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 至 第二八〇

271**時間: 地點:
    (當時,魯大夫陽虎作亂,常虐匡人。)
    (匡人常欲殺之,孔子貌似陽虎,匡人誤將孔子圍之,絕食三日,夜弦歌不息。
    ()
孔 子:(冉有曰)夫子既窮,尚何弦歌?
孔 子:文王既沒,則文在我,天既末喪斯文,匡人其奈我何?
定 公:(匡人相謂曰)此是仲尼非陽虎也!
    (遂解圍而去。)
    (孔子即與弟子至衛,先謁故人蘧伯玉,伯玉延入相待。)
    (次日,欲薦孔子於朝。)
    
    
272**時間: 地點:
    (當時,衛靈公之夫人名南子,宋國之女,常與宋公子朝相通,聞孔子至,即遣
    (使召孔子,孔子欲往見之。)
子 路:(子路不悅曰)夫子以禮自守,焉可見此淫亂之婦?
孔 子:彼乃國君之夫人,我乃異邦之臣,奈何拒之?彼雖失正,於我乎何有?
    (遂與伯玉來見南子。)
    (時衛靈公與南子同坐於朝,伯玉乃薦孔子於靈公,使任以國政。)
    (靈公令暫退,容與群臣商議。)
    (孔子退居伯玉家。)
    (時,南子與宋朝相通,其子蒯瞶惡其淫污,欲殺之,恐得不孝之罪,密召僕人
    (戲陽速刺之。)
    (戲陽速常被蒯瞶鞭撻,乃詐受而出,竟以謀刺之事告南子。)
    (南子訴於靈公,靈公大怒!令甲土來捕蒯瞶。)
    (瞶知禍發,遂單騎奔宋。)
    (於是,南子愈無忌撢,與宋朝交通不息,靈公又不禁止,反與南子同車游於城
    (市,孔子見之,歎曰)
孔 子: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遂與弟子辭伯玉而過宋。)
    
    
273**時間: 地點:
    (當時,朱司馬桓魋專政,欲圖謀反,聞孔子入宋,恐宋公用孔子奪己之權,乃
    (先埋伏甲兵於界上,欲殺孔子。)
    (孔子與弟子行至宋界,與弟子習禮於道旁大樹之下,伏劍殺出,令甲士伐樹,
    (子路挺槍欲殺。)
孔 子:(孔子止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遂攜弟子投鄭。)
孔 子:(觀者謠於城市曰)東門有一人,其顙似帝堯,其項似臯陶,其肩似子產,自腰
    以下,不及禹之三寸,累累然一似喪家之狗也!
孔 子:(孔子聞之曰)嘻!誠哉!喪家之狗也。
子 路:(弟子進曰)欲知國君必觀於民,今鄭民暇不識賢矣,其國君必無敬賢之心,可
    速行也!
    (遂出鄭,欲東渡於吳。)
    
    
274**時間: 地點:
    (當時,吳王與子胥養兵練將,積草屯糧。)
    
    
275**時間: 地點:
    (一日,子胥告王曰)
子 胥:臣聞越大夫范蠡文種,皆有安邦之術,若不早乘吾兵眾糧足而伐之,待其經營堅
    固,不可加兵!
    (吳王即令子胥旦夕操演水軍於三江口,以備調用。)
    (孔子北望吳將伐越,遂往北游。)
    (不知竟往何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八十一回 吳夫差分道伐越 勾踐敗棲會稽山)
    (子胥操練三軍慣熟,入奏吳王曰)
子 胥:兵可用矣!請勿遲疑。
    (吳王即召專毅引兵從攜李殺出,又令伍員引兵浮舟從石湖口殺出,自以伯嚭為
    (保駕,率兵十五萬,總督水陸而進。)
    (越王問計於范蠡,蠡曰)
越 王:兵者兇器,戰者逆德,不可輕用!夫差苦志三年,志在雪恥,此來甚銳,不可與
    爭,依臣之見,莫若分兵拒守,然後求救,方能保全。
勾 踐:(勾踐笑曰)闔廬服齊破楚,威振天下,與吾一戰,即敗於攜李,夫差豎子,何
    足道哉!
范 蠡:攜李之敗,伍員不在故也!此來伍員親督三軍,機變莫測,大王不可輕敵。
勾 踐:大夫子昔以經濟自負,今何逡巡畏縮乎?
    (遂以姑浮為征吳將軍,率兵拒守攜李,自督水兵二十萬,浮江而進,相遇於太
    (湖夫椒山,相拒三十里下寨。)
    (次日,吳王欲親出陣,子胥)
子 胥:越兵甚振,不可輕敵!
