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  至  第五〇

41**時間: 地點:
    (卻說徐輝祖破了火耳灰者,統軍前來,平安、何福、陳暉等眾將接著,言燕王
    (聞禁軍一出,膽已喪失。)
魏 公:不然,彼已深入,利在速戰。我堅壁待之,糧盡必潰。廉頗之拒秦,司馬懿之拒
    蜀,皆是此意。獨是朝中一班文臣,不諳軍旅,只道我既請於天子出師,而又不
    敢交戰,其間便有多少猜疑。況且燕王與我為妻舅親,倘罹讒構,百死莫贖。我
    惟盡力交鋒,完我臣節,勝負固未可定也。
燕 王:(何福曰)魏公忠亮,四海咸知,又為聖主信任,何慮之有?
平 安:那白面書生閒時掉舌,臨難縮頭,是他長技,魏公之見是也。末將無能,敢不為
    公前驅!
    (明辰會戰,魏公親自出馬,怎生結束:
    (  儀表堂堂,碧眼神光閃爍;威風凜凜,紫髯氣概飄飄。)
    (頭帶嵌石藍赤金帕頭,宛似楊老令公;身穿繡團花絳紅戰袍,儼然郭汾陽王。
    ()
    (鮫魚袋插狼牙箭,擬射天狼;熊皮鞘插雁翎刀,誓斬國賊。)
    (手中青龍偃月,如千行激電隨身;坐下綠窵騰雲,有萬派旋風滾足。)
    (若能專任魏公材,何懼強梁燕孽反。)
    (燕王令驍將李斌迎敵,與魏公交手十餘合,斬於馬下。)
    (都指揮韓貴接戰不三合,魏公奮起神威,大喝一聲,揮為兩段。)
    (魏公指麾三軍,卷殺過來,燕兵大敗。)
    (高煦率兵來救,與王師且戰且走。)
    (天色已晚,魏公斂兵退回。)
    (燕王奔走五十餘里,安下營寨,會集諸將計議,皆曰懸軍深入,糧餉無多,目
    (今暑雨鬱蒸,不特轉運艱難,而且恐生疾疫,自宜旋師,再圖後舉。)
燕 王:我師一動,後有平安、何福,前有盛庸、吳杰,即欲生還,可得乎?
下 令:(乃下令)欲旋師者左,不欲旋師者右。
    (諸將多趨於左。)
燕 王:公等自為之。
朱 能:(朱能拔劍起曰)當日大王命金忠卜數,言六馬渡江,在大雨之年。今正應此兆
    ,豈可退耶?如有再言旋師者,先斬以徇!
    (於是諸將復趨於右。)
    (燕王大喜,即命秣馬造飯,五更發兵前進。)
    (先鋒朱能距魏公營五里駐下軍馬,震炮三聲。)
    (王師大驚,魏公出營看時,見燕軍大隊俱到,已經列陣。)
    (魏公想道:怪不得燕王屢勝,原來是百折不回的。)
    (疾忙披掛上馬,出營搦戰。)
    (燕王料將士無他敵手,親自出陣,舉手)
舉 手:魏公別來無恙?
魏 公:有恙就反了!
    (舞刀直取燕王。)
    (燕王挺槍劈面相迎,這一場好殺,怎見得:一個偃月刀,風馳電掣;一個梨花
    (槍,雪灑霜飛。)
    (一個是開國無勛,巍巍公裔;一個是分藩錫祚,奕奕皇嗣。)
    (一個恃智勇,要奪江山;一個秉忠良,要保社稷。)
    (一個不顧阿妹的夫婿,刀從頂上飛來;一個不念愛妃的哥子,槍在心坎搠到。
    ()
    (一個膂力方剛,自昔號燕王善戰;一個武藝精強,盡知道魏公義勇。)
    (兩邊大戰有八十餘合,不分勝負。)
    (只聽得魏公營內,忽爾鳴金,不解何故。)
魏 公:(魏公大喝道)且消停,拼個你死我活。
    (燕王因連日轉戰,也覺倦乏,亦厲聲道)
燕 王:好漢子,不要幫手,少間再戰!
    (魏公回營,見禮部侍郎陳性善、大理寺丞彭與明齎有敕旨。)
    (是召魏公班師的。)
魏 公:(魏公接了旨)出自上意否?
燕 王:(陳禮部曰)朝議以淮南現有梅駙馬重兵屯紮,倒是京師單薄,不可無老成良將
    為之宿衛,是以召公,並命我二人在此參贊軍務。
魏 公:(魏公撫膺太息曰)大事去矣!
    (遂請平、何二將軍,語之以故。)
二 將:(二將大驚曰)我軍已三日無糧,彩蕪而食,魏公一去,恐有瓦解之勢。奈何!
魏 公:(彭寺丞道)各位將軍,何不公上一表,保留魏公,毋使後悔。
魏 公:不可,我昨已料及於此。
    (遂囑平、何二將盡忠報效朝廷。)
二 將:(二將皆泣下曰)誓以馬革裹屍,不但不敢負聖恩,亦不肯有負明公也。
    (魏公即於是夕二更班師,命軍士銜枚疾行,天明已走百里。)
    (燕王正在披掛上馬,營門軍士報道,徐魏公已拔寨矣。)
    (燕王心中大疑,料必乘我之後。)
    (有諜者報雲,魏公奉旨召還。)
燕 王:(燕王以手加額道)天贊我也。
    (又報譚、李二將軍皆已回來。)
    (燕王問截餉何如,李遠)
李 遠:淮河餉舟,悉已燒完。譚將軍殺散運糧軍士,盡奪其糧餉。不意陳暉、徐真等統
    三萬兵來,眾寡不敵,又被奪去。
燕 王:彼若得餉,就不可破。
    (即命高煦率兵與平安等搦戰,自督朱榮、劉江等領輕騎八千,星馳而去。)
    (陳暉不料燕軍又到,倉皇迎戰。)
    (燕王暗發一矢,正中陳暉面門,翻身落馬。)
    (朱榮、劉江奮勇爭先,殺傷萬餘人,王師潰散,糧餉盡被燕人劫去。)
    (到得敗兵馳報平安,已赴救不及。)
    (燕王還兵,就從營後殺來,平安正要迎敵,高煦、朱能、丘福等望見,統率精
    (騎夾擊,直搗中堅,橫貫王師陣中,裂斷為二,部伍大亂。)
    (何福率兵來援,又被李遠、譚清截住混殺。)
    (燕兵既得糧草,銳氣百倍。)
    (王師饑困數日,無力戀戰,多棄甲投降。)
    (平安知勢不可為,遂於馬上自刎。)
    (何福孤掌難鳴,急收敗殘軍馬,星夜走回靈璧舊壘。)
    (燕王率兵追上,四面圍祝壘中亦久乏糧,將士宰馬而食,軍心離涣,不能固守
    (。)
    (福下令於明日聽放號炮,盡力殺出,就糧於淮南。)
    (不期燕王於是旦放炮攻營,何福部下誤認為號炮,開門突出,燕軍一擁殺進,
    (早已截住寨口。)
    (王師進退無路,皆墮入濠塹之中。)
    (都指揮宋垣、參將馬浦等皆戰死,禮部侍郎陳性善、大理寺丞彭與明亦同死於
    (難,唯有何福單騎遁去。)
    (燕王此時已無返顧之虞,遂下淮南。)
    (有駙馬都尉梅殷,先奉帝命,在淮安募兵十萬屯駐。)
    (燕王遣人假道,梅殷不許,割使者耳鼻遣還。)
燕 王:(燕王怒曰)我今渡江要緊,姑放著他。
    (隨轉至泗州,守將周景初前來迎降。)
    (燕王大喜,由此得渡淮河,逕趨揚州。)
    (巡方御史王彬正在城中,與都指揮祟剛繕甲練兵,同心守禦,召募得力士火千
    (斤為大將。)
    (不意守備王禮與其弟王宗,羽黨徐政、張勝等,詐傳力士之母暴病,呼其子歸
    (,於夜半潛入公署放火。)
    (王御史倉忙出堂,竟為賊擒。)
    (崇剛適來救火,亦被拿獲。)
    (王禮等即向燕營獻納,彬與剛大呼罵賊,同時被戮。)
    (燕王入城招撫軍士,下令渡江。)
諸 將:(諸將稟曰)江北船隻,彼皆遣人燒盡,如何可渡?
    (燕王命取高郵、泰州小船二十,令華聚、狗兒巡哨至浦子口以窺動靜。)
    (正值都督僉事陳瑄、兵部侍郎陳植同奉帝命,統領舟師前來拒敵。)
    (行次龍潭,忽有燕子百數,集於牆上。)
    (瑄久有附燕之意,對天默禱:燕王當為天子,群燕飛向江南;若燕王當敗,群
    (燕飛向江北。)
    (說也可怪,燕子悉向金陵飛去。)
燕 王:(於是令其下曰)燕王以一旅之師,破朝廷百萬之眾,此殆天意,非由人力。今
    已臨江,一木豈支大廈,徒使無辜盡遭屠戮,爾等意下如何?
    (眾將及軍士齊聲願降。)
    (陳植奮然立起,斥瑄背君降賊,狗彘不食。)
    (遂為麾下所殺。)
    (陳瑄取了首級,具舟前迎,忽見有哨船數十,揚旗吶喊,乘著順風,逆流衝上
    (。)
    (陳瑄令將士大聲說是迎燕王的,華聚問有何為信,瑄將陳侍郎首懸於竿上,以
    (示燕兵曰)
燕 王:此督師兵部侍郎某之首級也。
    (華聚急遣人報知燕王。)
    (燕王乘小舸飛至,瑄迎上大艦,叩首稱賀。)
燕 王:識天命者,惟公一人。
諸 將:(瑄進言曰)京口密邇金陵,尚有數萬雄兵屯集,須豫為圖之。
燕 王:公言是也。
諸 將:(都指揮吳玉進曰)京口守將童俊,與臣至交,願往招之,請大王泊舟以待。
    (燕王大喜,即遣吳玉前往。)
    (翌日報命,降表已至。)
    (王乃祭江誓師,揚帆直指金陵,旌旗蔽日,金鼓震天。)
    (防守采石磯軍士,悉來迎降。)
    (建文帝知事不可為,乃命兵部尚書菇常、都督王佐及李景隆往見燕王,願平分
    (天下,割南北以為界。)
燕 王:(燕王笑曰)公等欲作說客耶?我始無罪,以奸臣離間削為庶人,今者救死不暇
    ,曷用地為!但得奸臣之首,即解甲謁孝陵,永奉北藩。天地神明,鑒子斯言。
    (茹常等還奏,帝又令谷王穗、安王槿同見燕王,再申割地之議。)
燕 王:二弟試謂斯言誠耶,偽耶?
諸 將:(谷王曰)大兄洞見矣。
    (燕王乃設宴,與二王痛飲。)
燕 王:(臨別執手曰)為我語諸弟妹:賴宗廟神靈,相見有日。
    (二王回後,帝與群臣皆束手無策。)
    (俄報燕師進逼金川門,谷王穗與李景隆已開門迎入,魏國公徐輝祖率家童巷戰
    (敗衄。)
    (帝亟還宮,群臣從者五十餘人。)
群 臣:(帝召劉皇后曰)汝先死,朕即來泉路相會。
    (後遂拜別了帝,獨進椒房,令宮人從外縱火,自焚而死。)
    (帝亦欲自殺,諸臣咸來抱持,牽定龍衣痛哭。)
諸 臣:(少監王鉞跪奏曰)昔高皇帝昇天時,曾言劉基進一秘篋,到國有大難,方可啟
    發。今藏在奉先殿左。
    (帝亟命取看,是個朱紅篋,有玉璽封識,鎖皆灌鐵。)
    (程濟立為槌破,見內藏度牒三張,一名「應文」,一名「應能」,一名「應賢
    (」,袈裟帽鞋剃刀畢備。)
程 濟:(朱書篋內)應文從鬼門出,餘從御溝而行,會於神樂觀之西房。
諸 臣:(帝曰)劉先生早知今日矣!
