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 至 第一六〇
151**時間: 地點:
(卻說重耳奔鄭,早有人報於鄭文公。)
謂群臣:(公謂群臣)晉重耳叛父而逃,列國不納,今至鄭國,吾捉之送於晉侯,以陷大
國之利何如?
重 耳:(大夫叔詹進曰)晉公子有三助,天既助之,豈可殺之!
文 公:何以見之?
重 耳:(詹曰)同姓為婚,其類不善,今重耳乃狐女所生,狐與姬同宗,而重耳多子,
是一助也。晉自重耳逃出,國家不寧,豈非天意有在,待其返國而後安,是二助
也。趙衰、狐偃皆當世英雄,重耳得而臣之,是三助也。公子有此三助,焉可殺
之?
文 公:(文公不聽)重耳雖有三助,其父兄皆不能容,焉成大事?
(遂令太子伯華,率甲士五百,伏於城下,待重耳入城而後擒之。)
(伯華受命而出。)
152**時間: 地點:
(卻說重耳來至鄭城,將入見文公。)
趙 衰:鄭城狹小,豈足久淹,不如過鄭往齊,方可圖大事。
(重耳遂不入城,昂昂然擁而過之。)
(伯華在城上,見趙衰、狐偃輩皆有虎威,亦不敢追。)
(重耳見鄭伯不理,車馬至齊。)
(齊桓公令公子無虧出城迎接,既至,桓公與之宴,狐偃立於後,桓公)
桓 公:此子為誰?
重 耳:此吾舅氏狐偃是也!
重 耳:(公大悅,謂寧威等曰)人言晉獻公有子九人,惟重耳出類。今日觀之,語不虛
傳,況其所從,皆勇而有禮之士。吾欲以宗女名美妹者妻之,汝等何如?
桓 公:(戚曰)明公所處,無有不可?
重 耳:(桓謂重耳曰)公子以亂出遊,倘不棄敝邑,願以宗女侍執巾櫛,不知盛意如何
?
趙 衰:(趙衰進曰)亡人得辱餘愛,外連齊晉之好,內結骨肉之親,他日得志返國,皆
荷盟主所賜也。
桓 公:子莫非晉大夫趙子餘乎?
趙 衰:然。
桓 公:公子有臣如此,何憂晉位不至!
(遂建大第於城中,將宗女嫁於重耳,賜舞女十數人,良馬二十乘,金幣綵帛一
(百抬。)
(重耳拜受就第,朝夕與姜氏飲宴,歌兒舞女,不絕管弦。)
重 耳:(重耳歎曰)人生快樂誰知其他?安居齊國,何必區區遠遊哉!
153**時間: 地點:
(一日,桓公有疾,召寧戚。)
(易牙、賓胥無等入而謂曰)
易 牙:寡人自得管仲謀謨,眾將齊力,九合諸侯,尊天子,攘夷狄,歷三十餘年,始成
霸業,今日不幸,仲父與隰朋相繼而亡,寡人又將去世。汝等宜奉太子同位,務
其勿替舊業,族立齊邦,寡人雖死,亦無恨矣!
(群臣皆頓首受詔。)
(又召太子昭近前,以錦囊小袋授之)
太 子:他無所矚,但國家而有患,可拆此錦囊,便能保定。
(太子再拜而受。)
(是夕,桓公卒,年七十三歲。)
(時,周襄王九年冬十一月乙亥也。)
(潘淵讀史詩云:周室東遷綱紀亡,桓公九合眾朝王。)
(南征頑楚茅毛貢,西江山戎朔漠荒。)
(立衛存邢仁德著,攘夷尊夏義聲揚。)
(正而不譎聖人許,五霸之中業最強。)
(宋人有詩云:雖曰春秋無義戰,善於此者有齊桓,扶傾濟弱尊周室,免使民生
(左衽間。)
(史巨評曰:春秋亂世諸侯,皆以智力併吞。)
(齊桓公能以貴而下賤,遂拔寧戚於村牧。)
(寬而置怨,納管仲於俘囚。)
(故能不動兵車,列國謹從。)
(雖其詐力仁義,踳駁混用。)
(仲尼亦曰:正而不譎,使當世有能仗義尊王,免生民陷於夷狄者,舍齊桓吾誰
(歸哉!)
(況其知人善任,不念舊惡,專以德為綏服,又出五霸之首云。)
(桓公既死,易牙初有寵於無虧之母衛姬。)
(至是,牙告衛姬曰)
易 牙:先公之位,理當夫人之子嗣立。先君以太子托付群臣,群臣必輔太子。依臣之計
,今夜即宜率本宮士卒殺太子,奉公子無虧即位,則大事定矣!
(衛姬詫之,遂令本巨宦官王貂,率士卒及宦者五百人,易牙副之,打入正殿。
()
(時當四更,群臣正欲奉太子昭即位,然後議葬桓公。)
(忽聽殿外鼓噪而入,群臣報公子無虧作亂,群臣忙召守衛士卒,士卒未集,王
(貂上殿斬群吏數百人,群臣皆四散奔走。)
(寧戚負太子走出東門。)
(王貂追之甚急,戚告太子曰)
寧 戚:昔者先君以錦囊賜太子,言事迫拆而謀之,今日事至危急,何不拆開觀之?
(太子即取錦囊拆視之,乃示以有事即當投宋,以取救兵。)
(戚即與太子奔宋,王貂追之不及,勒馬回朝。)
(時,易牙已奉無虧即位,既至午時群臣皆不肯入朝。)
(虧大怒,易牙令王貂率甲兵劫群臣來朝,且誡曰)
易 牙:如不來者,即斬首示眾!
易 牙:(王貂領旨出朝,下大夫開方與將軍堅刁謀曰)吾儕皆受先君遺托而立太子,今
易牙作亂,立無虧,吾儕豈不能立他公子哉!
(豎刁然之。)
(於是,開方奉公子元據於昭明殿。)
(豎刁奉公子商人據於信陽殿。)
(三家相持六十餘日,群臣無所朝宗,皆閉門不出。)
(桓公之屍在牀,眾公子亦不行殮殯,屍蟲如蟻,皆散出屍外。)
(潛淵讀史詩云:王者修身治國家,桓公何事嬖如麻,空遺霸跡傳當世,蛆納殘
(軀實可嗟。)
群 臣:(正宮王姬召群臣高奚等泣而告曰)卿等皆從先君,以成伯業,今太子出齊,眾
孽爭權,卿等豈忍坐視國家危亂,先君屍腐哉!
