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 至 第一三〇

121**時間: 地點:
    (此時選侍驕橫,全仗鄭貴妃在內把持;即鄭氏,此時亦萌非分之望。)
    (故各官警戒養性,正是使之聞之之意。)
    (時內官傳入諸臣章奏,選侍猶佔據不移。)
眾 官:(次早,忽傳鄭貴妃已遷入第一號殿去,選侍勢孤,大驚道)呀,鄭娘娘尚且移
    宮,必不容我在此。
    (遂親自到小爺前面訴。)
    (及至閣前,小爺已出閣去了,不覺手足慌亂,莫知所措。)
體 乾:(王體乾見其著忙)奉旨請娘娘居住噦鸞宮,即時遷移,不得遲延。
    (選侍終是個女流,正在著忙,聽得如此說,越發慌了,遂抱著小公主,也等不
    (得車駕,竟徒步而行。)
    (後面宮女等纔收拾起身,眾內侍趁哄打劫,假倚遷徙之名,竟將內庫寶物偷盜
    (一空。)
    (時人有詩曰:
    (  志大心高笑女流,妄希非分亦堪羞。)
    (一朝失勢徒空手,稱後稱妃一旦休。)
    (次日乃九月初六日,新君即皇帝位。)
    (過了廿七日,各官吉服候朝,一個個紅袍烏帽,紫綬金章,真個是:
    (  山河扶繡戶,日月近雕梁。)
    (蓮漏初停,絳幘雞人報曉;鳴鞭乍動,黃門閣使傳宣。)
    (太極殿鐘鼓齊鳴,長樂宮笙簧疊奏。)
    (黃金爐內,游絲裊裊噴龍涎;白玉階前,仙樂洋洋諧鳳律。)
    (九龍座縹縹緲緲,雉尾扇映著赭黃袍;五鳳樓濟濟鏘鏘,獬豸冠配著白象簡。
    ()
    (侍御昭容裊娜,糾儀御史端嚴。)
    (萬方有道仰明君,一德無瑕瞻聖主。)
    (天子御文華殿,鴻臚官喝禮,各官拜舞已畢,群臣共瞻天表。)
    (傳旨:改明年為天啟元年,頒示天下。)
    (禮部領旨,各各退朝。)
    
    
122**時間: 地點:
    (自此中外無事,皇上萬几之暇,不近妃嬪,專與眾小內侍玩耍,日幸數人。)
    (太監王安屢諫不聽,只得私禁諸人,不得日要恩壞,有傷聖體。)
    (且自恃老臣,知無不言,皇上亦漸有厭倦之意。)
    (魏進忠窺伺其旁,遂生覬覦之心,但自己官卑職小,難邀聖眷。)
進 忠:(因與客巴巴說道)歷年皇爺用度,都是咱們兩人備辦,幾年間花費咱無數銀錢
    ,也只望今日。誰知皇爺一向都不理咱,不知是忘記了,還是薄情不理了。
印 月:(客印月)皇爺不是薄情,連日事多,等有閑時,我送信與你。你可如此如此,
    依計而行,管你有好處。
    (又過了幾日,皇上在宮中無事,看著那些小內侍們鬥鵪鶉。)
    (進忠也拿著袋子在旁插諢。)
    (連鬥過幾個,各有勝負。)
    (進忠纔開袋取出鵪鶉在手,將指甲彈著引了一會,輕輕放在盤內。)
    (有個連勝的,放下便來奔他。)
    (那鵪鶉縮著頭、扇著翅膀沿盤而走。)
    (那鵪鶉連啄了幾嘴,見他不動口勢,便漸漸慢了。)
    (那鵪鶉窺他不防備時,猛跳起來,咬著他的項皮,兩三摔咬得血流。)
    (那鵪鶉護疼飛去了。)
    (皇上見了,大喜道)
皇 上:這是誰的?取金錢賞他。
進 忠:(進忠跪下道)是奴纔的。
皇 上:你是魏官兒,怎的一向不見你?
進 忠:奴纔因無事管,不敢入內。
皇 上:你既無事管,可到司禮監去枴,有甚麼差使來說。
    (進忠忙起身來到司禮監,口稱)
進 忠:奉旨柑差。
    (文書房即刻枴出七件好差事。)
    (第一件是東廠緝捕事。)
    (進忠即將七缺回奏畢,皇上)
皇 上:你領那一件兒管管?
進 忠:奴纔就管東廠罷。
皇 上:你自去文書房,叫他們給牌與你。
    (恰值王安進來稟事聽見,忙跪下)
跪 下:各差俱有資格,管廠乃是大差。差滿時即管文書房,再轉司禮監掌印。魏進忠官
    小,且不由近侍差出,且先管件中差,再依例升用。
    (皇上聽了,沉吟不語。)
客巴巴:(客巴巴在旁道)這老漢子也多嘴,官是爺的,由得你,爺反做不得主麼!
    (皇上即著他到文書房領牌任事,遂不聽王安之言。)
    (後人有詩嘆道:
    (  奸佞之生不偶然,半由人事半由天。)
    
    
123**時間: 地點:
    (當時若納王安諫,怎使妖魔弄大權。)
    (進忠領了牙牌,入宮謝恩。)
    (次日東廠到任,從長安門擺開儀仗,大吹大擂的,兩邊京營官將俱是明盔亮甲
    (,直擺到東廠堂上坐下。)
    (在京各衙門指揮、千百戶等並各營參游、五城兵馬司,俱行庭參禮,各具花名
    (手本參謁,一一點名過堂。)
    (及點到錦衣衛左所副千戶田爾耕,進忠看見他卻是東阿縣的那人,心中暗喜。
    ()
    (點完吩咐各散。)
    (堂下一聲吆喝,真是如雷貫耳,紛紛各散。)
    (上轎回至私宅,內外各衙門俱來拜賀,一起去了,又是一起。)
    (忙了兩日纔得閑。)
    (一向無事,此時正是天啟元年三月下旬。)
    (皇上大婚吉期僅有一月,京師結起彩樓,各州縣附近之人俱來觀看。)
    (進忠做廠分撥指揮等官,把守九門,盤詰奸宄,以防不測。)
    (那些校尉並番子手沿街巡緝,酒肆茶坊留心枴訪。)
    (有一東廠校尉黃時,走了半日,腹中餓了,去到御河橋一個小酒店內,恰好遇
    (著兩個相知在裏面。)
二 人:(二人拱手道)哥連日辛苦。
客巴巴:(黃時道)皇帝老官將快活了,只苦了咱們熬站。
    (三人遂一桌兒坐下,酒保拿了一盤肉,一角酒,擺下共酌,一面討飯吃了。)
    (正欲起身,只聽得間壁有人講話。)
    (黃時留心側耳聽時,唧唧噥噥不甚明白。)
三 人:(過後只聽得一句道)原說是今日巳時入城,怎麼這早晚還不見來?