    (程濟即親為帝祝發。)
    (吳王教授楊應能、監察御史葉希賢改名應賢,皆剃去發須,以應度牒之數。)
程 濟:(帝顧諸臣曰)卿等各散,勿以朕為念。
    (卿史曾鳳韶叩頭流血,必欲隨駕,群臣齊奏皆願從行。)
程 濟:諸大臣素有名望,亦且人多,難掩耳目,恐有蹉跌,斷乎不可。
    (帝乃止留小臣數人,將東宮交與兵部侍郎廖平,揮令速走。)
    (諸臣皆大慟而去。)
    (帝乃與程濟等遵照篋內遺言,分路出宮。)
    (正是:君王變作如來相,臣子充為行腳僧。)
    (先一夕,有神樂觀道士王異,夢見劉伯溫便服坐於西房。)
諸 臣:(矟曰)不意師相亦在圍城之內,今者旦夕將破,何不進一奇策,以救天子之難
    ?
程 濟:(伯溫曰)正為救難而來。汝可棹一小舟泊於鬼門,渡一僧人到此,我有話說。
諸 臣:(矟曰)我方無處逃命,何暇去渡僧人。
程 濟:(伯溫曰)此僧即當今天子,其跟隨者皆忠臣也。將來女英雄出世,尚有建文皇
    帝二十餘年位號,汝可速往救之,日後自然富貴。
諸 臣:(忽空中有神厲聲言)奉高皇帝御旨,命王矟到鬼門左側,迎接太孫帝駕。
    (矟大驚而覺,渾身流汗,細思此夢神異,即便棹舟前去鬼門探望。)
    (果有一僧倉皇而出,道士向前叩頭稱萬歲)
道 士:臣在此候駕。
    (帝恐是燕王之計,躊躇不應。)
道 士:昨夜夢高皇帝及誠意伯劉公,命臣來接,請速登舟到觀,遲則恐人知覺。
    (帝恍然大悟朱篋內所書「會於神樂觀」也,遂乘舟至太平門,矟導進觀之西房
    (。)
    (俄而,楊應能、葉希賢等皆至,共十一人。)
一 人:(帝曰)今後但以師弟稱呼,切勿用君臣禮數。
    (諸臣泣諾,環坐於地。)
    (道士進夜膳畢,帝詢其所夢,王矟具述伯溫之語)
道 士:據夢中言,誠意伯之英靈亦護駕在此,陛下終登大寶也。
一 人:(帝謂程濟曰)當年燕師未起,汝已前知。今者道士所夢,汝可為我卜之。
    (程濟焚香布蓍,請帝對天虔禱,諸臣俱隨帝向空禮拜。)
    (程濟卜得坤卦,奏帝曰)
程 濟:卦兆甚奇甚奧。
    (諸臣亟叩之。)
程 濟:坤卦純陰,主女子乘陽起兵,當在中州。初爻『履霜』,是陰之始凝;至於『堅
    冰』,則陰象太盛,恐不止一女子已也。
      二爻『直方大』,是女子而有正大忠義之概。象曰『地道光也』,是其橫行
    無敵,坤德煥發之候。三爻『含章可貞』,是內含章美,貞且久也。象曰『或從
    王事』,知光大也,是豪傑之士,知其光大而從之,為此女之羽翼。然曰『無成
    有終』,似乎無所成也而又有終,有所終也而卒無成。故四爻曰『括囊,無咎無
    譽』,此言其不從者括囊以處,無榮無辱也。五爻之『黃裳元吉』,是他當陽之
    候,裳為女子之衣,以陰居尊而有中順之德,則其推戴故主之義矣。然而上六曰
    :『龍戰於野,其血玄黃。』究竟陰陽兩傷,而非混一之象,燕固不能滅彼,彼
    亦不能滅燕,歸於涣然冰釋。其所以然,則非臣之所能詳察也。
一 人:(楊應能曰)卦兆如此,似可復興,何不渡江而入中原,以俟機會。
程 濟:不可。彖辭曰『利牝馬之貞』,指彼而言;『君子有攸往』,指此而言。『西南
    得朋,東北喪朋』,是說君子,大師當之,中原在東北,不可往也。今且向西南
    ,權作括囊之人。若果有女英雄出世,那時相機而行,亦未為遲。
    (眾皆稱善,帝遂決意南行。)
    (議定左右不離者三人:楊應能、葉應賢俱稱比丘,程濟稱道人。)
    (往來道路給運衣食者六人:刑部司務馮氵隺稱塞馬先生;中書舍人郭節稱雪庵
    (,後稱雪和尚;宋和稱雲門僧;編修趙天泰時衣葛,即稱衣葛翁;欽天監正王
    (之臣號老補鍋,即以此作生業;鎮撫牛景先號東湖樵夫;賓輔史彬,待詔浦洽
    (,為吳越東道主。)
程 濟:(分撥已畢,帝曰)我先往滇南何如?
史 彬:西平侯之心,未知果能效忠於陛下否?亦不可不慮及也。
史 彬:(時天已微明,葉應賢曰)此處不宜久留,且出了禁門,再議去向。
史 彬:須得舟楫方好。
    (遂與牛景先同步至中河橋,適有一人,搖著小艇,唱吳歌而來,乃彬家遣到都
    (門以偵吉凶者。)
    (二人大喜,急返觀中,迎帝並諸人登舟而去。)
    (時建文四年夏六月也。)
    (謾雲日下虞淵,焉得五王夾馭;誰知月臨象闕,忽來一女勤王。)
    (下回便見。)
    (第十九回 女元帥起義勤王 眾義士齊心殺賊)
    (建文四年六月朔,月君返至山東,燕王已下江南。)
    (濟上一帶地方,皆經兵燹,城市荒涼,禾黍蕭條,不勝感慨。)
    (即同鮑師先到董家莊上。)
曼 師:(曼師笑迎道)好游好游!你的仇家,竟自輕輕便便過去了。
月 君:我若在此,何難擒之。
鮑 師:他有他的時,我有我的運,而今方合著機會哩。
董彥杲:昨有下路人來說萬歲爺徵召勤王兵入衛京師,南北阻隔,詔書竟不能到這裡,而
    今竟無一人敢赴國難者。
月 君:如此,我便勤王。從來草莽義師,原不必有詔書。明日與君等歃盟,倡起豪傑,
    竟下江南。我看卸石寨好個形勝地方,可先取來安頓諸公家口,免生反顧之虞,
    何如?
彥 杲:這個寨內,多有好漢子在某部下,皆可一呼而集。其山岡上有大寺一座,名寶華
    寺,向為少林僧居住,教習槍棒,今已空著,就可藉此創立營寨,最為便利。
月 君:這是了。但舉大事,全以忠義兩字為主,使天下之人,咸知我等真為國家之難,
    不是私有所圖,以僥倖富貴。武王曰予有臣三千,唯一心,庶可以倡之於始,而
    收之於終,不作烏合之眾,聚而忽散,方是大丈夫的事業。
彥 杲:(彥杲等大聲應道)某等素有義氣,向來為盜,尚不肯苟且,何況勤王。願奉聖
    後為主,悉聽指揮,雖赴湯蹈火,亦所不避。
鮑 師:還有件緊要的,大軍未發,糧草先行,馬匹車輛軍器等項,皆不可少,須預為酌
    定。
彥 杲:合計我等與賓鴻部下有馬三百餘匹,車八十多輛,米糧五千餘石,兵器人人自有
    。
月 君:車馬俱勾,兵糧雖少,我有白金數萬,可以接濟。
    (即在三日內立壇設誓,發兵啟行。)
    (於是彥杲等各將家眷遷至卸石寨,先在莊上豎起一桿九龍雲緞鵝黃色勤王義旗
    (,又左右兩桿金黃旗,一書「招納忠義」,一書「廷攬英雄」。)
    (又製造一桿銷金五鳳錦鑲邊絳紅號帶素綾心子元帥旗號,泥金寫上「太陰仙主
    (大元帥」七個字,並大纛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五彩旗幟,皆一一整備
    (。)
    (一面殺牛宰馬,邀集了眾好漢義士,於第三日清晨,震炮三聲,大開莊門,各
    (項旌旄旗姮,劍戟矛盾,擺列得整整齊齊。)
    (董彥杲、賓鴻等,敦請月君升座,伐鼓三通,齊來參謁,爭見得:霞帔霓裳,
    (端的凌虛仙子;雷鳴電激,居然討逆元戎。)
    (眾將士正在那裡吹波盧,擊刁鬥,候大元帥發令,忽見有一官長領著二三十人
    (來投軍。)
    (月君即命傳進,那人昂然而入,隨著兩個彪形少年,向上行個憲綱禮,與董、
    (賓諸豪傑分賓主兩行坐下。)
月 君:第一日就得豪傑,大事可成,請各道名姓來由。
彥 杲:(那人道)職姓周名縉,係永清縣典史。兩年來燕賊抗拒王師,某曾獻策於當事
    ,多不見用。後各州縣皆降,職遂棄官,在山左看看機會,不意燕賊直逼神京,
    乃臣子死義之日。
      職雖小吏,頗有忠心,前領家僮數人斬木為兵,欲赴國難,於路結納此二少
    年。一位是瞿都督第三子名雕兒,其父兄皆已馬革裹屍。
彥 杲:(彥杲接口曰)可就是殺入張掖門瞿將軍麼?
月 君:(縉曰)然也。
彥 杲:(又指那一少年曰)此位是張皂旗的長子。張將軍陳亡,植立不僕,燕人猶謂未
    死,倒戈而奔。他與其父的武藝差方不多,故營中稱為『小皂旗』。兩人不但為
    國,亦且為父,君父之仇,不共戴天。今日在青州經過,聞元帥起義勤王,特來
    投身麾下,願隨鞭鐙。元帥大名,震動中州,足可寒燕賊之膽,區區等請效前驅
    。
月 君:(月君獎諭道)燕南淮北,大小臣工,如君立心報國者,能有幾人?宜乎兩位將
    家子相從而來也。只今牲醴既備,告祭天地,可隨我登壇盟誓。
    (誓表略曰:建文四年夏六月朔越有七日,臣唐姮等,誓告於皇天后土之靈曰:
    (孽藩燕棣,反叛朝廷,進逼京師,將篡社稷。)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臣姮曾奉上帝敕掌殺伐,玄女親傳道術,與義士董彥杲等,矢心戮力,共抒殉
    (國之丹忱;秣馬厲兵,首倡勤王之義舉。)
    (雖蹈鼎鑊以奚辭,縱捐肝腦而靡悔。)
    (有渝斯盟,明神殛之。)
    (主盟:太陰仙主大元帥唐姮、南海尊者曼陀尼,西池仙師鮑道姑。)
    (同盟:參贊軍政周縉,左將軍董彥杲)
    (右將軍賓鴻,前將軍瞿雕兒)
    (後將軍董彥暠,督餉將軍董彥昇)
    (先鋒將軍張皂旗,左哨將軍董翥)
    (右哨將軍董騫,護軍將軍滿釋奴。)
    (添注)
    (其餘將校,尚有二十三人,各登姓名。)
    (忽報有女將投軍,回他明日進見,他就打進莊來,特請將令。)
    (月君亟命放進。)
    (看那女將時:頭盤辮發,耳墜雙環。)
    (身穿左衽之衣,足著拗文之襪。)
    (兩道蛾眉,彎如新月;一雙豹眼,朗若玄珠。)
    (面雖白而肉盡橫生,顴太高而骨亦聳露。)
    (腰懸兩口鋼刀,胸掛一囊鐵彈。)
    (隨著三四個婦女,向著月君施禮。)
月 君:女將軍來得正好,表尚未焚,且將名字添上,少間講話罷。
婦 人:(那婦人)小將名滿釋奴。
    (於是月君等皆對天拜誓,將校亦皆隨拜。)
    (焚表已畢,即排筵宴。)
    (月君命照表上次序就座,令素英、寒簧與滿釋奴另坐一邊,月君、曼尼、鮑姑
    (皆南向坐。)
    (各豪傑開心剖膈,儘量痛飲。)
月 君:(月君問滿釋奴從軍情由)小將的丈夫是番將火耳灰者,近日已降於燕。小將細
    思,既做建文皇帝的官,如何又降別人,不肯依他,要到濟南投鐵兵部,恐女流
    不便,聞得元帥起義,星夜趕來的。
月 君:汝胸前所掛何囊?
