無可如何,若宮中內
    (政,由我主持,平生所最切齒的,無過戚姬,此番卻在我手中,管教她活命不
    (成。)
    (當下吩咐宮役,先將戚姬從嚴處置,援照髡鉗為奴的刑律,加她身上。)
    (可憐戚姬的萬縷青絲,盡被宮役拔去,還要她卸下宮裝,改服赭衣,驅入永巷
    (內圈禁,勒令舂米,日有定限。)
    (戚姬只知彈唱,未嫻井臼,一雙柔荑的玉手,怎能禁得起一個米杵?偏是太后
    (苛令,甚是森嚴,欲要不遵,實無別法。)
    (何不自盡。)
    (沒奈何勉力掙扎,攜杵學舂,舂一回,哭一回,又編成一歌,且哭且唱道:
    (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相伍!相離三千里,誰當使告汝
    (!)
    (歌中寓意,乃是紀念趙王如意,汝字就指趙王。)
    (不料被呂太后聞知,憤然大罵道)
憤 然:賤奴尚想倚靠兒子麼?
    (說著,便使人速往趙國,召趙王如意入朝。)
    (一次往返,趙王不至,二次往返,趙王仍然不至。)
    (呂太后越加動怒,問明使人,全由趙相周昌一人阻往。)
太 后:(昌曾對朝使道)先帝囑臣服事趙王,現聞太后召王入朝,明明是不懷好意,臣
    故不敢送王入都。王亦近日有病,不能奉詔,只好待諸他日罷!
    (呂太后聽了,暗思周昌作梗,本好將他拿問,只因前時力爭廢立,不為無功,
    (此番不得不略為顧全,乃想出一調虎離山的法兒,征昌入都,昌不能不至。)
    (及進謁太后,太后怒叱道)
太 后:汝不知我怨戚氏麼?為何不使趙王前來?
使 人:(昌直言作答道)先帝以趙王托臣,臣在趙一日,應該保護一日,況趙王系嗣皇
    帝少弟,為先帝所鍾愛。臣前力保嗣皇帝,得蒙先帝信任,無非望臣再保趙王,
    免致兄弟相戕,若太后懷有私怨,臣怎敢參預?臣唯知有先帝遺命罷了!
    (呂太后無言可駁,叫他退出,但不肯再令往趙。)
    (一面派使飛召趙王,趙王已失去周昌,無人作主,只得應命到來。)
    (是時惠帝年雖未冠,卻是仁厚得很,與呂後性情不同。)
    (他見戚夫人受罪司舂,已覺太后所為,未免過甚。)
    (至趙王一到,料知太后不肯放鬆,不如親自出迎,與同居住,省得太后暗中加
    (害。)
    (於是不待太后命令,便乘輦出迓趙王。)
    (可巧趙王已至,就攜他上車,一同入宮,進見太后。)
    (太后見了趙王,恨不得親手下刃,但有惠帝在側,未便驟然發作,勉強敷衍數
    (語。)
    (惠帝知母不歡,即挈趙王至自己宮中。)
    (好在惠帝尚未立後,便教他安心住著,飲食臥起,俱由惠帝留心保護。)
    (好一個阿哥,可惜失之柔弱。)
    (趙王欲想一見生母,經惠帝婉言勸慰,慢慢設法相見。)
    (畢竟趙王年幼,遇事不能自主,且恐太后動怒,只好含悲度日。)
    (太后時思害死趙王,惟不便與惠帝明言,惠帝也不便明諫太后,但隨時防護趙
    (王。)
    (俗語說得好,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惠帝雖愛護少弟,格外注意,究竟百密也
    (要一疏,保不定被他暗算。)
    (光陰易過,已是惠帝元年十二月中,惠帝趁著隆冬,要去射獵,天氣尚早,趙
    (王還臥著未醒,惠帝不忍喚起,且以為稍離半日,諒亦無妨,因即決然外出。
    ()
    (待至射獵歸來,趙王已七竅流血,嗚呼畢命!惠帝抱定屍首,大哭一場,不得
    (已吩咐左右,用王禮殮葬,諡為隱王。)
    (後來暗地調查,或雲鴆死,或雲扼死,欲要究明主使,想來總是太后娘娘,做
    (兒子的不能罪及母親,只好付諸一歎!惟查得助母為虐的人物,是東門外一個
    (官奴,乃密令官吏搜捕,把他處斬,才算為弟泄恨,不過瞞著母后,秘密處治
    (罷了。)
    (哪知餘哀未了,又起驚慌,忽有宮監奉太后命,來引惠帝,去看「人彘」。)
    (惠帝從未聞有「人彘」的名目,心中甚是稀罕,便即跟著太監,出宮往觀。)
    (宮監曲曲折折,導入永巷,趨入一間廁所中,開了廁門,指示惠帝道)
便 即:廁內就是『人彘』哩。
    (惠帝向廁內一望,但見是一個人身,既無兩手,又無兩足,眼內又無眼珠,只
    (剩了兩個血肉模糊的窟窿,那身子還稍能活動,一張嘴開得甚大,卻不聞有甚
    (麼聲音。)
    (看了一回,又驚又怕,不由的縮轉身軀,顧問宮監,究是何物?宮監不敢說明
    (,直至惠帝回宮,硬要宮監直說,宮監方說出戚夫人三字。)
    (一語未了,幾乎把惠帝嚇得暈倒,勉強按定了神,要想問個底細。)
    (及宮監附耳與語,說是戚夫人手足被斷,眼珠挖出,熏聾兩耳,藥啞喉嚨,方
    (令投入廁中,折磨至死。)
    (惠帝不待說完,又急問他「人彘」的名義,宮監道)
惠 帝:這是太后所命,宮奴卻也不解。
惠 帝:(惠帝不禁失聲道)好一位狠心的母后,竟令我先父愛妃,死得這般慘痛麼?
