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 至 第二七〇

261**時間: 地點:
    (當時,吳王與秦楚之兵連日交鋒,互相勝負,未決雌雄。)
    (吳王正召孫武、子胥設計,忽太子子山令小卒來報)
吳 王:夫概星夜逃歸!
    (吳王不知其故,子胥)
子 胥:夫概此行,必是爭國之意!若不早歸,待其根深,難以搖動。
吳 王:外有強敵,內有篡賊,此事奈何?
子 胥:外敵臣與元帥自當掃除,王速令兵歸謀夫概。
    (於是吳王分兵十萬,引專毅、伯嚭等徙流水而歸。)
    (唐、蔡之兵與孫武、子胥拒秦。)
    
    
262**時間: 地點:
    (卻說夫概歸國,即位稱王,聞吳王殺回,乃率守城士卒出敵。)
吳 王:(吳王望夫概遙謂之曰)吾念汝乃手足之人,托爾重權,何得叛兄自立,狗彘不
    若!
夫 概:汝何篡王僚也?
吳 王:王僚不守先人遺訓,亂次篡我之位,我故取之,汝焉得妄自爭奪,以啟外人談笑
    !
    (夫概不聽,拍馬一直殺來。)
    (吳王左有專毅殺出,連鬥數合,伯嚭獻計於王曰)
伯 嚭:夫概都下之卒,皆王平日調用之人,臣請今夜行一間計,明日必有斬夫概而獻城
    者!
    (吳王從之。)
    (伯嚭號令諸將,黃昏時候,四門吶喊,詐以攻城之狀。)
    (夫概恐士卒微少,不能守城,盡驅城中百姓,雜於軍伍之間相幫,衛守至三更
    (前後,伯嚭與專毅遍繞城下呼曰)
伯 嚭:城上軍民昔皆食吳王之祿,今助夫概作反,明日遂開城迎吳王入城,姑赦汝等之
    罪,若執迷不悟,不日伍員、孫武兵回,攻入城池,滅爾宗族,挖爾墳墓!
    (城上聞知此語,各拋戈棄城不守。)
    (夫概禁止不住,恐生變異,乘夜開南門,單馬奔於楚境上。)
    (百姓爭開南門,迎接吳王車駕入城。)
    (群臣稱駕,吳王即遣使星夜報捷於孫武、子胥。)
子 胥:(子胥得旨謂孫武曰)主上天兵一回,掃除內亂,今吾與子,連兵在外,不能制
    敵班師,此事奈何?
孫 武:秦兵久出,諸將思歸,不如通使與之和好,令楚歲納貢稅,然後班師。
子 胥:楚人初得秦救,必不肯講和納貢,宜先殺上一陣,乘勝然後各寨小卒宣言夫概走
    歸爭國,稱王作反,吳王來召元帥班師,各要卷旗息鼓,收拾班師,待秦楚之兵
    追至,方許殺回。
    (三將領計而去,各寨小卒皆謠嚷前事,收拾將欲班師理由。)
    (哨馬早報於子西。)
    (子西告於姬輦。)
姬 輦:吳國若有內亂,召子胥班師,其兵必無鬥志,若率三寨之兵,乘勢追之,必得全
    勝。
    (子西然之。)
    (遂各個披掛,一齊追上二十餘里,吳兵偃旗息鼓,從小路而退。)
    (孫武在高阜處望見,楚兵迫入埋伏之處,即以紅旗搖動,四面八方,一齊殺出
    (。)
    (姬輦自謂驍勇無敵,雖困在重圍之中,亦無懼色。)
    (子胥正與子西廝殺,望見一將困在垓心,縱橫無敵,視其旗號,乃秦將姬輦,
    (便不戀戰,拍馬直取姬輦。)
姬 輦:來者何人?
子 胥:(子胥大罵)無名匹夫!不識吾,吾乃鬥寶會上,力舉千斤重鼎,威震列國諸侯
    ,明輔伍員是也!
