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  至  第九〇

81**時間: 地點:
    (此時鼓不鳴,鑼不響,儐相無顏,樂人減色。)
    (家人一場掃興,小姐咽了殘涎。)
    (談的談,笑的笑,詹兵部一發難為情了。)
    (晏、白兩個)
兩 個:方才小弟未來之時,老主意結了花燭,不怕這小畜生胡賴,然後小弟輩至,應一
    應故事,這是絕妙的了。
兵 部:小弟哪裏料著有這一道旨意,自以為瓮中之鱉了,故爾遲遲,不以為意。不知這
    道旨意霹然來的,想是被人走漏消息。
兩 個:(那家人在旁道)小人請晏爺時,見雲狀元急踏前來,忙忙的,想是入朝。
詹兵部:(詹兵部跌腳道)是了!是了!一定是這小畜生了。起初小水身後跟一個小廝,
    後邊不提防,被他溜去報知的。
詹兵部:(晏、白二人道)怎的詹翁作事這等不精細。
    (三人正在談話,懊悔之時,只見一角文書飛報軍情。)
    (看時卻是成都府來的,報稱青城山寇勢甚熾,速乞調選賢將,發兵剿滅,以安
    (地方等語。)
詹兵部:前日賊勢尚微,文斌尚然陷設,如今賊勢蔓延如此,恐不能蕩平,奈何奈何。
白左都:(白左都便接口道)司馬公,如今正可出一口惡氣了。
    (詹兵部忙問何計,白左都)
白左都:雲、水兩個小畜生,但知文事,舞弄毛錐而已,哪曉得韜略中槍刀的武備。明日
    司馬早朝,奏過聖上,言賊勢甚是猖狂,宜選賢能授職,蕩平安輯等事。聖上必
    然問起何人可將,那時待小弟保奏雲劍文武兼才,可專其任;家宰公就保奏水湄
    謀智有余,可參軍機。那白面書生豈知兵事?管教他雙雙頭頸,付於賊人之手,
    豈非一網打盡了!
白左都:(詹、晏二人拍手大贊道)好計好計!
白左都:還有一說:倘他僥倖成功,也不可不慮。請預先覓一個刺客,假作投軍,乘機殺
    了二人,尤為干淨。如此計策,便將章老兒兩個女兒多做了望門寡。你我三人惡
    氣都出盡了。此所謂借刀殺人,絕不費力。
    (商議已定,各自回衙,專待明早上疏,不題。)
    
    
82**時間: 地點:
    (卻說水狀元隨旨入朝,見雲狀元也在朝房,方知旨意有來由也。)
    (司禮監回復天子,天子即命召二卿內殿對事。)
    (二人即忙進了內殿,拜謝已畢,天子就問詹兵部招贅之故,水湄備述其事。)
天 子:(天子笑說道)晏、白二卿以不才之子妄欲求婚,詹卿以不揚之女妄欲逼贅,可
    謂千古奇聞,此皆朕之過也。
二狀元:(二狀元忙跪謝道)此繫臣等之事,陛下何過之有?
天 子:朕實不知二卿尚未納室,前日章卿欲以二女配嫁二卿,朕方知之,並欲朕主其事
    ,朕已面許。因兩日奏疏紛煩,未遑與二卿說知,以至水卿今日又遭此窘,非朕
    過而何?今特以此意曉卿,卿其擇吉以娶可也。
    (二狀元相顧失驚,上前奏道)
二狀元:蒙陛下垂念微臣,欲以章太僕二女配臣,二臣誠出望外。然臣等已實聘相氏女矣
    ,今若又奉陛下之命,將來置相女於何地?況臣等聞太僕祇有一女,已嫁於人。
    今忽稱有二女,其中暖昧之情,是難猜度。伏惟陛下鑒察。
天 子:卿等聘定相氏之女,朝中誠無人知。理難再娶,但朕已面許章卿,將來亦置二女
    於何地?況章卿定有二女,所以晏、白二卿為二子求婚於前,章卿亦為二女求配
    於後,又何曖昧?又何猜度?料章卿必不於朕前作誑語也,二卿如此疑猜不信,
    朕當同二卿臨章卿家,引二女一見,何如?
