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一  至  第八九〇

881**時間: 地點:
    (卻說魏延在本寨中,夜作一夢,夢見頭上忽生二角,醒來甚是疑異。)
    (次日,行軍司馬趙直至,延請入問曰)
魏 延:久知足下深明易理,吾夜夢頭生二角,不知主何吉凶?煩足下為我決之。
魏 延:(趙直想了半晌)此大吉之兆。麒麟頭上有角,蒼龍頭上有角,乃變化飛騰之象
    也。
魏 延:(喜曰)如應公言,當有重謝!
    (直辭去,行不數里,正遇尚書費褘。)
    (褘問何來。)
費 褘:(直曰)適至魏文長營中,文長夢頭生角,令我決其吉凶。此本非吉兆,但恐直
    言見怪,因以麒麟蒼龍解之。
費 褘:足下何以知非吉兆?
魏 延:(直曰)角之字形乃刀下用也。今頭上有角,其凶甚矣。
費 褘:君且勿洩漏。
    (直別去。)
    (至魏延寨中,屏退左右)
費 褘:昨夜三更,丞相已辭世矣。臨終再三囑付,令將軍斷後以當司馬懿,緩緩而退,
    不可發喪。今兵符在此,便可起兵。
魏 延:何人代理丞相之大事?
費 褘:丞相一應大事,盡託與楊儀﹔用兵密法,皆授與姜伯約。此兵符乃楊儀之令也。
魏 延:丞相雖亡,吾今尚在。楊儀不過一長史,安能當此大任?他只宜扶柩入川安葬。
    我自率大兵攻司馬懿,務要成功。豈可因丞相一人而廢國家大事耶?
費 褘:丞相遺令,教且暫退,不可有違。
魏 延:丞相當時若依我計,取長安久矣!吾今官任前將軍,征西大將軍南鄭侯,安肯與
    長史斷後!
費 褘:將軍之言雖是,然不可輕動,令敵人恥笑。待吾往見楊儀,以利害說之,令彼將
    兵權讓與將軍,何如?
    (延依其言。)
    (褘辭延出營,急到大寨見楊儀,具述魏延之語。)
楊 儀:丞相臨終,曾密囑我曰:『魏延必有異志。』今我以兵符往,實欲探其心耳。今
    果應丞相之言。吾自令伯約斷後可也。
    (於是楊儀領兵扶柩先行,令姜維斷後﹔依孔明遺令,徐徐而退。)
    (魏延在寨中,不見費褘來回覆,心中疑惑,乃令馬岱引十數騎往探消息。)
魏 延:(回報曰)後軍乃姜維總督,前軍大半退入谷中去了。
魏 延:(怒曰)豎儒安敢欺我!我必殺之!
費 褘:(因顧謂岱曰)君肯相助否?
馬 岱:某亦素恨楊儀,今願助將軍攻之。
    (延大喜,即拔寨引本部兵望南而行。)
    
    
882**時間: 地點:
    (卻說引軍至五丈原看時,不見一人,急回報司馬懿曰)
夏侯霸:蜀兵已退盡矣。
一 人:(懿跌足曰)孔明真死矣!可速追之!
夏侯霸:都督不可輕追。當令偏將先往。
司馬懿:此番須吾自行。
    (遂引兵同二子,一齊殺奔五丈原來﹔吶喊搖旗,殺入蜀寨時,果無一人。)
一 人:(懿顧二子曰)汝急催兵趕來,吾先引軍前進。
    (於是司馬師、司馬昭在後催軍﹔懿自引軍當先,追到山腳下,望見蜀兵不遠,
    (乃奮力追趕。)
    
    
883**時間: 地點:
    (忽然山後一聲炮響,喊聲大震。)
    (只見蜀兵俱回旗返鼓,樹影中飄出中軍大旗,一行大字曰)
上 書: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
    (懿大驚失色。)
    (定睛看時,只見軍中數十員上將,擁出一輛四輪車來﹔車上端坐孔明,綸巾羽
    (扇,鶴氅皂絛。)
司馬懿:(驚曰)孔明尚在,吾輕入重地,墮其計矣!
    (急勒回馬便走。)
姜 維:(背後大叫)賊將休走!你中了我丞相之計也!
    (魏兵魂飛魄散,棄甲丟盔,拋戈撇戟,各逃性命,自相踐踏,死者無數。)
    (奔走了五十餘里,背後兩員魏將趕上,扯住馬嚼環叫曰)
司馬懿:都督勿驚。
姜 維:(懿用手摸頭曰)我有頭否?
二 將:都督休怕,蜀兵去遠了。
    (懿喘息半晌,神色方定﹔睜目視之,乃夏侯霸、夏侯惠也﹔乃徐徐按轡,與二
    (將尋小路奔歸本寨,使眾將引兵四散哨探。)
二 將:(過了兩日,鄉民奔告曰)蜀兵退入谷中之時,哀聲震地,軍中揚起白旗。孔明
    果然死了,止留姜維引一千兵斷後。前日車上之孔明,乃木人也。
司馬懿: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
二 將:(因此蜀中人諺曰)死諸葛能走生仲達。
    (司馬懿知孔明死信已確,乃復引兵追趕。)
    (行到赤岸坡,見蜀兵已去遠,乃引還,顧謂眾將曰)
司馬懿:孔明已死,我等皆高枕無憂矣。
    (遂班師回。)
    (一路見孔明安營下寨之處,前後左右,整整有法)
司馬懿:此天下奇才也!
    (於是引兵回長安,分調眾將,各守隘口。)
    (懿自回洛陽面君去了。)
    
