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 至 第一〇〇
91**時間: 地點:
(且說漢使既與五百人同來,本擬引他入朝,偏五百人自去謁墓,同時殉主,不
(得不據實入奏。)
(高祖且驚且喜,仍令吏役一律掩埋。)
(繼思田橫門客,尚且如此忠義,那項王手下的遺將,保不住暗中號召,與我反
(對,仔細記憶,想到季布鍾離昧二人,嗣復回思睢水戰敗時,季布追趕甚急,
(險些兒遭他毒手,現在要將他緝獲,醢為肉醬,方足泄恨。)
(因再懸賞千金,購拿季布,如有藏匿不報,罪及三族。)
(這道命令申行出去,那一個不思得賞,那一個還敢窩留。)
(究竟季布遁往何處?原來是在濮陽周家。)
(周家與季布交好多年,所以將布收留。)
(旋聞漢廷懸賞緝拿,並有罪及三族的厲禁,也不覺慌急起來。)
(當下想出一法,令布薙去頭髮,套環入頸,偽充髡鉗刑犯,引至魯朱家處,賣
(做奴僕。)
(髡鉗為奴,是秦朝遺制,漢仍之。)
(朱家是個著名大俠,向與周氏相識,明知他不是販奴,特欲保全此人,有意轉
(托。)
(若非依言收買,怎好算得濟困扶危?於是將季布看了一番,問明身價,立即交
(付,送出周氏,然後再盤問季布數語。)
(季布閱人已多,見他英姿豪爽,與眾不同,已料是一位義士,可以求救,因也
(吞吞吐吐,說了一篇悲婉的吁詞。)
(朱家不待說明,便知除季布外,別無他人,因即買置田舍,使布經營,自己扮
(做商人模樣,逕往洛陽,替布設法去了。)
(小子有詩贊道:
( 挺身入洛救人危,智勇深沈世獨推)
(「游俠傳」中膺首席,大名留與後生知。)
(欲知朱家如何救布,待看下回便知。)
(韓信身為大將,能挫項王於垓下,而不能防一漢高,前在修武,被奪軍符,至
(定陶駐軍,復由漢高馳入軍營,片語相傳,立取帥印,何其易也!且易齊為楚
(,倉猝改封,而韓信不能不去,此由漢高能用善謀,操縱有方,故信無從反抗
(耳。)
(及汜水稱尊,信實為勸進之領袖,前此懷疑而不來,後此獻媚而不恤,自相矛
(盾,皆入漢祖之術中,漢祖其真雄主哉!獨田橫自居海島,不肯事漢,應詔起
(行,所以保眾,入驛自剄,所以全名,至若二客同殉,五百人亦並捐軀,其平
(日信義之相孚,更可知矣。)
(大丈夫雖忠不烈,視死如歸,若田橫諸人,其庶幾乎!)
(第三十三回 勸移都婁敬獻議 偽出遊韓信受擒)
92**時間: 地點:
(卻說朱家欲救季布,親到洛陽,暗想滿朝公卿,只滕公夏侯嬰一人,頗有義氣
(,尚可進言,乃即踵門求見。)
(夏侯嬰素聞朱家大名,忙即延入,彼此晤談,卻是情投意合,相得甚歡。)
(遂將他留住幕下,每日與飲,對酌談心。)
(朱家暢論時事,娓娓動人,說得夏侯嬰非常佩服,越加敬重。)
乘 間:(乃乘間進言道)僕聞朝廷飭拿季布,究竟季布犯何大罪,須要這般嚴厲呢?
夏侯嬰:布前時幫著項羽,屢困主上,所以主上必欲捕誅。
朱 家:公視季布為何如人?
