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   至   第二〇

11**時間: 地點:
    (一日,帝在後園與十常侍飲宴,諫議大夫劉陶,逕到帝前大慟。)
陶 謙:(帝問其故)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與閹宦共飲耶?
獻 帝:國家承平,有何危急?
陶 謙:四方盜賊並起,侵掠州郡。其禍皆由十常侍賣官害民,欺君罔上。朝廷正人皆去
    ,禍在目前矣!
獻 帝:(十常侍皆免冠跪伏於帝前曰)大臣不相容,臣等不能活矣。願乞性命歸田里,
    盡將家產以助軍資。
    (言罷痛哭。)
獻 帝:(帝怒謂陶曰)汝家亦有近侍之人,何獨不容朕耶?
    (呼武士推出斬之。)
獻 帝:(劉陶大呼)臣死不惜﹔可憐漢室天下,四百餘年,到此一旦休矣!
獻 帝:(武士擁陶出,方欲行刑,一大臣喝住曰)勿得下手,待我諫去。
    (眾視之,乃司徒陳耽。)
操視之:(逕入宮中來諫帝曰)劉諫議得何罪而受誅?
獻 帝:毀謗近臣,冒瀆朕躬。
操視之:(耽曰)天下人民,欲食十常侍之肉,陛下敬之如父母,身無寸功,皆封列侯﹔
    況封諝等結連黃巾,欲為內亂﹔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見崩摧矣!
獻 帝:封諝作亂,其事不明。十常侍中,豈無一二忠臣?
    (陳耽以頭撞階而諫。)
    (帝怒,命牽出,與劉陶皆下獄。)
    (是夜,十常侍即於獄中謀殺之﹔假帝詔以孫堅為長沙太守,討區星。)
    (不五十日,報捷,江夏平。)
    (詔封堅為烏程侯﹔封劉虞為幽州牧,領兵往漁陽征張舉、張純。)
    (代州劉恢以書薦玄德見虞。)
    (虞大喜,令玄德為都尉,引兵直抵賊巢,與賊大戰數日,挫動銳氣。)
    (張純專一兇暴,士卒心變,帳下頭目刺殺張純,將頭納獻,率眾來降。)
    (張舉見勢敗,亦自縊死。)
    (漁陽盡平。)
    (劉虞表奏劉備大功,朝廷赦免鞭督郵之罪,除下密丞,遷高堂尉。)
    (公孫瓚又表陳玄德前功,薦為別部司馬,守平原縣令。)
    (玄德在平原,頗有錢糧軍馬,重整舊日氣象。)
    (劉虞平寇有功,封太尉。)
    (中平六年,夏四月,靈帝病篤,召大將軍何進入宮,商議後事。)
    (那何進起身屠家﹔因妹入宮為貴人,生皇子辨,遂立為皇后,進由是得權重任
    (。)
    (帝又寵幸王美人,生皇子協。)
    (何后嫉妒,鴆殺王美人。)
    (皇子協養於董太后宮中。)
    (董太后乃靈帝之母,解瀆亭侯劉萇之妻也。)
    (初因桓帝無子,迎立解瀆亭侯之子,是為靈帝。)
    (靈帝入繼大統,遂迎養母氏於宮中,尊為太后。)
    (董太后嘗勸帝立皇子協為太子。)
    (帝亦偏愛協,欲立之。)
    
    
12**時間: 地點:
獻 帝:(當時病篤,中常侍蹇碩奏曰)若欲立協,必先誅何進,以絕後患。
    (帝然其說,因宣進入宮。)
獻 帝:(進至宮門,司馬潘隱謂進曰)不可入宮。蹇碩欲謀殺公。
    (進大驚,急歸私宅,召諸大臣,欲盡誅宦官。)
一 人:(座上挺身出曰)宦官之勢,起自沖、質之時﹔朝廷滋蔓極廣,安能盡誅?倘機
    不密,必有滅族之禍。請細詳之。
    (進視之,乃典軍校尉曹操也。)
操視之:(進叱曰)汝小輩安知朝廷大事!
