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 至 第二二〇

211**時間: 地點:
    (李建太領著十萬大兵,夜宿早行,出了盧溝橋,來至竇店地方。)
    (天色已晚,紮下營寨,住了一宵。)
    
    
212**時間: 地點:
    (明日有欽差齎聖旨到來,李建太跪聽宣讀)
欽 差:朕昨日接到兩處飛報,李自成在宣府歇馬,不日就要興兵前來。陳永福投降流寇,騷擾河
    南,將近北京交界。卿家須要從紫荊關直抵宣府,擋住賊兵。先滅李自成,然後再征南路
    。
    (李建太接旨,打發欽差去後,暗想)
李建太:從紫荊關往宣府一帶西路,盡是山僻險路,難以行走。況且南路亦有流寇,何不往南大路
    而去?先發一道火牌,叫紫荊關總兵帶領人馬,前去擋御宣府。我仍征剿南路,兩下俱不
    耽擱。
    (主意已定,登時就發火牌,差官前往紫荊關去。)
    (著令該處總兵征剿宣府,又差十名探子前往河南,打聽流賊信息。)
    
    
213**時間: 地點:
    (到了次日,拔寨向甫進發。)
    (過了涿州,到旅風坡就安營下寨,一日僅走三四十里。)
    (從此挨延了九日,才到保定府安營歇馬,等候南路賊兵的消息。)
    
    
214**時間: 地點:
    (等了三日,探子)
探 子:陳永福帶兵,將近到大名府。又有李岩帶領一股賊兵,從山西一帶搶過河南,與陳永福會
    合,並力攻打彰德城,聲言務要拿住湘王做當頭,然後搶上北京,與李自成約定三月十五
    日同到京都聚會。
李建太:(聞報暗想)流賊還在河南搶掠,我如今欲待催兵前去,一來那裡現有左良玉、黃得功兩
    營人馬前去征剿,二來路遠風塵。此去得勝還好,若是打敗,勞而元功,在受一場辛苦。
    如今進退兩難,不如就在這保定府屯兵,一則離京不遠,打聽皇城緊慢,也好前去救應,
    二則此處乃總路要口,可以擋住南來的流賊。
    (定了主意,即傳令三軍人馬駐紮各門上,多撥軍兵巡邏,以為萬全之策。)
    