(群臣皆放聲大哭,王姬曰)
群 臣:眾公卿宜以忠孝利害曉論眾公子,先殮先君之屍,後定其位可也!
(高奚等奉王姬旨,到金鑾殿告無虧曰)
高 奚:臣等嘗聞,父母之恩,重猶天地,故為人子者,生同致敬,死則殯殮,未聞父死
不殯而爭富貴者。
今先君已死六十二日,屍蟲遍戶,公子置而不殮,乃逐兄弟而爭位,倘諸侯
聞知,集兵問罪,異時求為匹夫而不可得,況欲爭為侯伯乎?
(言罷,眾又大哭。)
無 虧:(無虧改容曰)無公等,我幾為不孝罪人!然則若何處之?
高 奚:(高奚等曰)太子今已外奔,公子能主喪事,與臣等殯殮先君,則大位乃歸公子
矣!元與商人雖據兩殿,無能為也。
(無虧遂號哭,與群臣入正寢,殯桓公於白虎殿,群臣即奉無虧即位,開方與豎
(刁聞群臣立無虧,遂與公子元奔鄭。)
(豎刁與公子商人奔魯。)
154**時間: 地點:
(卻說太子昭與寧戚奔宋,襄公)
襄 公:吾昔日受齊盟主之托,令保太子,太子見逐,吾合救之。
(遂令公孫固率兵數萬,自奉太子入齊,六軍殺奔於甗而來。)
(只見塵土蔽日,喊震天地。)
襄 公:(宋兵扎住,喝問)來者是誰?
二 人:吾乃齊大夫開方、豎刁便是。今齊君棄世,易牙無虧作亂,某等不敢背先君命,
故奉二公子外奔,以來求諸侯之援。
(襄公聞說,下馬相見,二公子以父死不殮之事告太子。)
(太子痛哭失聲。)
(公令大軍遂屯甗。)
(哨馬報於無虧,言宋公欲送太子入城,令速退位。)
(無虧大怒,發大兵五萬,充易牙為先鋒,王貂為副將,出城近於甗。)
宋襄公:(宋襄公下令曰)無虧暴虐,百姓不附,齊兵必無鬥志,若不進前力戰者,斬首
示眾!
(將得令,列開陣勢,公孫固打馬搶出,更不答話,直取易牙。)
(不知勝敗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十二回 宋襄公鹿上圖霸 宋楚軍泓水大戰)
(公孫固與易牙戰不十合,宋將伊光祖搭弓望易牙端發十矢,易牙中箭落馬。)
(無虧見易牙中矢而死,走入齊城,百姓閉城堅拒,三軍各無鬥志,皆倒戈以迎
(宋師。)
(宋師奄至城下,無虧正欲從逕道奔鄭,被公孫固追而斬之。)
(百姓大開城門,迎太子入城,群臣奉之即位,是為孝公。)
(孝公即位,盡復眾兄弟之位,群臣各加一級。)
(無虧之黨,盡力殺之,命取金帛,犒勞宋兵,送襄公返國。)
(宋襄公辭齊歸國,謂群臣)
謂群臣:齊桓公威霸諸侯,未死之日,曾以太子大事托我,今桓公死,齊國果亂,吾動數
萬之兵,斬無虧,梟易牙,定齊君之位,名動諸侯。今吾欲繼齊桓,會諸侯,以
圖霸,卿等以為何如?
公 子:(左帥司馬公子目夷字子魚曰)宋有三不可霸:邦微土薄,兵少糧稀一也;文無
管仲、寧威之疇,武無隰朋、高奚之輩,況威德不著,諸侯不從二也;近歲本國
有隕星為石,六鷁返飛,此又未有不祥之兆三也。如此看來,焉可圖成霸業?
公孫固:(右司馬公孫固)霸業在人能修德,非係國之大小,今主公能修齊桓之德,臣等
效管仲之謀,無有不克!
公孫固:子堅之言是也!然必何如而後可?
公孫固:因事就事,事乃有濟,主公宜傳告眾諸侯,約本歲春三月皆赴曹南,諸侯若至,
公請眾侯為修齊桓之德,立碑頌其勛烈,諸侯感齊桓之德者多,必然從之,其在
會不盟者執之,抗會不至者,會諸侯而伐之,則近宋眾侯皆以公為修桓公之業,
非為一己之私,則天下雲集影從,宋必霸矣!
(公大悅,遂修書遣使,遍告列國諸侯,至期近宋有曹共公、膝宣公、邾文公、
(陳穆公皆至赴盟。)
(襄公與列侯升壇序爵而坐,告列侯曰)
襄 公:齊桓攘夷安夏,德義流於列國者多,寡人追慕不忘,是以會公等而議之,欲以刻
石為頒勛烈,不知公等之意若何?
穆 公:(陳穆公起曰)齊桓勛烈,上在王室,下及諸邦,明公此舉,誰敢不從?
(襄公大悅。)
(正欲舉筆書盟立頌,膝宣公不肯預盟曰)
襄 公:匡合尊王,人臣之職,扶傾濟弱,義理當然,況褒善貶惡,後世自有公論,何必
刻石立頌,以尚虛文?
襄 公:(襄公大怒)此匹夫意欲背德違盟,諸將何不為我擒之!
(言未訖,將中突出賡鳴春搶上盟壇,將滕公扭下綁縛,喝令監下壇,聽候盟罷
(,解見周王,斬首示眾。)
襄 公:(列侯皆失色,齊為哀求曰)股公雖有違盟之處,望盟主宥其初犯。
(宋公默然良久,乃曰)
宋 公:滕子違忤眾命,理合當罪,且看眾公面顏,姑為放釋,再有違者,依律治罪!
襄 公:(眾侯皆曰)謹受命!
(於是,立盟於冊,刻頌於石。)
襄 公:鄫子違會不至,公等可合兵討之!
陳 侯:鄫,小國也。不必合兵致討,但調一枝兵討之足矣!
(襄公遂調邾侯先往伐鄫,諸侯各自歸國。)
(邾侯領本部精兵打入鄫城,擄鄫侯見襄公。)
襄 公:吾糾合本方諸侯,追齊桓之德,汝何故違盟不至?若不斬首示眾,何以率服列國
!
(喝令斬鄫侯以祭次睢之社。)
子 魚:(左司子魚諫曰)不可!古者六畜不相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況敢以人祭祀乎
!昔者齊桓公存三亡國,義士猶謂薄德,今明公欲修齊桓之業,一會而執滕滅鄫
,又以人為祭物,欲以來後,不亦難乎?
