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 至 第三〇〇
291**時間: 地點:
(卻說吳王歸至蘇州,文武出郊迎接入城,朝賀已畢,群臣俱言,越兵勢勇,速
(宜謀戰守之策。)
吳 王:(吳王問群臣)何人屯兵拒越?
群 臣:今彌庸被擄,獨王孫駱一支兵在!
伯 嚭:(伯嚭急奏曰)大駕親征,方可退兵!
(吳王遂令胥門巢為先鋒,展如、專毅為保駕,大發二十萬兵,殺奔吳江下寨。
()
(時,越王志在雪恥,與范蠡、文種養兵練將已十餘年。)
(至是,百姓願從出征者三萬人,合兵只有一十五萬,然皆為國報仇,一以當百
(,所以一戰而擄彌庸,及吳王抽兵出敵,范蠡獻計曰)
范 蠡:吳伐齊遠歸,疲弊勞苦,必須速戰!
(勾踐大喜,范蠡令後庸、臯如各領水軍三萬,夜渡於吳江左右,又令苦成引馬
(軍五千,屯於沒地,以阻吳兵歸路,又令大將稽郢、疇無餘各率艨艟之艦五十
(艘,以備馳戰,諸將依計而行。)
(是夜天清月朗,越王與文種、范蠡、計倪、程皓一班文臣,游於舟中,仰觀天
(象。)
(少頃,一派火光自北而南,流於斗宿之間,王顧從臣曰)
越 王:此何物也?
計 倪:(太史計倪)此亡吳之兆也!
越 王:何謂也?
計 倪:臣觀天象,歲德在越,災火臨吳,主越伯之驗也!
越 王:果如此言,則孤數年之恨,自是可釋矣!
范 蠡:非特天象,臣以人事觀之,吳亦當亡!
越 王:何謂也?
范 蠡:夫差荒淫,百姓怨苦,軍士疲勞,今吳郊又荒,野無顆粟,欲使饑困疲乏之民而
戰之,必無鬥志,有不亡者鮮矣!
(越王大喜,遂取酒暢飲至五更,親自披掛,左帶謳陽,右帶程皓,橫槍立於船
(上,號令三軍,將數百舟鼓噪而渡。)
(吳兵聞之,攤開戰船以待。)
吳 王:(吳王遙謂越王曰)子忘會稽之事乎?
爾君臣陷於谷室,吾憐而赦之,今乃不懷德而反興兵犯界耶?
越 王:孤自會稽一恥而歸,臥薪嚐膽,夢寐不忘!
吳 王:(吳王怒曰)勾踐背義,諸將何不為我斬之!
(專毅引兵殺至,程皓迎敵,而兩邊戰船一來一往,不分勝負。)
(越將謳陽抬起弓箭射斷吳船,吳船順流而去,程皓復射一箭,專毅落水而死。
()
(越兵數百戰船,一齊殺進。)
(吳將王孫雄、胥門巢引弓弩射之,越船不能前進。)
(范蠡白旗一麾,諸稽郢被重鎧引艨臆大艦數十艘,突入吳舟,亂箭對面而射。
()
(諸稽之舟與吳舟尚隔一丈之水,踴身跳入吳舟,斬胥門巢。)
(用力一招,疇無餘督進大戰,衝入吳陣。)
(吳舟覆水者二百餘艘,傷者不計其數。)
(三江水面,屍浮河壅,血染波紅;哀哭之聲,如激怒之潮。)
(明人高啟有詩云:江上山不改,江邊台已傾,越兵來處路,江水尚哀聲。)
(伯嚭、王孫駱、慶如等,各架小舟,殺入重圍,令吳王棄船而登小舟,飛奔沒
(地下寨。)
吳 王:諸軍困乏,可就此地炊飲。
越 王:(偏將軍姑射曰)此地殺氣洶洶,似有埋伏之狀,不宜停轡。
(吳王猶豫間,越將若成截住歸路,吳兵饑困,無力迎敵。)
(忽越兵齊至,如斬瓜切萊,諸將救出吳王。)
(越王又摧大兵從後殺至,吳王回視殘兵,不上數百騎,其步卒傷手足者悲哀可
(憐。)
吳 王:(吳王馬上歎曰)孤自用兵以來,未曾敗北,今二十萬眾,喪於長江,殆天亡我
乎?
(言罷不覺淚下。)
(時又有一彪人馬,洶洶殺至,吳王以為死日至矣!諸將饑困不起,束手待戮。
()
(卻是陳閔公引兵來救吳王。)
(雙方相見,且驚且喜。)
(閔公輒令本兵獻上糧餉,保駕東回。)
(未至蘇州,越兵又漫山塞野,勢如風火迅雷,一齊追至。)
(吳王命陳閔公引兵守石湖,自與敗兵殺入吳城,堅閉不出。)
(越兵至湖口,陳閔公引弓弩手擺於岸上,越兵不能登岸。)
(范蠡令諸稽郢率輕騎從上流涉渡,閡公正欲拒之,越王大兵殺上石湖岸口,陳
(兵大潰,欲驅吳城,城又不開,乃引敗兵奔歸。)
(將欲渡江,遇楚將公孫朝於江口擋住歸路。)
吳 王:(閔公問曰)汝擋吾歸路如何?
在馬上:(公孫朝曰)我主惠王,惡爾助吳伐越,所以起兵拒爾!
