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一 至 第二九〇

281**時間: 地點:
    (卻說景方通時,戰艦前後相失,太子船入樅陽浦,船中腹心皆勸因此人北。)
太 子:自國家喪敗,志不圖生,主上蒙塵,於忍遠離左右?吾今若去,乃是叛父,非避
    賊也。
    (因流泗嗚咽,即命前進,遂返建康。)
    (再講景克京師,常言吳兒怯弱,易以掩取,當須拓定中原,然後為帝,故不急
    (爭於篡位。)
    (及兵敗而歸,猛將多死,不復以天下為意,專與溧陽公主日在溫柔之鄉,曲盡
    (房幃之樂,朝夕歡娛,大廢政事,王偉屢以為言,景因入宮稍疏。)
    (溧陽不樂,怨恨形於顏色。)
公 主:(景慰之曰)近日入宮稍疏者,以王偉有言,暫相屈從,我二人恩愛如故也。
太 子:(溧陽大怒曰)王偉離間我夫婦,誓必殺之。
太 子:(旋有以溧陽之言報知王偉者,偉恐為所殺,因欲除帝,盡滅梁氏,以間其寵,
    (乃謂景曰)今兵挫於外,民懷觀望,不早登大位,無以一人心。但自古移鼎,
    (必先廢立,毀示我威權,且絕彼民望。
    (景從之,乃使衛尉彭雋,率甲士二百人入殿,廢帝為晉安工。)
    (先是帝即位以來,防衛甚嚴,外人莫得進見,唯武陵侯諮,舍人殷不害,並以
    (文弱得入臥內。)
太 子:(其後武陵以疑見殺,帝自知不久,指所居殿,謂不害曰)龐涓當死此下。
    (至是幽於永福省,悉撤內外侍衛,使突騎左右守之。)
    (牆垣悉布枳棘,遂下詔禪位於豫章王棟。)
    (棟,昭明太子之孫,豫章王歡之子也。)
    (時被幽拘,廩餼甚薄,仰蔬茹為食。)
    (方與妃張氏鋤葵,法駕奄至,棟驚愕不知所為,侍衛逼之,泣而升輦。)
    (遂即帝位與太極殿,改元天正。)
    (於是宗室王侯,在建康者二十餘人,景皆殺之。)
    (並殺太子大器。)
    (太子神明端凝,於景黨未嘗屆意,所親竊問之,太子)
太 子:賊若干事勢未須見殺,我雖陵慢呵叱,終不敢害。若見殺時至,雖一日百拜,亦
    何所益?
公 主:(或又曰)殿下今居困厄,而神貌恰然,不異平日,何也?
太 子:我自度死日必在賊前,若諸叔能滅賊,賊必先見殺,然後就死。若其不然,賊亦
    殺我以取富。安能以必死之命,為無益之愁乎?
太 子:(及被害時,顏色不變,徐曰)久知此事,嗟其晚耳。
    (刑者將以衣帶絞之,太子)
太 子:此不能見殺。
    (命取擊帳繩絞之而絕。)
    (時郭元建在秦州,聞帝被廢,馳還建康,謂景曰)
元 建:主上先帝太子,既無愆失,何得廢之?
太 子:(景曰)王偉勸我,雲早除民望,吾故從之,以安天下。
元 建:吾挾天子令諸侯,猶懼不濟,無故廢之,乃所以自危,何安之有?
元 建:(景大悔,悟曰)今使重定,以棟為太孫可乎?
元 建:及今為之,猶愈已也。
    (但未識簡文果得重定否,且聽後文再講。)
    (湘東骨肉相殘,以至景賊猖獗,其罪大矣,陳興國本意,原欲為國家出力,若
    (謂遽有二心,非也。)
    (特天挺人豪,自有奇異,未免自負耳。)
    (侯景事事不愜人心,且更不成器局,乃至困迫已見,聽王偉小人之詞,遽害簡
    (文父子,不但失算,愈足使人悲憤,焉得不速之死也?)
    (第二十七回 侯景分屍懲大惡 武陵爭帝失成都)
    
    
282**時間: 地點:
    (話說景聽元建之言,復欲迎帝重定。)
    (王偉聞之,遽入諫曰)
帝聞之:廢立大事,豈可數改?且立豫章為帝者,豈真奉之,不過為大王受禪地耳,奈何
    自沮大計?