操視之:(正躊躇間,潘隱至)帝已崩。今蹇碩與十常侍商議,秘不發喪,矯詔宣何國舅
    入宮,欲絕後患,冊立皇子協為帝。
    (說未了,使命至,宣進速入,以定後事。)
曹 操:今日之計,先宜正君位,然後圖賊。
操視之:(進曰)誰敢與吾正君討賊?
一 人:(挺身出曰)願備精兵五千,斬關入內,冊立新君,盡誅閹豎,掃清朝廷,以安
    天下!
    (進視之,乃司徒袁逢之子,袁隗之姪,名紹,字本初,見為司隸校尉。)
    (何進大喜,遂點御林軍五千。)
    (紹全身披掛。)
    (何進引何顒、荀攸、鄭泰等大臣三十餘員,相繼而入,就靈帝柩前,扶立太子
    (辨即皇帝位。)
    (百官呼拜已畢,袁紹入宮收蹇碩。)
    (碩慌走入御園花陰下,為中常侍郭勝所殺。)
    (碩所領禁軍,盡皆投順。)
袁 紹:(紹謂何進曰)中官結黨。今日可乘勢盡誅之。
袁 紹:(張讓等知事急,慌入告何后曰)始初設謀陷害大將軍者,止蹇碩一人,並不干
    臣等事。今大將軍聽袁紹之言,欲盡誅臣等,乞娘娘憐憫。
何太后:汝等勿憂,我當保汝。
    (傳旨宣何進入。)
太 后:(密謂曰)我與汝出身寒微,非張讓等,焉能享此富貴?今蹇碩不仁,既已伏誅
    ,汝何聽信人言,欲盡誅宦官耶?
    (何進聽罷,出)
謂眾官:蹇碩設謀害我,可族滅其家。其餘不必妄加殘害。
袁 紹:若不斬草除根,必為喪身之本。
謂眾官:(進曰)吾意已決,汝勿多言。
    (眾官皆退。)
    (次日,太后命何進參錄尚書事,其餘皆封官職。)
太 后:(董太后宣張讓等入宮商議曰)何進之妹,始初我抬舉他。今日他孩兒即皇帝位
    ,內外臣僚,皆其心腹,威權太重,我將如何?
謂眾官:(讓奏曰)娘娘可臨朝,垂簾聽政﹔封皇子協為王﹔加國舅董重大官,掌握軍權
    ﹔重用臣等:大事可圖矣。
    (董太后大喜。)
    (次日設朝,董太后降旨,封皇子協為陳留王,董重為驃騎將軍,張讓等共預朝
    (政。)
    (何太后見董太后專權,於宮中設一宴,請董太后赴席。)
    (酒至半酣,起身捧盃再拜曰)
何太后:我等皆婦人也,參預朝政,非其所宜。昔呂后因握重權,宗族千口皆被戮。今我
    等宜深居九重,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議,此國家之幸也。願垂聽焉。
謂眾官:(董后大怒曰)汝鴆死王美人,設心嫉妒。今倚汝子為君,與汝兄何進之勢,輒
    敢亂言!吾敕驃騎斷汝兄首,如反掌耳!
何太后:(何后亦怒曰)吾以好言相勸,何反怒耶?
謂眾官:(董后曰)汝家屠沽小輩,有何見識!