(閔公聞聽,大叫一聲,墜於馬下。)
(公孫朝遂斬其首級,催兵打入陳城,盡收陳氏,斬於城內,留兵以守其地,據
(其寶物而還。)
(越兵追抵吳都,攻打吳城,吳王召伯嚭督軍守城,自與西施宴於姑蘇台。)
292**時間: 地點:
(卻說伯嚭守城不恤士卒,朝廷賞賜之物,並不頒於群下,士卒怨罵,不願守城
(,城中百姓,自相潰亂,越兵乘勢攻開東門。)
(王孫駱、王孫雄、奚斯、展如各引兵塞城,擋住越兵,諸稽郢令諸將曰)
伯 嚭:放火燒民房屋則進矣!
(時城內四門火起,風火互激,軍民相踐,填塞道路,諸稽郢向前斬卻奚斯,吳
(將各自相奔。)
(越兵打入吳宮,遍尋不見夫差。)
夫 差:(郢曰)必在姑蘇台。
(稽郢至姑蘇台,吳王大驚,急攜西施欲走下湖,越兵殺至,不能復走。)
夫 差:(夫差乃遣王孫雄至越王軍前頓首曰)昔者夫椒之戰,大王棲於會稽,寡君曾遣
大王東歸。今者天災吳國,得罪大王,今奉降表,但乞草命以延歲月。
(越王覽表,將許議和。)
范 蠡:昔者會稽之役,天以越賜吳,吳不受;今天以吳賜越,大王敢逆天乎?旦早朝宴
罷,臥薪嚐膽者非為吳乎?
越 王:相國之見固是,然寡人有哀憐之意,不忍滅吳!
范 蠡:大王不忍滅吳,臣奉旨處置。
(越王許之。)
(蠡即引兵到姑蘇,數夫差之罪,令三軍焚台,以逼夫差。)
夫 差:(夫差歎曰)吾早不納子胥之言,今日果至滅國,死者無知則已,倘若有知,吾
有何面目見子胥於地下乎?
(遂拔劍自刎而死。)
(范蠡令收台上財物,擄其美女,焚卻姑蘇之台,斬吳王首級,回報越王曰)
范 蠡:夫差喪國,皆伯嚭所致!
(亦令斬伯嚭,滅其族,以戒不忠。)
(留大將諸稽郢守吳都,大駕東歸。)
(宋賢楊誠齋先生《題姑蘇台詩》云:插天四塔雲中出,隔水諸峰雪後新。)
(道是遠瞻三百里,如何不見六千人。)
(高啟先生《題館娃宮詩》云:館娃宮中館娃閣,畫棟侵雲峰頂開。)
(猶恨當年高未極,不能望見越兵來。)
(東屏先生《詠史館娃宮詩》云:初收奇貨錦裁新,百媚生輝曉夜春,樂盡臥薪
(嚐膽日,五湖歸載有功人。)
(世傳吳王夫差枉蘇州城南,築一酒城,釀酒與西施宴飲,及越王入城,盡發其
(酒,以賞軍將。)
(高啟先生《題酒城詩》云:酒城應與酒池通,長夜君王在醉中,兵入館娃猶未
(醒,越人宜賞武夫功。)
(越王滅吳,擄其寶器以及美女。)
范 蠡:(范蠡諫曰)色傾人國,自古有之。吳王因耽西施之色,大王所以得滅其國,王
何不鑒而蹈前車之覆乎?
(越王不從。)
范 蠡:(范蠡歎曰)越王為人,長頸鳥啄,但可同患難,不可共安樂,吾之功成不退,
安能保無後患乎?然不除西子,吾越復有覆亡之患!
(乃設一計,及大駕至右湖,密令王之宦者,誘西施出帳,以輕舟載於煙波之中
(,遂溺西子於湖心。)
(次日,乃謂越王曰)
乃 謂:大王外患既除,可與二三良臣,營立家國,臣請從此謝恩以出,再不入越都矣!
越 王:(越王大驚曰)孤辱承教誨,得消大仇,正當與子共享太平,子何棄寡人之速耶
?
范 蠡:臣聞為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昔王辱於會稽,待罪於石室,臣所以不死
者,為吳未滅故也!今吳已滅,君辱已削,敢偷生於世乎?
越 王:相國且歸,孤即列土以封相國。相國必若迷而不悟,則身亡而妻子為虜矣!
(蠡再拜謝恩以歸。)
(夜乘輕舟,逃入五湖之中。)
(胡曾先生《詠史詩》云:東上高山望五湖,雲濤煙浪接天隅,不知范蠡歸舟後
(,曾有忠臣寄跡無。)
(東屏先生《詠史詩》云:鴟夷皮號諱談軍,重寶輕舟破水雲,君子謀成身退有
(,耒聞禽鳥相人君。)
(潛淵讀史至此,曾有《古風》一篇云:縱橫鴟鳥悠悠舉,使君發矢貫翎羽。)
(鴟鶚已墜縱橫志,使君心契五湖水。)
(五湖風景五湖秋,樂與同游險不游。)
(古來王佐非周召,見機不作功成羞。)
(君不見,狡兔死兮走狗烹,飛鳥落處良弓收。)
(敵破謀亡皆類此,何必睠睠思故土。)
(一葦翩舟一竿竹,清風凜凜高千古。)
293**時間: 地點:
(自此范蠡乃變姓名,自號「鴟夷子」,遣僕遺書一札與文種,飄然寄跡於煙浪
(之中,蓋後人莫知其終焉。)
(次日越王不見范蠡,詢之蠡之部下)
越 王:昨已入於五湖矣!
