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  至  第四〇

31**時間: 地點:
    (一日,廬山昏黑,大起狂風,三緘獨坐無聊,忽見一人突如其來,忙起而詢曰
    ()
三 緘:爾都中役乎?
其 人:非也,吾亦大邦人,充配於茲十餘載矣。
    (三緘傷其與己同病,留居為侶。)
    (其人隨留隨止,並不問及姓名。)
    (三緘問之,彼亦含糊答之。)
    (三緘時時暗窺,飲食起居粗鹵可鄙,而且晝出夜返,日以為常。)
    (三緘厭其煩,久則疏以禮貌。)
其 人:爾先以盛情待吾,今而顏色之間甚屬不善,爾欲生乎,死乎?
三 緘:生則何為,死又何說?
    (其人持一布囊,置於三緘之前)
其 人:爾欲生耶,入此囊中。
    (復抽刀一柄,手扭三緘之前)
三 緘:爾欲死耶,割爾首領。
    (三緘駭甚,泣祈饒之。)
其 人:爾欲生而不入此囊,必待吾動粗乎?
    (三緘跪地大哭不起。)
    (其人吹動牛角,亭外遂來三四黑漢,繩束三緘,放入布囊,扛抬而去。)
    (三緘無奈,只得任之。)
    
    
32**時間: 地點:
    (未幾,扛抬者止,解開布囊,接出三緘。)
    (三緘極目周圍,環立不下數百匈奴,群相謂曰)
三 緘:既來此地,須與吾等牧羊也,爾心願否?
三 緘:願。
匈 奴:如願,速去牧之。
    (第十六回 羊奔澗得逢仙友 虎出穴又仗神威)
    (三緘驅羊山外,群羊齊奔,彼亦急急逐之。)
    (奈羊不擇地而游,三緘被荊棘勾衣,茅茨刺足,血流不止,蹣跚難行。)
    (日夕歸來,匈奴視之)
匈 奴:爾足底未能結實,故不敵茅茨之鋒。
    (遂插鐵板於爐中,俟其紅時,烙及兩足。)
    (三緘痛不可忍,呼號欲絕。)
匈 奴:不如是,不能驅羊山崗,何呼號乃爾?
    (竟將兩足烙畢,身以羊毛氈披之,首以羊皮袋覆之,儼然又一匈奴也。)
    (次早給彼蕎餅,命急驅出群羊。)
    (三緘足甚痛疼,一拐一跛,勉強驅至山頂。)
    (山下澗水一泓,群羊欲飲,狂奔而去。)
    (三緘恐羊去遠,不能追逐;又懼羊若有失,受辱匈奴,事處兩難,不顧痛楚,
    (隨之下澗。)
    (群羊飲罷,一羊傍澗酣眠,則眾羊效之。)
    (三緘於羊眠後,席地而坐,自覺足底如焚,呻吟之聲不絕於口。)
    (復禮子領得師命,乘雲空際,以查三緘,如有難臨,速為援救。)
    (正從秦嶺見三緘獨坐於地,雲頭按下,意欲相近與之交談。)
    (恐其偶露行藏,為彼窺破,於是略顯仙法,指衣成氈,化石成羊,緩緩驅來,
    (眠於澗左。)
與 之:(連呼三緘曰)爾羊飽否?食餅其時矣。
三 緘:(三緘亦問曰)爾羊何如?
復禮子:吾羊烈甚,往往狂奔,追逐數山,始眠於此。
三 緘:爾羊既眠,諒已飽矣,來茲一晤可乎?
復禮子:吾正無侶,急欲與子閒談也。
    (言畢,撩衣涉澗,至三緘處,兩相交揖而後並坐焉。)
    (坐已,復禮子)
復禮子:吾兄愁顏如此其極,其殆初入是地而役任看羊乎?
三 緘:然。
復禮子:初任看羊,必烙足底,若無藥以擦其患處,終則濃血交流,牧任難勝。匈奴惡之
    ,必加鞭笞之苦。
三 緘:吾於斯時,已不聊生,再加鞭笞,有死而已。兄屬何名,步履若是其健乎?
復禮子:吾傅姓名理,始以訪友求道四方,繼戀功名,參及胡將軍行伍。前剿匈奴敗績,
    為彼所擒,已受五年看羊之役,不惟足底堅實,而且蕎餅慣吃,雨雪風霜久不畏
    之,故強健乃爾。
三 緘:(三緘聞而泣曰)吾不知若何而後如君也。
復禮子:必歷四五春秋,方能強劍然子初到,難受此地煙瘴,吾有藥一貼,掬水而飲,非
    但煙瘴可避,而足自步履如常。
    (遂取藥身旁,以予三緘,三緘立而跌者再。)
復禮子:爾全不能行動耶?
三 緘:不能。
復禮子:爾不能行動,今夜露宿於此,虎狼一至,安保爾軀?
    (三緘聆言,大聲哭曰)
三 緘:願死虎口,以了一生。
復禮子:毋泣毋泣,吾且扶爾至澗,掬水飲藥。
    (三緘起,手撫復禮子兩肩,一步一停,曳踵而至,躬身掬水,將藥飲之。)
    (昏絕片時,蘇來覺得精神爽快,以足踏地,其痛若失。)
三 緘:(三緘謝曰)服君藥餌,不啻仙丹,倘能得脫牢籠,仍歸故里,兄與杜公恩德,
    吾必報之。
復禮子:斯言既出,不可忘也。
三 緘:(三緘指天誓曰)若忘斯言,有如是日。
復禮子:此山虎狼甚伙,慣盜其羊而食,每於牧罷歸去,匈奴磬點其數,如或欠一,鞭笞
    定所不免。吾有異術能化石成羊,兄羊如被虎狼所吞,向石呼曰:『爾石來,爾
    石來,吾今換爾入羊胎。
      速速化,速速化,化作羊兒回去罷。吾奉紫霞命,弄假可成真。』只此數言
    ,石化為羊,以補其缺。
    (三緘將口訣記下,復禮子用手一指,石果化羊,旋化為石焉。)
    (化已,又語之曰)
三 緘:是山虎狼不但食羊,即看羊人多被吞嘧,教爾一咒,虎狼縱近爾體,亦不過舌舐
    鼻嗅而已。
三 緘:其咒如何?
復禮子:我是天仙體,牧羊將他倚,山神聽我令,化為木石侶;虎狼宜速避,莫違天律語
    。爾見虎狼則念此咒,但須穩坐毋動,如其畏而奔走,必不利爾躬也。
    (三緘一一記之。)
復禮子:日已西墜,吾途尚遙。
    (言別一聲,驅動群羊,竟投山後。)
    (三緘返,匈奴點明羊數,又予蕎餅。)
    (三緘吃罷,倚簷而臥。)
    (天曉驅羊向左,山左之草,更見蔥蘢,群羊濟濟趨奔,爭奪而食。)
復禮子:(後一驅羊者呼曰)是地不可牧也,若再前驅,爾羊莫保。
三 緘:草綠縟而深肥,羊腹易飽,何不可牧?
其 人:中有怪物,善能噬羊,如何牧之,早已草色無存矣。
    (三緘聞言,忙將群羊驅轉向北。)
    (北面牧羊者眾,三緘所牧有四五頭入彼隊中,其心以為驅歸之時自然各理各隊
    (,不料匈奴牧子慣以己羊驅於人牧之旁,人羊一入彼群,即為已有。)
    (驅歸,主點其數,多得者厚賞。)
    (三緘初任此役,未識其中詭譎,毫不介懷。)
    (彼牧羊者恐三緘見號擇認,故將驅羊竹杖,向羊繞之,羊遂合群驅之而去。)
三 緘:(三緘呼曰)吾羊四五入爾群內,爾何不辨其號而驅去乎?
大聲呼:(牧羊者曰)吾隊無爾羊,毋得妄認。
三 緘:羊入爾群,不過片時,胡即謂為爾有?
    (牧者不答,三緘入彼羊群擇之。)
    (牧者怒氣勃勃,將三緘扭臥,毒手相加。)
    (三緘體弱難支,昏絕在地。)
    (牧者釋手,驅羊竟去。)
    (紫霞真人適登講道臺,呼及群弟子排班聽道,將道講畢,向復禮子而言曰)
紫 霞:三緘牧羊失羊,已為得羊者毆斃。爾急入塵世,以丹活之。
復禮子:三緘受磨已多,師胡弗稍解一二。
紫 霞:是非爾所知也,譬諸塵世之子,迷於嫖賭,為父母者,先教以甜言,不聽,繼加
    以夏楚,亦不聽。父母見其心性難於移易,欲置之死,或遇親友勸解釋之,而其
    作為仍復如前。父母無可為情,任之而已。子見父母不加責斥,忌憚愈無,必至
    於金盡身窮,幾乎莩死,始轉念而深厭嫖賭,卒能成家登富者,何哉?磨煉精、
    迷陣破也。三緘自入名場,以至於今,迷陣尚深,道心未動,弗使之一生九死,
    安能磨出白玉精金。不然師命脫化紅塵,豈不思一磨不使之受乎?
復禮子:紅塵真似海,陷溺日愈深,不怕天仙子,難跳陷人坑。
紫 霞:凡由仙入世,不有指點,終墜孽海,所以俗子煉道能出塵者難,入塵而思出塵者
    更難。爾等既已成真,思凡塵心切不可抱。
    (言已。)
    (退入仙府。)
諸弟子:(諸弟子謂復禮子曰)師命爾持丹以救三緘,可速去之。
    (復禮子諾,去車駕動,竟墜嶺頭。)
    (瞥見三緘仰臥於地,忙納丹口內,頃刻魂歸軀殼,猶然大哭曰)
復禮子:還吾羊來。
復禮子:爾羊安在?
三 緘:吾羊誤入爾隊,爾可不分皂白,竟驅去乎?
復禮子:爾其急起,要羊不難也。
    (三緘漸漸清醒,將復禮子諦視一遍而泣曰)
三 緘:爾傅兄乎?
應 之:是矣。
三 緘:吾驅羊至此,誤入人群,彼不辨明,占驅之去。吾不服,入群擇之,被牧羊者毒
    毆而昏,不醒人事。茲遇傅兄救吾於既死,恩固大矣,然吾羊不得,烏能對及匈
    奴?恐承兄恩活於此時,難免鞭死於今夕。
復禮子:要爾之羊,易如反掌耳。
    (三緘拜而求之。)
復禮子:(復禮子以手招曰)失羊來,失羊來,毋入他群惹禍胎。急急歸,急急歸,仍與
    羊群共一堆。
    (偈甫畢,突來四五羊入群內。)
    (三緘恐非己之所失,試查其號,果故物也。)
    (方欲拜謝傅理,遍尋不得,以為牧羊異地矣。)
    
    
33**時間: 地點:
    (自此見牧羊多處,暗向別地驅之。)
    (時屆秋深,三緘牧羊雲嶺,遙聞年少匈奴處吹笙,觸動杜公相別之情,與言宥
    (罪歸都之事,不覺心腹如割,淚滴羊氈,望著南關大哭)
三 緘:孤身如雁在遼陽,思及高堂暗自傷;望見南關魂欲斷,頻將消息問蒼蒼。
    (正傷感間,忽聽喚羊聲,極目相視之,乃一年少牧子驅羊嶺左。)
    (三緘畏甚,將羊驅至嶺右。)
    (彼見三緘驅羊右行,即以所持竹杖插於地,群羊惰而皆眠。)
    (三緘見彼羊已眠,不復他適,獨坐於老樹之下,默默不語,淚滴胸襟。)
    (頃之少年亦至,與三緘並肩而坐。)
    (三緘恐如前日匈奴毒手相加,起而避之。)
少 年:君毋避吾,吾亦大朝子民,誤入此地者也。
    (三緘聆其言善,乃詳問曰)
三 緘:爾胡為而至此?