滿釋奴:鐵彈五十枚,小將彈弓,百發百中。
    (月君取而視之,僅如龍眼核大,係是生鐵鑄的。)
    (又有一鐵圈,如龍眼大,月君)
月 君:這個何用?
滿釋奴:以此圈懸於百步之外,小將彈子打去,要在此中穿過。
    (月君隨令試之,三彈皆過圈中,眾皆喝采。)
    (當晚筵散。)
    (次日整頓器械糧草完備,彥杲隨稟月君)
彥 杲:後院牆垣皆已打開,設立將壇了。
月 君:極是,可傳集眾軍士在莊左右各支帳房宿歇。
    (到得黎明,月君升台點將及兵士,共二千七百九十七名,馬三百八十三匹,即
    (宣諭道)
月 君:汝等聽者:古來陣法之善,莫如諸葛之八卦,李靖之六花,皆從呂尚父太極圓陣
    內化出。我亦變得一陣,名為五行陣,又名七星陣,其法即前後左右中五軍,中
    央為土,東方為木,西方為金,前為南為火,後為北為水,為五行之正炁,乃正
    兵也。南之前有先鋒一營,北之後有擴軍一營,左右各有二哨,為五行之餘,炁
    ,即為奇兵。行則為律,止則為營,列則為陣,本於一貫,至簡至易。若兵馬數
    多,則大營之中又可各分為五軍,亦按東西南北中方位,自數百人起至於數十萬
    ,皆可隨其多寡用之。如行動之時,先鋒先行,次則前軍,再則左軍,三則中軍
    ,四則右軍,五則後軍。一軍之中,亦按前左中右後而行,二哨人馬,各在先鋒
    之左右。哨探敵人伏兵,若有警急,則與先鋒合兵,一面飛報接應。護軍在後,
    以防背後有意外之寇。此行則為律也。如止息安營,及屯守結寨,即照五方之位
    ,團團圎圎立五個大營,連先鋒護軍,共結七營,所以又名七星陣。倘有敵人夜
    劫,如入先鋒之寨,則前軍與左右應之;如劫護軍之寨,則後軍與左右應之;如
    劫左軍,前中後三軍應之;劫右軍亦如之。此止則為營之道也。其列則為陣者,
    即照安營之法,但把軍士列開,每營仍依五方之位,內有道路,外無陣門,圓如
    太極,圍若連環,有混元一氣之象。又可引而伸之,變作率然陣勢。敵人或在左
    邊殺人,是攻我之脅也,則前軍為首以應之,後軍為尾又應之,中軍右軍為身,
    相引而合圍之。如長蛇之盤旋環繞,通身靈活,觸處可以援應。其先鋒擴軍左右
    哨,卻在重圍之外,以遏敵之救應,以絕敵之衝逸。若不經訓練,則陣勢分合變
    化未能熟諳。今看我令旗招展,演習一回,便知進退。
    (乃令諸軍列開陣勢,命一軍殺入,月君在將台上,以黃旗左右招引。)
    (左邊殺人者,前軍為首,右軍中軍為身,後軍為尾;右邊殺人者,後軍為首,
    (左軍中軍為身,前軍為尾,合而圍之;若敵人多而勇猛,則先鋒護軍左右哨亦
    (引作長蛇,首尾銜結,盤繞而重圍之。)
    (其前軍後軍,有先鋒護軍以庇之,敵人不能逕攻。)
    (或侵先鋒,或擊護軍,照依劫寨之法以應之。)
    (諸將莫不心服。)
    (月君隨於袖中取出軍政一摺,令周縉宣示,共計一十三條:聞鼓不進聞金不退
    (者斬。)
    (行走亂其隊伍者斬。)
    (安營之後無故行動者斬。)
    (臨陣之時退後者斬。)
    (交兵之際不陷敵陣者斬。)
    (敵人拋棄財物拾取者斬。)
    (攻城已有先登不繼進者斬。)
    (前軍被圍不救援者斬。)
    (漏泄軍機者斬。)
    (軍中煽惑流言者斬。)
    (殺良民者斬。)
    (劫奪子女財物者斬。)
    (壞人房舍墳墓者斬。)
    (諸將聽宣已畢,月君下令曰)
諸 將:我法至簡至嚴,犯者不宥。
      其外罪輕者,悉與記過以功准折,若記過二次無功者,軍法捆打。
月 君:(眾將士皆躬身齊應道)謹遵約束。
    (月君隨取劍丸拋起,在合抱大樹根前一轉,如天崩地裂,平截倒於地下。)
月 君:(曰)以此開刀。
    (就掣在手中,向西一指,片刻間,空中飛下兩個大箱。)
    (即命彥昇打開,皆是白金,每錠十兩,軍人各賞一錠。)
月 君:(月君又傳令道)五軍旗號衣服,各用方位顏色。前軍純赤,中軍鵝黃,後軍黑
    ,左軍青,右軍白,先鋒用紫,左右哨衣綠,護軍衣茜紅,督餉用金黃。唯頭上
    巾幘,十軍皆用絳紅。
      前後左右將軍各領馬軍五十、步兵四百五十。五人為伍,十伍為隊,十隊為
    一軍。每隊有將校領之,五隊有偏將轄之,大將總督一軍。先鋒領馬軍五十、步
    兵一百五十,偏將一員,將校四員。左右哨將軍,各領騎兵二十四名。護軍所領
    依前鋒之數,督餉所領依大軍之數。各兵士所用軍器,前已吩咐董、賓二將軍,
    總與將主一律,用槍者合營皆槍,用刀戟者合營皆刀戟,不但壯觀軍威,且可辨
    別部屬。今日夜半當下大雨,四日方止,六月十三日黎明,方可起行,我用縮地
    法,三日內便至淮上也。
    (隨下將台而散。)
    (其夜果大雨,至十三日方晴,軍士旗號衣服皆已制備,五更祭纛,黎明放炮發
    (兵。)
    (月君中軍,自有神兵三百,皆金甲黃袍,形狀奇怪。)
    (眾軍觀之,莫不踴躍。)
    (十五日晚,先鋒已至桃源。)
    (左右哨探得有梅駙馬招募十萬軍兵,屯紮淮安,稟請元帥將令,作何進止。)
月 君:(月君問周縉)汝可知道梅駙馬是怎樣的人?
周 縉:駙馬名殷,尚的寧國公主,高皇帝臨崩,曾以誓書遺詔授之,托付幼主。前日燕
    王統兵南下,遣人假道進香,駙馬曰進香皇考有禁,割其使者耳鼻遣還,所以燕
    王從泗州繞道渡淮去的。
月 君:若然,是貴戚之忠臣。汝可前往進謁,具述願為駙馬前部,渡江勤王之意,看他
    允否。
周 縉:(周縉回來稟復道)駙馬雲兵係新募,未知紀律,帝命鎮守淮安,未奉調遣,不
    敢輕動。且燕王兵將甚銳,汝等烏合之眾不異驅羊鬥虎,心雖忠義,無濟於國,
    宜速回去,慎毋生亂。
月 君:懦夫耳。
    (遂命掣兵由泗州從燕師南下之路而行。)
    (那泗州守將周景初,是已降燕的,聞有勤王兵經由城外,遂點集馬步三千,出
    (城迎殺。)
    (正值左將軍董彥杲排開陣勢,景初期其兵少,一擁殺將過來。)
    (不知彥杲部下皆挑選精勇響馬,用的軍器皆是長矛,大呼奮殺,無不以一當十
    (,而右將軍賓鴻已到,舞動大刀橫殺過去。)
    (景初挺槍來敵,剛只一合,被賓鴻連盔帶腦及肩削去半邊。)
    (主將已死,全軍大潰,勢如山倒。)
    (景初之弟飛揚,率一千為後應,反遭敗兵衝得四分五裂。)
    (飛揚奪路而走,被彥杲攔住,大喝)
彥 杲:死賊囚。
    (蛇矛到處,正中前心,直透後背,竟做了穿心國的死鬼。)
    (賓鴻部下的大刀手,與彥杲部下的長矛手,合力掩擊,直追至城濠邊。)
    (敗兵爭搶吊橋,大震一聲,橋樑中折,盡皆落水,只得繞濠而走,被董、賓二
    (將殺得罄荊回至大路,見各軍皆已列營駐下。)
    (月君大喜,贊二將軍曰)
月 君:真山東豪傑也!
    (計點軍士,一個不少,止有三四十名帶傷,發在護軍營內調養,挑換精銳補伍
    (。)
    (即傳將令;三更造飯,四更起行,明日要渡淮河。)
    (那時淮之南岸,燕王留精兵四千,令大將房寬、番將款台屯守,船隻盡收過去
    (,以防北來人馬。)
    (燕兵望見北岸有一軍遠遠到來,報知將主,房寬道)
燕 王:此必勤王兵也。
月 君:(隨諭款台)來軍身無鎧甲,營少旗幟,係是嘯聚之兵。汝可領一千軍前去截殺
    ,我當隨後接應。
    (款台渡得河來,先鋒小皂旗已到。)
小皂旗:(款台橫槊躍馬喝問道)何方草寇,來此送死?
月 君:(張先鋒執著皂旗揚示道)沒有驢耳的,不聞得皂旗張將軍麼?