    (黃時心中疑惑,看那壁是秫秸隔的,上糊著紙。)
    (便向頭上拔下根簪子,刺個孔兒張時,見三個人共飲,一個是本京人,似常見
    (過的;那兩個是外鄉人,一個攤著銀袱子稱酒錢,內有四五錠大銀子。)
    (黃時悄悄的走到門前,那人已出來了,黃時猛然喝道)
出 來:奸賊那裏走!
    (伸手去揪時,那人眼快,把手一隔,奪路要走。)
出 來:(黃時將門懺住,喊道)咱們的人在那裏?
    (外面搶進七八個人來,上前拿住了兩個,一個跳上屋走了。)
    (眾人連店家一同鎖解到廠裏來。)
出 來:(正值魏監升堂,黃時上堂稟道)小的在御河橋下拿到兩個奸細。
    (將前事細細說了。)
進 忠:(進忠叫上一個來問道)你是何處人?好大膽來做細作!
一 個:(那人道)小的是本京人,叫陳遠,在兵部前開蓬子賣布,就是老爺衙門裏人都
    認得,小的怎麼敢做細作?今日因遇著這個相知,和他吃酒的。
進 忠:你怎得有這許多銀子帶著?
一 個:(陳元道)是小的賣布的本錢,零星賣下,總傾成錠好還客人。
進 忠:你的相知是那裏人?他來京何幹?
一 個:(陳遠道)他是臨清人,姓張,販皮貨來京的。
    (進忠叫他下去,又叫那人上來)
進 忠:你是那裏人?姓甚名誰?
一 個:(那人道)小的是大同人,姓王名祚,來京販藥材的,現有大同府批文在下處。
進 忠:(進忠笑道)你二人語言不對,其為奸細無疑,取夾棒上來!
    (階下吆喝一聲,把各種刑具擺了一堂。)
    (那夾棍非比尋常,只有一尺二寸長,生檀木做的。)
    (校尉把王祚拿下,扯去鞋襪,內有匕首藏著,套上夾棍,收了兩繩,又是二百
    (敲,並不肯招。)
    (進忠叫扯下去,叫陳遠上來,也是一夾二百敲,也不肯招。)
    (又把二人上起腦箍來,猶自不招。)
    (又上起琶刑來,王祚熬不過刑,纔招道)
二 人:小人原是李永芳標下家丁,因遼陽失守,散走來京,依一個親戚叫做劉保。因與
    陳遠相識,故他請我吃酒。
進 忠:劉保在那裏住?
二 人:(王祚道)他是兵部長班。
    (進忠吩咐收監。)
    (隨即點齊緝捕人員,票仰五城兵馬司,會同捉拿劉保。)
    (已是黃昏時候,眾人各帶器械,都到城隍廟前取齊,一同打入劉家。)
    (劉保正與妻妾飲酒喧笑,眾人上前捉住,並妻妾都鎖了。)
    (入臥房內搜擄金銀財帛後,于床上搜出一包書信,細看,都是遼東各邊將來往
    (的書札,惟有李永芳的多。)
    (兵馬司吩咐將劉保的家小都押出來,帶著書包,把家私都封鎖了,著人看守。
    ()
    (一行人齊解到東廠來。)
    (進忠坐在堂上等候,押過劉保來拷問。)
    (劉保亦稱不知。)
    (把書包打開,同兵馬司一一細看,都是諸邊將謀求升轉送禮的書札。)
    (底下又一小封,拆開看時,俱是李永芳的機密事,上面俱有年月,總是李永芳
    (既反以後之事。)
進 忠:(進忠叫劉保到案前)你如何與反賊同謀?
    (劉保只是不言。)
    (叫拿下去夾,眾校尉拖下去,扯去衣服,到貼肉處,搜出一粒蠟丸子來,取上
    (來到燈下打開看時,一個白紙團兒,扯開看,上寫著兩行蠅頭小字。)
    (眾官看了,一個個嚇得魂飛天外,魄散九霄。)
    (正是:
    (  臂開八片頂梁骨,傾下半天冰雪來。)
    (畢竟不知看出甚麼來?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四回 田爾耕獻金認父 乜淑英赴會遭羅)
    (詩曰:
    (  搔首長吁問老天,世情堪恨又堪憐。)
    (良心喪盡供狐媚,佛道訛傳作野禪。)
    (強合天親稱父子,妄扳路柳當姻緣。)
    (昏昏舉世如狂瞽,廢去倫常只愛錢。)
    
    
124**時間: 地點:
    (卻說眾人看罷蠟丸內書,為何大驚?只因上寫著的「于四月廿四日皇上大婚之
    (日,放火燒彩樓為號,裏應外合,搶奪京城」。)
    (進忠將劉保下了死監,著人飛報九門,仔細防守。)
    (凡一應出入,俱要用心搜巡盤詰。)
    (次日,三法司提到劉保等一干人,當堂審問。)
進 忠:(劉保也不等加刑,便招出)與李永芳相通,約于大婚之日燒著彩樓。李永芳以
    兵外應,要取京城。事成之日,封我為燕王。王祚是李永芳的家丁,同周如光先
    來通信,在酒店內走了。陳遠是小人的表弟。二十日先有五百邊兵,分頭入城。
    (法司聽了,盡皆愕然。)
進 忠:(又問道)各門把守甚嚴,他們從何處進來的?
二 人:(王祚道)咱們是初十日從哈噠門進來的。
    (又問了一遍,眾人口詞相同。)
    (公擬定通同謀叛大逆,劉保、王祚、周如光俱應凌遲;陳遠為從,應立決。)
    (帶去收監。)
    (著東廠並城上沿門緝拿周如光。)
    (次日于娼家拿到,對了口詞,具本復奏。)
    (旨下依議,著即處決。)
    (四月十五日,兩棒鑼鼓,押赴市曹,登時處決。)
    (正是:
    (  堪笑奸奴似毒蝤,妄求非分媚氈裘。)
    (一朝身首分西市,血肉淋漓犬也羞。)
    (劉保等誅後,著兵部傳諭:各邊鎮嚴加防守。)
    (京城內把得水泄不通,只等到大婚之後,拆去彩樓,方纔放心。)
    (忽一日,聖旨下來)
旨 下:魏進忠初任廠職,即獲大奸,勤勞為國,忠藎可嘉,著賜名忠賢。賞內庫銀八十
    兩、彩緞八表裏、羊八腔、酒八瓶。
    (忠賢謝過恩。)
    (次日坐廠行牌,提究把守哈噠門的錦衣衛千戶。)
    (是日,正是田爾耕當值,聞此信息,心中懮懼,在家行坐不安,飲食皆廢,無
    (計可施。)
妻 子:(妻子許氏問道)你為甚事這等煩惱?
爾 耕:只為我前日把守哈噠門,王祚從那日進來。昨他招出,故此廠裏提問。
妻 子:(許氏道)不過罰俸罷了,怕甚麼!
爾 耕:此事非同小可,不止壞官,竟要問罪哩。
妻 子:(許氏道)太監的買賣,不過是要錢,你送他些禮兒,就可無事。
爾 耕:(爾耕想了一會)有理!老魏原是皇上舊人,如今聲勢漸大,後來必掌司禮監的
    。我不若辦分禮,就拜在他門下,他日也受他庇蔭。
想了一:(許氏道)不可!你是大臣嫡派,到去依附太監,豈不被人笑罵?
