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蟾記(<--html版)

下載本書html
  • 本書說明
  • 第一回
      恬淡人讀史問天
  • 第二回
      通元子安排果報
  • 第三回
      冥判官發放回陽
  • 第四回
      趙與胡兩家鬼祟
  • 第五回
      趙文華納妹東樓
  • 第六回
      于少保奉旨回陽
  • 第七回
      張總督出征倭寇
  • 第八回
      曹邦輔海上從征
  • 第九回
      通元子初助破倭
  • 第十回
      兩奸賊攘功肆虐
  • 第十一回
      三義人救主逃生
  • 第十二回
      烏金蕩埋名習武
  • 第十三回
      趙懌思忤父歸杭
  • 第十四回
      丑胡彪甘做陪堂
  • 第十五回
      莽童昆大鬧西湖
  • 第十六回
      陳素娥雪洞藏洪
  • 第十七回
      美洪昆夜跌杜園
  • 第十八回
      巧玉蓮懷孕雙奔
  • 第十九回
      龍仙姑騰空駭趙
  • 第二十回
      勇蔡飛救難酬恩
  • 第二十一回
      棗核釘毒計栽誣
  • 第二十二回
      蔡小妹獄中雙救
  • 第二十三回
      杜金定兩遭毒手
  • 第二十四回
      小洪猛幻形救杜
  • 第二十五回
      莽童昆義殺淫妻
  • 第二十六回
      通元子妙法救童
  • 第二十七回
      賣花叟借言警俗
  • 第二十八回
      棗核釘再搶素娥
  • 第二十九回
      陳素娥落院刺胡
  • 第三十回
      美洪昆北游樓會
  • 第三十一回
      高玉英嘉偶受蟾
  • 第三十二回
      棗核釘考黜褫衿
  • 第三十三回
      秦彩鸞游園入夢
  • 第三十四回
      華佗廟夢引宿因
  • 第三十五回
      烏金蕩洪昆訪友
  • 第三十六回
      武洪昆獨打仇人
  • 第三十七回
      沈蘭馨拜師習武
  • 第三十八回
      奇男子法傳洪昆
  • 第三十九回
      打擂臺巧遇桂芳
  • 第四十回
      劉尚書文武興闈
  • 第四十一回
      蔣佩香錯中得偶
  • 第四十二回
      倭王妃入海起兵
  • 第四十三回
      眾女將大戰聖姑
  • 第四十四回
      通元子再助平倭
  • 第四十五回
      張元帥奏捷勘奸
  • 第四十六回
      舊功臣追贈洗冤
  • 第四十七回
      復父仇剮心祭墓
  • 第四十八回
      送捷音眾美歸杭
  • 第四十九回
      李蘭芳于歸曹府
  • 第五十回
      五美人報仇雪恨
  • 第五十一回
      通元子指點前因
  • 第五十二回
      東浙王歸第完姻
  • 第五十三回
      恬淡人草堂閑話
  • 辭典

    第一回
         恬淡人讀史問天

      〔先聲滿庭芳〕調
      詞曰:
      世途坦坦,人事悠悠。史載天心休咎。問天天不語,讀史史無愁。閑情最好歸恬淡,幾度春風幾度游。任勾留,腰纏十萬,騎鶴上揚州。
      老漢非士非農,半村半郭,乃維揚一個賣花的便是。家住傍花村裏,秋來種菊生涯,竹籬三徑客,茅屋一壺茶,因此得交文人學士,滿壁題詩。雖不能博古通今,卻也粗粗懂得幾句文義。那些看花的說:「你種菊,也是個雅人,何不吟詩和我們呢?」我說:「不嫌鄙俗,就效顰了。」
      詩曰:
      老圃偏饒晚節香,曾攜鴉嘴種花黃。
      清晨採菊新城賣,午後聽書到教場。
      信口而成,不歸詩律。見笑,見笑!眾人說這詩不減《揚州竹枝詞》,貼在壁上傳觀卻也有趣。還要請教聽的甚麼書。我說連日在教場聽得一部新書,叫做《十二緣玉蟾記》,結構玲瓏,波瀾起伏,真似碧海中蜃氣晨樓,濃蒸旭日,又如絳河內鵲毛夜渡,淡抹微雲。
      這書是通元子編成,恬淡人發刻傳出來的。那通元子本來是個仙家,這恬淡人不知何許人也,初號荷鋤子,後數十年來又以恬淡人為號。其人拙於謀生,家無長物。惟吟詠自娛而已。
      愛讀忠孝書,喜談節義事。與世無所忤,究亦不肯脂韋隨俗,每讀史偶有所得,輒筆之於書,不拾前人牙慧,務出己見以為論斷。自漢以下皆有史評。於漢惠帝因見「人彘」得疾而崩,斷曰:「呂后殺之。」於唐秦王玄武之變,骨肉相殘,斷曰:「高祖啟之。」於宋太宗燭影搖紅,千古疑案,斷曰:「必無此事。」於明建文帝「無使殺叔」溫語慰燕,斷曰:「徒有此言。」至於歷代忠奸,仇怨相尋,或忠臣彈勘太放,奸黨畏罪而陷害之。或功臣盛氣凌人,宴小不堪而中傷之。諸如此類,史鑒恆多。獨有兩件事不平,恬淡人常常嘆息痛恨說:「宋岳武穆王何礙於秦檜,明于忠肅公何礙於徐石,必欲殺之,是何道理?況兩家後嗣並無有能起而復仇者。天之報施善人何如哉?」誰知通元子早已安排過了。因前有《岳傳》,明說岳少保的果報,鑄像誅奸,完過宋朝一段公案。他復演出《玉蟾記》,隱寓于少保果報,配合姻緣,又完過明朝一段公案。
      到後來草堂閑話,黃石授書,恬淡人始信事由前定,天道無私,把他一腔子牢騷不平之氣,都化為烏有了。司空表聖云:「人淡如菊,惟我種菊人能知人之淡。不縈情於利祿,不役志於紛華,就是仙人。何用傳其姓氏。即以恬淡人作通元子觀,有何不可?」自從聽了這書,大約記得七、八分,又買了一部腳本看熟,說出來雖不合腔,卻不至有頭沒尾,諸位如不嫌聒耳,明日請來賞菊聽書。
      他們去後我就插幾瓶菊花,收拾幾間靜室,把這傍花村改作李龜年彈詞的所在。夜來謅成幾句小引,早起亦貼在壁間,等候那班學士文人來看。
      引曰:
      人間多幻境,頃刻變滄桑。隱逸淵明菊,只藏得一片寒光,偏引出眾仙同日詠《霓裳》。
      列位請了。今日來得這樣早法兒,童子獻茶,老漢把昨日所談新書演說一番。一來替恬淡人述懷,二來代通元子醒世,三來為座上客點綴秋光。就此獻醜了。

      
      

    © 2024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