小皂旗:(款台道)張皂旗為我大兵所殺,汝這賊人尚要假這死鬼名字。
    (小皂旗大怒,挺槍直取款台,款台舞槊來迎。)
    (戰有五十回合,小皂旗從刺斜裡佯敗而逃,賺得款台追來,拔取兩箭在手,先
    (搭一枝射去。)
    (款台聞得弓弦響,側身忙躲,箭翎從耳邊擦過,不提防又一枝來,恰中左眼,
    (貫腦而死。)
    (原來小皂旗善放連珠箭,神鬼莫測的。)
    (時房寬才渡南岸,見款台落馬,吃了一驚,大揮軍士掩殺將來,把董翥、董騫
    (圍在垓心。)
    (小皂旗殺入重圍,奮力死戰,不能透出。)
    (方在危急之際,瞿雕兒、董彥杲二軍齊到,把燕軍衝做三段。)
    (雕兒一枝畫戟,如電掣風飛,纏住房寬,走又走不脫,敵又敵不過,心中慌亂
    (,轉眼間戟鋒貫入咽喉。)
    (可憐房寬降燕,本欲偷生,誰道死於非命。)
    (賓鴻、滿釋奴二軍又到,合力攻殺,燕兵後阻淮水,欲逃無路,被勤王諸將士
    (裹住,如砍瓜切菜,殺個盡興。)
    (也有溺水而死者,剩不得數人逃去。)
    (彥杲等方收住軍馬,並拿獲船中水手十多人,解至中軍。)
    (月君命賜之酒食,問以京師消息。)
月 君:(回稟道)聞說建文皇帝與劉皇后闔宮自焚,燕王自做皇帝了。
鮑 師:(鮑師袖占一卦)燕藩即位是真,建文未死,已隱向東南方去。
月 君:若皇帝已崩,我逕取北平,再定中原,後伐江南,以圖混一。若行在有信,當先
    取中原,迎駕復位,而後渡江問罪,則人心響應,勢如瓦解矣。煩師太太一到金
    陵,訪個確音,再行商議。
    (鮑師去後,月君查點軍士,死亡者二十七名,帶傷者五十九人,吩咐董彥杲錄
    (其名姓,以俟憂恤,遂掣兵且回卸石寨。)
    
    
42**時間: 地點:
    (自此山東義士,人當作虎賁三千;卻有洛下才人,天遣來龍圖十萬。)
    (要知分曉,且看下回。)
    (第二十回 太陰主尊賢創業 御陽子建策開基)
    (洛陽布衣呂律,字師貞,道號御陽子,有經天緯地之才,內聖外王之學。)
    (家無恒產,短褐不完,蔬食不充,而意氣揚揚自得,常曰)
呂 律:王景略、劉道衝,幾填溝壑,而逢時遘會,身為霸者師。當今之世,捨我其誰與
    ?
    (因賦《捫蝨吟》以見志,有「平生百鍊胸中氣,捫蝨軍前蓋世無」之句。)
    (而又性好玄關,恬潔凝靜,當其漠然內守,有如處女;及至臨機應變,則神鬼
    (莫能測。)
    (傲睨物表,與世多忤,故常為人揶揄,叱曰狂徒。)
呂 律:(每與二三朋友杯酒談兵,指庭前所建之旗曰)當有女真人訪我,便是樹立奇勛
    之候。
    (久而寂然,人多不信。)
    (惟一門生姓沈,名珂,字寧聞者,錢塘人氏,心悅誠服,嘗私語人曰)
寧 聞:吾師命世才也。
    (朝夕依依不去。)
師 貞:(師貞謂之曰)前歲唐勛來訪,一去杳然,我曾向各處寺觀追尋,並無蹤跡。看
    此生不是個孟浪的,因何而有黎丘之幻耶?至今心上委決不下。
沈 珂:我師何不卜之?
師 貞:然也。
    (乃整衣冠,焚香默祝,筮得家人卦,拍案大叫曰)
家 人:此子即是女真人,改作男裝遊戲,我已為所紿。雖然,是亦枉顧茅廬之意也。今
    者燕兵南下,北地空虛,正好乘機創業,我須前往說之。
    (即呼二子,屬其婦曰)
二 子:此皆童稚無知,所幸宗祧不斬,汝須教育成人,勿復念我,從此永訣矣。
    (遂與沈珂飄然而行,竟至蒲台縣。)
    (下了客店,先問個信兒。)
    (有說這位神仙不知何處去了,城南有座玄女娘娘道院,留著侍女看守,到那邊
    (去問方知明白。)
    (師貞即與黎明尋至道院,見有個老人家出來開了門,背著身向內逕走。)
    (師貞悄悄隨後步入,進了重FA星屏門,是個庭院,有兩大磁缸蓮花,一紅一
    (白,覺得清芬襲人。)
    (那時柳煙兒頭尚未梳,獨立在欄畔看花,口吟唐詩兩句云)
柳 煙:看取蓮花淨,方知不染心。
    (猛抬頭見一人站在前面,正要發作,依稀認得形容,就是月君在嵩山訪過的,
    (知道有因,便問)
月 君:你是何人?也不在門上通報,大膽走到這裡!
    (師貞見是個美人,卻像曾會過面的,一時想不起來,向前作揖道)
師 貞:學生特來請見姓唐的女真人,有件天大的事,門上決難傳說,且不見有司閽的,
    所以不曾通報。幸勿見罪。
    (霍地想著當時唐勛來訪,這個美人與他俊僕無二)
月 君:女真人是神仙,我亦是半神仙。那時女扮男裝,隨著唐相公到我家裡,豈不是你
    ?學生千里遠來,且喜尋著了。
    (柳煙未及對,老僕已在裡面出來,便吩咐道)
柳 煙:這位呂相公是見過主母的,今從河南到此,須要待飯。我進去就來。
    (老僕隨請師貞到客座坐下。)
    (耐心等了一會,見柳煙道家妝飾,又同個蒼黑的女道姑出來。)
    (師貞各奉一揖,隨道)
師 貞:不便久坐,請教女真人所在,即要星夜趕去。
柳 煙:且住,相公既是半仙,知道當日相訪情由,為何隔著幾年才來呢?
師 貞:今日適當其會,早來亦屬無益。
道 姑:(那女道姑向著柳煙道)我看這位先生昂藏古怪,要見我主母,是要賣弄他才學
    。只怕五鹿岳岳,充宗折角哩,
師 貞:(師貞吃了一驚)是學成卿相業,貨與帝王家。
柳 煙:可不是賣弄呢!
師 貞:非也。如漢高必有子房,先主必有孔明,高皇帝亦必有青田,學生豈賣弄些須才
    學者哉!
柳 煙:若然,先生來遲了。女真人早已起兵勤王,這個時候,差不多殺入金陵,那裡要
    什麼子房、青田,方成大事呢?
    (師貞聽了,如飛趨出。)
    (柳煙大笑,命老僕固留不祝回到寓所,又卜一卦,看女真人渡江與否,得師之
    (上六,以意斷曰)
柳 煙:兵已還矣。
沈 珂:(沈珂隨問)爻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似乎勤王有功,褒錫寵命之意。吾
    師言兵還,何也?
師 貞:出師之卦遇終爻,故知師事畢而返也。若爻辭所云,我當應之。
    (遂投青州大路上等候。)
    (正遇先鋒及左右二哨兵馬回來。)
    (師貞雜於稠人中觀之,見軍馬雖少,行伍嚴整,有十萬雄師氣象,暗暗贊服。
    ()
    (中軍已到,兩行排列金甲神人二十四對,正中間白馬上,斜坐著一位方口長耳
    (,劍眉豹眼,雪白團臉女頭陀,齊眉剪髮,額周圍勒個金腦箍,身披烈火袈裟
    (,手橫著狼牙鹿角棒,光著一雙大腳,腳踝骨上勒的兩個金圈;後一匹鐵驪馬
    (上,端坐著個賽嫦娥,道家結束的女元帥,頭上青絲挽疊如雲,帶一片紫鳳翠
    (花冠,身穿的素綾織錦衫,外罩著鵝黃鶴氅,項掛一串珊瑚數珠,腰束著雕龍
    (赤玉雙扣連環帶,腳穿踏雲軟底麂皮靴,手執短柄凌風麈尾拂。)
師 貞:(師貞不覺失聲道)真天神也!
    (月君已自瞧見,佯為不聞。)
    (番女滿釋奴,純用番國裝束,看者並猜是神人。)
    (軍馬過完,師貞方欲回寓,忽側首一人,迎著一揖問道)
師 貞:尊兄何方到此?
    (師貞聽是下路聲音,即轉問道)
師 貞:尊兄何亦在此?
    (覺得大家心契,遂相邀同寓一店,沽酒而談。)
師 貞:(那人道)賤姓胡,名先,原任沛縣縣丞。燕兵入境,我向徐州求救,到得回縣
    時,城已打破,大尹亦已殉難。我收屍葬後,就到淮上,聞知他們義師已戰勝凱
    旋,就隨了他轉來,有個從軍報國的意思。
師 貞:(師貞便接住道)若然,則我與君大有同心。
    (就將女元帥先曾枉過茅廬,及今遠來相訪,並將來數應開國中原的話,細細說
    (將起來,當作下酒之物,不覺的直到天明。)
鐵元帥:(胡先大喜道)我尚未知二位的大名。
沈 珂:這是我師洛陽呂某。
    (又將自己姓名說了。)
    (三人就一路同行前去。)
    (暫且按下。)
    
    
43**時間: 地點:
    (卻說月君回到卸石寨,見寶華寺是座古剎,大殿有九丈餘高,內進七層,寬亦
    (七架,共七七四十九間,殿後東西各有方丈,周回屋宇又多,可以棲止,但無
    (會集將士、商議軍情之處。)
    (隨令董彥杲在寺旁空地搭起演武廳來,先設青油幕於露台上公坐。)
    (眾將齊來恭謁,月君諭道)
月 君:從來圖王致霸,全在收羅賢士,所以湯武得伊呂而王,漢高得三杰而霸,光武有
    二十八員名將,唐太宗有一十八位學士,皆出類拔萃之材。古雲『得人者昌,失
    人者亡』;又曰『千金易得,一將難求』。周公旦接納賢士,至於一沐三握髮,
    一飯三吐哺,猶恐失之。聖人且然,況其下乎?今者開創伊始,第一件是求賢為
    輔,共成大業。前者兩桿『延攬英杰』、『招納忠義』黃旗,應建立在山寨左右
    ,不拘文武之士,有來投謁者,立即傳報,以便召見。
    (彥杲等皆聲喏遵命。)
    (至次日,就報有個河南呂姓的,同著兩個下路人來晉謁。)
    (滿釋奴轉稟過了,傳令請進。)
    (呂師貞前行,胡先、沈珂隨後。)
    (將近墀下,師貞向上長揖,胡先與沈珂皆行庭參禮。)
    (月君命三人在東首,諸將在西首,各席地而坐,隨問呂師貞)
月 君:先生記得唐思安否?
諸 將:別後數日,候駕不至,即占一數,方知是神仙遊戲。今日之來,正踐前言耳。
月 君:既辱遠臨,願聞長策。
師 貞:目今第一要著,是正名二字。名者,君臣之大倫也。從來異姓篡逆,人皆稱為亂
    臣,若同宗反叛,則不能盡知為賊子。燕藩者,亂臣賊子之尤也,而人咸曰是亦
    高皇之子,則君臣之大義滅絕矣。建文聖主,為燕藩之姪,私親也。其為燕藩之
    君,大義也。懿文太子與建文太孫,皆高皇帝之所置也,燕藩削去建文年號與懿
    文諡號,是叛二帝,即叛高皇,無父無君,其罪滔天莫數。夫亂臣賊子,人人得
    而誅之。
      今大元帥欲伸大義於天下,必先尊奉建文年號,使人咸知有帝,然後興師問
    罪,則討賊之名正,而四海忠義之士,莫不來歸矣。
月 君:是固然矣。但武侯未出茅廬,三分霸業,了然於胸中。今燕之巢穴在北,帝闕在
    南,二者先何所定,請試言之。
師 貞:一要看帝之存亡,二要看燕逆之遷都與否。北平有塞外俺答之患,彼必回顧巢穴
    ,縱不能一旦遷都,大抵自鎮於北,而令其子留守金陵,以防建文之復位。今若
    行在有信,宜先取南都,迎復故主。燕藩雖踞北平,可以下尺一之詔,係首於闕
    下。若聖駕已崩,則先取北平,平分天下,然後渡江南伐,未為遲也。總之,南
    北須要待時。目下先取青州,次拔登萊,再定濟南,絕其要路,則是一定之著。
董彥杲:登萊邊海凋瘠,取之何用?莫若於定濟南之後,便取開封,豈不成虎踞中原之勢
    ?
