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一 至 第一一〇

101**時間: 地點:
景 隆:(現今《紀事本末》上載一筆云)三王皆不得其死。
    (不得其死者,雖若諱之而實顯之。)
    (至於史官,則一筆抹去矣。)
景 隆:(諺云)禮失而求諸野。
景 隆:(當易一字)史失而求諸野。
    (野人不避忌諱,每有見聞,直書其事。)
    (若正史,或為君諱,或為祖父諱,或以勢利諱,或以情面諱,或因賄賂而諱。
    ()
    (嗟乎!後代修前代之史,猶且如此哉!)
    (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十四回 十萬倭夷遭殺劫 兩三美女建奇勛)
    (建文六年春二月,正日本國使使燕之日也。)
    (司天監王之臣密奏帝師,言「妖星出於海表,主倭夷人寇,應在春末夏初。)
    (宜預為飭備,庶生靈不遭塗炭」云云。)
    (時登州帥府參軍仝然奏書亦至,其言大概相同。)
    (月君皆不批發。)
    (王之臣特造軍師府,備陳其事。)
軍 師:列宿分野,其說不能無疑;如虛、危為東方之宿,凡有星變災祥在其分次,則青
    、齊沿海諸郡應之。
      但列宿周天運轉,並非一定之物。若以青、齊分野之宿,或行至荊、揚、癱
    、豫諸處,而妖星侵人,則應不在此而在彼。今乾象示兆,某亦知之;但未審侵
    犯之時,虛、危二宿適行於何處?
    (宜預為飭備,庶生靈不遭塗炭」云云。)
    (時登州帥府參軍仝然奏書亦至,其言大概相同。)
    (月君皆不批發。)
    (王之臣特造軍師府,備陳其事。)
軍 師:列宿分野,其說不能無疑;如虛、危為東方之宿,凡有星變災祥在其分次,則青
    、齊沿海諸郡應之。
      但列宿周天運轉,並非一定之物。若以青、齊分野之宿,或行至荊、揚、癱
    、豫諸處,而妖星侵人,則應不在此而在彼。今乾象示兆,某亦知之;但未審侵
    犯之時,虛、危二宿適行於何處?
王之臣:侵人之刻,正逢分野之星行分野之地,其應自然無爽。某一生積學至老,方知古
    來天文家把分野看殺的紕戮。軍師講究至此,真天機也!
    (於是呂師貞連夜草奏,啟知帝師。)
    (黎明赴闕,文武百官皆集。)
    (帝師臨朝,不待諸臣啟奏,即宣諭道)
帝 師:倭奴指日寇邊。
      孤家自有調度,卿等不須費心。軍師呂律可速行文登州府,令海船出洋巡哨
    ,一有聲息,便緊閉城門,安設紅衣大炮。並沿海各屬州、縣,俱照此遵行。倭
    夷決不敢近城。唯萊州府城不用設炮,開關以待其人,可一鼓而擒也。
    (軍師等領旨各散。)
    (越數日,京營大將軍董彥杲又接得伊弟彥告警手札,因微問於軍師曰)
大將軍:不知帝師發兵,如何調度,逡巡至此?
董彥杲:將軍無慮。某昨觀星象,婺女一宿,光燄異於尋常。大約帝師令女將剿滅,未必
    興動大兵也。
    (彥杲意尚猶豫。)
彥 杲:(忽報)帝師敕旨已下京營。
    (彥杲星飛馳回,早見賓鴻、劉超、瞿雕兒、阿蠻兒俱在五軍白虎堂,排設香案
    (方畢,遂一齊叩接。)
    (原來敕旨,只要能日行五百里健驢、並小川馬共六十二頭,止用三十一副鞍串
    (,限明日辰刻送闕。)
    (誤刻者削職,誤時者斬首。)
    (五將軍皆不知其故,各去分頭挑眩京營不足,又向各營調取,整整忙亂一夜,
    (方能足數。)
    (彥杲等即於卯刻送至帝師閻下。)
    (時呂、高二軍師並諸文武官員皆奉旨會集。)
    (有頃,帝師御殿,女金剛宣諭)
女金剛:將有鞍串三十一頭口都拉至殿簷下。
女金剛:(女金剛逐一用手按之)大有勁,小將亦可騎坐。
    (只見殿後香風冉冉,二十六名女真簇擁出六位女元帥來,眾臣看時:第一是聶
    (隱娘,第二是公孫大娘,第三是范飛娘,第四是素英,第五是寒簧,第六是滿
    (釋奴,第七是翔風,領女真十二名,第八是回雪,領女真十二名。)
    (皆是道妝結束,並無銷甲旗幟,亦無弓箭槍刀,齊齊在殿下拜辭帝師。)
    (隱娘自跨蹇衛,餘皆騎坐小驢,緩款出了午門,飛馳而去。)
    (其三十一匹小川馬,令健卒趕至前途備用。)
月 君:(月君隨諭諸臣)卿等各回,靜候奏凱行殿。
    (眾文武官員退後,皆請問於呂軍師。)
師 貞:此誘而殺之之妙計也。大約倭兵有十萬之眾,必須調遣各處人馬,與之對壘。那
    時燕兵乘虛而人,四面交攻,又將何以御之?且行闕係是新造,安保人心不惶懼
    耶?今惟嚴飭兵備,靜鎮如山,燕軍雖有管、樂,亦無所施其技矣。
高軍師:雖然,但以數十女子而敵十萬之強寇,縱能勝之,亦豈能盡殲之乎?
呂軍師:帝師令萊州府開關以待,誘其人而聞之;彼無去路,不至殲盡不止。以愚見看來
    ,此六女將,勝於十萬雄師。要知倭夷從無行陣、隊伍諸法,雜沓而來,一斬可
    以數百,帝師之劍寧不利乎?且其志不在土地,而在子女玉帛,凡貪之至者,餌
    最易也。
    (姑暫按下。)
    
    
102**時間: 地點:
    (且說當日衛青在登州下了海船,不敢回到京閥。)
    (想起日本國自胡惟庸連結以後,常有朵頤中國之意,或可以利誘之。)
    (借此恢復地方,既可免罪,又立了大功,那時還朝,也覺有些光彩。)
    (定了主意,遂向日本揚帆前進。)
    (遇著風水不便,差不多有八、九個月,方始得達。)
    (通事官問明來由,轉報與大將軍。)
    (從來日本國王,止擁虛位,無論大小國政,總是大將軍作主的。)
    (衛青心下躊躇:今若求他,必須卑躬屈節,豈不壞了天朝體統?)
    (日後不但無功,而反有罪。)
    (一時急智,就效學那楚國申包胥痛哭秦庭之故事。)
    (一見了大將軍,也不行禮,將袍袖掩了面目,放聲痛哭。)
    (大將軍見他哭得淒楚,便勸道)
大將軍:有話請講,不必悲哀。
    (衛青方收了眼淚,行禮坐定,把山東有婦人起兵,打破青、萊、登各郡情由,
    (備訴-遍。)
衛 青:(且言)自己一片忠心,陷人喪失封疆之罪,滅名辱親,生無顏面於人間,死則
    貽笑話於萬世。久慕大將軍英風播於南海,特來投命,上以報國殲寇,下以全身
    完節。區區苦衷,幸唯垂鑒。
大將軍:我知道爾要借兵。但中朝與本國,因有胡惟庸一事,向缺通好;今爾私自來求,
    縱為他出盡了力,也不見本國好處。我看爾到有忠心,只怕燕王那廝,把一家的
    弟兄子姪、忠臣義士俱置之慘酷非刑,何有於汝敗軍喪地的?到不若投在我國,
    位列將軍,身榮名顯,強如回去作機上之肉。請三思之。
衛 青:多蒙大將軍厚愛,豈不感恩?但某先父為洪武勛臣,叨膺指揮世職。燕王雖同室
    操戈,究是高皇之子。某既食其祿,自當盡臣之職,豈有逃生他國,背君親、棄
    墳墓,而謂我忠孝者乎?至大將軍說到中朝不與通好,正宜發兵相助,方為豪傑
    之舉。如秦、楚本係仇敵,而包胥請救,出自寸心,並無國書君命;秦王慨然興
    兵,敗吳存楚,以此雄霸天下。況本國與貴邦,尚無秦、楚之怨乎?若說復地之
    後,還朝不免誅戮,則某之臣節已盡,雖死亦榮,又何慮焉?大將軍若無垂救之
    心,某即死於此地,猶不失為烈丈夫也。
    (立起身來,即欲觸柱,大將軍亟止之)
立 起:汝之忠誠,已可概見,我當發兵助汝。勿行短見,致令海南各國笑我逼死窮途人
    也。但有句話:我兵越海攻城,頗亦不易;倘朝中不知爾之苦衷,加罪於爾,並
    怪及小邦擅侵邊界,則徒然縻費糧儲,損折兵將,為之奈何?
衛 青:此易事也!我與將軍盟定:凡賊寇所占土地,歸還本朝;其子女玉帛,唯君所齲
    某當修一密表,煩重大將軍遣一信使,奏知我王。然後發兵進戰,末將親為嚮導
    ,自無後議。
大將軍:這有何說?
    (遂折箭為誓,請了國王的印信。)
    (遣使齎表去後,數月杳無音耗。)
    (衛青恐怕生出變端,乃詭言於大將軍曰)
衛 青:某夜觀星象,見使星才入燕之分野,想係海道遲延之故。今乘此春天風順,正可
    興師;若待至夏令,恐炎暑不便。功成之後,某當極力奏明貴國勛勞,往來通好
    ,歲頒厚幣以酬大德。
    (那大將軍卻是通天文的,衛青的話偶然湊著了,更加敬重。)
    (即擇日挑選倭兵十萬,海艘二百,每艘酋長一名,啟知國王,與衛青前去。)
    (衛青謝了國王,別了大將軍,帶了原來隨從人等,揀一隻新造的海鰍船坐了。
    ()
    (正遇著順風,扯起七道風帆,如飛進發。)
    (行才四日,已有一半多路。)
    (當晚新月初升,海天一色,真個浩浩蕩蕩,絕無涯際。)
    (衛青心中喜極,呼取酒,與酋長高天衝者呼盧痛飲。)
    (酒酣興發,竟學曹孟德橫塑賦詩,捲起袍袖,在船頭上舞了一回劍,吟成四言
    (詩十二句云:漢有衛青,塞上騰驤;我名相同,海外飛揚。)
    
    
103**時間: 地點:
    (一日千里,風利帆張。)
    (心在報國,劍舞龍翔,殲除孽寇,斬馘妖姨。)
    (不葬鯨波,誓死疆常吟畢,擲劍大笑。)
衛 青:(高天衝也乘著酒興,拔所佩倭刀,向著衛青道)你會舞劍,我會舞刀;你會吟
    詩,我會作賦。看我舞來比你何如?
    (手中兩柄倭刀方才輪動。)
    (忽地颶風大作,何等海鰍船,吹得似落葉旋轉,頃刻覺於驚濤駭浪之中,眼見
    (得衛青葬於鯨鯢之腹了。)
    (那前去的船,先有六十三號,與後來的一百二十海船,皆安穩無恙,偏偏壞了
    (行到中間的一十七隻。)
    (喪了倭兵八千五百名。)
    (那時請船酋長會集於島邊,商議進退之策。)
衛 青:(一酋長名滿雄者,大言道)俺們利的是沒有衛青。他若在時,做了嚮導,只到
    得沿海數處地方,有恁的女人,財寶?
      他今死了,俺們各處殺去,搶他小年紀的婦女,滿載而歸,豈不逞俺們的意
    麼?