(又以溺西子之事告之。)
越 王:噫!此寡人之過也。
(大駕歸至浙東,群臣迎接入朝,行賀已畢,大封諸將,宴賞群臣。)
(群臣謝恩出朝,文種得范蠡之書。)
(拆而視之曰:蠡聞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功成不退,身之殃也!今吾與子,膂力廟堂,雄成霸業,理合拂袖而歸。)
(且越王為人,長頸烏喙,但可同守患難,不可同享安樂,譬諸狡兔死,走狗烹
(,飛鳥盡,良弓藏。)
(敵國既破,謀臣即亡,蠡思每每及此,是以棄名利於富貴之場,樂輪竿於江海
(之上。)
(同僚誼重,敢不盡布,惟子明鑒,乞早圖之。)
文 種:(文種讀罷)范蠡誠高世之士,吾不及也!
(即日稱病不朝。)
越 王:(越王謂群臣曰)孤初未滅東吳,范蠡、文種盡心獻策,東往未還,范蠡棄寡人
而去,今文種又稱病,二子何其高名節乎?
計 倪:文范二公,實有清風高節,乞明公施獎,以勸後人。
(越王然之。)
(次日,將親往文種處問疾,將軍臯如與文種有仇)
越 王:文種數有叛意,大王不察,今王若入其宅,必召不測之危!
越 王:(越王叱曰)昔孤在吳三年,大柄皆在文種掌握,此時不叛,今日焉有是心?
計 倪:(臯如曰)大王不信,問病之日,種如出迎,則無此意,如不出迎,則其反意明
白!
(越王默然。)
(即日往問之,臯如忙使家人告文種之家人曰)
越 王:主上疑爾文種謀反,今日詐來問病,欲擒文種歸朝也!
(家人忙入報知,文種聞之大怒!令家人埋伏刀斧於門下,先誅無道,然後別立
(新君。)
文 種:(頃刻報)王駕至!
(文種隱而不出,越王至其宅,見文種不出,遂疑反心。)
計 倪:相國抱危疾,焉能出接,大王不可狐疑?
(及至中堂,又無一人出納,及觀兩廊,似有埋伏之兵。)
(遂與從臣趨出,令發兵滅文種之族。)
計 倪:(計倪率群臣奏曰)文種反形末彰,不可輕滅。
(越王不從。)
計 倪:種有大功,未蒙重賞而得罪,恐後忠臣盡去矣!
(越王默然良久,令斬文種,赦其家族。)
(欲知文種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八十八回 晉智伯求地謀反 灌晉陽智信決水)
(越王不聽倪諫,令武士斬文種之首,自是國中議論紛紛,文武多有辭官告老之
(表。)
(越王恐生變,問計倪曰)
越 王:文種謀孤,孤所以殺之,群臣百姓何故皆有不忍殺種之意?
計 倪:大王滅吳,威鎮天下者,范蠡、文種之力也!范蠡深慮功不保終,所以逃亡,今
乃封爵初下,便聽讒而殺功臣,何能安集眾心乎?
越 王:然則若何?
計 倪:必須追贈范、文之功,將吳之金寶散於群臣,斬卻讒佞,然後入周朝王,則越伯
可成矣!
(越王大喜,即召還會稽之地三百里封范蠡,又封其子孫世享厚祿。)
(封文種為大相國,以禮改葬之,並斬卻臯如。)
(散金寶於群臣,出榜安民,百姓大悅。)
(又以吳王平日所侵鄰國之田,遣使奉還,又將民戶籍田,山川地輿,令使者奉
(貢於周。)
(元王覽表大悅,即遣使以吳地賜越,命越為侯伯,得專征伐。)
(命魯、宋、鄭、衛納幣而朝之。)
(時,晉室衰微,政在四卿,哀公聞周王賜越主盟,意欲圖霸,召苟瑤、趙無恤
(、韓虎、魏駒四卿商議,當時苟瑤威權獨盛,將欲並三卿而吞晉室,倡言不可
(伐越,告哀公曰)
哀 公:勾踐破吳之後,天子賜其主盟,豈可與之爭霸,明公必欲爭霸,必先許臣以掌大
政,募將招兵,積草屯糧,然後方可伐越。
(哀公然之。)
(即召荀瑤兼總大政,苟瑤謝恩出朝。)
(次日,召集從弟,荀開、荀寬、荀田、苟果、荀霄。)
(謀士絺庇,武士豫讓等議曰)
武 士:吾欲兼並三家而吞晉室,恨無大柄,今國家皆在掌握,欲以謀反,爾等有何妙計
,為我獻之!
豫 讓:(謀士絺庇進曰)欲謀晉室,先除三家,主公何不乘晉侯之命,先令三家割地充
入公室,以備應用,三家必肯,則乘弱而易為圖謀,有不肯者,矯以晉侯之命矣
,率軍先除之,則三卿削弱,晉侯之位可謀矣!
(荀瑤大悅,即令荀開、荀寬、荀霄往三家求地。)
294**時間: 地點:
(卻說荀開往韓,韓虎延入,問其來故?荀開曰)
韓 虎:吾兄奉晉侯之旨,令三卿各割地百里,民戶三萬,充人公室,以備伐越之用,無
致違旨。
(韓虎默知其意,但應曰)
韓 虎:大夫先退,明日吾當奉地界來見智伯。
(荀開辭出,韓虎召集群下商議,欲先除此城,不允其命。)
韓 虎:(謀士段規曰)智伯挾晉侯之命而割吾地,不割是抗命也,不如姑且從之,彼得
吾地,必又求趙魏,趙魏不從,必然攻擊,吾得坐觀其勝敗。
(韓虎然之。)
(次日,令人進地界於荀瑤。)
(荀瑤大喜。)
(少頃,荀寬與魏駒之臣左晉,亦奉地界以進,荀瑤亦賞之遣歸。)
荀 瑤:(荀霄回報言)趙氏不肯割地。
(荀瑤即思攻之。)
荀 瑤:(絺疵曰)不可!必矯稱君命,率韓、魏之兵以攻之,則彼屈我伸,無有不克。
(瑤然之,令荀開、豫讓各率兵五千圍趙氏之宅,又約韓、魏起兵助戰!)
