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 至 第二〇〇
191**時間: 地點:
(卻說秦康公聞晉楚交兵,而晉國將士自相戕擊,召士會謀議伐晉。)
士 會:晉之謀士獨趙盾懷遠,臣聞盾與蒯得等結仇,乘其國亂而伐之,一舉而晉可滅。
(康公然之。)
(遂令西乞術為先鋒,先蔑副之,士會為參謀,自督精兵二十萬,殺奔羈馬而來
(。)
(羈馬守臣史駢,堅閉不出,連夜入晉告急。)
(晉侯靈公議論遷都,趙盾止曰)
趙 盾:秦兵乘吾國多亂,故起兵犯界,如若遷都,必然見怯,請兵五萬與臣,必破秦矣
!
(公然之,遂與兵五萬。)
(趙盾率兵至羈馬,問史駢何以出戰?驕與盾曰)
趙 盾:秦兵遠來,糧草必然不繼,但深溝高壘,待其糧盡而回,然後擊之,可得全勝。
(盾然之。)
(使苟林甫、郤缺、范無恤、趙穿,各引本部兵分守四門,毋得輕戰,自與韓厥
(、胥申三人監巡城池,秦兵不能攻戰。)
(畢竟攻城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十四回 晉士會自秦逃歸 楚莊王納言定霸)
士 會:(秦康公問士會曰)晉兵堅守不出,我之糧盡,難以久持,必用何計以決勝負?
士 會:臣聞趙盾之弟趙穿者,乃晉侯靈公之婿,自幼輕狂,不知兵事,今聞趙盾使他守
東門,若使人在東門辱罵,穿必出戰,一破東門,則三門俱陷,破晉必矣!
(康公悅。)
士 會:(是夜,使人在東門辱罵!趙穿受辱不過,來告趙盾曰)養兵練將,正在備敵,
大兵今與秦將持,堅閉不戰,非大丈夫所為,爾等不戰,我即引本部開東門迎敵
矣!
(趙後再三戒之,穿始歸守東門。)
(秦兵又來辱罵,趙穿不稟中軍,引副將史謙殺出,被先蔑與西乞術雙馬夾攻,
(困在城下。)
(趙盾與管臣聞知趙穿被困,盾忙令諸將一齊殺出,秦兵勢不能敵,披靡大敗,
(晉兵追至河曲收軍。)
士 會:(正欲搬師,忽一人突入轅門告趙盾曰)趙穿故違軍法,擅出東門,元帥不斬首
示眾,是私其弟也!
(眾人視之,乃趙盾府中步軍韓厥也!眾皆為之惶恐。)
視 之:(盾乃改容曰)韓厥直言無隱,義能報眾。
(喝令斬趙穿!然後班師。)
(眾將以穿為晉侯之婿,元帥之弟,皆下跪哀求曰)
晉 侯:此亦其部將史謙同罪,乞斬史謙,足可示眾!
(趙盾不許,韓厥請曰)
韓 厥:元帥可從諸將之保。
(方斬史謙,笞趙穿,罷其官職,大軍班師回朝。)
(晉靈公大悅,重賞諸將。)
趙 盾:(趙盾告靈公曰)韓厥直言無隱,義能報眾,臣請以中軍元帥讓之!
(韓厥辭不敢受。)
(靈公遂拜韓厥為左司馬,使趙盾、趙穿各復原職。)
(後人有詩云:韓厥秉公無避勢,趙宣服義肯辭名,二臣皆是晉邦杰,高出庸夫
(妒忌心。)
(二人謝恩出朝,趙盾回歸而喜曰)
趙 盾:晉有韓厥,吾不憂矣!
杵 臼:(其從臣公孫杵臼進曰)元帥以韓厥為晉國抵柱,不知士會、狐射姑為晉國禍患
!
趙 盾:然則若何?
程 嬰:公為正卿宜會同僚,謀返二子,則晉無所慮。
(盾召韓厥、郤缺、魏顆三大夫議曰)
魏 顆:士會在秦,狐射姑在狄,者終為國患,何以謀之?
韓 厥:射姑功臣之子,士會晉之智士,二者雖有大罪,不應逐之於外,可令人清還。然
狐射姑在狄須召之便歸,士會在秦,秦伯知其賢能,必不肯放,須設計誘之,方
得其還。
趙 盾:當用何計?
趙 盾:(忽有後生,從旁出曰)吾有一計,能扶士會而歸?
(眾人視之,乃下軍神將魏壽餘也。)
趙 盾:伯齡有何計策?
由 餘:吾單騎奔秦,詐降秦伯,誘士會而歸!
