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 至 第一八〇

171**時間: 地點:
文 煥:他是個窮秀纔的人情,沒甚麼七青八黃的,看咱面上,將就些收了罷。
國 興:舅舅吩咐,怎敢違命。
    (二人又重作了揖,擺酒相待。)
    (崔呈秀、田爾耕、魏良卿等都來敘兄弟之禮。)
    (飲酒至晚方散。)
    (次日,即上本參給事中惠世揚,遼東巡撫方震孺,御史夏之會、周宗建。)
    (忠賢隨即批旨,著官校鎖解來京勘問。)
    (那班奸黨置酒與倪文煥作賀,席間各說些朝政。)
李永貞:今日倪六哥雖然論了幾人,還有幾個是老爺心上極惱的,也該早作法處治纔好。
田 吉:是那幾個?
永 貞:李應升曾論過爺的,又申救過萬燝的。還有周順昌,曾受魏大中托妻寄子的,他
    若再起用,必為他出力報仇。此兩人沒人論他,弄不起風波來。你弟兄們怎麼作
    個計較纔好。
    (崔呈秀一向要報復高總憲,未得機會,聽了此言,恰好與周順昌、李應升俱是
    (呆江人,正好打成一片,便說道)
崔呈秀:這個容易,如今吳、楚合成一黨,南直是左光斗、高攀龍為魁,周順昌、李應升
    為輔。彼此聯成一片,使他們不能彼此回護,須處盡這干人,朝野方得乾淨。
劉若愚:咱到有個極好的機會在這裏。
永 貞:甚麼機會?
若 愚:前蘇杭織造李實壟,用了個司房黃日新。他就倚勢鐶詐機戶,又謀娶了沈中堂之
    妾。有人首在東廠,爺因看舊情,恐拿問便傷他的體面,遂著他自處。李織造便
    將黃日新處死了。他因感爺之情,差了個孫掌家來送禮謝爺。昨日纔到,今日打
    進稟貼,明日必來見我。我留他吃飯時,等咱憑三寸舌,管叫這一干人一網打盡
    。
永 貞:(眾人齊聲道)妙極,妙極,好高見。
    (當日席散。)
    (次日,果然孫掌家送過禮,即來送劉若愚的禮。)
    (若愚留飯,問些閑話,談些蘇、杭風景。)
    (因講到袍緞事宜,孫掌家)
孫掌家:只是那些有司勒鐶,不肯發錢糧,織趲不上。
若 愚:前已參革周巡撫了。
孫掌家:只都是蒙爺們看衙門體面,家爺感恩不盡。
若 愚:前日來首告的人,說黃日新倚著你爺的勢嚇詐人,又奪娶沈閣老之妾,許多條款
    。咱爺便要差人來拿,咱道:『那些外官正要攻擊咱們,咱們豈可自家打窩裏炮
    ?這體面二字是要顧惜的。』再三勸爺,纔肯著你爺自處的。
孫掌家:這是爺們周全的恩,咱爺報答不盡。咱爺終日念佛,並不管有司之事,有甚勢倚
    ?只因黃日新與御史黃尊素認為叔侄,故敢如此橫行。其實不干家爺的事。
若 愚:既如此,還不早早說明。依咱,你回去對你爺說,再上個本參周巡撫,後面帶上
    黃御史,省得皇上怪你爺織造不前。外面說你爺縱容家人生事哩。
孫掌家:蒙爺吩咐,知道。
    (便要告辭。)
若 愚:還有件事:咱爺還有平日幾個對頭,都是江南人,你爺可帶參一參。
    (便于袖內拿出個折子來,上面是參左都御史高攀龍,檢討繆昌期,吏部周順昌
    (,御史李應升、黃尊素的劣跡。)
    (本稿遞與孫掌家,接去辭出,星夜回到杭州,將前事一一對李織造說了,呈上
    (本折。)
    (李實看過,心中躊躇道)
心 中:前日因錢糧不敷,參去周巡撫,已有幾分冤屈,已損了幾分阻騭;至于高攀龍等
    ,都是幾個鄉官,平日與我毫無干涉,又無仇隙;就是黃御史,咱亦不過是借來
    解釋,原無實據,怎好當真參害他們?