    (說也無益。)
    (說著,那眼中也不知不覺,垂下淚來。)
    (隨即走入寢室,躺臥牀上,滿腔悲感,無處可伸,索性不飲不食,又哭又笑,
    (釀成一種呆病。)
    (宮監見他神色有異,不便再留,竟回覆太后去了。)
    (惠帝一連數日,不願起牀,太后聞知,自來探視,見惠帝似傻子一般,急召醫
    (官診治。)
    (醫官報稱病患怔忡,投了好幾服安神解懮的藥劑,才覺有些清爽,想起趙王母
    (子,又是嗚咽不止。)
    (呂太后再遣宮監探問,惠帝向他發話道)
惠 帝:汝為我奏聞太后,此事非人類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可請太后自行
    主裁罷!
    (宮監返報太后,太后並不悔殺戚姬母子,但悔不該令惠帝往看「人彘」,旋即
    (把銀牙一咬,決意照舊行去,不暇顧及惠帝了。)
    (小子有詩歎道)
    (婁豬未定寄豭來,人彘如何又惹災!)
    (可恨淫嫗太不道,居然為蜴復為虺。)
    (欲知呂太后後來行事,且看下回再敘。)
    
    (有史以來之女禍,在漢以前,莫如褒妲。)
    (褒妲第以妖媚聞,而慘毒尚不見於史。)
    (自呂雉出而淫悍之性,得未曾有,食其可私,韓彭可殺,甚且欲盡誅諸將,微
    (酈商,則冤死者更不少矣。)
    (厥後復鴆死趙王,慘害戚夫人,雖未始非戚氏母子之自取,而忍心辣手,曠古
    (未聞,甚矣,悍婦之毒逾蛇蠍也。)
    (惠帝仁有餘而智不足,既不能保全少弟,復不能幾諫母后,徒為是驚懮成疾,
    (夭折天年,其情可憫,其咎難辭,敝笱之刺,寧能免乎!)
    (第四十二回 媚公主靦顏拜母 戲太后嫚語求妻)
    
    
134**時間: 地點:
    (卻說呂太后害死趙王母子,遂徙淮南王友為趙王,且把後宮妃嬪,或錮或黜,
    (一律掃盡,方出了從前惡氣。)
    (只趙相周昌,聞得趙王身死,自恨無法保全,有負高祖委托,免不得鬱鬱寡歡
    (,嗣是稱疾不朝,厭聞外事。)
    (呂太后亦置諸不問,到了惠帝三年,昌竟病終,賜諡悼侯,命子襲封,這還是
    (報他力爭廢立的功勞。)
    (呂太后又恐列侯有變,增築都城,迭次征發丁夫,數至二三十萬,男子不足,
    (濟以婦女,好幾年才得造成。)
    (周圍計六十五里,城南為南斗形,城北為北斗形,造得非常堅固,時人號為斗
    (城。)
    (無非民脂民膏。)
    (惠帝二年冬十月,齊王肥由鎮入朝。)
    (肥是高祖的庶長子,比惠帝年大數歲,惠帝當然待以兄禮,邀同入宮,謁見太
    (后。)
    (太后佯為慰問,心中又動了殺機,想把齊王肥害死。)
    (毒上加毒。)
    (可巧惠帝有意接風,命御廚擺上酒肴,請太后坐在上首,齊王肥坐在左側,自
    (己坐在右旁,如家人禮。)
    (肥也不推辭,竟向左側坐下,太后越生忿恨,目注齊王,暗罵他不顧君臣,敢
    (與我子作為兄弟,居然上坐。)
    (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遂借更衣為名,返入內寢,召過心腹內侍,密囑數語,
    (然後再出來就席。)
    (惠帝一團和氣,方與齊王樂敘天倫,勸他暢飲,齊王也不防他變,連飲了好幾
    (杯。)
    (嗣由內侍獻上酒來,說是特別美酒,酌得兩卮,置諸案上。)
    (太后令齊王飲下,齊王不敢擅飲,起座奉觴,先向太后祝壽。)
    (太后自稱量窄,仍令齊王飲盡,齊王仍然不飲,轉敬惠帝。)
    (惠帝亦起,欲與齊王互相敬酒,好在席上共有兩卮,遂將一卮與肥,一卮接在
    (手中,正要銜杯飲入,不防太后伸過一手,突將酒卮奪去,把酒傾在地上。)
    (惠帝不知何因,仔細一想,定是酒中有毒,憤悶得很。)
    (齊王見太后舉動蹊蹺,也把酒卮放下,假稱已醉,謝宴趨出。)
    (返至客邸,用金賄通宮中,探聽明白,果然是兩卮鴆酒。)
    (當下喜懼交並,自思一時倖免,終恐不能脫身,輾轉圖維,無術解救。)
    (沒奈何召入隨員,與他密商,有內史獻議道)
不 禁:大王如欲回齊,最好自割土地,獻與魯元公主,為湯沐邑。公主系太后親女,得
    增食彩,必博太后歡心,太后一喜,大王便好辭行了!