    (姬輦聞名心慌,鬥不數合,刀法便亂。)
    (子胥大喊一聲,挺起長槍望姬輦一刺,姬輦翻於馬下。)
    (子胥近前便斬,被子蒲、子虎救起,突圍而走。)
    (子胥亦不來迫。)
    (少頃,鬥辛、王孫由皆引兵殺至,救出子西。)
子 西:吳兵驍勇,況孫武用兵如神,不可與之久持,暫遣使求和,再作區處。
諸 梁:(遂令沈諸梁往吳寨見伍員曰)自五霸以來,皆無滅國之意,故齊桓公存邢立衛
    ,秦穆公三立晉君,後世人皆義之。平王之賢過桓、穆,只因聽信無忌,以致失
    德。今明輔出棺毀廟,鞭屍抉目,自人臣視之,報怨已極,明輔之恨亦可少消,
    何不念先王之德,回轉吳兵,復存楚嗣。
子 胥:(子胥辭曰)吾非不知之,爭奈吳王有旨,務令滅楚班師。
諸 梁:(沈諸梁)明輔視楚之存亡在掌握,不過立定誓盟,歲終貢稅,班師以復命,有
    何不可?
孫 武:楚既肯立盟誓,議定貢賦,即便班師。
    (於是,沈諸梁回與子西商議。)
    (子西遣鬥辛往隨城請問昭王。)
昭 王:苟存社稷,何惜金帛,姑與議定,待國軍少振,又作區處。
    (鬥辛以王言來告子西。)
    (子西親詣吳寨,來議貢賦,子胥延入,與之宴飲。)
子 西:(子西告伍員曰)所議歲貢一一從命,不敢違逆,但蔡夫人既死,公子米勝現在
    吳國,望明輔一言放歸,使米健之祀不絕,亦明輔盛德也!
    (子胥慨然許之。)
子 胥:(專毅曰)楚人怨米勝父子,入於骨髓,子西詐召歸國,將欲斬之,明輔焉可輕
    許?
子 胥:不然!令尹實仁明之士,與米勝骨肉之親,焉有詐許之意,吾已知令尹之心久矣
    !
    (遂受議貢文約,送子西出寨。)
    (即日令大軍拔寨班師,子胥)
子 胥:楚人多詐,不可不慎!
    (令孫武等候率輕騎於前,自與唐侯斷後,大軍遂往漢江而還。)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七十九回 伍子胥酬恩報德 孔仲尼相魯服齊)
    
    
263**時間: 地點:
    (當時,吳兵屯於江北,王孫由請兵追擊,子西止曰)
子 西:初與人盟,更欲背信,必招大禍,姑且歸迎楚王復國,君臣同心,待時報怨可也
    !
    (遂令鬥辛先人荊州灑掃朝廟,修葺宮殿,自率秦兵入隨迎駕。)
    (楚王即日率從行文武,駕還荊州,至國入宮,伯贏子母相向而哭。)
昭 王:國家不幸而遭大變,辱及先王,此仇柯日可息?
子 西:(伯贏曰)今日復國,宜先賞功罰罪,安撫百姓,後圖雪恨。
    (昭王奉母命,即日收葬平王,祭祀祖考,然後升殿,加封子西、沈諸梁、王孫
    (由、王固、鐘建、鬥巢、申包胥等,其餘有功者賞,有罪者罰。)
昭 王:(大夫宋本奏曰)王昔日渡入雲夢,賊劫王舟,非王孫由以背受擊,聖駕危矣。
    吳兵作踐王宮,剽掠百姓,焚毀宗廟,鞭辱先人,苟非申包胥哭動秦伯,乞兵來
    救,楚之社稷將人於吳矣!吳兵入郢,群臣奔竄,苟非子西,留諸侯募兵於外,
    結交四方義士,既戰且和,迎王復國,則主上終難還郢矣!數子皆有大功,不宜
    與眾同賞。宜大加寵錫,以旌忠臣。
昭 王:然!
    (遂封子西為鄖公,諸梁為葉公,孫由為鄧公,申包胥為唐公,賞賜特厚。)
    (將嫁季羋公主。)
子 西:(季羋曰)妹聞女子之道,從夫為重,男女有別,前者妹與兄王同舟渡淮,盜劫
    王駕,鐘建曾負妾逃,妾今不敢他適!