魏 顆:吾兒不能成功而歸,必斬汝首!
(餘受命而往,眾人皆散。)
(獨趙宣子與數從者在後,行至首山桑樹下,見一餓夫曰)
從 者:吾乃齊之儒士,姓靈名輒,宦游三年,囊金殆盡,又沾饑病,所以在此彩桑,餓
不能起。
(盾恤之,令取壺飡酒飯遺之。)
從 者:(輒食而懷其半,盾問其故?輒曰)吾有老母在,故當奉母。
魏 顆:(盾謂左右曰)此孝人也!
(又賜金帛酒米而歸。)
(史臣有詩曰:綠畝桑田二月初,趙盾田獵獨歸時,壺食不哺濟靈輒,他日何人
(出禍危。)
192**時間: 地點:
(卻說魏壽餘單騎奔入西秦,遍訪士會、先蔑,國人皆曰先蔑已死,士會已為中
(軍參謀。)
(魏壽餘入朝,告康公曰)
士 會:臣乃晉公臣魏犨之孫,今晉國趙盾為政,欺傲同列,前此一戰,趙穿違法歸朝,
反責臣父,故臣父令臣特來投降。
(康公問士會真否,壽餘私攝士會之足,士會知其行計,救己歸晉,乃詐告康公
(曰)
士 會:晉人多詐,壽餘若是真降,必須以何物獻功!
魏 顆:(壽餘忙出文書獻曰)明公能收壽餘,願以魏之地土,獻為進身之功!但臣眷屬
在魏,士會晉舊臣,知其道路,乞以士會同臣保取家屬歸秦,然後具兵收魏。
(康公大喜,遂令士會從壽餘取家屬。)
士 會:(士會諫曰)晉人,虎狼也!倘知臣過晉,擒臣刺之,則臣之妻子在秦者,主公
又殺之,無益於君,徒斃於己,臣不敢往也。
(康公不知士會為詐,乃曰)
乃 謂:卿宜盡心而往,若得魏地,重加封賞,倘被晉留,孤當送還家口。
士 會:(左大夫繞朝諫曰)不可!此晉人見士會用於我國,故使壽餘行詐,以挾其歸耳
!
(康公不聽。)
(士會與壽餘慌忙跑出,繞朝以馬鞭贈士會)
士 會:子莫謂秦國無人,但主公不用我言,持此鞭速歸,若遲則禍至矣!
(士會拜謝上馬,往河東而進。)
(史臣有詩云:策馬揮衣古道前,慇懃贈友止係鞭。)
(休言秦國無名士,怎耐康公不納言。)
(二人走離咸陽,行數日,忽有一少年將軍擋住前路,壽餘視之,乃趙盾之子趙
(朔也。)
(三人下馬相見,餘曰)
由 餘:子何往耶?
士 會:(趙朔曰)吾奉父命引兵前來接應。
(二人喜不自勝,入朝見靈公。)
(士會肉袒待罪,靈公)
靈 公:卿無罪也!
士 會:(忽報)狐射姑自狄逃歸。
(靈公各赦其罪,使復原職。)
(秦伯亦令人送士會之妻子而歸。)
趙 盾:國家多亂,皆由文武不和。今士會、狐射姑既歸主公,宜定例諸臣之爵,使其和
睦,以輔邦家,然後達盟以會諸侯,服者懷之,違者征之,則德威兼著,而文公
之霸可續矣!
(靈公善之。)
(於是封趙盾為左班上卿,苟林甫為次,郤缺為下卿,魏顆為右班上卿,韓厥為
(下卿,其餘文武備進一級,大宴群臣。)
(酒至數巡,忽報周大夫尹聃啟至,靈公召問來故,祟聃啟曰)
靈 公:國家自頃王嗣位六年,朝綱大政,皆是周公閱與王孫蘇專秉。今頃王已崩,閱與
蘇爭政,不立新君,國中無主,故吾來告投,乞盟主繼文公之業,興師以定周亂
,則諸侯誰敢不服於晉。
(靈公問於群下,趙盾)
趙 盾:齊桓晉文皆由定天子而服諸侯,今晉為中國盟主,不可不救。
(靈公遂令趙盾以平周室。)
(盾至成周,率群臣立頃王之子班即位,是為匡王。)
(盾奏匡王,赦閱與蘇之罪,復二人原職)
二 人:朝權待天子自為裁務,爾等宜和睦以輔周室,再有爭競,吾即具兵來伐!
