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 至 第二〇
11**時間: 地點:
王太守:(話說王太守又見家人報說)外面解差伺侯,催促動身。
(太守聽說,不敢怠慢,一面將府庫錢糧案卷寫了一本冊子,備了文書,呈與上
(司,交代清楚,一面叫夫人收拾,僱了一隻浪船,將行李發入裡面,帶了家眷
(下了船中,直向遼東而去不表。)
(且言昭君受苦冷宮,並不知父母為她起的禍根,充軍遼東。)
(每日坐在冷宮,紛紛珠淚,暗自沉吟:一來思想父母,遠在越州,只道女兒西
(宮稱尊,並不知在冷宮受苦。)
(二來恨那漢王十分薄倖待奴,既與奴無緣,就不該差人將奴召進京;既將奴召
(選入宮,又貶入冷宮,害得奴不上不下,漢王真好狠心!三來自歎奴家紅顏薄
(命,一至於斯。)
(四來恨煞奸臣毛延壽,使盡萬般巧計,將奴暗害。)
(奴好苦命也!昭君想到傷心之處,放聲痛哭,驚動管院張內監,見昭君身進冷
(宮,朝朝掉淚,夜夜悲傷,苦得容顏十分黃瘦,已有幾分病容,忙向前安慰,
(叫一)
叫 一:娘娘且要寬懷,少不得主上自有回心之日,不久定要將娘娘赦出冷宮,何必過於
悲傷?
(昭君聽說,歎了一口氣道)
昭 君:今生休想!但不知這裡可有散悶處否?
張內監:啟娘娘,有一張琴在此。
昭 君:可取來,待奴操一曲以消悶。
(張內監答應,把琴上的灰塵揩抹乾淨,雙手呈於昭君。)
(昭君接過,把琴擺在膝上,用尖尖玉指筍向弦上一彈,好不悽慘,由不得兩淚
(雙流,操出一調如龍吟:
( 十指尖尖操七弦,孤鸞瘦鶴唳青天。)
12**時間: 地點:
(此時操出宮中怨,風颯鬆林古渡邊。)
昭 君:(操畢,把琴放下)琴音悽慘,助人悲傷,可有別樣東西消遣麼?
張內監:還有一張琵琶在此。
昭 君:很好,快取來。
(張內監又將琵琶遞與昭君。)
(昭君一見這琵琶,倒是紫檀香木造成的,連連稱贊)
昭 君:好一件東西!
張內監:(便問張內監)這是哪裡來的?
張內監:啟娘娘,說是三年前有一位張娘娘,也是貶入冷宮,習此琵琶,後來召出冷宮,
只留下琵琶在此。
昭 君:(昭君十分歎息道)可惜這琵琶也是生不逢時,當初伴那張氏佳人解悶,她已出
宮,忍心將你丟下,要算忘恩負義,奴若出宮,生死一定不肯放你。
(就把灰塵吹去,彈了一曲,可愛聲音嘹亮。)
昭 君:(彈畢放下,又無情緒,便問)外間如今什麼天氣了?
張內監:正是小春天氣。
昭 君:這裡可有什麼玩耍的所在?
