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朝人物演義(<--html版)

下載本書html
  • 本書說明
  • 第一卷
      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
  • 第二卷
      子路問強
  • 第三卷
      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
  • 第四卷
      宰予晝寢
  • 第五卷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 第六卷
      臧文仲居蔡
  • 第七卷
      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
  • 第八卷
      孰謂微生高直
  • 第九卷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
  • 第十卷
      有澹台滅明者
  • 第十一卷
      孝哉閔子騫
  • 第十二卷
      葉公問政
  • 第十三卷
      羿善射
  • 第十四卷
      卞莊子之勇
  • 第十五卷
      直哉史魚
  • 第十六卷
      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
  • 第十七卷
      柳下惠為士師
  • 第十八卷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
  • 第十九卷
      管仲以其君霸
  • 第二十卷
      王歡朝暮見
  • 第二十一卷
      段乾木逾垣而避之
  • 第二十二卷
      墨氏兼愛
  • 第二十三卷
      陳仲子豈不誠廉士哉
  • 第二十四卷
      公輸子之巧
  • 第二十五卷
      師曠之聰
  • 第二十六卷
      淳於髡日
  • 第二十七卷
      子產聽鄭國之政
  • 第二十八卷
      逢蒙學射於羿
  • 第二十九卷
      匡章通國皆稱不孝焉
  • 第三十卷
      伊尹相湯
  • 第三十一卷
      百里奚自鬻於秦
  • 第三十二卷
      易牙先得我口之所嗜者也
  • 第三十三卷
      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
  • 第三十四卷
      秦穆公用之而霸
  • 第三十五卷
      王豹處於淇
  • 第三十六卷
      華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
  • 第三十七卷
      孫叔敖舉於海
  • 第三十八卷
      楊子取為我
  • 第三十九卷
      晉人有馮婦者
  • 第四十卷
      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
  • 辭典

      今夫理之與趣,分途相隔如間鴻溝,道里相遠,如分胡粵。若古於此留,理輕於彼此,不諒趣之足以久存,而謂理必於不朽者,此靡哲所以不愚,而風流因之疑喪也。聽其一句為端,千言為委,一人為宗,百事為綴,擬之潠水於空,如珠如霧,瀉泉遍地,或折或旋,旋折非清地之刑,珠霧豈潠空之象,庶幾譚理之家若得一技也。雖與村老璜經體具神妙,即共童蒙稽考,物象咸存,言既取於通俗,說自寄於從先,沙蟲畫沙,水蟲畫水,楚不必嗤越之侏離,越不必嗤楚之駃舌,庶幾趣而兼理之家,亦得一宗也。自此書出,理非僅奇,趣不單行,玄黃大沓,韋編同末葉之書,罔象俱迷,龍馬均蠹魚之跡矣。豈特神通而蓍出鬼哭,而品質行端言慤,貌恂恂馥馥,望而知為學儒也。非理也;從理者也。滑稽詼諧,俚語偽調,笑笑眇眇,聽而知為俠邪也。非趣也,從趣者也。理之規步膠,序刑范,六經其嘗也,亦有進之乎?趣者則於理也,超超矣。譬之離明為火,出於木而變,嘗巽下為風,生於火而同革也。至於趣之皮毛無關神情,在理之不可全詰也。面無正容,目無定睛,口喃喃而欲語,足跳躍而不休,寄心於盆盎草木之間,摩挲於禽魚書畫之事,以為清也,以為韻也,總之為趣也。進而與之考古,則南生而蠻語;與之淪人,則夏蟲而說冰,落乎其無所置對也。今世於四子之書,有講習者,則純乎理而寡趣,學士之韋編幾絕,書生之聽誦欲臥;叩其事理之源流,聖賢之本末,影猜響覓,有如射覆。所謂理已不備也,安得有趣哉?人知安詳之為理也,而不知奇幻之亦理也;人知清質之為理也,而不知新豔之亦理也;人知塊靜根深之為理也,而不知石之能言,木之能飛之亦理也。豈非言理者之非理,而非理者之深有當於理哉?故坎白坤黑兑赤艮白既殊離卦之文,二黑三綠四碧九紫又見乾鑿之度,即謂木丹葉而綠英,練本青而染白,旨定以立名,言習以成性,是指驪馬之皆黃,慈烏之皆白,九藪之草無青枝,千鷺之身無白羽也。其於理也是矣,於趣也是矣。此人物演義所以從理則理,從趣則趣,無泥之理而趣乖,泥之趣而理阻也。上哲之流讀之為理,故理行而趣不死;中智之人目之為趣,故趣減而理不靈。趣艱粟飛也哉。庚辰秋仲磊道人撰於西子湖之萍席

      

    © 2024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