少 年:吾父石蘊山,翰林學士也。吾甫六齡,母即物故,後母悍毒,刻待吾身,幸父送
    吾讀於同年家中不受羅織。自父沒後,宦囊雖飽,為後母所掌,後母所生弟妹錦
    衣有餘,吾禦敵寒而不足,且日加打罵,弗堪聊生,吾畏歸,尋至舅爺家下,傍
    舅爺為生活計。舅爺見吾伶俐,攜與為侶,貿易江湖。前歲販貿南關,正遇匈奴
    搶掠,舅爺遭戮,吾身被擒,因此役任牧羊,常受奔走之苦。今見爾牧羊無偶,
    知必為匈奴所擄者。得同地之人而相與語之,庶胸次寬而愁腸少耳。
三 緘:吾以名誤,爾以利誤,可知名利二字,福人不少者,禍人亦不少也。
少 年:爾又胡為至此?
    (三緘見彼此同病,且泣且訴,盡道其由。)
    (少年聞之,亦傷感不已)
少 年:從此爾我合為一體,每日來茲,伙牧群羊,歸則各認其記。
    (三緘諾,二人於是深相親愛,不啻乃弟乃兄。)
    (牧至日西,各驅羊群,依依不捨而返。)
    (次日,三緘後至。)
少 年:爾來何遲也?
三 緘:吾由雪嶺直下,較左旋更捷。殊至嶺上,前面匈奴牧子約有十數隊,吾侵羊亂,
    俟彼去盡,然後驅羊來此,所以稍遲。
少 年:可將群羊驅至草茂處,使彼飽餐,吾與兄席地閒談,而商暗逃之計。
    (言剛至此,遙見對山羊群四散,牧羊者或梯樹而上,隱於葉密之中,或向崖而
    (奔,潛於石縫之內。)
三 緘:是何事故,人羊慌亂如斯?
少 年:是必虎狼出穴,捕食人羊,險莫過於此者。
三 緘:對山有惡獸,吾與爾禁步勿入,諒亦無妨。
少 年:無山無虎狼,但出有其時,亦無濫嚼人羊之理。所畏者今日彼山既出虎狼,是山
    不知又在何日。
三 緘:虎狼欲出,可前知乎?
少 年:山風狂卷,次日定出。
三 緘:如是,是山未動狂風,明日諒不出穴。
    (言猶未已,忽見一虎銜一牧子,飛奔前來,後面一狼奮力馳追,似欲爭奪其人
    (而食者。)
    (一時狂風四起,虎嘯之聲動搖山嶽。)
    (二人駭極,忙至樹下。)
    (少年先梯上樹,三緘上而復下者累累。)
    (少年以索縋地,三緘隨索而上,坐於枝間。)
    (但見無數虎狼,張牙舞爪,羊群潰亂,四散紛然。)
    (幸而對山之羊奔過是地者甚眾,虎狼各攫其一,無爾無蹤。)
三 緘:天已昏黑,群羊不知所往,烏乎歸?
少 年:虎狼出穴,即匈奴亦緊閉門戶。爾我敢下是樹,自討喪亡哉?
    (三緘於是穩坐枝頭,不敢聲張。)
    (三更將近,大雨如注,賴此樹枝茂密,不能濕及羊氈。)
    (大雨停時,微出月光一線,可以視及里許。)
少 年:(少年驚曰)完矣,完矣。山魈出矣!
三 緘:(三緘低聲詢曰)山魈安在?
少 年:(少年附耳告曰)前林外身長丈許、目似燈球者是也。
三 緘:山魈之出,又將何為?
少 年:捕人而食耳。
三 緘:如彼來茲,將何以御?
少 年:聽其自然,應死山魈,烏能逃卻?吾與爾且隱身不露,以避其鋒。
    (頃見山魈往來,愈聚愈伙。)
    (有至高者,有低於至高者,四面窺伺,時而自相舞鬥,為勝者哀號震地,駭人
    (聞聽。)
    (是山左崖下忽然一聲響亮,如萬鈞石墜,聲停後來一偉漢,高過山魈。)
    (山魈見之,群皆俯首。)
    (偉漢一一披其額,山魈隱,彼亦下崖而沒。)
三 緘:偉漢為誰,何能伏及山魈?
少 年:此山王也。凡山魈虎狼,皆為管轄。許出則出,弗許則不敢,故山王一至,而山
    魈俱隱焉。
三 緘:山魈狼虎而外,別無怪異乎?
少 年:天地之大,何所不有。
    (言此,樹下忽然牛喘。)
    (二人俯視,見無數巨獸,頭生三角,毛深尺餘,一步一鳴,聲傳吻吻,前倡後
    (和,若有數十之多。)
    (或倚樹而擦其皮,則全樹搖搖,幾為顛撲。)
    (此物甫去,山巔復出一物,長約數丈,粗如桶底,口吐紅珠一粒,閃灼光明。
    ()
三 緘:此何物乎?
少 年:此乃老蟒拋珠耳。
三 緘:擦樹巨獸,又何名耶?
少 年:吾不識也。
    (一夜之間,二人膽碎心驚,未敢閉目。)
    (天曉群物不見,二人下得樹來,遍呼其羊,無有形影。)
三 緘:羊群如失,何以歸見匈奴。
少 年:虎狼出時,羊亦尋穴合住,不敢亂散,散則必受吞噬。可由山右尋之。
    (尋不過箭地途程,瞥見崖間有一石穴,少年斜斜直上,視已笑曰)
視 已:爾我之羊,盡在其中。
    (以杖邀之,二隊俱出,各點其數,無一失者。)
    (二人喜極,驅至山腰。)
少 年:腹甚餒矣,可急驅歸以求蕎餅。
    (遂驅羊向左,三緘向右,相別而回。)
    (匈奴點視無缺,予以蕎餅曰)
匈 奴:今日暫歇,明日再牧。
    (午刻另賞牛羊肉食。)
    (三緘只食蕎餅,而棄牛羊肉焉。)
    (食已出外,下望南關甚近,切念思鄉,回視匈奴無人窺伺,暗暗逞步偷下南關
    (。)
    (孰料匈奴見之,忙然追至,扭髮而歸)
匈 奴:娃子思逃乎?吾必賣之。
    (三緘不能辯。)
    (匈奴恨甚,每日只予一餅,三緘不能裹腹,幸少年常常分給,不至啼饑。)
    (他日驅羊山側,仍望老樹而來,羊已飽而同眠少年未至。)
    (正盼望不已,突見山右一虎,飛奔身旁,思及傅兄之言,念咒穩坐,虎至,以
    (爪戲摳羊氈,又以舌舐其口鼻,久則傍身而臥矣。)
    (三緘乘隙奔竄,虎若始其為人也者,隨後馳追。)
    (三緘氣逼力微,絆石倒地。)
    (虎方舉口,旁一紅鬚大漢以鞭擊之,虎哮而逃。)
    (三緘見虎已遠,微微起立,不意復來數虎,直入羊群,各齧一羊奔去山巔。)
三 緘:牧羊此地,已受無限艱辛,又兼山多虎狼,諒不死於饑寒,必死於毒獸,與其生
    遭挫折,不若投入澗內,死尚安然。
    (剛欲抱石而投,少年忽至,詢其所以,三緘悉道其由。)
少 年:受得艱苦,大器方成。爾且暫留殘軀,俟匈奴朝賀乃王時,乘間逃之。
    (三緘聆言,投澗之心遂止。)
少 年:今日匈奴命吾易羊他所,不能久候,明日再晤可也。
    (言罷而去。)
    (三緘查點羊數,已缺其三,照偈誦之,石果化羊,以補其缺。)
    (三緘喜,合隊驅歸。)
匈 奴:此後爾毋牧羊,明日隨吾易羊他方,自享安樂。
    (第十七回 轉後洞折磨苦甚 訴前言贖取情深)
    (次朝早起,匈奴謂三緘曰)
匈 奴:爾宜飽餐,此去易羊途程甚遠。
    (三緘諾,將蕎餅食餘,又予二三,以為路饑之食。)
    (三緘接手,遂偕匈奴行。)
    (上得秦嶺,俯視南關,霧鎖煙迷,絲毫不見。)
    (由嶺赴下,嶺盡而深壑生焉。)
    (壑中有溪,溪上樹木森森,周圍環繞,時而入於深遠,則異鳥爭鳴,時而轉至
    (溪邊,則冷風刺骨。)
    (行約十餘里,始從一介然小徑,轉折而升。)
    (每上一層,皆石崖相接。)
    (有若佛像者,鬚眉酷肖;有若龍形獅形者,則鱗甲齒齒,踞舞如生。)
    (雕琢雖工,亦不過此。)
    (連上十餘層,突然峭壁如削,排列直下,莫知底止。)
    (峭壁之上,穴圓似鏡,常見野狐出入其中。)
    (徑盡壁頭,似乎無路,左旋右轉,又露山丫。)
    (梯而上之,丫中林木半不知名。)
    (曲折迴環,紆迴直上,不時附葛,不時攀藤,弗識幾許途程,乃到山頂。)
    (其間土穴無算,概屬匈奴之黨,形貌醜惡,勝過秦嶺多矣。)
    (秦嶺匈奴到此,手指石磴,若欲暫為息肩。)
    (三緘坐,匈奴亦坐。)
    (坐至片刻,匈奴向前指之,三緘知囑以行,起身前去。)
    (約過土穴數十餘處,到一所在,其穴更廣。)
    (秦嶺匈奴入一穴中,移時即出,隨出匈奴三四,與彼偕至,置囊於地,秦嶺匈
    (奴攜三緘入囊而上提之。)
    (彼地匈奴挽其囊結,扛抬而去。)
    (行有半日,扛者息足,兩相談論,不知所說何詞,似又換一班匈奴,扛抬數里
    (,始駐地解結,命三緘出,予以蕎羹一盞。)
    (三緘饑甚豪吞,匈奴拍掌哄堂。)
    (食畢,導至一小穴,內無別物,惟羊氈鋪地而已。)
    (是夕宿此。)
    (天曉,匈奴授以竹杖,指一羊群,命彼牧之。)
    (三緘驅至前山,極目四顧,山尖似筍,更不辨東南,心知至此難歸,跌足捶胸
    (,呼天大泣。)
    (孰知是地匈奴鬻得初來之人,偷窺形容;如其欣喜,以為心服,若見泣痕滿面
    (,以為怨恨,收入土穴,將繩緊束,擊以皮鞭。)
    (當痛擊時,倘假作笑聲,遂解釋曰)
匈 奴:娃子服我矣。
    (否則一日三四擊,蕎羹亦不予焉。)
    (三緘弗知所尚,泣痕常露。)
    (匈奴不悅,束於土穴,累累鞭之。)
    (愈鞭愈帶泣容,匈奴斷其羹,不得食者三日,兼以重鞭相擊,饑痛交攻,曾不
    (幾時而氣絕矣。)
    (紫霞又命復禮子持丹入穴,予三緘飲。)
    (三緘蘇,睜目視曰)
三 緘:爾傅兄耶?
復禮子:然。
三 緘:此何地乎?
復禮子:是地名『黑蠻山洞』,乃匈奴之國也。
三 緘:秦嶺匈奴胡為導我於此?
復禮子:已將爾售之矣。
三 緘:秦嶺匈奴既售我於此,是地匈奴又胡無故而擊我?