二狀元:(二人忙謝)不敢。
    (早已傳旨,擺列鑾輿,天子登駕,幸太僕家。)
    (太僕聞知,遠遠忙排香案,迎接鑾輿。)
    (文小姐聞知駕幸,預曉得為婚事而來,與章小姐說知,即忙妝扮起來:裙拖湘
    (水,髻挽巫山,環珮鏗鏘,帶裳搖曳。)
    (真正如天仙彩女一般,等候天子一到,早已同了夫人山呼拜見。)
    (拜畢,即便轉身入內。)
    (二狀元偷眼一看,雖不十分細看。)
    (然而綽約儀容、驚鴻遊龍之態已隱躍於目前矣。)
    (前日相氏之女只見其兄,猶且情不自持,況今章氏之女親見其面,豈能無動人
    (乎?天子見二女豐姿絕世,顧謂二狀元道)
天 子:二卿見否?前以為一女有婿,今則雙女無夫,章卿豈誑語乎?
二狀元:(便喚太僕近前說道)朕以卿前日之言面諭二卿,而二卿謂卿家一女,已適於人
    。今有二女,中多曖昧,卿且細辨,以釋其疑。
太 僕:臣有一婿,乃假婿也;臣有一女,乃義女也。假婿、義女,在或有或無之間耳。
    今已還鄉,如雲歸岫,如石投海矣。假使二狀元與臣女合巹之期,少不得假婿、
    義女出見一面,又何曖昧之有乎?如他日有別出之情,不合所言,願甘伏罪。
天 子:(天子又對二狀元道)卿謂何如?
太 僕:(二臣又對道)陛下洪恩,老太僕盛意,非不感佩。但臣實聘相氏之女,亦非誑
    語。
    (因備細奏道舉唱和詩及吉日行聘之禮,俱陳於聖前。)
天 子:(天子又對太僕道)如此奈何?欲以卿女為正,則彼已先定相女;欲以相女為正
    ,則卿女又有礙矣!卿與二女細商可也。
    (太僕謝恩進內,忙出來奏道)
太 僕:臣問二女,二女說道:『情願先娶相女,後娶臣女,願讓相女為正,臣女為妾。
    』
天 子:(又將袖中兩本詩稿呈上御前道)臣恐二狀元疑二女無才,今將詩稿進呈御覽。
    (聖上一看,只見一本上寫「章湘霞」,一本上寫「章湘蘭」。)
    (略看一、二首,大贊,對二狀元道)
聖 上:二卿非二女不足以為婦,二女非二卿不足以為夫,二卿今當首肯矣!
    (兩個狀元相對猶豫不決,天子)
天 子:二卿疑詩稿非二女所作麼?朕當出題面試,令卿四人唱和,即當玉鏡臺之下可也
    。
    (於是天子舉筆親書:雲劍題曰「藏霞」,寓意娶湘霞也;水湄題曰「採蘭」,
    (寓意娶湘蘭也;湘霞題曰「迎雲」,寓意配雲劍也;湘蘭題曰「止水」,寓意
    (配水湄也,俱限成字韻。)
    (雲、水二人見天子命題限韻,此時亦無可奈何,不得不從了。)
    (不一時,只見四人之詩一齊俱呈御覽。)
    (雲狀元《藏霞》詩云:
    (  聖世祥開起赤城,飛來一片伴雲生。)
    (小臣意外承天賜,金屋收藏奏九成。)
    (文小姐《迎雲》詩云:
    (  卿雲爛熳鳳城生,欲與飛霞聞麗明。)
    (兩意相迎天散彩,賡歆喜紅一時成。)
    (水狀元《採蘭》詩云:
    (  幽谷香從王者生,同心藉爾得機成。)
    (採來欲作衣間佩,操裏聲諧謝聖明。)
    (章小姐《止水》詩云:
    (  千頃汪汪波獨清,遊魚得爾自關情。)
    (東西且莫流無定,帝命填橋好事成。)
    (天子看四詩已畢,逐一嘉賞道)
天 子:四作各有關情之處,而又不失應制之體,真朕世之祥麟瑞鳳也,朕豈可不和一首
    以誌喜越之盛乎?