    
215**時間: 地點:
    (獨不思李自成自從得了宣府,就想前來攻打北京。)
    (但看地圖,見宣府離京雖只有三百里遠,惟有中間一座居庸關,甚是險阻難過,即對軍
    (師道)
李自成:孤家欲往北京,看這地圖,真有此費力。滾石檑木及那些大炮,不是玩耍的。看將起來,
    要上北京,也是虛想了。軍師有何計策呢?
宋 炯:我主但請放心,自然有個進京的時候。
李自成:既有進京的時候,想必不走居庸關,莫非另有別路麼?
宋 炯:依臣的主意,趁今陳永福與牛金星現在合兵騷擾河南,不如再差幾員頭目,領幾萬人馬前
    去河南,攻破懷慶,拿住湘王。得了這個王爺做當頭,到一處,降一處,得了河南全省,
    張獻忠也不敢犯界,然後與陳永福分兵,約定日期,從南路搶至北京。大王的人馬,又從
    北路進京。此時兩軍會合,共破皇城,奪了大明的社稷,有了根本之地。山陝河南,又是
    我們先占住,要取江南一帶,易如反掌。一統江山,盡屬我主,只令張獻忠袖手旁觀,何
    足懼哉!
李自成:軍師的計盡通,但只一件,孤家從北路進京,有居庸關擋住要路,怎能依期到得京都,豈
    不耽誤了日子?這條北路,到底有些難走。
宋 炯:不難,不能,要過居庸關,應在四句謠言上面。
李自成:是哪四句謠言?
宋 炯:大王豈不聞近日滿街孩童唱道,豬要休,八百細狗鬧幽州;過居庸,還得去撞老王鐘。
李自成:這幾句謠言怎解?
宋 炯:『豬』字與『朱』同音,係明朝國姓。『幽州』乃是北京。如今只要八百屬狗的戍命軍士
    ,暗進北京打聽,多用財帛買囑奸臣,裡外勾連,共成大事。這是應頭二句話言。後二句
    就應在赴居庸的話了。『鐘』字與『忠』字同音。訪得居庸關新任一個監軍太監,叫做王
    忠,極肯貪財。就叫那上京的細作,在他衙門鑽刺打點,多送他金銀寶貝,先許他一個大
    大的前程,自然把居庸關奉獻。要過居庸,除非去撞這個老王忠,其餘萬萬不能。
    (李自成大喜,極贊軍師解得的確。)
    (即吩咐把花名冊呈上軍師,軍師照冊挑八百名戍命屬狗的軍士,內有兩名頭目,係草上
    (飛劉友、不沾泥趙勝,叫他多帶金銀珠寶,前去打點。)
    (劉友、趙勝領著一班細作,扮做百般生理的人,扒山越嶺,望北而去。)
    (宋炯命李岩、高迎祥、褚大江、賀全帶領五萬人馬,前往河南,攻打懷慶,拿住湘王,
    (與陳永福合兵。)
    (只等孤家旨意一到,就往北京,一路擄掠。)
    (約定日子,好與孤家會齊。)
    (四個頭目領命,各去挑選人馬,從山西一帶,前往河南而去。)
李自成:(又與宋炯商議道)軍師雖然打發那些細作前去,若有北京的消息,居庸關道路不通,孤
    家怎能知道?
宋 炯:這有何難?我們如今把大兵留在宣府,著令幾員頭目掌管軍營,大王帶領人馬,臣等保駕
    ,前往平定州駐紮,此處與北京路通,又與河南相近,兩處信息,俱可往來不絕。
    (李自成依言,把人馬交與周超等一班頭目掌管,自己帶領八百名頭目,一萬精兵,同宋
    (炯等上平定州駐紮,專候北京、河南兩處消息。)
    
    
    (〔第三十二回 流賊兵圍懷慶府 李岩計算鮑三剛〕)
    
    
216**時間: 地點:
    (李岩與高迎祥等帶著五萬流賊,從宣府起身,轉往西南,達到平陽,一直徑奔懷慶府而
    (來。)
    (逢店便搶,逢村便劫。)
    (所到之處,連地皮都卷盡。)
    (可憐這些百姓不能安生,張獻忠的人馬剛才過去,李自成的人馬又來。)
    (劫得十室九空,雞犬都無一隻。)
    
    
217**時間: 地點:
    (這個消息傳到了湘王府中,這位湘王乃是萬曆皇帝的皇孫,崇禎皇帝的嫡派御弟,名由
    (樸。)
    (原封在河南開封府,食親王的俸祿。)
    (只因前者水淹汴梁,王爺宮眷在木排上逃脫,來到懷慶居住。)
    (今聞流賊犯界,連忙傳齊知府副將,同到王府,大家商議。)
    (府官姓劉名民敬,副將姓鮑名三剛。)
    (鮑三剛帶領軍校,劉民敬撥派民夫上城防守,四面城門緊閉。)
    (流賊來至城下,分撥人馬,周圍安營下寨,圍得水泄不通。)
    (睏了三日三夜,城上防備十分嚴緊,攻打不開。)
    