爾 耕:如今時勢,總是會鑽的就做大官。
    (正是:
    (  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
    (遂連夜備成禮物,先到門上打點。)
    (正值魏監入內去了,先央掌家說合停當,裏外都送過禮。)
    (伺候了兩日,方出來。)
    (轎到門首,田爾耕遼著跪在道旁,稟道)
田爾耕:錦衣衛帶罪千戶田爾耕叩見老爺。
爾 耕:(從人喝道)起去。
    (跟著轎後,來至廳前。)
    (忠賢下了轎,升廳坐下。)
    (田爾耕執著手本跪下,小內侍接上手本,行了庭參禮。)
    (忠賢接過禮單,上寫著)
忠 賢:金壺二執,玉杯四對,玉帶一圍,漢玉鉤絛一副,彩緞二十端,紗羅各二十端。
爾 耕:(看過說道)你何以送這厚禮?
爾 耕:(爾耕慌忙叩頭道)小官得罪老爺臺下,望天恩寬恕,足感大德。
忠 賢:這事非同小可,你怎麼不小心盤詰,皇爺著實惱你。如今幸的沒有下法司,咱替
    你包涵了罷。你只來說過就是了,又費這些錢送禮,收一兩件兒罷。
田爾耕:(田爾耕忙又跪下道)些小薄禮,送老爺賞人,略有一點敬意。
忠 賢:既承厚意,不好再卻,收了罷。
    (爾耕復又拿過一個手本,跪下)
跪 下:小官蒙老爺赦宥,恩同再造,情願投在老爺位下,做個義子。謹具淡金幾兩送上
    ,以表兒子一點孝意。
    (忠賢接過手本,上寫著)
忠 賢:倭金二百兩。
    (忠賢十分歡喜,大笑道)
忠 賢:田大哥,你太過費了!纔已領過,這定不好收的,咱也不敢當,此後還是弟兄相
    稱的好。
爾 耕:爹爹德高望重,皇上倚重。兒子在膝下,還怕折了福。
    (于是朝上拜了八拜。)
    (忠賢見他卑諂足恭之態,只是嬉著嘴笑。)
    (邀他到書房裏坐,二人攜手入來。)
    (爾耕先扯過一張椅子,在中間道)
爾 耕:請爹爹上坐。
忠 賢:(忠賢笑道)豈有此理,對坐罷。
    (讓了半日,忠賢下坐,他在左邊,只把屁股坐在椅子邊上。)
    (家人捧上茶來,他先取過一杯,雙手捧與忠賢,然後自取一杯。)
忠 賢:田大哥一向外違,還喜豐姿如舊,咱們到老了。
爾 耕:爹爹天日之表,紅日方中;孩兒草茅微賤,未嘗仰瞻過龍顏,爹爹何云久別?
忠 賢:(忠賢笑道)你做官的人眼眶大了,認不得咱,咱卻還認得你!
爾 耕:(爾耕忙跪下道)兒子委實不知。
忠 賢:(忠賢扯起來道)嶧山村相處了半年多,就忘記了?
爾 耕:(爾耕呆了半晌)是了,當日一見天顏,便知是大貴之相。孩兒眼力也還不差。
    如今為鳳為麟,與前大不相同。
    (家人捧上酒餚,二人對酌。)
忠 賢:田大哥可曾到東阿去走走?可知道令親的消息麼?
爾 耕:別後二三年,姨母去世,孩兒去作吊時,姨妹已生一子。聞得劉天祐那屢次相逼
    ,已出家了。
    (忠賢聽了,不覺淚下道)
忠 賢:只因咱當日不聽良言,以至把岳母的二千金麥價都費盡了,不得還鄉,流落至此
    。幾次差人去打聽,再沒得實信。可憐他母子受苦,若有老成人,可央個去討討
    信。
爾 耕:孩兒有個侄子田吉,由進士出身,新選了東阿縣。他去,定有實信。明日叫他來
    拜見爹爹。劉天祐那畜生當日既極無情,後又見姨妹有姿色,要強娶為妾,受了
    他許多凌辱,此仇不可不報。今幸舍侄到那裏去,也是天理昭彰。
    (二人談話,飲至更深纔別。)
    (正是:
    (  天親不可以人為,何事奸奴亂走之。)
    (三畏四維俱不顧,忍從閹寺作乾兒。)
    (這田爾耕乃原任兵部尚書田樂之孫,原何受劉天祐許多辱?只因他與沈惟敬同
    (惡,沈惟敬壞了事,他逃走在外,故不說出,恐惹出事來。)
    
    
125**時間: 地點:
    (如今事平了,又做了官,故思量要報仇。)
爾 耕:(是日酒飯畢,歸家對妻子說道)我說老魏是誰,原來是傅家姨妹的丈夫魏西山
    。我只道他死了,誰知他竟到這地位!他還認得我,說起來他要差個人去訪姨妹
    的信。我舉出侄兒田吉來,明日領他去見一見。
    (次日清晨,爾耕同田吉來見忠賢,又送些禮物並土儀,也拜在他門下。)
忠 賢:(忠賢甚是歡喜)你到任後,就代咱到嶧山村傅家莊訪個信來。
    (田吉應諾回來。)
    (爾耕又將劉天祐的事托為報仇,田吉亦允了,領憑辭行赴任,帶了家眷往山東
    (來。)
    (不日到了東阿,一行儀從鼓吹上任,行香謁廟後,交盤收清,上省參見各上司
    (。)
    (回來即差了個能事家人,到嶧山村來探訪傅家消息不題。)
    (忽一日升堂時,有巡撫裏文書下來,當堂開看過,即喚該房書吏抄寫牌票,忙
    (喚捕快頭目聽差。)
    (只見走上一人來參見。)
    (那人生得甚是雄壯,但見他:
    (  賦就身長體壯,生來臂闊腰圓。)
    (光芒兩眼若流星,拂拂長鬚堪羨。)
    (力壯雄威似虎,身輕狡健如猿。)
    (沖鋒到處敢爭先,說甚天山三箭。)
    (此人姓張名治,乃濟寧人氏,年近三旬,現充本縣快頭,上堂叩了個頭跪下。
    ()
    (田知縣又叫傳民壯頭。)
    (下面答應一聲,又上來一人,也是一條彪形大漢,但見這人生得:
    (  赤黃眉橫排一字,雌雄眼斜鬥雙睛。)
    (渾身筋暴夜叉形,骨頭臉縐紋侵鬢。)
    (裹肚鬧妝真紫,絲絛斜拽深青。)
    (威風凜凜氣如雲,河北馳名胡鎮。)
    (這胡鎮乃大名府人,也只在三十餘歲,充當本縣民壯頭,上堂叩頭聽令。)
知 縣:(田知縣吩咐道)纔奉撫院大老爺的憲牌,著本縣示禁白蓮、無為等教。我聞得
    此地多有講經聚眾之事,特差你二人領這告示,去各鄉鎮會同鄉保張掛,傳諭居
    民,各安生理,毋得容隱說法惑眾之人並游食僧道。十家一保,犯者同罪。你們
    與地保若受贓容隱,一定重處。
    (叫書吏取告示交與二人領去。)
    (兩個人出了衙門,到巡風亭,聚集他手下的副役說知。)
內 中:(內中一個說道)燒香做會,合縣通行。惟有嶧山村劉家莊上,每年都要做幾回
    會,這事如何禁得住?這也是做官的多事,他又不害你甚麼事,禁他做甚麼!