    (各將四人贊一句云:
    (  五色魚鱗繞帝城,一天霞彩遠相迎。)
    (水光遙與雲華映,氣結芝蘭教道成。)
    (是日,才子佳人唱和風流,天子亦為之動情)
天 子:結褵之後,朕當召卿夫婦登殿,賜宴唱和,以見佳人才子相得益彰之盛事也!
    (太僕並二狀元俱各謝恩。)
    (太僕欲命二女謝恩,天子)
天 子:夫婦,人道之始。今既兩相締結,俟於歸之後,同二卿謝恩可也。
    (說罷,即便擺駕還宮。)
    (正是:
    (  一波未定,一波復起。)
    (天子愛才,文章有喜。)
    (此後有分教:兩個佳人,變作六個;六個佳人,合成兩個。)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四回 三軍奏凱方表是男兒 一疏朝天始成為俠烈)
    (詞曰:
    (  昔年曾贈張華劍,今日故人重得見。)
    (峨嵋一旦整峨嵋,虎面由來非虎面。)
    (凱歌聲裏人歡忙,草莽臣登天子殿。)
    (封章一上九重知,害正權奸多遠竄。)
    (右調《玉樓春》)
    
    
83**時間: 地點:
    (話說天子回朝,二臣謝恩歸院。)
雲狀元:(雲狀元對水狀元道)弟以為太僕二女即文氏、石氏之化身,假婿是石霞文,則
    二女必是文小姐無疑矣。弟初時訂交石霞文,以為才子之難得,僅得一見,而不
    意又遇吾兄,始信才不限定。然霞文始終易轍,兄則經久同心,則霞文之才,才
    中之賊;而吾兄之才,才中之仙也。雖有才而欲全其才,究竟是難的了。初時約
    婚文小姐,以為佳人不易有,僅得一逢;而不意又有相氏之妹。既得相氏之妹,
    忽而又得太僕之女,始信佳人原非無雙定。可惜文小姐失身改弦,不得於二女同
    舉齊眉之案,此心反忽忽欲動耳。
水狀元:兄雲假婿義女,太僕言已歸鄉,日後也還要相會。但石兄既去,其妹豈有尚在此
    之理耶?承聖天子眷眷於你我二人,太僕又拒絕他人,而堅欲相配,此意又十分
    執拗不得。弟亦可惜石氏之妹,才殊不凡,而忽有不成婚之說,遂使閨中少一唱
    和之友,亦為恨事。然弟與兄天涯異處,而聚首一堂,今已作相氏之姻婭,而復
    成章女之姨親,亦天之巧於成就,不欲才子佳人天各一方也。但天子猶欲鳴雁之
    後登殿謝恩,尚有一番酬唱。弟與兄當整備詩料,不可使二女反奪詩人一席,方
    為妙耳!
    (雲狀元亦笑而然之。)
    
    
84**時間: 地點:
    (自此兩人朝夕吟詠,以待成婚不題。)
    
    
85**時間: 地點:
    (且說詹兵部,專等早朝,即將青城山寇熾之事奏知天子。)
天 子:(天子懮形於色)此寇為害多年,屢屢騷動不寧。邇年以來,損兵折將,毫無功
    績。不謂日前又如此告急,怎得一個智勇兼全之將,一舉殄滅此囚,朕心方快耳
    。
天 子:(話猶未畢,只見白左都上前奏道)連年不能滅寇者,以舉荐非其人也。臣聞有
    文事者必有武備,伏見狀元雲劍,少年歷練,智謀有余,使之討賊立功,必能一
    月三捷。況古之羊祜、杜預,以書生樹建偉績,劍誠今之祜、預也。惟陛下推轂
    任之,則四川可平矣。
天 子:劍乃白面書生,焉知兵事,卿欲挾仇中傷耶?
