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一  至  第六五〇

641**時間: 地點:
    (此時先主僅存百餘人入白帝城。)
    
    
642**時間: 地點:
    (卻說傅彤斷後,被吳軍八面圍住。)
丁 奉:(大叫曰)川兵死者無數,降者極多。汝主劉備已被擒獲。今汝力窮勢孤,何不
    早降?
傅 彤:(叱曰)吾乃漢將,安肯降吳狗乎!
    (挺鎗縱馬,率蜀軍奮力死戰,不下百餘合﹔往來衝突,不能得脫。)
傅 彤:(彤長歎曰)吾今休矣!
    (言訖,口中吐血,死於吳軍之中。)
    (蜀祭酒程畿,匹馬奔至江邊,招呼水軍赴敵,吳兵隨後追來,水軍四散奔逃。
    ()
部 將:(畿叫曰)吳兵至矣,程祭酒快走罷!
傅 彤:(畿怒曰)吾自從主上出軍,未嘗赴敵而逃!
    (言未畢,吳兵驟至,四下無路,畿拔劍自刎。)
    (時吳班、張南久圍彝陵城,忽馮習到,言蜀兵敗,遂引軍來救先主,孫桓方纔
    (得脫。)
    (張、馮二將,正行之間,前面吳兵殺來,背後孫桓從彝陵城殺出,兩下夾攻。
    ()
    (張南、馮習,奮力衝突,不能得脫,死於亂軍之中。)
    (吳班殺出重圍,又遇吳兵追趕﹔幸得趙雲接著,救回白帝城去了。)
    (時有蠻王沙摩柯,匹馬奔走,正逢周泰,戰二十餘合,被泰所殺。)
    (蜀將杜路、劉寧盡皆降吳。)
    (蜀營一應糧草器仗,尺寸不存。)
    (蜀將川兵,降者無數。)
    (時孫夫人在吳,聞猇亭兵敗,訛傳先主死於軍中,遂驅車至江邊,望西遙哭,
    (投江而死。)
    (後人立廟江濱,號曰梟姬祠。)
    
    
643**時間: 地點:
    (卻說陸遜大獲全功,引得勝之兵,往西追襲。)
    (前離夔關不遠,遜在馬上看見前面臨山傍江,一陣殺氣,沖天而起﹔遂回顧眾
    (將曰)
勒 馬:前面必有埋伏。三軍不可輕進。
    (即倒退十餘里,於地勢空闊處,排成陣勢以禦敵軍﹔即差哨馬前去探視。)
    (回報並無軍屯在此,遜不信,下馬登山望之,殺氣復起。)
    (遜再令人仔細探視,哨馬回報,前面並無一人一騎。)
    (遜見日將西沈,殺氣越加,心中猶豫,令心腹人再往探看。)
    (回報江邊止有亂石八九十堆,並無人馬。)
    (遜大疑,令尋土人問之。)
    