夏侯嬰:我聞他素性忠直,倒也是一個賢士。
朱 家:人臣各為其主,方算盡忠。季布前為楚將,應該為項氏效力,今項氏雖滅,遺臣
尚多,難道可一一捕戮麼?況主上新得天下,便欲報復私仇,轉覺不能容人了。
季布無地容身,必將遠走,若非北向奔胡,便是南向投粤,自驅壯士,反資敵國
,這正從前伍子胥去楚投吳,乞師入郢,落得倒行逆施,要去鞭那平王的遺墓呢
!公為朝廷心腹,何不從容進說,為國盡言?
夏侯嬰:(夏侯嬰微笑道)君既有此美意,我亦無不效勞。
(明人不用細說。)
(朱家甚喜,乃向夏侯嬰告別,回至家中,靜候消息。)
(果然不到數旬,便有朝命頒下,赦免季布,叫他入朝見駕。)
(朱家方與季布說明,季布當然拜謝,別了朱家,至洛陽先見滕公。)
(滕公夏侯嬰,具述朱家好意,且已代為疏通等情,布稱謝後,即隨嬰入朝,屈
(膝殿前,頓首請罪。)
(不及田橫客多矣。)
(高祖不復加責,但向布說道)
高 祖:汝既知罪前來,朕不多較,可授官郎中。
(布謝恩而退。)
93**時間: 地點:
(當時一班朝臣,已由夏侯嬰說明原委,都說季布能摧剛為柔,朱家能救人到底
(,兩難相並,不愧英雄,其實季布貪生怕死,未足稱道,惟朱家救活季布,並
(不求報,且終身不與布相見,這真叫做豪俠過人呢。)
(褒貶得當。)
94**時間: 地點:
(且說布既得官,有一個季布母弟,聞知此信,也即趕至洛陽,來求富貴。)
(看官道是何人?原來就是楚將丁公。)
(見前文。)
(布系楚人,丁公系薛人,《楚漢春秋》云:丁公薛人,名固,或雲齊丁公伋支
(裔,故號丁公。)
(兩人本不相關,只因布父早死,布母再醮,乃生丁公,籍貫姓氏,雖然不同,
(究竟是一母所生,故稱為季布母弟。)
(他曾在彭城西偏,縱放高祖,早擬入都求見,因恐高祖不念舊情,以怨報德,
(所以且前且卻,未敢遽至。)
(及聞季布遇赦,並得受官,自思布為漢仇,尚且如此,若自己入謁,貴顯無疑
(,乃匆匆馳入洛都,詣闕伺候。)
(殿前衛士,也知他與主有恩,格外敬禮,待至高祖臨朝,便即通報。)
(高祖口中,雖囑令傳見,心中卻已暗暗籌畫。)
(及見丁公趨入,俯伏稱臣,便勃然變色,喝令左右衛士,把丁公捆
起來。)
(丁公連稱無罪,並不見睬。)
(衛士等亦暗暗稱奇,只因皇帝有命,不敢違慢,只得將丁公兩手反翦,牢牢縛
(定。)
勃 然:(丁公哭語道)陛下不記得彭城故事麼?
高 祖:(高祖拍案怒叱道)我正為了這事,將汝加罪,彼時汝為楚將,奈何縱敵忘忠?
(丁公至此,才自知悔,閉目就死,不復多言。)
(求福得禍,可為熱中者鑒。)
(高祖又令衛士牽出殿門,徇示軍中,且使人傳諭道)
高 祖:丁公為項王臣,不肯盡忠;使項王失天下,就是此人!
(傳諭既遍,復從殿內發出詔旨,立斬丁公。)
(可憐丁公一場高興,反把性命送脫,徒落得身首兩分。)
(刑官事畢復命,高祖且申說道)
高 祖:朕斬丁公,足為後世教忠,免致效尤!
(這是漢高祖的狡詞,他正因諸將爭功,無法處置,故決斬丁公,借以警眾。)
(否則項伯來降,何故得封列侯?)