復禮子:爾來此境,常常泣乎?
三 緘:深入蠻邦,安得不泣?
復禮子:無怪受此鞭笞也。
三 緘:必如何而後可?
復禮子:彼擊爾時,假作笑聲,則匈奴喜其能心悅誠服,弗加鞭楚矣。鞭楚弗加,不可再
    泣,如已釋後而復見泣痕,必謂爾心難以悅服,繩束手足棄於泥卡。卡初設者,
    或可能活,卡如久設,其中卡死鬼魂必逼人喉而尋其代。
      自茲已往,如欲安全,切毋以泣痕令匈奴見也。吾言若是,謹記勿忘。
    (言罷而出。)
    (早起,匈奴來穴呼之,三緘假作笑聲以答。)
匈 奴:爾心服乎?
    (三緘不解所說,只是假笑不已。)
    (匈奴釋其繩索,多予蕎羹,仍命牧羊。)
    (三緘遍體痛疼,勉強前去。)
    (午後,匈奴遣人送羹,三緘對面而接。)
    (晚歸,匈奴以繩束股,倒弔穴外,持鞭擊之。)
    (三緘仍假笑聲以悅匈奴,俾彼停鞭,孰意匈奴鞭擊愈力,約擊數十而三緘斃焉
    (。)
    (匈奴見其氣絕,拖入穴中。)
    (紫霞知之,命復禮子入穴招魂歸體,飲以靈丹。)
三 緘:(三緘蘇而笑曰)吾心悅服,祈免鞭笞。
復禮子:爾已受鞭痛絕,吾特持藥以救爾者。
    (三緘聆其聲音,似是傅理,急睜目而視之)
三 緘:傅兄來乎?
復禮子:吾又到茲矣。吾詢爾,今日受此鞭責,其殆泣痕復露,為匈奴見耶?
三 緘:未也。今日匈奴命人送羹,吾帶笑容,對面恭接,其人似乎不喜,怒目而去,不
    知何故,歸即受此鞭笞,忙依兄言假笑不止,殊愈笑而彼愈鞭打,假笑亦不靈焉
    。
復禮子:送羹人男耶,女耶?
三 緘:匈奴國中男女何辨?
復禮子:是國男女蔽體,均以羊氈,覆首皆用皮袋。女子所辨,只在兩耳墜圈耳。如以女
    子送羹食人,不必接之,隨彼放地,放後而食。
      食已,仍以送羹之器安置舊處。食羹者背轉而立,彼始持歸,不然則以爾為
    侮,歸告乃父,斷然加鞭。爾如悲啼,此女不忍,必呼父釋。爾如假笑,彼以爾
    侮出自歡心,加鞭愈勤。由此觀之,今日送羹食爾者,定匈奴女也。
三 緘:如是,則難就將矣。
復禮子:身至是地,不得不然,爾宜忍耐處之,不久自離苦海。
    (三緘聞言而泣。)
    (泣已,手牽復禮子之衣,苦求導出此境。)
復禮子:(復禮子誑之曰)爾且釋手,吾自導之。
    (三緘恐其誑己,緊緊牽著彼衣。)
    (復禮子仙法略施,脫身而去。)
    (三緘尚牽己身羊氈,號啕大哭,不知天已曉矣。)
    (匈奴來穴,聞其哭聲怒甚,拋入泥卡,漸墜漸下,方墜到底,四面木槓齊落,
    (將身卡定,呻吟不絕於口。)
    (正無可如何時,忽聞暗中有人詢曰)
匈 奴:爾疼耶?
應 之:然。
其 人:爾將四肢用力上掙,吾以石子垫高扛足,然後四肢放下,自爾輕鬆。
    (三緘果如所言,呻吟遂絕。)
其 人:(其人笑曰)爾身安寧,可謝先生。
三 緘:先生何人,施此恩德。
其 人:吾係卡死鬼也。若遇他人,則吾有所替,不踏爾槓,當逼爾喉,片刻之間,即歸
    黃壤。吾有爾代而吾出,爾又待其代爾者始離此卡矣。
三 緘:爾何不置吾死地,免受匈奴之羅織乎?
其 人:(鬼曰)上天後有大用於爾,吾何敢傲天律,而以爾為代耶?但吾既鬆爾卡,須
    於他日提攜一二可也。天將明矣,匈奴來取卡矣。
    (言此寂然。)
    (果不一時,匈奴至,勾開卡槓,以為三緘死已久焉,及扶之出,猶然活耳。)
    (匈奴異,養以蕎羹,養至旬餘,行動如昔,仍授竹杖,命之牧羊。)
    (他日至一小山,是山崖弦盡屬荊棘遮繞,三緘見羊亂無伍,因以驅羊之杖轉右
    (而截,逞步前去,竟墜崖下。)
    (約墜數刻,始落平地。)
    (三緘欲上,不知其徑,急順峭壁奔馳里許,又無路可通。)
    (計靡所施,只得坐於石臺,俟有來人,問其去路。)
    (殊俟至天色昏黑,人影絕無。)
三 緘:(三緘泣曰)前受匈奴鞭擊,尚有土穴藏身,今日失足墜崖,渺無人行,此身必
    葬虎狼之腹。
    (言罷大哭,怨氣沖天。)
    (上皇下旨,詔紫霞真人而詢之曰)
上 皇:爾門徒虛無子脫化塵世,今在何地,造道何如?
紫 霞:三緘此時滿腹塵緣,尚為之洗滌未盡。
上 皇:怨氣何以繞及朕座乎?
紫 霞:今正使之艱難萬狀,俾彼窮而思返,斷絕塵緣,然後引入道中,斯心始堅定也。
上 皇:造道如是之難,無怪乎壁鏡臺前作惡者眾,聚仙臺畔成真者少。爾宜常常護及,
    毋使仙根墮落,枉彼修煉之功。
    (紫霞應詔而出,慧眼觀望,遙見三緘正坐石臺哭泣不已。)
    (於是雲頭按下,化一老人,持杖傴僂,向石臺經過。)
    (三緘見之,起腰遮面揖曰)
三 緘:敢問老丈,此山何名?
老 人:小陰山耳。
三 緘:吾欲上茲山頂,不知可有路徑否?
老 人:匈奴之國從小陰山跌斷,萬山峭壁,無路可登。爾欲登之,須繞向左行,直過蠻
    江,上虎嶺、雲嶺、霞嶺、黑嶺,轉下萬仞壑,由壑東偏,又過潯江,斜上玉嶺
    ,玉嶺之尾與秦嶺相接,從秦嶺而上,方有路徑到小陰山焉。
三 緘:由此峭壁直出,又到何地?
老 人:左有犬戎,右有貊狄,皆蠻邦也。
三 緘:吾求老人指引,歸吾中國,路向何之?
老 人:亦必出秦嶺,下南關焉。
三 緘:歸都別無去徑乎?
老 人:爾已深入蠻邦,萬山錯雜,不由此去,惟有展翅高飛。
    (言罷欲行,三緘牽衣求宿於其室。)
老 人:寒家乃小小石穴,安能容爾?
三 緘:即居穴外,吾亦願之。
老 人:天將晚矣,爾毋煩瑣,累我難行。
    (三緘釋手,暗尾其後,老人若為未見,轉過峭壁,倏忽不知所往。)
    (三緘於此欲進不可,欲退不能,正躊躇間,忽見前面燈光遙射。)
三 緘:(三緘暗思)此必老人所居石穴,然林深山聳,途黑如漆,何能前進?
    (以手拭地,得一樹幹,喜無枝葉,執於手內,能試行路高下,直向前趨。)
    (行甫數武,樹幹墜地,遍拭俱無。)
    (三緘無可如何,匍匐蛇行,歷盡難辛,始到燈光之處。)
    (近而細視,乃一招提,殿內燈光燦爛,如同白晝。)
    (仰觀臺上坐一老道,雙眸緊閉,似悟道然。)
    (三緘入跪於臺下,哀祈度脫。)
    (跪已久矣,老道始開眸,詢曰)
而 詢:下跪何人,所求何事?
三 緘:弟子俗號三緘,特求道長指引入道之方耳。
老 人:爾乃功名中人,求爾功名足矣,何問乎道?
三 緘:弟子已知功名富貴皆屬空花,一切世情淡如白水,祈道長垂憫,渡吾出茲苦海,
    自此永不以塵心在抱矣。
老 人:爾果真衷求道乎?
三 緘:然。
老 人:如是,且入後廂,役任汲水,如弗懈乃職,塵心不動,再為示指。
    (三緘於萬死一生之際,得此提攜,遂樂任汲水之勞,以求安身於此。)
    
    
34**時間: 地點:
    (且說鄔、杜二公自南關歸都,緩運征車,曉行夜宿,將近半載,已到都中,歸
    (得家庭,父子妻兒悲喜交集,僚友往來看顧,各辦筵席為之洗塵,或問遼陽風
    (俗若何,或問歷此路途幾許,言到入關苦況,無不駭然。)
    (整整盤桓一月有餘,酬酢始畢。)
    
    
35**時間: 地點:
    (一日,杜公府中獨坐,猛然思及三緘所囑)
三 緘:吾已歸都享此安閒,諒彼身在秦嶺,雲影望斷,度日如年矣。趁今閒暇,去晤梁
    某,看作何若,且為彼父母通一消息,免使蓮蓬白髮朝日倚閭盼望,淚盈襟帶焉
    。
    (遂駕巾車,訪及梁公子府門。)
    (傳帖入內,公子見帖,不知杜公過舍胡為,諒當日與父同寅,罪滿歸都,來此
    (一晤,然吾尚未拜謁,彼竟車駕先來,面顏大有不便矣,即整衣冠,接於滴水
    (簷前。)
    (杜公入府行禮畢,公子)
公 子:年伯遠道言旋,姪已決定明日踵府問候,為公洗塵,不料年伯先臨,姪殊抱愧。
杜 公:賢姪身當大任,得暇日少,吾亦知之。吾今日踵府者,一則與老夫人請安,二則
    賀公子再升官品,三則為三緘之事而來也。
    (公子聞「三緘」二字,驚詢杜公曰)
公 子:三緘而今在於何地?
杜 公:爾可請出彼之父母,吾一一告之。
    (公子忙入內室,請三緘父母出。)
杜 公:(杜公見而拜曰)爾子三緘充配遼陽地界,甫脫役難,又被強暴毆死,銀錢盡失
    。幸而神天默佑,得以復生,然囊底空空,衣不蔽體,未抵秦嶺,疾生意外,束
    手待斃於泥塗。吾偶遇之,扶歸山亭,將疾養好,俟至異日罪滿同歸。不意鄔公
    府中與吾調停,吾竟宥罪先返。臨行之際,所餘蕎粉並及羊氈,吾與鄔公一概相
    予。三緘牽衣在道,依依不捨,囑咐吾歸務到梁某家告及父母,兼求梁公子急與
    周旋,使彼宥罪早歸,得以侍奉高年,感恩不淺。
    (三緘父母聞之大哭,向杜公拜曰)
三 緘:承活兒命之德,又予衣食之恩,倘得蠢子歸來,定當銜環以報。
    (言罷,雙老跪於梁公子前,祈籌宥罪之策。)
    (公子與杜公見此情形,各皆灑淚而扶之起曰)
公 子:封翁封母,不必悲泣,吾等自然急為調停,如宥罪文下,著一老實家僕,迎郎君
    早早返旆,以慰封翁封母之心。
    (二老聞言,又復下拜大哭而入。)
    (梁公子遂設筵席,與杜公洗塵。)
    (飲至數巡,低聲向杜公曰)
公 子:姪詢年伯罪尚未滿,如何赦之?