      調先鋒戰一陣試其強弱。
    (吳王然之。)
    (調先鋒巫馬猷挑戰,越王使膏犴迎敵。)
    (巫馬猷殺敗而回,子胥知越兵強盛,不可力敵,乃固營不動。)
    (越兵屢日挑戰,吳兵不出。)
    (吳王督子胥出軍,子胥上表辭疾。)
    (吳王大憂,親往中軍問曰)
吳 王:越兵屢屢挑戰,明輔又沾疾不起,倘大軍壓寨,何以處敵?
    (子胥本詐稱疾,以誘越人,恐驚吳王,但對曰)
子 胥:大王謹練將士,小臣自有破越之策!
    (吳王默會其意,即歸大寨。)
    (各寨士卒嚷言子胥病重,大軍乘夜遁歸。)
    (哨馬報於勾踐,勾踐調胥犴攻吳寨。)
范 蠡:伍員非病,必詐誘我,切不可打寨。
    (勾踐不從,急調胥犴攻寨,吳兵並不出寨。)
    (范蠡知吳設計,號令諸將,自今輕出者斬!但與相持,待其糧盡擊之,自得全
    (勝。)
    (於是,越兵堅守不出,相持數月,吳軍之糧果盡。)
    (子胥乃令各寨士卒,乘夜搬沙於寨內,夜中詐量沙,令軍計籌,量至天明,一
    (斛一囊,稍於營外。)
    (越人打探者聞其量一夜之糧,計其籌約有數萬斛。)
    (次日,遙望各寨,堆積如山。)
    (遂回報勾踐,勾踐正欲攻其絕糧,及聞吳兵多糧,遲疑不決。)
范 蠡:此亦子胥之計,吾料其糧當盡,何能更有許多堆積?
子 胥:(少刻哨報)吳兵前夜所量者乃沙石也!
范 蠡:(范蠢大悅曰)子胥匹夫!果不出吾所料!
    (遂調諸將,約次日攻寨。)
    (子胥分兵出敵,連戰數陣,互有勝負。)
    
    
276**時間: 地點:
范 蠡:(一日,哨卒報)姑浮引兵拒守攜李,被專毅出奇兵斬之,奪糧五百斛,令小卒
    以舟載送夫差,專毅將入越城!
范 蠡:(范蠡聞知大驚曰)吳兵絕糧死在目下,今得此米,如幽龍得雨,不可緩圖。
    (即令偏將何夢祥,引五千水兵,直進五部湖截住,取吳之糧船。)
    (又令部將郭如臯保越王守大寨,自率大軍回救越城。)
    (子胥聞之,即令巫馬猷截住五部湖口,自率精兵攻越王大寨。)
    (郭如臯拍馬殺出,子胥以白旗一麾,伯嚭分兵來攻,如臯首尾受敵,竟困在陣
    (內。)
    (越王乘高馬立於轅門觀看,夫差大呼曰)
夫 差:諸將何不為吾斬一勾踐,苦戀一部將何益?
    (子胥舍如臯直取勾踐。)
    (勾踐走入大寨,吳兵一齊殺至,放火逼寨,軍糧器械,蕩掃無遺。)
    (勾踐單騎走出,伯嚭追之,大喊便刺。)
    (郭如臯、廖孟甫雙馬救回東走。)
小 卒:(小卒追報越王曰)何夢祥往奪吳糧被吳將所斬,盡收降卒。
勾 踐:(勾踐歎曰)吾知慌忙中子胥之計也!
    (走至會稽山下,前有一支人馬殺至,越卒驚為伏兵,各慌忙奔散。)
    (視之,乃大夫范蠡也!與越王見面,相抱而泣曰)
越 王:臣領兵回救越城,至中途聞槜李之兵相拒不動,臣知子胥設計而調散我兵,忙殺
    回來救駕。
越 王:後兵大至,卿可速擋一陣。
    (時,越王有二十萬大兵,被子胥用離兵之計,盡喪於夫椒山下,獨范蠡本部兵
    (仍在。)
    (時,伍員令伯嚭、王孫駱、巫馬猷率鐵騎追至,范蠡寡不敵眾,保越王駕走入
    (會稽山下。)
    (夫差號令諸將,毋得賣放勾踐。)
    (勾踐甚懼!子胥又令伯嚭引一支兵逼山紮寨,絕斷越兵汲水之道,困至三日,
    (越兵焦竭,死者無數。)
越 王:(越王下令曰)孤早不納范蠡之諫,至有此敗!今不拘親王宗族官吏軍民,有能
    退兵而保孤還國者,孤即分國報恩!
    (群臣諸將皆不能答。)
文 種:大王先不納臣諫,今事急而告謀士何益?