月 君:呂先生之言是也。登州總兵張信為燕心腹,是我肘腋之寇,豈可不預為除之。
董彥杲:(胡先問曰)前日義師南指,燕賊喪膽,何以臨淮不渡?
師 貞:元帥之不渡,蓋有道焉。義師不滿三千,京城之大,百有餘里,圍其城郭,不盈
    十堵。況且遠隔長江,兵餉不繼,是非善策。
    (胡先歎服。)
    (月君欲用呂師貞為軍師,恐眾心未服,乃問曰)
月 君:古來用兵者,孰得孰失,先生其一一敷陳之。
師 貞:善用兵者,有軍師、名將之別。折衝樽俎,軍師之職也;智勇兼備,名將之任也
    。不但為六軍之師,直可以為帝王之師者,方稱得軍師二字。若名將,則專主軍
    旅而已。尚父為軍師之祖,繼之者子房、孔明與青田也。三公之才略相埒,品節
    相似。亦鬆子與五丈原,易地皆然。青田末路受譖見疑,稍昧知幾。武侯躬行討
    賊,將士敬之如神,愛之若父。留侯一椎擊秦,萬乘喪膽,四海驚心,皆青田所
    未逮也。次則管仲父,作內政而寄軍令,出自創始,真霸才也。而且尊周室,攘
    夷狄,所持者正,勛烈爛然。王景略可謂流亞,獨是屈身於氐羌,名號不正,猶
    賴識得小晉為正朔,識者諒之。李藥師才智有餘,學術稍遜,然而規模弘毅,有
    帝師之氣象焉。孫武子兵法十三篇,名將之宗也。
      後如韓淮陰、周公瑾、郭汾陽、岳武穆、韓蘄王,皆名將之尤者。淮陰用兵
    ,疾若雷霆,幻如神鬼,千古無二,獨識不得漢高為何如主耳。公瑾有絕倫之才
    ,無容人之度,三十登壇,臨大事而不惑,亦所罕有。武穆不師古而師心,圓機
    活潑之中,具有變化縱橫之妙,令簡而樂從,法寬而莫犯,返覺三略六韜為繁碎
    矣。韓蘄王智信仁勇嚴,略亞於武穆,獨能全令名於昏主之朝,是所優耳。汾陽
    馭下以仁,士卒效死如歸,未免兵法稍疏,或至敗績,然至公無我,休休之度,
    諸公莫敢望焉。次則樂毅、李廣、李光弼、曹彬、徐魏公,亦名將也。莒、即墨
    之不下,毅以婦人之仁失之;七十戰而迷道,廣以小忿失之;光弼優於紀律,短
    於應變;彬有儒將之風,不能膺危險之任;魏公用智而慎,作氣以嚴,濟之以光
    明俊偉,較諸子為愈焉。
      其有似軍師而非軍師者,如范蠡之用柔近於污,陳平之用智過於貪,龐統臨
    機失之執,道衝運籌失之泛,齊丘之畫策則失之忍矣。是皆謂之謀臣則可。又有
    附於名將而不可稱為名將者,如穰苴之未建大功,孫臏之止報私仇,田單之幸爾
    復國,鄧艾之行險僥倖,謝玄之草木得勝,狄青之殲滅小丑,皆非真名將也。更
    有吳起之劣,鄧禹之庸,衛、霍之驕,張濬之迂,亦享大名,斯為舛矣。其有有
    才略而未用,或始用之而終棄之,或雖用之而又制之,不得展其施為者,概置勿
    論。
    (諸將士聽了這篇侃侃鑿鑿的話,莫不竦然。)
月 君:(月君已知將士心服)如呂律,可做得你們軍師否?
董彥杲:(董彥杲等齊聲應道)真軍師也!願聽指揮。
月 君:(月君又問呂律)你同來二位才略何如?
師 貞:胡先是中途偶遇,看來智慮精詳。沈珂是小可弟子,剛直不撓,亦通兵法。
    (月君即拜呂律為軍師,命胡先監理兵餉,沈珂參贊軍政。)
    (以周縉總理卸石寨政事,董彥杲提督卸石寨軍事,並一切將員,皆頒給兵符印
    (信。)
    (過有月餘,中秋節到,月君於清晨駕臨演武廳,呂軍師同諸將士齊集祝賀畢,
    (董彥杲前稟道)
董彥杲:山寨內人家老幼男婦,聞知太陰仙主聖誕,共來叩賀,現在外廂伺候。
    (月君即令傳進。)
    (差不多有數千名口,七上八落的,跪在地下磕頭禮拜。)
    (月君周覽一回,總是村農,隨默呼神人到盤槐洞運取銀箱。)
    (霎時狂風響處,馬靈從空而降,銀箱四個,齊齊擺在廳前。)
    (眾皆大驚。)
    (月君諭令董彥杲打開一箱,皆是十兩大錠,每人各與一錠。)
眾百姓:(眾百姓齊呼)聖后萬歲。
    (聲震山谷,隨陸續放令出去。)
    (落後有百來個婦女,都是無兒無女的寡婦,說願隨聖後出家,月君即令留在塞
    (中,分授職事。)
月 君:(又諭馬靈)不必再回山洞。聽候軍師調遣,剔探軍機消息。
    (處置已畢,方欲退散;忽彩雲一朵從南飛下,卻是鮑師。)
    (月君降階而迎,曼師從廳後趨出笑道)
曼 師:老鮑來得好,我一人沒興,正待著你與月君祝誕哩。
    (月君謙謝過,然後問及金陵之事。)
    (鮑師將建文皇帝披緇削髮,從鬼門出宮,並神樂觀道士王矟,先夢劉青田說『
    (中原有女主出世,建文尚得復位』,遂前去迎接,至觀一宿,有史彬等數人扈
    (從同下吳門各情由,備述一遍。)
軍 師:(軍師顧謂諸將佐道)我等是順天行道矣!
    (將土莫不踴躍。)
    (鮑師又述燕王改元永樂,族滅忠良,不可勝數,妻女有發教坊者,子孫有下詔
    (獄者,正在搜拿,尚無底止。)
呂軍師:(呂軍師勃然晉言道)燕賊獲罪於天矣!大元帥為神人之主,宜亟救之,以延忠
    臣之宗祧,以全烈媛之名節。
月 君:我正有此意,非鮑、曼二仙師親往,不能濟也。
鮑 師:我向寓於神樂觀,王矟頗有忠義之心,此事可圖。
曼 師:不必多講,就此行程。
    (遂攜手凌雲而去。)
    (不因此去,有分教:殉節完貞,地下忠臣夫妻再會;冰心玉骨,人間孝子伉儷
    (旋諧。)
    (且看下文相接否。)
    (第二十一回 燕王殺千百忠臣 教坊發幾多烈女)
    (建文皇帝從神樂觀登舟,龍潛而去,唐賽兒正興義師南下勤王,而燕王已自登
    (基,乃是同一日之事,作者一枝筆並寫不得三處,而今鮑師回來,說及殺戮忠
    (臣,妻女發下教坊,少不得要敘個原委出來。)
    (當燕王初入金川門時,部下有上將百員,雄兵十萬,正所謂喑啞而山嶽崩頹,
    (咤叱則風雷涣散。)
    (乃有一官員,鬚髮倒豎,攔住馬首,厲聲大罵曰)
燕 王:汝這反賊,敢大膽犯闕耶?
    (奮拳前擊,幾乎把燕王摔下馬來。)
    (眾軍士刀斧齊上,頭已落地。)
    (但見腔子內一道白氣沖天,並無點血,一個沒頭的死屍,挺立在前。)
    (燕王大驚,訊是何官,有認識者對曰)
燕 王:鐵面御史連楹。
    (燕王引馬避之而進。)
    (就有一位俯伏道左,三呼萬歲的,是兵部尚書菇常,第二人是吏部侍郎蹇義。
    ()
    (其餘共有百員,當世知名,正史所載者,是:戶部尚書王純工部尚書鄭賜戶部
    (侍郎夏原吉禮部侍郎黃福兵部侍郎劉俊刑部侍郎劉季箎工部侍郎古樸翰林學士
    (董倫侍講王景修撰李費修撰胡靖編修楊榮編修楊溥編修吳溥吏科都給事胡BA
    (兵科都給事金幼孜吏部郎中方賓禮部儀制司郎中宋禮御史尹昌隆吳府審理楊士
    (奇待詔解縉桐城令胡儼時正大內火勢沖天,燕王)
燕 王:是誰放的火?
    (以上迎降諸臣,咸奏是建文燒宮自焚,遂擁護燕王,逕詣奉天殿登基即位。)
    (先下令清宮三日,殺戮妃嬪閹寺人等幾盡,然後視朝,命廷臣公舉素有品望、
    (為士民信服者,草登基詔書佈告天下。)
    (群臣正因文淵閣博士方孝孺獨自一個,斬衰麻衣,號於闕下,憾其所為,就共
    (薦於燕王。)
    (早有衛士伍雲擒縛至陛。)
    (燕王亟命解釋,降榻慰之曰)
燕 王:朕法周公以輔成王,先生毋自苦。
曼 師:(孝孺張目叱曰)成王安在?
燕 王:伊自焚死,非朕之故。
曼 師:曷不立成王之子?
燕 王:(燕王又從容謝之曰)國賴長君,且係朕之家事,先生可以勿與。
    (令左右給筆札,請方先生草詔。)
    (孝孺大書「燕賊反」三字,擲筆於地,且哭且罵。)
燕 王:(燕王大怒曰)汝不念及九族乎?
曼 師:(孝孺厲聲曰)便是十族,你也逃得『燕賊反』的三個字!
    (以手指著燕王,聲愈烈而罵愈毒。)
燕 王:(燕王反笑曰)看你能罵否!
    (令衛士以利刃刔公之口脗,直至兩耳根盡處,立拿公之家屬。)
    (而妻鄭氏夫人與二女,皆先縊死。)
    (遂夷公之九族既盡,又屠公之門生朋友廖鏞、林嘉猷等,湊成十族,計八百七
    (十有三人。)
    (然後磔裂孝孺,並燔其祖宗墳墓。)
    (公之弟孝友臨刑,見公含淚一顧,乃口占一詩云: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
    (在此間。)
    (華表柱頭千載後,忠魂依舊到家山。)
    
    
44**時間: 地點:
    (卻說這個登基詔書,凡屬在廷諸臣,皆係進士出身,原是人人做得來的。)
    (燕王只因自己反叛,僭號登基,所以要求一位端方有望的名臣,借重他的筆墨
    (,以掩天下人之耳目。)
    (素聞得大理卿胡閏文章品節與方孝孺相埒,詢之群臣)
群 臣:彼亦倔強,須以天威臨之。
燕 王:(燕王笑曰)焉得有第二個方孝孺不怕夷十族的?
    (即遣中使召閏至陛。)
燕 王:(公身衣衰經,哭聲震天,大罵曰)我豈從反賊草詔耶!