    (昭王遂以季羋嫁與鐘建,封建為大司樂,昭王厚勞秦姬輦,遣其歸國。)
    (包胥歸家,謂其妻曰)
包 胥:吾入秦乞師,為社稷非為身謀,今楚王以重爵報我,我心不安,汝即善理家風,
    吾當逃名不仕爾!
    (遂遁入深山,昭王使人求之不得,旌表其閭曰:「忠臣之門」。)
    (後史官有詩贊曰:荊州忠直士,吾獨美包胥。)
    (初遇伍員日,先讀復國詞。)
    (吳兵入郢城,哀慟求秦師。)
    (戈甲初搖動,豺狼便掃除。)
    (迎王復大寶,辭爵逃山居。)
    (功業昭星斗,忠誠貫紫薇。)
    (人去千古上,名播青史垂。)
    
    
264**時間: 地點:
    (當時,楚遭吳兵剽掠,府庫空虛,昭王恭勤克儉,減祿以賑百姓,百姓安集如
    (故。)
近 臣:(忽近臣)吳使送公子米勝歸國!
    (昭王大怒,欲有不納之意。)
子 西:米建雖得罪於先王,其子幼而無知,況且骨肉之親,正宜撫愛,以盡親親之義。
    (昭王遂召米勝,封為白公,由是國人皆以昭王為賢,故能復國。)
    
    
265**時間: 地點:
    (卻說吳兵東遷,子胥謂孫武曰)
子 胥:吾昔亡楚過鄭,定公曾殺太子米建,此恨未消。今楚仇已報,吾欲乘得勝之兵,
    移屯虎牢,必伐鄭然後東還,元帥何如?
    (孫武從之。)
    (大軍望鄭而來,行至瀨水,子胥慘然不樂。)
孫 武:以吾得勝之兵,伐一小鄭,不啻猛虎入羊群,子何不樂?
伍 員:吾非憂鄭不下,員昔避難渡淮,至此見一女子,浣紗江口,懼其泄吾之跡,再三
    叮嚀,女子抱石投江而死。吾曾題詩於石上,至今此女之德未報,所以不樂。
    (遂掃開石上泥土,其詩宛在。)
孫 武:(孫武讀罷曰)子欲報此女之德,可立祠致祭。
    (子胥然之。)
    (遂立祠於漱上,致祭而去。)
    (大軍至虎牢,打戰書入鄭。)
    (時,定公已死,獻公在位,急問君臣)
定 公:誰敢退兵?
    (時,子產、子皮皆亡,無人敢對,獻公甚憂。)
近 臣:(忽近臣)朝外有一漁家,願退吳兵!
    (獻公宣入,問其名氏?漁家曰)
獻 公:臣乃釣牧之徒,不敢通名,但退得吳兵,以報鄭國足矣!
獻 公:汝退兵之後,加官封爵!
    (漁者拜謝出朝。)
    (遂攜綸竿,乘夜釣於淮水之南。)
    (遂扣竿而歌曰:蘆中入,蘆中入,憶昔當年漁丈人,魚羹專濟窮途士,今日須
    (回困鄭兵。)
    (時,子胥出寨過水閒遊,是夜風清月白,乃聞有漁者,因思蘆中人之事,始知
    (此處乃昔日渡江之所。)
子 胥:(遂召漁者曰)汝是何人也?
漁 者:汝記漁丈人乎?
伍 員:漁丈人是汝何人?
漁 者:吾父也!
伍 員:當日吾與漁丈人相逢於此,相呼於蘆花深處,四顧無人,兩心獨知,及吾登岸東
    遊,丈人連舟而溺。
漁 者:吾父複姓聞丘,名亮,吾即其子聞丘成也!昔明輔逃難江口,吾父駕舟東渡,見
    於饑餒,曾命吾持鱸魚之羹餉子,子與吾父隱名相呼,一為漁丈人,一為蘆中人
    ,吾已聞知,如何不識?
    (子胥躬身便拜。)
漁 者:近聞明輔東投,握吳重權,席捲荊襄,以酬素志。今又移兵伐鄭,鄭伯恐懼,因
    出榜令有能退吳兵者,裂土封官。吾自忖度,明輔乃寬仁大度之士,故敢來冒請
    乞罷伐鄭之兵,不知尊意若何?