    (兩宮互相爭競,張讓等各勸歸宮。)
    (何后連夜召何進入宮,告以前事。)
    (何進出,召三公共議:來早設朝,使廷臣奏董太后原係藩妃,不宜久居宮中,
    (合仍遷於河間安置,限日下即出國門。)
    (一面遣人起送董后﹔一面點禁軍圍驃騎將軍董重府宅,追索印綬。)
    (董重知事急,自刎於後堂。)
    (家人舉哀,軍士方散。)
    (張讓、段珪見董后一枝已廢,遂皆以金珠玩好結搆何進弟何苗并其母舞陽君,
    (令早晚入何太后處,善言遮蔽﹔因此,十常侍又得近幸。)
    (六月,何進暗使人鴆殺董后於河間驛庭,舉柩回京,葬於文陵。)
    (進託病不出,司隸校尉入見進曰)
袁 紹:張讓、段珪等流言於外,言公鴆殺董后,欲謀大事。乘此時不誅閹宦,後必為大
    禍。昔竇武欲誅內豎,機謀不密,反受其殃。今公兄弟部曲將吏,皆英俊之士﹔
    若使盡力,事在掌握。此天贊之時,不可失也。
謂眾官:(進曰)且容商議。
    (左右密報張讓,讓等轉告何苗,又多送賄賂。)
回顧左:(苗入奏何后云)大將軍輔佐新君,不行仁慈,專務殺伐。今無端又欲殺十常侍
    ,此取亂之道也。
    (后納其言。)
    (少頃,何進入白后,欲誅中涓。)
回顧左:(何后曰)中官統領禁省,漢家故事。先帝新棄天下,爾欲誅殺舊臣,非重宗廟
    也。
    (進本是沒決斷之人,聽太后言,唯唯而出。)
袁 紹:(迎問曰)大事若何?
回顧左:(進曰)太后不允,如之奈何?
袁 紹: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此時事急,不容太后不從。
回顧左:(進曰)此計大妙!
    (便發檄至各鎮,召赴京師。)
主 簿:(陳琳曰)不可!俗云:『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
    況國家大事乎?今將軍仗皇威,掌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誅宦官,如
    鼓洪爐燎毛髮耳。但當速發,行權立斷,則天人順之﹔卻反外檄大臣,臨犯京闕
    ,英雄聚會,各懷一心,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亂矣。
何太后:(笑曰)此懦夫之見也!
一 人:(旁邊鼓掌大笑曰)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議!
    (視之,乃曹操也。)
    (正是:欲除君側宵人亂,須聽朝中智士謀。)
    (不知曹操說出甚話來,且聽下文分解。)
    (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餽金珠李肅說呂布)
    
    
13**時間: 地點:
曹 操:(且說當日對何進曰)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
    若欲治罪,當除元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
    露。吾料其必敗也。
何太后:(怒曰)孟德亦懷私意耶?
曹 操:(操退曰)亂天下者,必進也。
    (進乃暗差使命齎密詔,星夜往各鎮去。)
    
    
14**時間: 地點:
    (卻說前將軍鰲鄉侯西涼刺史董卓,先為破黃巾無功,朝廷將治其罪,因賄賂十
    (常侍幸免﹔後又結託朝貴,遂任顯官,統西州大軍二十萬,常有不臣之心。)
    (是時得詔大喜,點起軍馬,陸續便行﹔使其婿中郎將牛輔,守住陝西,自己卻
    (帶李傕、郭氾、張濟、樊稠等提兵望洛陽進發。)
眾謀士:(卓婿李儒曰)今雖奉詔,中間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順,大事可圖
    。
    (卓大喜,遂上表。)
    (其略曰:
    (    竊聞天下所以亂逆不止者,皆由黃門常侍張讓等侮慢天常之故。)
    (臣聞揚湯止沸,不如去薪﹔潰癰雖痛,勝於養毒。)
    (臣敢鳴鐘鼓入洛陽,請除讓等。)
    (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何進得表,出示大臣。)
眾謀士:(侍御史鄭泰諫曰)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
李 儒:(進曰)汝多疑,不足謀大事。
盧 植:(亦諫曰)植素知董卓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禍患。不如止之勿來,
    免致生亂。
    (進不聽,鄭泰、盧植皆棄官而去。)
    (朝廷大臣,去者大半。)
    (進使人迎董卓於澠池,卓按兵不動。)
盧 植:(張讓等知外兵到,共議曰)此何進之謀也﹔我等不先下手,皆滅族矣。
盧 植:(乃先伏刀斧手五十人於長樂宮嘉德門內,入告何太后曰)今大將軍矯詔召外兵
    至京師,欲滅臣等,望娘娘垂憐賜救。
太 后:汝等可詣大將軍府謝罪。
盧 植:(讓曰)若到相府,骨肉虀粉矣。望娘娘宣大將軍入宮,諭止之。如其不從,臣
    等只就娘娘前請死。
    (太后乃降詔宣進。)
    (進得詔便行。)
主 簿:(陳琳諫曰)太后此詔,必是十常侍之謀,切不可去。去必有禍。
盧 植:(進曰)太后詔我,有何禍事?