杜 公:求之當道,自易易耳。
公 子:餘宰輔可以托乎?
杜 公:吾聞三緘罪款出自上衣,宰輔與之可相得否?
公 子:才結姻好,甚相契焉。
杜 公:如是爾求宰輔親到上衣府中,與彼說明,其事更妥。
公 子:亦仗年伯暗裡襄助。
杜 公:得罪之人,不便常會官宰,此事全賴公子速速作好。須知雲山萬里,遠客望而生
    傷也。
    (公子額之。)
    (飲罷酒肴,杜公辭去。)
    (公子送出府外,剛轉身來,二老又跪於其前,祈急籌量,以宥子罪。)
    (公子不忍,遂入宰輔衙內,與宰輔言之。)
宰 輔:三緘罪加上衣,必與商而後可。
公 子:急祈姑丈去乞此情,如能宥也,三緘之幸;如不能宥,又看姑丈如何設法焉。
宰 輔:爾暫候此,待吾即去試與之言。
    (去不逾時,宰輔歸語公子曰)
宰 輔:可賀,可賀,上衣已允矣。
    (公子喜,即請宰輔行文。)
    (宰輔命一書吏將文書好,公子攜歸,交與三緘父母。)
    (二老喜出望外,當命家人恒恩整飭行裝,望遼陽大道進發。)
    (第十八回 化仙府憑空試法 出遼陽選地為家)
    (三緘自得老道許以汲水之役,每日勤勤謹謹,不令水池稍竭,以使老道歡,再
    (不外起塵心,恐為逐出。)
    (一夜,老道呼而謂曰)
三 緘:爾任汲水之役與牧羊之役,何者為佳?
三 緘:汲水勝牧羊多矣。
老 人:以爾心中,今所尚者何在?其在名耶,吾送爾歸,仍作邑宰;其在利耶,吾洞府
    內廣有金帛;其在酒與色耶,吾亦使爾如願而償。爾試為吾一言其志。
三 緘:名利酒色,吾已深厭,所願者,如道長瑤臺趺坐,身無累境,心入靜境耳。
老 人:(老道笑曰)爾受匈奴無限艱苦,所迫而然歟?抑亦甘心悅服而然歟?
三 緘:(三緘俯首再拜)實出甘心,並無勉強。
老 人:如是且免汲水,予爾一室,爾入靜坐,如果毫無妄念,吾便收爾為徒。
三 緘:道長既有此恩,吾願坐之。
    (老道遂呼道童引入斗室。)
    (室內別無器具,惟一石臺可坐。)
    (三緘甫入,道童已鎖門而去矣。)
    (三緘獨坐其間,只意一日之久,必辟門呼食。)
    (殊坐已二日,渺無人聲。)
    (三緘饑甚,意在思食,似有一筵設於室中,轉瞬間又空空無物。)
暗 計:(其心暗計)是必老道設此以試語者。
    (於是不復思及焉。)
    (然饑火焚心,幾不能持,於無可如何時,思及老道趺坐形像,假效之而雙目緊
    (合,腹如飽食然。)
    (二日已滿,道童辟門而入)
道 童:老道呼爾。
    (三緘忙下石臺,出見老道。)
老 人:爾坐二日,饑乎?
三 緘:始而腹餒思食,繼效長老趺坐,瞑然合目,則忘其饑。
老 人:精聚神凝氣實充,結成寶物在當中;神仙辟谷無他法,只此靈犀一點通。
    (三緘雖聞之而不能解。)
老 人:人世之所謂榮耀者,皆曰公候將相尚矣,豈知神仙榮耀,更甚於公侯將相乎?今
    夜道祖壽誕,群仙拜祝,吾洞內凡道童輩暨汲水燃香灑掃之子,悉隨吾去,以視
    其榮。俾爾歸來,勤造仙道。
    (言甫及此,三緘拜舞而請曰)
三 緘:吾欲一附驥尾,不識道長肯見許乎?
老 人:皆可許之。
    (三緘欣然,當將羊氈拍去塵垢,左牽右展,無有停時。)
    (傍晚之際,老道命一童子出呼雲車。)
    (童子領命來至殿外,向天呼曰)
童 子:雲車來,雲車來。
    (呼聲剛住,果見雲車無數,接連而下,霞光奪目,彩色炫人。)
童 子:(頃之,老道問童子曰)車可齊乎?
童 子:齊矣。
老 人:雲車既齊,爾等各擇其所愛者乘之。
    
    
36**時間: 地點:
    (其時洞外紛紛,各乘一車,直向雲端而去。)
    (三緘見老幼道士俱入空中,方欲上車,一汲水僕人上前阻定曰)
三 緘:毋急毋急,待吾登天後,爾再上雲車不遲。
三 緘:讓吾先去可乎?
僕 人:爾來幾日?
三 緘:十數朝矣。
僕 人:入門十天,即要僭登雲車,恐將仙人羞死。吾來此洞百有餘歲,所汲之水可成江
    海。爾之所汲,不敵龍王大泣一場,何德何功,敢與吾比?漫言吾誇海口,爾欲
    道學修仙,宜預拜吾門,看吾心內歡然,還教爾一二分否。
    (三緘聞言,不敢造次,竟讓汲水者先上車去,始行登之。)
    (殊坐其中,車毫不動,用盡足蹬手扭之力,仍復寂然。)
    (正值計無所施,後面來一大漢,兩手合抱,立於車前。)
    (三緘不問車如何起,只以兩足亂蹬不止。)
大 漢:(大漢怒曰)爾坐過雲車乎?
三 緘:未也。
大 漢:凡坐雲車,有數句靈咒,方驅得動。爾一上車,但用足蹬,是車豈似紫河,定要
    踏濫才能得出。
三 緘:靈咒若何,祈君教我。
大 漢:爾非吾徒,如何教法?
三 緘:吾即拜君為師,有胡不可?
大 漢:師參別人,一禮亦可。我這驅車靈咒,語句煩冗,足要叩頭一百,底都不扣一個
    ,然後教之。
三 緘:叩首不難,誰為記數?
大 漢:吾為爾記焉。
    (三緘於是連連叩首,足至一百之數,始立於其前曰)
三 緘:弟子已參師矣。驅車靈咒,祈師教之。
大 漢:此咒最為靈應,吾教之,爾其和之。
    (三緘諾。)
大 漢:勞煩爾推。
三 緘:(三緘亦曰)勞煩爾推。
大 漢:爾早有此咒,吾將爾推至三十三天矣。既坐便易云車,勞煩二字都捨不得,誰肯
    奉承於爾?況者雲車的車夫,甚不輕易,吾自四十八歲造,至六十始成推車大仙
    。爾勞煩二字俱無,豈雲車遊行,是風吹之走耶?
三 緘:吾初駕雲車,尚不識此道理耳。
大 漢:爾捱匈奴的皮鞭,又捱得來?
三 緘:弟子愚昧無知,祈師寬恕。既拜門下,望師導上天去一看榮華,歸來時又重重拜
    叩。
大 漢:焉有弟子坐車師推之理。不若待吾坐定,爾力推之,爬著車兒,隨吾一睹天仙,
    即爾萬幸。
三 緘:如是請師上車。
    (大漢不疾不徐,上車端坐,三緘將車搖動,果然斜斜直上,加以風送,其去如
    (梭。)
    (三緘手不敢釋,緊抓車尾,睜眼一望,已至半空,畏甚,閉定兩目,任其所之
    (。)
    (頃刻間,大漢呼曰)
大 漢:止。
    (其車遂停。)
    (大漢已下,三緘猶然閉目抓著車尾。)
    (大漢突解其手,厲聲駭曰)
大 漢:滾下去。
    (三緘身不自主,只向雲車而撲。)
    (大漢將車移於一旁,三緘僕地,久之間曰)
大 漢:吾身落到地否?
大 漢:快矣,快矣,僅有二尺四寸矣。
    (三緘睜目睨視,乃在平地,翹首四顧,顧已而詢曰)
三 緘:天上亦有山川井地乎?
大 漢:若無山川井地,聖神仙佛,未必呆在虛空。
三 緘:道祖宮殿在於何處?
大 漢:在天上。
三 緘:師與弟子已登天矣,胡言又在天上耶?
大 漢:天上復有天也。
三 緘:天上之天,與下重較量如何?
大 漢:還不及人心耳。
三 緘:此次師仍坐上雲車,弟子願服其勞。
大 漢:明明是車尾兒帶爾上天,何服勞之有?然師已慵坐,此次讓爾坐之而吾推之。
    (三緘喜,叩拜大漢而後坐焉。)
大 漢:爾將目閉著,天愈高則風愈大,恐於眼眶吹起火時,所視不遠。
    (三緘如命,合定雙眸。)
大 漢:(大漢將車轉運片刻)到矣。
    (三緘睜目視之,與前無異。)
三 緘:(因詢之曰)師乎,此重天何其易上如是乎?
大 漢:善推雲車,自不難耳。
三 緘:宮殿安在?
大 漢:爾之身後,非宮殿而何?
    (三緘回顧,果然重重宮殿,閃閃金光。)
    (信步來至首門,瞥見二虎蹲踞於外。)
三 緘:(三緘駭曰)二虎當道,如何能進?
大 漢:虔誠一拜,虎自馴服,不爾驚也。
    (三緘怯甚,遙而拜及,虎亦舉爪,如答禮然。)
    (拜罷而入,已經重門三四,人跡渺無。)
三 緘:仙人究在何地耶?
大 漢:爾可登是樓頭,由窗隙偷窺,自見仙子矣。
    (三緘於是緣梯而上,倚窗外望,更見宮殿無算,層層階級,玉砌金嵌。)
    (宮殿中五彩雲霞,凝結一片,群仙濟濟,道冠道服,盡屬繡龍盤繞,候於兩旁
    (。)
    (無何,鐘鼓齊雞,笙簫並奏,一聲雷震,執事排列,幢幡羽扇,塞滿殿庭。)
    (事事停妥,金門展放,一道童手捧《太極圖》,紅綠毫光直透殿外,又一童子
    (牽著青角板牛,吐氣如虹,閃灼光明,似金似火,凡有窗櫺之處,皆為射入。
    ()
    (三緘駭退數十武,而光仍照及焉。)
    (當是時也,心已畏甚。)
    (大漢突上樓頭,呼曰)
大 漢:快臨窗一望,道祖駕至矣。
    (三緘疾趨視之,遙見道祖白鬚白髮,龍服冕旒,端坐於臺,臺上彩霞周圍旋繞
    (。)
    (群仙拜舞畢,殿門展處,金光一道,退入宮中。)
    (來祝群仙列坐兩廊,設筵暢飲。)
    (飲罷,四散紛然,或虎或龍,或鳳或鸞,所乘不一而去,老道亦坐雲車而返。
    ()
    (群仙散盡,三緘猶呆立窗前。)
大 漢:群仙已歸,爾奚若者?
三 緘:吾已在天,不願歸矣。
大 漢:如何?
三 緘:仙子之榮,吾甚羨慕,不忍歸也。
大 漢:爾且歸去,俟仙道修成,再來此間,永不歸耳。
    (三緘不語。)
大 漢:(大漢怒曰)爾果不歸耶?爾即在茲,吾將去矣。
    (言訖隱然不見。)
    (三緘於大漢去後,復到仙宮細細視之。)
    (視之已遍,身倦欲臥,即於宮內凴几而眠。)
    (眠久而蘇,極目環顧,仍在峭壁下一石穴前焉。)
    (遍尋老道,未見其人,汲水僕夫暨推車大漢亦寂然無有。)
三 緘:(三緘泣曰)老道棄吾而去,吾何以生?