元 建:(景喜曰)微子言,幾誤吾事。
    (於是遣使殺南海王大臨於吳郡、南郡王大連於姑孰、安陸王大春於會稽、高唐
    (王大壯於京口,以太子妃賜郭元建。)
元 建:豈有皇太子妃乃為人妾乎?
    (竟不與相見,聽使人道。)
帝聞之:(景謂王偉曰)我今可以為帝乎?
    (偉請先就簡文以一眾心。)
元 建:(景曰)卿快為我了之。
帝聞之:(偉乃與彭竣王修纂進觴於帝曰)丞相以陛下幽優已久,使臣等來此上壽。
帝聞之:已禪帝位,何得復稱陛下,此酒恐不盡此乎?
元 建:(偉曰)實無他意,陛下勿疑。
    (於是俊等並齎酒肴,侍坐陪飲,偉彈曲項琵琶佐酒。)
    (帝知將見殺,乃盡酣,謂曰)
謂左右:不圖為樂,一至於此。
    (先是帝夢吞土數升,明日以告殷不害。)
謂左右:(不害曰)昔重耳饋塊,卒反晉國,陛下所夢,將符是乎?
元 建:(帝搖首曰)此夢恐別有應。
    (至是大醉而寢。)
    (俊以上囊覆其面,修纂坐其上而崩,果符吞土之夢。)
    (帝即崩後,加景九錫。)
    (已醜,豫章王禪位於景,景即皇帝位於南郊,還登太極殿。)
    (其黨數萬,皆吹唇鼓噪而上。)
    (國號曰「漢」,改元太始。)
    (封棟為淮陰王,並其二弟鎖之密室。)
元 建:(王偉請立七廟,景曰)何謂七廟?
謂左右:(偉曰)天子祭七世祖考,載其諱於主上。
元 建:(景曰)前世吾不復記,唯記我父名標。且彼在朔州,哪一得來此啖飯?
    (眾皆掩口而笑。)
    (其黨有知景祖名乙羽周者,自外皆王偉造為之。)
    (追尊父標為元皇帝。)
    (先是景以西州為府,文武無尊卑,皆被引接。)
    (及篡帝位,身居禁中,非故舊不得見,由是諸將多怨望。)
    (又好獨乘小馬,彈射飛鳥,王偉每禁止之,不容輕出。)
    (景鬱鬱不樂,謂左右)
謂左右:吾何樂為帝,竟與受擯不殊。
    (今且按下慢表。)
    
    
283**時間: 地點:
    (卻說霸先兵屯西昌,訓練士馬,以候荊州調遣。)
    (及聞侯景弒帝,已奪梁祚,不勝大怒。)
    (一面上表湘東,請早正大位,以係人心;一面即請進兵克復京師。)
    (恰好湘東令旨到來,拜霸先為蕩寇大將軍,著往尋陽,與僧辯合軍進討。)
    (霸先受命,即統甲士三萬,戰艦二千,往尋陽進發。)
    (將次湓口,僧辯全軍亦至,彼此相見大喜。)
僧 辯:得君來助,賊不足平矣。
    (停軍一日,遂於白茅灣,會集諸將,築壇歃血,共讀盟文。)
    (霸先流涕慷慨,誓不與此賊俱生,將士皆為感動。)
    (是日,僧辯使侯琚襲南陵、鵲頭二戍,克之。)
    (賊將侯子鑒奔還淮南。)
    (癸酉,軍至蕪湖,賊將張黑棄城走。)
    (景聞之懼,乃遣侯子鑒率兵三萬,據姑孰以拒西軍。)
帝聞之:(戒子鑒曰)西人善水戰,勿與爭鋒,往年任約之敗,良為此也。若得步騎一戰
    ,必獲大勝。汝但結營岸上,引船入浦以待之。
    (子鑒乃捨舟登岸,閉營不出。)
僧 辯:(僧辯與霸先計曰)賊所以緊守不出者,欲老我師也。我當示弱以誘之。
    (遂停軍蕪湖,十餘日不進。)
僧 辯:(賊黨果以為怯,大喜,告景曰)西師畏我之強,不敢直前,勢將遁矣,不擊且
    失之。
    (景乃復命子鑒為水戰之備。)
    (丁醜,僧辯引軍東下,直趣姑孰。)
    (子鑒乃率步騎,度過西洲,於岸上挑戰,以戰船千艘,泊於水際,候官軍上岸