(周公閱與王孫蘇皆唯唯受命。)
(匡王重賜趙盾。)
(趙盾辭歸,告靈公曰)
趙 盾:王位既定,速以檄會諸侯,然後以議征討。
(靈公悅,令胥甲引五百壯士,築壇於晉。)
(楚界上。)
(遣使遍告諸侯,約本歲八月會盟。)
(骨甲引兵築下盟壇,早有人報於楚。)
(是時,楚穆王已段,其子莊王名旅,即位三年,不理國政,築九層之台於後宮
(,左坐楊、趙二位夫人,右懸鐘鼓一切樂器,終日飲樂,並無休息。)
(是時,子文已死,鬥克以下,因進諫被誅者七十二人,群臣皆為緘口,不敢再
(諫。)
(及聞晉會諸侯,上大夫伍參,下大夫蘇從,相謀曰)
諸 侯:主上耽於酒色,不理朝綱,今晉將會諸侯,必然圖楚,此事奈何?
伍 參:(蘇從曰)食君厚祿,處於高位,愛其死而不謀其君,非忠臣也!
(二人侵早入朝,莊王正擁二姬而坐,擊鼓鳴鐘,歡笑自若。)
二 人:(蘇從諫曰)臣聞晉會諸侯,欲吞荊楚,臣荷國恩,不忍坐視,願我主罷鐘鼓而
絕女色,總朝權以圖政治,則社稷生民不勝幸甚!
(莊王聞蘇從之諫,本欲立斬,但念其為先朝老臣,不忍殺之,但緘默不答。)
(伍參見莊王不納蘇從之諫,乃從旁進曰)
伍 參:臣昔者奉使過曹,見一大鳥集於枯桑之上,荊棘圍繞其樹,而此鳥竟不飛不鳴,
臣問牧夫為何鳥也?牧夫對臣曰:『此名癡鳥。』臣問:『何謂癡鳥?』牧夫曰
:『此鳥集於枯桑,三年四圍,積棘漸長,將刺其身,而此鳥竟不飛不鳴,此非
癡鳥而何?』
二 人:(莊王悟曰)此鳥三年不飛,飛則沖天;三年不鳴,鳴則驚人。大夫以癡鳥比寡
人,以枳棘比國亂耳!
(遂援佩刀,斬斷鐘鼓之懸,屏退楊、趙二姬,便理國事。)
(潛淵讀史詩云:鐘鼓闐闐集美姬,莊王心志正昏迷,諫臣不激沖天鳥,楚國焉
(能霸晉齊。)
二 人:(莊王既納二臣之諫,絕鐘鼓之音,遠美人之色,謂二巨曰)寡人失道,以致好
樂耽色幾至亡國,今者感二子之諫,便加臣為正卿,同理國事。
伍 參:(蘇從辭曰)臣才力卑微,不能練達治體,王若圖霸,必舉孫叔敖為政可也!
(莊王大悅。)
(遂令安車駟馬,聘得叔敖入朝。)
(王問其何以治國?叔敖)
叔 敖:治國莫若報仇,吾楚東征西討,威震荊襄,自城濮一敗,喪師二十萬,國勢遂弱
,不能復霸中原,今大王欲復先王霸業,整理朝綱,必須先伐鄭國,以報狼淵之
仇,然後長驅入晉,中原唾手矣!
(莊王從之,遂拜叔敖為令尹,范山、蘇從、伍參、鬥越椒等各加級,大發精兵
(伐鄭,早有人告知鄭穆公。)
(穆公令堅守城池,差人往晉求救。)
(是時,晉靈公自會諸侯,國中頗見太平,靈公遂肆其志,重斂民財,在後宮築
(九層之台,盡飾金珠寶翠,三年不能成功,民亦多勞力而死者。)
(右大夫荀仲山諫之,靈公大怒。)
岸 賈:(下大夫屠岸賈進曰)仲山妄談國政,遷辱當今,合該處死。
叔 敖:(公遂令荀仲山詔言)自今再諫者滅族!
(於是,諸大夫側目相視,不敢強諫。)
(靈公又於桃園內築高台,與岸賈各執一弓,從台上彈丸射之,以打鳥為辭。)
(詔使下民聚觀,百姓蟻聚,靈公與岸賈交相放彈,彈丸單打百姓之眼,以觀其
(避丸為樂。)
(百姓被打傷者,號哭震天,靈公大笑。)
(少頃,膳夫進熊蹯,靈公食之未熟,即令押出膳夫斬之!趙盾與士會在朝外,
(詢問其故?膳夫哀告其幕,趙盾止之,遂攜士會入見。)
(畢竟如何進諫,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十五回 晉靈公怒遇趙盾 晉楚軍黃河大戰)
士 會:我行入諫,倘不見納,則子然後繼之!