(襄公愣然良久,命釋鄭侯。)
公孫固:(公孫固進曰)今近宋眾諸侯俱各報約,宜在齊城東南二十里鹿上立盟一所,修
書遍告大國諸侯,約今歲春三月皆會於鹿上,亦以修齊桓公之德為辭,諸侯合從
,霸業必濟!
(襄公大悅,遂書遣使。)
子 魚:(子魚歎曰)小國爭盟,其禍至矣!
(使者遍告列國。)
(使至楚,呈書於楚王,成王讀其書曰:宋鎮茲父頓首書上大國楚王殿下,茲父
(聞以力服人者其勢促,以德服人者其澤長。)
(故齊桓能以冠裝之會,安王室,賓諸侯,使天下生民,各得其所。)
(今既雲歿,其功名德義,使人興慕。)
(是以父不揣邦微位下,欲請同列,立盟刻頒,彰耀其勛。)
(父敬貢尺犢,擬今歲三月上旬,期於齊城東南鹿上,推盟主立約,以修其好。
()
(伏乞大車至期不吝一諾,何幸。)
(楚成王看罷來書,令使者暫停館驛,再俟商議。)
(使者出,王問群臣可否?上卿於西奏曰)
使 者:齊桓公以千乘之國,且得管仲,方成霸業。今宋土地不及秦齊,兵甲難當晉楚,
欲以區區小國,與大爭盟,依臣之計,王可修書,許其同會,一面令大將領五千
兵,伏於孟原,擒茲父,伐宋國,乘此機會,號令諸侯,則霸在楚而不在宋矣!
(成王大喜,修書以復宋使,令大將宛春領兵五千,伏於孟原,以擒宋公。)
(即日與子馮、子西、子玉等發車馬往鹿上。)
(時,諸侯皆至,相見禮畢,成王不見宋公)
成 王:宋公何在?
宋 公:(吏士曰)未至!
成 王:(成王詐怒曰)彼為盟主,何故後期?
(令子玉引一班壯士,立刻捉宋公來至壇所。)
宋 公:(宋公大詈)奸謀,何得用兵劫我盟會!
成 王:(成王大罵)匹夫無道!曹南一會,便辱滕、鄫二君,何謂修桓公之好,今又詐
設鹿上之盟,無乃將欲辱我等諸侯耶!
(遂令宛春囚禁宋公,殺奔宋國。)
(楚王囚宋公,殺奔來國而去,諸侯追至薄地告曰)
諸 侯:公欲求霸,奈何以威力逼卻同列,雖欲成霸,奈我等不從何?
子 西:(子西進曰)主公宜即薄地立壇,況諸侯以議宋罪。
(成王詐就薄地築壇立盟,眾侯令釋宋公,乃推成王為盟主。)
(盟罷,諸侯各辭而別,宋公不勝忿怒!謂群臣)
謂群臣:吾欲求榮,反而受辱,汝等何計為寡人出力,以消此恨?
公 子:(公子堅昂然進曰)鹿上楚人之釁,皆鄭捷合謀所以,故在壇上揚公之過以激熊
揮之怒,臣願令一萬兵,先代鄭而後楚,若不擒回二國之君,誓不班師!
公 子:(公遂發精兵一萬與之,左司馬目夷曰)不可!昔者文王伐崇侯虎,三旬不降,
退修行教,因壘而降,今主公內不量力度德而欲咎他人,豈能免禍!
公孫固:子魚乃弄筆迂儒,造巡畏縮,主公若聽,必誤大事。
(襄公終聽固言,遂以子堅為先鋒,廖鳴春為副將,自率大兵五萬,即日出城代
(鄭。)
子 魚:(子魚出城歎曰)君辱已甚,宋其亡乎!
(宋兵方出,哨馬報於鄭文公。)
(文公驚懼,大夫泄堵寇曰)
文 公:事急矣!楚兵尚未遠,王具書請追而告救!
(文公許之。)
(堵寇即駕快馬,連夜追楚成王之兵至柯澤,見駕曰)
楚成王:臣鄭大夫泄堵寇也!今來公咎臣主偏附於王,發兵圍鄭甚急,臣奉主命,尋夜追
駕請救!
(成王在馬上躊躇。)
子 西:(子西進曰)前者擒茲父,因礙諸侯之顏而放之,今若以救鄭為名,則破宋必矣
!
(楚王大喜,即令子玉率五千兵,從泓水抄出,自率大軍,從柯澤而會。)
155**時間: 地點:
(卻說宋兵來至泓水,哨馬)
哨 馬:鄭人追楚師來救,將至泓水。
(襄公令前部排開陣勢,列於泓水左岸,以待楚兵。)
156**時間: 地點:
(須臾,楚兵奄至,將濟泓水。)
子 魚:彼眾我寡,其勢甚銳,不如乘楚兵半渡泓水,令前部廖鳴春以鐵騎衝之,楚必敗
矣!
襄 公:君子不困人於厄!吾乃堂堂之師,正欲待楚兵濟岸,然後制勝,以服楚兵,豈可
詭計而破敵乎?
(言未訖,楚人皆濟泓水,布成陳勢。)
子 魚:楚兵雖濟,然其他伍參差,銳氣未振,速乘此一鼓而進,無有不克。
襄 公:君子用兵,不鼓不成列,不擒二毛,何必行詭計?
(道猶未了,楚陣上突出一員大將,立於門旗下,大罵宋襄公霸不量力之罪。)
(宋先鋒廖鳴春視之,乃楚大夫鬥勃也!鳴春更不打話,掄刀直取,戰不數合,
(鬥勃戰敗,渡水而逃。)
(宋兵亦將濟流而追,子魚見楚人戈甲精銳,非真敗之狀,在陣後大呼曰)
子 魚:楚兵必詐,不可輕追。
(宋兵不聽,皆下濟水,鬥勃回轉馬頭,令壯士列於右岸,亂箭射於陸水,宋兵
(不能登岸,死者甚眾。)
(正欲抽兵,忽聞泓水左岸,喊聲大震,宋兵視之,乃楚將宛春殺至左岸,亦令
(放箭,亂射宋兵,宋兵立於流水中流,左右被射,自相踐踏,溺水死者十有八
(九。)
(伊光祖見事急,令公孫固、廖鳴春殿後,自己與子魚催襄公之馬,拼命殺上左
(岸,宛春暗發一矢,正中襄公左股,襄公倒翻下馬,宛春挺刀便砍。)
(光祖力救上馬而走,廖嗚春被箭傷,死於流水。)
(公孫固棄甲作步軍而逃。)
(楚人亦不來追,但紮在兩岸,搶奪宋兵器械戈甲,得十餘車班師。)
(潛淵讀史詩云:連天泓水白茫茫,宋楚交兵兩岸旁,旗影亂翻波似雪,戈鋒遙
(映浪如霜。)
(魚龍湧躍山川竭,鳥雀爭飛四野荒。)
(可笑襄公非勁敵,寧將十萬喪長江。)
(襄公引殘兵歸來。)
(宋之百姓,有從軍戰死者,父母妻子皆哭於朝外。)
(近臣奏於襄公,襄公後悔無及。)
(乃長歎數聲,箭瘡迸裂,倒於座下。)
(群臣急救而起,歎曰)
群 臣:吾早聽子魚之言,不致有今日之禍!