張 治:上命差遣,我們也不得不去走走。
    (各人回去收拾。)
    (次早,各人備了馬,帶幾個伴當出東門來。)
二 人:(二人在路上商議道)我們這裏竟到劉家莊去,只他一家要緊,別家猶可。
    (不一時,已到劉家莊前。)
    (莊客見是差人,忙去報與莊主。)
    (張治等下了馬,莊客請到廳上坐下。)
    (少頃,裏面走出一個青年秀士來,卻也生得魁偉,但見他:
    (  磊落襟懷稱壯士,罡星又下山東。)
    (文纔武略盡深通。)
    (立身能慷慨,待士有春風。)
    (仗義疏財人共仰,聲音響若洪鐘。)
    (腰間長劍倚崆峒。)
    (渾如宿山虎,綽號獨鬚龍。)
    (這莊主姓劉名鴻儒,年方二十六歲,乃劉天祐之子。)
    (自幼讀書,愛習槍棒,慣喜結交天下豪傑。)
    (人有患難,他卻又仗義疏財,家中常養許多閑漢。)
    (是日聞莊客報,即出廳相見。)
    (與二差見過禮,坐下問道)
張 治:二位枉顧,必有見教。
張 治:無事不敢輕造。今早大爺接得撫院憲牌,禁止燒香聚會等事。發下告示,著我二
    人知會各鄉保,不許坐茶、講經、做會,一則恐妖言惑眾,二則為花費民財。不
    許容留游方僧道,要各具結狀,十家一保,因此特來貴莊報知。
    (遂取出告示,拿了一張遞與劉鴻儒看。)
    (只見上寫著:
    (  巡撫山東等處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七級紀錄十次王為嚴禁左道)
    (以正風化事。)
    (照得鄒魯乃聖賢之邦,風俗素皆醇正,人存忠孝,家事詩)
    (書。)
    (近有一等隱怪之徒,倡為邪說,倚佛為名,創為燒香聚會之事,立)
    (無為、白蓮、混同等教,名雖各異,害則相同。)
    (一人倡首,千百為群)
    (玉石不分,男女混雜。)
    (滅絕名教,任其邪淫奸盜之謀。)
    (鼓惑愚蒙,證以)
    (生死輪回之說。)
    (蔽其耳目,中其膏肓。)
    (萬里可聚,積愚成亂。)
    (所謂惑世)
    (盜名充塞仁義者,莫此為甚。)
    (到于破財生亂,深可痛恨。)
    (除已往不究外)
    (特刊成告示,分布各州縣鄉村市鎮懸掛,曉諭居民人等。)
    (俟後再有此等)
    (奸民,容留游方抄化僧道,仍前怙惡不悛,著該地保隨時報縣,嚴拿究)
    (治。)
    (該州縣逐月稟報,不時巡柑。)
    (如有司容隱故縱,枴出,定行參處)
    (地保拿究,決不輕貸。)
    (有人出首者,該有司賞銀三十兩。)
    (須至告示者。)
    (天啟元年十一月日示)
劉鴻儒:(劉鴻儒笑道)俱是迂儒之見,做官的也要從民之便。小莊一年也做好幾次會,
    寒家已相傳四代,就沒有見亂在那裏。
胡 鎮:小弟也料得不能禁止,只是新官初到,也要掩密些,避避風頭。自古道:『官無
    三日緊。』淡下來就罷了。
    (莊客擺上酒飯來,吃畢,二人起身。)
    (劉鴻儒取出十兩銀子來相送。)
二 人:我們素手而來,忝在教下,厚賜斷不敢當。
鴻 儒:些須之物,何足掛齒。此事拜煩遮蓋。
張 治:小弟也常要來赴會,只是寂密些要緊,內裏事在我們二人。
    (收了銀子,辭別出去。)
    (劉鴻儒回內,覺得心神不寧。)
    (走到書房,與先生閑談。)
    (這先生姓葉名晉,是本縣秀纔。)
先 生:(因問道)纔縣差下來,有甚事?
鴻 儒:撫臺發下告示,要禁做會的事,甚是嚴緊。新縣尊沒擔當,故此叫他們下來攪擾
    。
葉 晉:聞得老兄已去請憨山禪師開講,這卻怎處?
鴻 儒:我正籌畫此事。今已收了許多錢糧,遠近皆知,如之奈何?
    
    
126**時間: 地點:
鴻 儒:(說話間,只見莊客報道)門外有人僧人要見。
鴻 儒:有便齋與他一頓。我沒心緒,不會他。
    (莊客去了一會,又來說道)
想了一:那和尚說,有憨山大師的書子,要面交與爺的。
鴻 儒:請的人尚未回,他到先有書子來了。
    (于是出來相會。)
    (只見這僧人真個有些異樣:
    (  頭戴左笄帽,身披百衲衣。)
    (芒鞋騰霧出,錫杖撥雲歸。)
    (腹隱三乘典,胸藏六甲奇。)
    (洪眉兼大鼻,二祖出番西。)
    (劉鴻儒迎到廳上,見禮坐下。)
劉鴻儒:(道)請問老師寶山何處?求賜法號。
鴻 儒:(和尚道)貧僧草字玉支,家世西蜀。少時曾歷游名山,在伏牛戒壇禁足已二十
    年矣。憨師因患目不能來,故托山僧來貴處,以了檀越勝會。
    (袖中取出憨山書子來,遞與劉鴻儒。)
    (鴻儒拆開看時,卻是一首詩,上寫道:
    (  珍重中峰老玉支,好將慧力運金篦。)
    (卯金合處龍華勝,得意須防著赭衣。)
    (鴻儒看罷,不甚明白,忙叫辦齋,請葉先生來陪。)
    (吃畢,問他些經文要指,靜定宗乘。)
    (那玉支應對如流,辭旨明暢。)
    (鴻儒十分歡喜,夜分時親送到庵堂宿歇。)
鴻 儒:(次日,與葉先生商議道)憨山不來,荐玉支來,到也有些道行。只是官府嚴禁
    ,奈何?一則收了許多錢糧,何以回人;再者,恐難再得這樣高僧。
葉 晉:據弟想來,只有這一法可行。本縣田公為人古怪,既不能行,不如到九龍山尊府
    園中去好,地方寬大,又是鄒縣地界。刻下縣尊引見未回,現是二尹署事,料地
    方鄉保也不敢多管。只有緝捕上人,要送他幾金,瞞上不瞞下,方保無虞。
劉鴻儒:有理。明日就煩先生上城與張、胡二人說聲,並就約會他們,何如?