    (於是帶著泣痕,盤桓穴外。)
三 緘:(忽見草履二隻,掛於荊棘,內有紅箋一條,拾而閱之,上題四語云)是履草為
    身,能將上境登;過山兼越嶺,底下惹風生。
    (三緘視此,已在一知半解之間,然其心急,欲哀祈老道度脫苦海,忙忙攜得草
    (履,遍繞峭壁尋之。)
    (尋至紅日西斜,腹餒無食,兼之足力軟弱,難於奔馳,遂坐石臺將草履穿上,
    (心思欲登峭壁,足底似有人扶,騰空而升,直到山頂牧羊之地。)
    (入目猶昔,恐被匈奴所見,轉思欲過秦嶺,仍到原處,以候宥罪音信。)
    (思猶未已,足下雲起如絮,將身擁著,飄忽而行。)
    (兩耳風聲濃濃,頃刻下墜,詳視地面,已在秦嶺山亭外矣。)
    (由山亭東轉,竟至鄔公所住,第見草舍如故,羊氈等物毫無所有,空空一室,
    (矚目神傷。)
    (三緘是時欲居此地,候其信音,則糧食絕無,欲不居此以候音信,又恐兩相錯
    (失,誤及來人。)
    (左右圖艱,游移莫定,猛然思及蘆花岸上旅主多情,不如到彼候之。)
    (一則口食有需,一則都人來往必從此過,甚屬兩得其宜。)
    (意計甫定,草履忽然運動,將身送至空際,竟向蘆花岸之旅舍而墜焉。)
    (三緘入舍,拜謝旅主裹糧之恩。)
旅 主:(旅主驚曰)爾去數載,尚在人世,所居何地,可悉言之。
    (三緘遂將始遭強暴、繼陷蠻邦、無限磋磨備陳顛末。)
旅 主:入此蛇蠍之鄉,猶是完璧歸趙,若非仙神護及,不能至此。吾也設肆有年,凡充
    配而去,能得生還者十僅一二。子今歸來絕地,誠不幸中之大幸也。吾當煮酒賀
    之。
    (當命老妻設筵,三人共飲。)
    (酒筵將罷,旅主謂三緘曰)
旅 主:相公既出牢籠,宜歸中國,然孤身隻影,途程不熟,將如之何?
三 緘:前日杜公歸都之時,吾已叮嚀囑托,如赦罪文下,吾家父母必遣人來,欲在嶺下
    久住以俟。恐吾家人誤被匈奴所擒,思在此地候之,更為妥實,故於今日特踵貴
    肆焉。
旅 主:凡中國人欲投秦嶺,必由此去,相公之策不差。
三 緘:所愧者身無半文,一飲一食,須與旅主欠著,俟家人到日,如數償還。
旅 主:一人所食幾何,只管寬心以待。
    (言言語語,日已西墜,旅主撤席,另設牀榻與三緘臥之。)
    (三緘臥時,將草履卸下,祝曰)
三 緘:吾非草履,安到於茲,他日還鄉,必供以香火。
三 緘:(祝已而臥,夢昧中見一老道向前言曰)是履到此,爾無大用,可還吾來。
三 緘:願祈道長垂憐,借此草履以歸故國,然後相還。
老 人:爾回故原,不必此履矣。
    (遂以所持之杖,向履一擊,履化雙鶴翱翔空中,啞然一聲直沖霄漢,老道亦渺
    (。)
    (三緘驚起,急索草履,不知所之。)
    (次早言於旅主,旅主稱奇不置。)
三 緘:吾承旅主厚恩,安居於此,究不知杜公歸去,有救吾之心否也?
旅 主:爾耐候之,自有音信。
    (卻言恒恩領主人命,曉行夜宿,風塵勞苦自不必言。)
    
    
37**時間: 地點:
    (一日午刻,已抵蘆花溪,轉轉旋旋,竟至旅舍。)
旅 主:客從何來?
恒 恩:中國。
旅 主:來茲何事?
恒 恩:奉家主命,特到秦嶺迎公子歸耳。
旅 主:爾公子何名?
恒 恩:三緘。
旅 主:爾公子三緘,係前歲充配遼陽者乎?
恒 恩:然。
旅 主:如是沒已久矣。
恒 恩:杜公歸時,尚言身居嶺東草舍內也,何時沒之?
旅 主:自杜公去後,未逾一月,即染疾而沒焉。
    (恒恩聞言,大哭不止。)
旅 主:(旅主笑曰)毋泣,毋泣,爾家公子已在吾舍。爾入左室,自得相逢。
    (恒恩遂止悲聲,急入室內,果見公子臥於榻中。)
    (近榻呼之,三緘蘇,突見恒恩跪地,忙然起榻,泣而扶曰)
泣 而:恒大哥何時到茲,老封翁與老封母安否?
恒 恩:(恒恩亦泣曰)僕適到此,封翁封母俱安泰無恙。
    (即將家音暨宥罪文書交與公子。)
    (三緘視畢,復命恒恩坐下,家中事事問楚,然後呼食同餐。)
    (次日,命僕持文交南關驛吏,當得遣發文書一角,三緘不勝歡欣。)
    (旅主是夕為三緘祖餞,三緘謝銀十兩,不受,爭推良久,強納於袖而後受之。
    ()
    (天剛曉時,旅主飯食已設。)
    (三緘餐罷,拜辭旅主向陽關而去。)
    (歸心似箭,足底無停,不覺不知,已抵都下。)
    (急到梁公子府內,會拜父母,抱頭大哭。)
    (公子在側,雖婉言勸解,亦難禁淚如湧泉。)
    (三緘拜見父母后,轉拜公子,代奉甘旨與調停宥罪之恩,公子遜謝不已。)
    (翌日,公子治酒一筵,請杜公過府,三緘且泣且拜,感激之恩難以言傳。)
    (消閒數月,轉歸里閭,心厭舊日所居,村民甚眾,不堪煩擾。)
    (覓及西莊之近山近水者,另建房廊,繞戶一派溪流,左右迴環,甚為幽賞。)
    (三緘喬遷於此,足跡不出門庭,日日勤奉高堂,暇則閒遊村郭,一切功名富貴
    (以及訪友求道之事毫不關心矣。)
    (第十九回 集諸仙洞中議道 化田翁郭外談玄)
    (是時,靈宅子查得三緘久絕求道心念,依山傍水,選地而居,株守庭幃,事親
    (與耕田共樂。)
靈 宅:(因發歎曰)枉勞群仙議及,虛無臨凡脫化數年之久,前幽關,後命門,上黃庭
    ,下關元,一毫不解,安望玉池之水灌及靈根哉!紫霞當日不命根深蒂固者肩此
    巨任,而偏選及虛無子,計殊左矣。倘久任其悠游道外,一旦為財色所迷,不惟
    闡道難期,而且壞道弗少。吾不預為整頓,有負道祖一片慈仁。
    (遂命守洞童兒約集諸仙,再議問道之士。)
    (童兒領命,四處洞府拜請仙真。)
    (一時虎嘯龍吟,鸞飛鳳舞,同集靈宅子洞內,列坐其間。)
靈 宅:(中有丹法子、法海子、金胎子、子丹子、神室子、陽神子以及至等子、至空子
    (,同聲問曰)靈宅真人命得童兒來洞相邀,或論道於三關,或講玄中崑崙,吾
    (等願領略之。
靈 宅:(靈宅子曰)明性教人,靈通在汞之竅,諸真深造,過於吾者多矣,何敢班門弄
    斧,貽笑大方?吾之約集諸真來吾敝洞者,特為大道計耳。
虛無子:(子丹子曰)所計為何?
靈 宅:(靈宅子曰)前歲王母見世之求道者不知前降後升,乃自然坦道,盡以左上右下
    ,正軌不遵,始請道祖闡明,歸於畫一。道祖傳命群真,確議闡道之仙,共推紫
    霞。紫霞選及門人虛無子脫胎入世,引誘學道者以從正軌,滅卻邪宗。憶自虛無
    臨凡廿餘載矣,猶然一團頑石,毫道未知,而今株守在家,訪道之心已滅。吾欲
    另遣各家弟子化身闡發,俾道速明,不識諸真以為可否?
虛無子:(陽神子曰)倘另遣弟子,仍似虛無棄道不求,又將何說?
靈 宅:(至空子曰)塵世陷人,深有萬丈,以虛無子仙根孔固尚且如此,而爾我之門人
    可知矣。不如請及紫霞,同催闡道,彼必有法以督三緘之為愈焉。
諸 真:(丹法子暨諸真)至空子之計甚妙。
    (即命童兒駕動飛車,往請紫霞。)
    (紫霞聞諸真相招,知為闡道之說,遂駕祥光來靈宅子洞府。)
    (諸真迓入坐定,至清子曰)
諸 真:曩者真人領旨,獨任闡道之勞,遣得虛無換骨臨塵,已廿有餘歲,道中底蘊,大
    約精習,可以引人入勝,能滅旁迕之門矣。
紫 霞:自領旨後,聚仙臺前眾真議及虛無,各以此子仙根深厚,臨凡入道不難。孰知以
    至深至厚之根,偏易陷於名利。弟子使彼受辱匈奴,今雖名利淡然,而求道無心
    ,恨不能化及一時,緩緩俾伊父母辭塵,然後引入道門,諒自易耳。
諸 真:(至空子曰)此任匪輕,宜急教爾門徒食彼胎津,以得道妙,使之闡於人世,方
    不負道祖雅意與眾真推尊。
紫 霞:謹領雅教。俟三緘腳跟立定,弟使一虛無圈子固彼靈根,自然蘊結胎嬰,借外功
    以為闡道計。無如事在緩而不在急,未可以一蹴而企也。
諸 真:紫霞之言固是,總宜放諸胸次,不可以度外置之。
    (言已,紛紛散去。)
    (紫霞知是靈宅子舉此一番異議,因謂之曰)
紫 霞:吾弟子即爾弟子,爾亦宜代為設策,引以入道,奚以袖手坐觀成敗乎?
靈 宅:(靈宅子曰)爾弟子之教之自爾,應是道高根固,不染泥塗。吾輩何人,敢訓爾
    之佳弟?
紫 霞:爾不敢教,何起異議以約諸真?推爾之心,既約諸真,諒必欲奪闡道之任。吾即
    復道祖命,將虛無子撤回,讓爾又遣門人脫胎塵世。
靈 宅:(靈宅子曰)此心吾固有之,奈諸真不從,同奏道祖耳。
紫 霞:何必群真,爾我亦可。
    (即攜其手,竟投八境宮中。)
    (群仙得知,相阻雲頭,解勸而罷。)
    (紫霞歸洞,暗思靈宅子有此異議,又是一壞道之根也,咨嗟太息者久之。)
    
    
38**時間: 地點:
    (卻說靈宅子心病既被紫霞指出,復見諸真己議弗從,靜坐洞中,悶悶不樂。)
    (適有門徒總真童子外出歸來,詢及靈宅子曰)
總真童:吾師今日相約群真,若何計議?
靈 宅:(靈宅子曰)諸真不從吾言,反受紫霞一番斥責。
總真童:前有虛心子,不服虛無子肩此大任,故脫生七竅以壞道門。師欲仇復紫霞,不若
    迷弄此人而教以壞道之策。
靈 宅:(靈宅子曰)爾言甚合吾意,但不知七竅此刻作何事故?