(是夕遂卒。)
(群臣奉太子王巨立,是為成公。)
(五霸之中宋襄雖繼齊桓公之後,欲成霸業,但不量己力,故卒不能得志於諸侯
(也。)
(雙湖胡先生評曰:宋襄智略不如桓文,強暴不如秦楚,而興師不擒二毛,不鼓
(不成列,區區以姑息為仁義,而不能舒喪死之戚。)
(鹿上之會,見辱於楚,激之戰卒殞其軀,皆自取也。)
(眉山蘇先生古史評曰:裹公欲霸諸侯,與楚人戰於泓,不鼓不成列,不擒二毛
(,以此兵敗身死,餘嘗笑之。)
(夫襄公凌虐小國,至邾人用鄫於次睢之社,雖桀紂有不為矣。)
(乃欲以不鼓不成列、不擒二毛為君子,又可笑之甚也。)
(潛淵讀史詩曰:五霸功名孰最強,齊桓炳炳著聲光,襄公自不量力起,枉此身
(從戰後亡。)
(又一絕歎子魚曰:戰國君臣相弒誅,廉而讓位有誰知,襄公不納當時諫,至死
(方知歎子魚。)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三回 晉子圉逃歸嗣位 趙衰狐偃奪重耳)
157**時間: 地點:
群 臣:(卻說晉惠公有疾,宣群臣狐奚等問曰)寡人疾已至危,太子又委質在秦,此事
若何區處?
子 魚:(突曰)先君公子九人,因驪姬之亂悉亡於外,今主公倘有吉凶,何不召集群弟
,擇其賢者而立之,待與秦通好,太子歸國,然後復承其位,則鄰國聞之,豈不
以主公為賢乎?
公 子:吾之兄弟雖眾,惟重耳獨賢,今聞出亡於齊,誰能奉詔以迎之?
郤 芮:(郤芮進曰)臣請奉詔往迎公子!
郤 芮:(惠公許之,芮出至外宮,惠公夫人梁氏聞其說,召芮問曰)主上自有親子在秦
,何聽狐突之言,棄子而立弟哉?
郤 芮:(芮乃惠公之倖臣,遂就梁氏之謀,乃曰)夫人不必致慮,臣即往秦迎太子歸國
,絕卻重耳之事,有何不可?
公 子:(梁氏曰)太子委贄在秦,汝若明請秦伯,必不肯放歸國,只宜密往秦國見太子
,使之逃歸可也!
(芮然之。)
(遂密往秦,入太子府中,至晚潛人見太子。)
太 子:(太子驚白)大夫何以至此?
公 子:(芮請屏左右告曰)主上將死,奉夫人命,來迎太子歸嗣。
太 子:(圍曰)吾即請秦伯命而歸。
郤 芮:不可!秦人恐晉加兵報韓原之仇,故執太子為質,今若請命,秦伯必不肯放!況
國家群臣皆欲迎重耳,故使臣往齊,臣不敢拂夫人之命,舍齊而至,殿下遲疑,
重耳若知,則大事去矣!
(固然之。)
郤 芮:(令芮潛於後室,乃與其妻謀曰)吾聞父命至危,吾欲歸國,恐汝廝禁,今欲子
同歸,汝意若何?
太 子:(贏氏曰)子乃晉太子也!為質子於秦數年,今欲歸省,禮之當然,吾父使妾侍
執巾櫛,所以固子之志也。若從子而東歸,是違父命,吾何敢逃?
郤 芮:(圉曰)吾請汝父命可乎?
太 子:(贏氏回)請命則不得歸!子合速逃。
郤 芮:(圉曰)倘整頓離此,公主告父而追之如何?
太 子:(贏氏曰)父子夫婦,人倫所在,吾既不肯背父而從夫逃,又豈肯從父而害丈夫
乎?吾固不從,亦不敢言,子合速逃,不然事泄,則禍至矣!
(太子是夜與贏氏吞聲訣別,遂與郤芮逃歸。)
(時,惠公將死,聞太子至,召入傳位,是夕公卒,群臣奉圉即位,是為懷公。
()
群 臣:(梁氏召芮問曰)太子既歸而立,汝之功也!群公子及從臣在外者若不削除,久
後必有相爭之禍,此當如何區處?
郤 芮:此事誠易,但主上退朝,臣獻一計,則可盡除之。
郤 芮:(會懷公退朝見母,芮從而進曰)主上樂乎?
群 臣:(懷公曰)貴為大鎮諸侯,富有晉之土地,何所不樂?
郤 芮:君知其樂,未知其憂?
公 子:何憂之有?
郤 芮:今主公在秦私歸,目下秦必有征伐之禍,一憂也;先君之子在外者多,日後結連
齊楚而爭位,二憂也。
公 子:(公驚曰)然則若何?
郤 芮:明日宜詔狐突令寫書以召二子歸朝,加封重賞,狐氏二子歸則重耳孤立,不能自
為。我得二子,與之同謀國事,秦楚雖大,亦不足畏矣!此一舉兩得之計也。
郤 芮:(懷公悅,次日設朝,問狐突曰)今舅氏二子,從重耳出亡在外,吾欲召而用之
,恐不肯歸,太師必親寫書召歸,吾當重加封賞,如不至,太師難免一死。
公 子:(突辭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且策名委質,二乃有辟,臣之二子
,委質而事重耳,臣又歸使事於公,是父教子為二臣也!此事臣不敢奉詔。
(懷公力強狐突,詈之。)
仰 天:(突仰天誓曰)如必欲召之,吾寧就死。
(擲筆於階,倔強不服。)
(懷公大怒,命斬狐突。)
仰 天:(卜堰諫曰)狐突雖違君命,乃國之元親,不可加刑。
(公不聽,喝令斬之!潛淵讀史詩云:毛偃英才擇義從,賢哉狐突教兒忠。)
(晉懷枉迫元臣死,正氣漫漫萬古風。)
公 子:(卜偃出朝歎曰)惡侯無故而殺大臣,禍必至矣!