    (幸有此策。)
    (齊王依計行事,上表太后,願將城陽郡獻與公主,未幾即得太后褒詔。)
    (齊王乃申表辭行,偏偏不得批答,急得齊王驚惶失措,再與內史等商議,續想
    (一法寫入表章,願尊魯元公主為王太后,事以母禮。)
    (以同父姊妹為母,不知他從何處想來?這篇表文呈遞進去,果有奇效,才經一
    (宿,便有許多宮監宮女,攜著酒肴,趨入邸中,報稱太后皇上,及魯元公主,
    (在後就到,為王餞行。)
    (齊王大喜,慌忙出邸恭迎。)
    (小頃便見鑾駕到來,由齊王跪伏門外,直至鑾輿入門,方敢起身隨入。)
    (呂太后徐徐下輿,挈著惠帝姊弟兩人,登堂就座。)
    (齊王拜過太后,再向魯元公主前,行了母子相見的新禮,引得呂太后笑容可掬
    (。)
    (就是魯元公主,與齊王年齡相類,居然老著臉皮,自命為母,戲呼齊王為兒,
    (一堂笑語,備極歡娛。)
    (及入席以後,太后上坐,魯元公主坐左,惠帝坐右,齊王下坐相陪。)
    (淺斟低酌,逸興遄飛,再加一班樂工,隨駕同來,笙簧雜奏,雅韻悠揚,太后
    (悅目賞心,把前日嫌恨齊王的私意,一齊拋卻,直飲到日落西山,方才散席。
    ()
    (齊王送回鑾駕,乘機辭行,夤夜備集行裝,待旦即去,離開了生死關頭,馳還
    (齊都,彷彿似死後還魂,不勝慶幸了。)
    (命中不該枉死,故得生還。)
    
    
135**時間: 地點:
    (是年春正月間,蘭陵井中,相傳有兩龍現影。)
    (想是一條老雌龍,一條小雄龍。)
    
    
136**時間: 地點:
    (未幾又得隴西傳聞,地震數日。)
    (到了夏天,又復大旱。)
    (種種變異,想是為了呂後擅權,陰干天譴。)
    (是為新學界中所不道,但我國古史,嘗視為天人相應,故特錄之。)
    (及夏去秋來,蕭相國何,抱病甚重,惠帝親往視病,見他骨瘦如柴,臥起需人
    (,料知不能再治,便唏噓問何道)
惠 帝:君百年後,何人可代君任?
蕭 何:知臣莫若君。
    (惠帝猛憶起高祖遺囑,便接口道)
惠 帝:曹參可好麼?
高 祖:(何在榻上叩首道)陛下所見甚是,臣死可無恨了!
    (惠帝又安慰數語,然後還宮。)
    (過了數日,何竟病歿,蒙諡為文終侯,使何子祿襲封酇侯。)
    (何畢生勤慎,不敢稍縱,購置田宅,必在窮鄉僻壤間,牆屋毀損,不令修治。
    ()
惠 帝:(嘗語家人道)後世有賢子孫,當學我儉約,如或不賢,亦省得為豪家所奪了!
    (後來子孫繼起,世受侯封,有時因過致譴,總不至身家絕滅,這還是蕭相國以
    (儉傳家的好處。)
    (留諷後世。)
    (齊相曹參,聞蕭何病逝,便令舍人治裝。)
    (舍人問將何往?參笑說道)
蕭 何:我即日要入都為相了。
    (舍人似信非信,權且應命料理,待行裝辦齊,果得朝使前來,召參入都為相,
    (舍人方知參有先見,驚歎不休。)
    (參本是一員戰將,至出為齊相,刻意求治,志在尚文,因召集齊儒百餘人,遍
    (詢治道,結果是人人異詞,不知所從。)
    (嗣訪得膠西地方,有一蓋公,老成望重,不事王侯,乃特備了一份厚禮,使人
    (往聘,竭誠奉迎。)
    (幸得蓋公應聘到來,便慇懃款待,向他詳詢。)
    (蓋公平日,專治黃帝老子的遺言,此時所答,無非是歸本黃老,大致謂治道毋
    (煩,須出以清靜,自定民心。)
    (參很是佩服,當下避居廂房,把正堂讓給蓋公,留他住著,所有舉措,無不奉
    (教施行,民心果然翕服,稱為賢相。)
    (自從參到齊國,已閱九年,至此應召起行,就將政務一切,交與後任接管,且
    (囑托後相道)
惠 帝:君此後請留意獄市,慎勿輕擾為要。
蕭 何:(後相答問道)一國政治,難道除此外,統是小事麼?