    (燕王恚甚,命武士以金瓜擊落其齒。)
    (齒盡擊去,罵猶不絕。)
    (乃亂捶殺之,以灰蠡水浸脫其皮,剝下來揎之以草,仍舊縫作人形,懸於武功
    (坊示眾。)
    (抄提全家及親黨二百十有七人,盡行屠戮。)
    (唯公一幼子傳福,將死係獄。)
    (夫人王氏臨刑,有週歲女孩自懷中墮地,為劊子手提去,沒入功臣之家。)
    (於是燕王又命群臣公舉一人草詔,且下令)
下 令:凡恃有才望不屬草者,方、胡為榜樣。
群 臣:監察御史高翔名重海內,可以屬草。
    (燕王姑令召之。)
    (有頃,翔亦喪服至,背立,厲聲大罵曰)
燕 王:我腕可斷,我首可碎,反賊之詔不可草!
    (燕王大怒,即拔劍揮為兩段。)
    (夷公之宗族,又發公之祖先丘墓,雜犬馬骨燒之,揚其灰於圂廁。)
    (不得已,乃命翰林院修撰胡靖草詔。)
    (初,靖與編修王艮比鄰而居,曾約同殉國難。)
    (艮方服毒時,聞靖呼其僕曰)
燕 王:外已大亂,爾等可看豬,毋使逸出。
    (僕人皆不應,乃白呼豬與之食。)
燕 王:(艮歎曰)一豬不捨,寧捨命乎?
    (於是人稱曰:「呼豬狀元」,以所草之詔,亦稱為「呼豬狀元之詔」。)
    (而詔書內稱述天命,褒揚聖德,十分阿諛。)
    (燕王大喜,即遣官分頒各剩有僉都御史司中、刑部尚書暴昭聞知,不約而同,
    (赴闕痛罵,武士執之以獻。)
    (司公咬碎鋼牙,指著燕王罵曰)
司 公:汝乃大明之反賊,焉敢稱為詔書!這帝位是汝篡的麼?
    (燕王喝令衛士將公牙齒箝盡,又以鐵帚刷掃膚肉;糜爛至斷筋露骨而死。)
燕 王:(暴公大呼曰)我為高皇帝之臣,汝為高皇帝之賊!我今日與司中同死,去見高
    皇!
司 公:(以手指兩班文武曰)不與這等狗彘不食之徒同生也!
    (燕王又羞又忿,怒目如炬,喝令以尖刀刺入口中,剜公之喉,又崿公之手足。
    ()
    (而公毒罵益甚,復斷其腹,細銼死屍。)
    (二公並夷三族。)
    (又有監察御史五人,齊約詣闕,放聲痛哭,大罵)
喝 令:燕王反賊。
    (一巨公名敬,剮死赤族;一董公名鏞,腰斬,女發教坊,屠及姻黨二百三十餘
    (人;一謝公名矟,死於拷掠,妻韓夫人與四女皆發教坊,一幼子名小咬住,下
    (錦衣衛獄;一甘公名霖,一丁公名志,均棄市。)
    (又禮部尚書陳迪,工部尚書侯泰,皆奉命督理軍儲在外,俄聞京都失守,燕王
    (頒下登基詔書,二公地方各別,恰好先後至京,訪問帝之所在,為羽林軍執見
    (。)
燕 王:(燕王叱迪公曰)汝曾劾朕者耶?今天命在予,更有何說?
喝 令:(公罵曰)太祖高皇帝即天也,汝乃逆天之賊。我曾受高皇顧命,特來討賊!
    (侯泰亦同聲辱罵。)
喝 令:(忽午門衛士執數人至前曰)是二人之子弟,在外號哭。
燕 王:(燕王冷笑曰)我有法處汝!
燕 王:(令割迪公之子鳳山耳鼻,納入公口曰)好吃否?
司 公: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好!
    (唾而大罵。)
    (燕王即令武士拽公至闕下,與四子同磔,夷及三族。)
    (侯公子弟並斬,抄滅全家,妻曾夫人發下教坊。)
    (陳迪公死後,衣帶中有詩云:三受天皇顧命新,山河帶礪此絲綸。)
    (千秋公論明於日,照徹區區不二心。)
    (燕王又聞禮部侍郎黃觀徵兵江上,而其家屬住在京邸,遂先收公之妻翁夫人與
    (二女,發配象奴。)
    (公之夫人多智慧,即脫釵釧,佯哄象奴去質酒肴,便攜其二女與婢妾輩共赴淮
    (清橋水中而死。)
    (又發緹騎去拿黃侍郎時,而公已先一日具朝服東向再拜,自投於羅剎磯下矣。
    ()
    (緹騎只得公蛛絲棕帽以獻,燕王命束草象公之形,戴之棕帽,細細銼碎,以當
    (凌遲,並籍其家,連及姻黨百餘人,謫配邊戍。)
    (時有逢迎小人,密告建文尚在,戶部侍郎卓敬、副都御史茅大方等潛謀復位。
    ()
    (燕王立發宮校鎖拿解京,親自勘問,叱卓公曰)
燕 王:爾當日密奏建文,要徙朕於南昌,今朕受天之命,得膺大寶,爾尚敢為逆麼?速
    供出同謀諸人來!
司 公:(敬與大方厲聲齊應曰)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普天皆同心也。
    (燕王令下法司,道衍從旁慫慂曰)
道 衍:速殺之,毋庸再鞫。
    (即將二公駢斬於市。)
    (大方三子同時受戮,妻張夫人發教坊司,兩孫添生、歸生尚在童稚,皆囚於獄
    (。)
    (卓公以為首論,夷三族。)
    (又連及戶部侍郎盧迥、給事中陳繼之,皆責問不屈,含笑受刃而死。)
    (茅公於燕師南下時,曾有詩遺於淮南守將梅殷,當時爭誦之,今尋於此:幽燕
    (消息近如何?聞道將軍志不磨。)
    (縱有火龍翻地軸,莫教鐵騎過天河。)
    (關中事業蕭丞相,塞上功勛馬伏波。)
    (老我不才無補報,西風一度一悲歌。)
    (副都御史練子寧變易微服,追尋乘輿,路由臨安,為指揮劉杰擒獻闕下。)
    (子寧見燕王,睜目裂眥,惡聲辱罵。)
    (燕王令斷其舌,子寧手探舌血,大書於地曰)
燕 王:反臣逆子。
    (燕王忿極而顫,立命寸磔,屠公之九族,又九族親家之親,被抄沒謫戍死者,
    (不啻千餘人。)
    (又僉都御史周璿,與禮科給事戴德彝,以扈從不及,追訪行在,為兵校盤獲,
    (械至京師。)
    (燕王素識璿,冷笑而叱曰)
燕 王:汝曾為燕山衛經歷,奏朕謀反,今日不怕碎屍萬段麼?
道 衍:(公亦冷笑而對曰)汝前日謀反未行,就是我一人敢言,今者謀反已成,天下後
    世,也沒有一人不罵你反賊的。
    (燕王咬牙切齒,喝令亂棒打死。)
    (搜拿家屬宗黨,時先已遠遁,公妻王夫人又早吞金自斃,止獲一小奚奴,名曰
    (蠻兒,實公之少子也。)
    (蠻兒自幼聰穎而且有膂力。)
    (謬稱鬻身於周氏,因係於獄。)
阿蠻兒:(德彝臨刑曰)我生不能討賊,死有餘憾!
    (公已無妻氏,只有寡嫂項夫人家居,料必有赤族之禍,乃藏德彝二子於山中,
    (令家人盡行逃匿,並燒族譜,獨自留家。)
    (及校尉至,一無所得,械項氏入都,受盡烙略慘毒之刑,至於遍體焦爛,竟無
    (一言而死。)
    (監察御史魏冕,與大理寺丞鄒瑾,在建文時,憾徐增壽與燕潛通密信,倡率廷
    (臣共毆於朝,又力請於帝誅之。)
    (及燕兵入金川,二公皆自殺。)
    (至是拿問家屬,盡滅其族,死者九百餘人。)
    (同邑御史鄒樸,與二公善,亦不食死。)
    (時兵部尚書齊泰、同監察御史林英,徵兵於廣德州,冀圖興復,而太常卿黃子
    (澄走至吳門,欲潛往日本國借兵,均被捕獲。)
    (齊、黃並腰斬,屠九族,妻女及妹悉發教坊。)
    (林英先自經死,妻宋夫人係於獄,亦自斃。)
    (而有合家從容殉國者,如工部侍郎張安國與妻賈夫人,乘舟入太湖,命榜人鑿
    (沈於中流)
后土夫:舍卻此水,無我葬身之處。
    (又修撰王叔英與其夫人金氏,同縊於吳門之玄妙觀銀杏樹下,有二女年方及笄
    (,俱赴井死。)
后土夫:(公衣襟上有數語云)生既久矣,未有補於當時;死亦徒然,庶無慚於後世。
    (又監察御史曾鳳韶,當建文皇帝祝發時,請從出亡,帝以其名重,難掩耳目,
    (勉麾之去。)
其 子:(回家屬其子公望曰)汝圖報國!
    (即自殺,妻李夫人亦縊死。)
    (兵部郎中譚翼,朝衣朝冠,端坐小閣,令家人從下舉火自焚。)
    (妻鄒夫人,子謹,皆白荊又孑身殉國者,衡府紀善周是修,入國學,拜孔子畢
    (,然後自經。)
    (晉府長史龍鐔,服毒而死,其冠中有自書贊云)
后土夫:捐生固殞,弗事二主。
      別父與兄,忍慟肝腑。盡忠為臣,盡孝為子。二端於我,歸於一所。
    (再有兵科給事龔泰奉命巡城,刑科給事葉福協守金川門,見李景隆迎入燕王,
    (大罵)
李景隆:內應外合的逆賊!
    (二公均觸石死於城下。)
李景隆:(又有訛聞帝駕已崩而殉節者,太常少卿廖矟,聞報痛哭,與家人訣曰)我既不
    能救國家之難,分宜一死以隨聖主。
    (遂仰吭而死。)
    (又編修王艮,亟沐浴衣冠,北向叩首,三呼聖主,從容飲鴆而卒。)
    (外有殉節於途路者,如僉都御史程本立,出為江西副使,已行兩日而聞國變,
    (即縊死於邸舍。)
    (刑部主事徐子權,已告假出都,行至半途矣,慟哭賦詩,有「翹首謝京國,飛
    (魂返故鄉」之句,隨自經於郵亭。)
    (又中書舍人何申,奉使在外,於荊門道左,適逢燕王詔使經臨,不勝慘傷,拊
    (心嘔血而卒。)
    (又戶科給事韓永,久在林下,燕王有命復其官,永笑曰)
燕 王:我乃王蠋,何以官為?
    (即自殺。)
    (再有通政司參政鄭居貞、吏部侍郎毛太亨、禮部侍郎黃魁,皆殉節于家。)
    (又賓州牧蔡運、東平州吏目鄭華等,各盡節於官署。)
    (其誓死不屈者甚眾,史皆失之。)
    (後人有詩曰:椒房一舉火,鳳駕已無音。)
    (五百同仇士,三千殉國心。)
    (金門血肉爛,玉殿鬼魂侵。)
    (更惜堅貞女,香名萬古忱。)
    (尚有外郡官員起兵勤王討賊者。)
    (蘇州府太守姚善,敦請高士錢芹為行軍祭灑,進士俞貞木為行軍司馬,率鄉勇
    (數千,已至丹陽。)
    (時燕王募公首級,爵三品,賞千金,竟有千戶陳斌、許忠等,潛構奸謀,以富
    (貴聳動其眾,隨於夜半鼓噪倡亂,公披衣出帳安慰,誤為賊所執。)
    (俞貞木率百人赴救,亦被擒。)
    (唯錢芹微服脫去,許忠等搜尋不獲,遂將公與貞木解至闕下。)
燕 王:(燕王叱公曰)若一郡守,竟敢舉兵抗朕麼?