越 王:往者悔已無及,目下奈何?
文 種:能屈於一人之下者,必伸於萬人之上。吳兵現如狼虎,焉能抗戰而脫,必須降敵
    ,奉表稱臣,或可免死。
    (勾踐遂修降表,令文種來見吳王求和。)
    (文種下山,雙膝行至吳王轅門,吳王召入)
吳 王:大夫此來何故?
文 種:(文種頓首曰)東海役臣勾踐,待罪於王,今願傾心服德,奉表稱臣,求延性命
    ,遣臣待罪於王前,望大王哀矜而赦之!
    (吳王覽表,見其君臣降心,將欲許之。)
子 胥:(子胥拔劍叱文種曰)昔攜李之戰,吾先王中箭而死,今日乃天以越賜吳,大王
    不受而放之,是逆天也!天不可違,時不可失,況且諸將辛苦,方得報仇,王又
    不察而赦之,何也?
夫 差:然!
夫 差:(遂投表於地!叱退文種曰)汝君臣今日必引頸就戮!
    (文種恐懼而退,歸告越王。)
    (越王大驚,將欲拔劍自刎。)
范 蠡:(范蠡搶劍止曰)王何前日太剛,今日太柔乎?臣聞吳之太宰伯嚭,乃悅利好色
    之徒!須得美女寶器以賂之,則講和之事成矣!
    (越王然之。)
    
    
277**時間: 地點:
    (當時,從行宮女數十,王選其色美者八人,玉帶一條,玉瓶玉器一副,復令文
    (種資此先見伯嚭。)
    (文種遂逕投伯嚭寨中,伯嚭忻然出迎,入見,文種)
文 種:寡君不量威力,與大國較戰,今困窮失計,太宰德尊望重,倘能於吳王前,方便
    一言,使寡君得延性命,後當銘骨圖報!
伯 嚭:諾!
    (次日,嚭引文種來見吳王。)
    (吳王大怒。)
文 種:寡君不度德量力,妄自修戰書與太王決雌雄,違天犯上,反受其殃。
      今者,敗於會稽山下,窮迫無投,甘願降為王之奴僕,以後宮為侍妾,外備
    負紲,內備灑掃,越之山川、土地,人民、府庫,悉願進於大國,但乞草命,苟
    延歲月,大王必欲滅越,請寬數月,歸焚宗廟,戮妻妾,毀金寶,與百姓訣別,
    然後赴刑!
吳 王:(吳王顧謂群臣曰)越之君臣,降心屈服,孤甚憫之,欲許其求和,卿等以為何
    如?
伯 嚭:(太宰伯嚭進曰)臣聞古者明王伐國,服之而已,今越君臣降心屈服,王請赦之
    可也!
    (吳王猶豫不決,子胥又諫曰)
子 胥:不可!夫吳與越,勢不共存之況,先王被越所傷,曾囑大王,無忘越王殺父之仇
    !今言猶在耳,大王苦志三年,諸將受盡瘡痍,得敗越兵,今若許其求成,是忘
    先王之仇,徒疲諸將之勞,舉三年之功,一旦而休,何異焚機檻而縱猛虎,決江
    海以活蛟龍乎?
    (遂又上表,述夏少康與過澆之事以諫。)
    (其表文曰:臣聞之,樹德莫如茲,去疾莫如盡。)
    (昔有過澆殺斟灌以伐斟鄂,滅夏後相,後緡方娠,逃出自竇,歸於有仍,生少
    (康焉,為仍牧正。)
    (甚澆。)
    (能戒之,澆使椒求之。)
    (逃奔有虞,為之庖正,以除其害。)
    (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邑諸綸,有田一成,有眾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謀,
    (以收夏眾,撫其官職。)
    (使女艾諜澆,使季杼誘(塚壹),遂滅過澆,復禹之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
    (。)
    (今吳不如過,而越大於少康,或將豐之,不亦難乎?勾踐能親而務施,施不失
    (入,親不棄勞,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讎。)
    (於是乎克而弗取,將又存之,違天而長寇,後雖悔之,不可食也。)
    (姬之衰也,日可俟也!界在蠻夷,而長寇仇,以是求伯,必不可行矣!)
    (吳王覽表,復有不許越成之意。)
伯 嚭:(太宰伯嚭)臣聞誅降殺服,禍及三世,況越為吳之鄰國,既肯服我,則當赦之
    !使其畏威感德,不敢再叛足矣!豈可盡滅其國乎?
    (吳王遂納其言,許文種取和遣歸,引勾踐來降。)
子 胥:(子胥出而歎曰)越王得歸本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不出二十年間,吳其為
    滅乎!