    (左都驚得面如土色。)
左 都:(只見雲狀元上前奏道)公爾忘私,君爾忘身,國爾忘家,事不避難,臣之職也
    。況班定遠投筆封侯,司馬卿檄定巴蜀,不遇盤根錯節,無以別利器。昔虞詡、
    張綱曾為梁竇中傷,欲置其命於賊人之手,而甯季、張嬰束手就縛,欲害二字而
    反使名流後世。願陛下託臣以討賊之職,授臣以專閫之司,賜臣得以便宜行事,
    勿使權倖於中阻撓,不一月而賊可平矣。雖白虎如之荐舉,不出於至誠公心,而
    臣自料可當其職也。
天 子:(天子大喜道)不料卿如此膽略,朕復何懮?
    (即令帶兵部尚書征川大將軍印。)
左 都:(卻又見晏吏部上前啟奏道)臣聞將在乎謀,不恃乎勇,然一人之謀有限,必須
    參贊而成。伏見狀元水湄與雲劍才智相若,且交契異常,使之參謀帷幄,必能同
    心共濟,惟陛下察焉。
左 都:(奏未畢,只見水狀元即忙答道)此是一網打盡之計,欲使臣二人委命於賊也。
    然柳渾書生,張延賞不能及之,況一隅之賊,勢如冰山,臣願與劍同事,殄滅此
    寇,以圖報效於陛下也。
    (天子聞言一發大悅,即命水狀元帶兵部左侍郎征川參軍印。)
    (天子親撥三千羽林軍,武庫中鎧甲器械,俱極鮮明。)
    (又調兩員掛印總兵為先鋒,帶領七千人馬。)
    (又賜上方劍、空頭敕,便宜行事,賜了三杯御酒,徑往四川進發。)
    (卻於路上招募智能之士,來者紛紛,不計其數。)
    (忽一日,有兩個投募的人來投參軍麾下。)
    (參軍問他姓名、來歷,一味扭捏支吾。)
    (參軍大疑,問他鄉貫,卻不思量著竟說洛陽人氏。)
天 子:(參軍想道)既是洛陽人,便與雲年兄同鄉了,怎麼倒投我這裡來?不免將他送
    往雲年兄那裡去。
    (登時即將二人送在雲狀元麾下。)
    (二人見了雲狀元,低頭不語。)
    (狀元叫他抬頭,原來是認得的。)
    (你道是哪個?卻是做篾片的符良星、尤其顯。)
    (他因費了白公子二百金,公子惱了,將他逐出不用。)
    (無處安身,即便去學了些拳法,一路騙人。)
    (漸漸裡杜撰些槍棒的架子,直流到京都。)
    
    
86**時間: 地點:
    (那日正在街上打一陣流星錘,舞一陣槍棒,恰恰撞著詹兵部經過。)
    (忙收不迭,卻被兵部捉回衙門去。)
    (兵部意中,原要尋個刺客,見他兩個能言快語,又且會使槍棒,問起時,恰與
    (雲狀元有些關礙,兵部便將行刺之說托他。)
    (他兩個一力擔當,兵部賞賜二人些東西,事成之日,又許重用。)
    (故此一路趕來投募。)
    (惟恐雲狀元認得,卻投水參軍。)
    (不料參軍竟送到雲狀元處。)
    (狀元一見,就認得了他,兜頭一喝道)
狀 元:你兩個莫非又是白公子差來行暗算的麼?
    (兩個見了雲狀元,心中已慌,又被一喝,說破心中之事,一發滿面如霜,磕頭
    (如搗蒜)
兩 個:小人等聞老爺征川,招募奇才,不自量力,竟來應募,何敢暗算。
雲狀元:昔日以青城山之寇,借題害我。今日必定因青城山之寇乘機害我了。不然,既是
    有才,何不投我而投參軍?