    
644**時間: 地點:
    (須臾,有數人到。)
陸 遜:何人將亂石作堆?如何亂石堆中有殺氣沖起?
土 人:此處地名魚腹浦。諸葛亮入川之時,驅兵到此,取石排成陣勢於沙灘之上﹔自此
    常常有氣如雲,從內而起。
    (陸遜聽罷,上馬引數十騎來看石陣﹔立馬於山坡之上,但見四面八方,皆有門
    (有戶。)
陸 遜:此乃惑人之術耳,有何益焉!
    (遂引數騎下山坡來,直入石陣觀看。)
部 將:日暮矣,請都督早回。
    (遜方欲出陣,忽然狂風大作。)
    (一霎時,飛沙走石,遮天蓋地。)
    (但見怪石嵯峨,槎枒似劍﹔橫沙立土,重疊如山﹔江聲浪湧,有如劍鼓之聲。
    ()
陸 遜:(驚曰)吾中諸葛之計也!
    (急欲回時,無路可出。)
    (正驚疑間,忽見一立於馬前,笑曰)
老 人:將軍欲出此陣乎?
陸 遜:願長者引出。
    (老人策杖徐徐而行,逕出石陣,並無所礙,送至山坡之上。)
陸 遜:長者何人?
老 人:老夫乃諸葛孔明之岳父黃承彥也。昔小婿入川之時,於此布下石陣,名『八陣圖
    』。反復八門,按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驚、開。每日每時,變化無端
    ,可比十萬精兵。臨去之時,曾分付老夫道:『後有東吳大將迷於陣中,莫要引
    他出來。』老夫適於山巖之上,見將軍從死門而入,料想不識此陣,必為所迷。
    老夫平生好善,不忍將軍陷沒於此,故特從生門引出也。
陸 遜:公曾學此陣法否?
老 人:(黃承彥曰)變化無窮,不能學也。
    (遜慌忙下馬拜謝而回。)
    (後杜工部有詩曰:
    (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陸 遜:(回寨歎曰)孔明真『臥龍』也!吾不能及!
    (於是下令班師。)
回顧左:劉備兵敗勢窮,困守一城,正好乘勢擊之﹔今見石陣而退,何也?
陸 遜:吾非懼石陣而退﹔吾料魏主曹丕,其奸詐與父無異,今知吾追趕蜀兵,必乘虛來
    襲。吾若深入西川,急難退矣。
    (遂令一將斷後,遜率大軍而回。)
陸 遜:(退兵未及二日,三處人來飛報)魏兵曹仁出濡須,曹休出洞口,曹真出南郡:
    三路兵馬數十萬,星夜至境,未知何意。
陸 遜:不出吾之所料。吾已令兵拒之矣。
    (正是:雄心方欲吞西蜀,勝算還須禦北朝。)
    (未知如何退兵,且看下文分解。)
    (第八十五回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645**時間: 地點:
    (卻說章武二年,夏六月,東吳陸遜,大破蜀兵於猇亭彝陵之地﹔先主奔回白帝
    (城,趙雲引兵據守。)
    (忽馬良至,見大軍已敗,懊悔不及,將孔明之言,奏知先主。)
先 主:(歎曰)朕早聽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敗!今有何面目復回成都見群臣乎!
    (遂傳旨就白帝城駐紮,將館驛改為永安宮。)
    (人報馮習、張南、傅彤、程畿、沙摩柯等皆歿於王事,先主傷感不已。)
近 臣:(又奏稱)黃權引江北之兵,降魏去了。陛下可將彼家屬送有司問罪。
先 主:黃權被吳兵隔斷在江北岸,欲歸無路,乃不得已而降魏﹔是朕負權,非權負朕也
    。何必罪其家屬?
    (仍給祿米以養之。)
    
    
646**時間: 地點:
    (卻說黃權降魏,諸將引見曹丕。)
曹 丕:卿今降朕,欲追慕於陳、韓耶?
先 主:(權泣而奏曰)臣受蜀帝之恩,殊遇甚厚,令臣督諸軍於江北﹔被陸遜絕斷,臣
    歸蜀無路,降吳不可,故來投陛下。敗軍之將,免死為幸,安敢追慕於古人耶?
    (丕大喜,遂拜黃權為鎮南將軍。)
    (權堅辭不受。)
近 臣:(忽)有細作人自蜀中來,說蜀主將黃權家屬盡皆誅戮。
黃 權:臣與蜀主,推誠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殺臣之家小也。
    (丕然之。)
曹 丕:(問賈詡曰)朕欲一統天下,先取蜀乎?先取吳乎?
賈 詡:劉備雄才,更兼諸葛亮善能治國﹔東吳孫權,能識虛實,陸遜現屯兵於險要:隔
    江泛湖,皆難卒謀。以臣觀之,諸將之中,皆無孫權、劉備敵手。雖以陛下天威
    臨之,亦未見萬全之勢也。只可持守,以待二國之變。
曹 丕:朕已遣三路大兵伐吳,安有不勝之理?
劉 曄:(尚書)近東吳陸遜,新破蜀兵七十萬,上下齊心,更有江湖之阻,不可卒制。
    陸遜多謀,必有準備。
曹 丕:卿前勸朕伐吳,今又諫阻,何也?
劉 曄:時有不同也。昔東吳累敗於蜀,其勢頓挫,故可擊耳﹔今既獲全勝,銳氣百倍,
    未可攻也。
曹 丕:朕意已決,卿勿復言。
    (遂引御林軍親往接應三路兵馬。)
    (早有哨馬報說東吳已有準備:令呂範引兵拒住曹休,諸葛瑾引兵在南郡拒住曹
    (真,朱桓引兵當住濡須以拒曹仁。)
劉 曄:既有準備,去恐無益。
    (丕不從,引兵而去。)
    