張內監:啟娘娘,此地冷宮關閉,哪裡有玩耍的所在?只是後麵粉牆,有個月洞,洞門開
了,外面就是御花園,娘娘倒不如去看看花園景致,以解愁悶。
(昭君點首,言稱有理,便叫張內監引路,開了月洞門,將身靠在粉牆,向洞外
(一看,好一座御花園,但見:
( 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有長春之景。)
(仙鹿對對,翠鳥雙雙。)
(雖是悅目,實是傷心。)
張內監:(暗想)無知物類尚且成雙作對,奴偏苦命,獨守孤燈。聞得正宮林皇后甚是賢
德,奴若能見她一面,哭訴冤情,代奏漢王,將奴召出冷宮,得見漢王,死也甘
心。昭君呀,你好癡想。
(說著又是一陣傷心,放聲大哭不止。)
張內監:(張內監催促道)啟娘娘,天色晚了,請娘娘回去,明日再來玩耍。
(昭君含淚,沒奈何轉身回去。)
(張內監將洞門關好,隨著昭君入內,去備夜飯。)
(昭君歸了房內,點起一盞孤燈,拿了夜飯來,也吃不下去,仍命張內監撤去。
()
(獨自閉了房門。)
(但見東方月色漸升,照得紗窗雪亮,可憐夜長難睡,只得將孤燈挑起,取過琵
(琶,彈出一段五更怨詞:
( 一更裡,王昭君苦痛心,爹娘愛我如寶珍,好光陰在家過,舉世難尋:珍
(珠件件有,綾羅色色新,羊羔美酒多歡慶,合家個個喜稱心。)
(誰知道,遭媾陷,使女丫環四下裡分。)
(蒼天呀!受用多,苦又臨。)
(二更裡,細思量,我二親雙雙年邁靠何人?好傷情,家鄉盼望沒音信,在家呆
(呆坐,每日想姣生,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進京見朝廷。)
(蒼天呀!命多苦,屈殺人。)
(三更裡,冷宮內,半夜多,忽然想起舊當初,好悽慘:陽台得夢到京都,進宮
(來遊玩,漢王遇著奴,將奴調戲情無數,聲聲只叫俏嬌娥,醒來陽台一南柯。
()
(蒼天呀!命如此,虛度人。)
(四更裡,又傷懷,苦難當,淒悽慘慘淚汪汪,好倉皇。)
(奴命苦,真斷腸。)
(可恨毛延壽,讒言進君王,未到西宮去成雙,貶入冷宮受淒涼,自悔奴家沒主
(張。)
(蒼天呀!仗誰人,人誰仗。)
(五更裡,夢初醒,天未明,宮門一帶冷清清,痛傷心,奴家好苦命。)
(嫁劉君,父母空想女,女也枉思親,誰人代奴傳書信?兩地相思終無音,拋撇
(琵琶彈不成。)
(蒼天呀!奴命苦,無福分。)
(昭君彈畢,不覺身子困倦,將琵琶放下,和衣睡倒牙牀,哪裡睡得著?又想)
又 想:毛賊借畫人圖,貪愛金銀,奴不該自逞聰明,破他機關。只怕奴今受苦,父母也
要受些災星。
(想著,似夢非夢,正坐冷宮,忽見有旨來召到殿上,面見漢王,心中大喜,俯
(伏金階,哭訴情懷。)
(漢王帶笑扶起昭君,叫聲)
漢 王:美人,休要煩惱,是孤一時不明,誤聽奸臣一面之情,耽擱佳期,今日團圓前事
。
昭 君:望吾王將毛賊正法,方消心頭之恨。
(漢王准奏,吩咐武士將毛延壽推出午門去斬。)
(一聲旨下,把延壽綁了。)
便吩咐:(只見延壽怒衝衝罵聲)無道昏君,為一女子殺一大臣,不仁極矣!
便吩咐:(大喝一聲,掙斷繩索,搶了武士腰間一口刀,喊道)先殺妖婦,後除昏君。
(舉起刀來,認定昭君就是一刀砍來。)
(昭君一見,頂失三魂,要躲也來不及,大叫一聲)
昭 君:我命休矣!
(未知昭君生死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八回 王太守遼東受軍棍 漢天子越州召皇親)
(詩曰:
( 金風頓起夜更寒,惹得淒涼恨正長。)
(病體不支形瘦減,思君許久懶梳妝。)
13**時間: 地點:
(話說昭君夢中被毛延壽一刀砍來,昭君躲閃不及,刀到處,大叫)
昭 君:哎喲!
叫 一:不好!
(一個筋斗跌倒塵埃,驚醒南柯一夢,嚇得渾身香汗。)
(但見:
( 帷下昏昏燈一盞,夢中歷歷事千番。)
(昭君此刻又嚇又苦,又是一陣傷心,罵聲)
昭 君:毛賊,奴與你何冤何仇,你在夢中還放奴不過?若有日你這賊子犯在奴手,定將
你這賊碎屍萬段,方稱奴心。
(說著,把銀牙一挫,心傷十分。)
(等到天明,免不得起身,又懶去梳妝,不茶不飯,每日愁眉不展,淚痕未乾,
(且自慢表。)
(再提王太守,率領家眷在船,一路行來,約來三個多月,幸無耽擱,早到遼東
(。)
(鎮守總兵官姓林名振□,乃是毛賊心腹門生。)
(自王太守充軍遼東,毛相早有書信到林總兵衙門,教他擺佈王太守。)
(林總兵得了毛相密信,敢不遵命?)