葉 晉:事不宜遲,今日就去。
    (鴻儒即進去,取出二十兩銀子來,交與葉晉。)
    (忙叫小廝備馬相送,並候回信。)
    (葉晉放了學,出來上馬。)
    (傍晚抵家,即到張治家來說知,送了他五兩銀子。)
張 治:官府嚴厲,不當穩便怎處?
葉 晉:好在他往九龍山莊上行事,不是我東阿的境內,就與足下無干了,只當拾他銀子
    用的。
張 治:且同相公到胡鎮家計較。
    (二人來到胡家坐下,胡鎮)
胡 鎮:葉相公,貴人何以踏賤地?
張 治:葉相公近在劉家莊設帳,劉家要在新正內講經做會,特托相公來見教。
胡 鎮:使不得!官府利害。
葉 晉:他也知本地方不便,如今要往九龍山莊上建祗。好在不是本縣地界,求二位擔待
    一二。薄儀五金奉敬。
    (袖中取出銀子,放在桌上。)
胡 鎮:既不在本地方,還可遮掩,只是過菲些。他這一遭,要收好一宗錢糧,也該分惠
    些纔是。
葉 晉:不必說,明日再送五兩來與二位買果子過年。
張 治:事雖在我們,卻也要寂密些。
    (葉晉答應,別了二人回家,燈下寫成書信。)
    (次日天明,打發小廝回去報信。)
    (劉鴻儒見了大喜,次日,即往九龍山園上,收拾壇場,莊嚴佛像。)
    (叫四個為首的齋公,遠近傳香,訂于天啟二年正月元旦吉日,開講《法華》妙
    (品真經。)
    (怎見得這道場齊整?但見:
    (  庭臺壯麗,功德莊嚴。)
    (庭臺壯麗,三層寶級列諸天;功德莊嚴,九品瓊函包萬象。)
    (金鐘一響,滿堂合掌盡皈依;雲板初敲,大眾齋心齊人定。)
    (迎佛處天香繚繞,半空中花雨繽紛。)
    (微動慈徨之口,講的是五蘊三除;大開方便之門,度的是四生六道。)
    (唱梵字仙音嘹亮,持秘咒法律森嚴。)
    (青娥紅粉念彌陀,白叟黃童齊禮佛。)
    (至日紛紛擁擁,遠近赴會者不計其數。)
    (富貴的遠乘車馬,貧賤者徒步攜囊,都有錢糧上會,多寡不等。)
    (一一上號,收的收,打齋的打齋。)
    (又有供小食、供中齋的,一日也花費兩百金,甚是熱鬧。)
    (那玉支起初也還精嚴法律,漸到後來,就詼諧戲謔起來,引得那些男女們嬉笑
    (難支,都無紀律。)
    (將近二月初旬,天氣漸暖,各處婦女漸漸來得多了。)
    (鴻儒一日正在門首看司簿的上簿,只見一叢女人來到檳邊,報名送錢。)
    (內中一個女子,約有十六七歲,舉起手來,向手上除下一隻銀鐲來,遞與朦上
    (。)
    (鴻儒定睛細看,那女子生得十分美麗。)
    (但見:
    (  鳳梢侵鬢,層波細剪。)
    (明眸蟬翼垂肩,膩粉團搓素頸。)
    (芙蓉面,似一片美玉籠霞;蕙蘭心,如數朵寒梅映雪。)
    (立著似海棠帶露,行來如楊柳隨風。)
    (私語口生香,嚦嚦鶯聲花外囀;含顰眉鎖黛,盈盈飛燕掌中擎。)
    (翠翹金鳳內家妝,淡抹輕描真國色。)
    (劉鴻儒一見這女子,不覺神魂飄蕩。)
    (那女子笑嘻嘻隨著眾婦女進來,鴻儒也跟他進來,走到禪堂看了一會,又到方
    (丈內來。)
    (那玉支講經初畢,纔放參,眾婦女齊齊跪下叩頭。)
    (那和尚公然上座,合掌吩咐道)
玉 支:眾位女菩薩既入講堂,俱是佛會中有緣之人。須要信心念佛,勉行善事。你們聽
    講時,佛心發現,言言善果,念念菩提。及至歸家,又為七情六欲所迷,依舊日
    坐紅塵中,求一點清涼境界也不可得。受無限的熬煎,死後墮入沱犁地獄中。
跪 下:(眾婦女又叩頭哀告道)阿彌陀佛,弟子們只為輪回,敢求老爺解脫。
玉 支:若要解脫輪回,先要聞經悟道,常常在此受戒虔修,則凡念日遠,道念日堅,乃
    有進益。若暫去暫來,徒擔個吃齋念佛之名,凡火不滅,罪孽日深。
內 中:(內中就有一半的連連叩頭道)弟子等情願常時在此聽老爺法旨。
玉 支:既爾等情願精修,可到齋主處報名,給爾等淨室宿歇,不願者不必勉強。
    (說罷,起身下榻而去。)
    (眾婦女還叩頭念佛不已。)
    (劉鴻儒先到方丈中來等他們,忙取筆硯、號簿過來)
劉鴻儒:女菩薩情願悟道的都來報名。
    (眾女人都團團的圍著他,一一報名。)
    (寫到第二十名上,纔是乜門周氏女兒淑英。)
    (後又逐一寫完,共有四十三人。)
鴻 儒:隨我到後面來,撥房與各人居住。
    (也有六七人同住一房的,也有三四個一房的,惟有乜氏母子,獨居一旁。)
    (鴻儒自己看著人代他收拾,一雙眼睛只顧看著那女子。)
    (淑英也自低頭含笑。)
    (看了一回,欲火更盛,恨不得即刻就與他做一處纔好。)
    (覺得沒情沒緒的,便走到方丈中榻子上,竟自睡著了。)
    (夢中與那女子百般調戲,十分和洽。)
    (正待歡會,只聽得有人叫道)
那女子:檀越!巫山夢好呀,快起來,莫為邪魔所迷。
    (睜眼看時,卻是玉支。)
    (鴻儒被他說著機關,慌得手足無措。)
玉 支:(玉支笑道)不要驚慌,來,我與你商議。
    (扯著手同到臥房中來。)
    (正是:
    (  半枕未成巫峽雨,一聲驚破楚天秋。)
    (畢竟不知同鴻儒商議些甚麼?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五回 跛頭陀幻術惑愚民 田知縣貪財激大變)
    (詩曰:
    (  斗間妖氣起東方,黯黯行雲蔽日光。)
    (螢焰只應依草木,怒螂空自逞魍魎。)
    (文翁化俗還隨俗,黑闥稱王卻悔王。)
    (路入青徐徨往事,嗟哉白骨臥斜陽。)
    
    
127**時間: 地點:
玉 支:(話說玉支把鴻儒扯進房坐下)檀越有何心事,神情恍惚?