    
218**時間: 地點:
    (李岩心下躊躇,叫人把鄉村裡的百姓,拿了幾個帶到營中)
李 岩:你們這懷慶府的知府、副將,平日做人如何?
百 姓:鮑副爺為人忠正無私,愛惜百姓,拘管營兵。張獻忠曾修書前來,勸他歸順,鮑副爺堅執
    不肯,所以才保得這城池。知府劉大爺雖則清廉,性帶小器,行事多疑,時常屈打百姓。
    。
    (李岩聽罷,將這幾個鄉民放了去。)
    (低頭尋思,忽然心生一計)
李 岩:我如今用反間之計,使他文武不和,內裡自亂,這城池必然難保。況查得鮑三剛係陝西榆
    林人,與老管隊高迎祥同縣,此計就容易施了。
高迎祥:(即把高迎祥請到營中)高將軍府上祖居榆林,可知道有個武探花鮑三剛否?你若曉得他
    的家下事情,告與小弟知道。
高迎祥:公子,你問鮑三剛有何話說?
李 岩:鮑三剛就是這城內的副將。小弟問一問此人品性如何,去招他歸降。
高迎祥:(聞言擺手道)不中用!論起這個廢人,係小弟姑母外甥。自幼讀書時習武,滿腹文章,
    絕好弓箭。後來中了探花,回家祭祖,小弟寫書教他投降闖王,誰想他把書扯破,又把來
    人打了一頓。若說叫他歸順,萬萬不能!
李 岩:我早已知此人難以歸順,無非問問他家裡事情,好用反間之計。
高迎祥:他家中事勢,小弟盡知。他父親叫鮑文,母親王氏,係我姑母的小姑,如今俱各現在。若
    要寫甚麼假書假信,盡可做得。
李 岩:這個自然。
    (取過筆硯,登時寫了一封假書,綁在一枝箭竿上,攜弓騎馬,帶了數名流賊,拍馬出營
    (。)
    
    
    (〔第三十三回 劉知府信敵害良 包縣令替主報賊〕)
    