14**時間: 地點:
(那日正升堂發放公事,忽見越州解差投文,將王太守夫婦解到,跪在丹墀。)
(林總兵看瞭解批,寫了回文,打發解差去了,便問道)
林總兵:下面可是越州知府王忠麼?
王 忠:犯官正是。
(林總兵把臉一沉,將驚堂木一拍,喝道)
喝 罵:好大膽犯官,你的批上期限已過,不合在路故意遲延,誤限到配,該當何罪?
王 忠:(王忠只是磕頭道)請大老爺息怒,犯官有下情啟稟。
林總兵:你且講來。
王 忠:一因越州來到遼東,將近萬里路途,二因犯官在路受了風寒,有了幾分病,因此
在路上耽擱來遲,望大老爺原諒苦情,格外開恩,錦衣萬代。
(林總兵聽說,冷笑幾聲道)
林總兵:這也情有可原,不來計較於你,但本鎮衙內向有定例:凡軍犯到配,要打一百殺
威棍,你可知道麼?
(這句話只嚇得王忠面如土色,魂不在身,苦苦哀求道)
苦 苦:大老爺要開恩啊!念犯官年老,禁不住這刑法了!
林總兵:本鎮心也慈軟,姑念你年紀大了,折責一半,只打五十。
(王忠還要哀求,當不得林總兵喝叫)
王 忠:左右扯下去打。
(下面一聲答應,可憐把王忠橫拖倒扯,拉將下去。)
(只急得姚氏夫人一旁看見,嚎陶大哭,高叫)
姚夫人:總爺,丈夫年邁血衰,怎受得住這般刑杖?望乞開恩,饒恕他罷!
(任憑姚氏喊破喉嚨,林總兵佯作不睬,只叫軍士)
林總兵:快將這婦人拖下去。
(軍士答應,把姚氏夫人硬扯下去。)
(就把王忠捺在地下,兩邊動手,如狼似虎,五板一換,打了五十。)
(只打得王忠皮開肉綻,血腥難聞。)
(打完放起,可憐王太守此刻死而復生,軟癱在地。)
(還是姚夫人哭著向前,把太守扶將起來。)
林總兵:(林總兵吩咐軍士)把王忠夫婦發到張千戶第四隊左營中調用。
(軍士領命,伺侯總兵退堂,押著王忠夫婦,哭哭啼啼,出了轅門,來見張千戶
(。)
(那千戶又是一個貪財的官兒,但有軍犯到來,見面禮銀五十兩,如分文沒有饋
(送,就有許多擺佈,令人十分難受。)
(王忠知道,義不容辭,苦苦湊了些銀兩送與。)
(張千戶收了,將王忠夫婦安放在營住下不表。)
15**時間: 地點:
(又說到魯妃,自進西宮,漢王十分寵幸,言聽計從。)
16**時間: 地點:
(那日天子回朝,退入西宮,有魯妃接住,手挽手進宮坐下。)
(早有宮娥擺上酒來,魯妃慇懃勸酒,相敬漢王。)
(正吃到酒酣之時,魯妃叫一聲)
魯 妃:陛下,念小妃蒙恩收用,在宮富貴,越州還有父母,未受君王一點之恩,望陛下
看小妃薄面,可將奴父母召進京都,與小妃一面,則感龍恩不淺。
(漢王聽說,點首道)
漢 王:孤於明日早朝,差官到越州去,召愛卿的父母便了。
(魯妃大喜謝恩,又勸了漢王一會,只吃得大醉而散。)
(一宿陽台,不必細說。)
(到了次日,漢王登殿,文武朝參已畢,漢王便問)
漢 王:哪位卿家到越州召迎魯氏皇親?