    
884**時間: 地點:
    (卻說楊儀、姜維排列陣勢,緩緩退入棧閣道口,然後更衣發喪,揚幡舉哀。)
    (蜀軍皆撞跌而哭,至有哭死者。)
    (蜀兵前隊,正回到棧閣道口,忽見前面火光沖天,喊聲震地,一彪軍攔路。)
    (眾將大驚,急報楊儀。)
    (正是:已見魏營諸將去,不知蜀地甚兵來。)
    (未知來者何處軍馬,且看下文分解。)
    (第一百五回 武侯預伏錦囊計 魏主拆取承露盤)
    
    
885**時間: 地點:
    (卻說楊儀聞報前路有兵攔截,忙令人哨探。)
    (回報說魏延燒絕棧道,引兵攔路。)
楊 儀:(驚曰)丞相在日,料此人久後必反,誰想今日果然如此。今斷吾歸路,當復如
    何?
費 褘:此人必先捏奏天子,誣吾等造反,故燒絕棧道,阻遏歸路。吾等亦當表奏天子,
    陳魏延反情,然後圖之。
姜 維:此間有一小徑,名槎山﹔雖崎嶇險峻,可以抄出棧道之後。一面寫表奏聞天子,
    一面將人馬望槎山小道進發。
    
    
886**時間: 地點:
    (且說後主在成都,寢食不安,動止不寧﹔夜作一夢,夢見成都錦屏山崩倒﹔遂
    (驚覺,坐而待旦,聚集文武,入朝圓夢。)
譙 周:臣昨夜仰觀天文,見一星,赤色,光芒有角,自東北落於西南,主丞相有大凶之
    事。今陛下夢山崩,正應此兆。
    (後主愈加驚怖。)
    (忽報李福到,後主急召入問之。)
    (福頓首泣奏丞相已亡﹔將丞相臨終言語,細述一遍。)
後 主:(聞言大哭曰)天喪我也!
    (哭倒於龍床之上。)
    (侍臣扶入後宮。)
    (吳太后聞之,亦放聲大哭不已。)
    (多官無不哀慟,百姓人人涕泣。)
    (後主連日傷感,不能設朝。)
    (忽報魏延表奏楊儀造反,群臣大駭,入宮啟奏後主。)
    (時吳太后亦在宮中。)
    (後主聞奏大驚,命近臣讀魏延表。)
    (其略曰:
    (    征西大將軍南鄭侯臣魏延,誠惶誠恐,頓首上言:楊儀自總兵權,率
    (眾造反,劫丞相靈柩,欲引敵人入境。)
    (臣先燒絕棧道,以兵守禦。)
    (謹此奏聞。)
後 主:(讀畢)魏延乃勇將,足可拒楊儀等眾,何故燒絕棧道?
太 后:(吳)嘗聞先帝有言,孔明識魏延腦後有反骨,每欲斬之﹔因憐其勇,故姑留用
    。今彼奏楊儀等造反,未可輕信。楊儀乃文人,丞相委以長史之任,必其人可用
    。今日若聽此一面之詞,楊儀等必投魏矣。此事當深慮遠議,不可造次。
    (眾官正商議間,忽報長史楊儀,有緊急表到。)
    (近臣拆表讀曰:
    (    長史綏軍將軍臣楊儀,誠惶誠恐,頓首謹表:丞相臨終,將大事委於
    (臣,照依舊制,不敢變更,使魏延斷後,姜維次之。)
    (今魏延不遵丞相遺語,自提本部人馬,先入漢中,放火燒斷棧道,劫丞相靈車
    (,謀為不軌。)
    (變起倉卒,謹飛章奏聞。)
太 后:(聽畢)卿等所見若何?
蔣 琬:以臣愚見,楊儀為人,雖稟性過急,不能容物﹔至於籌度糧草,參贊軍機,與丞
    相辦事多時,今丞相臨終,委以大事,決非背反之人。魏延平日恃功務高,人皆
    下之。儀獨不假借,延心懷恨。今見儀總兵,心中不服,故燒棧道,斷其歸路,
    又誣奏而圖陷害。臣願將全家良賤,保楊儀不反﹔實不敢保魏延。
太 后:(董允亦奏曰)魏延自恃功高,常有不平之心,口出怨言。向所以不即反者,懼
    丞相耳。今丞相新亡,乘機作亂,勢所必然。若楊儀才幹敏達,為丞相所任用,
    必不背反。
後 主:若魏延果反,當用何策禦之?
蔣 琬:丞相素疑此人,必有遺計授與楊儀。若儀無恃,安能退入谷口乎?延必中計矣。
    陛下寬心。
    (不多時,魏延又表至,告稱楊儀反了。)
    (正覽表之間,楊儀又表到,奏稱魏延背反。)
    (二人接連具表,各陳是非。)
    (忽報費褘到。)
    (後主召入,褘細奏魏延反情。)
後 主:若如此,且令董允假節釋勸,用好言撫慰。
    (允奉詔而去。)
    