子 胥:(子胥笑曰)子原為鄭而至,吾本欲踐平鄭地以雪仇!今感汝父之德,未能補報
    ,鄭伯既許爾裂土封官,吾暫屯兵東界,子可入朝請職,待你受封之後,吾始退
    兵,倘彼失信,吾即催兵攻城!
漁 者:(聞丘成曰)吾乃鄭之小民,世荷國恩,不忍社稷危亡,君囚城陷,吾非為富而
    來也!明輔大兵一退,成即埋名隱姓,遁於江湖,豈可上書獻績而貪富貴乎?
子 胥:(子胥歎曰)吾子內不失君,外不失友,實高賢之土!員何敢不從?
    (遂取百金謝成,即日班師,成亦遜謝,遂攜妻子遁於江湖。)
    (鄭伯聞之,使人遍求不得,乃旌其閭。)
    
    
266**時間: 地點:
    (卻說孫武之兵回至吳都。)
    (吳王親自出城迎接入朝,君臣慶賀,賞功罰罪,封孫武為大司寇,伍員為相國
    (,伯嚭為太宰,厚待唐、蔡二侯,令其領兵歸國。)
孫 武:(孫武告吳王曰)臣聞王者不矜功,伯者不失時,當今諸侯惟楚為盛,楚自我兵
    一伐,吳之名震天下,主盟奪伯,正在於此,不如乘時征伐,以圖中國盟主,有
    何不可?
吳 王:越為國家邊患,不可不伐!若欲圖霸,必先伐越,而後及於列國。
孫 武:越雖近吳,然王孫駱曾屯兵於龍門山,截其來路,可緩而不可急。齊人強悍,日
    擾邊疆,不可以不先征!依臣之見,莫若先伐齊,然後及越。
    (吳王從之。)
    (復命孫武為元帥,專毅為先鋒,發兵十二萬,即日東征。)
    
    
267**時間: 地點:
    (當時,齊魯年年交兵,景公用晏嬰之謀,穰且之勇,會侵魯汶陽之田。)
    (至是,魯定公用季桓子之言,升任孔子為司寇,攝行相事,百姓樂業。)
    (齊景公聞之大懼,謂群臣)
謂群臣:孔丘,聖人也!魯國任用,必謀於齊,卿等有何妙計?
晏 子:臣聞親鄰睦近,國之大寶!魯公既用孔子,吾齊理合與之請和定好,庶無侵害。
    (景公然之。)
    (遂修書遣使,約與魯公會於夾谷,以尋舊好。)
    (使者逕投魯國,來見定公,呈上盟書,定公覽其書曰:大鎮魯公閣下,伏惟吾
    (齊與魯,實皆周之功臣子孫,故其地境相連,邦為唇齒。)
    (近因小忿,致違尊顏,今思先君呂尚與周公姬旦,尚德比義,其輔周家,不忍
    (自相攻擊,上辱先人。)
    (茲欲尋盟定議,以通兩國之好,敬於齊魯界上,夾谷山前,設壇立會,至期幸
    (屈大駕一臨本地,少敘舊好,荷德不沒。)
    (定公看完,令使者退,以容商議。)
定 公:(曰)齊人既以尋盟相會,不往是示之以弱也!
    (定公猶豫不決。)
    (左班閃出一人,身長七尺,腰大十圍,河目海口,龍額龜脊。)
    (眾視之,乃曲阜人也,姓孔名丘字仲尼。)
定 公:司寇有何議論?
使 者:(孔丘曰)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古者諸侯出疆會好,必具左右司馬相從,臣
    固不才,願保聖駕而往!
    (定公大喜,遂率群臣往夾谷之會。)
    
    
268**時間: 地點:
    (卻說齊景公與數文武將赴夾谷,前軍來報,孔仲尼親從魯公赴會。)
景 公:(景公大驚曰)孔丘自至,必有機變,卿等有何計策?以備對拒!
使 者:(大夫犁組曰)先令萊夷之兵列於壇下,待二君合宴,詐使夷兵舞劍助樂為名,
    舞至座前,就擒孔丘並魯公而殺之,鼓兵入魯,則其國可滅矣!