鴻 儒:沒有甚事,睡熟驚醒,故此心神未定。
玉 支:(玉支笑道)罷是罷了,只是丟得那夢中人冷落些。
鴻 儒:沒有甚麼夢中人。
玉 支:(玉支笑道)就是施銀鐲的那人。
鴻 儒:(鴻儒驚訝道)這和尚真是異人,竟能未卜先知,不但知我心上之事,連這夢寐
    中事他都曉得,真是異事。
于 是:弟子道不堅,塵緣未斷,有犯吾師法戒。
玉 支:非也。人皆從欲界生來,這一點種子怎麼脫得?莫說凡人難脫,即吾輩修到無上
    之境,亦不能無欲。須直修到無欲天人之地,方能解脫。男女之際,雖聖人亦不
    能忘情,何況公等少年?但此事亦要有緣。夫妻相配謂之正緣。調情相受謂之旁
    緣,我看此女不但俊俏聰明,且多貴氣。我留他在此,亦非無意,且看公的緣法
    如何,若有緣,管你成事。
鴻 儒:老師若與弟子玉成,弟子生死不忘!
玉 支:再遲數日,等他住定了再處。
    (又過了數日,乃二月十九日觀音大士降誕之辰,起建慶賀道場。)
    (早齋後,玉支領眾登壇焚香,贊誦過,然後登臺,說一回法,講一會禪,無非
    (是三豐喻品外像皮毛,午後纔收卷。)
玉 支:(只見許多男女擁在臺下叩頭道)弟子等蒙老爺法旨,在此聽法悟道,日聽老爺
    發明經旨,略有解司,但不知從何處悟起。望老爺大發慈惑,使弟子明悟真空,
    脫離苦海,永不忘恩。
玉 支:道在人心,原要明朗的。但你等眾生生身之後,為情欲所迷,掩了本來面目。那
    一點靈明本體,原未盡絕。就如鏡子一般,本是光明的,為尖垢所污,把光掩了
    ,一加磨洗,依舊光明。惟在大眾自家努力。爾等既有誠心,今晚可都到方丈裏
    來,各領神水一口,回去默坐存想,自見本來面目。
    (說罷下臺入內去了。)
    (眾男女叩頭念佛,起身各散。)
    (傍晚時,玉支叫執事僧眾,取潔淨缸一口,放在方丈當中,滿貯清水,焚香念
    (咒,書符三道焚之。)
    (叫大眾入來各銜一口,慢慢咽下,回去寧神打坐。)
    (那和尚卻也古怪,不知用何法術,人人所為之事,一生善惡皆見,嚇得眾人毛
    (骨悚然。)
    (次早,往方丈中叩頭念佛,稱謝道)
玉 支:老爺法力玄妙,使弟子等回光反照。
玉 支:也算不得甚麼法力,不過撥開你們的塵迷,現出本真,于爾等亦無大益。若果能
    于此一明之後,日日加功刮磨,方有進益。若今日稍明,明日又蔽,依舊于道日
    遠。然此等功夫,必須死心塌地,先要把腳跟立定了,生死不顧纔可。若有一點
    疑惑,終成畫餅。
想了一:(眾男女叩頭哀告道)弟子們愚蒙半世,如夢方醒,望老爺超脫苦海。
玉 支:爾等不過片時回照,所謂在境厭境;若遇火宅,又被他焚了。必先于死生性命關
    頭,打疊得過,方有根基。然後方得入靜定戒。但悟雖有遲早,聞道有難易,早
    的放下屠刀,立刻成佛;遲的千魔萬煉,方得成空。傳道要因材而荐,受戒要勉
    力而行。雖日夜不離,受苦中之苦,方能入門,心無繫戀,志向不移方可。汝等
    大眾,須要自己斟酌定了,另日再報。
    (詩曰:
    (  似嫌慧口破愚頑,白日常尋一釣杆。)
    (男女傾誠來受戒,個中秘密不能言。)
    (玉支說畢,退了眾人。)
    (那周氏母女走到他房前,卻好迎著劉鴻儒。)
周 氏:山主,請坐拜茶。
    (鴻儒巴不得這一聲,便道)
鴻 儒:豈敢!
    (即隨他進屋裏來。)
    (那周氏取過竹椅子,請鴻儒坐下)
周 氏:連日在此,攪擾不安。
鴻 儒:好說。忙中有失,管待甚是有慢。老爺問你們中可有些省處否?
周 氏:老爺雖是法言教誨,但我們愚蒙,不能領略,如今還是面牆。
鴻 儒:老爺在大眾前,也不過這幾句勸人為善的常言;若要認本心,沒有下手的工夫,
    怎能入道?那真切的道理,要人自己去探討懇求,纔得到手。常言道:『六耳不
    傳道,勿作等閑看。』
周 氏:我只為討不著丈夫,多行殺戮,故此回頭悟道,求脫輪回。幸得老爺提拔,只不
    過隨眾參求,早晚欲求一見也不可得。
鴻 儒:這不難,老爺每晚悟出定後,必與我們清談妙果。今晚我引你母女去見他,你們
    須要齋心靜念,方可見他。至于肯傳不肯傳,就看你們的緣法了。
周 氏:好極,若得山主大恩引見,我就死也求他一個結果。
    (鴻儒怕人知覺,連忙起身出來,囑咐道)
鴻 儒:黃昏後我來叫你,不可亂行。
    (果然,母子沐浴齋心。)
    (等到晚點燈時,禪堂鐘鼓齊鳴,眾僧課誦畢,小侍者放了施食,各各歸寢。)
    (鴻儒悄悄與玉支說過,纔來引周氏母女到方丈裏來。)
    (走到靜室內,問侍者道)
鴻 儒:老爺在何處?
玉 支:(侍者道)入定未回。
    (鴻儒輕輕揭開簾子,見几上香燭齊排,玉支垂頭打坐。)
    (鴻儒叫周氏母女跪在几前,他便抽身出來。)
    (二人跪有半個更次,玉支纔開眼問道)
玉 支:下面甚麼人?
周 氏:(周氏叩頭道)是弟子周氏,志心朝禮,恭叩老爺法座,懇求道法。
玉 支:你不去信心悟道,卻半夜來我靜室攪擾,是何道理?還不快去!
周 氏:弟子皈身、皈神、皈命,望老爺大發慈惑,俯垂教誨。
玉 支:何人引你進來的?
周 氏:是山主劉老爺。
玉 支:本當即刻逐出,且看山主分上,且起來講。
    (玉支也下禪床,叫侍者取茶來吃。)
    (只見兩個清俊小童,捧著一盒果品,一壺香茶,擺下幾個磁杯。)
玉 支:請山主來。
    (少頃,鴻儒進來道)
鴻 儒:二位女菩薩請坐!
周 氏:老爺在此,不敢坐。
玉 支:坐下好講。
    (于是一桌坐下。)
    (那乜淑英坐于周氏肩下,未免遮遮掩掩的害羞,不肯吃茶,只低著頭。)
玉 支:你們要聞的甚麼道?