    (從來倭奴的性最淫,聽了這樣好話,齊和一聲,各船就吹起波盧來,向西北進
    (發。)
    (風色不順,折戧而行。)
    (到四月中旬,已近登州。)
    (各海口港漢淺狹,不能停泊海鰍大船,就沿著海邊駛去。)
    (先有大半船隻,到了萊州地面。)
    (倭奴等吶喊一聲,踴躍而上,如蜂擁蟻附,奔向各村堡,搜尋婦女,早已躲得
    (沒影。)
    (每過州縣,見城堵上架著大炮,都不敢攻城,只向西南而行。)
    (恰好萊州府城門是開的,喜得了不得。)
    (有幾個奸狡酋長,恐是誘他的計,乃招呼後隊,聚集了五萬多倭奴,四面一齊
    (搶進,大街小弄,分頭湧去。)
    (卻見城頭上有幾個絕色的女子,都騎著驢兒走,只道是逃避的,眾倭奴爭先覓
    (路上城。)
    (原來是各位仙姑領了月君的計,將上得城的所在,盡行剗赳,只留東、西、南
    (、北四處可以上去;二位劍仙與素英、寒簧及范飛娘,各分四面,在城上往來
    (行走。)
    (倭奴那知就裡,也在四面分路而上。)
    (正遇寒簧,吶聲喊,下手來搶。)
    (只見袖中飛出一股青炁,約十丈多長,盤旋夭矯,勢若游龍,竟卷到眾倭奴身
    (畔,攬腰一截,霎時千百人都做兩段,血噴如雨。)
    (倭奴急欲退去,無奈擠在狹道之中,後面的尚自湧將上來,一時進退不得,都
    (伏在地下。)
    (那青炁就從地一刮,都去了小半爿身子。)
    (得命的轉身亂跑,那道青炁忽從頂上過去,當前攬住一鍁,個個血肉糜爛,與
    (支解腰斬無異。)
    (零零星星,屍首堆積滿路,共有數千。)
    (這股青炁就是玄女教月君煉成的青炁丸兒,直到今日,方顯他的神靈。)
    (尚有一白炁丸,付與素英。)
    (這邊如此,那邊亦是如此,不須繁敘。)
    (只說聶隱娘與公孫大娘是劍仙的劍,但能長短變化,其質剛而不柔,拋向空中
    (,迅疾飛躍,一斬亦可數百人。)
    (至范飛娘,但隨著公孫大娘行事,所殺倭奴,或洞胸貫腦,或剁落肢體,或截
    (斷腰腹,亦共有數千人。)
    (其翔風、回雪在江湖上賣解,原能打彈,百發百中;又受了滿釋奴的指數,竟
    (只遜得一籌。)
    (所以月君選此兩人,為女真之長,早已在宮中煉成純鐵丸二、三萬,各在最高
    (屋脊上踞著,凡有倭奴到市井街巷搶擄的,只是把鐵彈打去,重者打人腦袋、
    (眼睛,輕者亦打傷心胸、手足,動撢不得。)
    (倭酋人等見不是勢頭,要往城外跑時,各門緊閉,絕無出路。)
    (又遇著城上五位美娘,特地四處尋來,劍飛到處,殺個盡盡絕絕。)
    (間有些藏躲在人家屋內的,不期屋上有人,敲起梆來,四鄰八舍,都拿著槍刀
    (棍棒趕人屋內,夾頭夾腦,亂搠亂砍,半個也不得留存。)
    (當日天色已瞑,歇了一宵。)
    (到得黎明,聶隱娘)
聶隱娘:大約倭奴尚有好些未到,我們分路迎去。翔風、回雪武藝不精,又無劍術,不必
    去罷。
    (回雪答應了。)
    (六位佳人,一行川馬,同出東門。)
聶隱娘:(不意翔風從後趕來,向著滿釋奴道)我幫將軍走走。
    (滿釋奴是經過大戰場的,誰把倭奴放在眼裡?便說)
滿釋奴:你只緊隨著我。
    (於是分作五路,向各村野去搜尋。)
    (滿釋奴早遇著一大叢倭奴,約有千餘,皆褪去半身衣服,跳躍而來。)
    (釋奴舞刀向前,砍翻幾個。)
    (那倭奴都是不怕死的,就四面攏將上來,要搶釋奴。)
    (釋奴恐怕著了他手,殺開條路,大叫)
釋 奴:翔風,快來!
    (遂拍馬先走,回頭看翔風時,已被他們拿去了。)
    (釋奴孤掌難鳴,欲救不能,只叫得苦。)
    (卻不知翔風在江湖上賣解時,原是接客的。)
    (初意要圖個富貴,再嫁個好丈夫;不料收入宮,與女真們一同修道,無那淫心
    (慾火,靜中益熾,懊悔不來。)
    (今被倭奴搶下,並不慌忙,想殺的是男人,若是女人,不過乾些快活的事,倒
    (帶著幾分僥倖的意思。)
    (當下抬人一家空屋內,放在草榻上。)
    (眾倭奴都出去了,只留著個酋長,狀貌甚覺猙獰。)
    (翔風是久饞的,且嚐嚐他海外的滋味,逕由著倭酋擺列陣勢,扈三娘的雙刀,
    (不怕林教頭的丈八蛇矛,也勉力戰他百來合。)
    (有《虞美人》一闕為證:當年走索章台畔,掌上身輕倩。)
    (無端王殿著霓衣,驂鸞少個共于飛,夢癡迷。)
    (一朝幸遇波斯鼻,酣戰花心拆。)
    (敖曹剝免不禁當,魂銷舌冷汗流漿,死猶香。)
    (大凡男子思色久而不可得,種然得之而喜極者,多致亡陽;女子思色久而不可
    (得,淬然得之而樂極多,亦多脫陰。)
    (譬諸忍了餓的人,撞著了美酒佳餚,儘量吃個飽,自然要脹死。)
    (食、色二種,是一般的理路。)
女 子:(《後西遊記》云)小行者的金箍棒,竟把不老婆婆的玉火錯,攪得他撒開了,
    直至筋骨酥麻而死。
女 子:(這樣的死,死得好不好?倭酋大笑說)中國女人恁般烈性!
      我那邊的婦人,就死十次,也還會活過來的。
    (隨出門,領著眾倭奴向南去了。)
    (時滿釋奴踞坐在古廟屋脊上,呆呆地望有大半日。)
    (方欲下去救他,卻見聶隱娘跨著蹇衛,疾若流星,向西而走。)
釋 奴:(釋奴大叫)聶仙師!
    (忙下殿脊來,恰好接住,把翔風被搶情由說了。)
    (隱娘就同釋奴如飛到那人家,但見直挺挺死在草榻上。)
隱 娘:他自取其死耳!我們且去。
    (才出得林子,又正遇著素英回來,略略把這贓事說了幾句,一同向南追趕。)
    (遙見棗園內兩個婦女,被兩個倭酋按在地下姦淫;外面無數倭奴圍繞著。)
釋 奴:正是了。
    (隱娘大怒,也顧不得女人是可憐的,便把雙劍向空擲去,連倭酋與婦人都剁作
    (兩段。)
    (兩柄神劍又躍人眾倭群內,如穿梭相似,紛紛貫透而死。)
    (有四散逃竄的,又被素英白炁丸截住,周圍電光一轉,都齊腰分作兩段,血肉
    (狼藉,斑斑點點,染得滿地芳草,無異湘江的斑竹,然後轉向西來。)
    (見大路上卻又有倭奴死屍,重重疊疊,如岡如丘,熱血浸諡,皆成溝渠。)
    (原來是各處漏網的,撞著寒簧回去,祭起青丸兒,殺個罄荊獨自一個騎了川馬
    (,返向東路尋來。)
素 英:(素英接著說)前頭皆已完局,怕有逃向船上去的。
    (於是合作一處,趕到海邊。)
    (早見有公孫大娘與范飛娘駕著席雲,緊緊追著。)
    (數千倭奴被神劍殺得走投沒路,正好來撞人青白二炁之內,盡做了五牛支解。
    ()
寒 簧:二位的馬呢?
公孫大:若要了馬,好連人都沒了。
    (於是大伙兒歸向萊城。)
公孫大:(回雪亟問)怎不見我嫂子?
滿釋奴:風流死了。
    (回雪漲紅了臉,不好則聲。)
聶隱娘:說與地方官,作速備棺埋葬罷。
聶隱娘:(回雪掉了幾點眼淚)我願皈依聶仙師學道,不知肯垂慈否?
素 英:妙哉!
      翔風之死,汝已悟道矣。
    (當下拜了隱娘八拜,收為弟子。)
    (次早,公孫大娘等率同諸女真,逕回濟南繳旨;萊郡各官員與眾百姓等,都趨
    (送不及。)
    (是役也,倭奴十萬,遭颶風溺死者,八千五百有奇;被登州府及各州縣火炮打
    (死者,一萬二千有零;其有老弱看守船隻,得回本國者,不及數百;餘皆死於
    (六位佳人之手。)
    (其海鰍船皆被大風刮去,擱住在沙灘者,止有十餘只,登州將軍收去為巡哨之
    (用。)
    (從此日本與中國世為仇讎,其禍直到嘉隆時稍息。)
    (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十五回 鐵公托夢定切蒼黎 帝師祈霖恩加仇敵)
    
    
104**時間: 地點:
    (卻說月君在宮中靜坐修道,猛想起父親臨沒時說)
月 君:上帝召為濟南府城隍。
    (陰陽相隔,不知在此與否?若不能親見一面,豈不枉擔了這個神仙名目?且住
    (,月君已經玄女傳道,老祖賜丹,那有個不知的道理!雖然,這卻駁錯了。)
    (凡幽冥之事與未來之事,非大羅天仙,不能豫知。)
    (月君已轉凡胎,功行未足,雖然授過天書,服了仙丹,但能極盡神通變化,與
    (己之本來功行,絕不相關。)
    (若要透徹未來,當在功圓行滿,飛升紫府之後。)
    (時鮑、曼二師尚住在卸石寨,月君意欲請來商議。)
    (忽報聶隱娘等回來了。)
    (月君問了一番剿倭始末,隱娘又將翔風身死、回雪皈依的緣由說過。)
月 君:翔風淫心未盡,宜受此報!
    (語未畢,早見兩朵彩雲直墜階前,卻是鮑。)
    (曼二師。)
    (月君大喜,啟問道)
月 君:二師向耽幽靜,今日之來,必有指教。
曼 尼:(曼尼呵呵大笑)又來了!爾這裡想要來請商量的大事,為何反是這樣說?
月 君:要請固有求教。然二師之降,亦必有謂。
曼 尼:爾要求教的,須用不著我二人;我要指示的,卻是為著爾出丑。如何了得?
    (月君一時會不過來。)
曼 師:(曼師拍著手大笑道)好個智慧神仙!怎的也就懵懂了?請問七卷天書上多少的
    神通在那裡?
    (月君愈不能解,且說句囫圇話來應道)
月 君:就是用神通,也要請教。
鮑 姑:如今正為的用著神通,我二人都要出些丑。
月 君:怎的師太太也和著曼師一般說呢?
    (曼尼只是笑。)
鮑 師:(鮑師安慰月君道)此機原不可預洩,所以說個影兒。你心上的事,與我二人來
    的緣故,即日便明白了。
    (月君乃稽首稱謝。)
    (次日黎明,滿釋奴等傳奏道)
滿釋奴:文武百官皆在閉下會朝。
    (月君升殿,文臣呂律、高咸寧,武臣董彥杲、賓鴻等共奏)
賓 鴻:倭寇珍滅,請獻捷行殿。
月 君:(月君諭道)功出自劍仙,用不著爵賞。
      且殺的又非燕賊兵將,未敢冒功。不必繁文。
諭 令:(王璡等又奏)倭夷是衛青借來的,即與燕兵無異。劍仙等縱不可加以人爵,亦
    宜褒崇徽號,以彰天爵。
月 君:已表卿等之意了。
呂 律:若論崇德報功,自是大典。然功實出於帝師,既奉明旨,臣等亦不敢再請。
高咸寧:燕賊於南北交界,各添設有數萬兵將,要乘倭奴人寇之時,分道夾擊。今者不煩
    一卒,未發一矢,十萬倭夷,立時殲滅。燕賊聞之,必然喪膽,反勝於破燕軍也
    。
月 君:雖然,要亦無損於燕賊,所以算不得功。卿等皆屬過譽了。
高咸寧:(都御史鐵鼎出班奏道)臣有乾瀆聖聰之語,恐涉無稽,不敢冒昧。
月 君:(月君諭令)但奏不妨。
鐵 鼎:(鐵鼎前奏)臣夜夢神吏召至一大府署,見兩行執事,嚴肅異常,先父端坐堂上
    。臣意謂尚在生時,即趨進覲剩先父示諭曰:『向者帝師之父唐某,為本郡城隍
    。自我殉難,上帝以有保守濟南之功,命代其職。爾今歸命帝師,能繼先志,深
    慰素懷;獨是齊地當有五年水旱、疾疫之災,人死八九。我查勘冊籍,分別可矜
    ,懇奏上帝,允兔十分之一。因念帝師道力通天,必能挽回災數,所以召汝來,
    要轉達此意,非為父子私情也。還有一語,帝師之父,今為開封府城隍,汝亦應
    奏明。切記,切記!』隨命神吏送歸。霍然而醒,大為可異。臣既奉先父之命,
    雖是夢寐,不敢不奏。
    (月君聽罷,諭道)
月 君:卿父精靈如在,尚為社稷蒼生顧慮,有造於國家,勛庸莫大。孤家德雖涼薄,安
    敢不修省以回天意?
呂軍師:(即命呂軍師)卿可備太牢之禮,代孤家致祭,用答神眷。
    (諸文武大臣皆請陪祭,帝師)
帝 師:卿等悉係忠臣,允宜陪祭。
    (方欲罷朝,王之臣袖出一疏,啟奏道)
王之臣:此係推算十年內,齊、燕地方水旱災荒與星辰愆異諸事。今鐵公顯靈,示明大概
    ,某不須再瀆。但疏內尚有細微,求帝師留覽。
    (月君命范飛娘接上,然後回宮。)
    (鮑、曼二師迎著笑道)
曼二師:心中可不了然麼?
月 君:先父今不能見,尚自有日。只災荒一事,作何消得方好?
曼 尼:只此,就是我兩人出丑處了。
月 君:這是何故?
曼 師:而今亢旱,求雨也不?還是由著百姓死罷!
月 君:(月君合掌應說)救旱如救火,求雨是第一件事了。
曼 師:雨是求得來的。你在青州求的是假雨,濟的是假旱。若遇著真旱,也求的假雨,
    正好養出蝗蛹,再加一倍。使得,使得。
月 君:幸有大士賜的楊枝,可以酒作甘霖,自然與假雨不同。
曼 師:好,好!爾去灑十遍,就有一丈甘霖哩。
月 君:據曼師說,大士楊枝也是不中用的麼?
鮑 師:不是這等說。楊枝之雨,是大士願力,無量無邊,前龍女傳來法旨甚明。獨是劫
    數使然,也只得蕭蕭微雨,可救小半之災。愚民無知,見雨澤不敷,必然懇請再
    祈,那時即灑斷楊校,亦不能應手。所以我二人有個代汝出丑之法。
月 君:我三人總是一般,分不得彼此,如何代得?