    
887**時間: 地點:
    (卻說魏延燒斷棧道,屯兵南谷,把住隘口,自以為得計﹔不想楊儀、姜維,星
    (夜引兵抄到南谷之後。)
    (儀恐漢中有失,令先鋒何平引三千兵先行。)
    (儀同姜維等引兵扶柩望漢中而來。)
    
    
888**時間: 地點:
    (且說何平引兵逕到南谷之後,擂鼓吶喊。)
    (哨馬飛報魏延,說楊儀令先鋒何平,引兵自槎山小路抄來搦戰。)
    (延大怒,急披挂上馬,提刀引兵來迎。)
    (兩陣對圓,何平出馬大罵曰)
魏 延:反賊魏延安在?
後 主:(延亦罵曰)汝助楊儀造反,何敢罵我!
王 平:丞相新亡,骨肉未寒,汝焉敢造反!
揚 鞭:(乃指川兵曰)汝等軍士,皆是西川之人,川中多有父母妻子,兄弟親朋。丞相
    在日,不曾薄待汝等,今不可助反賊,宜各回家鄉,聽候賞賜。
    (眾軍聞言,大喊一聲,散去大半。)
    (延大怒,揮刀縱馬,直取何平。)
    (平挺鎗來迎。)
    (戰不數合,平詐敗而走,延隨後趕來。)
    (眾軍弓弩齊發,延撥馬而回。)
    (見眾軍紛紛潰敗,延轉怒,拍馬趕上,殺了數人,卻只止遏不住﹔只有馬岱所
    (領三百人不動。)
馬 岱:(延謂岱曰)公真心助我,事成之後,決不相負。
    (遂與馬岱追殺何平。)
    (平引兵飛奔而走。)
    (收聚殘軍,與馬岱商議曰)
魏 延:我等投魏,若何?
馬 岱:將軍之言,不智甚也。大丈夫何不自圖霸業,乃輕屈膝於人耶?吾觀將軍智勇足
    備,兩川之士,誰敢抵敵?吾誓同將軍先取漢中,隨後進攻西川。
    (延大喜,遂同馬岱引兵直取南鄭。)
    (姜維在南鄭城上,見魏延、馬岱耀武揚威,風擁而來。)
    (維急令拽起弔橋。)
    (岱二人,大叫)
魏 延:早降!
姜 維:(令人請楊儀商議曰)魏延勇猛,更兼馬岱相助,雖然軍少,何計退之?
楊 儀:丞相臨終,遺一錦囊,囑曰:『若魏延造反,臨陣對敵之時,方可開拆,便有斬
    魏延之計。』今當取出一看。
楊 儀:(遂出錦囊拆開看時,題曰)待與魏延對敵,馬上方許拆開。
姜 維:(喜曰)既丞相有戒約,長史可收執。吾先引兵出城,列為陣勢。公可便來。
    (姜維披挂上馬,綽鎗在手,引三千軍,開了城門,一齊衝出,鼓聲大震,排成
    (陣勢。)
    (維挺鎗立馬於門旗之下,高聲大罵曰)
姜 維:反賊魏延!丞相不曾虧汝,今日如何背反?
楊 儀:(延橫刀勒馬而言曰)伯約,不干你事,只教楊儀來!
    (儀在門旗影裏,拆開錦囊視之,如此如此。)
    (喜,輕騎而出,立馬陣前,手指魏延而笑曰)
楊 儀:丞相在日,知汝久後必反,教我隄備,今果應其言。汝敢在馬上連叫三聲『誰敢
    殺我』!便是真大丈夫,吾就獻漢中城池與汝。
延 大:(笑曰)楊儀匹夫聽著!若孔明在日,吾尚懼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誰敢敵我?
    休道連叫三聲,便叫三萬聲,亦有何難?
延 大:(遂提刀按轡,於馬上大叫曰)誰敢殺我?
    (一聲未畢,腦後厲聲而應曰)
一 人:吾敢殺汝!
    (手起刀落,斬魏延於馬下。)
    (眾皆駭然。)
    (斬魏延者,乃馬岱也。)
    (原來孔明臨終之時,授馬岱以密計,只待魏延喊叫時,便出其不意斬之﹔當日
    (楊儀讀罷錦囊,已知伏下馬岱在彼,故依計而行,果然殺了魏延。)
    