    (文種歸報越王。)
    (越王不敢往見。)
范 蠡:國之存亡,在此一決,王何故不往?臣願與寡王同往!
    (於是,勾踐與文種、范蠡數十從臣各肉袒膝行,至吳王大寨,獻上降表。)
    (吳王觀之,謂勾踐曰)
吳 王:昔先王攜李遭敗,死於陘城,吾每懷恨,欲復此仇!今觀汝表堪憐,姑置其罪,
    合從吾歸國,以備僉役。
勾 踐:(勾踐君臣頓首曰)大王此言,實臣下之幸!然臣之妻孥玉帛,皆在邦國,王請
    班師,容臣歸收妻孥金寶,然後入朝待罪!
    (吳王不許。)
伯 嚭:勾踐數十萬兵,盡喪於夫椒,縱使歸國,不能成事,王何禁耶?王如恐其後叛,
    請以大將,促守聖駕,宜早歸吳。
    (吳王納之,放勾踐歸國,令大將王孫雄、副將奚斯屯兵三萬於會稽,約勾踐三
    (月不至即許滅越而還。)
    (即日班師。)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八十二回 越勾踐入吳待罪 三年受辱屈居吳)
    
    
278**時間: 地點:
    (且說越王歸國,收拾庫藏寶物,八寶九鼎,山川地圖,一齊封藏,付會稽山與
    (王孫雄收下。)
    (次日,召集群臣曰)
越 王:孤承先人之緒,諸大夫輔弼,競競業業,不敢輕為,今夫椒一敗,遂至國亡家散
    ,甘作俘囚,何不幸若是耶?
    (言罷,雙眼流淚,群臣莫不揮涕。)
文 種:(大夫文種進曰)昔者湯因於夏台,文王拘於羑里,一舉而成王業。齊桓奔莒,
    晉文困狄,一興而成伯主。王暫屈於危難,後必振立!
勾 踐:孤今往吳,凶多吉少。
    (於是,越王無意往吳,又延數日。)
    (王孫雄促書遞至,勾踐無奈,即日祭祀宗廟,拜掃諸陵,登府四顧,山河風景
    (,城郭人民,復有躊躇不忍去國之意!范蠡謂同列曰)
范 蠡:吾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主上有去國之憂,臣吳之辱,以吾濟東之士,豈無
    一二豪傑,與主上分憂者乎!
勾 踐:(於是駕前有六人酒涕出曰)某等既在食祿之下,相國有何驅役,某等皆願相從
    !
    (范蠡視之乃是上大夫逢同、司寇郈庸、太史計倪、大將軍稽郢、參謀若成、司
    (馬程皓。)
    (越王見數臣慷慨,乃謂)
乃 謂:孤承先王大位,不能保守,國亡身係,孤之罪也!然此一別,往而不返必矣!爾
    諸大夫,誰可從難,誰可守國,庶幾少慰孤懷!
文 種:四封之內,百姓之事,蠡不如臣。四封之外,敵國之制,因義謀事,臨機應變,
    臣不如蠡。自請守國,范蠡可從王行。
范 蠡:文種自處已審,足可任國。臣常從駕東遊。
    (遂以計倪、若成、逢同三子與文種守國,以諸稽郢、郈庸、程皓從越王入吳。
    ()
    (文種奉觴酬地,為王贊曰:皇天助祐,前沉後揚。)
    (禍為德報,憂為福堂。)
    (威人者滅,服從者昌。)
    (王雖蹇滯,其後無殃。)
    (君臣赴難,感動上蒼。)
    (眾人悲哀,莫大感傷。)
    (臣薦脯醢,行酒三觴。)
    (群臣咸拜於岸口,勾踐與夫人揮涕以至中流,見鴛鴦交戲湖邊,越王謂夫人曰
    ()
越 王:飛禽尚且不失其偶,吾為千乘之君,夫婦去國,甘為他人奴隸,豈非天耶?
    (擊楫而歌曰:仰飛鳥兮鳧鴛,凌玄虛兮翩翩。)
    (集洲渚兮啄暇,矯六翮兮雲間。)
    (妾無罪兮負地,有何幸兮譴天。)
    (風颯颯兮西往,尚知返兮何年。)
    (心惙惙兮若割,淚滴滴兮雙懸。)
    (夫人聞王之歌不勝悲慘,亦賡而歌曰:彼飛鳥兮鴛鳧,已迴翔兮翕蘇。)
    (心專在兮啄暇,何居食兮江湖。)
    (排復翔兮游揚,去不返兮嗚呼。)
    (始事君兮去家,終我命兮君都。)
    (今遭遇兮何辜,出我國兮入吳。)
    (妻衣鶉兮為婢,夫去冕兮為奴。)
    (歲悠悠兮難極,冤悲痛兮心惻。)
    (腸千結兮撫膺,嗚呼哀乎忘食。)
    (願我翱翔兮矯翼,去我國兮有日。)
    (伸六翮兮誰識。)
    (數日,舟至會稽山下,王孫雄即拔寨驅越君臣前至吳國。)
    (勾踐獻上寶物,引文武妻孥,皆肉袒叩首曰)
勾 踐:東海役臣勾踐,不度功力,辱王軍旅,待罪會稽,合義赦宥,奉至國家輿圖寶物
    ,群臣妻子,引頸以待處決!