    (,水陸夾擊。)
    (僧辯乃使霸先以大艦夾泊兩岸,身領細船佯退。)
    (賊兵望見,以為水軍將走,悉眾來追。)
    (追有許,僧辯回船奮擊,霸先以大艦橫截其後。)
    (鼓噪大呼,合戰江中,殺得賊兵大敗,士卒赴水死者數千人。)
    (子鑒僅以身免,收散卒,走還建康。)
    (官軍遂人站孰。)
僧 辯:賊人破膽矣,急擊勿失。
    (於是不暇解甲,引兵而前,眾軍繼進,曆陽諸戍,相繼迎降。)
僧 辯:(景聞子鑒敗,大懼,涕下覆面,引裝而臥,良久方起,歎曰)誤殺乃公。
    (庚辰,僧辯督諸軍至張公洲,乘潮人難,直至禪靈寺前。)
    (侯景乃以大船運石塞淮口,緣淮作城。)
    (自石頭至朱雀街,十餘中,樓堞相接,處處以重兵守之。)
僧 辯:(僧辯問霸先曰)賊力尚強,何計破之?
帝聞之:(霸先曰)前柳仲禮擁數十萬兵,隔水而坐,韋粲在青塘,竟不渡岸。賊登高望
    之,表俱盡,故能覆我師徒。今圍石頭,必須引兵先渡北岸,人其腹中,方克
    有濟。諸將若不能當鋒,霸先請先往立柵。
帝聞之:(僧辨大喜)微兄言,幾失制賊之術。
    (是夜,霸先率輕步三千,先渡北岸築柵,眾軍依次連築入城,直出石頭西北。
    ()
    (景恐西州路絕,亦率侯子鑒等於石頭東北連築五城,以遏大路。)
帝聞之:(景登石頭城,遙望官軍,大言曰)一把子人,何足打殺。
    (望見霸光柵,密謂左右)
謂左右:此軍上有紫氣,不易勝也。
    (丁亥,景率精卒二萬,鐵騎八百餘匹,陳於西州之西。)
謂左右:(霸先謂憎辯曰)吾聞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使救首救尾,彼此相應。今我眾
    賊寡,宜分其兵勢,以強制弱。何故聚鋒銳於一處,令賊致死於我?
    (乃命諸將分路置兵。)
    (景見王僧志一軍,眾最寡弱,引兵先沖其陣。)
    (僧志小縮,霸先引弩手二千,橫絕其後,每發一矢,輒貫其胸,景兵乃退。)
    (繼又主敢死士八百,棄矟執刀,沖霸先陣,陣不動。)
    (王琳、杜龕等,以鐵騎乘之,景殊死戰。)
    (僧辯以大軍繼進,賊送大潰。)
    (諸軍乘勝逐北,霸先進破石頭城,遂入據之。)
    (景至闕下,聞追兵已至西明門,不敢入台,召王偉至前,怒色責之曰)
僧 辯:爾令我為帝,今日誤我!
    (偉不敢對。)
僧 辯:(景遂策馬欲走,偉執鞍諫曰)自古豈有叛走天子耶?宮中衛士,猶足一戰,棄
    此將欲安之?
謂左右:(景田)我昔敗賀拔勝,破葛榮,揚名河、朔,渡江平臺城,降柳仲禮如反掌,
    今日天亡我也。
    (先是景所乘白馬,矯健異常,每戰將勝,輒躑躅嘶鳴,意氣駿逸;其有奔衄,
    (必低頭不前。)
    (及石頭之敗,精神沮喪,至是臥不肯動。)
    (景使左右拜請,或加箠策,終不肯進,景乃易馬。)
    (與腹心房世貴等,率百餘騎東走。)
    (其黨王偉、侯鑒等,皆倉皇遁去。)
    (城內無主,王克率台中舊臣迎僧辯於道。)
僧 辯:(僧辯勞克曰)卿良苦,朝夕拜手賊廷。
    (克慚不能對。)
僧 辯:(又問璽綬何在,良久曰)趙平原持去。
僧 辯:王氏百世卿族,可惜一朝而墜。
    (遂入台城,迎簡文梓宮升朝堂,率百官哭踴如禮。)
    (先是僧辯之發江陵也,啟湘東王曰)
僧 辯:平賊之後倘嗣君尚在,未審何以為禮?