袁 紹:今謀已洩,事已露,將軍尚欲入宮耶?
曹 操:先召十常侍出,然後可入。
袁 紹:(進笑曰)此小兒之見也。吾掌天下之權,十常侍敢待如何?
袁 紹: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護從,以防不測。
    (於是袁紹、曹操各選精兵五百,命袁紹之弟袁術領之。)
    (袁術全身披掛,引兵布列青瑣門外。)
    (紹與操帶劍護送何進至長樂宮前。)
袁 術:(黃門傳懿旨云)太后特宣大將軍,餘人不許輒入。
    (將袁紹、曹操等都阻住宮門外。)
    (何進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門,張讓、段珪迎出,左右圍住,進大驚。)
回顧左:(讓厲聲責進曰)董后何罪,妄以鴆死。國母喪葬,託疾不出。汝本屠沽小輩,
    我等薦之天子,以致榮貴﹔不思報效,欲相謀害!汝言我等甚濁,其清者誰?
    (進慌急,欲尋出路,宮門盡閉,伏甲齊出,將何進砍為兩段。)
    (讓等既殺何進,久不見進出,乃於宮門外大呼曰)
袁 紹:請將軍上車!
袁 紹:(讓等將何進首級從牆上擲出,宣諭曰)何進謀反,已伏誅矣。其餘脅從,盡皆
    赦宥。
袁 紹:(厲聲大叫)閹宦謀殺大臣,誅惡黨者,前來助戰!
    (何進部將吳匡,便於青瑣門外放起火來。)
    (袁術引兵突入宮庭,但見閹宦,不論大小,盡皆殺之。)
    (袁紹、曹操斬關入內。)
    (趙忠、程曠、夏惲、郭勝四個被趕至翠花樓,剁為肉泥。)
    (宮中火焰沖天。)
    (張讓、段珪、曹節、侯覽將太后及太子并陳留王劫去內省,從後道走北宮。)
    (時盧植棄官未去,見宮中事變,擐甲持戈,立於閣下。)
    (遙見段珪擁逼何太后過來,呼曰)
盧 植:段珪逆賊,安敢劫太后!
    (段珪回身便走。)
    (太后從窗中跳出,植急救得免。)
    (吳匡殺入內庭,見何苗亦提劍出。)
太 后:(匡大呼曰)何苗同謀害兄,當共殺之!
盧 植:(眾人俱曰)願斬謀兄之賊!
    (苗欲走,四面圍定,砍為虀粉。)
    (紹復令軍士分頭來殺十常侍家屬,不分大小,盡皆誅絕,多有無鬚者誤被殺死
    (。)
    (曹操一面救滅宮中之火,請何太后權攝大事,遣兵追襲張讓等,尋覓少帝。)
    
    
15**時間: 地點:
    (且說張讓、段珪劫擁少帝及陳留王,冒煙突火,連夜奔走至北邙山。)
    (約三更時分,後面喊聲大舉,人馬趕至﹔當前河南中部掾吏閔貢,大呼)
陳留王:逆賊休走!
    (張讓見事急,遂投河而死。)
    (帝與陳留王未知虛實,不敢高聲,伏於河邊亂草之內。)
    (軍馬四散去趕,不知帝之所在。)
    (帝與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飢餒,相抱而哭﹔又怕人知覺,吞聲草莽之
    (中。)
陳留王:此間不可久戀,須別尋活路。
    (於是二人以衣相結,爬上岸邊。)
    (滿地荊棘,黑暗之中,不見行路。)
    (正無奈何,忽有流螢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飛轉。)
陳留王:此天助我兄弟也!
    (遂隨螢火而行,漸漸見路。)
    (行至五更,足痛不能行。)
    (山岡邊見一草堆,帝與王臥於草堆之中。)
    (草堆前面是一所莊院。)
    (莊主是夜夢兩紅日墜於莊後,驚覺,披衣出戶,四下觀望。)
    (見莊後草堆上紅光沖天,慌忙往視,卻是二人臥於草畔。)
二 人:(莊主問曰)二少年誰家之子?