(正議論間,忽由虞將軍入殿,報稱隴西戍卒婁敬求見。)
(高祖方有意求才,不問貴賤,已貴者恐反招嫌。)
(且有虞將軍帶引,料他必有特識,因即許令進謁。)
(虞將軍出來召敬,敬褐衣草履,從容趨入。)
(見瞭高祖,行過了君臣禮,當由高祖命他起立,見敬衣服不華,形貌獨秀,便
(與語)
且與語:汝既遠來,不免饑餒,現正要午膳了,汝且去就食,再來見朕。
(說罷,便令左右引敬就餐。)
(待敬食畢進見,乃問他來意,敬因說道)
高 祖:陛下定都洛陽,想正欲比隆周室麼?
(高祖點頭稱是。)
高 祖:(敬又道)陛下取得天下,與周室不同。周自後稷封邰,積德累仁數百年,至武
王伐紂,乃有天下。成王嗣位,周公為相,特營洛邑,無非因地處中州,四方諸
侯,納貢述職,道里相均,故有此舉。但有德可王,無德易亡。周公欲令後王嗣
德,不尚險阻,非不法良意美,只是隆盛時代,群侯四夷,原是賓服,傳到後世
,王室衰微,天下莫朝。雖由後王德薄,究竟也是形勢過弱,致有此弊。今陛下
起自豐沛,卷蜀漢,定三秦,與項羽轉戰滎陽成臯間,大戰七十次,小戰四十次
,累得天下人民,肝腦塗地,哭聲未絕,瘡痍滿目,乃欲比隆周室,臣卻不敢依
聲附和,徒事獻諛。陛下試回憶關中,何等險固,負山帶河,四面可守,就使倉
猝遇變,百萬人都可立辦,所以秦地素稱天府,號為雄國。為陛下計,莫如移都
關中,萬一山東有亂,秦地總可無虞,這所謂扼吭拊背,才可操縱自如哩。
(這一席話,惹得高祖心下狐疑,未能遽決,因命婁敬暫退,另召群臣會議。)
(群臣多系山東人氏,不願再入關中,睽違鄉里,當即紛紛爭議,說是周都洛陽
(,傳國至數百年,秦都關中,二世即亡,洛陽東有成臯,西有崤黽,背河向洛
(,險亦足恃,何必定都關中?)
(高祖聽著眾論,越弄得沒有把握,想了多時,還是去召那足智多謀的張子房,
(商量可否,方能定奪。)
(原來張良佐漢成功,志願已足,遂學導引吐納諸術,不甚食谷,並且杜門不出
(,謝絕交遊。)
張 良:(嘗自語道)我家累世相韓,韓為秦滅,故不惜重金,替韓復仇。今暴秦已亡,
漢室崛興,我但靠著三寸舌,為帝王師,自問也應知足,願從此不問世事,得從
赤鬆子游,方足了我一生!
(此乃張子房設詞,看者莫被瞞過。)
(話雖如此,高祖怎肯聽他謝職?不過許令休養,有事仍要入朝。)
95**時間: 地點:
(此時為了都城問題,便即遣人宣召。)
(張良不便怠慢,只好應命入見。)
(高祖遂將婁敬所陳,及群臣議論,具述一遍,命良折中裁決。)
張 良:洛陽雖有險阻,但中區狹小,不過數百里平原,田地又甚瘠薄,四面受敵,究非
用武的地方。若關中左有崤函,右有隴蜀,三面據險,一面東臨諸侯,諸侯安定
,可由河渭運漕,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征發不煩,運輸亦便,昔人
所謂金城千里,誠非虛言!婁敬所說,不為無見,請陛下決議施行。
高 祖:(高祖接入道)子房以為可行,朕就依議便了。
(當下擇日移都,命有司整備行裝,不得遲延。)
(百官雖然不願,也只得遵旨辦理。)
(忙碌了好幾天,期限已屆,即排齊儀仗,擺好法駕,請高祖登程。)
(高祖奉著太公及後妃太子等出宮就輦,向西進發,文武百官,統皆隨行。)
(好容易到了櫟陽,丞相蕭何,當然接駕。)
(高祖與談遷都事宜,蕭何)
蕭 何:秦關雄固,形勢最佳,惟自項羽入關以後,咸陽宮統被毀去,就使剩下幾間屋宇
,也是殘缺不完,陛下只好暫住櫟陽,俟臣往修宮室,從速竣工,方好遷居呢。
(高祖乃就櫟陽住下,使蕭何西入咸陽,監修宮闕,何領命自去。)
(忽有一個警報,從北方傳到,乃是燕王臧荼,公然造起反來。)
(是諸侯中第一個造反。)
高 祖:(高祖大怒道)臧荼本無大功,我因他見機投降,仍使王燕,他不知感恩,反敢
叛我。我當親征便了!