曼 尼:(曼尼大笑道)月君只道我們把楊校去祈雨,卻不曾理會到裝帝師的體面哩。
月 君:(月君方悟道)那有此理!但凡顯自己之長,形他人之短,猶且不可,何況我於
    二師哉!
鮑 姑:爾還不曾理會著。是要愚民知道上天降災,是個劫數,活神仙挽回不得的。然後
    些微雨澤,亦是浩蕩洪恩了。所以先用我二人去衝個頭陣。
月 君:(月君起謝道)我有何德,敢勞二師費心至此!
    (過不幾日,各府告旱的表章,都是求帝師大沛甘霖的話。)
滿釋奴:(又有滿釋奴飛報)文武百官與數萬士民,在闕下懇求帝師敕令龍王行雨,皆擁
    集候旨。
    (月君隨御正殿,宣百官進朝。)
呂軍師:(呂軍師等啟奏道)數日來,百姓都盼望帝師下雨。今禾苗漸槁,盡說帝師降災
    ,所以呼號各衙門求救。臣等敢不為民請命!
月 君:民為邦本,深軫孤懷。但劫數到來,挽回不易。昨已請到鮑、曼二仙師,卿等可
    速建壇,明辰請鮑仙師祈沛甘霖,救彼黎庶。
    (軍師等出朝,將旨意宣諭了。)
    (連夜搭起台來,候鮑仙師祈雨。)
    (次日黎明,范飛娘先赴雨壇,掛下榜文。)
    (略云:彌羅無上天陶西池王母大天尊駕前清微元化真人鮑,奉太陰元聖帝師令
    (旨云云。)
    (後開:本日午刻,先降淨塵雨三分。)
    (次日檄召雷霆神將、龍君聽令,辰刻大澍甘霖,至未刻止。)
    (百官萬民等拱候。)
    (鮑師午刻登壇,先取淨水一盂,焚符於內,望坎位上一潑,大喝)
鮑 師:神將不奉令者斬!
    (霎時間,雲蒸霧湧,粗粗的灑了一陣猛雨,仍現出一輪紅日。)
    (次早,鮑師令取四十九個細碗,每碗內寫道朱符,教范飛娘拋向空中,差不多
    (直到九霄雲內,跌下地來,磕著石磚,那碗兒絕無一個破損的。)
    (眾人齊聲和贊。)
    (看鮑師時,卻趺坐檯上,有兩個時辰。)
    (命宣鐵鼎、董彥杲、賓鴻、劉超四人至前,諭道)
諭 令:今日碗內四十九道靈符,呼召三十六員神將並五湖四海龍君,若得一聲碎響,即
    應聲而到。不期個個完整,大為詫異。
      適才我神遊紫府,奏請甘霖,葛真人傳玉旨云:『燕、齊百姓不敬三寶,不
    重五穀,毀謗聖賢,敗壞綱常,所以絕彼粒食,永墮餓鬼道中。要旱至九月方止
    。』這雨是祈不來的!
    (眾百姓聽了,莫不皇皇著急。)
    (次日太陽上升,滿空都是紅的。)
    (正當夏至之候,熱氣沸騰,比火還加利害。)
    (這旱渴禾苗,那裡再禁得起!鮑師要安眾人之心,立召黃巾力士,在半空中顯
    (出形相,發令)
發 令:目今亢旱,必有旱魃為祟,快與我擒來,以絕禍端!
    (不多時,一陣風響,擲下兩個似鬼非鬼、似怪非怪的東西。)
    (但見:一隻腳,圓如富殼,忽跳忽躍;兩個手,黑似乾姜,或伸或縮。)
    (頭上非塊非角,宛然小夜叉精;胯下不陰不陽,好似真二姨子。)
    (眾人爭先來看。)
    (那旱魃對著太陽,把手來招。)
    (鮑師擲下一劍,斬做兩截,並無點血,只有些黏黏膩膩的濃水。)
    (忽聽得一聲鶴唳,鮑師跨上鶴背,逕向帝師官去了。)
    (眾百姓就擁住了呂軍師,齊赴閾下。)
    (女金剛如飛傳奏,口宣帝師敕旨云)
女金剛:已請南海曼陀尊者,明日降壇禱雨。
    (方各散去。)
曼 師:我要求雨,少件活東西。
    (月君問是何物?笑應道)
月 君:好徒弟一個。我看來都是愛著幾根青絲,要扮個俊俏道裝的,誰肯削作光頭!
女金剛:(女金剛大呼道)只我的頭髮,又短又黃,僇僇的好不薅惱人!削淨了,倒可遮
    遮丑相。
鮑 師:動動手兒,就騙了個徒弟去哩。
    (於是女金剛拜了曼師,立時祝發。)
    (次日即隨到雨壇,掛下榜云:南海教主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座下大力神通曼陀
    (尼尊者,呼吸為雲,咳噎為風,涕沫為雨,叱咤為雷。)
    (今遵太陰元聖掌劫帝師法旨,限三日內,降甘霖三尺。)
    (眾百姓見了告示,無不踴躍稱頌。)
    (曼師放出魔家的本事來,張口向震位上一呼,吐出一道黑炁,搖揚空中,化為
    (雲霧,遮得半天都是墨黑的。)
    (就端坐在台上,整整一日不動。)
    (第二日,曼師向巽地上大喝一聲,涼風頓起,刮喇喇直吹到夜方止。)
    (第三日,曼師向離位上揮手大叱,只聽得雷聲殷殷而起,漸至轟轟烈烈。)
    (又運動神光,向空一轉,都化作電影,如金蛇一般,四圍亂掣。)
    (差不多到了午刻,竟無一點雨星。)
    (曼師霍地下台,左手托著個小玻璃瓶,內盛著半瓶清水,令女金剛橫著狼牙棒
    (開導,向西北而行。)
    (百姓都跟隨在後。)
    (到一處空闊地方,令女金剛傳呼幾個曉事的近前來)
眾百姓:濟南城中有水吃沒有?
鮑 師:(眾人齊聲應道)井泉皆已乾涸,只有些渾泥水漿,吃不的。
曼 師:如此,要渴死了。我且給你們清水吃罷。
    (就把小瓶埋在地下,運口氣,向瓶內一噴,只見泊都都湧出雪一般的清水來,
    (竟成了個泉穴。)
曼 師:(因宣示道)此泉千年不干,百萬人汲取不竭,可以救濟你們了。
    (看官要知道,今濟南院使署後有珍珠泉,從地下湧將上來,如珠璣噴出,就是
    (曼師留的聖跡。)
    (閒話休題。)
    (曼師依舊令女金剛前導,回向帝師宮去了。)
眾百姓:(眾百姓大嚷道)這樣活神仙,祈不下雨,想是我們逃不得死的了。不如去死在
    帝師闕下罷!
    (忽見有員女將飛馬而來,宣旨與呂軍師)
呂軍師:帝師於明辰上壇。今有告示一道,發掛台下。
    (眾人聽見,大家望闕叩謝,歡聲如雷。)
    (示云:九天雷霆法主太陰元君掌劫討逆帝師示曰:照得雨譯者,上帝之權衡;
    (災荒者,民生之劫數。)
    (今來彌月不雨,四野如焚。)
    (孤已兩回敦請南海曼陀尊者,西池鮑母仙師,親赴玉虛閥下,為民請命。)
    (上帝以東土民無良心,死有餘孽,未蒙矜宥。)
    (噫嘻!)
    (尼山之澤常存,尚父之風未息,何意爾民竟自墮於餓鬼輪回之道哉!孤雖不敢
    (逆數而行,然亦何忍視死不救?已於前日遊神南海,拜求慈航大士楊柳一枝,
    (醍醐半盂。)
    (此微一點甘霖,可活三千禾黍。)
    (孤即為爾民代受上帝之罰,亦所不辭。)
    
    
105**時間: 地點:
    (明日辰刻登壇,已刻降雨。)
    (其各虔誦大士聖號,望南禮拜,慎哉毋忽。)
    (次日黎明,百姓俱已齊到雨壇盼望;文、武百官都在上清宮排班伺候;京營大
    (將軍董彥杲、賓鴻、瞿雕兒、劉虎兒、阿蠻兒帶著健卒一千,在壇下四面護守
    (。)
    (有頃,見滿釋奴、女金剛為前導,聶隱娘、公孫大娘為次隊。)
    (帝師坐著沉香根九龍照乘交椅,上罩著金黃綾子九沿曲柄傘,後掩著兩把九苞
    (鳳尾、左日右月掌扇。)
    (隨後朱軒兩乘:左是素英,擎著玉淨瓶;右是寒簧,執著楊柳枝。)
    (扈從者范飛娘、女秀才、柳煙、回雪等。)
    (帝師先進上清宮行香,免了百官參謁。)
    (隨出到宮外,見雨壇三層,高有十丈。)
    (頂上一層,四圍皆用彩色布紮成欄杆。)
    (月君仍端坐在沉香交椅,顯出神通,暗遣一十六個黃巾力士,掖著八個抬轎的
    (女真,從平地冉冉而升,直至高頂放下。)
    (素英、寒簧出了朱軒,兩瓣金蓮之下,湧出兩朵彩雲,亦升到第一層台上。)
    (聶隱娘、公孫大娘輕輕一躍,飛入第二層台內。)
    (滿釋奴、女金剛、范飛娘等都在下層站立。)
    (眾百姓都向台上叩首,齊呼)
眾百姓:帝師萬歲!
    (月君向南默誦大士寶號,拜了九拜,隨掣出青炁神劍,劈對著太陽,畫了幾道
    (靈符,運口真炁噴去。)
    (頓覺一輪紅日,黯然無光,卻像個日蝕的光景。)
    (要知道月君原是太陰天子,寶劍又是金係之精,所畫的符,自然又有克制之道
    (,所以如此。)
    (從來日月同度同道,月來亢日,便為日食。)
    (何況月君現身相亢,又加以神通道力乎!台下百姓莫不駭異)
月 君:我帝師惱這太陽,要淹滅他哩。
    (月君又召到巫山帝女瑤姬,在雲端打個稽首,月君)
月 君:借重帝女威靈,施行雲雨。
    (隨在袖中取出雲幕,拋向半空。)
    (瑤姬接來一展,漠漠蒙蒙,遍空佈滿雲氣,渾如水墨顏色。)
    (月君遂於素英手內取過淨瓶,又於寒簧手內取過柳枝,在寶瓶內蘸了甘露,四
    (面一灑;帝女瑤姬把抽來一拂,靈風颯然而起,吹將幾點甘露,四散至齊東郡
    (縣,都化作甘霖。)
    (但見:雨聲瑟瑟,風氣蕭蕭。)
    (飄過處,老鬆如奏笙簧;灑回時,叢竹還添翠碧。)
    (禾黍油油,望南疇兮生秀色;芙蕖灼灼,攬北沼兮起圖紋。)
    (真個是甘露並瓶,點滴無煩馬鬣;楊枝片葉,飛揚絕勝龍髯。)
    (月君南向端立於台。)
    (台四圍,各有數尺地面,並無雨點侵人。)
    (時文武官員、兵民人等,都在雨裡站著,月君敕令)
月 君:各自隨便避雨。
    (綿綿密密,看看下到酉刻。)
    (眾百姓望見月君站久不動,就在濕地上跪請鑾駕回宮,百官也再四懇請,月君
    (方下台。)
    (回闕之後,雨亦隨止。)
    (月君向鮑、曼二師)
曼二師:大士甘露,勝於時雨;東土之人,幸全性命。但我觀王之臣奏疏,亢旱處所,不
    獨山東,如燕、薊及河北各郡縣,並淮北一帶地方,皆有災荒。國賊為仇者,不
    過一天狼,這些兆民,總係赤子,自應一視同仁。我意欲在宮中,於月下祈禱上
    帝,普賜甘霖,遍及災荒地方,不必令外人知道,何如?
鮑 師:(鮑師合掌道)此即如來之大慈也!