    (帝不敢應。)
陳留王:(指帝曰)此是當今皇帝,遭十常侍之亂,逃難到此。吾乃皇弟陳留王也。
再 拜:(莊主大驚)臣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也。因見十常侍賣官嫉賢,故隱於此。
    (遂扶帝入莊,跪進酒食。)
    
    
16**時間: 地點:
    (卻說閔貢趕上段珪拏住,問天子何在。)
    (珪言已在半路相失,不知何往。)
    (貢遂殺段珪,懸頭於馬項下,分兵四散尋覓﹔自己卻獨乘一馬,隨路追尋。)
    (偶至崔毅莊,毅見首級,問之,貢說詳細。)
    (崔毅引貢見帝,君臣痛哭。)
再 拜:(貢曰)國不可一日無君,請陛下還都。
    (崔毅莊上止有瘦馬一匹,備與帝乘。)
    (貢與陳留王共乘一馬,離莊而行。)
    (不到三里,司徒王允、太尉楊彪、左軍校尉淳于瓊、右軍校尉趙萌、後軍校尉
    (鮑信、中軍校尉袁紹,一行人眾,數百人馬,接著車駕,君臣皆哭。)
    (先使人將段珪首級,往京師號令,另換好馬與帝及陳留王騎坐,簇帝還京。)
陳留王:(先是洛陽小兒謠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
    (至此果應其讖。)
    (車駕行不到數里,忽見旌旗蔽日,塵土遮天,一枝人馬到來。)
    (百官失色,帝亦大驚。)
    (袁紹驟馬出問何人。)
    (繡旗影裏,一將飛出,厲聲問)
袁 紹:天子何在?
    (帝戰慄不能言。)
    (勒馬向前,叱曰)
陳留王:來者何人?
勒 馬:(卓曰)西涼刺史董卓也。
陳留王:汝來保駕耶?汝來劫駕耶?
勒 馬:(卓應曰)特來保駕。
陳留王:既來保駕,天子在此,何不下馬?
    (卓大驚,慌忙下馬,拜於道左。)
    (陳留王以言撫慰董卓,自初至終,並無失語。)
    (卓暗奇之,已懷廢立之意。)
    (是日還宮,見何太后,俱各痛哭。)
    (檢點宮中,不見了傳國玉璽。)
    (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卓出入宮庭,略無忌憚。)
    (後軍校尉鮑信,來見袁紹,言董卓必有異心,可速除之。)
袁 紹:朝廷新定,未可輕動。
    (鮑信見王允,亦言其事。)
王 允:且容商議。
    (信自引本部軍兵,投泰山去了。)
王 允:(董卓招誘何進兄弟部下之兵,盡歸掌握,私謂李儒曰)吾欲廢帝立陳留王,何
    如?
李 儒:今朝廷無主,不就此時行事,遲則有變矣。來日於溫明園中,召集百官,諭以廢
    立﹔有不從者斬之,則威權之行,正在今日。
    (卓喜,次日大排筵會,遍請公卿。)
    (公卿皆懼董卓,誰敢不到?卓待百官到了,然後徐徐到園門下馬,帶劍入席。
    ()
    (酒行數巡,卓教停酒止樂)
乃 謂:吾有一言,眾官靜聽。
    (眾官側耳。)
眾 官:(卓曰)天子為萬民之主,無威儀不可以奉宗廟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陳留王聰
    明好學,可承大位。吾欲廢帝,立陳留王,諸大臣以為如何?
    (諸官聽罷,不敢出聲。)
    (座上推案直出,立於筵前,大呼)
一 人: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發大語?天子乃先帝嫡子,初無過失,何得妄議廢立
    ?汝欲為篡逆耶?