(早閃出毛延壽,俯伏金階)
俯伏金:微臣願走一遭。
(漢王大喜,當殿寫了一道詔書,付與毛相。)
(漢王退朝,毛相領旨出了午門,回府收拾一番,即速起行。)
(此去仍帶著長班二十人,一路出得京城,先由頭站到魯家在,飛星報知員外。
()
(員外聞報,好不十分興頭,教家人收拾,四圍廳上,張燈結綵,大排香案,插
(上了禮燭。)
(廚下又備了許多筵席,等候聖旨。)
17**時間: 地點:
(那日只聽外邊三聲響炮,毛相捧著聖旨進來。)
(員外迎接到廳,朝著聖旨跪下。)
毛 相:(毛相開讀聖旨)召取進京授職。
(員外謝恩,請過聖旨,忙又跪謝毛相一向照拂之情。)
(毛相哪裡肯受員外大禮?一把扯住。)
(大家入座,有家童送茶。)
(茶畢,擺酒款待。)
(毛相外面從人,也有酒賞。)
(員外同席相陪毛相,十分慇懃,毛相心中歡喜,員外便將書房收拾乾淨,請毛
(相安寢。)
(員外回後,說與院君知道,院君也是歡喜,忙開了庫房門,打點黃金一千兩,
(水禮十六色,送與毛相,外白銀三百兩,分賞從人。)
(預備現成,過宿一宵。)
(次日,毛相起來,用過早湯,告辭起行。)
(員外便命家人將乾禮、水禮及賞賜銀兩抬出到廳,帶笑叫聲)
員 外:丞相,多蒙貴步,不棄寒門,只是路遠山遙,有勞丞相,於心不安。現有些須禮
物,相送丞相,只算菲儀,望丞相笑納。
(毛相見了這等厚禮,滿面堆下笑容道)
毛 相:老皇親,昨日既承厚情,今又見賜重禮,何以克當!
員 外:一切事情全仗丞相照拂,些須薄禮,以表寸心,容進京之日,再當補報丞相高情
。
毛 相:(毛相連稱不敢道)多蒙老皇親賞賜,只是愧領了。
連 稱:(又叫聲)老皇親,我為你令媛的事,費了許多心機,就是老皇親多花幾兩銀子
,也是值得的。你看王氏昭君,現在冷宮受苦,怎及令媛十分寵幸西宮,今日帶
挈父母也增光呢!老皇親,這是誰人代你使的力量?
(說罷,哈哈大笑。)
員 外:(員外只是連連稱謝道)總蒙丞相天高地厚之恩。
(毛丞相又扯住員外的手,說有一言奉告。)
(未知說出什麼話來,且聽下回分解。)
(第九回 王嬙病纏冷宮 姚氏分娩遼東)
(詩曰:
( 送君一別桂花開,最苦傷心是裙釵。)
(不倚窗前來盼望,燈前月下總癡呆。)
18**時間: 地點:
毛 相:(話說毛相叫聲)老皇親,我先進京,老皇親速速收拾,隨後就來。
(員外答應。)
(毛相告別動身,員外送出大門,毛相帶領從人回京復旨去了。)
(員外吩咐家人僱了兩隻大船,伺侯動身,合城文武官員鄉紳親族都來相送,只
(喜得員外骨軟筋酥,一齊答謝。)
(到了次日,家眷上船,莊子交與老家人照管,他們解纜開船,離了越州,一路
(好不風光。)
(員外催著船戶趕路,非只一日到了京都,棄舟登岸,將家眷進了一個公館,員
(外帶領家人先去見毛相。)
(相府官兒又是一個大門包,相煩他通報。)
(門官見了采頭,不敢怠慢,即報知毛相。)
(毛相聽見魯皇親到了,開了中門迎接,到廳見禮,分賓主坐下。)
(因天色已晚,不能面聖,且在廳前備酒款待皇親,席散留宿書房。)
(到了次日早朝,漢王登殿,文武朝參已畢,毛相出班奏道)
毛 相:臣毛延壽,奉詔到越州召迎魯皇親,現今在午門外候旨,請旨定奪。
漢 王:(漢王大喜)毛卿可將魯皇親召上殿來見朕。
(毛相領旨下去,便把魯皇親召上金殿。)
(見了漢王,俯伏金階,口稱萬歲。)
(漢王當殿封為國丈,妻姬氏封為郡君。)
(飭工部發內帑錢糧,在雲陽鬧市起造皇親府第,限一月完工。)
(一聲旨下,工部領旨。)
(魯皇親謝了聖恩,退出午門。)
(天子朝散回了西宮,說與魯妃知道,魯妃心中大喜,越發奉承漢王。)
(只等皇親府第造成,魯府家眷搬進華堂。)
(魯妃不時將父母召進西宮賜宴,骨肉團聚,真是快意之事。)
(只可憐昭君貶在冷宮,朝思暮想,不茶不飯,面容消瘦,懨懨染成一病,皮寒
(骨熱,心內發燒,口吐鮮血。)
(也自知身上有幾分病症,忙取菱花一照,但見自己柳眉細影,並無光彩;一雙
(俏眼,頓減精神,便對著鏡內影子叫聲)
昭 君:王嬙呀,你空生十分容貌,有絕世聰明,只此冷宮,是你葬身之地,要想出頭,
今生是不能的了!