    (叫左右綁去砍了。)
    (只見兩旁走出四個劊子手來,登時將二人綁了。)
    (兩個嚇得魂不附體,喊道)
兩 個:此非小人要來投死,乃詹兵部要我來行刺也。
    (雲狀元便勒了口詞,大驚道)
雲狀元:賊未見面,幾致喪軀,幸得天敗其黨,意外泄露。
    (即忙差人報知參軍,即將募士旗收了,把兩人囚在車中,待得勝後奏知天子,
    (定罪取決。)
    (兵馬行不多時,到了四川地方。)
    (虎面大王預先差人打探,早已探知兵馬到了。)
    (問起軍中主將是誰?說是姓雲,又是洛陽人氏,心中疑道)
心 中:難道是鍔穎兄?論起來,他不過由進士出身,怎麼到得武職地位?難道又有人借
    此陷他麼?
    (再差一名嘍羅打探,恰好官兵已到,早被人捉了進去。)
雲狀元:(雲狀元將好言騙那嘍羅道)你山中有多少人馬、糧草?前日文總兵,怎麼輸了
    ?如今可還在麼?
心 中:(嘍羅一一答道)山中不比往年單弱,兵馬共有四、五萬,糧草堆積如山,將士
    如虎。單是我大王向欲投順,因無門路,朝廷但思剿滅,不務撫綏,哪裏能夠征
    得服?就是文總兵,智勇兼全,究竟落了大王之計。他如今也倒好,安安靜靜坐
    在山寨裏,倒免了奸臣陷害哩。說話已完,悉聽將軍老爺發落。
    (雲狀元方知賊勢浩大,難以力爭,更曉得文總兵尚存之信。)
    (即便叫人將酒飯與他吃,一面請水參軍商議軍務。)
    (水參軍到時,雲狀元即將嘍羅之言細述,便道)
雲狀元:此賊既有歸順之心,明日小弟不免親往慰撫一番,免得勞思費糧,倒是美事。況
    且天子許我便宜行事的,兄以為何如?
水狀元:此計誠妙。但兄是軍中主將,一去便無人坐鎮了。小弟憑三寸之舌,仗兄之威令
    ,一往諭之,看彼意思誠否,兼窺其地利形勢何如?
雲狀元:兄若肯往,事必濟矣。但入虎穴之中,須相機行事,審勢發言,不失之卑,不失
    之亢,方可望事之濟耳。
水狀元:謹領尊命。
    (到了次日,備了些彩緞花紅美酒,帶了幾道空頭敕命,身邊跟了兩員驍將,幾
    (個健卒,發了三聲炮響。)
    (所獲那個嘍羅,逐一指點許多路徑,具說文總兵所敗之地。)
    (早已有伏路軍士報知大王。)
    (大王即便披掛下山,迎接進了洞中。)
    (八員將佐並七十二洞頭目雄雄糾糾排列兩旁。)
    (狀元與大王施禮已畢,水狀元)
水狀元:吾聞將軍霸佔此山,擾動蜀地,因朝廷無心撫緝,致使將軍不能革心革面。今下
    官特奉兵部尚書征川將軍之命,前來招撫將軍,其速諭所屬頭領將卒,歸順天朝
    ,不失封侯之位,去邪從正,身名兩全。倘恃頑不順,將來玉石俱焚,噬臍無及
    矣。惟將軍圖之。
    (虎面大王尚未及開言,只見八員將佐並許多頭領俱擾擾嚷嚷起來)
虎面大:既然朝廷有招撫之命,怎麼詔書也沒有?奉了什麼鳥將軍的命要來招安,分明要
    騙我等去坑殺了。大王不要聽他說話,不如把他殺了,忙領兵去與那鳥將軍廝殺
    。
虎面大:(虎面大王大怒道)天朝大人在上,爾等怎敢羅唣?且兩國相征,不斬來使,我
    等草据一方,安敢發此胡言?即不願投順,也須好好送回才是。
    (眾人聽見虎面大王一番說話,方才住口。)
水狀元:水某忝中今科狀元,今奉王命,來征不庭。因憐爾等不服王化,弄兵潢池,故爾
    奉敕來此慰撫汝等。汝等尚然如此桀驁,吾水某堂堂七尺,豈畏死之人哉?無詔
    旨者,緣邇年當道之臣,惟謂爾等頑慢不恭,宜剿不宜撫,所以出師之日未敢據
    請。今聞爾等投誠有志,特與征川將軍相議而來,蒙聖明許我二臣便宜行事,所
    帶空頭敕銜,填注爾等應授大小官職,回朝即受實銜。爾等不思改悔,反欲加害
    使臣,某視死如歸,豈畏爾等而鉗口結舌耶?