(盾悅。)
(士會即先入諫。)
(時,靈公見士會親身入朝,知其進諫,佯為不知。)
(士會進伏於溜,公曰)
士 會:下卿有何議論?
士 會:臣非有他故,但願我主愛民理政,憂國去讒足矣!
靈 公:(靈公大慚曰)此寡人之過,自今當從卿言而改之。
士 會:(土會頓首曰)人誰無過,能改為善,明公改過,實社稷生民之福也!
(遂謝恩出朝。)
(士大夫各相慶賀。)
(次日,靈公複游桃園,打彈如故,趙盾聞知,慨然歎曰)
趙 盾:吾為國家正卿,坐視君為無道,豈忠臣乎?
(遂具表往桃園進諫,公覽其表曰:進諫臣趙盾,誠惶誠恐,稽首再拜上奏。)
(臣聞先王尚德,故列上而表親親,末世角力,特效謀以呈勇。)
(竊觀列國之中,我疆最強,諸侯之眾,吾晉獨盛。)
(蓋論姓,則與周室同宗;談霸則與秦、齊並駕,故勛著王家。)
(桓公輔周而東遷,世主夏盟,文公敗楚於城濮,及至襄公接霸,光震先人,兵
(出崤山,擄孟明而成搖西土。)
(甲屯箕邑,斬登雲以名動羌胡,赫赫彬彬,可謂善繼志而能強國者也。)
(奈何列國未服,諸將先終。)
(君幼嗣位,國勢奄奄。)
(秦、楚縱橫於外,不能拒敵。)
(群臣妒忌於中,未得靖安。)
(正主公憂勤惕厲之秋,宵旦戒懼之時,然而廢馳乾綱,崇台是務,戕賊民命,
(打彈是圖。)
(只思金壁熒煌,以娛目下之歡,不知涂膏釁血,終釀未來之禍。)
(且萬民為國家根基,斬刈如同草芥。)
(六諫乃朝廷股肱,誅戮譬若按蟻。)
(此皆讒佞在旁,蠢惑聖明之聰;姦淫近側,醞釀晉邦之咎。)
(是以臣悼國有纍卵之危,不避斧鉞之戮,冒死而進。)
(伏望尚德崇仁,遠姦淫而理國政;立綱除紀,親近忠諒,以馭朝權;黜罷台榭
(,警戒遊玩。)
(外服秦、楚,中合諸侯,丕霸功,以紹先業;宏大猷,以振中興。)
(則臣不勝激切屏營之至。)
(靈公覽表大怒,便欲殺之。)
靈 公:(先谷與屠岸賈密諫曰)不可!趙盾為國之正卿,主公殺之,恐招訕謗,不如姑
納其諫,令一力士刺之,庶幾不得誅大臣之過!
(公然之,受盾諫,竟許以次日即改。)
(趙盾出,靈公)
靈 公:誰可行刺者?
岸 賈:有一壯士,姓鉏名麑者,其人膽大驍雄,如使行刺,其事必成!
(靈公大悅,遂召鉏麍,賜其酒食而往。)
(麍挾匕首。)
(潛人盾家。)
(時當五鼓,盾整衣冠,正欲趨朝.天色未明.坐而假寐,麑搶人庭前,正欲拔
(劍,見盾整衣端笏.坐寐待日.乃退而歎曰)
靈 公:趙宣孟不忘恭敬.民之主也。殺民之主為不忠,承君命而不能就,為不信,不忠
不信.何顏立於天地間哉!
(遂觸槐樹而亡。)
(靈公知鉏麑行刺不成.憂懼事泄。)
岸 賈:因事就計,方可有成!主公許今早入朝,不如詐宴以酒,使甲士伏於門外殺之。
(趙盾果然入朝,靈公)
靈 公:孤承卿等之諫,今日出朝聽政,合宴文武,然後議事。
(群臣再拜就宴,酒過五巡,趙盾有引車之士名提彌明者,知有伏兵,乃歷殿階
(曰)
趙 盾:臣侍君宴,不過三爵而已,今酒過五爵,非禮也!
(遂扶趙盾而出,靈公遂逐獒犬噬盾,被彌明打死,盾顧謂靈公曰)
靈 公:君之獒不如臣之獒也!
(忽朝中甲士四起,彌明力戰而死,趙盾失卻引車之士,步走出朝,有一人背盾
(逃出城外,盾問)
趙 盾:汝何人也?
靈 公:吾乃桑中餓夫,承公之德,今日故來相救。
(不通姓名而去。)
趙 盾:此齊人靈輒也!