295**時間: 地點:
(卻說趙無恤正與張孟談論智伯之事,忽報智伯之兵至,無恤慌忙上馬出敵。)
張孟談:寡不敵眾,主公速宜逃難!
無 恤:逃在何處?
張孟談:昔先君令尹鐸守晉陽,為趙氏基本,今日宜投晉陽。
(無恤率從臣從逕道走入太原,智伯焚趙氏之宅,勒二家之兵以追之。)
(趙無恤走至晉陽,晉陽百姓感尹鐸仁德,皆願出敵,無恤亦欲決戰。)
張孟談:不可!彼眾我寡,一難敵三,臣觀晉陽高固,糧草可支十年,不如堅守為妙。
(無恤從之,率眾堅守,荀瑤引韓、魏之兵,經久不破,韓虎謀士段規告虎曰)
韓 虎:晉陽城破,其地一歸於荀,我等枉費財力,何不收兵西歸,任其自相攻戰。
(韓虎然之,遂約魏軍西歸。)
(絺庇以此告苟瑤,先攻韓、魏,然後攻晉。)
韓 虎:(荀霄諫曰)趙氏未除,如何又攻韓、魏,不如約其共滅趙氏之後,三分其地,
彼必貪得效力,待趙滅再圖二子!
(瑤善之,即追回韓虎、魏駒,請至中軍,告以分地之言。)
(二子大喜。)
(荀瑤置酒於錦屏山,與韓魏議攻晉陽,三子飲至半酣,起而望晉陽城界,自相
(歎曰)
自 相:似此城池如鐵,何日可破?
荀 瑤:(已而荀瑤笑曰)吾計得矣!
(韓虎、魏駒問計如何?荀瑤以手指水曰)
荀 瑤:亡趙氏者此水也!但天時尚未及,待秋末冬初,霖雨大降,然後四方堤決,方可
一溝而下!
(二子皆服其妙算,令士卒建造器物,以備攻城。)
(不數月,秋雨果降,晉水汪洋,三寨之兵,各決城下之水,溝入晉陽,而晉陽
(城尹鐸,經理深厚,水雖浸入,而城不動。)
(過數日,水勢愈高,城不沒者三版,城中房屋盡皆沒溺,百姓巢居懸炊,亦無
(叛意,趙無恤告張孟談曰)
無 恤:事急矣!先生何計退此兵?
張孟談:臣請今夜出城,說韓、魏之兵反攻智伯,方免此厄!
無 恤:水勢如此,怎生升出?
張孟談:臣自有計,主公但令諸將造船隻,利兵刃,智伯可擒也!
(無恤許之。)
(是夜,張孟談與五六從者取樹木結成浮筏,放於城下,乘至左岸,密入見韓虎
(曰)
張孟談:趙氏、韓氏皆晉功臣,故封地相為唇齒,荀氏貪暴而滅趙氏,趙亡則韓、魏孤,
明公能背荀氏之約,與魏公反攻荀瑤,三分其地,豈非長久之富貴乎?
韓 虎:吾知老賊之心,蠶食三國久矣!奈無人與我同謀,趙公既有誠心,我焉有不從?
汝可說知魏公,使其同謀合策,以圖大事!
(張孟談遂出投魏寨,亦將前事細說一遍,魏駒亦許。)
(次日,韓虎與魏駒去見荀瑤曰)
韓 虎:晉陽之城將陷,西北二門頗近秦地,明公速移兵屯北岸以備逃亡。
(瑤然之,即令二寨,各造舡支,韓虎守東門,魏駒守南門,自率大兵屯西北二
(門。)
(次日用舟攻城,魏、韓辭出,絺庇進曰)
韓 虎:臣觀韓虎、魏駒皆有叛意,乞主公早圖韓、魏,而後攻晉陽城!
荀 瑤:何以知之?
韓 虎:(絺曰)三家共滅趙氏而分其地,今趙氏亡在旦夕,而二子各無喜色,豈非心生
異變?
荀 瑤:(荀瑤笑曰)先生之言過矣!吾約韓、魏,共攻趙氏而分其地,今晉陽將拔,豈
可用其力而獨取其地哉?
韓 虎:(智果曰)臣觀韓、魏數日以來,頗有矜意,必與趙同謀,吾兄不可不慎,絺先
生之言是也!
荀 瑤:(荀瑤笑曰)吾弟疑人太過,水淹晉陽城,不沒者只差三版,三家即有同謀,從
何而通?
韓 虎:(絺曰)主公不取韓、魏,亦不可移屯西北,西北地低,河水一退,必有自溺之
患,不可不察!
荀 瑤:(荀瑤叱曰)界近秦地不親守,無恤必走入秦,汝進此妄言,莫非與趙相通乎?
韓 虎:(絺庇出而歎曰)智伯自誇而不用我謀,不三日必為韓、魏擄矣!