(於是部署人馬,剋日備齊,星夜趲程,突入燕境。)
(臧荼方議出兵,不料漢軍已至,且由高祖督兵親來,正是迅雷不及掩耳,急得
(腳忙手亂,魄散魂馳。)
(燕地居民,又皆厭亂思治,不服臧荼,臧荼沒法,只得冒險一戰,脅同部兵,
(出了薊城,迎敵漢軍。)
(兩下裡戰不數合,燕兵已皆潰散,臧荼也只好逃回。)
(高祖麾兵大進,把薊城四面圍住。)
(城中兵民懈體,單靠著臧荼父子兩人,如何濟事?勉強支持了三五天,即被漢
(兵攻入。)
(臧荼不及逃走,竟為所擒,惟荼子臧衍,開了北門,微服走脫,投奔匈奴去了
(。)
(為下文誘叛盧綰伏案。)
(高祖既得擒住臧荼,把他梟了首級,懸示燕民,燕民自然降順,燕地遂平。)
(高祖因欲另立燕王,詔命將相列侯,公選一人,暗中卻密囑心腹遍告大眾,叫
(他保薦太尉盧綰。)
(綰與高祖同裡,向屬世交,又與高祖同日誕生,少同學,長同游,很見親愛。
()
(高祖起兵,綰即相從,後來受官太尉,出入高祖臥室,不必避嫌,一切衣食賞
(賜,格外從優,就是蕭何曹參等人,都不能及。)
(但綰才不過平庸,連歲從軍,也沒有多少功績,只與劉賈往攻江陵,總算把共
(尉擒回,稍著戰功。)
(事見前回。)
(此次高祖出討臧荼,綰亦隨著,有了兩番微勞,高祖遂欲假公濟私,想將綰抬
(舉上去,封他為王。)
(惟表面上不得不令大眾推舉,暗地裡卻又不得不代為疏通,方好玉成此事。)
(好算一番苦心,那知他後來變卦。)
(大眾明知盧綰不配封王,無如主上偏愛盧綰,樂得將順了事,遂一齊復旨,只
(說太尉盧綰,隨從征戰,所向有功,應請立為燕王。)
(高祖遂留盧綰守燕,加了燕王的封冊,自率大兵西歸。)
(誰知一波才平,一波又起,降將潁川侯利幾,又復逆命。)
(因復移師東征,直抵潁川,利幾本是楚臣,為陳縣令,項羽敗亡,乃舉城降漢
(,受封潁川侯。)
(潁川系一座小城,如何擋得住大兵?也是利幾命運該絕,忽生叛志,遂致漢兵
(一到,城即陷落。)
(好好一個吃飯傢伙,隨著刀鋒,向地上滾了一轉,寂靜無聲了。)
(妙語解頤。)
96**時間: 地點:
(未幾已是漢朝第六年,高祖還至洛陽,元旦受賀,宴集群臣,不勞細表。)
(閒暇無事,想起項氏遺臣,尚有一個鍾離昧,至今未獲,卻是可懮。)
(乃復申令通緝,務獲到案。)
97**時間: 地點:
(未幾有人通風報信,謂鍾離昧避居下邳,由楚王韓信收留。)
(高祖聞言,不覺失色,他本恐韓信為亂,屢次加防,此次又添了一個鍾離昧,
(居信幕下,怎得不驚,乃亟派使齎詔曉諭韓信,令拿送鍾離昧入都。)
(昧與信同為楚人,素來相識,此時窮蹙無歸,確是投依韓信。)
(信顧念舊情,權令居住,及接到高祖詔書,仍不忍將昧獻出,只托言昧未到此
(,當飭吏查緝云云。)
(使臣如言返報,高祖似信未信,總難放懷,因此潛派乾吏,馳向下邳附近,探
(察虛實。)
(適值韓信出巡,車馬喧闐,前後護衛,不下三五千人,聲勢很是威赫。)
(偵吏遂援為話柄,密奏高祖,說信已有叛意。)
(高祖忙召集諸將,詢問對信方法,諸將各摩拳擦掌,躍然有聲,齊向高祖進言
(道)
高 祖:豎子造反,但教天兵一至,便可就擒!