(狐突家人間突被戮,尋夜奔齊,來見狐偃。)
158**時間: 地點:
(當時,重耳在齊,安居忘返,朝夕與姜氏飲宴不出,趙衰、狐毛輩十日不能一
(見,乃相共謀議於南畝桑陰下。)
趙 衰:某等以公子而有為,故不憚勞苦,執鞭從游,今寓齊數年,偷安惰志,日月如流
,吾輩十日不能一見,何能成其大事?
(眾皆嘖嘖未已。)
(忽前途一匹白馬,騎者號哭而至,眾視之乃狐突義子狐守忠也。)
(毛婚問其緣故,忠只得直告毛、偃,弟兄大哭,怨詈懷公。)
狐 偃:(眾人慰曰)不必慟哭,候公子返國,報仇可也。
(眾人離桑陰歸府,欲謀奪公子逃歸,卻不知姜氏婢妾,彩桑於綠蔭之中,聞趙
(衰等謀,歸告姜氏,言公子之從,欲謀寺公子逃歸。)
(姜氏恐其走漏消息,拔所佩劍,自為殺之。)
姜 氏:(乃召趙衰等語之曰)公子有四方之志,吾豈肯苦留,公等謀奪其歸,知此謀者
吾已斬死,以絕其機。今夕吾勸公子歸國,如或不諧,吾設宴使飲大醉,公等可
以車載出城,事必成矣!
狐 偃:(衰等頓首曰)賢哉夫人也!
(遂受命而出。)
(次日,姜氏設宴於百花園,邀重耳賞花,酒至數巡,姜氏令侍妾折花一枝,拈
(於手上,目視重耳而歌曰:花正鮮兮春已歸,春歸花老鶯聲悲,浮生一夢花相
(似,春去春來人不回。)
重 耳:(重耳謂姜氏回)吾與子正青春兩敵,匹配及時,何賦此春花殘老之句?
(姜氏不答,又賦一絕云:萬物成功要及時,君如不信玩花枝,花開必乘陽春景
(,莫待春殘空自悲。)
姜 氏:(姜氏勸重耳曰)子有四方之志!今因妾留此數年,安居忘返,從者欲請爾而不
得,見謀於桑蔭,吾妾聞之,吾恐事露,即殺之矣!子宜速行,光陰流水,歲不
久待。
重 耳:人生如駒過隙,得適其志足矣!何必馳騁,與人爭競哉?吾將與子老歸於齊。
姜 氏:妾觀子離晉國,而晉不寧靜,豈非天欲以晉國與子哉!天有意於子,而子自懷安
居之志,大不可也!
(乃舉酒勸重耳,暢飲至晚,重耳大醉,姜氏召趙衰等,以車入宮,遂將重耳乘
(醉載出。)
姜 氏:(姜氏謂衰曰)公子非久居人下者,子餘、子犯皆有輔相之器,珍重勉之!
(衰等再拜而出城。)
(漢都護大夫劉向頌曰:齊姜公正,言行不怠,勸勉晉文,返國無疑。)
(公子不聽,姜也犯謀,醉而載之,卒成霸業。)
(時,子犯御車,子餘、子推持戟而立,賈它、臼季、顛頡、魏仇等後護前擁,
(行六十里,重耳酒醒,見子犯前御,知姜氏以計出己,乃拔子餘之前,下車以
(刺子犯)
子 推:汝等用計奪我,事若不濟,吾必取舅肉而食之。
子 犯:(子犯笑而進曰)事如不濟,吾不知死在何處,焉得與你食之?事如有濟,子當
列鼎而食,偃肉腥臊,如何可食?
重 耳:(重耳鮮客曰)然則今欲知往何國?
子 犯:桓公既沒,諸侯叛齊,此齊不可以圖大事。
(近聞楚子大敗宋人於泓水,諸侯俱備歸服,當今莫如投楚,可成大事,眾皆然
(之,車馬遂望楚而進。)
(欲往楚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四回 重耳寓秦受懷嬴 重耳夏國殺懷公)
(楚成王聞重耳至,使今尹子文出城迎之。)
重 耳:(重耳與從者來見成王曰)重耳遭國家內亂,亡奔列國,遍告諸侯,無與重耳謀
者。今大王一戰敗宋,名震東方,願乞一旅之師,送吾歸國,佩德不忘。
成 王:姑容商議!
(重耳退,成王問群臣何如?子文)
子 文:晉乃大國,楚方得志,不如興兵送重耳歸國,然後晉楚連兵,必成霸業矣!
(楚子然之。)
楚 子:(忽一人自階下出曰)臣觀晉重耳,狀貌驍雄,更有趙狐令賈,皆經世之才,如
送其返國,必得志於天下,而奪楚霸,不如殺之,以絕其患!
(成王視之,乃大夫得臣也。)
成 王:子玉差矣!天意助晉,故生重耳,必欲殺之,以成我伯,則冀州晉都之士,豈無
令君乎?
(遂不聽。)
(次日,宴重耳於金殿。)
(重耳將赴宴,趙衰、狐偃、賈它、臼季等寬衣大帶,從行於左;狐毛、子推、
(魏犨、顛頡輩操戈仗劍,侍立於右。)
(成王見其君臣慷慨,文武雙全,默然歎之曰)
成 王:重耳君臣如此,何患大位不至。
成 王:(酒將闌,忽報秦使至)晉惠公死,子圉逃歸而立,秦伯大怒,故遣臣迎公子到
秦,商議以伐子圉。
楚 王:(楚王謂重耳曰)孤正欲奉公子歸國,今秦伯欲謀迎公子伐晉,大事必成,公子
可承其命。
(重耳然之。)
(成王命取良馬十乘,金帛各十車,親送出城。)
成 王:(謂重耳曰)公子得返晉國,將何以報楚?
重 耳: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於晉國者,皆君之餘唾,重耳
將何以報?若賴大王之庇,得返晉國,他日晉楚治兵,遇於中原,我當避王三舍
之地;如不能返,則與王執鞭引轡,周馳天下!
成 王:(成王大喜)公子之志,廣而儉,文而有禮,歸國得位,何難之有?