(遂逃入深山,智果是夜亦奔。)
(欲知晉陽城險與否,且看下回分解。)
(第八十九回 豫讓漆身刺無恤 吳起殺妻為求將)
(殆至三更,荀氏寨內,軍卒爭起喧嘩,及天明水浸營壘,荀瑤忙令諸將巡檢閘
(板,卻是韓虎、魏駒堤決河水,灌浸荀寨。)
(荀瑤急令諸將登舟。)
296**時間: 地點:
(須臾,波濤洶湧,軍糧器械俱沒,韓、魏之兵各乘舟殺入西北大寨。)
(城中聞知,趙無恤令大開四門,各乘小舟殺出,三家之兵圍荀瑤大寨。)
(荀氏兵雖有舡支,亦無器械,被殺被溺而死者無數。)
(荀瑤召集兄弟宗族,欲奔人秦,韓虎拒住去路。)
(苟霄、豫讓步戰韓虎,救出荀瑤,走不數里,趙浣、趙藉追及夾攻,生擒荀瑤
(,趙寅囚智伯,歸見無恤,遂將荀氏掃地盡除,與韓、魏三分其地,謂之「三
(晉」。)
(無恤數智伯之罪,斬首號令,將其頭漆為溺器。)
(豫讓匿在山中,聞智伯已死,頭為溺器,涕泗交流,乃更姓名,詐為囚徒,暗
(入無恤廁中,無恤如廁,豫讓欲刺之,卻被無恤左右捉住,乃知是豫讓也!無
(恤)
無 恤:子人吾宮,行此反意何也?
豫 讓:吾來行刺,為智伯報仇!
(左右欲殺之,無恤止曰)
無 恤:智伯無後,豫讓為之報仇,真義士也!
(遂令放之。)
(豫讓歸家,思報君仇而不得,其妻勸之不從,拂袖而出,欲再人無恤之家無由
(,乃漆身為癩,吞炭為啞,削髮去眉為乞於市,讓之友,認見,留于家中,勸
(曰)
豫 讓:以子之才而投趙氏,必然見用,而報仇之舉垂手可得,何必如此,以毀形體乎?
豫 讓:(豫讓謝曰)吾若臣事趙氏而謀之是二心也!吾所以為此,而欲與智伯報仇者,
正將愧後世之為人臣而懷二心者也!
子何教我行二心之事耶?
(遂復乞於城南,忽見一簇人馬相擁,百姓皆言趙公出狩已歸。)
百 姓:(讓暗喜曰)此吾報仇之日也!
(遂伏於橋板下,時無恤行至橋側,其馬懼而後退,無恤策之,亦不進前。)
張孟談:臣聞良馬不陷其主,想橋下必有奸細!
(無恤忙令搜之,左右即將豫讓搜出。)
無 恤:(無恤怒曰)子先事范中行,范氏死而子忍恥偷生,反事智伯,不為范氏報仇,
今何為智伯報仇之深耶?
豫 讓:昔范氏以平常之恩待臣,故臣止報平常之義,及事荀氏,智伯待臣如國士,故臣
當以國士報之也!
無 恤:(無恤歎曰)子為智伯,名已成矣!吾則赦子亦已足矣!今日必難赦子!
(令豫讓自盡。)
豫 讓:今日臣不敢偷生,但請君衣與臣擊之以寓報仇之意可乎?
(無恤義其言,即脫下錦袍與豫讓,拔劍在手,怒目視袍,三躍而斲之曰)
無 恤:吾今可以報智伯矣!
(遂伏劍而死。)
(胡曾先生《詠史詩》云:豫讓酬恩歲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年年橋上行人過
(,誰有當時國士心。)
(無恤見豫讓自刎,心甚悲之,令厚葬其屍而還。)
(軍士提起所斲之袍,皆有血跡,呈與無恤。)
(無恤大驚。)
(即日染病,將死,謂其子趙藉曰)
無 恤:宜乘此時,約韓、魏而滅晉祀,奪其位。若遲疑數年,則趙氏之祀難保矣!
(言罷而死。)
(趙藉再拜受命,收葬父喪,即以所囑之言告韓虎,韓虎告知魏駒曰)
韓 虎:篡晉之事,宜付小兒輩所處,吾儕合守晉臣之節,以避惡名。
(遂約在本年春花朝令節,請晉侯游於綠野,埋伏甲土刺殺之,共奪晉位。)
張孟談:(張孟談課曰)晉乃周室至親,今欲奪位,必交通鄰國,方免諸侯征伐之患。
韓 虎:(趙藉曰)鄰國征伐,則連四卿之兵相為救護,則天下諸侯誰敢不服!
(三子大喜,遂修書往齊,見田和通謀。)
297**時間: 地點:
(卻說田和,世主齊國,威厚施於民,民皆親附,齊康公亦甚畏之,及得三晉之
(書大悅。)
韓 虎:(便欲回書,約議篡弒,從弟田居思諫曰)齊與魯近,聞吾奪齊,必興兵伐我,
不如假奏齊侯,言昔日齊與吳戰於艾陵,損兵折將,皆因魯國助吳,今吳滅魯,
孤可興兵報怨,再回三晉書,約兵伐魯,先服其志,然後篡位,方免征伐之患。
(田和大喜,即依計回書。)
(次日,具伐魯之表,奏知齊康公。)
韓 虎:(即令田和率兵伐魯,下大夫管廷岳諫曰)田和專政,素得民心,今若更委大兵
征伐,必然生變於外。
(康公躊躇不決。)
韓 虎:(田和左手仗劍,右手扯住廷岳曰)吾乃傾心為國,匹夫謂吾生變,試問舉朝文
武,吾二人誰為生變?
(群臣各個面如菜色,俱曰)
群 臣:相國忠義,人所共知!
群 臣:(田和又扯廷岳出朝,問百姓曰)吾二人誰忠誰佞?
百 姓:相國忠義,人所共知!
百 姓:(田和遂斬廷岳之首,入朝號令)再有諫勿伐魯者梟首!
百 姓:(滿朝皆懼,康公但曰)相國請卜日出兵,寡人實無疑意!