(莽夫嫚語。)
(高祖默然不答,諸將轉覺掃興,陸續退出。)
(可巧陳平進見,高祖便向他問計。)
(陳平料知韓信未反,只未便替信辯護,但答稱事在緩圖,不宜欲速。)
高 祖:(高祖著急道)這事如何從緩?汝總要為朕設法呢!
陳 平:諸將所說如何?
高 祖:都要我發兵往討。
陳 平:(陳平接口道)陛下如何曉得韓信謀反?
高 祖:已有人密書奏報,謀反屬實。
陳 平:除有人上書外,有無別人知信反狀?
高 祖:這卻未曾聞得,想尚沒人知曉。
陳 平:信可曉得有人奏報否?
(高祖又答言未知。)
高 祖:(平復問道)陛下現有的士卒,能否勝過楚兵?
高 祖:(高祖搖首道)不能!
陳 平:陛下如欲用兵,必須遣將,今諸將中有能及韓信否?
(高祖又連稱不及。)
高 祖:(平接說道)兵不能勝楚,將又不及信,若突然起兵往擊,激成戰事,恐信不反
亦反了。臣以為陛下此舉,未必萬全。
高 祖:(高祖皺眉道)這卻如何是好?
高 祖:(平躊躇多時,才進陳一策道)古時天子巡狩,必大會諸侯。臣聞南方有雲夢澤
,向稱形勝,陛下但雲出遊雲夢,遍召諸侯,會集陳地,陳與楚西境相接,韓信
既為楚王,且聞陛下無事出遊,定然前來謁見,趁他謁見的時候,只需一二武夫
,便好將信拿下,這豈不是唾手可得麼?
(相傳陳平此策,為六出奇計之一,計非不奇,可惜尚詐!高祖大喜道)
高 祖:妙計!妙計!
(當下遣使四出,先向各國傳詔,謂將南游雲夢,令諸侯會集陳地,諸侯王怎知
(有詐?一律應命。)
(惟韓信得了使命,不免動疑,他被高祖兩奪兵符,已曉得高祖多詐,格外留心
(。)
(既知預防,何必收留鍾離昧,又何必陳兵出巡。)
(此次駕游雲夢,令諸侯會集陳地,更覺得莫名其妙。)
(惟陳楚地界毗連,應該先去迎謁,但又恐有不測情事,意外惹禍,因此遲疑莫
(決。)
(將佐等見他納悶,意欲代為解懮,因貿然進言道)
陳 平:大王並無過失,足招主忌,惟收留鍾離昧一人,不免違命,今若斬昧首級,持謁
主上,主上必喜,還有何懮!
(信聽了此言,很覺有理,便延入鍾離昧,模模糊糊的說了數語,昧聽他言中寓
(意,且面目上含有怒容,不似從前相待,因即出言探試道)
高 祖:公莫非慮昧在此,得罪漢帝麼?