(行上數里,重耳告別,成王回駕。)
(重耳與使者入秦。)
(秦伯聞其至,親自出城迎入。)
(各敘禮畢,遂以五有愛女侍重耳,懷嬴亦在其內。)
(重耳既受,及歸醉甚,欲盥手就睡,懷嬴捧匜樁中,侍於身旁,重耳細觀五女
(,懷嬴姣媚,但不知為子圉妻子也。)
(既盥之後,以水灑懷嬴之合)
重 耳:子貌如花承露,令人可愛。
成 王:(懷嬴怒曰)秦與晉匹偶也,子何輕我?
重 耳:侍妾安敢如此?
成 王:(贏曰)吾非妾女,乃君姪子圉之舊配也!何得辱我?
(重耳聞之大驚,出外問於臼季曰)
重 耳:子圉奪君之位,視君為途人,今娶其所妻,以濟大事,不亦可乎?
(又問狐偃,偃曰)
狐 偃:欲奪其位,何避其妻也,從秦命,方能濟事。
(又問趙衰,衰曰)
趙 衰:欲人愛己,必先愛人;欲人從己,必先從人。今欲以秦勢而圖國,若不從秦之婚
,臣不知其可否也!
(重耳感三子之言,遂受懷嬴為妻。)
(後人有詩云:三子文公大霸臣,經綸事業甚分明,奈何不識人倫義,啟納懷嬴
(喪本心。)
(又一絕云:人臣以義格君心,邪道閉閒善道陳,三子謀猷直俊傑,何愁失國啟
(姦淫。)
(又一律云:重耳之於晉子國,倫班叔姪豈容迷,姪虧天敘據尊位,叔讀閨門陷
(姪妻,只見家齊能治國,未見身失會家齊,春秋人主難求備,三子英豪忍啟之
(。)
(次日,穆公召重耳赴宴,重耳與眾從者皆至。)
穆 公:(公謂重耳曰)孤聞公子德義高於兄姪,故欲送汝歸國,汝意何如?
重 耳:臣遭內亂,久亡外鎮,賢侯如念孤窮,使重耳得一棲身之所,佩德難忘!
(穆公大喜,自引《六月》之詩,以贈公子。)
(詩曰:六月棲棲,戎車既飭。)
(王子出征,以匡王室。)
重 耳:(歌罷,越衰告重耳曰)此昔人美周宣王中興之詩,今秦侯歌贈公子,亦望公子
能中興晉國,公子何不拜謝?
(重耳遂再拜稽首,穆公降階謂重耳曰)
穆 公:公子有此能臣,何優晉為不中興?
(遂命公孫支為先鋒,大發精兵十二萬護送重耳返國,至蒲州黃河界紮寨。)
(是夜狐偃見天空月朗星明,出遊寨外,遙聞滄浪,河心有歌數聲曰:名利羈人
(勝污塵,人生聚散若浮萍,浮萍散亂難收跡,爭似漁家出污塵。)
(狐偃聞其聲韻清雅,漸近岸口,正欲泛其舟而用之,漁舟遂去波心,又歌之曰
(:百尺係綸釣渭湄,吾漁惟願獲蛟螭,蛟螭既獲吾漁手,盡把絲綸棄渭湄。)
穆 公:(狐僵聽罷,長歎曰)吾何汲汲,與人執鞭負紲,以求富貴哉?
(次日,大軍將渡河,狐偃保駕,及登西岸,重耳令棄所帶邊豆茵席,狐偃聞之
(大哭,解所佩之璧,奉與重耳。)
重 耳:(重耳訝之曰)吾亡於外一十九年,今將返國,舅氏不喜而哭何也?莫非不欲吾
之返國耶!
狐 偃:臣負羈翼與公子亡外,十有九年,父死不能歸葬,臣自知罪,但以公子不得歸國
,故不念父子之恩也!今絳州咫尺,公子不日復位,臣尚何從?且籩豆茵席,公
子舊日所用之物,今將返國,先棄舊物,臣知公子有棄臣等之意也!請以壁還公
子,臣願隱於山林,老死巖穴。
(重耳知偃疑已,不能保其終始,遂以璧投河中,與偃誓之曰)
重 耳:禍福利害,重耳不與舅氏同心而全始終者,有如此璧,河水可鑒!
(偃喜,復從而進。)
(重耳既濟黃河,大兵紮於首陽山下。)
(重耳與數從者登山遊玩,山頂上有怕夷、叔齊兄弟之廟,甚是清雅,怎見得,
(唐有李須謁廟詩為證云:古人已不見,喬木竟誰過。)
(寂寞首陽山,白雲空復多。)
(蒼苔掃地骨,皓首采薇歌。)
(畢命無怨色,成仁其若何。)
(我來入遺廟。)
(時候發清和。)
(落日弔山鬼,回風吹女蘿。)
(石門正西豁,引領望黃河。)
(千里一歸烏,孤光東逝渡。)
(驅車層城路,惆悵此岩阿。)
(重耳與數從臣入謁其廟,顧諸從臣曰)
重 耳:夷齊弟兄,因讓國隱此。吾今為與弟兄爭國而來,甚有愧於二公。
(乃取筆題四句於廟碑云:爾為讓國隱,我因爭國來,若推爾我心,我心實愧哉
(。)
臼 季:(臼季進曰)公子久亡,數歲歷遍諸邦,始得秦伯送近,今欲效夷齊之事,遷延
不進,他日子國羽翼既成,我軍難進,侮之何及?願公子思之。
(重耳遂悟下山,大軍進屯於桑泉。)
(懷公聞秦兵至桑泉,使呂甥、郤芮引兵屯於大慶關,以拒秦兵。)
(秦兵日夜攻關,呂甥)
呂 甥:日夜堅閉,豈為英雄?不如開關,以決雌雄!
郤 芮:不可!彼眾我寡,難與爭鋒,只堅閉以老其師,彼必自退。
(甥不聽,披掛殺下關來。)
(秦兵列開陣勢,當先一員大將,用昔日韓原山下獨戰六將秦大夫公孫子桑也!