193**時間: 地點:
(須臾,盾府中甲士漸至,追跟城外,趙穿聞盾被難,遂率本部殺入中朝,靈公
(知之,走入桃園,趙穿趕入,遂弒之。)
(滿朝文武及城中百姓皆怨靈公無道,及趙穿兵亂,眾皆不救,所以被殺。)
(史臣有詩云:晉國山河莫可儔,靈公失德近亡侯,築台費盡生民血,打彈宜枯
(百姓眸,野廢農桑無所恤,邊生烽火不知愁,倉皇禍起蕭牆內,身入桃園遂弒
(休。)
(東屏先生讀史詩云:颯颯秋風九月天,桃園戈甲孰知先,靈公一伏亡軀劍,趙
(孟何能脫趙穿。)
(既而,趙盾聞靈公被弒,慌忙回朝。)
(時,朝中群臣議論紛紛,盾告同僚曰)
群 臣:國家多難,皆因主幼,今文公少子名黑臀者,年長且賢,合奉嗣立,庶幾國亂方
息!
(六卿皆然之,遂奉黑臀即位,是為成公。)
(群臣朝裡散歸。)
岸 賈:(屠岸賈密奏成公曰)趙穿弒先君皆盾所謀,主公何不斬此賊,以戒將來乎?
成 公:(成公怨賈曰)先君失德皆汝匹夫蠱惑,趙盾亦被汝害,念汝先朝老臣,姑赦汝
死,尚敢鼓舌以惑孤哉!
(岸賈滿面羞慚而去。)
194**時間: 地點:
(一日,出朝斬卻趙穿,謂群臣)
謂群臣:鄭被楚圍既久,若不速救,難以圖霸。
(六卿然之。)
(遂令荀林甫等為將,留趙盾守國,親率大兵十五萬,即日出城。)
(行至扈地是夕,成公卒於中軍。)
(荀林甫欲扶喪班師,韓厥)
韓 厥:不可!大兵救鄭,不幸喪君而還,是長敵國之志,而墮吾伯也!莫若遣兵送棺歸
國,與趙盾定君,三軍直抵救鄭,方可班師。
(眾皆然之。)
(韓厥遂奉喪歸晉,與趙盾奉其子儒即位,是為景公。)
(時,國中諸大臣皆從出征,唯趙盾獨任政事,累成寢疾,遂卒。)
(史臣有詩贊曰:趙盾存忠立晉朝,秉公持義濟國強,功名烈振先人德,卓出當
(時杰者儔。)
195**時間: 地點:
(卻說救鄭之兵至黃河,哨馬報,鄭城被楚困久,救兵不至,已出降於楚,楚兵
(已將歸國矣。)
(荀林甫問於諸將,士會)
士 會:救之不及,再戰何益?不如班師,以候再舉。
(林甫善之,遂令班師。)
韓 厥:(先鋒先谷曰)晉之霸諸侯者,以其扶傾救難故也!今鄭被難,大軍坐而不救,
非唯失鄭,亦失列國來服之心。元帥必欲班師,谷願率本部參建大功。
(遂出中軍,引本部兵濟河,與魏銙。)
(趙旃、趙嬰、趙恬五將來追楚兵。)
196**時間: 地點:
(卻說楚莊王班師已至於邲,聞晉兵追至,眾皆驚懼,下大夫伍參)
伍 參:昔吾楚遇晉兵敗於城濮,今日正是報仇之際,何不乘勢一戰,以消舊恨。
(楚王依言,遂調大軍轉屯於管城下寨。)
(忽聞寨外鼓聲大震,哨馬來報)
哨 馬:晉先鋒挑戰!
(楚王令勿出敵。)
叔 敖:不可!吾聞晉用荀林甫為中軍,必不能服眾,先谷為先鋒,矜傲,不如乘其三軍
本集而這擊之,必然得勝。
(楚王大悅,遂令三軍撥寨出敵。)
(先谷正在陣上挑戰,楚兵奄出,大殺一陣,晉兵不能抵敵,往本陣逃走。)
(楚兵鼓軍追至敖鎬,林甫慌忙無措,但令三軍退濟黃河。)
197**時間: 地點:
(當時,獨有士會先知晉兵必敗,令副將韓穿、鞏朔備得游船八百艘,安於河口
(,以備接應,其他皆無準備。)
(及大軍俱敗,十五萬兵一齊挨到岸口,船隻少,各要爭先上船,互相攀扯,船
(上之兵揮劍亂所,其手指落舟中,楚兵敵殺一陣,晉軍死屍填河,河水為之不
(流。)
(後人有詩曰:舟翻巨浪連帆倒,人逐洪波帶血流,可憐數萬山西卒,盡喪黃河
(作水囚。)
(楚兵亦不乘追,但奪其衣甲器械奏凱而還。)
(晉兵及登西岸,只存八百餘騎,步軍不滿一萬。)
(林甫引敗兵還見景公,景公欲斬荀林甫,群臣力保曰)
群 臣:林甫先朝大臣,雖有喪師之罪!皆先鋒故違軍法,所以致敗,主公但斬先谷,以
戒將來足矣!何必妄斬林甫哉!