吳 王:孤與越本為仇敵,特垂憐於爾,爾等君臣曾知恩否?
勾 踐:(勾踐君臣皆頓首曰)萬歲!臣知恩矣!
子 胥:(子胥告王曰)吞舟之魚若至失水,雖嘏族得以欺之!若復入於江海,即網罟不
    能罹陷,勾踐為人行險,今在危困之中,故諂詞令色,以媚大王,稍若得志,必
    難制服,不誅恐貽後悔!
吳 王:孤聞誅已降者,殃及子孫,非是愛越不誅,特畏天命而已。
    (遂詔王孫雄,於虎丘山先王墓側,築一石室,將勾踐夫婦,貶入此間,髡其頭
    (髮,埋其衣冠,各要蓬頭跣足,汲水灌花,灑掃墳墓。)
    (群臣為奴,以備驅役,三日一朝,毋得違慢。)
    (勾踐夫婦只得依命謝恩,趨向虎丘石室。)
    (范蠡在後,吳王召而問曰)
吳 王:越王無道,國已敗亡,其夫婦供為奴僕,來歸於吳,豈不鄙乎?吾欲赦子之罪,
    子能改過自新,棄越歸吳乎?
范 蠡:君臣俱降,蒙主賜生,君臣願備灑掃之役,焉敢棄舊再仕乎?
    (言罷伏地而涕。)
吳 王:(吳王知志不可奪)子若不肯移志,吾復置子於石室之中如何?
范 蠡:臣請如命!
    (范蠡至石室與越王刈草喂馬,汲水灌花,夫人宮女,則灑掃闔廬之墓,勾踐雖
    (在石室之中,君臣夫婦,並不失禮。)
    
    
279**時間: 地點:
    (一日,吳王登台遊賞,見勾踐方食,范蠡跪於馬糞之中,夫人立於側席,顧謂
    (君臣曰)
吳 王:勾踐君臣,雖在顛沛,猶不失禮,孤實憐之!
    (伯嚭自思前得越賂,未曾與謀,因奏王曰)
伯 嚭:臣聞無德不酬,令王體好生之德,赦勾踐君臣,豈土木之徒,而不思報乎?
    (吳王然之,將有赦越王之意。)
    (子胥聞之,忙進諫言)
子 胥:勾踐斷不可赦!昔者桀囚成湯而不誅,紂囚文王而不殺,天道好還,轉禍成福,
    桀反為成湯所誅,紂反為文王所滅,今囚勾踐而赦也,禍之甚矣!
    (吳王猶豫不決,又延數月。)
子 胥:(子胥又諫)速殺勾踐!
吳 王:孤有小疾,且停數日,待疾愈然後處決!
    (伯嚭聞知,密遣家人投石室報於勾踐,令其速謀保身之策,遣人面蠡告之。)
范 蠡:大王匆憂,臣夜觀天象,越有二年失主之兆,過二十年將伯!吳有數年之興,不
    過二十年,其國將亡,王能暫屈於目下,忍恥以事夫差,則此厄不日可出!
勾 踐:君臣受辱如此,更忍恥何事?
范 蠡:臣觀夫差有婦人之仁,無丈夫之慮,王能因其疾篤,入朝問安,取其便糞而嘗之
    ,彼必見憫,此正歸國之機會也!
勾 踐:吾為千乘之君,豈能為人嘗泄便乎?
范 蠡:昔者西伯囚於羑里,忍辱而食子肉,古來欲成大事者,不矜細行,今越欲圖恢復
    ,若恥小節焉成大事?
    (勾踐即日投伯嚭府中,欲求見吳王問安?伯嚭許之。)
    (遂引勾踐入寢室,吳王)
吳 王:勾踐亦來見孤耶?
勾 踐:役臣久仰龍體,恨不能入朝,在東海曾事醫師,頗明漁便,願請王與臣嘗之。
    (會王如廁,勾踐遂取而嘗焉!顧首起賀曰)
勾 踐:王之糞苦而酸,其疾不數日而愈。
吳 王:勾踐仁人也!臣之事君,有肯嚐糞者乎?爾暫處石室,待孤疾瘳,遣伊還國。
    (勾踐再拜,歸石室,復與夫人汲水灑掃如故。)
    (數日,夫差之疾果愈,出朝謂君臣曰)
夫 差:勾踐仁人也!不可久役,孤將放之還國,有再諫者斬!