燕 王:(姚公善發盡衝冠,厲聲應曰)我生不能斬汝之首,死當為厲鬼戮汝之魄!
    (燕王震怒,命斷其舌,剜其心,抽其筋,碎剮而死,並屠戮全家。)
    (俞貞木亦以死殉。)
    (時錢芹返在金陵,潛收公與貞木之骸骨,不知所之。)
    (姚公有友黃鉞,曾為給事中,誓同許國,聞公殉難,乃登參川橋,酹酒慟哭,
    (西向再拜曰)
錢 芹:我忍獨生,背君負友乎!
    (遂躍入水。)
    (時家人俱已竄伏,公友楊福,日夜泣於橋側,撈屍不得。)
    (越數日,公屍忽自出,端立水中,福以禮葬之,棄家逃去。)
    (又樂平縣尹張彥方興起義師,與燕兵戰敗自刎,燕王令暴屍於譙樓。)
    (大暑經旬,肌容潤澤如生,無一蠅蚋來集,父老竊屍葬之。)
    (燕王按戶抄捉,多自盡於彥方墓前乃止。)
    (袁州太守楊任暗募勇士,謀求舊君以圖大舉,未發而事泄,被同僚擒送至京,
    (磔於市曹。)
    (子禮益梟斬,並夷全族,親戚莊毅衍等百餘家,皆戍邊徼。)
    (徽州府太守陳彥回、松江府同知周繼瑜,各募義勇,合兵進討,被燕將朱能、
    (丘福等生擒以去,皆凌遲處死,抄洗全家。)
    (陳公之妻屠氏,發入教坊。)
    (薊州鎮撫司曾氵睿起兵討燕,為部下所殺,獻首於燕。)
    (又有寧波府太守王璡募兵勤王,渡江至臨安,為守將邀截混戰,不克而遁。)
    (燕王見人心不服,乃謀於道衍曰)
燕 王:京中大勢雖定,其奈草野興兵反亂者甚多,恐為患不小,須豫以制之,計將安出
    ?
    (道衍即取筆在硯上,疾書百來個「殺」字)
道 衍:草野怕他恁麼?只這建文的人拿一個,殺一個,凡其子若孫,皆永遠禁錮,則無
    倡首之人,更有何患?
    (燕王深善其言,嚴行各省郡縣,凡在建文時做過官者,每月朔日按名查點,不
    (許離家出外,子孫亦不許應舉出仕。)
    (又先經掛冠遁去者,內外官員計五百四十餘人,飭令所在有司,搜拿家口,並
    (懸賞格,召人首告,有藏匿者以謀叛論,知情不舉者一體坐罪。)
道 衍:(有戶部侍郎郭任,設建文帝位于家,朔望朝賀)君在,臣未敢死也。
    (為有司偵知,密奏燕王。)
    (立發緹騎拿解,與長子經對面受刑,少子金山保拷掠下獄,三女皆發教坊。)
    (又大理寺丞劉端、刑部郎中王高,早同棄官,訪求乘輿所在,為人出首被獲。
    ()
燕 王:汝等潛逃,意欲何為?
道 衍:(端與高齊應曰)存其身以討賊。
    (燕王令割下二人鼻子,笑曰)
燕 王:如此面目,還成人否?
燕 王:(端、高齊罵曰)我猶有面目,即死可見高皇帝。汝反賊有何面目見人耶?
    (燕王慚忿之極,令割其舌,剜其眼而殺之,並將二公妻子發配邊塞。)
    (誠意伯劉公之子,長名璟,次名璿,掛冠家居,燕王罪以逃叛,逮至京師。)
燕 王:(璟抗言曰)造反者是殿下,怎說我等逃叛?
燕 王:(燕王怒曰)若不看汝父元勛之面,立行斬首,且下錦衣衛獄定罪。
二 人:(弟兄相謂曰)我與汝豈可向逆賊案下,對簿求生耶?
    (於是爭欲自殺,苦五金刃。)
二 人:(璿曰)汝為長子,才智超群,可以繼武先人之遺烈,且有老母,宜延性命。弟
    無能,唯有殉國也。
    (是夜,辮發自經而死。)
    (宗人府經歷宋徵,在建文時已謝官歸裡,因嘗上疏請削有罪宗藩屬籍以防禍釁
    (,為怨家舉出,械至闕下。)
燕 王:(燕王責問)汝疏也有用否?
二 人:(徵對曰)今汝已反,我言已驗,千古流傳,怎說無用?
    (燕王令碎剮之,並毀其疏,滅其宗族。)
    (遼府長史程通,曾上防禦燕兵諸策,為衛士紀綱首告,械通拷死,全家皆戍遼
    (陽。)
    (寧國府知府黃希范,傳聞建文駕崩,遂素服不治事,悲慟竟日,解組而去,亦
    (被人訐告到官,解至京師。)
    (燕王殺之,並抄其家。)
    (北平僉事湯宗,曾奏廉使陳瑛為燕心膂,建文帝因謫瑛廣西。)
    (燕王即位,召瑛為副都御史,逮宗至,下獄論死。)
    (候補知府葉仲惠,私修建文帝實錄,斥靖難師為逆黨,亦論死,並毀其史,戍
    (其家口。)
    (又窮搜方孝孺之黨,如監察御史王度與鄭公智,常有孝孺往來書札及誓死社稷
    (之盟,坐罪邊戍。)
二 人:(而二公大罵)無父無君之賊,皆梟首於市,並至赤族。
二 人:(刑部侍郎鬍子昭,坐方黨受戮,臨刑朗吟曰)兩間正氣歸泉壤,一點丹心在帝
    鄉。
    (其弟僉事子義,挈兄之子與己之子,逃於西川,蜀獻王憐而匿之,得免於難。
    ()
    (太常少卿盧原質,少從方孝孺游,名重於世,燕王初欲召用之。)
公 望:亂賊慎毋污我。
    (遂被害,全家受戮。)
    (公之鄉人教授劉政,聞盧公殉節,亦不食而卒。)
    (又鎮撫司牛景先,素交於方、盧二公,後從帝出亡,無處緝拿,乃執景先之妻
    (妾,俱發教坊。)
    (燕王又憾貴戚中多不附己者,先召徐魏公輝祖,公不受詔。)
    (徐妃親至其第,亦閉門不納。)
    (遂捕下廷尉,必欲殺之,究以妃言,止於削爵。)
    (公終其身謹守臣節,常曰)
徐 妃:我未殉國,有遺恨也。
    (梅駙馬名殷,尚太祖之女長公主,與魏公同受顧命,建文帝令守淮安,已募得
    (新卒數萬。)
    (燕王倩公主齧指血作書,召令還朝。)
    (陳瑛密告駙馬私匿女秀才劉氏,行巫蠱詛咒之術。)
    
    
45**時間: 地點:
    (未幾,有都督譚琚指揮趙曦,刺死梅駙馬於笪橋之下。)
    (公主慟哭不止,王令法司勘問,二人直對曰)
二 人:此奉上密旨,非我等敢於行刺。
    (燕王羞赧無措,立令武士以金王蚤剔落二人之齒,尋復斬首。)
    (惜哉梅駙馬之死也!始而拒燕王之進香,可不謂凜然大義?當燕兵渡淮之時,
    (鼓行而躡其後,成敗尚未可定,即使沒於疆埸,不亦榮乎。)
    (有詩云:強兵十萬控淮南,投大遺艱任未堪。)
    (徒割燕王使者鼻,還朝應合寸心慚。)
    (有國子監博士黃彥清,與其友典史金蘭,向在梅駙馬軍中,以私諡建文帝,並
    (追崇劉皇后徽號,亦提來勘問。)
    (彥清為首論絞,又連及從子貴池,同金蘭皆下詔獄。)
    (又駙馬都尉耿璿,尚孝康帝之長公主,其父都督炳文。)
    (討燕之日,璿與弟瓛同在行間,並皆處絞。)
    
    
46**時間: 地點:
    (自此而天下人民,莫不震栗,凡登基詔書所至,無敢抗者。)
二 人:(唯有浙江臬司王良獨不受詔,奮然大罵曰)反賊敢稱詔耶!
    (立執燕使斬於轅門。)
    (而諸文武官弁等,皆群起鼓噪,良知同僚盡是賊臣,乃入署謂夫人曰)
眾文武:我欲殉國,汝將焉往?
后土夫:我何難,第君止一幼子,未知所托。
后土夫:(一妾名霜筠者,毅然應曰)小婢不才,願為相公撫孤。
    (夫人即以幼子交付妾手,自投於池水溺死。)
    (公乃縱妾出走,南向再拜,置薪戶外,抱印闔室,自焚而死。)
    (又閩中漳州府學教授陳思賢,聞名官員悉去接詔,大慟曰)
后土夫:明倫之義,正在今日。
    (遂集其弟子伍性原、呂賢、曾廷瑞、鄒君默、陳應宗、林珏,設建文帝位於明
    (倫堂,痛哭如喪考妣。)
    (郡守等大怒,執送南都,思賢與六生,皆慷慨就刑,人稱為七君子。)
后土夫:(四川都司斷事方法,聞燕詔至)綱常滅矣!
    (不出迎詔。)
    (諸司表賀登極,亦不肯署名。)
    (為燕使執去,舟下長江,乘間躍入波中,葬於魚腹。)
    (又指揮張安自使燕歸,見國勢目蹙,遂隱於樂清,採樵為業,人莫知其姓氏。
    ()
    
    
47**時間: 地點:
后土夫:(一日,負柴入城,適聞燕使齎詔至縣,呼天號哭曰)國篡君亡,我豈肯偷生於
    此世!
    (即棄柴奔還,投死於石崖之側。)
后土夫:(臨海縣之東湖有樵夫者,竟不知為何許人,燕詔至日,皆紛紛傳語曰)新天子
    登極。
眾文武:(樵夫愕然曰)舊天子安在?
后土夫:(或應曰)已燒宮自焚。
    (樵夫掩面大哭,抱石投湖而死。)
    (又崑山人姓龔名翊者,為金川門卒,見谷王槵與李景隆開關迎入燕王,大哭而
    (去。)
    (已聞燕詔至縣,又痛哭數日,嘔血而斃。)
    (尤奇者,燕山衛卒儲福,當靖難兵起,逃歸縉雲山中。)
    (三年而燕詔至,語其妻范氏曰)
儲 福:吾雖一介小卒,義不願為叛逆之民。
    (撫膺大慟,絕粒而卒。)
    (范氏方在韶年,姿容明潔,有當道謀欲娶之,范誓死守貞。)
    (其事在三十九回,且演下文聽者。)
    (第二十二回 鐵兵部焦魄能誅衛士 景文曲朽皮猶搏燕王)
    (說的燕王登極詔書頒到濟南府,又特齎一敕,召鐵鉉還朝。)
    (這是恐鐵公興兵,要來收羅他。)
    (百姓卻訛傳了勤王詔書,在鐵公亦未知京都的信,遂諭文武官員且出郭迎去,
    (看是如何。)
    (到了皇華亭,見齎詔官是燕府長史周鐸,心中已是了然。)
鐵 公:(鐵公厲色問道)是建文皇帝詔書麼?