惠 帝:(參又說道)這也並不如此,不過獄市兩處,容人不少,若必一一查究,奸人無
    所容身,必致鬧事,這便叫做庸人自擾了,我所以特別囑托呢!
    (懲奸不應過急,縱奸亦屬非宜。)
    (曹參此言,得半失半。)
    (後相才無異言。)
    (參遂向齊王告別,隨使入都,謁過惠帝母子,接了相印,即日視事。)
    
    
137**時間: 地點:
    (當時朝臣私議,共說蕭曹二人,同是沛吏出身,本來交好甚密,嗣因曹參積有
    (戰功,封賞反不及蕭何,未免與何有嫌。)
    (現既入朝代相,料必至懷念前隙,力反前政,因此互相戒儆,唯恐有意外變端
    (,關礙身家。)
    (還有相府屬官,日夜不安,總道是曹參接任,定有一番極大的調動。)
    (誰知參接印數日,一些兒沒有變更,又過數日,仍然如故,且揭出文告,凡用
    (人行政,概照前相國舊章辦理,官吏等始放下愁懷,譽參大度。)
    (參不動聲色,安曆數旬,方漸漸的甄別屬僚,見有好名喜事,弄文舞法的人員
    (,黜去數名,另選各郡國文吏,如高年謹厚,口才遲鈍諸人,羅致幕下,令為
    (屬吏,嗣是日夕飲酒,不理政務。)
    (有幾個朝中僚佐,自負才能,要想入陳謀議,他也並不謝絕,但一經見面,便
    (邀同宴飲,一杯未了,又是一杯,務要勸入醉鄉。)
    (僚佐談及政治,即被他用言截住,不使說下,沒奈何止住了口,一醉乃去。)
    (古人有言,上行下效,捷於影響,參既喜飲,屬吏也無不效尤,統在相府後園
    (旁,聚坐飲酒。)
    (飲到半酣,或歌或舞,聲達戶外。)
    (參雖有所聞,好似不聞一般,惟有二三親吏,聽不過去,錯疑參未曾聞知,故
    (意請參往游後園。)
    (參到了後園中,徐玩景色,巧有一陣聲浪,傳遞過來,明明是屬吏宴笑的喧聲
    (,參卻不以為意,反使左右取入酒肴,就在園中擇地坐下,且飲且歌,與相唱
    (和。)
    (這真令人莫名其妙,暗暗的詫為怪事。)
    (原是一奇。)
    (參不但不去禁酒,就是屬吏辦事,稍稍錯誤,亦必替他掩護,不願聲張,屬吏
    (等原是感德,惟朝中大臣,未免稱奇,有時入宮白事,便將參平日行為,略略
    (奏聞。)
    (惠帝因母后專政,多不愜意,也借這杯中物,房中樂,作為消遣,聊解幽愁。
    ()
    (及聞得曹參所為,與己相似,不由的暗笑道)
不由的:相國也來學我,莫非瞧我不起,故作此態。
    (正在懷疑莫釋的時候,適值大中大夫曹窟入侍,窟系參子,當由惠帝顧語道)
惠 帝:汝回家時,可為朕私問汝父道:高祖新棄群臣,嗣皇帝年尚未冠,全仗相國維持
    ,今父為相國,但知飲酒,無所事事,如何能治平天下?如此說法,看汝父如何
    答言,即來告我。
    (窟應聲欲退,惠帝)
惠 帝:汝不可將這番言詞,說明由我教汝哩。
    (窟奉命歸家,當如惠帝所言,進問乃父,惟遵著惠帝密囑,未敢說出上命。)
    (道言甫畢,乃父曹參,竟攘袂起座道)
惠 帝:汝曉得甚麼?敢來饒舌!
    (說著,就從座旁取過戒尺,把窟打了二百下,隨即叱令入侍,不准再歸。)
    (又是怪事。)
    (窟無緣無故,受了一番痛苦,悵然入宮,直告惠帝。)
    (知為君隱,不知為父隱,想是有些恨父了。)
    (惠帝聽說,越覺生疑,翌日視朝,留心左顧,見參已經站著,便召參向前道)
惠 帝:君為何責窟?窟所言實出朕意,使來諫君。
惠 帝:(參乃免冠伏地,頓首謝罪,又復仰問惠帝道)陛下自思聖明英武,能如高皇帝
    否?
惠 帝:朕怎敢望及先帝?
不由的:(參又道)陛下察臣材具,比前相蕭何,優劣如何?
惠 帝:似乎不及蕭相國。
不由的:(參再說道)陛下所見甚明,所言甚確。從前高皇帝與蕭何定天下,明訂法令,
    備具規模,今陛下垂拱在朝,臣等能守職奉法,遵循勿失,便算是能繼前人,難
    道還想勝過一籌麼?