孫掌家:(兩旁眾掌家與司房人都道)爺,這織造是個美差,誰人不想?況又有黃日新這
    個空隙,更容易為人攙奪。今全虧魏爺周全。爺纔得保全,若不依他,恐惹魏爺
    怪爺,就不能居此位了。
    (李實聽了,只是不言。)
    (停了幾日,掌家與司房都急了,又去催道)
孫掌家:爺就再遲些時,也救不得這干人,只落得招怪,還是速上的好。
李 實:咱又不是個言官,怎好不時的參人?況這些人又沒有到我衙門來情托,將何事參
    他?就要參周起元,也難將他們串入。
孫掌家:本稿也是現成的,只依他一謄,爺不過只出個名罷了。
    (李實被他們催逼不過,只得點點頭道)
李 實:聽你們罷了。
    (司房得了這句話,便去謄好本章,其大略云:
    (  為欺君滅旨,結黨惑眾,阻撓上供,亟賜處分以彰國體事。)
    (內中參蘇州巡撫周起元,蒞吳三載,善政無聞,惟以道學相尚,引類呼朋,各
    (立門戶。)
    (而邪黨附和者則有周順昌、繆昌期、周宗建、高攀龍、李應升、黃尊素,俱呆
    (地縉紳,原是東林奸黨。)
    (每以干謁,言必承周起元之意。)
    (不日此項錢糧只宜緩處,將太、安、池三府協濟袍緞銀二千兩,鑄錢盡入私囊
    (。)
    (然黃尊素更為可恥,輒與掌案司房黃日新,因其桑梓,甘為叔侄,往來交密,
    (意甚綢繆。)
    (俾日新竊彼聲勢。)
    (狐假虎威,詐害平人等事。)
    (本寫成了,便差人星夜賫送入京。)
    (魏忠賢已等得不耐煩了,本一到時,即批拿問。)
    (差了幾員錦衣千戶同眾校尉,分投江南、浙江、福建而來。)
    
    
172**時間: 地點:
    (此時邸抄已傳入杭州來。)
李 實:(字實見了,只是跌足埋怨那些人道)這是何苦,都是你們攛弄我幹出這沒天理
    的事來。
    (那些官校一路下來拿人,正是:
    (  搏風俊鶻蒼鷹出,向日翔鸞鳴鳳災。)
    (畢竟不知先到何處拿人?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五回 擊緹騎五人仗義 代輸贓兩縣懷恩)
    (詩曰:
    (  斜陽明滅浮雲卷,叩閽誰燭忠臣怨。)
    (惟有黔黎不死心,涇渭昭然難為掩。)
    (志抒丹,豈稱亂,一呼直落奸雄膽。)
    (手揕附勢徒,口指奸雄呼。)
    (朝廷三尺自有法,曷為肆把忠良屠。)
    (一身拼共賊臣死,為國除奸事應爾。)
    (剩取猩猩一寸丹,染入霜毫耀青史。)
    
    
173**時間: 地點:
    (話說錦衣官校領了差,見江、浙、閩都是好地方,一個個磨拳擦掌的,想要覓
    (個小富貴回去。)
    (分頭下來,早有一起先到江陰。)
    
    
174**時間: 地點:
李 實:(此時李御史早已知道了,拜別父母道)孩兒此去,或邀天幸君恩,得以生還,
    望勿懮慮。
    (先安慰了父母妻子,然後向眾親友作別道)
妻 子:李某論劾權託,褫奪而歸,原圖燕喜雍睦之樂,不料禍不旋踵。此去多死少生。
    一死報國,人臣之分,只是父母深恩未報,反不得如烏反哺,于心歉然。幸而有
    兄有子,不乏奉事之人,我也可放心前去。
    (親友聞之,盡皆流涕。)
    (李公反絕無愁慘抑鬱之容,乃作詩別友人徐無修曰:
    (  相逢脈脈共淒傷,訝我無情似木腸。)
    (有客沖冠歌楚些,不將兒女淚沾裳。)
    (其二:
    (  南州高士舊知聞,如水交情義拂雲。)
    (他日清時好秉筆,黨人碑後勒移文。)
    (又別妹丈賀說茲曰:
    (  莫說蒼蒼非正色,也應直道在斯民。)
    (憐君別淚濃如酒,錯認黃梁夢裏人。)