(晉兵一見,更不待戰,披靡上山而去。)
(子桑舞雙支畫戟,掄上關來,晉人不及堅守,秦兵遂亂殺一陣,呂甥引敗兵走
(回。)
(秦兵遂圍絳州,呂甥逃回,懷公大驚。)
呂 甥:秦兵勢銳,非主公親出,士卒不肯用命。
(懷公正率群臣出朝迎敵,聞重耳歸城,群臣亦無鬥心,相率以迎重耳。)
(懷公與呂甥、郤芮三騎,從西門走出高梁。)
(於桑匹馬趕上,三人回頭迎敵。)
(子桑挺戟,直刺懷公於馬下,斬其首級回城。)
(呂郤二人抱頭鼠竄,自相逃命。)
(子桑入城獻捷,秦伯率晉文武,奉重耳即位,是為文公。)
(文公宴秦伯及群臣,群臣皆稱賀。)
百里奚:(秦大夫百里奚)子圉之黨尚在高梁,何足為賀。
文 公:大夫何計為吾除此二賊!
(奚正欲進計,忽近臣)
近 臣:寺人李披求見!
文 公:(文公大罵曰)匹夫昔斬吾衣袂於蒲城,吾欲斬之,以消舊恨,尚敢求見?
(喝令武士斬之!李披大叫曰)
武 士:齊桓公舍管仲之怨,而成霸業,君若斬臣,恐禍將至矣!
(待臣奏知文公,文公命釋其罪。)
(後人有詩曰:李披守職奉君令,重耳寬仁釋大仇,設使當時兩相怨,晉邦復起
(亂離愁。)
文 公:(文公宣李披入朝)卿來見吾何故?
武 士:(披對曰)臣問呂甥、郤芮欲謀就明公,故小巨冒死來告。
文 公:(文公大驚)果不出秦大夫所料也!
(秦伯辭歸,文公與群臣送秦伯至河口。)
(呂甥、郤芮必知其出,果乘夜潛入皇城,芮曰)
郤 芮:我二人不能成其大事,何以得見而刺之!
呂 甥:重耳新立,必在祖廟中齋祀,不如放火燒廟,待其出救,乘夜亂中刺之,有何不
可?
(呂、郤二人遂投祖廟放火。)
(左邊突出介子推,救息其火,來尋呂、郤二人。)
(二人見有防備,遂往北門逃走。)
(正遇顛頡,顛頡)
顛 頡:二賊往何方去?果不出百里奚所料!
(遂斬二人於馬下。)
(次日,文公回朝,顛頡、介子推來獻首級。)
(文公大悅,下令收呂、郤二人宗族誅之。)
趙 衰:不可!呂郤雖有罪過,亦是為主,今既被戮,更滅其族,則國人復亂。
文 公:然則如何?
趙 衰:初登大位,宜賞功報德,以副民望。
(文公依言,大排筵宴,賞勞群臣。)
(趙衰宇子餘,拜上卿,兼領內外諸軍事。)
(狐偃字子犯,拜上卿大夫,兼參軍務事。)
(狐毛字子羽,拜中軍車騎將軍。)
(胥臣字臼季,拜大司空兼知軍國重事。)
(賈它宇守仁,拜大司成兼領內政。)
(魏仇字公諒,拜中軍大夫,兼督閫外軍政事。)
(顛頡字高舉,拜車騎將軍,兼知中軍事。)
(舟之喬字子高,拜上軍參軍護,兼知軍務事。)
(已上九人,皆昔日從文公出走,遍遊天下者,然介子推亦在從中,文公竟忘賞
(其功耳!)
(趙夙字興起,拜大司徒,兼掌外鎮文教事。)
(先軫字仲車,拜上軍右大夫,兼參內外軍務事。)
(欒枝字子貞,拜左衛將軍,兼知軍務事。)
(狐溱字子清,拜下軍大夫,兼領溫邑政事。)
(郤溱字子澄,拜右衛偏將軍。)
(郤谷字伯祿,拜上中軍大夫,兼咨謀內政。)
(荀林父字伯靈,拜護駕大將軍。)
(士會字子隨,拜下軍護衛將軍。)
(車離字孟群,下軍偏將軍。)
(祁瞞字存忠,拜左司收,兼督糧伯事。)
(陽處父字升秦,拜中軍右大夫,兼參國務事。)
(茅筏字仲喬,拜右司牧,兼督糧餉事。)
(史蘇字子忠,拜左司監,兼知內外事。)
(郭偃字伯啟,拜右司監,兼知內政事。)
(又追贈狐突為太傅。)
(追贈兄申生為晉侯,其傅杜原款為太師。)
(群臣俱各謝恩出朝。)
(畢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五回 介子推辭祿自焚 鬧洛陽晉兵救駕)
(封晏已罷,各個謝恩出朝。)
顛 頡:(顛頡不忿曰)我等從亡於外一十九年,備歷艱辛,賜爵反居陽處父輩之下,明
日必與之爭位!
(近臣以其言報文公。)
(次日,文公召從亡九臣,加賜黃金十斤,綵帛各百匹。)
(趙衰功獨是最多,又以長公主妻之。)
159**時間: 地點:
(當時,介子推亦從公亡,文公奔曹之時,推嘗割肉以進食,及賞功臣獨遺公不
(賞,子推亦不告明。)
(魏仇、顛頡等曰)
顛 頡:我等從勞數載,今日始得見功,獨子為何不告?吾代子告明何如?
子 推:(子推辭曰)獻公之子九人,惠公無親,自相覆斃,獨重耳得復大位,乃天助其
為君也!我等謂為己功而欲干祿,不亦誣乎?吾寧遁名不仕,豈敢貪天之功!
(遂逃歸家。)
其 母:吾聞晉侯大賞功臣,子從出外,割股進之,今日何不求數鐘之粟而養吾乎?
(子推以前事告其母。)
其 母:雖不求祿,亦宜進朝晉候,使知汝功。
子 推:言者身之文也!身將隱矣,焉用文哉?
其 母:子能棄祿而為廉士,吾獨不能為廉士之母耶?子若逃隱,吾亦從之。
(子推大喜,即日遂負母隱於緜山之上。)
(魏犨聞子推遁隱,乃謂衰曰)
魏 犨:功臣名例已定,不可以口舌相告,必以詞章動之。
(臼季遂作訴語數句云:有龍矯矯,頃失其所;數蛇從之,周流天下。)
(龍饑乏食,一蛇割股。)
(龍返於淵,安其壤土;數蛇入穴,皆有處所;一蛇無穴,號於中野。)
(大書標於朝門之外。)
(次日,文公設朝,近臣收此詞以進,文公讀罷良久,謂群下曰)
文 公:吾等奔曹,介子推曾割股進之,常懷其德,今寡人大賞功臣,而祿忘賜子推,此
莫非子推之辭耶!