(田和幸幸而出,康公掩淚退入後宮。)
(次日,田和即以從弟田會為先鋒,田居思為副將,自率大兵五萬,殺奔汶水下
(寨,打戰書人魯。)
(時,魯穆公最敬賢土,拜公儀休為相,以孔極為師,泄柳、申祥為友,文事雖
(修,武備未足。)
(一聞齊兵來伐,朝中大駭。)
魯穆公:(子思曰)重祿之下,必有英雄,明公何不降詔,令有能退齊者,加官垂祿。
(穆公依言,即下詔宣問未訖,階下一人應命,願引兵出敵。)
(眾視之,乃衛國人氏,曾參弟子,姓吳名起,官為中軍大夫。)
(穆公即拜起為帥,孟孫能副之,與兵三萬拒齊。)
(次日,吳起升帳召集兵將,卒有不赴點者一萬餘人,吳起將欲盡誅,又恐生變
(,乃具表奏穆公。)
(穆公大怒,問諸將何為不聽約束?諸將)
諸 將:吳起乃齊之女婿,必與齊相通,某等所以不願立吳起。
(穆公聞之,亦有疑心。)
(吳起聞之,恐奪其將印,即斬妻首級,以獻穆公,示無他意。)
穆 公:(穆公慘然不樂曰)將軍為魯足矣!何必割愛?
(遂令起復舊職。)
(次日升帳,號令將卒,無一違逆,即鼓舞三軍,殺至汶水下寨。)
(時,田和兵威甚振,聞魯兵遠勞,我兵屯久,不可緩也!田會大悅,引兵鼓噪
(,殺奔魯寨。)
(吳起之兵,安營未畢,而田會殺至,各個驚慌無措。)
吳 起:齊人欺我疲苦,以逸攻勞,吾何怯焉?
(遂自披掛殺出。)
(吳起居中,孟孫能副之,三將戰不數合,吳起大喊一聲,斬卻田會,齊兵披靡
(,退回本寨。)
(田和見初戰不利,又損一弟,堅守不戰,遣使追三將救兵。)
(吳起親自巡營,撫愛將卒,軍中鼓舞,咸願爭先,日夜攻打,齊兵恐懼不出。
()
吳 起:(吳起謂孟孫能曰)田和連日不出,必待救兵至,我當分兩寨,以備相救。
吳 起:(不數日,魏斯果引兵殺至,田和延人告曰)吳起用兵如神,日望將軍救至,今
韓起之兵不起,而公獨來何也?
穆 公:(斯曰)恐三家俱出,國中生變,所以韓、趙守國,而我兵獨來!
吳 起:(和曰)願公速定出敵之策!
穆 公:(斯曰)明日分兵夾攻,以觀其勢,再設計破之!
(田和依言。)
(次日,與魏斯各引兵挑戰。)
(吳起令孟孫能敵齊兵,自敵晉兵,四馬鬥不十合,吳起詐敗,魏斯追上五里,
(吳起賣一破綻,將魏斯打落馬下,被部將救回。)
(吳起正追間,回見孟孫能被齊兵困住,起即殺人齊陣,救出孟孫能,左馳右突
(,齊兵望風而散,魏斯收軍回寨,嘔血不止,諸將救治方痊。)
諸 將:(斯問謀士李克曰)吳起甚勇,何計可破?
穆 公:(李克曰)吳起不待有勇,且用兵如孫武,破之甚難!臣設一反間計,教吳起反
魯而降。
諸 將:(斯曰)然!
(次日,李克制謠言一首,將百斤黃金遣人密送與魯國百姓,令傳誦不絕,受其
(金者,果教童子誦於城市。)
(謠曰:恨吳起,忍殺妻,不為魯,反為齊。)
(近臣將此言奏聞穆公。)
穆 公:吳起殺妻求將,豈肯反魯助齊?
儀 休:(公儀休)吳起昔事曾參,母死而不奔喪,故曾參絕之。今仕魯,殺妻求將,豈
不忍背魯乎?臣聞率兵初至汶水,連敗齊師,今延歲月,未聞報表,助齊之事,
或者有之?
穆 公:然則若何?
儀 休:臣請持節往鑒吳起虛實,待其謀反,臣必制用,方免後患。
(穆公許之。)
(儀休即持節至汶水,吳起延人軍中。)
儀 休:主上以將軍久戰,不決勝負,故遣休來評議!
穆 公:(起驚曰)齊、魏之兵,連戰連敗,正欲來日大戰,以決興亡,何謂不決勝負?
(即令諸將披掛出敵。)
(儀休恐其與齊交通,連連阻之。)
(自是,吳起被制,每欲出兵而不得,李克聞儀休鑒制吳起,乃乘夜潛入其寨,
(說起曰)
吳 起:吾聞良鳥擇木,賢臣擇主,以將軍抱負,赤心為魯,魯公反生見疑,將軍能保全
功乎?將軍若棄魯歸魏,則萬鐘不日可致,何必屈身於昏暗之國哉?
吳 起:君言誠是!
(遂從李克奔歸魏寨。)
(魏斯出迎,遇如故友,即以大將之權付之。)
(次日,吳起操練魏兵,將攻公儀休。)
儀 休:(儀休歎曰)匹夫果然反魯歸齊!
(言未訖,人報魏兵攻寨。)
(儀休恐懼,令孟孫能堅守營壘,自走入魯見穆公,告知穆公曰)
儀 休:然則若何?
儀 休:田和此來,只為艾陵之戰,今奉幣謝罪,必然退兵。
(魯公即以金帛數車與儀休,儀休棄寨投見田和曰)
儀 休:寡君以齊魯舊好之邦,不敢務較功利,今備微禮,乞尋舊盟。
穆 公:(和曰)自今以後,魯不得再助他國以侵齊界,吾始與盟,不然則不必議!