    (即日詔勾踐君臣出石室,換衣冠赴宴。)
    (勾踐得詔,欣然欲往。)
    (范蠡止之,即具辭表上謝,言不敢逃罪赴宴。)
    (夫差連遣使臣請之。)
    (勾踐君臣不敢衣服,延頸入見。)
    (吳王忙召其衣冠,待以客位,愈加愛敬。)
    (時,子胥在旁見吳王忘仇待敵,甚是不忿,拂袖而出。)
伯 嚭:(伯嚭因讒之曰)伍員無人臣之禮,傲慢朝廷。
    (夫差默懷於心,亦不出言,但令君臣暢飲。)
    (酒至半酣,勾踐越席曰)
勾 踐:臣本亡國囚俘,何辱大王降遇,今臣不揣庸陋,敢具一篇祝聖之詞,為王誦之。
    (吳王覽其詞曰:皇帝在上,恩播陽春,其仁莫比,其德日新。)
    (威臨四海,德服君臣。)
    (嗚呼盛哉!上感大陽降福,翼足唯王延壽,萬歲常保。)
    (吳國四海咸來,諸侯賓服。)
    (觴詠初升,永壽萬福。)
    (吳王覽罷,喜不自勝,令勾踐安於客館。)
    (次日,送勾踐歸國,勾踐拜謝出朝。)
勾 踐:(子管人諫曰)勾踐內懷豺虎之心,外飾溫恭之體,今王忘殺父之仇,縱迷天之
    罪,無異置毛於炎炭之上,投卵於岩谷之中,欲其無患,安可得乎?
吳 王:(吳王怒曰)勾踐雖居困厄,君臣盡道,夫婦相敬,不逾禮也;身為奴而妻為婢
    ,各執賤役無怨言,是守職也;獻帑藏寶物於吳無慍色,是不爭也;寡人有疾親
    嘗泄便,是仁人也。有此四行,而必欲殺之,何不仁之甚耶?有詔在前,再諫者
    斬!幸無多言。
伍 員:越王四行,實為四餌。故飾外貌以感聖聰,大王不察而實信之,故臣不避死而諫
    也!
吳 王:孤意決矣!無容再陳。
    (子胥知其不可諫,遂退而出,稱疾不朝。)
    (次日,吳王赦勾踐君臣返國,親率文武餞於江口。)
吳 王:(吳王謂勾踐曰)吳與越乃兄弟之國,前者因失相愛,囚王三年,今日返國,幸
    毋蓄怨!
勾 踐:(勾踐拜曰)臣乃萬死之俘,蒙王不誅賜返,焉敢蓄怨?
    (胡曾先生《詠史詩》云:越王兵巳在山棲,豈望殊生出會稽,何事夫差無遠慮
    (,更開羅網放鯨鯢。)
    (吳王送勾踐登舟,相辭而別。)
    (越王歸至浙水之上,見山川如故,花柳如新,與夫人歎曰)
越 王:孤已絕望宮闕,豈期今日得返國而奉祀乎?
    (言罷,相向而哭。)
    (文種知越王將至,率群臣與百姓,鼓舞來迎。)
    (越王歸城,先謁宗廟,次拜陵寢,郊天祀地,安撫百姓。)
    (然後復位,君臣稱賀,越王)
越 王:孤不德,以至如此,苟非相國及諸大夫之功,安能復位?
范 蠡:此皆大王之福,非臣等之功也!但願自今後,戰竟自持,以圖報怨,不忘石室之
    苦可也!
    (越王大悅。)
    (於是修葺城池宮殿,以文種治民,以范蠡治軍旅,禮賢下士,敬老慈民,安堵
    (如故。)
    (勾踐日懸熊膽於座側,每出入朝,必以舌嘗其苦,又令近臣出入呼曰)
勾 踐:勾踐爾忘會稽之恥耶?
勾 踐:(勾踐即應曰)諾!不敢忘也!
    (於是,勞心苦思,夢寐在會稽之間,努力以圖報怨。)
    (時至炎暑,越王遣使入吳拜謝及貢細黃葛布,吳王欣然受之。)
    (自是,吳王全不以越為掛意,日信伯嚭之言,不納伍員之言。)
吳 王:(問君臣曰)孤承刀兵初急,欲建台榭,以備游觀,卿等以何地可建?