高 祖:(信略略點首,昧又道)漢所以不來攻楚,還恐昧與公相連,同心抗拒;若執昧
獻漢,昧今日死,公亦明日亡了!
(一面說,一面瞧著信面,仍然如故。)
高 祖:(乃起座罵信道)公系反覆小人,我不合誤投至此!
(說著,即拔劍自殺。)
(信見昧已刎死,樂得割下首級,帶了從騎數人,逕至陳地,謁候高祖。)
(高祖既派出使臣,不待返報,便自洛陽啟行,直抵陳地。)
(韓信已守候多時,一見御蹕前來,便伏謁道旁,呈上鍾離昧首級。)
高 祖:(但聽高祖厲聲道)快與我拿下韓信!
(話未說完,已有武士走近信旁,把信反
起來。)
不 禁:(信不禁驚歎道)果如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
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高祖聽著,瞋目語信道)
高 祖:有人告汝謀反,所以拘汝。
(信也不多辯,任他縛置後車。)
(高祖已得逞計,還要會集甚麼諸侯,遂復頒詔四方,托詞韓信謀叛,無暇往游
(雲夢,各諸侯王不必來會。)
(此詔一傳,即帶著韓信,仍由原路馳回洛陽。)
(小子曾記得古詩云:
( 築壇拜將成何濟?破楚封王事已虛)
(堪歎韓侯知識淺,何如范蠡五湖居!)
(究竟韓信如何發落,容待下回說明。)
(都洛陽,原不如都關中,婁敬之說以矣。)
(然必謂關中險固,可無後懮,則又何解於嬴秦之亡?然則有國家者,仍在尚德
(,德足服人,天下自治,徒恃險阻無益也。)
(高祖釋季布而斬丁公,後世以勸忠稱之,實則未然。)
(夫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乃聖人不偏之至論。)
(季布可赦也,赦之不失為直,丁公可賞也,執而殺之,背德實甚!如謂丁公事
(楚不忠,罪無可逭,則項伯早在應誅之列,一封一誅,何其背謬若此!要之漢
(高為當時雄主,一生舉措,專喜詭譎,出人意外,釋季布而斬丁公,正其所以
(示人不測也。)
(厥後偽游雲夢,誘擒韓信,雖由陳平之進策,實自高祖之好猜。)
(信未嘗反,而誣之以反,即斬丁公之譎謀耳。)
(雄主寡恩,其信然乎!)
(第三十四回 序侯封優待蕭丞相 定朝儀功出叔孫通)
98**時間: 地點:
(卻說高祖誘執韓信,還至洛陽,乃大赦天下,頒發詔書。)
高 祖:(大夫田肯進賀道)陛下得了韓信,又治秦中,秦地帶河阻山,地勢雄踞,東臨
諸侯,譬如高屋建瓴,由上向下,沛然莫御,所以秦得百二,二萬人可當諸侯百
萬人。還有齊地,瀕居海濱,東有瑯琊即墨的富饒,南有泰山的保障,西有濁河
即黃河。的制限,北有渤海的利益,地方二千里,也是天然生就的雄封,所以齊
得十二,二萬人可當諸侯十萬人。這乃所謂東西兩秦呢。陛下自都秦中,更須注
重齊地,若非親子親弟,不宜使為齊王,還望陛下審慎後行!