總真童:吾願四處訪之。
靈 宅:(靈宅子曰)爾如訪得,急回洞府告吾,吾自有以教七竅焉。
    (總真童子遂站上雲頭,欣然而去。)
    (七竅自九柏莊歸後,負疾已愈,又別萱庭,由東而西,以訪良友。)
    (征途內凡遇名山古剎,必盤桓玩賞,或一二日、三五日不等。)
    (時當二月下旬,禁火之天,家家拜掃。)
    (七竅得此春氣和暖,策馬緩行,不覺午煙炊餘,日影西逝。)
    (正覓息肩之所,前行六七里,瞥見叢林高聳,境界不同。)
七 竅:(詢之老農曰)前面叢林,剎耶,觀耶?
老 農:觀也。
七 竅:何名?
老 農:是觀名『心神』,觀內之門有三:首重門曰關元,次重門曰中極,三重門曰會陰
    。三重能到,內有池為中池,有廳為神廳。廳極潔淨,原無渣滓,外人不准入之
    。
七 竅:是觀有此佳境,可以遊覽數朝矣。
老 農:不特此也,中一老道號子精子,能養神火,能積坎水,以受精符,不比凡胎。
      如入是觀而得晤,可以延齡益壽,長生為老焉。
七 竅:此道壽算幾何?
老 農:自有天地,此道已在,烏得計其壽算哉!
    (七竅聞老農言,急欲入觀以覘其異,於是加鞭策馬,竟奔叢林。)
    (剛到山麓,鐘聲一杵,直與天外紅霞而並落。)
七 竅:(七竅入於耳而醒於心)聲從空處來,仍從空處散;釋門了空空,道由空際煉。
    是空又非空,欲見不得見;此理究如何,總在心頭願。
    (其在七竅雖信口歌之,而不知道即寓乎其中也。)
    (歌聲甫畢,拾級而登,已到觀前。)
    (門外一坊,上鎸二大金字曰「幽關」。)
    (過坊回視,坊後又鎸二字曰「命門」。)
    (由坊直進,階級赴上,即是觀之首門,額曰「先後分天」。)
    (從首門而入,則正觀在焉。)
    (極目視去,兩旁窗櫺排列,知為左右廂房。)
    (七竅來至正觀之中,人影渺無,大聲呼之。)
    (左廂來一老道,黃髮兒齒,近而詢)
而 詢:子為誰?呼吾何事?
七 竅:吾族常氏,貿易歸來,迷卻途程,兼之天晚難行,欲於此借宿一宵,祈道長容納
    。
老 農:敝觀甚闊,借宿何妨。
    (言訖,轉身入內,捧茗出獻。)
    (茗後,詢曰)
而 詢:行人食乎?
七 竅:未也。
    (老道似已先知,即抬黍出。)
    (七竅食畢,閒坐廂內,老道陪之。)
七 竅:聞得貴觀有長生老道,其信然歟?
老 農:吾觀本有此道,住於殿後神廬,從不與人輕相晤對。
七 竅:敢煩道長先為致意,俾吾一晤,可乎?
老 農:此道性情奇古,要晤彼者,自去晤之,但神廬外有門三焉,能入關元門,則中極
    門難通,能入中極門,則會陰門難進;如三門能入,至於會陰,歷神廬不遠矣。
七 竅:長生老道號子精子乎?
老 農:(老道掃)爾何知?
七 竅:聞之老農耳。
老 農:子精子常談四語,爾如能解,必辟門以待。
七 竅:四語如何?
老 農:無中生有有生無,有有無無一筆涂;有若無時無若有,大道傳來未有初。
    (七竅吟詠數十遍,不解所說何事,俯首沉思。)
老 農:子能解乎?
七 竅:不能。
老 農:如不能解,休望晤彼也。夜深矣,子受況瘁之勞,可就寢矣。
    (遂持紅炬,導入密室,牀榻帳被,極其潔淨。)
    (老道將炬置於案上,飄然竟出。)
    (七竅亦倒榻而眠。)
    (至晨鐘初撞,七竅方醒,老道捧水淨面,旋又呼餐。)
七 竅:道長無徒乎?何炊煙自任,如斯之勞也。
老 農:而今年幼子弟,慣於逸樂,不慣勞苦。吾前陸續招徒,已至四五之多,不惟不耐
    苦勞,兼厭道家淡泊,曾不幾載,又易道服為俗服焉。所以吾至老境,尚屬一人
    。
七 竅:觀中尚清閒自在,有何勞苦耶?
老 農:子毋言清閒二字。凡學道人入此觀內,采薪汲水,皆要一身任之。
七 竅:吾欲在觀消閒數日,目睹道長勞勞碌碌,心實不安。
老 農:欲在觀遊玩,只管任意。如言吾勞,爾不來茲,亦猶是也。
    (七竅自此在觀久住。)
    (紫霞已知總真童子奉靈宅子命,欲傳七竅壞道之方,遂化一田舍老翁以俟七竅
    (,如其在觀必有游及村郭之時。)
    
    
39**時間: 地點:
    (一日,七竅獨入觀後叢林,意欲偷窺三門以及神廬等處。)
    (殊極目觀望,野霧濛濛,神廬在若隱若現間,不能明視。)
    (望之已久,轉過觀左,林外現出萬頃良田,雞犬桑麻,儼然農家風景。)
    (於是且行且止,竟來村郭。)
    (但見星羅棋佈,居民散處,不斷炊煙。)
七 竅:(七竅暗自思曰)田家有至樂,勝過遊人多矣。而且陌頭高處,風搖嫩柳,笑帶
    山花,小埠平原,草綠如縟,牧子橫騎牛背,吹笛聲聲,更足令人賞玩不置。
    (七竅信步剛到陌頭,忽一田翁撰杖而來,見七竅散步郊原,田翁佇立凝視。)
    (七竅遊行已倦,正屬無聊,思欲與之閒談世故,遂上前而揖曰)
與 之:老翁萬福。
    (田翁亦拱手,詢曰)
而 詢:相公何來?
七 竅:閒遊至此。
田 翁:年尚輕輕,好此閒遊,必不戀紅塵富貴而心慕大道者,可敬可敬。
七 竅:論道則一無所知,不過淡於名利,探訪良友,以定趨向耳。
田 翁:聆先生言,果非庸流。但爾此行棲身何地?
七 竅:現於心神觀暫止征車。
田 翁:是觀仙子常游,非凡境也。
七 竅:吾初來時,詢及老農,言有子精子已成仙品,吾欲見之,祈指前程,而觀中老道
    又言難於晤面,故遲遲未去,以冀相見有期。奈此觀中不堪寂寞,是以今日散步
    村郊看看風俗如何。茲一極目,真所謂風淳俗美,仁厚之鄉也。
田 翁:地俗粗鄙,見笑高人。然君既臨敝村,吾之茅舍歷此不遠,如弗嫌塵垢污體,山
    肴薄鹵,可以言歡。
七 竅:翁如見容,貴舍仙居,正欲登堂一拜。
田 翁:既爾慨然願入吾門,吾當設筵以待。
    (遂攜杖前導,由村轉郭,行約里許,數椽茅屋已在即焉。)
    (田翁導入,厚設筵席,款待慇懃,杯酒之間,語語相洽。)
    (席將終矣,田翁)
田 翁:吾與相公一面初交,談論如故。嘗見紅塵世界,貪名好利,作出無算奸謀,即得
    名利如心,轉眼消化。誠弗若修身煉道,超凡入聖,不生不滅,快樂無窮也。惜
    吾老矣,此志不能遂耳。
七 竅:大道之說,耳聞熟矣,究不知徑從何入?
田 翁:吾於大道稍識一二,今日得遇知音,不妨侃侃而談。以相公天授之聰,如或解得
    ,由茲上達,亦未可知。
七 竅:翁試言之。
田 翁:清心養氣入虛無,精固神凝在本初;有若無時無若有,第一功夫在此乎。
七 竅:第一功夫者,必走入門要訣,而第二步又如之何?
田 翁:氣聚神凝子精固,靈根堅穩防異誤;除得旁迕入幽關,其中方步逐相逐。
七 竅:翁之談玄,奧妙深微,恐難得逕而入也。
田 翁:心如在道,道即在心;心不煉道,道若海深。如得一逕,循序以登;順天之氣,
    隨地而行;久久自熟,能結胎嬰。
七 竅:翁非道中人,能知道中妙;既知道中妙,即屬道中人。敢求略指法門,俾吾得以
    修持。倘有寸進之功,翁賜不少。
田 翁:爾其欲得正軌乎?欲得旁迕乎?
七 竅:旁迕何用,須得正軌,方遂吾懷。
田 翁:爾也切欲求吾指示,吾雖不才,敢吝所知?但以相公氣色而論,不久即有旁迕壞
    爾正軌也,爾宜防之。
七 竅:任彼旁迕相引,吾心不入,彼又其奈我何?
田 翁:旁迕之道在道內者,爾或知得,在道外者,爾又烏乎知之?
七 竅:如事屬道外,更難以誘吾矣。
田 翁:道中引人人不入,道外迷人易入骨;莫說名場利藪空,其中常把仙子誤。此四語
    相公謹記勿忘。
    (七竅唯唯。)
田 翁:日將西墜,子欲歸觀,是其時矣。
    (七竅遂辭,向觀而去。)
    (暗思田翁言語,知為不凡,欲轉而再叩之,惜乎日之夕矣,忙忙促促,竟入觀
    (中。)
    (老道見彼歸來,進以酒食。)
七 竅:今日得遇田翁,深謝厚意,已醉飽矣。
    (遂入淨室,解衣就寢。)
    (魂離軀殼,似乎尚在村郊,意欲復入田翁之家,奈路徑宛然,而茅屋不見。)
    (正盤桓陌上,恍聞田翁吁飯聲聲,尋聲而至,極目審視,果田翁也。)
    (遙而呼之,田翁佇立待之。)
    (七竅趨近身旁,田翁攜手,附耳言曰)
七 竅:假冒三緘休識認,教入名場遂乃心;爾是道門仙子骨,休去墜落陷人坑。
    (言罷,掌推七竅,倒地而醒,忙然起榻,細細思忖,不解其故,仍復臥之。)
    (第二十回 冒三緘題詩訪友 引七竅入閣言情)
    (老道晨起拈香參道後,子精子忽出神廬,與之)
與 之:爾觀所住之子,乃紫霞門弟子虛心子所化,爾毋慢之。彼欲去則不可留,欲止則
    不可遂,上天下地,結得一段奇談在此,毫莫轉移也。
    (囑罷,退入神廬。)
    (老道將齋食辦畢,拍門呼餐。)
    (七竅起,整衣而出。)
    (餐齋後,盤桓觀內,若有不豫色然。)
七 竅:(老道見而問曰)相公面帶愁容,有胡不樂?意者敝觀鄙陋,不堪為室,飲食淡
    泊,不堪入口乎?
七 竅:觀地幽深,無殊仙府,齋筵精潔,不異珍饈,厚謝朝朝,久已不便。吾之愀然弗
    樂者,以訪友未遇故耳。
老 農:公子既欲訪友,吾觀東偏有明堂宮焉。前有子丹道人自崑崙而來,住於其內,凡
    四方學道之士以及求指休咎之流,來訪此道者絡繹不絕。公子欲探良友消息,祈
    子丹老道示以往來客冊,或能得其友之所在,亦未可知。
七 竅:(七竅喜曰)有此佳境,吾必向彼一往。但去路不識,道長其能導我乎?