    (卓視之,乃荊州刺史丁原也。)
操視之:(卓怒叱曰)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遂掣佩劍欲斬丁原。)
    (時李儒見丁原背後一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
    (。)
李 儒:(急進曰)今日飲宴之處,不可談國政,來日向都堂公論未遲。
    (眾人皆勸丁原上馬而去。)
操視之:(卓問百官曰)吾所言,合公道否?
盧 植:明公差矣。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於桐宮。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惡三千餘
    條,故霍光告太廟而廢之。今上雖幼,聰明仁智,並無分毫過失。公乃外郡刺史
    ,素未參與國政,又無伊、霍之大才,何可強主廢立之事?聖人云:『有伊尹之
    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卓大怒,拔劍向前欲殺植。)
    (侍中蔡邕、議郎彭伯諫曰)
拔 劍:盧尚書海內人望,今先害之,恐天下震怖。
    (卓乃止。)
王 允:(司徒)廢立之事,不可酒後相商,改日再議。
    (於是百官皆散。)
    (卓按劍立於園門,忽見一人躍馬持戟於園門外往來馳驟。)
李 儒:(卓問)此何人也?
李 儒:此丁原義兒,姓呂,名布,字奉先者也。主公且須避之。
    (卓乃入園潛避。)
    (次日,人報丁原引軍城外搦戰。)
    (卓怒,引軍同李儒出迎。)
    (兩陣對圓,只見呂布頂束髮金冠,披百花戰袍,擐唐猊鎧甲,繫獅蠻寶帶,縱
    (馬挺戟,隨丁建陽出到陣前。)
李 儒:(建陽指卓罵曰)國家不幸,閹宦弄權,以致萬民塗炭。爾無尺寸之功,焉敢妄
    言廢立,欲亂朝廷?
    (董卓未及回言,呂布飛馬直殺過來。)
    (董卓慌走,建陽率軍掩殺。)
    (卓兵大敗,退三十餘里下寨,聚眾商議。)
呂 布:(卓曰)吾觀呂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慮天下哉?
一 人:(帳前出曰)主公勿憂。某與呂布同鄉,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某憑三寸不
    爛之舌,說呂布拱手來降,可乎?
    (卓大喜,觀其人,乃虎賁中郎將李肅也。)
其 人:(卓曰)汝將何以說之?
魯 肅:某聞主公有名馬一匹,號曰『赤兔』,日行千里。須得此馬,再用金珠,以利結
    其心。某更進說詞,呂布必反丁原,來投主公矣。
其 人:(卓問李儒曰)此言可乎?
李 儒: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馬?
    (卓欣然與之,更與黃金一千兩、明珠數十顆、玉帶一條。)
    (李肅齎了禮物,投呂布寨來。)
魯 肅:(伏路軍人圍住)可速報呂將軍,有故人來見。
    (軍人報知,布命入見。)
魯 肅:(肅見布曰)賢弟別來無恙?
李 儒:(布揖曰)久不相見,今居何處?
魯 肅:見任虎賁中郎將之職。聞賢弟匡扶社稷,不勝之喜。有良馬一匹,日行千里,渡
    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獻與賢弟,以助虎威。
    (布便令牽過來看,果然那馬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
    (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
魯 肅:(布見了此馬大喜,謝肅曰)兄賜此良駒,將何以為報?
魯 肅:某為義氣而來,豈望報乎?
    (布置酒相待。)
魯 肅:(酒酣)肅與賢弟少得相見,令尊卻嘗會來。
呂 布:兄醉矣。先父棄世多年,安得與兄相會?
魯 肅:(肅大笑曰)非也﹔某說今日丁刺史耳。
呂 布:(布惶恐曰)某在丁建陽處,亦出於無奈。
魯 肅:賢弟有擎天駕海之才,四海孰不欽敬?功名富貴,如探囊取物,何言無奈,而在
    人之下乎?
呂 布:恨不逢其主耳。
魯 肅:『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
呂 布:兄在朝廷,觀何人為世之英雄?
魯 肅:某遍觀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為人敬賢禮士,賞罰分明,終成大業。
呂 布:某欲從之,恨無門路。
    (肅取金珠、玉帶列於布前。)
呂 布:(布驚曰)何為有此?