    (月君遂在內廷結一小台,高與殿簷相等,每夜升台禮拜,懇禱上帝,至五更方
    (止。)
    (七日之後,南天門下鄧天君,見月君朝禮真誠,方為轉奏。)
上 帝:(上帝降旨道)嫦娥為國忘仇,愛民如子,好生之念,上洽朕心。可追賜甘霖一
    尺,減災五分。
    (風伯、雨師、雷部、龍神等,各道旨而行。)
    (時燕王正令奎道人祈雨。)
    (先用的邪法,攝取各澱之水,下陣驟雨,方不過二、三里,到把禾苗蒸壞了,
    (越加不好。)
    (正在沒法,恰遇月君求下一場大雨,到湊了奎道人之巧。)
    (君知否?無限災荒,反為燕王保社稷;幾多忠義,但能齊地守封圻。)
    (且看下回云云。)
    (第四十六回 帝旨賜諡殉難臣 天緣配合守貞女)
    (奎道人的咒法已經練成,又湊巧遇了一場大雨,就說是親見上帝求來的,燕王
    (甚是信服。)
    (只待秋涼,要興師來侵濟南。)
    (不意夏末秋初,疫痢大行,兵民交困。)
    (雖然救得旱災,收成也只小半,國用尚且不足,豈能勞民動眾!眼見得不能顯
    (他的本事,甚為沒興。)
    (來春建文七年,燕、齊地方又復大旱。)
    (在月君所仗的大士楊枝,得些甘雨,全蠲賦稅以救災民。)
    (至燕之奎道人,他又會造出一片欺人的話,說五湖四海龍君奉上帝王旨,將湖
    (海都封禁了。)
    (燕王也只得委之劫數。)
    (幸而遼東。)
    (山西地方,皆得豐收,燕王便令勛戚家各助資財,移粟救災。)
    (又幸海運漕米到來,平糶於民,稍稍支持。)
    (然輾轉溝壑者亦復不少。)
    (是以兩家罷兵息民,各守邊界。)
    (至建文八年,濟南地方始得豐登。)
    (呂軍師會同高軍師,合具一疏:一請追諡殉節諸臣,一請賜贈陣亡將佐,一請
    (尊崇孔子先師,一請尊崇群真天爵,一請敕封護國諸神。)
    (疏上,月君批示云:卿等奏請五款,皆係崇德報功之大典。)
    (但帝位未復,大典先行,是否洽於輿論?六卿諸大臣金議奏復。)
    (兩軍師約齊諸大臣,於行殿午門定議:孔子先崇徽號,諸臣先賜爵諡,神靈先
    (加敕封;其一切表墓建廟、釋菜祭饗禮文,俟皇帝復位之日舉行。)
    (議上,帝師批示云:孔子躬膺道統,建中立極,為萬世帝王之師。)
    (乃歷代褒封公伯,元朝易以王爵,至今因之。)
    (是欲以孔子為臣,非禮也。)
    (宜尊為先師,孤家首當謁廟。)
    (其贈爵、諡號諸款,仍會同擬議允當,奏請定奪。)
    (諸大臣李希顏、王璡梁田玉、呂律、高咸寧、馮傕、趙天泰、周轅、鐵鼎、劉
    (璟、胡傳福、劉超、黃貴池等,公議殉難諸臣爵諡,開列於左:原僉都御史景
    (清,贈太傅,諡忠威公;原兵部尚書鐵鉉,贈太師,諡忠武公;原監察御史連
    (楹,贈少師,諡忠烈公;原文淵閣博士方孝孺,贈太傅,諡忠肅公;原大理寺
    (少卿胡閏,贈太師,諡忠端公;原監察御史高翔,贈太傅,諡忠介公;原禮部
    (尚書陳迪,贈太師,諡忠貞公;原刑部尚書暴昭,贈太傅,諡忠直公;原僉都
    (御史司中,贈太保,諡忠毅公;原禮部侍郎黃觀,贈太傅,諡忠靖公;原戶部
    (侍郎卓敬,贈太傅,諡忠清公;原金都御史周,贈太保,諡忠熹公;原副都御
    (史練子寧,贈少師,諡忠定公;原刑部尚書侯泰,贈太保,諡忠簡公;原兵部
    (侍郎陳植,贈太傅,諡忠正公;原副都御史茅大方,贈太保,諡忠敏公;原戶
    (部侍郎郭任,贈太傅,諡忠襄公;原兵部尚書齊泰,贈太保,諡忠愍公;原巡
    (方御史王彬,贈少傅,諡忠宣公;原刑部郎中王高,贈少保,諡忠格公;原大
    (理寺丞劉端,贈少保,謐忠節公;原監察御史謝昪,贈少傅,諡忠惠公;原監
    (察御史王度,贈少保,諡忠悼公;原監察御史董鏞,贈少保,諡忠哀公;原給
    (事中戴德彝,贈少傅,諡忠穆公;原監察御史魏冕,贈太子太師,諡忠慤公;
    (原大理寺丞鄒謹,贈太子太保,諡忠勤公;原大常寺少卿盧原質,贈太子太傅
    (,諡忠安公;原監察御史巨敬,贈太子少師,諡忠獻公;原國子監博士黃彥清
    (,贈太子少傅,諡忠慎公;原太常寺卿黃子澄,贈太子少保,諡忠繆公;原北
    (平布政使張昺,贈吏部尚書,諡貞毅公;原北平金事湯宗,贈副都御史,諡貞
    (節公;原燕府長史葛誠,贈通政使,諡貞襄公;原遼府長史程通,贈大理寺卿
    (,諡貞愍公;原蘇州府太守姚善,贈兵部尚書,諡忠桓公;原徽州府太守陳彥
    (回,贈兵部待郎,諡忠懿公;原袁州府太守楊任,贈兵部侍郎,諡忠康公;原
    (候補知府葉仲惠,贈工部侍郎,諡文襄公;原松江府同知周繼瑜,贈副都御史
    (,諡忠僖公;原樂平縣知縣張彥方,贈副部御史,諡忠成公;原青州府教諭劉
    (固,贈太常寺卿,諡文介公;原漳州府教諭陳思賢,贈光祿寺卿,諡文節公;
    (原太學生方孝友,贈文林郎,諡文貞先生;原青州庠生劉國、原漳州府諸生伍
    (性原、陳應宗、林珏、曾廷瑞、呂賢、鄒君默,以上諸生皆贈文林郎,諡貞定
    (先生。)
    (又議贈殉節諸臣爵諡:
    (  原修撰王叔英,贈吏部尚書,諡文忠公;原工部待郎張安國,贈太傅,諡
    (忠節公;原監察御史曾風韶,贈兵部尚書,諡忠靖公;原兵部郎中譚翼,贈兵
    (部侍郎,諡貞介公;原給事中黃鉞,贈刑部待郎,諡烈敏公;原紀善周是修,
    (贈禮部侍郎,諡文節公;原編修王良,贈禮部待郎,諡文貞公;原刑部侍郎鬍
    (子昭,贈太子少保,諡靖節公;原吏部侍郎毛泰,贈太子少師,諡清節公;原
    (給事中韓永,贈工部侍郎,諡端介公;原給事中葉福,贈戶部詩郎,諡端烈公
    (;原給事中龔泰,贈兵部侍郎,諡襄烈公;原御史鄒樸,贈副都御史,諡貞定
    (公;原御史林英,贈副都御史,諡忠介公;原太常少卿廖昪,贈吏部侍郎,諡
    (貞襄公;原僉都御史程本立,贈吏部尚書,諡清節公;原刑部主事徐子權,贈
    (刑部待郎,諡襄節公;原禮部侍郎陳性善,贈太子少師,諡襄烈公;原大理寺
    (丞彭與明,贈兵部侍郎,諡節愍公;原中書舍人何申,贈太僕寺正卿,諡襄貞
    (公,原浙江臬司王良,贈刑部尚書,諡忠襄公;原濟南參軍高巍,贈按察司廉
    (使,諡宣節公;原都司斷事方法,贈按察司副使,諡貞宣公;原沛縣知縣顏伯
    (瑋,贈布政司參政,諡哀烈公;原教授劉政,贈布政司參議,諡安節公;原教
    (諭王省,贈按察司僉事,諡文節公;原東平州吏目鄭華,贈奉直大夫,諡貞愍
    (公;原燕山衛卒儲福,贈都指揮使,諡昭節將軍;原浙東臨海樵夫,贈號藎忠
    (逸民。)
    (又議贈陣亡死難諸武臣封爵:
    (  都督瞿能,贈威武大將軍、威武侯;越侯俞通淵,贈襄武將軍、襄武公;
    (指揮使張皂旗,贈勇烈冠軍將軍;都指揮使卜萬,贈昭勇將軍;都督宋忠,贈
    (昭節侯;都督餘燉,贈揚節侯;都指揮彭二,贈奮武大將軍;都指揮謝貴,贈
    (壯威將軍;都指揮崇剛,贈揚威將軍;指揮盧振,贈宣武將軍;驍騎指揮莊得
    (,贈奮威將軍;驍騎指揮楚智,贈奮勇將軍;指揮使馬宣,贈揚武將軍;鎮撫
    (司牛景先,贈勇略昭節將軍;指揮彭聚,贈宣威將軍;參將宋垣,贈宣節將軍
    (。)
    (都指揮張安,贈靖節將軍;以上殉難死節文、武諸臣,凡妻女子媳同死者,其
    (夫人皆封贈貞烈郡君,女為貞姑,子贈郎官,媳為貞孝孺人;即婢妾亦有封號
    (。)
    (又議崇女真諸位仙師徽號:
    (  第一位曼陀尼,大乘微妙自在神通衛國大禪師尊者;第二位鮑道姥,太上
    (玄元至神至化護國大仙師天尊;第三位聶隱娘,通神入化飛劍祛魔鎮國大仙師
    (;第四位公孫大娘,神威震遠靈劍誅邪輔國大仙師;第五位素英,玄真清化通
    (靈妙道仙師;第六位寒簧,玄微衝化通神妙道仙師;范飛娘、滿釋奴、女金剛
    (,皆封女冠軍仙使;女秀才、老梅、回雪、柳煙,女宣軍侍使。)
    (又議褒崇諸位顯神徽號:
    (  文曲星景清,封為顯威討逆佑國公,立廟;都城隍鐵鉉,封為顯靈靖逆福
    (國公;開封府城隍唐夔,封為忠正直亮順天安民化逆侯;皂旗將軍,封為顯威
    (蕩寇伯。)
鮑 師:(又議尊崇孔子曰)參天贊化、建中立極、至誠至聖、百世帝王師。
    (疏上,月君韙之。)
    (於建文九年春正月,擇吉釋菜於國學,月君冕旒袞裳,一如弟子拜師之禮。)
    (又遴委宋和、卓孝為使,齎建文帝詔,至曲阜縣闕裡聖廟,恭上夫子徽號。)
    (時當仲春之候,月君發手敕一道,諭大宗伯云)
月 君:建文四年,孤家所救殉難忠臣之女,今皆待字。已令司天監擇定吉日,擬將忠臣
    之女,配合忠臣之子。貯名玉瓶,令其拈著自取,方為天作之合。卿其召齊諸忠
    臣子率赴闕下,並選郎官二員,入廷贊禮。
    (又發手敕一道,令女秀才往召諸忠臣之女。)
    
    
106**時間: 地點:
    (至期咸集,月君御東殿。)
    (先是大宗伯王班同贊禮郎官及諸忠臣之子朝謁,次係諸夫人與小姐輩,皆行禮
    (已畢。)
    (殿中設龍案,上列七寶紅玉瓶,贊禮官備寫忠臣子之姓名,貯於瓶內,旁設玉
    (著一雙。)
    (范飛娘遍請諸位小姐,次第將玉著自向瓶中挾取,在鬮天緣。)
    (第一是鐵兵部公諱鉉之長女絪娘,鬮得金都御史景公諱清之子,名星,字麗天
    (。)
    (第二是謝御史諱升之女,鬮得金都御史周公諱璿之子,阿蠻兒,名小處。)
    (第三是戶部侍郎郭公諱任之長女,鬮得司金都諱中之子,名韜,字天策。)
    (第四是郭公之次女,鬮得姚太守諱善之子,名襄,又名勤王。)
    (第五是董御史諱鏞之女,問得大理寺卿胡公諱閏之子,名傳福。)
    
    
107**時間: 地點:
    (卻說第六是鐵公之季女柔娘,與伊姊附耳私語,追巡不前。)
    (飛娘與絪娘掖之到龍案前,勉強將王著向瓶中挾起疊成同心方勝紅綾一撸絪娘
    (代為展看,遞與柔娘。)
    (可霎作怪,殿上忽起陣旋風,刮到柔娘身邊,捲得繡裙亂漲。)
    (柔娘將纖纖玉指,去掩衣袂,脫下手中方勝,被風刮將起來,在殿中盤旋蕩漾
    (,宛如一片明霞,輕輕的飄出殿外,飛向空中,不知何方去了。)
月 君:奇哉!
    (問是誰名字?柔娘含羞不語,范飛娘代奏)
范飛娘:是劉超。
月 君:此非姻緣也。
范飛娘:(隨問絪娘)孤家看爾妹光景,必有隱情,可速奏聞。
    (柔娘把辣絪娘衣襟一扯,是要姐姐不說之意。)
范飛娘:(絪娘道)帝師之恩,同於父母,豈可隱而不告?
月 君:(遂向前奏道)妾妹於上元誕日,偶得一夢,於杏花下遇一書生,兩情相慕,年
    亦十五歲,係同時誕生,拜為夫婦。又訂三年後中了探花,方行親迎之禮。妹子
    向妾云:『若不得此書生,則終身不嫁,願隨帝師學道。』
月 君:此必有其人也。
    (即傳旨,令人分頭向文武諸臣家內,問有公子十五歲者,即刻召來。)
    (那時劉超因母親年週六十,於舊歲從臨清接至濟南邸第。)
    (超之姪兒名炎,也隨祖母而來,得了諭旨,如飛趨至闕下。)
    (時公子紛紛來者,共有二十餘人。)
    (月君召人殿內,令滿釋奴逐個引向柔娘面前,好像官府點名,從東至西過去。
    ()
    (落後方是劉炎,柔娘凝眸一視,兩臉微紅,雙鬟略側,羞澀之中,帶有思慕之
    (致。)
    (劉炎卻呆呆的站住,端詳一會,方走過去。)
月 君:(月君隨問劉超)汝姪兒年歲幾何?何月、日生的?
劉 超:(劉起應道)是十五歲,正月十五日亥時。
月 君:汝去問:今正月間有無夢兆?可據實奏來。
    (劉炎隨自趨向前,把夢中曾與此小姐結為姻緣,備陳一遍,與絪娘所言無異。
    ()
月 君:汝說三年後中探花一語,是何解說?