老 農:敝觀無人,未克偕往。暫將觀門落鎖,導至三叉歧路,得見明堂宮境地,然後歸
    來亦可。
七 竅:如是有煩道長多矣。
七 竅:(臨行時,老道詢曰)公子此去其長適乎,抑去而猶返乎?
七 竅:吾將行李攜去,如知良友消息,則不反矣。
老 農:倘消息未得,不嫌湫隘,何妨轉到敝觀,久久住之。
七 竅:者是自然。
    (老道於是攜杖前導,七竅尾後,出得叢林,向東而行。)
    (行至三叉路口,老道以手指曰)
七 竅:公子向中直去,前面深林一帶,即明堂宮之山麓。由麓左轉,直上其頂,即明堂
    宮之首重。
七 竅:是山何名,如斯幽雅?
老 農:俗號是山為小崑崙。以其山勢險峻,與崑崙無異也。吾不克相隨矣,但願公子良
    友在此,去即晤之。
    (言已,攜杖而返。)
    (七竅見老道歸去,孤身隻影,向深林遄征。)
    (總真童子正在空際四處觀望,遙見七竅洋洋灑灑直投明堂宮,忙按雲頭,墜於
    (宮內,在客舍壁上,題四語云)
總真童:征鞭逐逐履塵封,才過西南又轉東;訪友不逢常念友,聊將信息寄飛鴻。
    (後書「遊山逸士三緘題」七字,下又書細字一行)
三 緘:明日下榻泥丸觀。七竅賢兄若游至斯,得見俚言,速臨一晤。
    (書畢,仍上雲頭從泥丸地界竟去。)
    (七竅是時已到明堂宮,參見子丹子後,宮之上下玩賞一周。)
三 緘:(轉至西廊,瞥見詩句,遂問宮內道童曰)貴宮至泥丸觀,路有幾許?
道 童:僅十里耳。
七 竅:觀在何方?
道 童:西面。
七 竅:貴宮以下,又向何行?
道 童:向左。
    (七竅問明路徑,念切良朋,離卻明堂宮,望泥丸觀進發。)
    (行約十餘里,歧路在望,一上一下,兩皆西去。)
    (七竅不識所向,暫息道旁,候有行人而訪問之。)
    (候之甚久,來一老叟。)
七 竅:(七竅起揖而詢曰)敢問老丈,泥丸觀之去路左乎,右乎?
    (老叟手指其耳,以不能聞告。)
七 竅:(七竅乃附耳而大聲曰)此去泥丸觀左右兩路,何者為是?
    (老叟似有聞也,笑而)
笑 而:爾問宜都縣,老軀未曾走過。
七 竅:(七竅又大聲附耳曰)泥丸觀在何處?
    (老叟似乎聞之悉也,而答)
笑 而:犁板田處處皆然,不止此地。
    (七竅見其所笑甚左,難以問明,遂以泥作一丸,復作一觀形示之。)
老 叟:(老叟視而默默良久)爾問泥丸觀乎?
    (七竅點額者三。)
老 叟:爾不知去路乎?
    (七竅點額如前。)
老 叟:如是向下到黃庭觀,向上即往泥丸觀也。
    (七竅詢楚,拜辭老叟,從上而去,竟至泥丸觀焉。)
    (觀之東西盡屬廂房,西廂壁上早被總真童子題有詩句。)
    (七竅參罷老道,游至其間,見而誦曰)
見 而:一觀游餘一觀遙,詩題壁上指征鑣;君行莫謂天淵隔,急向前途折柳條。
    (後面亦書三緘題云。)
    (七竅誦罷,暗自思曰)
七 竅:吾訪三緘數載,僅見一絕,今睹二詩,亦嘗以訪吾為心,但不知還在是觀否?
    (問諸道童,道童)
道 童:題詩人昨日至此,臨行詢吾以黃庭觀之路,諒必到彼去矣。
    (七竅聞之,意欲追蹤而往,奈天色昏黑,只得止宿於茲。)
    (紫霞知總真童子冒名題詩,將七竅征車已引至泥丸觀內)
紫 霞:然於泥丸觀寄詩,必引入黃庭,漸漸導至洞中,得見靈宅子矣。如見靈宅,斷令
    七竅變遷心性,以為壞道主。吾不忍吾弟子墜落仙根,再盡師徒之情,從實告之
    。倘仍不聽吾言,俟壞道時又作理會。
    (意計已定,按下雲頭,來在泥丸觀中。)
    (是時,七竅因連日奔馳,力倦神疲,已入臥榻。)
    (幸此室內宿七竅一人,紫霞化作老道,拍門呼之。)
    (七竅驚寤,突然問曰)
七 竅:良友來乎?
紫 霞:(紫霞誑之曰)來矣。
    (七竅喜極,急起闢戶。)
    (待紫霞入室,舉目視之,乃一黃髮老道也。)
    (七竅興致索然,勉強詢曰)
七 竅:道長訪吾,有何事故?
紫 霞:吾觀老道爺特遣送茗一甌,與相公解渴耳。
七 竅:有勞深夜送茗到此,何日能酬?
紫 霞:相公異鄉貴客,敝觀窮道無甚款待,有慢多矣。但問相公,所訪良友為誰?
七 竅:三緘其人也。
紫 霞:貧道俗家歷三緘不遠。前於清明佳節拜掃歸里,聞得三緘株守家庭,奉彼雙親,
    以盡子道。問諸多老,言自出仕昆明,充配蠻邦,名利心淡,而今而後,不願塵
    世擾攘。子又何能得遇此人乎?
七 竅:子言左矣。吾自明堂宮見題詩句,後注『三緘』二字,又於泥丸觀題詩寄吾,彼
    非三緘,疇肯冒其名耶?
紫 霞:相公數年訪友,征途所歷,曾遇山妖乎?
七 竅:有之。
紫 霞:如係山妖假冒,恐於乃躬有害也,相公不可不察。
七 竅:但見三緘之名,吾必追蹤以至,即明識山妖假冒,亦不懼之,況未必乎。
    (紫霞見言不入,攜甌出室,歎曰)
紫 霞:天地大無比,自成一道理;其事有折磨,難使仙真去;退而聽自然,順逆隨所遇
    。
    (歎罷而出。)
    (七竅思念三緘甚切,次朝早起,餐畢速行,暗計)
七 竅:三緘初到黃庭觀,必消閒一日,吾今此去,諒得見焉。
    (急急前征,不久已至。)
    (入見老道赤神子後,一中年道士導入客廳,款以齋筵。)
    (筵畢,閒坐廳內,道士常常陪之。)
七 竅:貴觀臺榭何多如是?
道 士:吾師酷愛此等,故右廊下有靈沼,左有玉池。玉池上有絳宮,絳宮上有樓十二,
    層層階級相接。其中又有黃宮,宮內有五氣樓、朝元殿,皆五彩俱備,入目堪珍
    。盡屬吾師一心經營,修葺而成者,因此自號為赤神子。
七 竅:他不具論,十二樓中可准游乎?
道 士:自此樓成,無人得入焉。
七 竅:即不准游,爾可導吾外面一望。
道 士:樓宮在內,烏能外望?不若廂之左右賞玩花卉,尚可消閒。
    (七竅然之,遂隨道士先至廂左。)
    (廂外奇花遍種,微風過處,香氣襲人。)
    (左廂壁上,詩句甚伙。)
    (七竅逐一而視,中無三緘之名。)
道 士:此壁詩稿,係先年訪道者作也。惟右廂墨跡,乃目下所題。
    (七竅聞言,趨至右廂,翹首望之,詩題滿壁,一一詳視,皆訪道不遇悲傷之詞
    (。)
    (此壁視已,忽向前壁望去,壁尾有一「三」字,竟到「三」字前看之,乃「三
    (緘」二字也。)
    (既有「三緘」二字,忙念所題詩句云)
三 緘:訪道人多異地游,但逢觀剎便相投;金蘭既已前生結,不遇焉能罷也休。
    (七竅見此詩句,反覆吟詠不已。)
道 士:題詩人與相公深相契乎?
七 竅:素聞彼名,欲晤不得。吾之來游者,正為是人也。
道 士:如是,昨日到斯,言玉房觀中有友相招去矣。
七 竅:玉房觀歷此何如?
道 士:不遠。
    (七竅遂祈道士指以去路。)
    (道士導出觀外,將去路詳指而歸。)
    (七竅步步狂奔,汗流浹背,及到玉房觀,人影絕無。)
    (連入三四重門,始聞人聲隱約,側耳細聽,聲在小樓。)
    (七竅欲上,嫌非同類;意欲不上,又恐三緘在茲。)
    (想量逾時,求友心切,緣梯直上,憑窗窺視,乃一少年道士與一妙齡女子對坐
    (其間。)
七 竅:(七竅暗思)道士猶好女色,必非正觀。
    (急急退下,向樓左視下,樓左室中惟一老道,石臺趺坐,合目瞑然。)
    (七竅是時訪友心思敗興多矣。)
    (乃退出觀外,右旋而入,見斗室亦坐一老道,雙眸合定,不言不動。)
    (斗室上又有小樓,如前偷窺,則一男一女相抱而坐也。)
    (七竅不敢聲張,退下樓頭。)
    (剛出室門,忽一道童驚惶問曰)
道 童:客從何來?
七 竅:為訪良友也。
道 童:爾登樓否?
七 竅:入爾貴觀,已上二小樓矣。
道 童:所見何物?
七 竅:一則男女對坐,一則男女相抱也。
道 童:爾驚之乎?
七 竅:未也。
道 童:如未驚此男女,亦屬無妨。
    (七竅異,因究其所以曰)
七 竅:貴觀中何有女子耶?
道 童:爾見樓下人乎?
七 竅:老道耳。
道 童:此即彼之嬰兒姹女,度出泥丸,倘被驚散,罪歸吾輩。
    (七竅不復深究,轉而詢曰)
七 竅:爾觀可有三緘其人歟?
道 童:凡訪道人盡居下廂,爾欲求友,恐在於此。
七 竅:爾觀寬廣,下廂不知所在?
道 童:爾隨吾來,自能得見。
    (七竅諾,隨道童行。)
    (從臺轉榭,由榭轉閣,自閣轉樓,時而花卉如林,時而蕉梧圍繞,幽深雅致,
    (妙不可言。)
    (臺榭過去,遠見一座大廂橫於萬花叢內。)
七 竅:廂內無人乎?何寂靜如此也?
道 童:內多道士,早齋後,有煉道而居靜室者,淨以凝神,必使精神上下,來來往往,
    通利一身天道,以種長生之草,有煉道而登高樓者,動以養性,必使方寸流通,
    活活潑潑,務期心地清明,以求不老之身。所以冥然寂然,無聲可聽。
七 竅:爾之言吾聽皆虛,入內一觀,自爾知矣。
    (言談之間,已入廂內,極目四顧,果然道士無數,或行或止,或坐或臥,紛紛
    (不一,未知誰是三緘。)
    (七竅欲問諸道,愧於啟齒,啞然而坐。)
    (坐久無聊,散步緩行。)
    (行至廂後,猶有小廂,廂中棋子丁丁,聲傳戶外。)
    (信步入視,見二人年屬妙齡,相奕於案。)
    (七竅立顧案側,約完三四局矣。)
    (道童排設齋筵,二人共入筵中,未嘗呼及七竅。)
    (七竅亦不問彼姓氏。)
    (列坐其間。)
    (齋筵甫散,一少年愀然而歎曰)
少 年:欲駕征車別地投。
少 年:(此少年)何妨佈局再勾留。
少 年:(彼少年)皆因訪友心思切。
少 年:(此少年)他日重來話舊游。
    (詩句題後,此少年詢曰)
少 年:日日見爾所思者七竅,所談者七竅,所愁者七竅,諒此七竅必道高德妙,人品非
    凡,不然何渴想如是。
    (七竅聞得此言,禁不著口曰)
七 竅:誰是三緘兄耶?