回顧左:(肅令叱退告布曰)此是董公久慕大名,特令某將此奉獻。赤兔馬亦董公所贈也
    。
呂 布:董公如此見愛,某將何以報之?
魯 肅:如某之不才,尚為虎賁中郎將﹔公若到彼,貴不可言。
呂 布:恨無涓埃之功,以為進見之禮。
魯 肅:功在翻手之間,公不肯為耳。
呂 布:(布沈吟良久曰)吾欲殺丁原,引軍歸董卓,何如?
魯 肅:賢弟若能如此,真莫大之功也!但事不宜遲,在於速決。
    (布與肅約於明日來降,肅別去。)
    (是夜二更時分,布提刀逕入丁原帳中。)
魯 肅:(原正秉燭觀書,見布至)吾兒來有何事故?
呂 布:吾堂堂丈夫,安肯為汝子乎!
魯 肅:(原曰)奉先何故變心?
魯 肅:(布向前一刀,砍下丁原首級,大呼)左右!丁原不仁,吾已殺之,肯從吾者在
    此,不從者自去!
    (軍士散去大半。)
    (次日,布持丁原首級,往見李肅。)
    (肅遂引布見卓。)
    (卓大喜,置酒相待。)
軍 士:(卓先下拜曰)卓今得將軍,如旱苗之得甘雨也。
魯 肅:(布納卓坐而拜之曰)公若不棄,布請拜為義父。
    (卓以金甲錦袍賜布,暢飲而散。)
    (卓自是威勢越大,自領前將軍事,封弟董旻為左將軍鄠侯,封呂布為騎都尉中
    (郎將都亭侯。)
    (李儒勸卓早定廢立之計。)
    (卓乃於省中設宴,會集公卿,令呂布將甲士千餘,侍衛左右。)
    (是日,太傅袁隗與百官皆到。)
    (酒行數巡,卓按劍曰)
李 儒:今上闇弱,不可以奉宗廟﹔吾將依伊尹、霍光故事,廢帝為弘農王,立陳留王為
    帝﹔有不從者斬!
    (群臣惶怖莫敢對。)
袁 紹:(中軍校尉挺身出曰)今上即位未幾,並無失德﹔汝欲廢嫡立庶,非反而何?
李 儒:(卓怒曰)天下事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汝視我之劍不利否?
袁 紹:(亦拔劍曰)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兩個在筵上對敵。)
    (正是:丁原仗義身先喪,袁紹爭鋒勢又危。)
    (畢竟袁紹性命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為皇 謀董賊孟德獻刀)
    
    
17**時間: 地點:
    (且說董卓欲殺袁紹,止之曰)
李 儒:事未可定,不可妄殺。
    (袁紹手提寶刀,辭別百官而出,懸節東門,奔冀州去了。)
袁 紹:(卓謂太傅袁隗曰)汝姪無禮,吾看汝面,姑恕之。廢立之事若何?
李 儒:(隗曰)太尉所見是也。
袁 紹:(卓曰)敢有阻大議者,以軍法從事。
群 臣:(震恐)一聽尊命。
群 臣:(宴罷,卓問侍中周毖、校尉伍瓊曰)袁紹此去若何?
袁 紹:(周毖曰)袁紹忿忿而去,若購之急,勢必為變。且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
    遍於天下﹔倘收豪傑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山東非公有也。不如赦之,拜為
    一郡守,則紹喜於免罪,必無患矣。
群 臣:(伍瓊曰)袁紹好謀無斷,不足為慮。誠不若加之一郡守,以收民心。
    (卓從之,即日差人拜紹為渤海太守。)
    (九月朔,請帝陞嘉德殿,大會文武。)
    (卓在手,對眾曰)
拔 劍:天子闇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為宣讀。
    (乃命李儒讀策曰:
    (    孝靈皇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仰望。)
    (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
    (皇太后教無母儀,統政荒亂。)
    (永樂太后暴崩,眾論惑焉。)
    (三綱之道,天地之紀,毋乃有闕?陳留王脅,聖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戚
    (,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
    (茲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后還政。)
    (請奉陳留王為皇帝,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李儒讀策畢,卓叱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璽綬,北面長跪,稱臣聽命。)
    (又呼太后去服候敕。)
    (帝后皆號哭,群臣無不悲慘。)
    (階下一大臣憤怒,高叫曰)
群 臣:賊臣董卓,敢為欺天之謀,吾當以頸血濺之!