(公然之,遂斬先谷,復林甫原職,命六卿治兵練將,以圖報仇,群臣各散。)
198**時間: 地點:
(卻說先谷乃屠岸賈之黨,每欲作亂,以專朝政,只憚趙盾威嚴,不敢行出。)
(至是,趙盾已死,先谷被誅,岸賈欲謀盡殺趙氏,出朝與韓厥謀,韓厥不從其
(謀,走報趙朔,令朔早備。)
叔 敖:(朔曰)岸賈乃朝廷之倖臣,必欲殺吾,吾與敵,但子決不絕我趙氏之祀。
(二人號泣而別。)
(及天未明,岸賈果率甲士圍趙氏之宅,趙厥、趙屏、趙嬰、趙同、趙施一家老
(幼盡被誅戳,獨趙朔之妻,乃晉成公之妹,有孕在身,走晉朝宮中,居數月生
(一子。)
(岸賈聞知令搜宮中。)
(朔之門客程嬰,欲保全其子,問計於友人公孫杵臼曰)
程 嬰:子以死節與立孤二者孰難?
杵 臼:死節誠易,立孤實難。君為其難,吾為其易。
程 嬰:吾固當為,何忍累子?
杵 臼:吾與子皆趙孟門客,各受其思,今遇主大難,豈惜一死而使趙氏絕嗣乎?
(程嬰再拜而謝之,遂以己子付與杵臼,杵臼詐抱逃入山中。)
(程嬰藏匿孤兒,屠岸賈求趙氏孤兒甚急,程嬰乃入城大叫曰)
程 嬰:有能與我千金者,好獻趙氏孤兒!
(岸賈聞知,即召嬰問其故,嬰曰)
岸 賈:公孫杵臼與吾乃趙宣子門客,宣子生平,厚臼而慢我,故杵臼抱藏其孤,我所以
來告。
(岸賈大悅,賞嬰千金,令引士卒入山,並斬公孫杵臼與趙氏詐孤兒,其不知真
(者乃程嬰鞠育為子者也!岸賈盡殺趙氏,國中橫行,君臣皆側目,不敢相視。
()
199**時間: 地點:
(卻說楚王得勝班師,大賞群臣。)
楚 王:(令尹孫叔敖奏曰)昔吾在城濮之敗,皆因宋國而致,宋所恃者晉國而已。今晉
兵大敗,若吾鼓兵伐宋,宋來晉孤,中興之盟在楚為主矣!
(楚王大悅,遂發兵伐宋。)
(宋自成公被楚圍;得晉文公求解之後,國勢微弱,成公已歿,子昭公亦亡,其
(弟立,是為文公。)
(時,聞楚兵大至,文公欲出城降楚。)
文 公:(左司寇樂呂奏曰)昔者來遭楚圍,得晉解困,今不告求於晉而便降楚,他日晉
兵問罪,將何以對?
文 公:何以處之?
楚 王:(樂呂曰)只宜堅守,速遣使往晉求救。
文 公:誰敢往求救?
(右大夫樂嬰齊出班願往,公曰)
文 公:諾!
(嬰齊披掛,殺開血路,投晉告急。)
(時,晉景公正恨前仇,便欲起兵教來。)
晉景公:(下大夫伯宗曰)不可!鞭策雖長,不及馬腹。晉自敖鎬一敗,喪兵十五萬,至
今將疲國虛,楚之兵勢甚銳,焉可與敵?
景 公:若不救宋,焉能圖霸?
(』伯宗曰)
晉景公:不如遣一能言之士,告宋且勿降楚,詐稱我兵至,楚聞吾之救至,必然解圍,若
不解圍,操兵練將,救之不晚。
晉景公:(公悅)誰能往來?
景 公:(忽一人自外進曰)臣願奉使往宋!
(此人畢竟是誰,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十六回 晉解揚出使不屈 養由基百步穿楊)
(公視之,此人姓解名揚字聲遠,曲沃人也。)
視 之:(眾皆曰)聲遠抱忠心不貪大位,執古道不求名譽,非此子則不可往也!