周 氏:弟子只望老爺超脫苦海,免墮輪回。
玉 支:法有大乘小乘,有家教象教,皆能超脫輪回,畢竟以大乘為主。凡學道者先守三
    皈,後遵五戒。何為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何為五戒?要不貪、不嗔
    、不愛、不妄、不殺。五者之中先要戒妄,凡事妄言、妄念,最難收拾。惟靜、
    定二字最難,極為緊要。靜則諸念不生,定則諸妄不亂,然此靜定須從悟中來,
    故入道者先看你悟性何如。既有心學道,只在靜室中。
    (侍者又斟上一杯茶,鴻儒將果子遞在那淑英面前,乜淑英含羞不接。)
玉 支:你為何不吃?
周 氏:他害羞哩。
玉 支:羞從何來?你我雖分男女,在俗眼中看若有分別。以天眼看來總是一個,原無分
    別,譬如禽獸,原有雌雄,至以人眼看之,總是一樣,何從辨別?況我等這教,
    何以謂之混同、無為,只為無物無我,不分男女人物,貴賤賢愚,總皆混同一樣
    。況我輩修行,只以一點靈明要緊,至于四大色身,皆是假托,終于毀壞。故我
    佛如來,先撇去色身,刖足斷臂,不以為意,故能成佛作祖。觀音立雪投崖、舍
    身喂虎,凡可以濟人利物之事,皆肯舍身為之。你如今先存一點羞念,是從色相
    中出來,先犯了貪、愛二戒,何以悟道?以後切不可如此!
    (那乜淑英被他幾句胡言,說得果然忍著羞,接過果子來吃。)
    (至更深時,安他母女在禪榻前打坐。)
    
    
128**時間: 地點:
    (自此為始,每日不離。)
    (常時花言巧語,謔浪詼諧,把那女子說動了心。)
    (正是烈女怕閑夫,婦人家水性,能有幾個真烈的,不久已被劉鴻儒弄上手了。
    ()
    (正是:
    (  一朵嬌花出內闌,何人移種傍禪關。)
    (狂蜂浪蝶齊飛入,零亂芳紅一夜殘。)
    (那女子破身後,兩個人如膠似漆;那周氏也纔四十餘歲,也打在網內,做了和
    (尚的老婆,把個靜室禪房變做了錦營花陣。)
    
    
129**時間: 地點:
    (一日,鴻儒在客嫵中同幾個齋公管帳的說)
鴻 儒:近日錢糧稀少,一日所入,不餘一日支用,怎麼區處?
玉 支:(幾個老齋公道)一日有千餘人吃飯,如今正值農忙,人人有事,再一兩日《法
    華經》講完,且散了人眾,到麥熟時再舉何如?
鴻 儒:(眾人齊聲道)其法甚善。
    (劉鴻儒口中勉強答應,心中忐忑不寧,想道)
劉鴻儒:若要散會,周氏母女拋舍不得;若不散會,又沒錢糧供眾。
    (只得在廊下走來走去,鬱悶無計。)
劉鴻儒:(忽聽得一人說道)若無錢糧,何不來問我。
    (鴻儒抬頭看時,只見一個人坐在大殿臺基上捉虱子。)
    (見鴻儒走來,便起身道)
鴻 儒:山主為何有不豫之色?
    (你道此人生得如何?只見他:
    (  短髮齊眉際,金環附耳旁。)
    (雙眉常凸千,身體更骯臟。)
    (直裰裁深皂,絲絛束杏黃。)
    (聲音多響亮,拐李眾稱揚。)
    (這頭陀乃堂中化油供廚的人,姓李,因跛了一足,人都叫他跛李。)
鴻 儒:老李,你不去化油,怎麼在此閑坐?
跛 李:油已化完,交與廚上了。因為沒錢糧,故在此尋個計較。
鴻 儒:正是錢糧不足,不日就要散會了。
跛 李:山主原約要講《華嚴》、《楞伽》的,如今一部《法華》尚未講完,怎麼就要散
    了?將來何以伏人?我到有個計較,只要山主請我一齋。
鴻 儒:果有計策,一齋何難?同我來。
    (鴻儒同他到禪堂,邀他坐下,叫侍童泡好茶,拿桌盒來與他吃。)
    (跛李也不謙讓,吃個罄淨。)
    (少頃,廚上辦了好齋來,素菜擺上一桌。)
跛 李:(他叫了一聲)多擾!
    (便低著頭又吃得碗碗皆空。)
    (隨後點心湯飯來,樣樣不辭。)
跛 李:(吃完,纔合掌欠身道)謝山主!
    (說罷往外就走。)
鴻 儒:(鴻儒懸住道)你怎麼就走?且說這錢糧從何出處?
跛 李:(跛李笑道)山主好狠呀!一頓齋你就要換若干錢糧。你且莫慌,自有來處,便
    見分曉。
    (說畢,大笑而去。)
    (鴻儒也沒奈何,只得獨立在房中納悶。)
跛 李:(直到半夜時,正在睡夢中,猛然聽見人喊道)不好了!那裏火起了!
    (急坐起看時,窗子上映得通紅。)
    (忙披衣出來,只見人都亂竄)
出 來:是大殿上。
    (齊擁前去,只見正殿上紅光紫焰,有十數丈高。)
    (忙叫人取水來救,眾僧俗等俱拿火叉、水桶來,只見殿上格扇磚瓦絲毫未動,
    (卻又火氣逼人。)
    (內中有膽大的,便走上去推開格扇,屋裏卻不見有火。)
    (再看時,只見一個新雕的大佛座上安的一面鏡光上火光迸出,還未有佛。)
    (忽見跛李拉著劉鴻儒進來看了,向耳邊說了幾句。)
鴻 儒:汝等不要驚慌,這是我們的功德感動佛菩薩,降祥光普照眾生,且請玉支法師來
    頌聖謝恩。
    (少頃,只聽得一派音樂,兩行燈燭,引著玉支和尚上堂誦經。)
鴻 儒:(叩謝已畢)神光從鏡中出來,必有奇異。可取個錦袱子來蓋了,待我入定去恭
    叩如來,問個明白。
    (即在殿上放下蒲團跏趺,入定去了。)
    (眾人皆散,各各安寢。)
    (到天明時,紅光漸收。)
    (直到辰刻,玉支纔出定,宣大眾上堂齊集,他便說鬼話道)
玉 支:我定中叩見如來,說山主法會精虔,故降祥光于寶鏡,能照人三世:初照前生之
    善惡,次照今世之果報,三照來世之善果。須以三六九為期。來照者必須虔誠頂
    禮,若稍有懈怠,雷部施行。
    (說罷,下壇回方丈去了。)
    (是日乃四月初一,到初三日為始,凡在會的都來齊集。)
    (玉支便裝模做樣的念誦。)
    (跛李為寶鏡護法,乜淑英為捧鏡玉女。)
    (揭開錦袱,跛李手持法水,口中念了咒,將柳枝蘸水灑于鏡上。)
    (少頃,那鏡子就放出光來,約有三尺高。)
    (叫男女們分班來照,果然各照出前生善惡,人畜一一皆見。)
    (到初六日,又照今生貧富壽天。)
    (初九日又來照後世,或神人鬼畜一一不同。)
    (引得那些愚民,皆死心塌地。)
    (十數日間,四外傳遍這個消息。)
    (那三山五岳的人,都引了來。)
    (每日人山人海,施舍金銀、財帛,不計其數。)
    (米糧車載驢馱,堆集如山。)
    (也不講經說法,只是照鏡。)
    (正是無巧不成辭,卻好東阿的田知縣上府,打從九龍驛過,見滿路上男男女女
    (,紛紛攘攘的行走不絕,便叫地方上人來問。)
地 方:(地方稟道)這是前面九龍山,有個山主劉鴻儒啟建講經道場,于本月初一日感
    動佛爺降祥,天賜寶鏡,能照人三世的事,故此遠近鄉民俱來照因果。
知 縣:(田知縣)你可曾去照?