    (親友們安慰了一會,都回去了。)
    (他只留好友徐元修在書房同宿,逐日談論詩文,不及家事,父母叫他內裏去宿
    (,他也不肯,恐對家人婦女哭泣之狀,方寸要亂。)
    (他竟一無所顧。)
    (及至縣尊到門,他便挺身就道,止同一個表兄飄然長往。)
    (終日路上吟詩作賦,每得佳句,便擊節嘆賞,全無一點愁苦的光景。)
    (途中又作《述懷詩》一首,道:
    (  便成囚伍向長安,滿目塵埃道路難。)
    (父母驚心呼日月,兒童洗眼認衣冠。)
    (文章十載虛名誤,封事千言罪業彈。)
    (寄語高堂休苦憶,朝來清淚飽盤飧。)
    (又過丹陽,道中作:
    (  已作冥鴻計,誰知是僇民。)
    (雷霆驚下土,風雨泣孤臣。)
    (懮患思賢聖,艱難累老親。)
    (生還何敢望,解網羨湯仁。)
    (詩句甚多,不能尺述,無非思親、念友、咎己、望君之意。)
    (這也不題。)
    
    
175**時間: 地點:
妻 子:(再說那班官校到無錫來拿高總憲,高公早已知之)我當日掌院時,因要整肅綱
    紀,懲創奸貪,纔劾崔呈秀,乞行遣戍。也只欲為國除奸,他卻避禍投在魏閹門
    下為子。官校此來,必是仇人陷害我,怎肯把父母遺體去受那無軸的刑法?此去
    必為楊、左之繼矣。我果結黨欺君,死也心服;今為仇人所害,豈不是忠孝兩虧
    ?我不如死于家,也得保全父母遺體。
    (暗暗自己籌畫定了,也不現于辭色。)
妻 子:(及聞官校已渡江而來,便嘆道)罷了,今日是我的歸期了!
    (遂吩咐下些家事,命人備酒,大會親友,與眾人作別。)
    
    
176**時間: 地點:
    (此時親友也來得少了。)
妻 子:(高公道)刻因赴京在即,故與列位相別,開懷暢飲。
    (這些親友也有要勸解他的,也有要為他籌畫的,見他全無懮愁之態,反暢飲取
    (樂,到不好開口。)
    (酒散後,叫取水來沐浴,吩咐家人)
家 人:各自休息,不要驚恐,料無甚大禍。讓我獨坐片時再睡。
    (先家人都怕他尋死,時刻提防,卻不見他著意,此時上下人都倦了,果然不防
    (他。)
    (大家散去,高公獨坐書房,整肅衣冠,焚了一爐好香,展開一幅紙來,寫下一
    (篇遺疏道)
家 人:臣今雖蒙冠奪,昔日卻為大臣。大臣義不受辱,今欲辱大臣,是辱國也!臣謹遵
    屈平之遺策,願效犬馬于來生。願使者持此以覆命。
    (其大略如此。)
    (寫畢封固,上書「付長男世儒密收」。)
    (到三更時,開了花園門,走到魚池邊,把焚的香帶了擺下,向北叩頭畢,又遙
    (拜謝了祖宗、父母,起身向池內一跳。)
    (正是)
    (昔聞止水沉江相,今見清池溺直臣。)
    (同是汨羅江上派,英靈應結子胥魂。)
    (公子高世儒終是放心不下,潛自起來到書房來,見書房門開著,絕無人影,吃
    (了一驚;見桌上放著遺書,知是去尋死,急出來,且哭且尋。)
    (來到後邊,見園門也開了,急急來到魚池邊,只見爐香未絕,池水猶動,似有
    (人在內,便放聲大哭。)
    (驚動了夫人,喚起外面眾家人來,下池去撈,抬上來,已是沒氣了,免不得一
    (家痛哭,備辦後事。)
    (次早,具報各地方官,無錫縣聞報,吃了一驚,忙詳報各上司撫院,隨即差官
    (來驗看。)
    (府、縣俱到,只見高公濕淋淋的一個尸首停在廳上,合家圍著哭泣。)
    (各官拜過,揭開面帕看,確是高總憲的真尸,也都沒得說,只埋怨公子)
公 子:年兄們怎不小心防護,致令尊翁老先生自盡?尊翁是朝廷大臣,就到京也無甚大
    事,何至如此!倘或朝廷要人,怎處?