謂左右:(王曰)六門之內,自極兵威。
僧 辯:討賊之謀,臣當其任,成濟之事,請別使人。
    (王乃密諭將軍朱買臣,使之為所。)
    (及景敗,簡文及太子已殂,唯豫章王棟兄弟尚鎖蜜室,至是相扶而出,逢杜崱
    (於道,為去其鎖,二弟曰)
太 子:今日始免橫死矣!
僧 辯:(棟曰)倚伏難知,吾猶有懼。
    (路遇朱買臣,呼之就船共飲,飲未竟,船忽壞,並沈於水,聞者悲之。)
    (話分兩頭,侯景奔至晉陵,田遷引兵迎之,遂驅掠居民,東趨吳郡。)
    (時謝答仁據富陽,趙伯超據錢塘,知其敗,皆叛之。)
    (景至嘉興,聞其叛,不敢進,乃退入於吳。)
    (僧辯命侯琚率精騎五千追景,及於松江,景猶有船二百艘,眾數千人。)
    (琚進擊,大敗之,擒賊將彭竣田竣房世貴等。)
    (琚素恨彭俊,生剖其腹,抽其腸。)
    (俊猶未死,手自取腸,塹其首乃絕。)
    (景率數十人軍舸走,將人海,向蒙山。)
    (有羊侃之子羊鵾,景納其妹為小妻,以鵾為庫直都督,隨景東走,乃結同舟王
    (元禮,謝藏蕤萍等,密圖之,眾並許諾。)
    (乘景晝寢艙中,密囑舟師回船到京口。)
僧 辯:(景覺大驚)何故至此?
太 子:(鵾曰)欲送汝頭入建康耳。
    (遂拔刀砍之,景倒船中,宛轉未死。)
    (眾並以長矛刺殺之,恐屍易爛,乃以五斗鹽納景腹中,送其屍於建康。)
    (先是景未敗時,有僧通道人者,心志若狂,飲酒食肉,不異凡人,言人吉凶多
    (中,景甚信之。)
    
    
284**時間: 地點:
太 子:(一日,景召使侍宴,僧通取肉拌鹽以進,問景曰)好否?
僧 辯:(景曰)太鹹。
太 子:(僧通曰)不鹹即爛,何以供人食?
    
    
285**時間: 地點:
    (當時莫解其所謂,至景死乃驗。)
    (屍至建康,僧辯暨諸將皆賀,斬其首,遣羊鵾送之江陵;截一手,使謝藏蕤送
    (於齊。)
    (暴屍於市,土民爭取食之,並骨皆盡。)
    (其遺下妃屬。)
    (並斬於市,溧陽公主亦與焉。)
    (時郭元建尚據南袞州,遣使乞降於僧辯。)
    (僧辯遣霸先向廣陵,受其降。)
    (會侯子鑒逃至廣陵,謂元建曰)
僧 辯:我曹梁之深仇,何顏復見其主,不若投北,可保爵位。
    (元建從之,遂以城降齊。)
    (霸先至,聞元建復叛,齊將辛述已據廣陵,遂引軍還。)
    (行至半途,軍士綁縛一人解至軍前,雲是王偉,見其躲匿草間,故執之。)
    (蓋偉自建業逃後,諸郡皆已反正,無地容身,正欲越境投北,恰值霸先軍來,
    (恐被擒獲,故匿草間,不意為軍人所執。)
    (霸先回送建康,僧辯坐而見之。)
    (左右喝令下拜,偉曰)
謂左右:各為人臣,奚拜為?
僧 辯:卿為賊相,敗不能死,而求活草間,可恥孰甚?
謂左右:(偉曰)廢興命也,使侯王早從偉言,明公豈有今日?
    (僧辯命書賊臣王偉於背,遍殉六門以辱之。)
僧 辯:(偉曰)昨行八十,足力疲極,願借一驢代步。
僧 辯:汝頭方行萬里,何八十里哉!