儀 休:願從公命。
(於是,田和設宴請魏斯相議和好。)
(次日,收拾班師。)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九十回 周王初封韓趙魏 趙魏爭奪中山地)
(魏斯征魯班師,韓虎、趙藉出迎,共議曰)
韓 虎:魯已服齊,篡位之事可舉,不如就本月望日廢逐晉侯,三分其地,各自稱侯立國
。
儀 休:(翟璜進曰)凡事必先立其本,其本既立,便難搖奪。當今諸侯,雖有吞並,未
有陪臣敢顯然逐君為侯者鮮,公等欲圖大事,必須具表載寶,上請天子聖旨,賜
土封侯,則名正言順,上可朝賀天子,下可同盟列國。
(三卿善之。)
(即具表以寶遣璜入周請旨,璜連夜行至洛陽,人見天子。)
儀 休:(時,周威烈王在位,覽表叱璜曰)三卿與田氏皆齊晉之臣,焉敢請旨自立為侯
?
韓 虎:(璜對曰)武王克商,大封親族功臣,使其各貢方物,晉衰微齊奄弱,皆不能統
率生民,以供王貢,倘使晉無三卿維持,齊無田氏羽翌,則為秦楚所吞久矣!又
焉得至今?陛下宜裂二國之土,賜四家為侯,使其匡扶周室,以制秦楚,非惟國
家之幸,亦周之幸也!
298**時間: 地點:
(當時,諸侯強僭,天子無權,威烈王被翟璜說動,即受寶物,降詔遣使,賜三
(卿、田氏各升侯位,國以原封為號,會盟弔賀,皆交通之於列國,翟璜謝恩歸
(國。)
299**時間: 地點:
(卻說使者齎詔封田和為諸侯,田和即以天子詔書率群臣廢齊康公,遷於海濱,
(便建田氏宗廟,郊天祭地,登大位代姜氏而為齊侯,是為田氏齊也。)
(田和即位,是為齊太公,大宴群臣,遣使告知列國,又遣使人謝三晉。)
(是時,王使封趙藉為趙國侯,都邯鄲。)
(韓虎為韓國侯,都宜陽。)
(魏斯為魏國侯,都大梁。)
(三卿謝恩已畢,即日廢晉靖公為庶人,三分其地,各登侯位,立宗廟,祭天地
(,遣使人謝天子,及聘鄰國。)
(時,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春正月也。)
(東屏先生讀史詩云:哀周上係一王尊,名器誰將假橫門。)
(威烈自愚貪寶玩,蒼姬去事復何論。)
(三國之君,惟魏文候賢而下士,拜孔子弟子卜商為師,與田子方、段乾木為友
(,以李克、翟璜為謀士,以吳起、樂羊、西門豹為將。)
300**時間: 地點:
(當時,三國封侯,列國皆來聘賀,獨中山侯不至,魏文侯謂群臣曰)
中山侯:寡人受天子之封,秦楚大國尚行聘賀,中山侯何欺我太甚而不來耶!孤欲具兵征
之,以示國威,卿等誰膺其任?
文 侯:(翟璜奏曰)右將軍樂羊智勇雙全,司使前往!
文 侯:樂羊智勇雖備,爭奈其子在中山侯幕下為將,焉得成事?
樂 羊:(樂羊出班奏曰)圖王伯業各有其主,焉有父子相礙之事!主公若許臣往,願立
軍令狀為約,不能盡掃中山,使其甘心服罪,誓不回軍!
(文侯悅其言,即拜為元帥,令西門豹為先鋒,大發精兵五萬,與伐中山。)
樂 羊:中山在趙之東,必先假道於趙,然後方可興師。
(文侯遂修書遣李克往趙假道,克受命逕投邯鄲,見烈侯呈上文書,告明事故,
(趙侯令克暫退,容與群臣商議。)
(克出,趙侯謂群下曰)
趙 侯:中山在吾境東,今魏欲伐之,孤欲不許,卿等以為何如?
樂 羊:(右大夫趙利曰)主公為何不許?中山在我之界東,魏雖攻而不能取,終為我所
得也!
可許之。
(趙侯依言,遂許。)
(李克復命,回告魏文侯,文侯大悅!即令樂羊出師,大兵過邯鄲,直抵中山五
(十里下寨。)
(中山侯聞知大驚。)
(即令堅守城池,部將邳如龍出曰)
中山侯:魏兵侵犯吾界,豈可拒而不出,臣願領兵五千,必擒樂羊建功!
(中山侯與兵五千,如龍領兵直攻樂羊大寨。)
(樂羊迎敵數合,不分勝敗。)
(西門豹拍馬來攻,如龍力乏敗走,魏兵追至城下,斬邳如龍,將中山城重圍三
(匝,朝夕攻打,城中糧多,百姓堅守不出,樂羊攻至一年不下。)
(魏之文武有妒樂羊者,告文侯曰)
樂 羊:樂羊智勇雙全,攻一中山,延至年餘不克,今不速召,必然生變於外!
(文侯不從,遂遣使督樂羊火速攻城。)
(樂羊得調,即日親自仗劍勒馬,立於矢石之下,督令四門急攻。)
(城中木石將盡,中山候驚慌無異。)
樂 羊:(謀士荀耿曰)樂舒乃樂羊之子,在朝,大王可捆舒於城上,挾以父子之情,樂
羊不忍其子受誅。必然退兵!
(中山侯善之。)
中山侯:(即召樂舒曰)爾父苦困中山,汝可往城上說退父兵,復官重賞,若魏兵不退,
必先斬爾,然後鼓兵出馬!
中山侯:(樂舒即脫衣受縛,與五六刀手從城上大呼)父親救命!
(魏兵忙報樂羊,樂羊視之,大罵不止)
樂 羊:父子各為其主,汝既不能致死,尚敢向前挾我乎?