知 縣:只好待官校來看過再殮。
許知府:豈可暴露多日。
    (不一時道尊也來拜了,也沒得說。)
    (高公子求他做主收殮,道尊向府、縣道)
公 子:高大人投水是實,我們公同目擊,各具結詳報,待上臺具題。
    (這裏竟入殮。)
    (各官候殮而散。)
    (不日官校到了,聞高公已死,他們就當做一樁生意放起刁來)
知 縣:這必是假死;就是真的,既奉聖旨拿人,你們做有司的就該預先拘管,如何容他
    自盡?我們不獨不能回旨,先就不能回魏爺,一定要開棺看。
    (各官俱無言以對。)
知 縣:(只有無錫縣教諭上前道)不是這樣說,你們說他是假死,各上臺親自驗過,纔
    具結審報,各憲具題,誰敢擔欺君之罪?若為有司不拘管,這機密事我們如何得
    知?你們既奉旨拿人,就該星夜而來,迅雷不及掩耳纔是,為何一路騷擾驛站,
    需索有司,致違欽限,使他聞風自盡。我們到不參你罷了,你反來鐶詐麼?
    (官校雖還勉強爭鬧,終是他的理正,只得又鐶高公子,說他不預先防守救護,
    (要把他抵解。)
公 子:(高公子)罪不及妻孥,若旨上有我的名字,我也不敢違旨;若無我名,你卻也
    難說。
    (公子只得央人出來,做好做歹的送他幾十兩銀子作程儀,把遺本交與他覆命。
    ()
    (府、縣也都厚贈他,恐他在魏監面前說長說短。)
    (那些官校也怕擔擱日期,那蘇杭要拿的人效尤,便不好回話,只得丟手,討人
    (夫馬,星夜往蘇州來拿周順昌。)
    (蘇州府縣知道無錫如此受官校的鐶詐,都早差人將周吏部的宅子時刻巡邏,吩
    (咐他家人防守。)
    (周吏部聞之,仰天大笑道)
差 人:我也不走,我也不死,直等到京說個明白。大丈夫就死也須痛罵奸權,烈烈轟轟
    而死,豈可自經溝瀆,貽害地方,連累家屬?
    (官校一到,知縣來請,他即拜辭了祠堂,別了妻子,禁止家人啼哭,也略吩咐
    (了些家事)
知 縣:叫兒子用心讀書,好生做人。
又 想:魏掌科當日曾托妻寄子與我,今不可因我被禍,便置之不理,須常時照舊周恤,
    不可負我初心。
    (這正是:
    (  千金一諾重如山,生死交情不等閑。)
    (世上幾人如杵臼,高風獨步實難攀。)
    (蘇州三學生員見周吏部被誣,相約去見撫院見毛一鷺,求他緩些開讀,好上本
    (申救。)
撫 院:(毛撫院)旨意已下,誰敢亂救?諸生此舉,到是重桑梓而薄君臣之意了。
又 想:(諸生齊聲道)生員等于君臣之義不薄,只是老大人父母之恩太深些。
    (毛撫院諸生出言不遜,只得含糊答應,支吾他們出去。)
    (誰知市上早有一班仗義的豪傑,相議)
相 與:前日無故拿了周御史、繆翰林,如今又來拿周吏部。若說他貪贓壞法,他是極清
    廉正直,人所皆知;若說他是東林一黨,他又杜門不出,從不輕與人交接;況且
    與李織造素無干涉,為甚事拿他?這分明是魏太監與李織造通同害人,假傳聖旨
    。我們只是不容他去就罷了。
    (及到開讀的清晨,只見周公青衣小帽,早在此伺候。)
    (院道各官相繼到了,只見一路上的人填街塞巷,人集如山,趕打不開。)
    (有司只道是來看開讀的,不知內中有個豪傑,起了個五更,在街上敲梆喝號道
    ()
內 中:要救周吏部的都到府前聚齊!