    
647**時間: 地點:
    (卻說吳將朱桓,年方二十七歲,極有膽略,孫權甚愛之﹔時督軍於濡須,聞曹
    (仁引大軍去取羨溪,桓遂盡撥軍守把羨溪去了,止留五千騎守城。)
    (忽報曹仁令大將常雕同諸葛虔、王雙,引五萬精兵飛奔濡須城來。)
    (眾軍皆有懼色。)
眾 軍:(桓按劍而言曰)勝負在將,不在兵之多寡。兵法云:『客兵倍而主兵半者,主
    兵尚能勝於客兵。』今曹仁千里跋涉,人馬疲困。吾與汝等,共據高城,南臨大
    江,北背山險,以逸待勞,以主制客:此乃百戰百勝之勢。雖曹丕自來,尚不足
    憂,況仁等耶?
    (於是傳令,教眾軍偃旗息鼓,只作無人守把之狀。)
    
    
648**時間: 地點:
    (且說魏將先鋒常雕,領精兵來取濡須城,遙望城上並無軍馬。)
    (雕催軍急進,離城不遠,一聲炮響,旌旗齊豎。)
    (朱桓橫刀飛馬而出,直取常雕。)
    (戰不三合,被桓一刀斬常雕於馬下。)
    (吳兵乘勢衝殺一陣,魏兵大敗,死者無數。)
    (朱桓大勝,得了無數旌旗軍器戰馬。)
    (曹仁領兵隨後到來,卻被吳兵從羨溪殺出。)
    (曹仁大敗而退,回見魏主,細奏大敗之事。)
    (丕大驚。)
    (正議之間,忽)
探 馬:曹真、夏侯尚圍了南郡,被陸遜伏兵於內,諸葛瑾伏兵於外,內外夾攻,因此大
    敗。
    (言未畢,忽)
探 馬:曹休亦被呂範殺敗。
探 馬:(丕聽知三路兵敗,乃喟然歎曰)朕不聽賈詡、劉曄之言,果有此敗!
    (時值夏天,大疫流行,馬步軍十死六七,遂引軍回洛陽。)
    (吳魏自此不和。)
    
    
649**時間: 地點:
    (卻說先主在永安宮染病不起,漸漸沈重。)
    (至章武三年,夏四月,先主自知病入四肢﹔又哭關、張二弟,其病愈深,兩目
    (昏花,厭見侍從之人﹔乃叱退左右,獨臥於龍榻之上。)
    
    
650**時間: 地點:
    (忽然陰風驟起,將燈吹搖,滅而復明。)
    (只見燈影之下,二人侍立。)
先 主:(怒曰)朕心緒不寧,教汝等且退,何故又來!
    (叱之不退。)
    (先主起而視之,上首乃雲長,下首乃翼德也。)
先 主:(大驚曰)二弟原來尚在!
雲 長:臣等非人,乃是鬼也。上帝以臣二人平生不失信義,皆敕命為神。哥哥與兄弟聚
    會不遠矣。
    (先主扯定大哭,忽然驚覺,二弟不見﹔即喚從人問之,時正三更。)
先 主:(歎曰)朕不久於人世矣!
    (遂遣使往成都,請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等,星夜來永安宮,聽受遺命。)
    (孔明等與先主次子魯王劉永、梁王劉理,來永安宮見帝,留太子劉禪守成都。
    ()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