    
219**時間: 地點:
    (繞著城外觀看,只見北門城頭上一把黃傘,一把藍傘。)
    (黃傘是知府的,藍傘是知縣的,必定文官在此分守。)
    (那鮑副將必然另在一處,正好把書射將上去。)
    (即時彎弓搭箭,唆的一聲,把這封書射上城去。)
    (城上守垛口的都是民兵,城樓上就是知府知縣。)
    (這些百姓見射上一技箭來,亂嚷道)
民 兵:不好了!外邊有流賊放箭了!大家往墩下躲避才好。
    (有大膽的從垛口觀看,見城外有幾個馬上的流賊忽然去了,回頭對眾人說道)
民 兵:你們不用驚慌,流賊只射了一枝箭,怕我們人多,都跑去了。
    (眾人把箭拾起,見綁著一封書。)
    (一齊拿上城樓,跪呈知府。)
    (劉知府接書,見皮面寫道:平安家信,報孩兒鮑三剛開拆。
    (劉民敬拆開一看,見寫著:
    (  父字,寄男鮑三剛知悉:前者臨行時,我曾吩咐你須妻審度時宜,得便獻城於闖王
    (,以為進身之功。)
    (今帶兵來圍懷慶,那兵主係你姑娘外甥高迎樣。)
    (若事能湊手,殺了知府等官,出城迎接;若不得手,可先差精細心腹之人來營報知,得
    (為外應。)
    (至緊,至緊!某月某日,父鮑文字。)
    (劉知府看罷書信,嚇得面如土色。)
劉民敬:(把書遞與知縣包希)年翁你看看,原來賊兵犯境,我說鮑三剛不去出戰何故?誰知都是
    他勾引來的。早去啟奏王爺,先把這個奸賊拿下要緊。
    (這個知縣姓包名希,為官清廉謹慎。)
包 希:(忙攔阻道)老大人,卑職細看此書,疑是假的。父親與兒子書,豈有下名字之理?老大
    人,事要三思,莫中了賊人之計。
劉民敬:貴縣哪裡曉得,若他父親不下名字,恐怕鮑三剛不信,這是他父親的名號。況且老管隊高
    迎祥,是李自成營中有名的頭目,常聽人說,係鮑三剛的親戚,還有一說李自成是陝西人
    。如今流賊盡是山陝兩省之人,鄉親護鄉親,豈有不順流賊之理?此書千真萬確,若不早
    擒此賊,你我性命就難保了。貴縣不必攔阻,跟隨本府同見王爺。
    (不由分說,忙催轎來至王府,同知縣一齊稟見跪訴)
劉民敬:鮑副將通賊賣城,現有他父親寄來的書信為憑,請王爺一看便知明白。
    (說罷,將假書信呈上。)
    (湘王接來,從頭至尾看了,嚇得面目變色,半晌方才開言道)
湘 王:貴府,此書是何處得來的?
劉民敬:卑職與邊大綬正在守城,忽見流賊在城外射上來的。百姓拾著與臣觀看,才曉得鮑三剛勾
    通流賊,賣國求榮,想害我們君臣之命。
湘 王:這種事情,若依貴府主意便怎樣處?
劉知府:殿下為何倒問卑職?常言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我如今可將反賊治罪。他是武將,兵
    權在手。他若知此事,統領人馬,鼓噪起來,我君臣怎樣招架得住呢?臣等性命不足緊要
    ,千歲倘有差池,金枝玉葉落在賊手,豈不貽笑天下?趁他尚未知機,把他誘進王府,預
    先埋伏刀斧手,出其不意,拿住殺了此賊,方保無事。
湘 王:貴府言之有理。
    (登時傳了四五十名御林軍,埋伏在兩廊之下,約定但聞咳嗽為號,一齊出來動手。)
    (御林軍領命埋伏停當,湘王即差官去召鮑三剛到來議事,包希忙上前諫道)
包 希:千歲,凡事須三思而行,莫中了賊人之計。
劉民敬:(在旁叫句)包希,你三番兩次苦苦上前攔阻,莫非係一黨同謀麼?若再多言,先就拿你
    !
    (包希縱然清廉,若值太平時候還不怕人。)
    (如今離亂之時,強者必勝,孤身一人有些差池,白白送了性命,有屈無處去伸。)
    (聽見知府言語厲害,只得啞口無言。)
    (不多時,鮑三剛跟著差官進王府,想朝上打恭,湘王一聲咳嗽,兩廊伏兵齊出動手,不
    (由分說,把鮑三剛捆綁。)
鮑三剛:(大叫)千歲你今拿我何故?乞說個明白,微臣死得瞑目。
湘 王:(冷笑道)鮑三剛,主上待你不薄,為何賣主求榮,私通流賊?你自作自受,還要問明麼
    ?
劉民敬:(接口罵道)鮑三剛,你這欺心背主的奸賊!你與李自成都是陝西人氏,那個賊將高迎祥
    又是你姑母的外甥,待本府與你一個憑據。
    (說罷,把那封假書拿到他眼前觀看。)
鮑三剛:(看了,高叫)王爺,這是一封假書,不要冤屈了人!
包 希:(忙插口道)果然是假,快些分辯要緊。
    (劉民敬大怒,望著包希把眼一丟,包希就不敢多言。)
湘 王:現放著真正書信,怎麼說是假的?
鮑三剛:王爺,細看此書,一來不是臣父筆跡,二來父與子書,豈有寫了名字之理?三來既要射與
    微臣,何不射往城南?此分明是計,千歲還要參詳,赦放微臣才是。
劉民敬:鮑三剛不要強辯了。你的父親筆跡,王爺何曾見過?書上寫名,正是你父子的暗號。況且
    你是武官,自然守城。賊在外,如何知有本府兼管。幸虧是本府拾得此書,若落在你手,
    慢講是本府性命難保,這時候連王爺也坐不住這銀安殿了。
鮑三剛:劉知府,我且問你,鮑某若通同流賊,前日賊兵一到,兵權現在我手,大開城門,把懷慶
    府獻將出去,你等其奈我何?若有反心,怎等到今日?況且此書是流賊射進來的,如何輕
    易信他?你也是科甲出身,莫要中了賊計。
劉民敬:誰聽你巧言舌辯!王爺,還不早除其害,等到何時?
湘 王:貴府言之有理。(即吩咐御林軍推出斬首)
    
    
220**時間: 地點:
    (鮑三剛推出轅門,一路上大叫道)
鮑三剛:懷慶子民聽真,我鮑三剛今中賊計,被劉民敬讒言,王爺將我處斬,你等須要保守城池,
    切不可以我枉死,便生旁心。若有仗義的,得便帶一書信去榆林,安慰我父母妻子。我死
    在九泉之下,也沾你們的恩了。
    (那些街巷鋪戶百姓,聽見鮑老爺之言,無不落淚,立刻罷市。)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