    (故此滿城的挨肩擦背,爭先奮勇來了無數。)
    (各官迎接龍亭,進院分班行禮畢,纔宣駕帖。)
內 中:(忽聽得人叢中一片聲喊道)這是魏忠賢假傳的聖旨,拿不得人!
    (就從人肩上跳出一個人來,但見他:
    (  闊面龐眉七尺軀,鬥雞走狗隱屠沽。)
    (胸中豪氣三千丈,濟困扶危大丈夫。)
內 中:(這個豪傑手中拿了一把安息香)為周吏部的人,各拿一枝香去!
    (一聲未完,只見來拿香的推推擁擁,何止萬人,撫按各官那裏禁壓得住?有一
    (個不識時務的校尉李國柱亂嚷道)
一 個:甚麼反蠻,敢違聖旨!
    (只見人叢中又跳出幾個人來,一個個都是:
    (  凜凜威風自不群,電虹志氣虎狼身。)
    (胸中抱負如荊聶,專向人間殺不平。)
內 中:(幾個豪傑上前將李國柱拿住道)正要剿除你們這伙害人的禽獸!
內 中:(纔要動手,人叢中又搶出幾個來,把李國柱揪翻亂打,各官忙叫)不要動手。
    (那裏禁得住?打的打,踢的踢,早已嗚呼了。)
    (那錦衣千戶驚得飛跑,只恨爺娘少生兩只腳,走得沒處躲藏,一把抱住撫院,
    (死也不放。)
    (那些校尉都丟下刑具,除下帽子,脫去號衣,混在人叢裏逃命去了。)
    (宣旨的禮生怕打,戰兢兢的把駕帖左收右收都收不起,早被那班豪傑搶過去扯
    (得粉碎,把桌子一推,把禮生從上面跌下來跑了。)
    (院道各官再三安撫,忙出了一面白牌道)
撫 院:爾民暫且退散,俟本院具題申救。
撫 院:(把個周吏部急得遍處磕頭,哀告道)諸位鄉親不是為我,到是害我了!
內 中:(眾人道)是我們仗義的打死校尉,扯毀駕帖,都等我們自去認罪,卻不有累。
撫 院:(眾人又相議道)李實這閹狗誣奏,我們去燒他的衙門去!
    
    
177**時間: 地點:
    (此時李實正差孫掌家在蘇州催緞匹,聽見此話,嚇得連忙換了衣帽,要叫船逃
    (回杭州。)
    (卻好遇著這班好漢,有認得的將他拿住,登時打死,將行李貨物都拋在河內而
    (去,直鬧到晚方散。)
    (次日又來,足鬧了兩三日。)
撫 院:(府縣恐有不虞,叫將城門關了,一面著人訪拿為首的,一面具題道)三月十八
    日開讀時,合郡百姓執香號呼,喧鬧階下,群呼奔擁,聲若雷鳴。眾官圍守犯官
    周順昌,官校望風而逃,有登高而墜者,有牆倒而壓者,有出入爭逃互相踐踏者
    ,遂至隨從李國柱身被重傷,延至二十日身故。
    (本之外,毛撫院又具了稟帖到魏忠賢。)
    (不期路上又被眾好漢懸住搜下。)
    (那城中百姓有膽小的,怕打死了校尉,扯碎了駕帖,要波及滿城,竟棄下家產
    (物件,挈家而逃,有搬下鄉的,有逃出境的,官府雖安撫示禁,人只道是哄他
    (們的,越逃得多。)
    (官府見逃人甚多,料這班作亂的羽翼已衰,正好拿人;又恐再走了,忙稟過撫
    (院,盡行拿住到監,不知那些好漢既挺身做事,豈肯私逃?)