(想罷,又是一陣傷心,兩行珠淚,直流下來。)
(恰值張內監進來,一見昭君又在那裡愁苦)
張內監:奴婢曾勸娘娘,須要解開些,不可苦壞了身子。
昭 君:奴豈不知將身子愛惜?只是心中無限愁腸,不由人一陣陣地心酸起來。就是目今
殘冬已過,該值春天,你看百花齊放,萬物生新,粉蝶雙雙弄影,游蜂對對尋香
,似奴這一般鮮花,無枝無葉,枯乾亭亭,有誰來賞玩?豈不辜負多少青春?奴
恨起來,欲尋一死,又恐死得不明不白。如今弄到病已臨身,在此冷宮,又無太
醫可請,又無藥開方,奴怎不淒涼悲痛!
張內監:(張內監勸道)娘娘,想人生在世,榮辱無常,倘苦壞身子,容顏消減,或有出
頭之日,將來怎見聖上?
昭 君:蒙你好言相勸,奴豈不知,只是心內一股屈氣難明,叫奴怎不悲苦?
(張內監聽了這番淒涼之話,只得歎息幾聲,走開去了,撇下昭君獨坐房中悲歎
(不表。)
(且言王太守自充軍遼東,將就賃了幾間房子,把家眷住下。)
(雖有一點宦囊,每日用度不少,用一文少一文,坐吃山空,便有些桔據起來。
()
(當不得林總兵要討好趨奉毛相,指望升官進祿,把王太守百般凌辱,不時叫到
(衙門,非打即罵。)
(王太守懼怕林總兵,只得湊些金銀前去買命,不到半年,家私用盡,連房子也
(住不起了,退與房主。)
(丫環小使都已散去,只剩他夫妻兩口,日食難度。)
(本官還要與他做對頭,又把王太守配入火頭軍,日裡代三軍煮飯,夜間看守煙
(墩。)
(可憐一個四品黃堂太守,遭人陷害,弄到這般地步。)
19**時間: 地點:
(那日,王忠正坐煙墩,便向姚夫人叫一聲)
王 忠:賢妻,想女兒遠在京都,身陷冷宮,你我夫妻又在遼東受此磨難,不知何年月日
方得出頭?難道這幾根骨頭,就拋落他鄉麼?
(說著紛紛淚下。)
王 忠:(姚氏聽說,也含悲叫聲)老爺,這些苦楚,且挨著些,不必提他,只說我兒昭
君臨行囑咐,說母親懷胎七個多月,未知腹中是男是女,若是生下兄弟,取名金
虎,生了妹子,取名賽昭君。可憐人去話留,牢記在心。如今妾已懷胎十四個月
,不見腹中動彈,卻是為何?
王太守:常言瓜熟蒂落,總有一定時侯,怎麼勉強得來?夫人保重身子要緊,不必過於傷
懷。
(夫妻正說之間,耳聽譙樓已打二更,欲向那一旁草鋪上前去安寢。)
(姚夫人忽覺腹中有些疼痛,還不介意,漸漸一陣痛得緊似一陣,心中有些詫異
()
姚夫人:莫非要分娩了?
心 中:(便叫聲)老爺,如今妾身腹中十分疼痛得緊,想是要臨盆了。
王太守:(慌得王太守便叫)怎麼好?
王太守:(此刻又無穩婆服侍,只得跪在地下,祝告上蒼)保佑妻子分娩易生易長,大小
平安。
(正禱告間,只疼得夫人在草上亂滾,昏暈過去,一時人事不知。)
(只嚇得王太守面如土色,急急抱住夫人坐起,低叫)
王太守:夫人呀,當年分娩昭君,還有穩婆丫環使女在旁服侍,我在書房候信,並不吃驚
。如今落難煙墩,牀前服侍,倚靠何人?叫我怎不傷心!