    (伯嚭遂將吳都山川景致,畫作一圖,以獻於吳王。)
    (欲知伯嚭獻圖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八十三回 吳王西子游八景 楚王禮聘孔仲尼)
伯 嚭:(伯嚭獻上圖畫曰)吳都勝景,無如姑蘇,王若重建姑蘇台,令其高可望百里,
    寬可容六千人,何所不樂?
    (吳王然之,遂使入遍告列國,以求材木。)
    (早有人報於越王。)
范 蠡:此天將啟滅吳興越之端,大王此機不可失也!
越 王:何謂也?
范 蠡:夫差內不勤政,外不憂敵,耽於聲色,使吾國歲積軍糧,日繕兵甲,待其荒淫已
    極,一舉而滅吳,易在反掌矣!
越 王:然!
范 蠡:臣聞將有奪人之心者,必先投人之好,夫差築台必得美材,王如彩良木以奉吳,
    吳王必傾心悅我而不疑。
    (越王大喜,遂使木工人山彩高大之木二百餘株,又選美女五十人。)
    (內有一美人名西施者,乃西海濱漁家之女,年方十四,嬌媚無比,管弦音律無
    (不賅備,越王見之,喜不自勝。)
    (即令木工將材木雕琢妝飾,修表令文種帶人東吳奉獻。)
    (文種領貢物浮江而至,來見吳王)
文 種:寡君自蒙宥赦復國,每懷圖報,恨邦徽土薄,無足稱獻。今聞大王重建姑蘇,敬
    彩良材二百餘株,美女五十人,聊充備用,乞賜嘉納萬幸!
    (吳王鑒表,受其貢物,厚饋遣歸。)
    (吳王自得良材美女,更無疑於越,遂令王孫雄引三千工匠,重建姑蘇之台。)
    (子胥退具諫表,次日呈上吳王。)
    (表曰:臣聞奢者禍之基,淫者殃之本,昔者桀築夏台而國隨亡,紂王建鹿台而
    (身亦喪,此崇台喪國之明驗也。)
    (況三代之季,皆由美色而傾,故夏因妹喜而亡,商以妲已而喪,周因褒姒遂至
    (東遷,此又因色亡國之明鑒也。)
    (今王不度明德,外縱強越,內興土木,殫費財力,資益寇仇,大為不可。)
    (且越人進貢財物,王自以為傾心慕德,臣切以為助桀為亂。)
    (伏願大王罷台榭,遠讒佞,黜美人,理國政,則社稷生民無疆之福,否則,臣
    (隕首階墀,甘心就戮,上既無愧於先王,下不見辱於強越,臣之肝膽披露,乞
    (惟聖德,照臣愚悃,萬死無恨。)
    (吳王覽罷子胥之表,情實違忤。)
    (吳王本欲加誅,因是先朝功臣,將納其諫,又慮台榭不就,但含容受其諫表。
    ()
    (子胥頓首而出。)
    (吳王召伯嚭商議,忽報)
吳 王:列國聞吳與越和,遣使入賀!
伯 嚭:乘此機會,遣員往列國報聘,則此台可成!
    (吳王大悅。)
    (次日,即以金帛,詔子胥往列國報聘。)
    (子胥心知是伯嚭之計,然君命不可違,謂太常被離曰)
子 胥:主上惑伯嚭之說,重建台榭,吾出使列國,不能進諫,子可盡職進諫,勿陷君於
    不義!
    (被離受命,相辭而別。)
    (吳王即令王孫雄引工匠建修台榭,務要宏壯秀麗,高可望三百里,寬可容六千
    (人,台上雕樑畫棟,對下金柱玉欄杆,四圍盡植奇花異草,畜養珍禽怪獸,又
    (引太湖水繞於台前,通舟往來,左有香水溪,右有百花洲,三秋九夏花香不絕
    (,此台積三年之財,聚五年之力,方能有成就。)
    (離累諫吳王,被斬以示眾!群臣皆懼,不敢復言。)
    (吳王日遊姑蘇之台,美女善歌舞者,數十人列於坐側。)
    (時,西施獨奪歌舞之魁,貌又冠諸妃之右,吳王取入後宮,甚加寵愛,儀制稍
    (同后妃,日與西施宴游歡樂,群臣皆諫為不可,亂卻宮苑,以使貴賤失序,夫
    (差不悅。)
    (又令王孫雄於靈宕山築西施台,開玩花池,辟彩香逕,鑿碧泉井,建館娃宮,
    (遂摯西施,游於八景。)
    (春日則令數十嬪妃,擁西施於前,自與伯嚭、奚斯並隨於後,游於玩花池、彩
    (香逕,五十步一亭,八十步一榭,逢亭便宴,遇榭便歌,四顧百花妍媚,夫差
    (親折其豔,插於西施之發曰)
夫 差:子如日夜立於萬葩叢下,孤不知花貌類子而子貌類於花耶?