僧 辯:(尚書左丞虞隙,嘗為偉所辱,乃唾其面,偉曰)君不讀書,不足與語。
謂左右:(隙曰)汝讀書,乃為作賊地耶?
    (時趙伯超。)
    (謝答仁亦降,僧辨國之,與王偉並送江陵。)
    (丁巳,湘東王下令解嚴,梟侯景之首於市。)
    (煮而漆之,以付武庫,下王偉等於獄。)
    (偉在獄尚望生全,作詩贈五左右要人,以求援手。)
    (其詩曰:趙壹能為賦,鄒陽解獻書。)
    (何惜西江水,不救轍中魚。)
    (又上五百宇詩於王,王愛其才,將舍之。)
    (朝士多惡其人,乃言於王曰)
其 人:前日偉作檄文,其書更佳。
    (王購而視之,內有)
內 有:項羽重瞳,尚有烏江之敗;湘東一目,寧為赤縣所歸。
    (王大怒,立即獄中取出,釘其舌於往,剜腹臠肉而殺之。)
    (已西,盡誅逆臣呂季略、周石珍等於市,趙伯超賜死於獄。)
    (以謝答仁不失禮於簡文,特宥之。)
    (於是公卿藩鎮,皆上表勸進。)
    (十一月丙子,湘東即帝位於江陵,改元承聖,是為元帝。)
    (乙卯,立王太子方矩為皇太子,王子方智為晉安工,方略為始安工,方等之子
    (莊為永嘉王。)
    (論平賊功,大封功臣,以僧辯為司徒,封長寧公,鎮建康。)
    (霸先為征虜將軍,封長城縣侯,鎮京口,其餘進爵有差。)
    
    
286**時間: 地點:
    (卻說湘東雖即大位,頗懷憂懼,嘗謂群臣)
謂群臣:國家自遭景亂,州郡半失,長江以外,皆入於齊。荊州之界,北盡武寧,西拒硤
    石,餘郡皆為周有。嶺南一路,又蕭勃據之。詔令所行,不過千里。民戶著籍者
    ,不盈三萬。今欲自強,何者宜先?
    (侍郎周宏正請還舊京,以一人心,帝從之。)
    (乃下詔遷都建康。)
謂群臣:(時大臣胡僧祐、黃羅漢、宗懍等,多荊州人,不樂東行,進諫曰)建業王氣已
    盡,與虜止隔一江,若有不虞,雖侮無及。且古老相傳云,荊州洲數滿百,當出
    天子。今枝江生洲,百數已滿,陛下龍飛,是其應也,何用他遷?
    (帝令與朝臣議之。)
內 有:(周宏正曰)今百姓未見車駕入都,謂是列國諸王,無以慰海之望。願陛下速還
    建康,勿惑人言。
謂群臣:(宗慎曰)宏正,東人也,志願東下,恐非良計。
內 有:(宏正面折之曰)東人勸東,謂非良計。君等西人欲西,豈是長策?
    (上笑而止,明日又議於後堂,會者五百人。)
問 之:(上問之)吾欲還京,諸卿以為何如?
    (眾莫敢先對。)
問 之:(上曰)勸我去者左袒。勸吾留者右袒。
    (一時左者過半。)
朱買臣:(武昌太守朱買臣言於上曰)金陵舊都,山陵所在,荊鎮邊疆,非王者之宅。願
    陛下勿疑,以致後悔。臣家在荊州,敢不願陛下留此?但恐是臣富貴,非陛下富
    貴耳。
朱買臣:(帝乃使術士杜景豪蔔之)留此不吉,但陛下欲去不果。
謂 人:(退而謂人)此兆為鬼賊所留也。
    (帝亦以建康凋殘,江陵全盛,不樂東下,卒從僧祐等議。)
    
    
287**時間: 地點:
    (一日帝正視朝,忽報益州刺史、武陵王紀僭稱帝號,舉兵大下,欲奪江陵。)
    (帝聞之大懼。)
    (你道武陵王紀為何而反?紀字世詢,高祖少子,最承寵愛。)
    (始命為益州刺史,以路遠固辭。)
高 祖:天下方亂,唯蜀地可免,故以處汝。汝其勉之。
    (紀欷歔而去。)
    (性勤敏,頗有武略。)
    (在蜀十七年,南開寧州、越雋,西通資陵、吐谷渾,內修耕桑鹽鐵之政,外通
    (商賈遠方之利。)
    (財用饒多,器甲盈積。)
    (當台城被圍,直兵參軍徐怦勸其發兵入援,紀不應。)
    (及聞武帝凶問,遂有自帝之心。)
高 祖:(或報湘東王興師進討,呼其小字曰)七官文士,焉能匡濟?