魏 犨:(魏犨進曰)主公明見是也!臣聞子推見賞不及,身乃負母逃入緜山之中,彼既
逃祿不告,今豈肯設以此求祿哉?此必國人代子推訴明其功耳!
文 公:(文公歎曰)噫!寡人之過也,誰與吾往緜山上征之!
魏 犨:(仇曰)臣願奉使。
(文公途與之車馬,年犨領數眾人至緜山下,訪其鄉人。)
文 公:(鄉人曰)近日誠有晉將軍謂子推才人於此山,此山圍繞百餘里,焉知其在何處
?
(犨令士卒遍山搜求。)
(子推聞知,告其母曰)
子 推:晉侯不早賞我,今來尋我,吾寧就死,不食其祿!
(遂放火焚山,子母相抱,死於煙火。)
(潛淵讀史詩云:負紲周流十九年,備嘗艱苦繞天邊。)
(食君割股心何赤,辭祿焚軀志甚堅。)
(玉石昆崗遭火燄,忠良緜山亂煨煙。)
(千鐘雖忍當時餒,百世流芳介子賢。)
(唐有懷古詩曰:獨步緜山極四方,斜陽孤照晉臣堂,千鐘遺向高態齎,六尺甘
(從燄火亡。)
(雲蓋岩崖猶烈碎,雨滋草木尚焦黃,淒淒夜半鵑啼血,似怨當時割股傷。)
(明居易子弔古二絕云:(一)
(越國追隨十九年,入曹割股事堪憐。)
(至今緜山一抔土,寒食誰人掛紙錢。)
(二)
(寒食家家尚禁煙,介山逃隱至今傳。)
(同游不少王孫齎,那得綿田草色芋。)
(史臣讀史詩曰:晉國英雄,獨羨介子。)
(立志魁人,抱義亙古。)
(辭祿甘焚,愛君割股。)
(不貪天祿,不憚勞苦。)
(同心遁隱,賢哉子母。)
(混滅緜山,昭彰青史。)
(魏犨見此山已焚,草木俱灰,及火息,令軍士尋之,只見山中巖穴,有二骸骨
(收見,魏犨即帶此骨歸朝,呈晉文公。)
文 公:(文公大哭曰)此誠吾之過也,悔無及矣!
(詔有司,立子推子母之廟於緜山上,將其山東西數十里之田以供祭祀,以志吾
(過,且旌善人,改其山號曰『介山』。)
(後人有詩曰:重耳先忘介子勞,既知焚死慟悲號,惕然連想從亡事,立廟園田
(義亦高。)
160**時間: 地點:
(卻說秦穆公既立晉文公而歸,問蹇叔、百里奚)
百里奚:晉侯能定國乎?
二 臣:晉侯一登大位,賞力報德,追慕子推,實有寬大之器,必能定國,不比惠公、懷
公之無義也!
穆 公:然!
(遂令子桑領兵五千,送其女還晉。)
(晉文公大喜,宴子桑,又令荀林父迎齊姜歸國。)
近 臣:狄使至。
(公召入問其故?使者)
使 者:狄主聞明公登位,大國各送還親故,令臣送夫人及趙姬與公子等歸。
(文公宣入夫人,令趙衰迎叔隗歸家。)
文 公:(衰辭曰)主公在上,臣不敢更迎叔隗!
文 公:子餘差矣!吾女雖貴,叔隗先配,何可因此而棄彼?
(衰再三拜辭。)
文 公:(趙姬聞衰拒叔隗,忙入朝告文公曰)聞近狄姬歸朝,妾夫固拒,望文公宣入,
妾願拜見。
文 公:汝君恐汝不容,故辭不受。
使 者:(趙姬曰)妾夫得寵而忘舊,欲以不賢之罪歸妾。
妾願以內子之臣讓狄姬,甘居偏室。妾聞狄姬生於名盾者,雖幼且賢,亦願
立為嫡子。
文 公:(文公撫掌大笑曰)吾女能以此德推讓,雖周太姒莫能過也!
(遂宣叔隗子母入朝為內子,立盾為嫡子。)
(叔隗辭不敢當。)
(趙姬堅謂。)
(文公愈加賞齎,令趙衰引歸。)
(於是,衰之夫婦父子謝恩歸家,合朝群臣)
群 臣:賢哉趙姬!
(後人有詩曰:貴而忘賤婦偏心,不妒能容有幾人,卓彼趙姬辭內子,周家太似
(可齊名。)
(漢劉向頌云:趙衰姬氏,制行分明,身雖尊貴,不妒偏人。)
(躬事叔隗,以盾為嗣,君子美之,厥行見備。)
(文公既定國,寬征賦稅,整日與趙衰、狐偃等修文演武,以圖霸業,故國中家
(給人足,而晉邦大治。)
趙 衰:朝王入貢,諸侯之禮。
(於是文公治裝,駕往周朝。)
(周襄王大賞諸侯,各賜金帛還歸,諸侯俱來朝賀,獨有鄭文公不至。)
襄 王:(襄王謂群臣曰)先王常欲奪鄭伯之政,不能制服,後得齊桓公控馭數年,今桓
公既歿,鄭伯依舊不朝,朕欲出兵征討,卿等以為何如?
謂群臣:(右大夫富辰諫曰)不可!臣聞大上以德撫民,其次親親以相久也。今周鄭兄弟
之國,鄭雖有咎,直寬恕之。
(襄王將聽其說,下大夫游孫伯進曰)
襄 王:鄭伯見齊桓公解伯,所以驕傲不朝,今不早圖,後將並周。
襄 王:若何?
謂群臣:(孫伯曰)臣請奉使往鄭,問其不朝之故?若肯服罪入朝則止;如若不能,然後
征討。
(王喜,令孫伯往鄭,孫伯至鄭。)
鄭 伯:大夫有何教諭?
謂群臣:(孫伯曰)天子有言,鄭桓公諫平王東遷,有大功於周室,故賜大政與鄭,夾輔
邦家,數年以來卻不鮮解政,又不入朝,不知為何如此?
鄭 伯:(鄭伯大怒曰)吾已知之矣!汝君臣欲奪我政,故令匹夫巧言相責,左右為我囚
此匹夫!然後與周定論。
(武士遂囚孫伯。)
(孫伯從者奔週報襄王。)
襄 王:(襄王大罵)匹夫!果欲吞周,今不討伐,更待何時?
(遂令前衛龍驤將軍步秀叔,右衛源騎將軍桃子為先鋒,自督兵將繼後,出城伐
(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