高 祖:(高祖恍然有悟道)汝言甚善,朕當依從。
(田肯乃退,群臣在旁聽著,總道高祖即日下令,封子弟為齊王。)
(不意齊王的封詔,並未頒下,那赦免韓信的諭旨,卻傳遞出來。)
(大眾才知田肯所言,不是徒請分封子弟,並且寓有救免韓信的意思。)
(韓信第一次功勞,是定三秦,第二次功勞,就是平齊,田肯不便明說,卻先將
(韓信提出,再把齊秦形勝,略說一遍,叫高祖自去細思。)
(高祖卻也乖覺,便隨口稱善,且思韓信功多過少,究未曾明露反狀,若把他下
(獄論刑,必滋眾議。)
(因此決意赦免,但降封韓信為淮陰侯。)
(敘出田肯高祖兩人的微意,心細似發。)
(信既遇赦,不得不入朝謝恩。)
(及退回寓邸,時常怏怏不樂,托疾不朝。)
(高祖已奪他權位,料無能為,因也不再計較。)
(惟功臣尚未封賞,諸將多半爭功,聚訟不休,高祖不得不選出數人,封為列侯
(,約略如下:
( 蕭何封酇侯, 曹參封平陽侯, 周勃封絳侯, 樊噲封舞陽侯, 酈
(商封曲周侯, 夏侯嬰封汝陰侯, 灌嬰封潁陰侯, 傅寬封陽陵侯, 靳歙
(封建武侯, 王吸封清陽侯, 薛歐封廣嚴侯, 陳嬰封堂邑侯, 周緤封信
(武侯, 呂澤封周呂侯, 呂釋之封建成侯, 孔熙封蓼侯, 陳賀封費侯,
( 陳豨封陽夏侯, 任敖封曲阿侯, 周昌封汾陰侯,即周苛從弟。)
(王陵封安國侯, 審食其封辟陽侯。)
(還有張良陳平,久參帷幄,功在贊襄,高祖特將張良召入,使自擇齊地三萬戶
(。)
張 良:臣在下邳避難,聞陛下起兵,乃至留邑相會,這是天意舉臣授陛下。陛下聽用臣
謀,幸得有功,今但賜封留邑,臣願已足,怎敢當三萬戶呢?
(高祖乃封良為留侯,良拜謝而退。)
(嗣又召入陳平,因陳平為戶牖鄉人,就封他為戶牖侯。)
陳 平:(平拜讓道)這不是臣的功勞,請陛下另封他人。
高 祖:我用先生計畫,戰勝攻取,為何不得言功?
陳 平:臣若非魏無知,怎得進事陛下?
高 祖:(高祖嘉歎道)汝可謂不忘本了!
(乃傳見無知,特賜千金,且令平仍然受封。)
(平與無知一同謝恩,然後退出。)
(良平兩人,畢竟聰明。)
(一班有功戰將,看到張良陳平,俱得封侯,心下已有些不服,暗想兩人有謀無
(勇,也受榮封,真是萬幸!但賞雖溢功,總還說得過去。)
(獨有蕭何安居關中,毫無殊績,反將他封為酇侯,食邑獨多,究竟什麼理由?
(因即約同進見,齊向高祖質問道)
蕭 何:臣等披堅執銳,親臨戰陣,多至百餘戰,少亦數十戰,九死一生,才得邀受恩賜
。今蕭何並無汗馬功勞,徒弄文墨,安坐論議,如何賞賜獨隆,出臣等上?臣等
不解,還請陛下明示!
高 祖:諸君亦知田獵否?追殺獸兔,靠著獵狗,發縱指示,靠著獵夫。諸君攻城克敵,
卻與獵狗相似,徒然取得幾只走獸罷了。蕭何能發縱指示,使獵狗逐取獸兔,這
正可比得獵夫。據此看來,諸君不過功狗,蕭何卻是功人!況且蕭何舉族相隨,
多至數十人,試問諸君從我,能有數十人麼?我所以重賞蕭何,願諸君勿疑!