劉 超:(劉正道)這個連小子也不知,大約是夢中囈語了。
月 君:不然,將來亦必有應者。
    (隨令移到御案六張,案上都擺列著龍鳳金花燭六對。)
    (有旨:景星督師沂州,除鐵鉉長女娘不行禮外,餘皆交拜成婚;並賜合甘御酒
    (三卮。)
    (於是五位公子向上謝恩。)
    (范飛娘扶了謝小姐,女秀才扶了董小姐,滿釋奴、老梅婢扶了郭侍郎兩位小姐
    (,各立在公子下首。)
    (惟柳煙、回雪二人扶柔娘小姐,不肯那步。)
月 君:孤已知之,今與汝二人先應佳夢,待三年後中探花,然後結禴可耳。
    (於是柔娘含羞向前,與劉炎並立,共成五對。)
    (贊禮官贊禮,齊齊交拜已畢。)
    (司韜、姚襄、蠻兒、胡傳福與四位小姐,各飲了合巹御酒。)
    (月君命撤龍鳳燭、並宮錦燈籠各十二對,香車四乘,公子、小姐同坐於內,送
    (歸邸第。)
    (其劉炎與柔娘,不飲合巹,分送回家。)
    (真個過了三年,劉炎十八歲,中了第三名進士,方娶柔娘成親。)
    (因其大小登科,先有異夢,人遂目為「探花郎」。)
    (自宋朝設科以來,但有殿元之稱,其餘皆名進士。)
    (「探花」之稱,自劉炎始。)
    (看書者要知道:劉姓與鐵氏,原有秦、晉之緣,所以鬮著劉超,被風刮去,牽
    (引他姪子出來。)
    (此乃天成的一段佳話,別的傳奇,茲不復敘,且演下回。)
    (第四十七回 幸蒲台五廟追尊 登日觀諸臣聯韻)
    (建文九年春三月,大宗伯行文與沂州開府,景星接看,內開)
景 星:原任兵部尚書鐵鉉長女,配與原任僉都御史景清之子。
      奉旨云云。
    (景星大喜,望闕謝恩畢,即令整備香車寶馬、錦繡旗幟與笙蕭器樂,前往濟南
    (迎娶。)
    (都憲御史鐵鼎亦盛具奩儀,啟知帝師送去。)
    (月君謂鮑、曼二師)
曼二師:此已完局,可以稍慰忠臣於地下。
      但自起兵以來,倏忽五年,我未得省墳墓,反不能慰先父母於冥冥之中。為
    人子者於心忍乎?
鮑 師:向者國事紛紜,我亦未經道及。汝未彌月時,哭母甚哀,我說:『兒勿啼,姑待
    日後封贈母親罷。』今不但拜祭,且須酌議此禮。前者敕封是為成神,卻算不得
    追遠之意。
曼 師:月君起義討逆,威加海內而回故鄉,乃尊人未有徽號,與庶民享祭何異耶?
月 君:(月君恍然淚下)我為帝師,非為帝主,此語不可出自己意。
    (遂作手敕一道,宣示六卿,略曰:
    (  孤自勤王以來,歷今五載。)
    (雖建闕中原,而帝位未復。)
    (日夕靡寧,永懷曷已。)
    (近者頻遭災禍,暫息干戈,又念及祖宗考妣先塋,向缺祭掃。)
    (荊榛不前,隧道久矣荒涼;狐兔誰驅,幽宮定然頹壞。)
    (今寒食將臨,孤欲親往祭祀。)
    (卿等其議禮,請奏施行。)
    (於是兩軍師與諸文武大臣等,都集建文皇帝闕下會議。)
高咸寧:帝師為國討賊五年,不暇省墓。今若鑾駕到時,滿目荒涼,能不痛心!自當褒崇
    徽號,建造寢園,方是崇德報功之典。去歲大議褒封,何以反不及帝師之父母耶
    ?
月 君:(諸大臣齊聲應曰)總為敕封了府神,便自忽略過去。今須另議徽號。
呂師貞:某之愚見,即用前『忠正直亮順天安民』之下,添入『太上帝師』四字,何如?
諸 臣:(諸臣贊和曰)此不易之論也。
    (於是定議追崇:始祖唐諱介,為文獻清忠抒謨顯烈太上帝師;考諱夔,為忠正
    (直亮順天安民太上帝師;妣黃氏,為仁孝淑順端懿慈惠太上神妃;祖諱遵晦,
    (為忠宣文靖抱道崇學太上帝師;妣姜氏,為仁明莊敬端純肅穆太上靈妃。)
    (其高、曾以上不知名諱,又啟請帝師敕示。)
月 君:(月君批答云)曾王父諱維寅,高王父諱允恭,墳攏遠在楚之江陵。作何設主、
    祭祖?一並議奏。
諸 臣:建立五廟於蒲台縣之太白山,安設神主,四時諦礻合,悉遵帝王儀制。曾祖、高
    祖俱追尊為太上帝師。
    (廷議僉同矣。)
呂師貞:某尚有愚見:今且不必上聞帝師,逕先啟奏建文皇帝,請攝政相府,特頒蜚書下
    蒲台縣,褒崇徽號。何如?
    (眾皆稱善。)
    (疏上,李希顏大喜,乃遣少宗伯梁良玉。)
    (司業盧敏政齎捧玉音五道,到蒲台宣讀徽號。)
    (並敕令知縣速建寢園太廟,安設五位太上帝師神主。)
諸 臣:(然後諸臣連名奏聞帝師)暫緩春蒸之禮,統俟寢園太廟成日,恭請鑾輿舉秋嘗
    之大典,庶上慰皇帝之心,下謝臣等之罪。
    (月君覽疏畢,即命駕詣陶謁謝。)
    (將至闕,李希顏等率諸文武大臣固請駕回,道)
月 君:容臣等代謝。
    (月君乃止。)
    (建文九年秋七月,蒲台縣上書政府,言寢園、太廟各工程,俱已告竣。)
    (趙天泰、王璡先議:遣梁良玉、劉璟恭代建文皇帝告祭,方奏請帝師駕幸蒲台
    (。)
    (月君敕諭云:敕建園陵者,帝主之鴻施;省祭墳墓者,人子之私義。)
    (今國事頻繁,邊圉嚴警,孤家雖身往蒲台,心懸象闕。)
    (百爾臣工,其恪共乃職。)
    (一切軍機,惟副軍師高咸寧是任。)
    (大司馬呂律與學士方經、都御史鐵鼎、大司成周轅、都諫鄒希軻、大將軍董彥
    (杲、劉超、瞿雕兒、先鋒使小皂旗等扈從前行。)
    (餘並留守閥下,慎哉毋忽。)
    (司天監王之臣擇八月初二日,請帝師鑾駕啟行。)
    (月君別了鮑、曼二師,止帶素英、寒簧、滿釋奴、范飛娘、老梅婢、柳煙兒及
    (女真等二十名,自備供應,前往蒲台。)
    (劉超、小皂旗為前隊,滿釋奴、范飛娘為二隊,然後是月君鑾駕,呂軍師等扈
    (從為第四隊,董彥杲、翟雕兒擁護在後,為第五隊。)
    (初六日人蒲台縣界。)
    (先是梁良玉、劉璟前來迎駕,隨後是縣令督率士民數萬叩接,皆兩行俯伏,並
    (不擁擠喧嘩,月君甚喜。)
    (當晚駐駕於郊外。)
    (黎明,先至城南玄女道院,見鐘篬不改,廟貌如故。)
    (時翠雲、秋濤已害乾血病死了,唯有春蕊,紅香二女真形容慘澹,向月君拜了
    (四拜,淒然淚下。)
    (月君撫慰了幾句,徐步到公子神位之前,命老梅婢)
月 君:代孤家行禮!
    (柳煙、春蕊、紅香三人陪拜。)
    (老婢是不肯拜公子的,不得已,勉強拜了,心中不忿,乃吟詩兩句云:公子為
    (殤鬼,夫人作帝王。)
    (柳煙亦信口接下兩句云:
    (  誰知柳市女,得侍袞龍裳。)
月 君:(月君大驚)柳煙、柳煙,此二句乃汝之佳讖也!向者鮑、曼二師與剎魔公主,
    皆言汝有三十年風流之福。詩本性情,機括已見。
    (柳煙雙膝跪下,硬咽訴云)
柳 煙:婢子久已身如槁木,心似死灰。若萌邪念,明神殛之。只因身受莫大之恩,所以
    信口道出。今帝師見疑,婢子當盡命於此。
    (言訖,便欲以頭觸柱。)
    (老梅、春蕊、紅香三人竟挾持之。)
月 君:我久知汝心,所以令汝常侍左右,反謂有疑於汝耶!運數來時,聖賢不能強。汝
    勿短見,孤乃戲言耳。
    (柳煙方拜謝了。)
素 英:(素英請道)我父親不知近日如何,求帝師差人一問,稍盡為女之心。
月 君:不但令尊,凡親戚、故舊,都要訪問。
    (次日入城,監御公署,諸臣朝謁畢。)
    (時合縣百姓,在外執香頂禮。)
月 君:(月君令沈珂)凡年五十以上,給賞二兩;六十以上,遞年加增一兩。並全免建
    文十年賦稅。
    (隨召知縣張參人見。)
諭 令:昨日父老迎駕有體,具見汝之材乾。優升為別駕,仍知蒲台縣事。
    (張參叩首謝恩。)
    (月君即命去訪本宗及外戚諸家,張參啟奏道)
月 君:臣留心已久,不須訪得。帝師本宗,就在勤王那年,盡遷回湖廣江陵;國舅同御
    弟,隨亦遷住荊州。此地田園,盡皆撇下,微臣已撥人玄女道院;原宅現今封鎖
    ,不敢擅動。再有姚秀才、柏秀才,皆已身故。其子始而摯家遠館,隨後亦遷遠
    方,這個訪問不的。
    (月君帳然有感,信筆題五言四韻以示臣工。)
    (詩曰:蓋世女英雄,威生四海風。)
    (五年還故里,萬事等衰蓬。)
    (遼海無歸鶴,秋冥有逸鴻。)
    (何當諸父老,謂與漢高同。)
    (諸臣傳視已畢,咸贊帝師仙才,非《大風歌》可比。)
    (蒲令張參即請勒石,月君)
月 君:一時之感,卿等得無譽之大過耶!
諭 令:(又諭張參)孤家故宅一區,汝可改為養老堂,歲留賦稅十分之半,為供億之需
    ,以示孤優恤之意。傳與諸父老知悉。
    
    
108**時間: 地點:
    (其時鑾輿仍返道院,命春蕊、紅香:隨向太白山祭掃。)
    (於次日清辰啟行,滿城面姓,多追至中途,頓領哭泣如失父母;月君亦為淒然
    (。)
    (第二日,已到太白山。)
    (行有數里,俄見茂林之內,巍然五座廟宇,甚是齊整。)
    (有詞為證:侵雲,鴛鴦麇露。)
    (如星如矢,規模無異魯宮;若囷著盤,制度不殊豐廟。)
    (殿角斜飛,上蹲著諸般彩獸;簷牙高啄,尖銜著萬顆金星。)
    (五龍橋下,新波初展碧羅紋;雙鳳闕前,香氣乍飄金粟子。)
    (鱗鱗碧瓦,依稀十二瓊樓;鬱鬱芳林,環繞三千琪樹。)
    (時有神靈來護衛,更無麋鹿與逍遙。)
    (月君瞻望了一回,下令先到寢園。)
    (行及數里,早見長鬆翠柏,真好佳城也。)
    (亦有詞為證:丹垣環地,華表插天。)
    (丹垣環地抱群山,宛若龍皤虎踞;華表插天拱紫極,常來鶴跡笙音。)
    (石馬雖靈,不學昭陵戰敗;石人如活,難同晉國能言。)
    (饗殿虛明,可列三千珠履;幽宮深蓬,應棲十人銀克。)
    (前日芳草坡中,一抔荒土;今朝紅雲影裡,十仞佳城。)
    (要知作君兼以作師尊,始信生男不如生女好。)
    (看看到了華表闕前,月君下了九龍沈香輿,緩款步入,直到陵前,先拜四拜;
    (隨後素英、寒簧、滿釋奴、范飛娘、老梅、春蕊、紅香眾女真等皆拜;文武諸
    (臣在饗堂下各叩首畢。)
    (月君隨御偏殿,諭諸大臣云)
月 君:自古聖賢帝王,難保百年之身,更難保百世之陵寢。孤家起於草茅,糾義勤王,
    至今大勛未集,何當先受殊恩,榮及宗祖?而且僭越儀制,中心未安。應改各廟
    制式,如公侯之禮。
梁良玉:(少宗伯梁良玉)自古以來,無論臣民,凡有大造於國家者,咸得晉封王爵,追
    榮先代。何況帝師以上界金仙,偶臨下土,適當國賊篡逆、乘輿顛越之日,手提
    三尺劍而起於徒步,奄定中原,為故主建宮闕、存位號,不啻日月之光於萬古。
    所以諸大臣公議追遠盛典,稍答帝師勤勞,尚在抱歉,曷嘗越制?