(王太守正在歎息,只見夫人悠悠醒來,哼聲不止,面如白紙,雙眼微睜。)
(可憐此刻半夜三更,又無燈火,又無湯水,這也是好人出世遭困,不到十分苦
(境,不肯降生。)
(夫人正痛得難解難分,已聽得譙樓三鼓,早有天上皇母命眾仙女將快樂仙官送
(下凡塵,只聽姚夫人一聲大喊,娃娃已離產門。)
(可憐夫人一條綢褲鮮血染紅,半晌醒將轉來,娃娃生在草上,啼哭聲音甚是宏
(亮,王太守心始放下,默默答謝神明。)
(夫人急急起身,摸了一把剪刀,剪去臍帶,坐在草上,黑暗暗地也不知何方,
(姑將娃娃裹住,睡在草上,倚著身子。)
(可憐此刻湯水全無,只好定神養息。)
(過了一會,王太守低低問道)
王太守:是男是女?
(夫人聽說,在娃娃胯下一摸,只叫聲)
姚夫人:苦也!
王太守:(王太守急問)何故?
(未知夫人怎生對答,且聽下回分解。)
又 想:同享榮華。爹娘呀!你若是這等想,卻錯怪女兒了!可憐女兒連漢王也不曾見面
,就丟在冷宮受苦,爹娘哪裡得知呀!可恨奸賊毛延壽,害得奴家骨肉分離,奴
與你一天二地之恨,三江四海之仇。奸賊呀!除非奴家身死,一筆勾銷,不必提
起,奴在一日,仇記一日,就是你這奸賊的對頭星,奴不將你萬剮千刀,怎消奴
恨!
(正在長吁短歎,忽見孤燈裡面放起一朵大花,甚是光明,心中大喜道)
心 中:莫不是漢王回心轉意,要將奴家赦出冷宮?今晚有此喜兆,先來報信,也未可知
。燈花呀!若是奴家得見漢王,憂變為喜,奴家定將你供奉長生,早晚燒香謝你
。
(說著,癡呆呆地望著燈花。)
(哪知燈燄中本是一朵紅花花,忽平空一炸,炸出一個黑花來。)
(昭君陡然看見,大吃一驚,由不得大哭連聲,只叫)
昭 君:不好!奴是永無見漢王之日了,燈已現此怪兆,還有什麼指望?
(恨將起來,銀牙一挫,把燈吹滅了。)
昭 君:(黑□□地坐在那裡,哭一起,恨一起,說一起,想一起)奴只想漢王那夜三更
夢中相遇,拉著奴家,要與奴成鳳侶,說了許多溫存的話,問明奴的住處,許奴
定到越州召取進京。他滿口應承,誰知是一場好夢,奴還癡心苦守閨中,要嫁漢
王。漢王果有旨召奴,常言好事多磨折,奴進京來,未見漢王一面,無故貶入冷
宮。昭君呀,你要脫此難星,今生是再不想了。
(思罷,痛苦不止,且自慢表。)
(再言正宮這位林皇后,德性幽閒,寬洪大度,自漢王納了魯妃,不進正宮將有
(四個月,林後心內也生疑惑,不時差了嬪妃暗探消息。)
(前來報知正宮,只說天子新納越州王昭君為西宮妃子,日夜歡娛,寵幸無比。
()
(林後聞知,也不免暗恨於心,只錯認昭君霸佔西宮,罵一聲)
林 後:昏君,每日不理朝政,只迷戀西宮。全在酒色二字,怕只怕江山指日要敗了。
昭 君:(又恨一聲)西宮妖婢,迷惑天子,使天子不日日臨朝,冷了朝中許多文武。這
妖婢有日犯在哀家之手,且試試正宮的斬妃之劍可能容情。
(此乃林後不知魯妃一段緣由,錯怪昭君也,擱過一邊。)
(又談到漢天子久不臨朝,心中也有些愧對文武百官,那日沒奈何登殿設朝,兩
(班文武參拜,口稱萬歲,上面連叫平身。)
(眾文武齊呼萬萬歲,站起分班侍立。)
高叫一:(當殿官高叫一)有事出班啟奏,無事捲簾退班。
(話音未了,只見文班中閃出一位大臣,紫袍象笏,拜倒金階,口稱)
俯伏金:臣禮部掌院官,啟奏萬歲:今當科場大比之年,正我主取士得人,伏望欽點試官
,以重科選大典,請旨定奪。