    (揮手中象簡,直擊董卓。)
    (卓大怒,喝武士拏下,乃尚書丁管也。)
    (卓命牽出斬之。)
    (管罵不絕口,至死神色不變。)
    (卓請陳留王登殿。)
    (群臣朝賀畢,卓命扶何太后並弘農王及帝妃唐氏於永安宮閒住,封鎖宮門,禁
    (群臣無得擅入。)
    (可憐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廢。)
    (卓所立陳留王協,表字伯和,靈帝中子,即獻帝也﹔時年九歲。)
    (改元初平。)
    (董卓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福莫比。)
    (李儒勸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因薦蔡邕之才。)
    (卓命徵之,邕不赴。)
    (卓怒,使人謂邕曰)
李 儒:如不來,當滅汝族。
    (邕懼,只得應命而至。)
    (卓見邕大喜,一月三遷其官,拜為侍中,甚見親厚。)
    
    
18**時間: 地點:
    (卻說少帝與何太后、唐妃困於永安宮中,衣服飲食漸漸缺少﹔少帝淚不曾乾。
    ()
    
    
19**時間: 地點:
    (一日,偶見雙飛燕於庭中,遂吟詩一首。)
    (詩曰:
    (    嫩草綠凝煙,裊裊雙飛燕。)
    (洛水一條青,陌上人稱羨。)
    (遠望碧雲深,是吾舊宮殿。)
    (何人仗忠義,洩我心中怨!)
    (董卓時常使人探聽,是日獲得此詩,來呈董卓。)
李 儒:(卓曰)怨望作詩,殺之有名矣。
    (遂命李儒帶武士十人,入宮弒帝。)
    (帝與后、妃正在樓上,宮女報李儒至,帝大驚。)
    (儒以鴆酒奉帝,帝問何故。)
李 儒:春日融和,董相國特上壽酒。
太 后:既云壽酒,汝可先飲。
李 儒:汝不飲耶?
太 后:(呼左右持短刀白練於前曰)壽酒不飲,可領此二物!
李 儒:(唐妃跪告曰)妾身代帝飲酒,願公存母子性命。
李 儒:汝何人,可代王死?
太 后:(乃舉酒與何太后曰)汝可先飲!
    (后大罵何進無謀,引賊入京,致有今日之禍。)
獻 帝:(儒催逼帝)容我與太后作別。
    (乃大慟而作歌。)
    (其歌曰:
    (    天地易兮日月翻,棄萬乘兮退守藩。)
    (為臣逼兮命不久,大勢去兮空淚潸!)
    (唐妃亦作歌曰:
    (    皇天將崩兮后土頹﹔身為帝姬兮恨不隨。)
    (生死異路兮從此別﹔奈何煢速兮心中悲!)
    (歌罷,相抱而哭。)
李 儒:(叱曰)相國立等回報,汝等俄延,望誰救耶?
太 后:(大罵)董賊逼我母子,皇天不佑!汝等助惡,必當滅族!
    (儒大怒,雙手扯住太后,直攛下樓。)
    (叱武士絞死唐妃,以鴆酒灌殺少帝,還報董卓。)
    (卓命葬於城外。)
    
    
20**時間: 地點:
    (自此每夜入宮,姦淫宮女,夜宿龍床。)
    (嘗引軍出城,行到陽城地方,時當二月,村民社賽,男女皆集。)
    (卓命軍士圍住,盡皆殺之,掠婦女財物,裝載車上,懸頭千餘顆於車下,連軫
    (還都,揚言殺賊大勝而回﹔於城門下焚燒人頭,以婦女財物分散眾軍。)
    (越騎校尉伍孚,字德瑜,見卓殘暴,憤恨不平。)
    (嘗於朝服內披小鎧,藏短刀,欲伺便殺卓。)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