虎面大:(虎面大王忙謝罪道)某等不知禮義,恣行有日,得罪狀元。今狀元開某等自新
    之路,誠某等更生之年也,敢不奉命。
    (因命取花紅美酒分賞頭領。)
虎面大:(諸頭領即把花紅扯碎,美酒傾潑在地,各走開了,大嚷道)山寨好不快活,倒
    去受人鉗制。大王要降自降,我等情願廝殺。
大 王:(大王對水狀元道)人雄非不欲待罪轅門,奈這些悍夫藐視王法,事不諧矣。請
    狀元速速回寨,恐有變心,禍生不測。
    (即自己披掛上馬,送下山來,也逐一指點路徑,直送出八里崗口。)
    (水狀元去遠,大王忙撥轉馬頭,叫道)
大 王:尚有一言相問。
    (狀元又轉,忙問)
狀 元:將軍尚有何言?
大 王:請問天朝中軍主將姓雲,乞將尊諱並號及籍貫示知。
    (水狀元即將雲狀元始終說了。)
大 王:(大王大驚道)此吾故人也!
大 王:(忙將自己姓名說知,便附耳低言道)如此行計,方可剿除。
    (水狀元領計而別。)
    (大王歸寨,聚集諸將道)
大 王:爾等何魯莽之甚也!一個狀元也是上天星宿,就要殺他。倘天降禍災,如之奈何
    ?我亦非真要就撫,也不過誘他。將驕卒惰,一舉而擒之耳。
狀 元:(諸頭領都大喜道)我等不過一勇之夫,安知大王深謀遠慮也。
    (大王便調撥七十二洞兵將,俱要明日下山大戰一場,使官軍不敢正視。)
    (於是諸部將領頭目都去收拾兵器。)
    (次日,果然都下山了,山上不留一個。)
    (大王與峨嵋說知計策,峨嵋因天朝來將一水一雲,想著當年烏雲大水,暗暗稱
    (奇。)
    
    
87**時間: 地點:
    (卻說青城山向來止通一路,虎面大王上了山後,便於山後另開兩路,兵馬出進
    (,只有賊營曉得,官軍並不得知的,所以出沒不常,無從窺測。)
    (只是他原是正人,不過避禍隱跡於此,怎肯終身陷於不義?今見水狀元來招安
    (,心中不勝之喜,怎當這些黨類不肯同心,無可奈何,惟恐害了水狀元,所以
    (自送下山。)
    (一聞了雲狀元為主將,心中尤是大快,即將計策授知,叫他外邊作備敵計,別
    (將精兵從山後抄殺入來,佔住此山,放起火來。)
    (又將多兵埋伏歸山之路,以便內外夾攻。)
    (故於此時將合山兵馬都要下山,不許留一個在山上,單留文總兵,已囑咐他引
    (路,單等行計。)
    (那水狀元回營,將萬頎公之意一一說知。)
雲狀元:(雲狀元大喜道)不料吾之故人卻原來在此間遁跡。今日天賜成功,正你我二人
    立名之日,即萬兄出身之始也。
    (次日,雲狀元領了二千人馬出陣廝殺。)
    (只見那邊賊營出馬果然是萬頎公。)
    (兩邊各自會意,戰了數十合,不分勝負,各自收軍。)
    
    
88**時間: 地點:
    (且說水狀元領了五千人馬,照了萬頎公之言,一路行去。)
    (只見一個老人在那裡招手,水狀元初以為神,隨他進去,細叩,方知是文總兵
    (。)
    (因前日匆匆即去,不及相見,今番歡喜不消說了。)
    (到了青城山上,真正沒有一人,便將各洞放起火來,四下裡都有伏兵。)
    (八員將正在出陣與雲狀元先鋒交戰,忽有嘍羅報道)
雲狀元:大王不好了!山上火焰焰、赤蓬蓬,想是失火了。
    (諸洞頭領回頭一看,果然見紅火燒空,黑煙迷路,都無心戀戰,奔走八里崗去
    (。)