謂左右:(左右諛之曰)他日主天下者,非殿下而誰!
    (紀大喜。)
    
    
288**時間: 地點:
    (一日,內殿柏木柱繞節生花,其莖四十有六,靡麗可愛,狀如芙蕖,遍召諸將
    (視之,皆雲主有大吉。)
    (紀以為受命之符,乃於承聖元年四月,即皇帝位,立於圓照為皇太子,圓正等
    (皆為王。)
    (以永豐候撝為征西大將軍、益州刺史。)
    (徐怦苦口固諫,紀大怒,其後誣以謀反,執之至殿,謂曰)
謂 人:爾罪當誅,以卿舊情,當使諸子無恙。
謂左右:(怦對曰)生兒悉如殿下,留之何益?
    (紀乃盡誅之,梟首於市。)
謂左右:(永豐侯撝歎曰)王事不成矣。善人,國之紀也。今先殺之,不亡何待?
    (紀既僭號,未即舉兵入犯。)
    (時太子圖照鎮巴東,啟紀云)
太 子:侯景未平,荊鎮已為賊破,宜急進兵。
    (紀信之,遂留永豐侯撝及太子圓肅守成都,親率大眾,由外水東下。)
    (舶艫蔽川,軍容甚盛,將至巴東,知侯景已平,頗自悔,召圓照責之。)
太 子:(照曰)景賊雖除,江陵未復,陛下既稱尊號,豈可復居人下?
    (紀以為然,遂進兵。)
    (陸法和豫知蜀兵必來,築二城於硤石,兩岸運石填江,以鐵鎖斷之。)
    (紀不得前,乃遣其將侯睿引眾七千,攻絕鐵鎖。)
    (法和不能拒,遣使告急。)
    (時任約在獄待決,帝赦而出之,以為司馬,使助法和拒紀,謂之)
謂 之:汝罪不容誅,我不殺汝者,本為今日。
謂 之:(因撒禁兵配之,又使將軍劉芬與之俱,帝嘗與紀書云)地擬孫、劉,各安疆境
    ,情深魯、衛,書信恒通。
    (紀不答。)
    (至是又復與書云:甚苦吾弟,季月煩暑,流金鑠石,聚蚊成雷,以茲玉體,辛
    (苦行陣,乃眷西顧,我憂如何。)
    (自獯醜憑陵,候景叛換,吾年為一日之長,屬有平亂之功,膺此樂推,事歸當
    (壁。)
    (弟還西蜀,事制一方,我不禁也;如曰不然,於此投筆。)
    (友於兄弟,分形共氣。)
    (兄肥弟瘦,無復相見之期;讓棗推梨永罷歡愉之日。)
    (上林靜拱,聞四鳥之哀鳴;宣室披圖,嗟萬始之長逝。)
    (心乎愛矣,書不盡言。)
    (紀亦不報。)
謂 之:(先是帝患蜀兵難禦,遣師求援於西魏曰)子糾親也,請君討之。
謂 之:(時西魏宇文泰本有圖蜀之心,喜曰)取蜀制梁,在茲一舉矣。
    (乃命大將尉遲回,統領精卒二萬、騎萬匹,自散關進兵伐蜀,直攻劍閣。)
謂 之:(守將楊乾運聞魏師至,歎曰)木朽不雕,世衰難祝國家巨寇初平,不思同心協
    力,保國安民,而兄弟尋戈,此自亡之道也。我奚以禦魏哉?