儲 福:(周鐸亦厲聲答道)你們想是沒有耳朵的,建文已閹宮燒死,是當今永樂萬歲爺
    登基的明詔,尚不跪接,還敢說白道黑麼?
    (眾官員著了急,一齊跪倒。)
    (鐵公大怒,喝令左右)
喝 令:與我拿下燕賊使!
    (軍士吆喝一聲,早把周鐸綁住,隨從人等,皆已打得星散。)
鐵 公:(鐵公指著周鐸道)你這狗賊,向為燕逆的心腹,當日潛居帝京,窺探動靜是你
    ;結納權貴,謀欲傾太孫,立庶孽是你;陰謗魏公徐輝祖,暗害長史葛誠又是你
    。今尚敢齎逆詔來此!
    (遂掣軍士手中大刀,將周鐸揮為兩段。)
鐵 公:(鐵公問眾文武官員)我今起義討賊,爾等誰能從者?
    (皆鞠躬唯唯,戰慄不能言。)
    (鐵公回至府城,豎起義旗,召募豪傑,並將周鐸首級懸在旗端,以徇於眾。)
    (半月之間,無一人應募者。)
    (且住,鐵公向有義士三千,何不就此興兵,還要召募呢?要知道鐵公向因王師
    (交戰,盛庸、平安等軍餉皆取給於濟南,倉庫久矣空乏,又是個真正清官,囊
    (無私蓄,日惟蔬食菜羹,那裡養得起這班義士,因此漸漸散了。)
    
    
48**時間: 地點:
    (不說別的,就是瞿雕兒,也自投了卸石寨去。)
    (這番詔書到來,都知道燕王已做了皇帝,誰肯自己備了口糧鞍馬,棄了父子兄
    (弟,舍著性命,去換一個「義」字?各官員當面雖勉強應承,今見鐵公孤掌難
    (鳴,誰肯丟了現在的爵位,拼了夷滅九族,去博一個「忠」字?鐵公見此光景
    (,不勝太息,謂二子福安、康安曰)
勉 強:那些官員百姓,原不能概責以忠義。
      我今欲挺身赴闕,死於社稷,汝等能從否?
鐵 公:(福安曰)兒聞守土之臣,死於封疆。況帝駕已崩,救衛不及,同一死耳,大人
    何必遠至都下。
鐵 公:是非兒曹所知。死於封疆者,謂城存則身存,城亡則身亡,此外臣之義宜然爾。
    我受帝恩為大司馬,自當與社稷存亡。且此土未當失守,封疆現在,烏得死於此
    耶?
公 子:(二公子即慨然時曰)幾乎錯認了大義所在!古人云:忠臣死忠,孝子死孝。兒
    等願從。
    (階下有蒼頭二人,毅然前稟曰)
蒼 頭:奴輩亦願從主死。
    (於是鐵公即日起行,有舊參軍高巍,送至二十里以外,拜別以後,即自殺於郵
    (亭。)
鐵 公:(鐵公歎曰)偌大濟南,僅有此君忠義!
    (揮淚而去。)
    (星夜馳至浦口,覓一漁舟渡江,進了西門,轉向正南大街上,正遇著都御史景
    (清大轎,喝殿前來。)
    (鐵公方欲駐馬問訊,而景公在轎中見了,佯若不相認者,反掉轉頭去。)
    (鐵公亦不顧,逕到正陽門,大罵燕王)
鐵 公:背祖滅宗,弒君篡國的逆賊,鐵鉉生不能斬汝之首,死當殛汝之魂,還我建文皇
    帝來!
    (說了這句,淚如泉注,擗踴痛哭。)
    (兩子二僕,亦齊聲大慟。)
    (羽林衛士即時擒下,飛報燕王。)
    (燕王升殿,文武咸集,衛士掖鐵公至陛。)
    (燕王尚欲降了鐵公,以慰四海士民之望,亟令釋縛曰)
燕 王:卿之忠義,朕所素知。
鐵 公:(鐵公背立罵曰)反賊逼死我君,焉知忠義?速求東宮奉立為帝,庶可免高皇之
    殛。
燕 王:朕為太祖之子,受天之命而有天下,理所當然。汝竟不知天道麼?
鐵 公:(公又罵曰)天道即是人倫,人倫首重君父。君父之命,即天命也。你受誰之命
    而擅居此大位?千秋萬載之下,逃不得『國賊』兩字!
燕 王:(燕王變色說)朕與建文總是一家,汝既盡心於故主,寧獨不可盡心於朕?苟能
    北面而立,即以揆席相待,若更無知,方孝孺便是榜樣!
鐵 公:我與孝孺,豈若在廷狗彘,屈首為篡逆之臣哉?
    (痛罵不已。)
    (燕王大怒,令割公之耳鼻,以火灸之,納公口中,叱曰)
燕 王:此味甘否?
鐵 公:忠臣血肉,流芳千古,有何不甘?
    (寸磔至死,猶喃喃罵不絕口。)
    (燕王痛忿已極,令舁大鑊至,熬油數斛,投公屍於其中,頃刻如煤炭。)
    (呼衛士導之朝上,而屍轉輾向外,終不向內,數十人各用鐵棒四面夾持之,屍
    (才面北。)
燕 王:(王笑而詈曰)爾今亦朝向我耶?
    (語未畢,公屍效然躍起,滾油蹙沸數丈,直濺龍衣,諸內侍手皆糜爛,棄棒而
    (走。)
    (公屍仍然反背如故。)
    (有頃,侍衛二十餘人咸吐鮮血,斃於殿上。)
    (群臣莫不畏怖,共請埋之。)
    (燕王叱退,令將焦屍投入糞窖。)
    (收公二子係獄,兩蒼頭皆腰斬。)
    (又命緹騎逮公妻氏楊夫人並二女,發教坊司,滅公之族,一夕,雷霆大作,環
    (繞於糞窖者數匝,化為一泓清水,至今名曰:「鐵公潭」。)
    (有詩贊曰:社稷先雲覆,封疆尚爾存。)
    (義師頻進戰,燕孽幾亡魂。)
    (枯骨猶能躍,焦軀誰敢翻。)
    (一泓清冽水,英氣至今尊。)
    
    
49**時間: 地點:
    (卻說景公路遇鐵公,回到私第,疾忙托病告假,意欲夤夜請來,商議大事。)
    (不意是日已遭慘死,乃大慟曰)
景 公:天喪吾君社稷矣!
    (設了鐵公靈位,瀝酒祭奠,痛哭者數次。)
    (這是何故?)
    (原來兩公素日神交,彼此極其敬慕,只因隔絕千有餘里,鐵公亦未知景公別有
    (作用也。)
    (當燕王造謀伊始,朝廷曾遣景公任北平布政,偵探消息。)
    (景公一見燕王,決其必反,返與之深相交結,俟其一有舉動,即便擒之。)
    (無奈朝中小人,多謗公與燕交通。)
    (建文帝初雖不信,然十夫撓錐,眾口鑠金,曾參大賢,不免見疑其母。)
    (即以左僉都御史召公還朝。)
景 公:(景公謁帝奏云)臣能制燕藩之命,不知何以召回?
鐵 公:(帝慰公曰)社稷方倚卿為重,豈可久居於外?燕王為朕叔父,天倫至戚,豈可
    以兵刃相加?朕當以德化之。
    (景公嘿然而退。)
    (迨燕王既反,王師屢敗,鐵公倡起義兵,兩次告捷,景公密奏)
景 公:今日能敵燕王者,唯鉉一人,請專以北伐之事畀之。
    (而朝中多畏鐵公,恐成了大功,為帝所柄用,又極力於暗中謀沮,建文帝只命
    (鐵公扼住濟南中路,燕王遂由大名繞出館陶,逕趨徐泗而下金陵。)
    (登極之後,即召景公。)
景 公:(公撫膺曰)我不能存社稷,誓必與燕賊俱死以報我君。
    (乃詭自歸附,入見燕王。)
燕 王:(王大喜曰)我故人也。
    (升公為左都御史。)
    (自是恒伏利劍於衣衽中,委蛇從事,覷個方便。)
    (寮漷多有疑公者,所以與鐵公絕不交接,以杜人之耳目。)
    (在景公正喜鐵公之來,為生死之計,若己一刺燕王,此身必遭屠戮,今有鐵公
    (,則身雖死而社稷可復也。)
    (大英雄之處事,一柱足以撐天,而忽傾折,能不傷感悲慟乎?)
    
    
50**時間: 地點:
    (未幾,中秋節近,聞賜群臣宴集,公喜)
鐵 公:好機會,我當獻酒於賊,逆而刺之。
    (先一夕,欽天監密奏文曲星犯帝座甚迫,其色赤,其人當衣緋,宜為嚴察。)
    (燕王初不疑為景清也。)
    (詰旦,內束滉猊,外罩袞龍,又令心腹侍衛百人列於殿上,方行視朝。)
    (遍察百官,唯有景清獨衣緋袍,心甚訝之。)
    (公見燕王色動,知為所猜,待不得會宴了,遂奮躍而前,掣出袖中匕首,直刺
    (燕王。)
    (燕王大呼殺賊,左右衛士蜂擁齊上,扯衣的扯衣,拖手的拖手,抱腰腳的抱腰
    (腳,奪匕首的奪匕首,即時拿下。)
    (清知志不得遂,植立嫚罵。)
    (王令以刃抉去公齒,且抉且罵,含血直燕王之面。)
    (王大慚大怒,立命將公剝皮揎草,以索係於長安門,碎剮骨肉,投之圂廁。)
    (既而夷公之九族,又株連鄉里,因親及故,屠戮數百家,名日:「瓜蔓抄」。
    ()
    (好些村社,盡作丘墟。)
    (越日,燕王過長安門,顧所係之皮,宛似人形,笑而詬曰)
燕 王:汝猶能刺朕耶?
    (言未畢,公之朽皮,頓然躍起,繩亦掙斷,奮趨數步,直薄燕王。)
    (王大驚,左右以金瓜亂捶之。)
    (王亟還宮,即令武士燒公之皮,化杰灰燼。)
    (凡舉火數人,莫不口吐鮮血,立僕於地。)
    (燕王痛憾之極,復又波及公之朋友,而公最寡交,止有青州教諭劉固,與公莫
    (逆,時居京師,遂連坐之,並其弟劉國、母袁氏,一家五口,同日受刑於聚寶
    (門外。)
    (劉固之子名超,年方十五,生有神力,仰天一呼,捆索盡斷,劊子手中的大砍
    (刀,早奪過來,左揮右擊,斬馘十餘人,眾皆披靡。)
    (監斬宮亟呼兵士四面圍住,忽人叢中突出一道姑,袖內飛出一劍,將監斬官砍
    (作兩截。)
    (劉超見有助他的,又奪一刀在手,縱橫旋轉,刀光奮躍,如飛霜激電,但見人
    (頭滾滾墜地。)
    (那道姑的飛劍,颼颼風響,騰空而下,如鷹擊兔,血肉狼籍,頓殺百人,餘皆
    (四散逃去。)
    (道姑收了神劍,同劉超竟奔江口,路上迎著幾個汛兵,盡行砍殺。)
    (見江邊有個空漁舟,道姑便呼超同跳下船,蕩起槳來,頃刻抵於北岸。)
劉 超:(劉超拜伏在地)承道姥活命之恩,獨是我一家受戮,今投何處去好?
道 姑:有個去處,既可以建功立業,又可以報冤雪憤。
    (超又拜謝了,道姑就作起縮地法,如飛而去。)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