總真童:(總真童子所化三緘忙忙答曰)爾莫非七竅兄乎?
七 竅:然。
三 緘:頻年訪兄,幾將合而又離,不意今茲有此一會,其殆天假之緣乎?
七 竅:三緘兄處處觀內詩題粉壁,令弟見及,夢魂中亦欲與兄切相晤對。惜乎魚鴻信渺
    ,不僅兄思乎弟,弟亦常思乎兄也。
    (遂攜手同坐,快談不已。)
三 緘:是觀訪道者眾,不若陰丹閣絕少人跡,爾我且到彼處暢敘情懷。
七 竅:陰丹閣與玉房觀相連否?
三 緘:只隔數里耳。
七 竅:如此速行,以慰渴想。
    (二人於是出得玉房觀,向閣而來。)
三 緘:今日遇兄,事非偶然,吾有一言,兄其聽之。
七 竅:金玉之言,實所願聞。
三 緘:昔日尋君不見君,夢魂常縈一溪云。
七 竅:(七竅續曰)芒鞋踏破無消息,信是離緣斷未曾。
七 竅:吾亦有言,為兄一訴。
三 緘:願聆久矣。
七 竅:江湖游遍訪斯人,近日猶封履上塵。
三 緘:(三緘續曰)忽遇金蘭心事闊,愁腸頃刻付離津。
七 竅:吾二人所言,足見三秋之感矣。
三 緘:待入閣時,再訴當年奔馳苦況。
七 竅:陰丹閣究在何處?
三 緘:(三緘遙指之曰)前村粉垣雜露於蕉梧者是也。
    (談談論論,不覺已至閣前。)
    (甫入其中,天忽大雨如注。)
二 人:(二人喜曰)入閣剛看雨至時,相逢恩渥上天施;簷前漫聽丁冬韻,似訴當年兩
    地思。
    (言畢,閣內道童獻茗設宴。)
    (三緘與七竅對坐席間,勸飲慇懃。)
    (酒至半酣,三緘)
三 緘:七竅兄究今志願如何?
七 竅:志尚未定,特訪良友以決所從。
三 緘:吾前志在大道,以冀飛升,自出征途訪兄,所遇道中之士不少,然皆為師承所誤
    ,無一能成。弟見此情,道心淡然,不若從富貴場中造得一官一爵,以封誥三代
    品級,以顯揚父母名聲,亦是人類之仙。倘徼神天默護,權掌州縣,誓必除盡學
    道之輩,不使國有游民焉。所以急欲晤兄,恐兄為道所誤耳。
七 竅:(言此口占一絕曰)竭盡五倫方謂道,為臣侍漏始稱仙;煉丹成汞皆虛事,看破
    圈兒即是賢。
    (七竅被三緘一席言語,道心已淡,塵心復萌,因詢之曰)
七 竅:兄志如斯,諒不變矣。
三 緘:堅如金石。
七 竅:冗既若是,弟志亦然。
三 緘:兄歸速以讀書為事,凡遇野道邪言惑爾,一切勿聽。
七 竅:謹依兄教。
三 緘:(三緘遂顧渭道童曰)與吾香焚閣外,吾二人對天同誓,以免心腸變更。
    (道童如命,二人出閣跪地,誓曰)
道 童:說甚《黃庭》說甚經,從茲不作道中人;假如背卻今宵誓,天弗容分地亦輕。
    (誓畢,飲至通宵,彼此言詞皆以鄙道為能。)
    (詰朝又重飲之,流連三日而後別。)
    (第二十一回 過裙山邀入洞府 離沐水錯認歸途)
    (七竅、三緘義氣相投,弗忍言別,不知不覺已三日矣。)
    (至四日早起,三緘謂七竅曰)
三 緘:爾我談情如漆如膠,即此聚首終身,尚未為足。無如空生斯世,負卻為人一料。
    趁今年華甚富,不若暫為別去,俟功名成就,解組歸來,然後廣置膏腴,合院同
    居,方是長久之策。
七 竅:言言金玉,佩服深矣。弟欲前征,兄可送弟一程乎?
三 緘:分袂後不知晤對何年,烏得不送?
    (七竅於是收束行李,出了陰丹閣,攜三緘手而泣曰)
七 竅:相逢難較別離難,一訴離情淚泫然。
三 緘:千里送君終是別,何妨攜手到陽關。
    (七竅聽得「陽關」二字,淚落如雨,談不成聲。)
三 緘:(三緘慰之曰)聚散何常古自今,驪歌難唱別離人。
七 竅:(七竅帶淚而續曰)相逢雖說還多日,此際焉能遣此情。
三 緘:吾兄義重已見言外,弟且多送數程,然後歸之。
七 竅:如此更好。
    (行約里許,突然清香一股,逼面而來。)
七 竅:時逢初夏,無桂無蘭,此幽香也胡為乎來哉?
三 緘:是必靈芝也。
七 竅:靈芝生於何地?
三 緘:吾聞裙山多產靈芝,故幽香乃達於此。
七 竅:此去裙山,路有幾何?
三 緘:前面高聳插於雲霄者是也。
七 竅:歷此不遠,吾與爾且h遊覽一周。
三 緘:兄喜遊玩,弟當追隨。
    (二人言已,轉過路頭,竟向裙山而去。)
    (剛到山麓,三緘)
三 緘:裙山雖是一體,陰陽各別,兄也游之,其先陽而後陰乎,抑先陰而後陽乎?
七 竅:陰陽何分?
三 緘:陽山與日相近,廣產藥材,攜筐採取之流往來不絕;陰山與日相遠,時多雨雪,
    春夏皆然,故陰凝氣濕,蛇蟲虎豹多出其中,從古及今少有人到。
七 竅:如是則游陽而棄陰焉。
    (二人將所游決定,一趨一步,層層向上。)
    (時而附葛,時而攀藤,止止行行,直登絕頂。)
    (俯首下視,則汪洋浩瀚如在目前。)
七 竅:(七竅詢曰)汪洋者,莫非海若乎?
三 緘:然。
七 竅:何以裙山近乎海耶?
三 緘:山之卑者,人登其上視之,亦從而卑,眼界所以不寬也。若此裙山高出眾峰之表
    ,登臨一視,萬里河山皆在目中,此為高視闊步,無地不睹者,豈止海乎!
七 竅:此海何名?
三 緘:是名氣海。左之洋洋萬頃浪停而波靜者,法海也。
七 竅:法海外有二江相灌,又屬何名?
三 緘:一為丹江,一為法江,法海是為丹法會歸之地耳。
七 竅:是山佳境若斯,惜未早登,以廣識見。
三 緘:兄止俯視,即已心醉神怡,試為仰觀,恐不知手之舞之也。
    (七竅被三緘一言觸動,翹首上望,日月星斗,儼在眉梢,雲霧煙霞,似在足底
    (。)
    (極力詳視,尚有一山挺立,插入天空。)
七 竅:(七竅驚曰)裙山高矣,胡半空中復有山尖巍然高聳?
三 緘:是乃上崑崙也。
七 竅:崑崙之上,不只一乎?
三 緘:爾試視之,頂尖而最上者,上崑崙也;頂大而極圓者,中崑崙也;頂小而愈卑者
    ,下崑崙也。
七 竅:上崑崙所出何物?
三 緘:上崑崙乃修煉陽神之地,長生遠死之鄉。
七 竅:中下崑崙又如之何?
三 緘:中崑崙隱於雲內,為至清至空之境,見之雖卑於上崑崙,登之如入萬仞虛空。而
    下崑崙則為仙子修丹發火之源焉。
七 竅:(七竅喜曰)吾登裙山一仰觀俯察,而得其道妙者多矣。
三 緘:陽山已游,可入陰山一視乎?
七 竅:蛇窩虎窟,何敢視之。
三 緘:蛇虎出林,必在屬陰之候。今正午刻陽時也,彼不敢出。
    (遂攜手而行,轉至陰山。)
    (山半峭壁萬仞,下有石穴,內多習道之人,或止或行,或臥或憑,紛紛不一。
    ()
    (游約數里,石穴無算,均與前同。)
    (峭壁游餘,結尾一穴極寬且大,穴外瑩瑩枯骨堆積石坪,亦有未化屍骸,非屬
    (半段身軀,即係一手一足,零落不堪目睹。)
七 竅:瑩瑩枯骨,與夫血肉未化之斷首斷足者何人?
三 緘:皆學道士也。
七 竅:學道之士,豈無父母兄弟,既沒矣,胡為不厝?
三 緘:是皆蛇虎所食,屍骸不具,錯雜於斯,雖欲厝之,烏能辨別。
七 竅:既屬學道之士,當為天佑,何被蛇虎所喪哉?
三 緘:有素好嫖賭負債難償,心畏父母鞭笞難於歸家而學道者,雖名為學道,而實非學
    道。或貪財則假道惑眾,或貪酒、或貪色則假道迷人。人或與父母鬥氣,暗逃在
    外,艱於衣食,借道為徒,不顧父母生死,概將劬勞拋擲。更或有身係獨子,為
    邪言所惑,棄父母而入深山,習道未成,終身不返,祖宗血食自彼斷絕。似此之
    輩死於蛇虎,宜乎不宜?世之習道者率皆類是,所以死喪若此其多。
七 竅:這樣看來,道之誤人,甚矣哉?
    (三緘見彼心已變更,意欲使之堅確不改,復與言曰)
三 緘:裙山左面是吾當日出訪爾時所從之師,此際尚在洞中,艱難萬狀,爾隨吾往視,
    入目不送矣。
    (七竅果隨之去,是時,靈宅子早化為老道居洞以候七竅,睹其形容憔悴,衣衫
    (襤褸,有如乞丐,洞無別物,惟一壞鼎敗灶而已。)
靈 宅:(見七竅而出以堅心語曰)悔當年誤聽紫霞老道所說,來茲學道,一習便成,即
    得上升,朝見天皇,加以仙職。孰知老道迷人法術至深且遠,將吾害得老而無歸
    。如當日不聽煽惑之言,娶妻生子,值茲陽景,福享不盡矣,安有如斯之苦乎?
    (言畢淚流不止。)
三 緘:吾不掉轉頭顱,又幾為爾害矣。
    (老道無言。)
    (七竅見習道苦況與此習道者流,好道之心埋於腹底。)
    (又以習道不成苦況,使彼目睹,學道之念烏得不化為烏有。)
三 緘:(三緘於是促其行曰)兄可歸矣。
    (遂將七竅導至坦途,言別一聲,拱手而去。)
    (總真童子復還本相,來見靈宅子曰)
總真童:弟子引誘七竅,種種作用恐心不堅,又為紫霞化道士以亂之,及導入洞府,見師
    所化困苦行狀暨毀道言詞,去道心場堅如鐵石矣,他日再為扶助。紫霞空以闡道
    巨任托諸虛無子,不獨見此群仙,看彼如何付還虛無子仙真之位?
靈 宅:(靈宅子曰)必如是而吾恨始消也。
總真童:紫霞之仇一復,非但師恨能消,即吾道弟道兄眉長數寸。但願七竅他年壞道,毒
    甚虎蛇。
    (師從歡欣,自不必說。)
    
    
40**時間: 地點:
    (且說七竅與三緘告別,奔走陽關,晚息曉行,足無停日。)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