    (惠帝已經悟著,乃更語參道)
惠 帝:我知道了,君且歸休罷。
    (參乃拜謝而出,仍然照常行事。)
    (百姓經過大亂,但求小康,朝廷沒有甚麼興革,官府沒有甚麼征傜,就算做天
    (下太平,安居樂業,所以曹參為相,兩三年不行一術,卻得了海內謳歌,交相
    (稱頌。)
    
    
138**時間: 地點:
不由的:(當時人民傳誦道)蕭何為法,顜音較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淨
    ,民以寧一。
    (到了後世史官,亦稱漢初賢相,要算蕭曹,其實蕭何不過恭慎,曹參更且荒怠
    (,內有淫後,外有強胡,兩相不善防閒,終致釀成隱患。)
    (秉公論斷,何尚可原,參實不能無咎呢!抑揚得當。)
    
    
139**時間: 地點:
    (且說匈奴國中冒頓單于,自與漢朝和親以後,總算按兵不動,好幾年不來犯邊
    (。)
    (至高祖駕崩,耗問遙傳,冒頓遂遣人入邊偵察,探得惠帝仁柔,及呂後淫悍略
    (情,遂即藐視漢室,有意戲弄,寫著幾句謔浪笑傲的嫚詞,當作國書,差了一
    (個弁目,齎書行至長安,公然呈入。)
    (惠帝方縱情酒色,無心理政,來書上又寫明漢太后親閱,當然由內侍遞至宮中
    (,交與呂後。)
    (呂後就展書親覽,但見書中寫著:
    (   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游中國。
    ()
    (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娛,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呂後看到結末兩語,禁不住火星透頂,把書撕破,擲諸地上。)
    (想是只喜審食其,不喜冒頓。)
    (一面召集文武百官,入宮會議,帶怒帶說道)
冒 頓:匈奴來書,甚是無禮,我擬把他來人斬首,發兵往討,未知眾意如何?
不由的:(旁有一將閃出道)臣願得兵十萬,橫行匈奴中!
    (語尚未完,諸將見是舞陽侯樊噲發言,統皆應聲如響,情願從征。)
忽有一:(忽聽得一人朗語道)樊噲大言不慚,應該斬首!
    (這一語不但激怒樊噲,瞋目視著;就是呂太后亦驚出意外。)
    (留神一瞧,乃是中郎將季布。)
    (又來出風頭了。)
    (布不待太后申問,忙即續說道)
太 后:從前高皇帝北征,率兵至三十多萬,尚且受困平城,被圍七日,彼時噲為上將,
    前驅臨陣,不能努力解圍,徒然坐困,天下嘗傳有歌謠云:『平城之中亦誠苦,
    七日不食,不能彀弩!』今歌聲未絕,兵傷未瘳,噲又欲搖動天下,妄言十萬人
    可橫行匈奴,這豈不是當面欺上麼?且夷狄情性,野蠻未化,我邦何必與較,他
    有好言,不足為喜,他有惡言,也不足為怒,臣意以為不宜輕討哩。
    (呂太后被他一說,倒把那一腔盛怒,嚇退到子虛國,另換了一種懼容。)
    (就是樊噲也回憶前情,果覺得匈奴可怕,不敢與季布力爭。)
    (老了,老了,還是與呂嬃歡聚罷。)
    (當下召入大謁者張釋,令他草一復書,語從謙遜,並擬贈他車馬,亦將禮意寫
    (入書中,略云:
    (   單于不忘敝邑,賜之以書,敝邑恐懼,退日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
    (,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汙,敝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
    (馬二駟,以奉常駕。)
    (書既繕就,便將車馬撥交來使,令他帶同復書,反報冒頓單于。)
    (冒頓見書意謙卑,也覺得前書唐突,內不自安,乃復遣人入謝,略言僻居塞外
    (,未聞中國禮義,還乞陛下赦宥等語。)
    (此外又獻馬數匹,另乞和親。)
    (大約因呂後復書發白齒落,不願相易,所以另求他女。)
    (呂太后乃再取宗室中的女子,充作公主,出嫁匈奴。)
    (冒頓自然心歡,不復生事。)
    (但漢家新造,冠冕堂皇,一位安富尊榮的母后,被外夷如此侮弄,還要卑詞遜
    (謝,送他車馬,給他宗女,試問與中國朝體,玷辱到如何地步呢!說將起來,
    (無非由呂後行為不正,所以招尤。)
    (她卻不知少改,仍然與審食其混做一淘,比那高祖在日,恩愛加倍。)
    (審食其又恃寵生驕,結連黨羽,勢傾朝野,中外人士,交相訾議。)
    (漸漸的傳入惠帝耳中,惠帝又羞又忿,不得不借法示懲,要與這淫奴算帳了。
    ()
    (小子有詩歎道:
    (  幾經愚孝反成癡,欲罰雄狐已太遲)
    (盡有南山堪入詠,問他可讀古齊詩?)