晏 嬰:(晏嬰諫曰)不可!
    (景公不聽,令諸將依計行事。)
    (及至夾谷,與定公相見,各登壇揖讓相遜,正在獻酬之間,齊大夫犁鉏進曰)
定 公:筵前無樂不歡,請奏樂舞劍,以助君歡。
    (齊侯許之。)
    (於是,閃出數十萊夷,身穿獸皮,面嵌金珠,執長槍短劍,鼓噪上壇,交舞於
    (二君之側。)
    (魯國司馬見萊夷有欺魯公之意,亦將出兵對敵。)
孔 子:(孔子止曰)不可!吾當以禮退此匹夫!
定 公:(乃歷階而上告齊侯曰)兩君會好,夷狄何敢如此?夷不亂華,裔不謀夏,此非
    明公本心,無乃有司者進之!
    (景公麾萊夷下壇,二君將復歡飲。)
    (犁鉏見計不行,復遣一起優倡侏儒奏淫樂於壇下,少頃登壇作戲於座前。)
孔 子:(孔子又趨進曰)匹夫熒惑諸侯,其罪當誅!
    (魯將軍茲無旋,遂仗劍盡驅而斬之。)
孔 子:(齊皆失色,二君將定盟誓,梁丘據書曰)今定盟以後,齊有征伐,魯當助之,
    有故違者,神明誅殛。
孔 子:(孔子亦書曰)今定盟以後,齊不還我汶陽之田,神明誅殛!
    (景公大懼,默謂群臣)
謂群臣:魯以君子之道匡其君,而卿等獨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寡人愧作無及,盍還汶陽
    之田,方免吾辱!
    (晏嬰即書田券,退還魯君,各相辭謝而去。)
    (景公被魯君羞辱一番,又退汶陽之田,快快而歸。)
    (將及城郭,哨馬)
哨 馬:吳遣伍員、孫武,大兵十二萬,漫山塞野而來,聲言欲東伐齊。
晏 嬰:孫武世之名將,善用兵機,兼以伍員舉鼎之勇,所以大兵南渡破楚而還,今若伐
    齊,必有爭伯之意,吾齊所恃以相救者惟魯而已。今魯用孔於,機變不常,我若
    出兵拒吳,魯必乘虛伐我,內外受敵,社稷必危!不如修書遣使,投見子胥,與
    之求和。
    (景公然其言。)
    (遂以金帛數車,修書遣晏子往吳寨。)
    (時,子胥之兵屯於瑯琊山下,晏嬰至寨,子胥迎入,序賓主而坐,晏嬰將書及
    (金帛度與子胥。)
子 胥:(子胥辭曰)此吳王之命,員不敢專,大夫必欲求和,可見吳王,員不敢許。
    (晏嬰東渡吳江,入見吳王,將書及金帛呈上,吳王令退,容與群臣商議。)
    (晏嬰辭出,吳王問群臣可否?伯嚭)
伯 嚭:吾乃周之親國,不能與中原諸侯交通者,以未嘗與中國結婚也!今齊既懼,前來
    求和,遣使報聘,告以世子未婚,請與大國結姻,倘齊肯許親,則吳從此可通中
    國,如其不許,必鬚髮兵征伐,不可與之講和!
    (吳王甚喜,厚待晏嬰,遣伯嚭入齊求婚,二人逕投齊城,來見景公,俱述吳王
    (求婚之事,景公勉強以女許之。)
    (伯嚭謝恩出,安於驛。)
伯 嚭:(梁丘據告景公曰)吳乃蠻夷之國,豈可以千金郡主,遠嫁外夷?
景 公:吳以威挾親,既不能驅東齊兵甲,與之相拒,又不受令以抗婚,是絕物也!
    (遂召伯姜出嫁於吳伯。)
    (姜辭父登車,景公送之出城,涕泣而別。)
    (伯嚭引公主歸吳。)
    (吳王大喜,令設宴與太子破秦成親,並召伍員、孫武班師。)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八十回 吳越槜李大交鋒 孔仲尼週遊列國)
    
    
269**時間: 地點:
    (當時,吳王以齊楚降服,四方寧靜,遂生荒游之心,築姑蘇台,建華政宮,縱
    (游畋獵無度。)
    (孫武、伍員累上表請伐秦、晉,以圖霸業。)
    (吳王不從,孫武謂子胥曰)
孫 武:天道循環而不已,今吳王自矜強盛,耽淫玩樂,吾與子功成不退,必有後患!