(景公許之。)
(解揚遂與來使辭謝出城,將至衡雍,忽有數十游騎奄至,問是何人?解楊以其
(實告,游騎遂擄解楊而去。)
(宋使樂嬰齊尚差三五里聞知,遂匿林中方得脫難。)
(原來此數十游騎乃楚王差出打探者也,遂囚解揚來見楚王。)
(楚王見解揚,峨冠博帶,顏色端莊,又且聞其名譽,乃親出轅門,釋其綁縛,
(延入中軍賜坐。)
楚 王:(問曰)大夫欲往何國?
吾左右不識高士,自犯行軒,萬希恕責犨。
楚 王:(揚亦知其挾己,乃正色而告曰)臣奉寡君之命,往寬宋氏,教其堅守城池,不
可出降!
楚 王:大夫乃高明之士,懷仁慈之德,此回入宋,萬望改晉侯之命,教宋公出降,免致
屠陷生民,豈不美哉?
解 揚:大王倘不納三國之怨,解圍班師,庶免刀兵不動;果欲圍宋,臣當入宋報知,使
其堅守,焉敢政命,而令出降乎?
伍 參:(伍參從旁出曰)解揚抗拒吾主,何不梟之?
解 揚:(揚視參曰)人臣事君,知奉其令而已,何謂抗拒?
楚 王:(楚王笑曰)聲遠之言是也!然吾治兵百萬,圍宋三匝,宋城陷於目下,大夫更
令匆降,則是徒勞生民而已!煩大夫一言,教宋公出城降楚,免卻全城之命,亦
大夫之德也。
(解揚本欲不從,然在其掌握之中,不得不從。)
解 揚:(乃詐許曰)諾!
(於是楚王厚宴待之,令高車駟馬,送解揚至宋城下,密令將士守護,不與入城
(。)
(解揚至城下,大叫宋侯。)
(宋侯在城上相見了,解揚躬身謂宋侯曰)
解 揚:吾乃晉大夫解揚是也!奉使來告汝國,且勿降楚,吾晉之救兵不日將至矣!
(楚之將士聞解揚不改舊辭,齊喊一聲,擁解揚而去。)
(宋文公急令亂箭下射,楚兵奔走。)
(有步軍養由基架上勁管,望宋公端射一箭,宋公應弦落馬,倒翻城下,諸將救
(入朝去。)
200**時間: 地點:
(卻說楚兵提解揚來見楚王,楚王責其改辭之罪,喝令斬首!解揚)
解 揚:臣聞之,君能制命為義,臣能奉命為信,臣職在晉,故但知奉晉侯之命而已,豈
敢改命而布大王之令乎?
(楚王立命斬之!解揚脫衣伸頸,了無懼色。)
叔 敖:(孫叔敖)解揚辭氣慷慨有忠臣之風。況人臣奉使來告汝國,各為其主,乞大王
赦之!
(楚王俯思良久,令整衣冠,賜其車馬而還。)
(後晉杜預讀《春秋左氏傳》至此有八句詩曰:解揚豪傑士,重義若丘山。)
(奪帥吾知易,摧威卻不難。)
(精金堪百鍊,璧玉可重全。)
(雖蹈虎狼穴,執辭不變顏。)
(唐人姚鵠有詩云:楚戟林林困宋時,解揚出使只單騎。)
(堂堂正氣盛難屈,耿耿丹心勇怎欺。)
(款曲安能摧虎豹,盤桓談笑傲鯨鯢。)
(解揚既出,叔敖)
叔 敖:可令速攻,緩則晉之救至矣!
(薪水俱無,百姓餓死者如山積,至於易子以食。)
(拆骸而炊,號哭之聲震天動地。)
(時,宋公又被養由基射中一箭,不能起朝,聞楚兵攻城甚急,百姓又餓,乃謂
(下大夫華元曰)
乃 謂:城池將陷,救兵不至,吾豈忍困百姓哉?汝可出城,令楚兵暫退一舍,我當奉表
出降。
(華元從城上吊下,來見楚王。)
(王問來故?華曰)
楚 王:敝邑受圍日久,城中易子而食,,拆骸以炊,寡君不忍以虛城而陷百姓,將率文
武出降,然城下之盟,不敢奉命,乞退兵三十里,姑客奉表出降。
楚 王:(楚王側然歎曰)噫!此寡人之過也!
(遂令退屯三十里。)
(次日,宋文公與群臣,素服銜璧,膝行至軍門,楚王親扶而起。)
楚 王:(左大夫潘崇進曰)宋既納降,遷其舊主,來國而還可也。
楚 王:齊桓晉文,皆能繼絕,所以成霸。宋既納降足矣!何必來滅其社稷?