    (究竟惠帝如何懲處審食其,待至下回再表。)
    
    (偏憎偏愛,系婦人之通病,而呂後尤甚。)
    (親生子女,愛之如掌上珠,旁生子女,憎之如眼中釘,殺一趙王如意,猶嫌不
    (足,且欲舉齊王肥而再鴆之,齊王不死亦僅矣。)
    (迨以城陽郡獻魯元公主,即易恨為喜,至齊王事魯元公主為母,則更盛筵相待
    (,即日啟行。)
    (賞考遷固二史,於魯元公主之年齡,未嘗詳載,要之與齊王不相上下,或由齊
    (王早生一二歲,亦未可知。)
    (齊王願事同父姊妹為母,謬戾已甚,而呂後反喜其能媚己女,何其偏愛之深,
    (至於此極!厥後且以魯元女為惠帝後,逆倫害理,一誤再誤,無怪其不顧廉恥
    (,行同禽獸,甘引審食其為寄豭也。)
    (冒頓單于遺書嫚褻,戚本自貽,復書且以年老為辭,假使年貌未衰,果將出嫁
    (匈奴否歟?盈廷大臣,不知諫阻,而季布反主持其間,可恥孰甚!是何若屠狗
    (英雄之尚有生氣乎!)
    (第四十三回 審食其遇救謝恩人 呂娥姁挾權立少帝)
    
    
140**時間: 地點:
    (卻說惠帝聞母后宣淫,與審食其暗地私通,不由的惱羞成怒,要將食其處死。
    ()
    (但不好顯言懲罪,只好把他另外劣跡,做了把柄,然後捕他入獄。)
    (食其也知惠帝有意尋釁,此次被拘,煞是可慮,惟尚靠著內援,日望這多情多
    (義的呂太后,替他設法挽回,好脫牢籠。)
    (呂太后得悉此事,非不著急,也想對惠帝說情,無如見了惠帝,一張老臉,自
    (覺發赤,好幾次不能出口。)
    (也怕倒霉麼?只望朝中大臣,曲體意旨,代為救免,偏偏群臣都嫉視食其,巴
    (不得他一刀兩段,申明國法,因此食其拘係數日,並沒有一人出來保救。)
    (且探得廷尉意思,已經默承帝旨,將要讞成大辟,眼見得死多活少,不能再入
    (深宮,和太后調情作樂了。)
    (惟身雖將死,心終未死,總想求得一條活路,免致身首兩分,輾轉圖維,只有
    (平原君朱建,受我厚惠,或肯替我畫策,亦未可知,乃密令人到了建家,邀建
    (一敘。)
    (說起朱建的歷史,卻也是個硜硜小信的朋友,他本生長楚地,嘗為淮南王英布
    (門客。)
    (布謀反時,建力諫不從,至布已受誅,高祖聞建曾諫布,召令入見,當面嘉獎
    (,賜號平原君。)
    (建因此得名,遂徙居長安。)
    (長安公卿,多願與交遊,建輒謝絕不見,惟大中大夫陸賈,往來莫逆,聯成知
    (交。)
    (審食其也慕建名,欲陸賈代為介紹,與建結好,偏建不肯貶節。)
    (雖經賈從旁力說,始終未允,賈只好回覆食其。)
    (會建母病死,建生平義不苟取,囊底空空,連喪葬各具,都弄得無資措辦,不
    (得不乞貸親朋。)
    (陸賈得此消息,忙趨至食其宅中,竟向食其道賀。)
    (怪極。)
    (食其怪問何事?陸賈道)
高 祖:平原君的母親已病歿了。
高 祖:(食其不待說畢,便接入道)平原君母死,與我何干?
太 后:(賈又道)君侯前日,嘗托僕介紹平原君,平原君因老母在堂,未敢輕受君惠,
    以身相許;今彼母已歿,君若厚禮相饋,平原君必感君盛情,將來君有緩急,定
    當為君出力,是君便得一死士了,豈不可賀!