    (遂上表辭官,吳王許之。)
    (孫武復歸齊國,隱居不仕。)
    (居數年而亡。)
    (後世史官有詩云:將軍一出冠群仙,破楚強吳勢赫然,法正宮娥堪捍敵,至今
    (傳誦十三篇。)
    (又武成王廟有詩贊孫武曰:吳何以強,將得其人。)
    (兵法既用,國令乃申。)
    (服齊扼晉,破楚敗秦。)
    (一十三篇,名隨時新。)
    (時,越王允常有伐吳之意,只怕孫武,不敢侵界。)
    (允常臨終時,囑其子勾踐曰)
其 子:吳王邊境之患,不可不慎,但孫武在朝,未可輕舉。
    (至是,勾踐聞吳王荒淫,孫武辭職,欲起兵伐吳,整日操練。)
    (時,吳將王孫駱,屯兵龍門山,以扼越寇。)
    (哨報越王將欲伐吳,王孫駱分兵堅守,即時具表見吳王。)
    (吳王不聽,伯嚭)
伯 嚭:越有大喪而欲伐我,此天亡越,不可放過!
    (吳王然之。)
    (遂調王孫駱為先鋒,伯嚭、專毅為左右翼,親率大軍繼後。)
伍 員:乘人之喪者不祥,因人之亂者無勇。勾踐雖有吞吳之意,但令王孫駱緊守關隘,
    足拒其兵,何我王征?
    (吳王不聽。)
    (伍員與夫差守國,即日起兵征越,會兵於龍門山。)
    (哨馬馳報越王。)
越 王:先發者制人,後發者制於人。
伍 員:部中誰敢引兵出敵?
范 蠡:臣聞孫武辭官,伍員守國,吳王此來無能為也!大王火速親征,必得全勝!
    (勾踐然之。)
    (以胥犴為先鋒,諸稽郢為保駕,大發精兵十萬,出城與吳兵相遇於槜李。)
    (令先鋒初交一陣,各無勝負,然吳兵隊伍整齊,戈甲精銳,越人望見,歸謂范
    (蠡曰)
勾 踐:吳兵不可久持,必得奇計,方可挫其銳氣!
    (范蠡便戒先鋒,本部之兵,帶珍禽上陣,無者斬首,又取該死重囚五百,各袒
    (衣露體,帶劍上陣,眾人莫知其意。)
    (次日,兩兵對陣,越王親自出馬,大叫)
越 王:姬光無故乘人之喪而犯界,何不出馬答話?
    (道猶未了,吳兵陣上,兩行校刀手,擁出一員將士,飛馬舞槍,奔勾踐殺來。
    ()
    (勾踐視其旗幟乃闔廬之號也!更不答話,交戰二十餘合,勝負未分。)
    (越先鋒胥犴引兵衝出,兵卒各帶一禽獸,殺入場中,盡拋禽獸於地,吳兵爭欲
    (取之。)
勾 踐:(專毅斬卻數十收禽之卒曰)此誘我爭禽獸而後亂擊,誰敢再取禽獸?
    (於是三軍奮力衝殺一陣,越兵不能敵,敗走十餘里,吳王乘勢追及。)
    (越驅五百重囚,俱各袒衣加劍於頸,跪阻吳王)
吳 王:吾主越王,謀不量力,所以冒觸王怒,今且進退無門,臣等願以死代乞大王抽兵
    !