    (雲狀元催動兵馬一路趕殺進去,直到山前。)
    (只見山上人馬如雲,要上山時,山上木石亂滾下來,許多將領沒奈何,只得望
    (一條小路逃走。)
    (正走之間,一聲炮響,左右兩彪人馬殺將出來。)
    (這裡殺進去,虎面、峨嵋從中殺起來,殺得八員大將俱作無頭之鬼,七十二個
    (頭目盡為斷頸之魂。)
    (其余殺不盡的都投順了。)
    (正是:
    (  佔住名山已有年,洞中另有一壺天。)
    (早知要作刀頭鬼,何似投誠識聖顏。)
    (水狀元將諸洞寨柵盡皆燒毀,惟虎面、峨嵋住所不即燒壞。)
    (兩個大王即時去了戎衣,歸命拜服。)
    (雲狀元讓功於參軍,參軍又讓功於主將。)
    (即時攙起頎公,雲狀元敘了契闊之情,並拜見總兵。)
    (總兵見雲生少年登第,而且建立大功,不勝稱美。)
    
    
89**時間: 地點:
    (此時正匆忙之際,總兵不暇問及家事,雲狀元亦無暇談及。)
    (即將空頭敕,賜萬生總兵職銜,到朝再憑聖意,論功行賞。)
    (倏忽之間,將一座青城山有名大寇一旦掃滅,蜀人無不感悅。)
    (班師之日,焚香送出蜀界。)
    (正是鞭敲金鐙,人唱凱歌,好不興頭。)
    (於路,文總兵微問家中之事,雲生也不明言,微露其意,總兵懷疑不決。)
    
    
90**時間: 地點:
    (且說捷書到了兵部,兵部只得上聞天子。)
    (天子大喜,反賞晏、白二人荐賢之功。)
    (到京之日,天子親排鑾駕出迎,真正榮耀無比。)
    (雲、水二狀元即動了一疏,疏中言萬頎公投順之誠、剿滅之計。)
    (龍顏大悅,即實授兩廣總兵之職,峨嵋封為二品夫人。)
    (宣上殿來,山呼已畢,天子)
天 子:卿家何處?為何事陷入賊營?一一奏知。
    (萬頎公袖中忙出一疏,上呈御覽。)
    (天子細看,只見疏上寫道:
    (  草莽臣萬人雄同妻雷氏,誠惶誠恐稽首頓首具疏:為被陷逃禍,至今負罪
    (不義,懇除奸佞,培植忠良,以維國本事。)
    (臣本教授萬送之子,清白傳家,詩書遺後。)
    (從未嘗有不義之心、無恥之念,以自外於王化者也。)
    (只因昔年臣友雲劍,即今征川將軍,家傳寶劍一口,偶爾玩賞,遂露奸臣白虎
    (如之子白賁之目。)
    (百計要求,千方劫奪,不遂其願。)
    (聽遊手狡猾小人符良星、尤其顯之計,以潑天無妄之禍加守正有志之人。)
    (時賁父官勢熏天,炙手可熱。)
    (臣虞劍蹈不測之禍,履莫大之災,勸劍避跡他方,潛身外地。)
    (不謂賁捕風而風已無聲,捉影而影已無跡,遂欲株連蔓引,遷怒於臣。)
    (臣思九天萬里,呼吁無門,遂爾逃遁蠶叢,隱身林莽。)
    (誠不思劍有塞翁失馬之福,而臣亦有天日重見之歡也。)
    (至於總兵文斌,忠節貫天,精誠格地,非智勇不及而遭此,皆權奸暗算,以至
    (被殃。)
    (兵部尚書詹權,惡比豺狼,凶同猊獍。)
    (始也授以疲兵羸卒,而兼有易子折骸之傷。)
    (既而撓以惡侄參軍,而不無憤比輿尸之辱。)
    (然而蘇武之節無愧於前,洪皓之守媲美於後,千秋所重,萬古同欽。)
    (而權奸之遺害忠貞,真堪發指。)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