    (食其甚喜,乃遣人齎了百金,送與朱建當作賻儀。)
    (朱建正東借西掇,萬分為難,幸得這份厚禮,也只好暫應急需,不便峻情郤還
    (,乃將百金收受,留辦喪具。)
    (百金足以汙節,貧窮之累人實甚!一班趨炎附勢的朝臣,聞得食其厚贈朱建,
    (樂得乘勢湊奉,統向朱家送賻,少約數金,多且數十金,統共計算,差不多有
    (五百金左右。)
    (朱建不能受此卻彼,索性一並接收,倒把那母親喪儀,備辦得鬧鬧熱熱。)
    (到了喪葬畢事,不得不親往道謝,嗣是審食其得與相見,待遇甚殷。)
    (建雖然鄙薄食其,至此不能堅守初志,只好與他往來。)
    (及食其下獄,使人邀建,建卻語來使道)
使 人:朝廷方嚴辦此案,建未敢入獄相見,煩為轉報。
    (使人依言回告食其,食其總道朱建負德,悔恨兼並,自思援窮術盡,拚著一死
    (,束手待斃罷了。)
    (誰知食其命未該死,絕處逢生,在獄數日,竟蒙了皇恩大赦,放出獄中。)
    (食其喜出望外,匆匆回家,想到這番解免,除太后外,還是何人?不料仔細探
    (查,並不由太后救命,乃是惠帝倖臣閎孺,替他哀求,才得釋放,不由的驚訝
    (異常。)
    (原來宮廷裡面內侍甚多,有一兩個巧言令色的少年,善承主意,往往媚態動人
    (,不讓婦女。)
    (古時宋朝彌子瑕,傳播「春秋」,就是漢高祖得國以後,也寵幸近臣籍孺,好
    (似戚夫人一般,出入與偕。)
    (補前文所未及。)
    (至惠帝嗣位,為了母后淫悍,無暇理政,鎮日裡宴樂後宮,遂有一個小臣閎孺
    (,仗著那面龐俊秀,性情狡慧,十分巴結惠帝,得了主眷,居然參預政事,言
    (聽計從。)
    (惟與審食其會少離多,雖然有些認識,彼此卻無甚感情。)
    (食其聞他出頭解救,免不得咄咄稱奇,但既得他保全性命,理該前去拜謝。)
    (及見了閎孺,由閎孺說及原因,才知救命恩人,直接的似屬閎孺,間接的實為
    (朱建。)
    (建自回覆食其使人,外面毫不聲張,暗中卻很是關切。)
    (他想欲救食其,只有運動惠帝倖臣,幫他排解,方可見功。)
    (乃親至閎孺住宅,投刺拜會。)
    (閎孺也知朱建重名,久思與他結識,偏得他自來求見,連忙出來歡迎,建隨他
    (入座,說了幾句寒暄的套話,即請屏去侍役,低聲與語)
且與語:辟陽侯下獄,外人都雲足下進讒,究竟有無此事?
    (一鳴驚人。)
且與語:(閎孺驚答道)素與辟陽侯無仇,何必進讒?此說究從何而來?
使 人:(建說道)眾口悠悠,本無定論,但足下有此嫌疑,恐辟陽一死,足下亦必不免
    了。
    (閎孺大駭,不覺目瞪口呆。)
使 人:(建又說道)足下仰承帝寵,無人不知,若辟陽侯得倖太后,也幾乎無人不曉。
    今日國家重權,實在太后掌握,不過因辟陽下吏,事關私寵,未便替他說情。今
    日辟陽被誅,明日太后必殺足下,母子齟齬,互相報復,足下與辟陽侯,湊巧當
    災,豈不同歸一死麼?
且與語:(閎孺著急道)據君高見,必須辟陽侯不死,然後我得全生。
使 人:(建答道)這個自然。君誠能為辟陽侯哀請帝前,放他出獄,太后亦必感念足下
    ,足下得兩主歡心,富貴當比前加倍哩。
且與語:(閎孺點首道)勞君指教,即當照行便了。
    (建乃別去。)
    (到了次日,便有一道恩詔,將食其釋出獄中。)
    (看官閱此,應知閎孺從中力請,定有一番動人的詞色,能使惠帝怒意盡銷,釋
    (放食其,可見僉壬伎倆,不亞娥眉。)
    (女子小人,原是相類。)
    (惟食其聽了閎孺所述,已曉得是朱建疏通,當即與閎孺揖別,往謝朱建。)
    (建並不誇功,但向食其稱賀,一賀一謝,互通款曲,從此兩人交情,更添上一
    (層了。)
    (看到後來結局,建總不免失計。)
    (呂太后聞得食其出獄,當然喜慰,好幾次召他進宮。)
    (食其恐又蹈復轍,不敢遽入,偏被那宮監糾纏,再四敦促,沒奈何硬著頭皮,
    (悄悄的跟了進去。)
    (及見了呂太后,略略述談,便想告退,奈這位老淫嫗,已多日不見食其,一經
    (聚首,怎肯輕輕放出,先與他飲酒洗愁,繼同他入幃共枕,續歡以外,更密商
    (善後問題。)
    (畢竟老淫嫗智慮過人,想出一條特別的妙策,好使惠帝分居異處,並有人從旁
    (牽絆,免得他來管閒事。)
    (這條計劃,審食其也很是贊成。)
    (看官聽著,惠帝當十七歲嗣位,至此已閱三載,剛剛是二十歲了。)
    (尋常士大夫家,子弟年屆弱冠,也要與他合婚,況是一位守成天子,為何即位