地 方:小的已照過,果然今世一毫不差。
田 公:那劉鴻儒是何處人?何等人家?
地 方:是東阿縣人,祖上說是做過官的,他父親叫做劉天祐。他家三世好善,年年建會
    。
    (田公聽了劉天祐三字,不覺觸著叔子相托之事。)
    (回到縣中,即叫傳張治、胡鎮來問道)
胡 鎮:前日上司有牌來禁止邪教,我差你們領告示曉諭各鄉鎮,為何如今依舊盛行?爾
    等坐視不拿,何也?
張 治:本縣並無此事。
田 公:(田公大怒)胡說!九龍山妖鏡惑眾,你們難道不知?
胡 鎮:九龍山是鄒縣的地界,小的們怎敢越境去拿?
田 公:地界不屬東阿,山主可是本縣?人犯出來,關乎本縣的考成。他今敢于如此橫行
    ,必是先買通了你們的,得了他多少錢,快快直說。
張 治:小人們頗知法度,何敢受贓?
田 公:我也不問你得錢不得錢,你只代我拿劉鴻儒來見我。
田 公:(取一根板簽標了,交與二人道)限你們三日內繳!
    (二人領了下來,即刻上馬,竟到九龍山來。)
    (見那裏人眾,不好說話,只說是來照鏡子的。)
    (尋到劉鴻儒,邀二人到靜室裏吃齋,俟無人時,纔說)
劉鴻儒:本官叫請相公去,因欠了錢糧要算。
鴻 儒:舍下錢糧各項俱完,至于雜事差役,自有管事的。我知道二位的來意。
鴻 儒:(遂進去取出一百兩銀子來)二位請收,凡事仰仗。
張 治:一文也不敢領,只屈駕到縣一走,沒甚大事。
鴻 儒:也不難,明早同行。
    (安排他們在客房歇了。)
    (次早催促起身,那裏見鴻儒之面。)
    (二人發作了半日,只見一個老者道)
二 人:二位在上,劉山主並不曾犯法,縣主拿他做甚?想是衙門裏諸公要吃他。這裏是
    二百金,奉送二位;分外一百金,托帶與堂上管事的,諸公善言方便。若要人去
    ,大約不能。
    (他二人見了六封銀子,先早軟了半邊,想道)
想了一:這裏人眾,料也難拿得去,不如收了他的銀子,且回他一頭再講。
    (只得上馬並轡回來。)
    (卻值知縣座堂,二人跪下繳簽。)
知 縣:人在那裏?
張 治:劉鴻儒于兩月前往徐州買糧食去了,未曾回來。
    (知縣大怒,喝道)
知 縣:九龍山做會惑眾,豈有不在之理!你們得錢賣放,故來遮飾。
    (說著丟下八根簽子,每人重豉四十。)
    (先捉兩家妻小寄監,然後復遣二人去拿。)
二 人:小的們去了沒用,求老爺改差。
田 公:你們得錢,叫別人做活。如不去,活活夾死你們!
    (一面叫備文詳上司。)
田 公:(回文批道)劉鴻儒既以妖言惑眾,該縣速行拿究,毋得緩縱。九龍山系鄒縣地
    界,現在缺員,著該縣暫署,便宜行事。
    (那張、胡二人,只得又領了簽票,去往九龍山來。)
    (坐了兩日,每日好酒好食的管待,只不得見鴻儒一面。)
    (沒奈何,叫齋公轉達。)
鴻 儒:(齋公道)山主已不在此,二位枉自勞神。聞得田爺也是個要錢的,竟托二公通
    個門路,我們孝敬他幾百擔米罷了。
    (二人無奈,平日也知田公的心事,只得回縣。)
    (且不去銷差,便去尋著平日過付的人通了路,送進三千兩銀子,纔緩了下來。
    ()
    (這裏田公到鄒縣上過任,即上省謝各上司。)
撫 院:(撫院問及劉鴻儒之事)此事不可漠視,貴縣可曾獲住正犯否?
田 吉:(田吉忙打一恭道)卑縣纔接清交代,即來見大人,回去即辦理。因前屬隔縣,
    不便枴拿。
    (說畢出來。)
出 來:(到寓所獨自躊躇)既得了錢,如何好再拿?若不拿,又難回上司。
又 想:(復又想)叔子曾托我報仇,如此大事不下手,此仇何時得報。
    (做官的人把心一變,早將三千金拋入東洋大海。)
    (次日回縣,即拘原差張、胡二人來見。)
田 公:(田公喝道)你拿的劉鴻儒在那裏!膽敢得錢賣放,今各上司立等要人,你們速
    去拿來起解。
    (二人面面相覷,心中)
心 中:你得過他三千兩,也該罷了,怎麼忽然又要拿人?
田 公:(只得大著膽回道)小的們去了兩次,委實不在。前已稟明老爺。今再去亦是空
    走,求老爺詳察。
    (田公大怒,喝道)
田 公:大膽的奴纔!你們得了他多少錢,敢在我面前支吾!
    (掠下簽子,各豉了三十大板,下在死囚牢裏。)
田 公:(又另差了鄒縣的四個快頭、四個壯丁,限三日要正犯回話)如仍賣放,抬棺木
    來見。
    (八人嚇得目定口呆,只得拿了火簽,竟奔九龍山來。)
    (這一來正是:
    (  青龍與白虎同行,吉凶全然未保。)
    (畢竟不知這回可能捉得劉鴻儒否?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六回 劉鴻儒劫獄陷三縣 蕭游擊戰敗叩禪庵)
    (詩曰:
    (  妖人簧鼓害東林,貪令無謀漫請纓。)
    (漁色漁財皆利己,盈城盈野不聊生。)
    (正為一日修夙願,至今三縣泣殘氓。)
    (將軍鼠竄幾無命,幸有禪關可避兵。)
    
    
130**時間: 地點:
    (不說田知縣差人拿劉鴻儒。)
    (但說玉支和尚與跛李頭陀興妖作祟,在九龍山越發大肆猖獗起來,引得那一班
    (愚夫俗子,信以為真,四言響應,千萬景從。)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