劉 璟:(劉璟又接奏云)臣聞蒲台百姓,感激帝師聖恩,如子來趨父事,以此落成甚易
    。而耆老紳士,猶謂朝廷簡陋。今若復行改制,不惟眾大臣決難遵行,即百姓亦
    斷不肯從命。
呂軍師:(呂軍師亦奏)梁良玉、劉璟之言皆是。伏願帝師勿毀成功以動人疑。
月 君:雖然,孤以坤體涼德,不足以當之。
諸 臣:(隨諭諸臣)翌日先饗始祖太廟,次高、曾,次祖陵。
      第五日中秋,適逢孤家誕日,乃祭考陵。一切禮儀,宜簡毋豐。
    (諸臣遵旨自去整備。)
    (建文九年八月十一日黎明,月君祭享始祖太廟。)
    (冕冠珠旒,電裙雲履。)
    (服天孫開闢朝衣,執日南火玉朱圭。)
    (諸文武奔走趨蹌,分班助祭。)
    (舞設八佾,樂奏九成。)
    (籩豆簠簋、潘蕭灌鬯,一如古禮。)
    (自高、曾以下三廟,逐日次第享祭,不必絮煩。)
    (十四日下午,命駕至考陵。)
    (行至半途,忽山岩震天一聲響,轂轆轆滾下一隻班斕大虎,頭碎腦裂,正墮在
    (月君鑾輿之側。)
諸 臣:(有兩個漢子,一瞎左眼,一瞎右目,各手執鐵錘,從岩際飛步而來,大呼)丁
    奇目、彭獨眼迎接帝師聖駕。
    (董彥杲與劉超恐是歹人,兩騎馬飛向岩前,將手中軍器逼住)
董彥杲:汝輩是何人?敢來取死!
董彥杲:(那兩漢撇下雙錘,叉手道)我父指揮彭聚,他父平安將軍部下前鐸丁良,與燕
    兵戰沒,流落在泰安州,僱作獵戶。皆係不識字之人。無由謁見帝師,兩日借這
    捕虎,在此等候。不期那林子內,適有大蟲攔路,我二人就奮力打殺了他。恰遇
    帝師駕至,此虎乃我輩有功之虎也。
    (彥杲等大笑,隨回馬啟奏。)
    (月君即刻召見,獎慰一番,令彥杲暫收為副將。)
    (當晚宿於陵上。)
    (次日是八月十五望日。)
    (月君五更起來,梳洗冠帶已畢,命素英、寒簧)
寒 簧:今日孤家享祭父、母,汝二人為予之妹,禮得與祭。宜分左右行禮。
    (又諭柳煙、春蕊、紅香)
紅 香:公子雖無神主,然三尺之墳幸亦在寢園之內,爾三人可代朕祭拜。
    (分命甫畢,諸臣早已各服命服,齊候在五龍橋畔。)
    (月君隨臨享殿,少宗伯梁良玉親自贊禮,諸臣俱在殿外助祭。)
    (奏的是武功之樂,設的是太牢玄酒之儀。)
    (九闕已終,九獻既畢,百官略退片刻,然後來朝賀帝師聖誕。)
滿釋奴:(滿釋奴宣諭曰)帝師以母難之辰,心懷淒側;況在寢園,尤不宜行朝賀之禮。
    (軍師等遵旨各散。)
    (時有泰安州知州蔣星聚,疏請帝師巡幸泰岱,舉行封禪之典。)
    (月君一覽,批示云:虞帝東巡至於岱宗,柴望秩於山川,所以祭岳瀆神靈,此
    (聖王之大典也。)
    (其後始皇誇稱盛德,始有玉函金簡之文,名曰:「封禪」,其足法乎?孤以女
    (子之身,討逆戡亂,志在迎復建文,申千古君臣之大義,非定霸稱王,自取天
    (下。)
    (蔣星聚之一疏,不亦愚昧之至哉?然孤家曾遨遊八表,遍歷嵩、衡二峰,今泰
    (山屬在宇內,亦不可不一登覽。)
    (但不祀天齊,竟升日觀耳。)
    (遠近州邑,皆毋得趨迎。)
    (有曠職守,自取譴責。)
    (疏下,諸臣莫不心服。)
    (月君隨於次日遣女健婢二名,送春蕊、紅香仍歸玄女道院。)
    (乃命駕離了太白山,從大路進發。)
    (不幾日,已到泰山之麓。)
    (適值天陰,下雨起來,諸臣皆請暫止而下。)
月 君:雨師不欲孤家登岱岳耶?
    (乃掣袖中神劍,望空一揮,頃刻浮雲散盡,太陽倍明。)
    (遂登山,緩緩而行。)
    (至於山腰,時有雲氣出於石罅,拂面沾衣,若香煙繚繞。)
    (以手攬之,縹緲不斷。)
    (或至濃蔚之時,則連人與馬,卷裹而行,前不能睹後,右不能見左。)
    (俄而半隱半現,時藏時顯,霎然微風一拂,卷舒澹蕩,搖曳長空。)
    (真勝觀也!自山麓四十里方至日觀。)
    (天色已瞑,月君止於觀內,諸臣皆駐下房。)
    (晚餐已畢,各自安息。)
    (約有更餘,忽聞得遠遠喝殿之聲,月君隔垣一照,見儀從甚盛,乃是岳庭夫人
    (碧霞元君。)
    (前踏已進日觀闕下,元君香輿漸近,冉冉升起。)
    (素英、寒簧啟牖相迎;月君執了元君玉手,彼此遜謝一番,然後行禮。)
    (元君尊月君上坐,月君笑道)
月 君:元君以小妹為塵埃中富貴人耶?
    (乃分賓主坐定。)
元 君:(元君欠身而言)小童今辰赴玄女娘娘之召,有失候駕。
月 君:誠恐煩動震帝起居,所以不敢趨謁。
元 君:(又言及)凍土既罹兵燹,又遭災荒,顛連已甚,尚須震帝垂憫。
元 君:(元君笑道)帝師得慈航之力,救拔一半,拗數而行,上帝亦有嘉賴。若五嶽職
    掌,都遵帝旨,小數或可更移,大數豈能干預耶?然既承明諭,敢不盡心,仰慰
    慈衷?
    (月君隨命素英等速具酒肴上來,元君立起身)
月 君:此非宴會之所。小童暫別,候駕返時送於道左。茲有儀仗全副,稍異人間,摯帶
    在此,唯望帝師賜納。
    (便令侍女呼喚神吏送上。)
    (月君看時,是:鳳磨銅鑼兩面,霓旌一對,絳節二枝,彩斿六對,九節珠幢一
    (對,天狐尾旌一對,羽葆一副,霞旆四竿,錦旐二對,銷金赤幟八根,鴞居鳥
    (羽旗一對,針神繡幡四面,鮫綃旗八對,漢玉花尊一對,水銀侵古銅爐一對,
    (鸞犡翠蓋一柄,柄係生成九曲藤枝。)
    (龍女織成山河掌扇二把。)
    (柄係旃檀香琢就。)
月 君:(月君謝道)辱承明賜,權且收下。愚妹謝塵世之日,仍當奉壁。
元 君:不然,正要帝師於旋蹕廣寒之日,以為前導。折取天香一枝,下報小童可耳。
    (月君乃拜受,再三珍重而別。)
    (元君升了香輿,便有萬道彩元,繚繞騰於空中;執事神吏等皆乘風霧而去。)
    (時方半夜,太陽已升海底。)
    (月君在正閣凴欄而坐,命諸臣等悉到東邊小閣中觀看。)
    (諸文武於夜間都在窗隙窺覷神明過往,總未睡覺,聞召即至。)
    (卻見閣周回擺設著多少儀仗,即適所窺覷之物,各人猜想不定。)
    (看著太陽的心,到只有一二分。)
月 君:(月君忽問諸臣曰)海有底乎?
方 經:無。
月 君:然則諸島皆浮於海上者乎?
    (方經不能對。)
月 君:日從海底轉乎?
梁良玉:然。
月 君:日居月諸,照臨下土,不知海底將何所照乎?
    (良玉亦不能答。)
月 君:究竟日出何處?日入何所乎?
呂 律:儒家言:『日入虞淵,日出陽谷。』經天之道,皆能言之。至於既沒以後,未出
    以前,從不論及。至佛氏有須彌山半旋轉之說,尤非凡材所能測識。求帝師玉音
    開示愚蒙,群臣幸甚!
月 君:(月君諭曰)世界一大須彌山,而四海為之脈絡;日月循環,轉於山腰。古聖人
    皆能知之,但不肯以耳目智慮所不及者,示人以疑耳。夫豈有日月而行於海底地
    下者乎?諸書所云,天有天柱,地有地軸,六鼇戴峰,日出入處,海水為焦,皆
    後人誕妄之說也。
諸 臣:(諸臣叩謝)臣等雙目,無異螢光,所照者幾何?孔子見老子,尚雲某之道其猶
    醯雞,何況臣等對揚帝師之命哉?
月 君:孔子與老子學問,如登泰岱,均造絕頂,而時日略有先後;及一接見,則二聖人
    之睿知,如以鏡照鏡,各自了然。孔子以三綱五常教天下,止就當身而論,不欲
    人遠求過去未來之事,所以季路問到死生神鬼,不答其所以然之故,非不知也。
    『醯雞』之言,亦是後人造出,非聖人真有此語。
呂 律:臣尚欲請問日月交食之故,求帝師指示。
月 君:日為正陽,羅星則陽之邪氛;月為太陰,孛星則陰之邪氣。無始以來,有正即有
    邪,邪來攻正,所以掩其光而謂之蝕也。《詩經》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
    四國無政,不用其良。』豈非天道之應於人事者乎?諸儒言:月本無光,借日始
    明;相對則望,交會則食;以月掩日則日無光,以日亢月則月如晦。夫使月固無
    光而掩其日,尚或可解說;若月食而謂日亢其月,則是太陽於月食之時,必返在
    東方,乃可相亢,有是理乎?珠生於蜃,屬陰,尚有光華;豈以太陰之精,而謂
    墨黑如頑鐵者乎?其有圓缺者,比不得太陽全體光明,若鏡之有背,轉側而觀,
    則成晦望耳。
諸 臣:(諸臣聽罷皆悚然)臣等空誦幾行儒書,從未與聞天道。今蒙聖諭,抑何幸甚!
月 君:(月君又諭)天道雖微,悉在儒書之內,卿等特未盡心參透耳。
    (諸臣又各愧謝。)
呂 律:伏羲畫卦,天道始泄其機。然尼聖五十學《易》,自非臣等所能造詣。
月 君:卿言良是。
    (命賜諸臣早膳。)
諸 臣:(曰)今日之游,不可無詩。孤愛與卿等聯句以志勝概。
    (隨手題首二句於浣花箋,以示諸臣;次第聯成十一韻,詩曰:一登天下小,氣
    (壓太陽低。)
    (月君雲樹分吳楚,山河辨魯齊。)
    (呂律神州歸掌握,漲海出天倪。)
    (梁良玉亦有龜蒙輔,如將鳧繹攜。)
    (鐵鼎觀凌一炁外,殿聳五雲西。)
    (方經翠蓋回虛嶂,霓旌繞碧溪。)
    (劉璟秦鬆人欲折,漢柏鳥空啼。)
    (周轅雷在層岩伏,雲生下界迷。)
    (鄒希軻當年封玉檢,何處秘金泥。)
    (劉超有幾君王幸,曾將泰岱題。)
    (周小處嵩呼聞萬歲,鳳輦下雲梯。)
    (沈珂諸臣奏上月君,月君看了,遞與素英等。)
老 梅:(老梅婢一看)這詩比我們聯的,不過多著幾句,也不見得有甚奇處。
寒 簧:(寒簧笑道)只恐還不及些。
老 梅:(老梅正色道)除了帝師、軍師二聯,餘外的都不服。
    (眾女真莫不含笑。)
    (梁良玉等啟請勒石,昭示來茲。)
    (月君遂令釋奴發出,並諭)
月 君:明日卯雨,未刻乃霽。
      諸臣暫退,鑾輿尚須再宿。
    (當夜天雞初鳴,月君即起,唯素英、寒簧、非雲、柳煙待於左右。)
    (見太陽從海中升出,其色絳赤,其光炫赫,大若五里之城,炫目奪神,不能久
    (視。)
    (海水湧沸,超騰日輪者數次,倒像太陽上而復下,下而復上的光景。)
    (有頃,山腰吐出雲霧,溟溟蒙蒙,遍滿世界。)
    (時老梅婢方起,走至閣前,大驚曰)
老 梅:海浪已到山半,此混沌之象也。咦,我曉得帝師弄道術耍我哩。
    (月君亟召諸臣登閣。)
    (憑闌一望,但見白茫茫一片皆水,直接大海,莫不驚異。)
    (諦視久之,方知是雲氣佈滿。)
    (太陽在其上,光華照耀,初如銀漢之波,旋若黃河之浪,翻騰活潑,虛靈變幻
    (,莫可端倪。)
    (真從所未睹者。)
呂 律:臣聞歙之黃山有雲海,無由得造。惟少時曾登嵩岳,則所見與今日同。以此推之
    ,諸岳皆有雲海,黃山獨擅其名,臣不能解。
月 君:瀑布以太行為勝,而廬山獨著;石以壽山為美,而青田獨表;洞以黃圍為奇,而
    桃源獨傳;鬆以峨眉為古,而岱岳之大夫獨顯。譬如才人學士之文章,或見知,
    或不見知;或能傳,或不能傳:固不在乎優劣,特有幸有不幸耳。
    (有頃,太陽行至中天,雲氣益加濃密,半截泰山,宛然浸在洪波之內。)
    (參差怪石奇峰,偃蹇短鬆矮柏,歷歷可數。)
老 梅:(老梅忽發笑道)其雨其雨,杲杲日出。
素 英:梅姐謂帝師之言不驗耶?唐詩云:『下方雷雨上方晴。』你看山巔,全無草木,
    雖有松柏,離奇屈曲,不盈三尺,非雨露在山半之下,不在山半之上耶?