    (只有周吏部見百姓逃亡,到為我受害,好生不忍,想道)
又 想:我若不隨官校進京,又失了臣節。
撫 院:(遂自來見撫院道)罪人得罪朝廷,蒙旨拿問,自應受逮,不意釀成大變,幾累
    老大人。但為臣子者,沒有呼而不來之理,乞老大人解罪人進京。
    (先撫院要解他去,又怕百姓激怒,今聽見他自己要去,便趁水推舟道)
撫 院:正是!弟等都要具書保留老先生,又恐違了欽限,得罪反重,還是去的為是。
    
    
178**時間: 地點:
    (此時官校逃去的已都來了,府縣也打發了他們些銀兩,叫他們都到滸墅關等候
    (。)
    (次日,周公恐驚動眾人,候至夜間,悄悄的上船。)
    (至滸墅關,尋到了官校,纔一同星夜入京。)
    (撫院打發周吏部起身後,怕魏監怪他,隨把一干人犯題上去道)
撫 院:敲梆喝號者馬傑,傳香者顏佩韋,打死隨從者沈揚、周文元、楊念如。
    (又央李實致書與永貞,求他從輕發落。)
    (李實是個慈心的人,向日聽見拿這起人,已自不過意;又見亂了蘇州,打死孫
    (掌家,蘇州撫院如此處治百姓,一發跌足道)
撫 院:都是我造的罪孽!
    (連忙寫書子星夜進去求情。)
    (原來魏臨聽見激變了蘇州,心中也覺慌張,後接到毛撫院的本,知已調停了,
    (便喚李永貞來商議道)
心 中:蘇州濱湖近海之地,人民撒野的地方,若株連殺戮,恐致民變。況江南是漕運重
    地,不比他處,不如依樣葫蘆,從寬些罷。
    (卻好顧內閣當國,他也是蘇州人,因念桑梓,再三解說,忠賢便假做人情,止
    (批將為首五人立決,其餘著有司嚴緝。)
    (又恐拿黃御史的到了杭州,百姓也要效尤,即于本上批道)
忠 賢:黃尊素著該撫提解來京,錦衣衛官校著即撤回。
    (因此黃御史一路上少吃多少苦。)
    (可見得百姓一亂,其功不小。)
    (正是:
    (  皇天視聽在斯民,莫道黔黎下賤身。)
    (曾見一城堪復夏,果然三戶可亡秦。)
    (群呼未脫忠臣死,壯氣先褫奸黨魂。)
    (遙想五人殉義日,丹心耿耿上通神。)
    
    
179**時間: 地點:
    (不說蘇州百姓仗義,浙江黃御史到得了便宜。)
    
    
180**時間: 地點:
    (且說吳江周御史宗建初任湖廣武帳縣時,官清如水,決斷如流,纔守兼優,聲
    (名大振。)
    (撫按交章題荐,後改了浙江仁和縣。)
    (這仁和縣是附省的首縣,政務繁冗,民俗淳厚,他下車以來,蒞事精明,立法
    (極簡,審理詞訟,任你有錢有勢的來情托,他概不容情,並無冤枉。)
    (征收錢糧,任你頑梗,他都設法追捕。)
    (合縣百姓都呼之為周清天。)
    (稍有閑時,便下學訓課,士子藹然一堂。)
    (若再得餘閑,或與鄉之賢士大夫逍遙湖上,或偕德望父老訪民風于四野,所以
    (士民德之。)
    (及六年,奏最行,取為御史,合郡為他建祠。)
    (不料為倪文煥所劾,道他侵蝕仁和庫帑,坐贓冠職,著撫院追比充餉。)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