    
889**時間: 地點:
    (卻說董允未及到南鄭,馬岱已斬了魏延,與姜維合兵一處。)
    (楊儀具表星夜奏聞後主。)
後 主:(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
    (楊儀等扶孔明靈柩到成都,後主引文武官僚,盡皆挂孝,出城二十里迎接。)
    (後主放聲大哭。)
    (上至公卿大夫,下及山林百姓,男女老幼,無不痛哭,哀聲震地。)
    (後主命扶柩入城,停於丞相府中。)
    (其子諸葛瞻守孝居喪。)
    (後主還朝,楊儀自縛請罪。)
後 主:(令近臣去其縛曰)若非卿能依丞相遺教,靈柩何日得歸,魏延如何得滅。大事
    保全,皆卿之力也。
    (遂加楊儀為中軍師。)
    (馬岱有討逆之功,即以魏延之爵爵之。)
    (儀呈上孔明遺表。)
    (後主覽畢,大哭,降旨卜地安葬。)
費 褘:丞相臨終,命葬於定軍山,不用牆垣磚石,亦不用一切祭物。
    (後主從之。)
    (擇本年十月吉日,後主自送靈柩至定軍山安葬。)
    (後主降詔致祭,諡號忠武侯﹔令建廟於沔陽,四時享祭。)
    (後杜工部有詩曰:
    (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又杜工部詩曰:
    (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890**時間: 地點:
    (卻說後主回到成都,忽)
近 臣:邊庭報來,東吳令全綜引兵數萬,屯於巴丘界口,未知何意。
後 主:(驚曰)丞相新亡,東吳負盟侵界,如之奈何?
蔣 琬:臣敢保王平、張嶷引兵數萬屯於永安,以防不測。陛下再命一人去東吳報喪,以
    探其動靜。
後 主:須得一舌辨之士為使。
一 人:(應聲而出曰)微臣願往。
    (眾視之,乃南陽安眾人,姓宗、名預,字德豔﹔官任參軍右中郎將。)
    (後主大喜,即命宗預往東吳報喪,兼探虛實。)
    (宗預領命,逕到金陵,入見吳主孫權。)
    (禮畢,只見左右人皆著素衣。)
回顧左:(權作色而言曰)吳蜀已為一家,卿主何故而增白帝之守也?
一 人:(預曰)臣以為東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勢宜然,俱不足以相問也。
孫 權:卿不亞於鄧芝。
乃 謂:(宗預曰)朕聞諸葛丞相歸天,每日流涕,令官僚盡皆挂孝。朕恐魏人乘喪取蜀
    ,故增巴丘守兵萬人,以為救援,別無他意也。
    (預頓首拜謝。)
孫 權:朕既許以同盟,安有背義之理?
乃 謂:(預曰)天子因丞相新亡,特命臣來報喪。
乃 謂:(權遂取金鈚箭一枝折之,設誓曰)朕若負前盟,子孫絕滅!
    (又命使齎香帛奠儀,入川致祭。)
    (宗預拜辭吳主,同吳使還成都,入見)
後 主:吳主因丞相新亡,亦自流涕,令群臣皆挂孝。其益兵巴丘者,恐魏人乘虛而入,
    別無異心。今折箭為誓,並不背盟。
    (後主大喜,重賞宗預,厚待吳使去訖。)
    (遂依孔明遺言,加蔣琬為丞相大將軍,錄尚書事﹔加費褘為尚書令,同理丞相
    (事﹔加吳懿為車騎將軍,假節督漢中﹔姜維為輔漢將軍平襄侯,總督諸處人馬
    (,同吳懿出屯漢中,以防魏兵﹔其餘將校,各依舊職。)
    (自以為年宦先於蔣琬,而位出琬下﹔且自恃功高,未有重賞,口出怨言,謂費
    (褘曰)
楊 儀: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將全師投魏,寧當寂寞如此耶!
    (費褘乃將此言具表密奏後主。)
    (後主大怒,命將楊儀下獄勘問,欲斬之。)
蔣 琬:儀雖有罪,但日前隨丞相多立功勞,未可斬也。當廢為庶人。
    (後主從之,遂貶楊儀赴漢中嘉郡為民。)
    (儀羞慚自刎而死。)
    (蜀漢建興十三年,魏主曹叡青龍三年,吳主孫權嘉禾四年,三國各不興兵。)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