    (又過片時,雲氣漸漸解散。)
    (蕭蕭斷雨,尚在飄零,平疇大陸,溝澮皆盈;喬木疏林,青翠欲滴。)
老 梅:(老梅謂眾女真道)畢竟素英有些仙氣,我一時悟不到也。
素 英:畢竟梅姐有些書呆,我一時看不出也。
    (月君亦為之破顏。)
諸 臣:(隨諭諸臣)前夕岳庭夫人送孤家儀仗,明日回鑾,須往一謝。獨是天齊坐於前
    殿,作何行禮?卿等有能任其事者,明早先往候駕。
呂 律:臣不才,前去整理。
    (諸臣方省儀仗來由。)
    (正不知典禮如何,便都隨著軍師,同至岳庭闕下。)
    (軍師閒坐清談,並不議及行禮一事。)
    (至辰刻,前隊報帝師駕到,軍師疾忙拱請諸臣避入大門之內,令道士火速掩上
    (。)
    (月君駕至,見闕門已閉,即命回鑾前行。)
    (軍師等乃進聖殿,禮拜而出。)
    (共相矜,詩勒岱宗,遠勝七十君王封禪去;誰能料,疫流海表,更煩兩三仙子
    (剪蓑來。)
    (下回演出。)
    (第四十八回 煉神針八蠟咸誅 剪仙蓑萬氓全活)
    (建文九年秋九月,月君自泰山返蹕濟南。)
    (見各處莊稼只好五、六分收成;蔀屋茆簷,童叟多有菜色,心甚憫之。)
    (途間便下敕旨,仍命周文獻、張彤為巡荒御史,分巡各府。)
    (州、縣,凡歉收之處,即在本地方為發倉庫賑濟。)
    (次日,月君返駕進城,先赴皇帝闕下謁謝。)
    (早有李希彥、王璡、高咸寧、馮傕、胡傳福等在闕外伺候,共請回鑾)
高咸寧:臣等代謝。
    (月君又加慰勞,方自加官。)
    (與鮑、曼二師略述巡遊諸事。)
鮑 師:(鮑師愾歎道)月君一人為國,三黨皆逃。
    (說未竟,曼師忽大笑道)
曼 師:此為天下者不顧家。
    (適老梅婢在旁,把手來一攤,冷冷的說道)
老 梅:帝師這樣快活,只可惜老相公與太太不能一見,空生了好女兒呢!
    (月君愀然而散。)
    
    
109**時間: 地點:
    (未幾,呂軍師請以姚襄署僉憲御史,仍兼中營左監軍;沈珂署監察御史,仍兼
    (中營右參軍。)
    (又請以彭獨眼、丁奇目發往司開府標下,監理青、萊諸郡屯田。)
    (又請以董彥杲、賓鴻為羽林左右大將軍,金山保、小咬住為羽林左右先鋒使,
    (以董翥、雷一震代彥杲、賓鴻之缺。)
    (月君皆允之。)
    
    
110**時間: 地點:
    (是年冬,天氣溫燥,絕無冰雪,往往大風拔木,二麥皆不能長養。)
    (至來春,是建文十年,從正月朔日起,陰霧彌彌,直至二月、三月,亦希見太
    (陽之面,而又並無大雨。)
    (一交四月,日赤如火,煩燥之氣,不異三仗。)
    (五月間,涔涔霉雨數日,甚覺陰寒;及朱曦一出,蒸蒸濕熱,更為薅惱。)
    (如是陰晴、冷熱兩三次,那些禾苗中,就生出無數蟲來。)
    (請問那幾種?有個名色的麼?是:螟,特,蟊,賊,蝗,蝻,螽,蠟,名曰:
    (「八蠟」。)
    (有齧根者,有食葉者,有啖心者,有嚼苗者,有口贊節者。)
    (滿田之內,跳躍飛騰。)
    (百姓號哭邇野。)
    (月君亟命取繡花針三千,送進宮內,盡吞入腹,用煉劍之法,在丹田內煉了十
    (二個時辰。)
    (即傳百官赴闕,隨駕至上清觀行香。)
    (月君朝見玉帝,不服兗冕,仍用瑤台妝束。)
    (怎見得?)
    (青絲重疊,儼若堆雲;素帶飄飖,宛然流電。)
    (婆羅葉,一片翠冠,並非高髻;海螺紋,雙簪白燕,不是低鬟。)
    (織女天衣,含萬道霞光繚繞;湘皇水珮,帶千春花氣氤氳。)
    (裙濯銀河之水,波痕猶在;履沾玉井之煙,花瓣如新。)
    (冰肌工骨,生來只有六銖輕;踏霧乘風,飛處無過三島遠。)
    (是日不排鑾駕,只御小輦。)
    (滿釋奴、范飛娘乘馬為前導,素英、寨簧乘車隨後,文武大小官員皆扈從至上
    (清觀闕下。)
    (月君下輦步入,升殿行九拜禮;百官在墀下陪拜。)
    (禮畢,月君出露台東隅,南向坐定,命滿釋奴於車中取出一湘妃竹方朱盒兒,
    (令兩行文武揭看,認是何物。)
    (諸臣看遍,不敢輕對,唯周恕奏道)
諸 臣:看是五彩絲縷。但寸寸截斷,不識有何妙用?
月 君:是絲也,卿等試探手取一把來。
    (周恕隨舒右手向盒內一抓,急得攢眉放下,五指多刺出血來,諸臣皆含著微笑
    (。)
月 君:(月君諭道)此三千繡花針也,朕在丹田煉成如絲。能刺入咽喉,貫穿腸胃而死
    ;若拋向百萬軍中,立時可殲。但有干天怒,必遭殛罰,永劫沉淪,不可兒戲。
    今唯用以殺戮害苗之蟲,一針可殺數千,三千神針,可殺無量恒河沙之蟲矣。朕
    志在救民,雖有譴責,亦所甘受。
    (諸臣等皆叩道,咸稱)
諸 臣:災者,民生劫數,天地不能自挽。仰賴帝師道力維持,即上帝好生之心也,與天
    合德,國家幸甚。
    (月君乃步至院中,仰天一看)
月 君:必須高台,方可行法。
    (隨在素英手中取過一幅五彩鮫綃帕,望空一擲,雲騰霞湧,忽爾現出一座九仞
    (危台。)
    (月君冉冉而升,立於台端,幾南又拜九拜。)
    (素英雙手捧著朱盒,喝聲)
素 英:起!
    (那盒兒端端正正,懸空起在月君面前。)
    (遂將左手一齊抓下,向著四面八方,分勻灑去。)
    (彩絲萬道,如日芒射目,不能仰視。)
月 君:(月君喝令)神將隨著,俟蟲滅盡收繳。
    (那三千繡花針,都飛向各處有蟲的所在去了。)
    (隨收了法術,諭令京尹高不危)
諭 令:行文曉示百姓知悉,不消兩個時辰,諸蟲殺荊然已經受災,也只好救得大半。
    (月君還宮之後,又下詔)
月 君:蠲免稅糧三分之一。
    (至建文十一年正月朔,百官朝賀元旦,月君廷諭諸臣)
月 君:歷年災荒,今歲青黃不接,小民何以為生?卿等其敷陳良策,以濟時艱。
月 君:(大臣方欲奏時,早有弱冠六人,整整齊齊,同跪在丹陛下奏道)臣等不揣無知
    ,公具一疏,是為災荒的意,伏乞帝師聖鑒。
    (月君視之,卻是開設三科以來所取的進士,已經除授紫薇省學士之職:一、殉
    (國戶部尚書陳迪之子,名鶴山;一、殉國都御史茅大方之孫,名添生;一、殉
    (節給事中黃鉞之子,名瓚;一、殉難青州教諭劉固之孫,名炎。)
    (即劉超之姪。)
    (以上四人,皆向在國學讀書,從前兩科及第,均授為侍讀及撰文學士之職。)
    (一、殉國漳郡教授陳思賢之子,名略;一、殉難漳郡庠生呂賢之弟,名儒。)
    (以上二人,同來應試,近科取中,已授侍講兼修史學士之職。)
    (當下范飛娘接上疏章,月君披覽一過,是敬陳救荒等餉之末議事,大意說:朝
    (鮮國歷歲大稔,鬥米三分,可以各糴;又日本、紅毛、琉球諸國,豐富甲於海
    (南,可以借餉。)
    (一則使之知聖天行宮已定,一則使之知燕逆覆巢有日,一則使之知帝師威靈無
    (遠弗屆。)
    (將見諸蠻必相率來朝,奉表納貢,凜遵正朔。)
    (其告糴借餉細事,奚待言哉?月君即以疏示諸大臣,並諭道)
月 君:凡殉難忠臣,皆天地之正氣,所以後嗣莫不英秀駿發。這疏大為有理。
月 君:(大臣看畢)但恐隔海遼遠,既不能應我之需;而且蠻性劣蹷,又未必通遵我之
    令。古來班超、傅介子立功異域,豈可輕言?
高咸寧:臣觀諸小學士,既能具疏,必能出使。海道雖遙,風順亦駛,似不必豫慮及此。
月 君:(諸學士齊聲應道)臣等實願身任使事,方敢具疏,豈有托諸空言的理?
高咸寧:(大臣等又奏)他國無妨。若日本倭奴,為我殲滅者十萬,彼既挾此大忿,恐難
    乎為使。
呂 律:(呂律進言道)大臣所慮,豈不週至?然從來遐方荒服,不率王化,必經撻伐而
    後來庭。
      今以畏威之後,而示以懷柔之義,臣科倭酋稽顙向闕無疑者。
月 君:大臣老成持重,兩軍師果斷明決,諸學士又皆才氣超群,正宜使於四方。
    (遂面諭:呂儒、黃瓚為日本國使,陳鶴山、茅添生為紅毛國使,劉炎、陳略為
    (琉球國使。)
月 君:(又諭高咸寧道)若朝鮮國使,非卿與仝然不可,
    (咸寧遂與諸學士皆頓首遵命。)
    (時仝然參軍登州,又加銜為黃門侍郎以重使事,自有該衙門行文去訖。)
    (到初六日,月君發下璽書,高咸寧、呂儒等接受了,拜辭闕廷,取路向登州進
    (發。)
    (時日本國遺下海鰍船最為穩當,各天使揀了一隻,同出海洋,全憑南針所指而
    (行。)
    (餘皆按下,先說朝鮮,即高麗國也,在遼之南境,而遼左與山東隔海相對,路
    (為至近,不幾日早到。)
    (高司馬、仝黃門隨下驛館,有通事人先來稟候,高咸寧朗聲曉諭道)
高咸寧:大明天子有詔,可速傳報國王出城來接。
    (通事疾忙報知國王。)
    (國王李鈞即刻排駕,率文武諸臣直到館驛,接了天朝詔書。)
    (高司馬、仝侍郎捧詔先行,國王與眾陪臣在後,至正殿上,開讀詔書。)
    (國王執圭,陪臣等皆執笏,跪聽。)
    (詔曰:朕以元孫而承高廟之祚,正祖德洪麻、皇威遐暢之日,四海熙然,兆民
    (胥悅。)
    (豈意庶孽跳樑,乘輿遷播。)
    (幸賴女真人帝師戮力勤王。)
    (旌旗所指,山嶽震疊,忠臣義士,向慕景從。)
    (今已定鼎濟南,不日歸膺大寶。)
    (掃清燕薊,翹足可待。)
    (只為邇來荒旱頻仍,蟲災洊至,暫釋兵戈,國餉雖曰無虞,黎民間有菜色。)
    (聞爾朝鮮外邦,歷歲阜成,十文鬥米,茲特遣正使少司馬高咸寧、副使黃門侍
    (郎仝然,齎銀五千,易谷十萬。)
    (爾王素守臣恭,諒無遏糴之政;夙敦鄰誼,定懷將伯之心。)
    (誓指河山,永為藩輔。)
    (欽哉毋忽。)
    (建文十一年正月)
    (宣讀詔書已畢。)
    (國王聽了,心甚疑惑,暫請天使出宿公廨。)
    (次日,國王與廷臣先行商妥,然後請宴於正殿。)
    (讓二位天使南向而坐,王北面相陪,大臣四員從旁側席。)
高咸寧:(樂奏三闕,酒行九巡,有王之宗室李煌,素有威望,先啟問曰)舊年詔到稱永
    樂七年,今歲璽書稱建文十一年,中國其有二主乎?
    (高咸寧早已料有舌戰之事,朗然答道)
高咸寧:天無二日,民無二王,聖人之言也。然時有互變,勢有相扼,則九州之內,常有
    數王,豈止二主?然雖有數主,而其實則一王也。如週末有七國而夫子尊周,漢
    末三分而朱子王蜀。歷代皆有正統,餘則為閏。若同姓相爭,如梁元帝之與湘東
    王,其為王為寇,事跡甚明,安在為二王也?
高咸寧:(又一臣曰魏宣,向稱博贍而有才辯,接口應道)天使高論,自合至理。但為寇
    為王,皆實有其主。今則徒設虛位,而謂之曰帝,下民何所瞻仰?青史何所考證
    乎?