伯 嚭:(伯嚭進曰)以臣觀之,西施之於花貌,又有甚焉!
    (夫差大悅,取酒賞嚭,以其善觀花貌也。)
    (明人高啟有詩曰:徘徊駐馬百花洲,日麗花妍玩未休,西子嬌容今不在,教人
    (賦罷枉凝眸。)
    (明姚廣孝先生《題百花洲詩》云:水豔接橫塘,花發礙舟路。)
    (波紅映睛霞,沙白寒棲鷺。)
    (緣汀魚網集,隔渚菱角渡。)
    (不見昔遊人,風煙自朝暮。)
    (夏則駕一葉輕舟,載幾船簫鼓,與西施賞蓮於香水溪。)
    (令嬪妃裸衣,彩蓮於溪內,西施與夫差撫掌而笑。)
    (既而西子酒酣,以手攀隔船之蓮,忽溺於溪。)
    (夫差急令嬪妃援起,夫差親自扶入舟中曰)
夫 差:子之被溺,可謂落花隨水歟!
    (西子再拜頓謝,夫差即令奚斯於香水溪內,方圓環數丈,皆砌白石,別引清泉
    (。)
    (每遇盛暑,令西子潔浴於泉內,其中泉水香馥不散,遂名曰:「香水溪」。)
    (高啟先生亦有詩云:粉痕凝水春溶溶,暖香流出銅溝宮。)
    (月明曾照佳人浴,影與荷花相向紅。)
    (秋則攜西子登靈嚴之山,處館娃之宮,朝歌夜弦,宴賞不息。)
    (西子晨則照池而妝,夫差並於肩後,親為撩發施妝。)
夫 差:(顧謂西子曰)以子之妍,雖映水亦生輝媚。
    (西於又頓首謝恩。)
    (高啟先生又有詩云:曾聞鑒影照宮娃,玉手牽絲帶露華。)
    (今日空山僧自汲,一瓶寒供佛前花。)
    (冬則隱於靈巖山西施洞,每遇霜朝雪夜,夫差與西施自著狐裘,令數十嬪御,
    (引車尋梅,若遇崎嶇險道,車跡不能所通之處,然後方返。)
    (高啟先生也有詩云:梅雪爭清臘正濃,吳王車出館娃宮。)
    (西施不惜芙蓉面,曾向靈岩冒朔風。)
    (一年四季,夫差全不歸理政事。)
    (或登臨於台上,或宴賞於館娃宮,弦歌不絕,樂而忘返。)
    (及子胥報聘而歸,則台榭俱成,國政皆荒。)
    (子胥忙入諫於姑蘇台下。)
    (吳王全然不納。)
子 胥:(子胥出而歎曰)吳之末,如桀紂之世,安能不亡乎?
    (遂稱疾不出。)
    
    
280**時間: 地點:
    (當時,楚昭王自復國以來,禮賢下士,繕甲利兵,常欲報吳之仇,及聞夫差荒
    (淫,遂與群臣商議東伐。)
諸 梁:(葉公諸梁)吳雖失政,有伍員在朝,未可輕圖!王欲東征,必得天下第一等人
    ,講求治道,方可圖大事!
昭 王:天下第一等人是誰?
諸 梁:東海孔仲尼,當世聖人也!聞人之樂而知人之德,見人之禮而知人之政,每講學
    於洙泗之上,弟子從游者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餘人。故昔魯公略用於國,便還
    齊之侵田,可惜魯君臣任賢無終,遂被齊人間出,去衛適宋,週遊列國,當今諸
    侯,皆不能用,今聞去陳適晉,大王誠能以禮聘歸楚國,授以大政,不待消恨,
    而王霸之業反手可得!
    (昭王然之。)
    (即具聘禮,遣人入晉以迎孔子。)
昭 王:(忽階下一人進曰)孔某乃世之迂儒,所以列國拒而不納,吾王何自輕而詣迂儒
    乎?
    (昭王視之,乃下大夫宋木字汝材也。)
諸 梁:(諸梁叱之曰)仲尼抱經國之猷,一施於魯,便有成功,汝乃凡夫俗目,焉知聖
    道?
    (二人爭論不已。)
昭 王:二子且勿爭論,吾昔自隨渡江入郢之日,曾於江洲拾得一物,滿朝不識其名,吾
    聞聖人心生七竅,知人之所不知,先遣使臣往問異物名實,倘其能識,然後再聘
    !
    (王依所言,即遣宋木齎前物究尋孔子所在。)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