    (遂開關降。)
    (回乃長驅直前,進襲成都。)
    (時成都見兵不滿萬人,倉庫空竭,永豐候出戰,大敗入城。)
    (回遣人招之,遂與宜都王圓肅率文武詣軍門降,成都遂失。)
    
    
289**時間: 地點:
    (卻說紀在軍中,以黃金一斤為餅,餅百為篋,銀五倍之,錦彩稱定。)
    (每戰,懸示將士,而不以為賞。)
    (其將陳智祖,請散之以募勇士,弗聽,由是士卒解體。)
    (及聞魏寇深入,成都孤危,欲前則根本將傾,欲退恐東軍乘之,憂懣不知所為
    (。)
    (乃遣其子江安候圓正詣荊州求和,請依前旨還蜀。)
    (帝知其將敗,不許,下圓正於獄,密敕王琳截其後,任約攻其前。)
    (於是前後夾攻,拔其三壘,兩岸十四城俱降。)
    (紀不獲退,只得順流東下,將士稍稍逃亡,將軍樊猛追之,眾大潰,紀以數艦
    (自保,猛圍而守之。)
謂 之:(帝聞紀敗,密敕猛曰)生還不成功也。
    (猛乃引兵直犯紀舟。)
謂 之:(紀在舟中,繞牀而行,見猛登舟,以金一囊付之曰)用此僱卿,送我一見七官
    。
太 子:(猛曰)天子何由可見?殺足下,金將安之?
    (遂斬紀,及其幼子圓滿。)
    (陸法和收太子圓照送江陵,帝絕紀屬籍,賜姓饕餮,圓正聞敗,號哭不絕聲。
    ()
    (及見圓照入獄,責之曰)
法 和:兄何亂人骨肉,使痛酷若此?
    (圓照唯雲計誤。)
    (帝命並絕其食,至齧臂相啖,十三日而死。)
    (遠近聞而悲之。)
    (斯時蜀患既除,境內咸服,江陵可謂安枕。)
    (但未識從此以後,果得相安無事否,且俟下文再述。)
    (王偉不願名義,勸侯景滅梁以圖大位。)
    (景雖有賊智,豈能竊據,偉欲為賊之臣,卒不可得,賊中之下愚也。)
    (湘東猜嫌成性,幸有僧辯、霸先輔之,始得殲滅景賊。)
    (即位後,時懷懼心,何如保全兄弟,各鎮一方,治則有磐石之安,亂則成犄角
    (之勢耶?武陵當侯景叛亂,不知進討,乃惑於殿柱開花,輒生妄想,湘東書以
    (講解,終不知變。)
    (卒至魏師入蜀,轉眼之間,失其根本,父子受誅,愚之甚者也。)
    (自古以來,無論家國,未有手足不和,而能興發者。)
    (現此可為殷鑒。)
    (第二十八回 魏連蕭詧取江陵 齊納淵明圖建業)
    
    
290**時間: 地點:
法 和:(話說岳陽王詧,聞武陵被殺,諸子皆餓死獄中,歎曰)高祖子孫盡矣,唯我尚
    在,彼豈能容我乎?
    (因乞援於魏,而身自入朝。)
法 和:(告丞相泰國)荊州所恃,不過僧辯、霸先,今鎮守南方,精兵猛將,皆隸其麾
    下,國內空虛。且繹自僭號以來,性更猜忌,專行殺戮,人心不附。大國若遣一
    旅之眾,直指江陵,僕率襄陽步騎會之則反掌可克。大國可以拓土開疆,僕亦得
    紓己難,唯公鑒之。
    (泰猶未許,乃遣使聘梁,以覘虛實。)
    (會齊亦有使至,帝接魏使,不及齊使,且請據舊圖,定疆境,辭頗不遜。)
法 和:(使歸告泰,泰曰)古人有言,天之所棄,誰能興之,其蕭繹之謂乎!
    (乃遣常山公於謹、中山公宇文護、大將軍楊忠,將兵五萬入寇。)
法 和:(臨發,泰問謹曰)為蕭繹之計若何?
太 子:(謹曰)耀兵漢、沔,席捲渡江,直據丹陽,上策也;移郭內民居,退保子城,
    峻其陴堞,以待援軍,中策也;苦難於移動,據守羅郭,下策也。
法 和:(泰曰)揣繹定出何策?
太 子:(謹曰)下策。
法 和:(泰曰)何故?
太 子:(謹曰)蕭氏保據江東,綿曆數紀,屬中原多故,未逞外略。又以我有齊氏之患
    ,必力不能分。且繹懦而無謀,多疑少斷,愚民難與慮始,皆戀邑居。所以知其
    定出下策。
法 和:(泰曰)善。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