    (吳王大怒,喝令斬之。)
    (吳兵爭斬人,忽山後大喊,越將姑浮引兵抄出,諸稽郢、胥犴引兵殺出,將吳
    (王困於攜李城下。)
    (專毅左衝右突,斬兵數千,越將不敢迎敵。)
    (勾踐在城上望見,速令四下放箭,矢如雨下,專毅前遮後擁,翌蔽吳王,破秦
    (被箭傷死,吳王中箭倒於馬下,胥犴欲斬吳王,專毅雖被重傷,奮力救護。)
    (時伯嚭與王孫駱各引兵殺至,專毅翌蔽吳王亦突圍殺出,姑浮用戈望吳王一刺
    (,損一足指,翻於馬下,失卻一履。)
    (王孫駱、伯嚭雙馬救回吳王,專毅斷後擋住。)
    (越兵亦不來追,收吳王之履,盡取槍刀旗鼓而還。)
    (吳王兵十喪八九,走入陘城。)
    (伍員與夫差聞吳兵殺敗,亦引兵來救,君臣父子相向而哭。)
吳 王:孤自引兵破楚,未嘗戰敗,今日不納明輔之言,挫於勾踐,折兵六萬,損一太子
    ,何日能雪此恨?
伍 員:勝負兵家之常,王何深慮,但願大王善保龍體,回朝再整兵戈,一戰可破小越!
吳 王:孤率大兵出吳,今日十喪八九,有何面目再渡江東乎?但願公等盡心以輔夫差,
    雪吾此恨足矣!
伍 員:(又召夫差曰)汝忘越王之殺爾父耶?
夫 差:(夫差哭對曰)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吾何敢忘!
吳 王:吾兒有志如此,雖死何恨!
    (言罷,卒於陘城。)
    (後居士有詩曰:吳越交兵槜李城,多謀能敗失謀人,闔廬千乘難歸國,枉使夫
    (差積恨深。)
    (又史臣評曰:闔廬為人,寬厚恭儉,雖為千乘之君,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
    (不崇壇,器不雕鏤,宮室不觀,舟車不飾,衣服財用,擇不取費,親恤百姓,
    (優憫士卒,故能任用孫武,交納伍員,一舉破楚服齊,遂成霸業。)
    (然所惜者,任賢有二,謀不慮遠,末年頗好遊獵,一拒子胥之謀,遂殆身於攜
    (李,又豈不為賢明之累耶。)
    (夫差制服發喪,歸葬都城之西海湧山下,然後即位。)
夫 差:(謂子胥曰)先王曾以重仇囑孤,孤欲興兵雪仇,卿意何如?
子 胥:大王初登寶位,將士爭戰疲苦,未可輕動,只宜定國恤民,屯糧練將,待時而動
    ,方可克敵!
夫 差:吾父之仇,夢寐不忘,焉可苟延歲月?
子 胥:昔先王伐越,臣曾苦諫,先王不納,故有是敗。大王志在雪恥,但東交齊、魯,
    念念不忘可也,何必速就。
    (夫差然之。)
    (遂遣使入齊,借兵求好,又令大小群臣,但凡出入宮殿者,則呼曰)
群 臣:夫差爾忘越人之殺爾父耶?
夫 差:(夫差即應曰)不敢忘也。
    (心憂志苦,一念常在伐越之間!後人有詩曰:越敗吳兵勢未休,夫差苦志更心
    (憂,君臣相警圖東伐,常記當年殺父仇。)
    (吳使入齊,借兵求好,當時晏子已死,魯用孔仲尼為政,國中大治。)
    (齊景公懼魯強盛,梁丘據奏曰)
齊景公:禮子秉魯國之權,從會夾谷,便取汶陰之田,若久用於魯,吾齊必危!
景 公:奈何?
齊景公:(丘據曰)臣聞季桓子當權,盍用美人間之,孔子聖人,見色必辭官去位。
    (景公然之。)
    (選城中美女八十人,各服文采之衣,奏宮中之樂,又揀良馬三十匹,金帛二十
    (車,遣使進於定公。)
    (定公意欲不受,季斯悅美女之色,勸公娶之,群臣皆諫不可受。)
群 臣:(季斯曰)齊畏吾國,故來進貢,如若不受,恐塞貢獻之意,受之是也!
    (定公遂受之。)
    
    
270**時間: 地點:
    (一日,定公飲宴,便美友歌舞,遂荒國政。)
定 公:(仲由告孔子曰)魯君臣淫荒酒色,吾師豈可更立於朝乎?
    (孔子即日與數弟子出魯,投衛過匡。)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