(遂受降表,使其群臣復治宋國,但不許更事於晉。)
(宋公群臣拜謝歸朝,大軍遂班師,此楚莊王之好處也。)
(後史官有詩云:春秋列國相吞並,絕滅山河若等閒,宋室既傾如反掌,大哉楚
(子保人全!)
(楚王既班師歸國,大宴群臣,俱各升賞。)
(居數月,周王差使者至。)
(楚子迎入,問其來故?使者)
使 者:今有伊、洛之戎陸渾大王有兵二十萬,圍周甚急,欲奪江山,天子以大王伐晉服
宋,威振中華,故遣臣來告急,乞大王與兵,定周滅戎,以安中國!
(楚子令退,姑容商議。)
(周使出,楚子問計於臣下。)
叔 敖:齊桓晉文能霸中夏,皆因尊周攘狄故也。今周王有戎狄之亂,大王掃清胡虜,以
安王室,則中國歸盟矣!
(楚子善之,遂欲興師救周。)
叔 敖:胡人全以弓弩為強,我南人不慣弓矢,今欲征胡,必先操演騎射,擇其能射者為
先鋒,方可出兵。
(楚子次日出城操軍,令三軍擺為左隊,不必操演長槍短劍,但試弓弩,懸先鋒
(印一顆於轅門,有能連射三箭中紅心者,帥許掛之。)
(道猶未了,閃出一員大將,頭戴「勇」字盔,身披黃金甲,挽弓架箭,望紅心
(連中三矢。)
(眾軍喝采,原來是鬥班之子子文之孫,姓鬥名克黃也。)
(楚子見其連中三矢,喜不自勝)
楚 子:還是將門之子!
(遂拜克黃為先鋒,使掛其印。)
(忽前軍隊中閃出一將,身穿唐貌甲,頭戴鐵兜盔,大叫)
克 黃:克黃留印,待我來掛!
(眾視之,乃潘黨之子,潘崇之孫,前將軍潘尪。)
楚 子:(潘尪見楚王曰)三箭中紅心,此兵家之常,何足為勇,臣能一箭貫透七重鐵甲
,吾王如不信,許臣試之?
(楚子今諸將各卸鐵甲,疊作一重,令潘射之。)
(潘挽滿鐵背弓,架上鑿山箭,高鐵甲五十餘步,端射一矢,直透七重鐵鎖,眾
(軍鳴金喝采,連箭帶甲獻上楚王。)
(楚王大悅,途取先鋒印與潘尪。)
(潘尪正欲掛帥。)
(忽步軍內閃出一卒,身高八尺,膊闊一圍,來見楚王曰)
步 軍:一箭貫七甲,此特兵家之勇,何足道哉?教場前有一棵楊柳,臣請先射鐵甲,再
射垂楊,乞以此印與臣掛之!
(王遂問其名姓?叔敖進曰)
叔 敖:此臣部下小卒,姓養名由基,昔日箭倒宋公,正是此士。
楚 王:(楚王大怒曰)無名小卒,敢與大將軍爭權!
(喝令斬之。)
叔 敖:(叔敖諫曰)不可!自古名臣顯將,皆起於卒伍,今大王欲募騎射征胡,何拘其
出身卑小也?
(楚子息怒,令由基試之,能則掛印,不能則斬!由基兜起掩心甲,架上連珠箭
(,去鐵甲八十步,端發一矢,直透鐵鎧。)
(鼓角齊鳴,眾軍喝采。)
(由基又引弓去楊柳百步,大叫曰)
由 基:吾此一箭,不射柳樹第一干第五枝之第三葉,誓不為人!
(道猶未了,弦響箭到,果然第一干第五枝之第三葉楊柳箭穿而落。)
(三軍看見,各個失色。)
叔 敖:(叔敖拿取鐵甲與柳葉獻上)夫克黃三箭中紅心則明有餘而力不足,潘尪一矢,
貫重鎧則力有餘而明不遠,由基百步穿楊,一箭徹甲,兼二子之能,先鋒必須此
人可做!
(楚王大悅,遂用養由基為先鋒,後人有詩云:拂拂東風動綠楊,由基試罷向沙
(場,一弦穿落枝頭葉,百步成名在此揚。)
(楚子以叔敖為元帥,由基為先鋒,以克黃、潘尪為左右隊,伍參、沈尹為保駕
(,留鬥越椒守國,大發精兵二十萬,望成周而進,對虜營二十里下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