咸 寧:(咸寧厲聲對曰)此無君之言也!唐中宗播遷在外,《綱目》大書某年帝在某處
    ,此時連虛位皆無,何晦庵以行在與之?爾之言,真無君者也。
    (魏宣愧赧不能答。)
咸 寧:(國王見二臣已屈,莫有啟齒者,乃從容豫色而言曰)從來乾剛坤順,陽長陰消
    。中國興復帝位,豈無斡旋造化之男子,而以一婦人為帝師乎?寡人不解,敢以
    相問?
高咸寧:(高咸寧正容對曰)周家肇基王跡,推本姜源;文王政行江漢,首化關雄;武王
    亂臣,邑姜亦在其內。故孔子曰:『有婦人焉。』推之二氏,則大士為諸佛之師
    ,玄女為天仙之長,斗姥為列宿之尊,即漢之班昭,尚且為六宮之師,何況天朝
    帝師,道統三才,德崇千劫者乎?
仝 然:(仝然大聲抗言曰)朝鮮國王聽者,若論我帝師之道,則上媲唐虞;帝師之德,
    則遠俟鄒魯;兵法陣略,雖孫、吳、管、葛,僅堪為弟子;文章詩賦,即李、杜
    、歐、蘇,不足當衙官。至於神通廣大,能使乾旋坤轉,海立山飛,呼氣而日月
    倒行。揮手而鮫龍遁伏,真開闢以來無上之神聖。豈以人世之帝師為榮?不過欲
    復建文之位,申大義於千秋耳。今不佞觀國王氣色,於三日內半夜,後宮當有火
    災,燒死宮女兩名,焚毀宮殿廿間。幸得王之愛妃福大,火得以熄,而反有大喜
    之兆。如此等事,我帝師於萬里之外,慧照所及,皆已豫知也。
    (國王矍然,心中半信半疑。)
    (沉吟了一會,高咸寧、仝然遂辭謝而出。)
群 臣:(國王李鈞謀於群臣)俟三日後,其言不驗,彼自羞慚,臣等可以折服他矣。
下 令:(國王即下令後宮)三日之內,夜間不許點燈,西刻便睡。違者斬首。
    (到第三夜,國王幸愛妃鳳氏宮內,秉燭清談,竟欲坐至五更,看火災何自而起
    (。)
    (到了亥刻,覺神思有些困倦,乃呼小監取本日奏章來看。)
    (只有二疏,片時間完,寫了批語,心中私喜道:已過半夜了。)
    (隨手揭下疏尾浮籤,愛妃取來向燭煤上毀之,霍地捲起,飛到梁間,拉拉雜雜
    (的燒將起來。)
    (頃刻,烈燄轟天,風火交織。)
    (國王抱了愛妃,疾忙奔出。)
    (火勢大了,宮中沸亂。)
    (內監人等只顧得引了后妃逃避,沒有個來救火的。)
    (直燒到西邊一宮,忽有紅光衝起,火勢遂滅。)
    (原來此宮是國王第二個愛妃金氏所居,正在分娩。)
    (地一聲,宮人隨報火已熄了,金氏大喜。)
    (一者世子原是一國之主,福量也大;二者被臨盆血腥一衝,無論天仙神將,沾
    (著些氣味就不得復歸班位,所以火神遁去。)
    (內監報知國王,國王又驚又喜。)
    (時百官聞宮中失火,皆在外廷。)
    (天已將明,國王隨命排駕,親到天使公廨;高司馬、仝黃門疾忙出迎。)
    (國王握了仝然之手,太息道)
仝 然:先生真神人也!前言一些不謬。且喜後宮得子,敢請天使屈留三日,過了湯餅會
    ,寡人親送起身。
    (說完,匆匆忙忙的回宮去了。)
    (咸寧等到免不得一番慶賀。)
    (國王邀請湯餅宴,後又復設宴送行。)
    (五千白金釐毫不收,輸谷十萬石,差人隨天使送至登州交割。)
    (先附謝表一道,仍約至來歲進貢。)
    (咸寧等謝別了國王,共是十一個海船,乘著風便,星夜進發。)
    (二月初旬,已到登郡,打發來使自回,遂到濟南復命,把前事備奏一番。)
月 君:(月君慰勞道)可謂不辱君命。
仝 然:(遂下敕旨)將十萬谷石,只揀有災地方,委員發賑。
    (黎民歡聲載道,漸有起色。)
    (不意五、六月間.瘟疫大行。)
    (凡患者昏昏冥冥,但覺頭腦脹悶,旋大加鬥,少則七日,多則九日,裂出黃水
    (而死。)
    (京尹高不危亟為奏聞。)
    (月君與鮑、曼二師商議,曼尼)
曼 尼:鮑道長向有靈艾,一灸即愈,何不取來普施?
鮑 師:你又來了!
      我那靈艾,只治外症,不治內疾,亦且沒有得存了。
曼 尼:我知道畢竟是龍女有恙,然後肯授與人去醫好了,成為夫婦,可以索謝。如今是
    窮百姓。便捨不得哩。
鮑 師:這個老尼,害失心瘋了,倒在光頭上燒一炷兒,先治你一治。
    (劍仙等皆笑。)
    (忽女金剛傳進京尹高不危密疏,言「有一道姑曰何來女,身穿棕蓑衣,手持小
    (金剪,在市井游衍。)
    (見患疫病者,隨剪棕針與之,不過寸許。)
    (初病止用一莖,病至五、六日者,亦止三莖,煎湯服下,遍身汗出而愈。)
    (今現止於臣府衙門之前,小民來求棕針者,不可以數」云云。)
月 君:異哉!何來此仙真也?
    (忽又傳進呂軍師摺奏,亦言「何來女治疫神效,百姓都說是帝師化身,來救我
    (們性命,要向闕下叩謝」云云。)
    (月君謂鮑、曼二師)
曼二師:此仙真隱匿姓名,致使庶民歸德於我,豈可貪天之功以為己力?即當親往謝之。
鮑 師:且緩,彼必變化而來,待我也變化而去,看他一看,確是何仙,先為帝師致意,
    然後去謝,何如?
月 君:如此,就煩師太太一行。
    (鮑姑即變了個老婆子,隱出宮門,走至府前,見無數人圍繞著一個老道姑,紛
    (紛擾擾,在那裡求取棕針。)
    (給了的,都跪在地,口呼帝師聖號,磕頭而去。)
    (鮑姑遂鑽人人叢中,注目一看,認得是何仙姑化身。)
    (那道姑一見老婆子,也識得是鮑仙姑,即化道清風而去。)
    (只留下竹杖一根,插在地內,頂上掛著棕蓑衣並小金剪,中間懸著一扇紙牌,
    (上寫著)
上 寫:何來女治大頭瘟。
    (眾人不見了道姑,都埋怨著老婆子,說是他身上腌臢,衝犯了。)
    (有的就去搶這件棕蓑衣,只離著半尺許,再也抓不著;有的就去拔這竹杖,恰
    (似有根長在地下的,莫想動得分毫;又有人抬著桌兒、凳兒,爬上去取蓑衣時
    (,那竹杖就長有數丈來高。)
鮑 姑:列位不用胡鬧,待我來齲。
    (就將竹竿輕輕一拔,擔在肩上便走。)
    (眾人一齊拉定,忽然連這老婆子也不見了。)
    (這些眾百姓個個暴跳,急得沒法,各自怨悵走散。)
    (鮑姑一逕回到宮中,將情由細說了。)
月 君:仙姑是何意思?
鮑 姑:仙真濟世,只是自行一點慈悲,以挽太和之氣,而洽上帝之心。若使人知道姓字
    ,與凡夫之沽名釣譽者何異?所以化身而來,被我識破,即斂跡而去也。
曼 尼:你看他句句含著譏消,說帝師為國為民,四海皆知,是沽名釣譽哩。
月 君:(月君大笑道)我在塵寰,未能免俗,卿復爾爾。今且請教,既有棕蓑衣,作何
    救人?
鮑 姑:我有妙法。但要老曼尼也學得何仙姑。隱姓潛名,便可做得來。
曼 尼:他也只隱得名,不曾隱姓;我這尼字是本等去不了的。
鮑 姑:(鮑姑笑道)這就稱做駝來尼罷。
月 君:(月君也笑道)我知道師太太之意,要化作何來女一般形像,去完此功行。
鮑 姑:然也。
      還有說焉,這個大頭瘟傳染得遠,我意須得聶隱娘、公孫大娘、素英、寒簧
    與我,分行五郡,是不用變化的;唯帝都之內,百姓已經識認仙姑,請曼師變了
    他的狀貌,到各街坊去救濟方好。
曼 師:好來難我,我不曾見他形狀,怎樣的變得來?
月 君:本城是要師太太去完局的。
鮑 姑:我若不難他一難,就到別處,也要自己露出光頭,不肯變相哩。
月 君:棕蓑衣只有一件,如何分得各府?
鮑 姑:剪做六塊就是。
    (素英即取剪刀剪時,竟是鐵針一般,那裡剪得動一根?)
曼 尼:(曼尼向著鮑姑道)我看你嘴舌近來倒強。
    (就一手把竹竿上掛著的小金剪,取來一剪,便剪了數根下來。)
月 君:且不要剪壞。安得六把剪刀,分與各人呢?
曼 師:我的法子,比鮑老媒好些。竟剪下棕針來,把錦囊盛著,懸之行竿便是。
      若剪做六塊,像什麼樣?
鮑 姑:(鮑姑笑道)倒底魔尼有些賊智。
    (於是揀取五根竹竿,把棕蓑細細剪來,貯以龍女綃函;又照樣寫何來女紙牌五
    (面,一並懸諸竿上。)
    (鮑姑取了剪剩的棕蓑,與原竹竿並小金剪,變作何來女的容貌。)
曼 尼:如何恁樣丑看?待我變個俊俏些的。
    (卻就變了真何仙姑的法相。)
    (曼尼向兗州,隱娘向登州,公孫大娘向萊州,素英向青州,寒簧向東昌,鮑姑
    (是濟南本郡。)
月 君:我尚有數句話兒,是要表明何仙姑救世的意思。
    (遂援筆疾書一偈云:何仙姑,何仙姑,棕蓑倒著下蓬壺,剪盡千絲與萬縷,齊
    (人縮了大頭顱。)
月 君:(月君各與了一紙)待治病完日,可從半空丟下,無使世人歸功於我也。
    (曼師等各別了月君,用五遁法出富而去。)
    (只說鮑姑返向南關外進城,眾人見了,踴躍歡忻,個個來求靈蓑,就是沒病的
    (,也要求兩莖去作預備。)
鮑 姑:(鮑姑宣言道)我看大眾將來要傳染者,我方與之。
    (霎時間,或已病者,或未病者,就剪下了好些棕針,其求而不給者,倒放心是
    (不害瘟疫的,也自喜之不勝。)
    (隨又到府前及各衙門首站立一回,不兩日而合城已遍。)
    (乃拋下柬帖一紙,百姓看了,卻又猜是帝師造何仙姑特地來救他們的,家家設
    (了寶位,祝誦聖號,焚香頂禮,無異名公巨卿,請人屬文而返受美名,與捉筆
    (的全無干涉。)
    (鮑師又到四鄉村堡普施後,巡歷各州縣地方,察瘟疫重者先去救濟。)
    (每到一處,必照樣留下簡帖一紙。)
    (越欲表明仙姑道行,百姓越越歸功於帝師,不必說了。)
    (直至兩月有餘,方得周遍,瘟氣全消。)
    (蓑針已自剪盡,只剩得領邊尺許的樁兒,擔在肩上,取路而回。)
    (不意中,竹竿平空掣去,鮑姑仰首一看,卻是何仙姑在雲端拱手說道)
鮑 姑:殘蓑合應見還。
    (鮑姑疾忙升起空中,欲為帝師致謝,仙姑化道金光,逕飛向海東而去。)
    (只憐夫重疊災氛,用著幾許神通才掃盡;可笑他紛壇將卒,仗了些微知勇陡侵
    (來。)
    (端的在下回。)
    (第四十九回 鄭亨爭將當先喪律 景隆克帥落後褒封)
    (濟南一府,管轄三十六州、縣,是最有名的大郡。)
    (那傳染瘟疫的地方,共有二十九處。)
    (鮑姑遍處救療,兩月有餘,方得告竣。)
    (回到宮內,時曼師等五人皆早已歸來了。)
    (鮑姑把何仙姑取回棕蓑情由說了一遍。)
曼 師:我回來時,見泰山腳下坐一老婆子,指著我說:『這個仙姑是假的。』我就說:
    『這老婆子也是個假的。』大家一笑,就向我討了剩的棕針兒去。
    (素英、寒簧。)
    (公孫大娘。)
聶隱娘:怪得我們路上回時,有個病老婆子,說他一家有若干人害病,剛剛與我們剩下的
    棕計數目相符,都被他討了去。原來也是仙姑化身了。
月 君:這是仙家至寶,如何肯留下?今日黎民得以更生,皆大真人之力也。
    (遂即望空拜謝。)
月 君:(古語云)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凶年之後,必有疾疫。
    (其年雨暘不時,又是歉收,靈蓑雖是仙丹,也有沒福分沒緣法,偏偏不湊巧遇
    (著的,也死了若干。)
    (閒話休題。)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