樂 羊:(遂架弓望樂舒左目射之,樂舒叫哭下城,見中山侯曰)吾父志在為國,不念父
子之情,臣請快死!大王自謀戰守。
中山侯:此非卿罪,孤即具表出降,免致生靈受苦。
樂 羊:(荀耿曰)樂羊亦人也!豈有不認父子之情哉?請斬樂舒為羹,遺樂羊,樂羊不
食此羹,必有忍愛之心,其兵不日即退;倘食此羹,其心殘忍,必不肯解圍,然
後出降未晚!
(中山侯令斬樂舒煮成肉羹遣使送至樂羊帳下,樂羊受之,乃肉羹也!大罵)
中山侯:匹夫!醢吾之子,挾吾退兵,為何不食?
(乃盡飲其羹,斬卻來使,督令三軍攻城。)
中山侯:(中山侯聞知恐懼曰)樂羊既忍心食子,豈有退兵之意!
(遂入後宮自縊而死,群臣即開城出降。)
(樂羊留兵五千,以守其地,取其寶物而還。)
樂 羊:(文候親迎入朝曰)將軍為國建功而喪子,孤之過也!
(即設宴以賞其功。)
樂 羊:(李克進曰)中山在趙之界內,今雖代之而不置主守,久後必為趙國所奪,大王
速置中山主守,然後方可議賞。
文 侯:然!
(即封太子擊為中山侯,以田文、魏擊為相,與兵五千,即日赴任。)
(行至邯鄲,忽然金鼓振天,一簇人馬阻住去路。)
文 侯:(魏擊問曰)汝何人也?敢阻吾道!
文 侯:(為首一員大將,厲聲答曰)吾乃趙國大夫趙利也。吾主以中山乃趙國疆界之地
,爾君何得無故侵奪!今日速退,萬事俱休,若欲往守中山,叫爾一命不存!
(魏擊大怒!拍馬直取趙利。)
(趙利戰至五六合,抽馬走入趙城。)
(魏擊令攻趙城,趙侯只堅閉不出,及延過數月,使者持遺詔言)
使 者:魏侯已死!
(群臣請太子歸國,太子得詔,放聲大哭。)
田 文:不宜啼哭,以引趙兵,只宜偃旗息鼓,密乘夜班師。
(魏擊然之,留數十弱軍,虛張旗幟,詐鳴金鼓,大兵遂乘夜逃歸。)
(群臣出外迎接入朝即位,是為武侯。)
謂群臣:(武候謂群臣)國家初得中山,而趙人占之,孤欲興兵恢復,方可寡人之志!
卿等誰領兵前進?
田 文:(翟璜奏曰)欲卻趙而取中山,非吳起不可!
(武侯許之。)
(遂親率大兵十五萬,直抵西河,同吳起伐趙。)
田 文:趙乃三晉同封之國,今為數千里之國,而傷舊好,必見笑於鄰國。將兵屯於井陘
,臣請人趙,說其利害,必割中山歸魏,倘趙不從,交鋒未晚!
武 侯:善!
(即令吳起將兵屯於井陘,再使田文入趙。)
(田文與數從者入趙。)
趙 侯:(趙侯聞曰)大夫遠臨敝邑,有何見諭?
田 文:魏得中山,今大王據而不割入趙,豈欲兄弟國結怨乎?
趙 侯:中山在吾封疆之內,魏侯無故侵犯我界,何謂我結怨於兄弟也?
田 文:當今諸侯東齊西秦,北燕南楚,地方數千餘里,尚且強橫吞並。韓、魏、趙相共
止有一晉之地,而中山近燕,今日不征,它日必為燕邦所並,大王焉得謂魏犯趙
界乎?且秦、楚見吾三家滅晉,故有吞噬之意,公等理宜自相親睦,繕甲利兵,
以制秦、楚且不暇,又何自相攻擊而取亡乎?
趙 侯:(趙侯慌忙降階長揖曰)使無大夫明教,則寡人幾至結怨於鄰國也!然則今日備
禦之計,何者為先,大夫不吝賜教,亦三國之幸也!
田 文:依臣之見,大王將中山還魏,交聘往來,設立盟誓者,如他國侵趙,則韓、魏相
救,攻魏則趙、韓相救,如此則三國連好,威服列國,秦楚雖強,何所懼哉!
(趙侯大悅!即割中山與魏,又遣使叩謝魏侯。)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九十一回 吳起棄魏死於楚 齊威王正國朝周)
(田文歸至井陘,以地界獻於武侯,又將趙侯願相結盟之事報知,武侯大喜!即
(日遣使報聘,大軍班師東歸。)
(以田文之功為第一,拜為上卿。)
(吳起自負雄才,不得為相,乃謂文曰)
吳 起:吾有汗馬之勞而不得居相位,子徒以口舌說復中山之地,便居大位,武侯何不明
之甚耶!
(田文以吳起之言告知武候。)
武 侯:吳起何為出此怨言?
田 文:吳起為人殘刻,曾受業於曾參,母死而不奔喪,故曾子拒而不納。及歸於魯,殺
妻求將,魯人疑之,故又背魯降魏。今又怒怨大王,大王如不早圖,必為國患!
武 侯:(武侯然之曰)待吳起入朝,擒而殺之。
(吳起聞知,是夜單騎走人於楚。)
田 文:(田文忙告武侯曰)吳起若在楚則必用兵攻魏,宜速遣大將追而斬之!
(武侯令王鐘引輕騎追起,王鐘迫及江邊,起已渡河矣!抽兵復命。)
武 侯:然則若何?
田 文:必使人將起之過,密告楚之宗族,使其自相妒忌,吳起必死於楚!
(武侯即錄其過,遣人人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