(諸將才不敢再言,惟心中總還未愜。)
(後來排置列侯位次,高祖又欲舉何為首,諸將慌忙進言道)
高 祖:平陽侯曹參,攻城略地,功勞最多,宜就首位。
(高祖不覺沈吟,正想設詞諭答,湊巧有一謁者官名。)
(鄂千秋,出班發議道)
高 祖:平陽侯曹參,雖有攻城略地的功勞,究不過是一時的戰績,回憶主上與楚相爭,
先後共歷五年,喪師失眾,屢致敗北,虧得蕭何居守關中,遣兵補缺,輸糧濟困
,才得轉危為安,這乃是功傳萬世,比眾不同。臣意以為少百曹參,漢尚無患,
失一蕭何,漢必無成,奈何欲將一時戰績,掩蓋萬世豐功!今當以蕭何為第一,
次屬曹參。
高 祖:(高祖喜顧左右道)如鄂君言,才算公平。因即命蕭何列第一位,特賜他劍履上
殿,入朝不趨。一面又褒獎千秋,謂進賢應受上賞,加封千秋為安平侯。
(迎合上意,究竟取巧。)
(諸將拗不過高祖,紛紛趨退。)
(高祖返入內殿,又想起從前時事,由泗上赴咸陽,別人各送錢三百,惟蕭何送
(錢五百,贐儀獨厚,現在我為天子,應該特別酬報,遂又加賞何食邑二千戶,
(並封何父母兄弟十餘人。)
(二百錢得換食邑二千戶,真好一種大交易。)
(諸將雖不免私議,但究竟與何無仇,倒也含忍過去。)
(惟韓信曾做過大帥,所有許多戰將,統皆隸屬麾下,不意世事變遷,升降無定
(,前時部將,多得封侯,自己亦不過一個侯爵,反要與他稱兄道弟,真正冤苦
(得很。)
99**時間: 地點:
(一日悶坐無聊,乃乘著輕車,出外消遣。)
(一路行來,經過舞陽侯樊噲宅門,本意是不願進去,偏被樊噲聞知,連忙出來
(迎接,執禮甚恭,仍如前時在軍時候,向信跪拜,自稱臣僕。)
高 祖:(且語信道)大王乃肯下臨臣家,真是榮幸極了!
(韓信至此,自覺難以為情,不得不下車答禮,入門小坐,略談片刻,便即辭出
(。)
(噲恭送出門,俟信登車,方才返入。)
不 禁:(信不禁失笑道)我乃與噲等為伍麼?
(說著,匆匆還邸。)
(嗣是更深居簡出,免得撞見眾將,多惹愁煩。)
(何不掛冠歸休?這且慢表。)
100**時間: 地點:
(且說高祖既封賞功臣,復記起田肯計議,要將子弟分封出去,鎮撫四方。)
(將軍劉賈,系是高祖從兄,隨戰有功,應該首先加封。)
(次兄仲與少弟交,更是同父所生,亦應畀他封土,列為屏藩。)
(乃分楚地為二國,划淮為界,淮東號為荊地,就封賈為荊王;淮西仍楚舊稱,
(便封交為楚王。)
(代地自陳餘受戮,久無王封,因將仲封為代王。)
(齊有七十三縣,比荊楚代地方闊大,特將庶長子肥,封為齊王,即用曹參為齊
(相,佐肥同去。)
(分明是存著私見。)
(於是同姓諸王,共得四國。)
(惟從子信不得分封,留居櫟陽。)
(後來太公說及,還疑是高祖失記,高祖憤然說道)
高 祖:兒並非忘懷,只因信母度量狹小,不願分羹,兒所以尚有餘恨呢。
(事見第一一回。)
(阿嫂原是器小,阿叔亦非真大度。)
(太公默然無言。)
(高祖見父意未愜,乃封信為羹頡侯。)
(號為羹頡,始終不肯釋嫌。)
(看官試想,高祖對著姪兒,還是這般計較,不肯遽封。)
(他如從征諸將,豈止二三十人,前此蕭何等得了侯封,無非因他親舊關係,多
(年莫逆,所以特加封賞。)
(此外未曾邀封,尚不勝數。)
(大眾多半向隅,免不得互生嗟怨,隱有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