(天子聞奏,就在龍案上,命內侍取過文房四寶,鋪下黃綾一幅,御筆欽點:
( 正主考官:太子太保內閣大學士軍機房行走兼吏)
(部尚書事務張文學。)
(副主考官:翰林院侍講學士兼禮部尚書事務唐仁杰。)
(左春坊庶吉中允兼國子監祭酒代理內務府校書處康春。)
(提調官:禮部右侍郎江正林。)
(監臨官:戶部左侍郎周岱。)
(御筆欽點已畢,發與掌院官。)
(掌院官領了旨意,退出朝門,寫起皇榜,佈告天下。)
(那些天下舉子一聞此信,無不紛紛進京,尋了客寓住下,只等三月初三頭三場
(,以及二場三場,各自用心作文,想占頭名。)
(三場已畢,各歸下處聽候揭榜佳音。)
(這位張大主考,專意衡文,不留情面,選來選去,遵了定例,中了三百六十名
(進士,其餘皆落孫山之外。)
(有名者在京等候五月殿試。)
(這一日,天子臨朝,一班進士金殿對策,一個個各逞珠璣,奪魁多士。)
(試策繳完,恭呈御覽,以定三甲名次。)
(好個聖明天子,也不看策命,擺了香案在金殿當中,將試策供在上面,離了龍
(墩,對天一跪三叩首,暗自祝告)
暗 自:孤若有福者,得安邦定國之臣;孤若無福者,得敗國亡家之子,好歹總由天意。
(祝畢站起,隨手在試策堆內先掣出三卷,以定狀元、榜眼、探花,又掣傳臚一
(卷,取定四卷,歸了龍位,命內侍打開彌封一看。)
(是何名姓,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回 坐孤燈思想漢天子 開科選取中劉狀元)
(詩曰:
( 陣陣朔風穿繡戶,紛紛瑞雪下樓前)
(紅爐炭火無心向,斜倚孤衾懶去眠。)
20**時間: 地點:
(話說姚夫人見老相公問他是男是女,他便向娃娃胯下一摸,叫聲)
姚夫人:苦也!
王 忠:(王忠便問)夫人,為甚叫苦?
姚夫人:又是一個女兒!
(王忠聽說,連盧歎息道)
王 忠:可憐王氏報仇無人了!
姚夫人:(夫人也道)你我夫妻指望這十幾個月生得一子,以接宗支,如今是枉費精神。
(王忠又怕夫人生氣,產後弄出別樣病來,又安慰一番道)
王 忠:且喜夫人分娩後身體康健,就感謝天地不盡了,是男是女,免生憂煩。
(說著到了天明,燒了些熱水,倒在盆內,代娃娃將身血污洗淨,用綢裙包好,
(交與夫人懷抱撫養。)
(正是光陰易過,二朝滿月,雖是一個女兒,卻見眉分八字,到是個貴相,未到
(三月,便會嬉笑,王忠夫妻一見,略解愁煩。)
(就依女兒的話,取名王娉,又叫賽昭君不提。)
(且言冷宮昭君,長把琵琶細彈,彈到淒涼處,珠淚紛紛。)
(日間悲苦,猶借琵琶消遣,到晚間孤單單對著一盞孤燈,十分淒涼。)
(無奈日長夜短,也是睡不著,只得冷冷清清坐在孤燈之下,暗想)
十 分:這般火熱天氣,池內荷花結影,蓬蓬蓮肉包心,奴想荷花好比奴家,如花失葉,
卻少夫君。且住,慈鴉反哺,能行大孝;羔羊跪乳,為救雙親,豈有生來之人,
反不思盡孝雙親麼?想父母也是在生奴家,他那裡得知女兒被禁冷宮,受的十分
苦楚,只道女兒是個負心之人,並不思召取父母進京,同享榮華。爹娘呀!你若
是這等想,卻錯怪女兒了!可憐女兒連漢王也不曾見面,就丟在冷宮受苦,爹娘
那裡得知呀!可恨奸賊毛延壽,害得奴家骨肉分離,奴與你一天二地之恨,三江
四海之仇。奸賊呀!除非奴家身死,一筆勾銷,不必提起,奴在一日,仇記一日
,就是你這奸賊的對頭星,奴不將你萬剮千刀,怎消奴恨!