    (三年,尚未聞冊立皇后呢?這是呂太后另有一番思想,所以稽延。)
    (他因魯元公主,生有一女,模樣兒卻還齊整,情性兒倒也溫柔,意欲配與惠帝
    (,結做重親,只可惜年尚幼稚,一時不便成禮。)
    (等到惠帝三年,那外孫女尚不過十齡以上,論起年齡關係,尚是未通人道,呂
    (太后卻假公濟私,迫不及待,竟命太史諏吉,擇定惠帝四年元月,行立後禮。
    ()
    (惠帝明知女年相差,約近十歲,況魯元公主,乃是胞姊,胞姊的女兒,乃是甥
    (女,甥舅配做夫妻,豈非亂倫。)
    (偏太后但顧私情,不管輩分,欲要與他爭執,未免有違母命,因此將錯便錯,
    (由他主持。)
    (真是愚孝。)
    (轉瞬間已屆佳期,魯元公主,與乃夫張敖,準備嫁女,原是忙碌得很。)
    (呂太后本與惠帝同居長樂宮,此番籌辦冊後大典,偏令在未央宮中,安排妥當
    (,舉行盛儀,一則使惠帝別宮居住,自己好放心圖歡,二則使外甥女羈住惠帝
    (,叫他暗中監察,省得惠帝輕信蜚言,這便是枕席喁喁的妙計。)
    (此計一行,外面尚無人知覺,就是甥舅成婚,雖似名分有乖,大眾都為他是宮
    (闈私事,無關國家,何必多去爭論,自惹禍端,所以噤若寒蟬,惟各自備辦厚
    (禮,送往張府,為新皇后添妝。)
    (吉期一屆,群至張府賀過了喜,待到新皇后出登鳳輦,又一齊簇擁入宮,同去
    (襄禮。)
    (皇家大婚,自有一種繁文縟節,不勞細述。)
    (及冊後禮畢,龍鳳諧歡,新皇后嬌小玲瓏,楚楚可愛,雖未能盡愜帝意,卻覺
    (得懷間偎抱,玉軟香柔。)
    (恐猶乳臭。)
    (惠帝也隨遇而安,沒甚介意。)
    (接連又舉行冠禮,宮廷內外的臣工,忙個不了。)
    (一面大赦天下,令郡國察舉孝悌力田,免除賦役,並將前時未革的苛禁,酌量
    (刪除。)
    (秦律嘗禁民間挾書,罪至族誅,至是准民儲藏,遺書得稍稍流傳,不致終沒,
    (這也是扶翼儒教的苦衷。)
    (惟自惠帝出居未央宮,與長樂宮相隔數里,每閱三五日入朝母后,往來未免費
    (事。)
    (呂太后暗暗喜歡,巴不得他旬月不來,獨惠帝顧全孝思,總須隨時定省,且亦
    (料知母后微意,越要加意慇懃。)
    (因思兩宮分隔東西,中間須經過幾條市巷,鑾蹕出入,往往辟除行人,有礙交
    (通,乃特命建一復道,就武庫南面,築至長樂宮,兩面統置圍牆,可以朝夕來
    (往,不致累及外人。)
    (當下鳩工趕築,定有限期,忽由叔孫通入諫道)
叔孫通:陛下新築復道,正當高皇帝出遊衣冠的要路,奈何把他截斷,瀆嫚祖宗?
惠 帝:(惠帝大驚道)我一時失卻檢點,致有此誤,今即令罷工便了。
叔孫通:人主不應有過舉,今已興工建築,盡人皆知,如何再令廢止呢?
惠 帝:這卻如何是好?
叔孫通:為陛下計,惟有就渭北地方,另建原廟,可使高皇帝衣冠,出遊渭北,省得每月
    到此。且廣建宗廟,也是大孝的根本,何人得出來批評呢。
    (惠帝乃轉驚為喜,復令有司增建原廟,原廟的名義,就是再立的意思。)
    (從前高祖的陵寢,本在渭北,陵外有園,所有高祖留下的衣冠法物,並皆收藏
    (一室,唯按月取出衣冠,載入法駕中,仍由有司擁衛,出遊高廟一次,向例號
    (為游衣冠。)
    (但高廟設在長安都中,衣冠所經,正與惠帝所築的復道,同出一路,所以叔孫
    (通有此諫諍,代為設法,使雙方不致阻礙。)
    (實在是揣摩迎合,善承主旨,不足為後世法呢。)
    (論斷謹嚴。)
    (及原廟將竣,復道已成,惠帝得常至長樂宮,呂太后亦無法阻止,只得聽他自
    (由,不過自己較為小心,免露馬腳罷了。)
    (既而兩宮中屢有災異,祝融氏嘗來惠顧,累得宮娥采女,時有戒心。)
    (總計自惠帝四年春季,延至秋日,宮內失火三次,長樂宮中鴻台,未央宮中的
    (凌室,系藏冰室,冰室失火,卻是一奇。)
    (先後被焚。)
    (還有織室亦付諸一炬,所失不資。)
    (此外又有種種怪象,如宜陽雨血,十月動雷,冬天桃李生華,棗樹成實,都是
    (古今罕聞。)
    (即陰盛陽衰之兆。)
    (過了一年,相國曹參,一病身亡,予諡曰懿,子窟襲爵平陽侯。)
    (呂太后追憶高祖遺言,擬用王陵陳平為相,躊躇了兩三月,已是惠帝六年,乃
    (決計分任兩人,廢去相國名號,特設左右二丞相,右丞相用了王陵,左丞相用
    (了陳平,又用周勃為太尉,夾輔王家。)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