(正在長吁短歎,忽見孤燈裡面放起一朵大花,甚是光明,心中大喜道)
心 中:莫不是漢王回心轉意,要將奴家赦出冷宮?今晚有此喜兆,先來報信,也未可知
。燈花呀!若是奴家得見漢王,憂變為喜,奴家定將你供奉長生,早晚燒香謝你
。
(說著,癡呆呆的望著燈花。)
(那知燈燄中本是一朵紅花,花忽平空一炸,炸出一個黑花來。)
(昭君陡然看見,大吃一驚,由不得大哭連聲,只叫)
昭 君:不好!奴是永無見漢王之日了,燈已現此怪兆,還有什麼指望?
(恨將起來,銀牙一挫,把燈吹滅了。)
昭 君:(黑魆魆的坐在那裡,哭一起,恨一起,說一起,想一起)奴只想漢王那夜三更
夢中相遇,拉著奴家,要與奴成鳳侶,說了許多溫存的話,問明奴的住處,許奴
定到越州召取進京,他滿口應承,誰知是一場好夢,奴還癡心苦守閨中,要嫁漢
王。漢王果有旨召奴,常言好事多磨折,奴進京來,未見漢王一面,無故貶入冷
宮。昭君呀,你要脫此難星,今生是再不想了。
(想罷,痛哭不止,且自慢表。)
(再言正宮這位林皇后,德性幽閒,寬洪大度,自漢王納了魯妃,不進正宮將有
(四個月,林後心內也生疑惑,不時差了嬪妃暗探消息。)
(前來報知正宮,只說天子新納越州王昭君為西宮妃子,日夜歡娛,寵幸無比。
()
(林後聞知,也不免暗恨於心,只錯認昭君霸佔西宮,罵一聲)
林 後:昏君,每日不理朝政,只迷戀西宮,全在酒色二字,怕只怕江山指日要敗了。
昭 君:(又恨一聲)西宮妖婢,迷惑天子,使天子不日日臨朝,冷了朝中許多文武。這
妖婢有日犯在哀家之手,且試試正宮的斬妃之劍可能容情。
(此乃林後不知魯妃一段原由,錯怪昭君也。)
(擱過一邊。)
(又談到漢天子久不臨朝,心中也有些愧對文武百官,那日沒奈何登殿設朝,兩
(班文武參拜,口稱萬歲,上面連叫平身,眾文武齊呼萬萬歲,站起分班侍立。
()
高叫一:(當殿官高叫一)有事出班啟奏,無事捲簾退班。
(話言未了,只見文班中閃出一位大臣,紫袍象笏,拜倒金階,口稱)
俯伏金:臣禮部掌院官,啟奏萬歲:『今當科場大比之年,正我主取士得人,伏望欽點試
官,以重科選大典,請旨定奪。』
(天子聞奏,就在龍案上,命內侍取過文房四寶,鋪下黃綾一幅,御筆欽點:正
(主考官:太子太保內閣大學士軍機房行走兼吏部尚書事務張文學。)
(副主考官:翰林院侍講學士兼禮部尚書事務唐仁杰。)
(左春坊庶吉中允兼國子監祭酒代理內務府校書處康春。)
(提調官:禮部右侍郎江正林。)
(監臨官:戶部左侍郎周岱。)
(御筆欽點已畢,發與掌院官。)
(掌院官領了旨意,退出朝門,寫起皇榜,佈告天下。)
(那些天下舉子一聞此信,無不紛紛進京,尋了客寓住下,只等三月初三頭場,
(以及二場三場,各自用心做文,想占頭名。)
(三場已畢,各歸下處聽候揭榜佳音。)
(這位張大主考,專意衡文,不留情面,選來選去,遵了定例,中了三百六十名
(進士,其餘皆落孫山之外。)
(有名者在京等候五月殿試。)
(這一日,無子臨朝,一班進士金殿對策,一個個各逞珠璣,奪魁多士。)
(試策繳完,恭呈御覽,以定三甲名次。)
(好個聖明天子 也不看策命,擺了香案在金殿當中,將試策供在上面,離了龍
(墩,對大一跪三叩首,暗自祝告)
暗 自:孤若有福者,得安邦定國之臣;孤若無福者,得敗國亡家之子,好歹總由天意。
(祝畢站起,隨手在試策堆內先掣出三卷,以定狀元、榜眼、探花,又掣傳臚一
(卷,取定四卷,歸了龍位,命內侍打開密封一看。)
(是何名姓,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一回 見西瓜吟詩散悶 踏夜月憶古傷情)
(詩曰:
( 羅扇輕搖兩淚垂,不知何日是佳期。)
(園中好景無心看,恨煞蝶媒影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