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通俗演義 - 元史(<--html版)

下載本書html
  • 本書說明
  • 自序
  • 第一回
      感白光孀姝成孕 劫紅顏異兒得妻
  • 第二回
      擁眾稱尊創始立國 班師奏凱復慶生男
  • 第三回
      女丈夫執旗招叛眾 小英雄逃難遇救星
  • 第四回
      追失馬幸遇良朋 喜乘龍送歸佳耦
  • 第五回
      合浦還珠三軍奏凱 穹廬返幕各族投誠
  • 第六回
      帖木真獨勝諸部 札木合復興聯軍
  • 第七回
      報舊恨重遇麗姝 復前仇疊逢美婦
  • 第八回
      四傑赴援以德報怨 一夫拚命用少勝多
  • 第九回
      責汪罕潛師劫寨 殺脫里恃力興兵
  • 第十回
      納忽山孱主亡身 斡難河雄酋稱帝
  • 第十一回
      西夏主獻女乞和 蒙古軍入關耀武
  • 第十二回
      拔中都分兵南略 立繼嗣定議西征
  • 第十三回
      回酋投荒竄死孤島 雄師追寇窮極遐方
  • 第十四回
      見角端西域班師 破欽察歸途喪將
  • 第十五回
      滅西夏庸主覆宗 遭大喪新君嗣統
  • 第十六回
      將帥迭亡乞盟城下 后妃被劫失守都中
  • 第十七回
      南北夾攻完顏赤族 東西遣將蒙古張威
  • 第十八回
      阿魯思全境被兵 歐羅巴東方受敵
  • 第十九回
      姑婦臨朝生暗釁 弟兄佐命立奇功
  • 第二十回
      勤南略齎志告終 據大位改元頒敕
  • 第二十一回
      守襄陽力屈五年 覆厓山功成一統
  • 第二十二回
      漁色徇財計臣致亂 表忠流血信國成仁
  • 第二十三回
      征日本全軍盡沒 討安南兩次無功
  • 第二十四回
      海都汗連兵構釁 乃顏王敗走遭擒
  • 第二十五回
      明黜陟權姦伏法 慎戰守老將驕兵
  • 第二十六回
      皇孫北返靈璽呈祥 母后西巡台臣匿奏
  • 第二十七回
      得良將北方靖寇 信貪臣南服喪師
  • 第二十八回
      蠻酋成擒妖婦駢戮 藩王入覲牝后通謀
  • 第二十九回
      誅奸慝懷寧嗣位 耽酒色嬖幸盈朝
  • 第三十回
      承兄位誅逐奸邪 重儒臣規行科舉
  • 第三十一回
      上彈章劾佞無功 信儉言立儲背約
  • 第三十二回
      爭位弄兵藩王兩敗 挾私報怨善類一空
  • 第三十三回
      隆孝養迭呈冊寶 泄逆謀立正典刑
  • 第三十四回
      滿惡貫奸相伏冥誅 進良言直臣邀主眷
  • 第三十五回
      集黨羽顯行弒逆 扈鑾蹕橫肆姦淫
  • 第三十六回
      正刑戮眾惡駢誅 縱奸盜百官抗議
  • 第三十七回
      眾大臣聯銜入奏 老平章嫉俗辭官
  • 第三十八回
      信佛法反促壽徵 迎藩王入承大統
  • 第三十九回
      大明殿稱尊頒敕 太平王殺敵建功
  • 第四十回
      入長城北軍敗潰 援大都爵帥馳歸
  • 第四十一回
      倒剌沙奉寶出降 泰定后別州安置
  • 第四十二回
      四女酬庸同時釐降 二使勸進剋日登基
  • 第四十三回
      中逆謀途次暴崩 得御寶馳回御極
  • 第四十四回
      懷妒謀毒死故后 立儲君驚遇冤魂
  • 第四十五回
      平全滇諸將班師 避大內皇兒寄養
  • 第四十六回
      得新懷舊人面重逢 納后為妃天倫志異
  • 第四十七回
      正官方廷臣會議 遵顧命皇姪承宗
  • 第四十八回
      迎嗣皇權相懷疑 遭冥譴太師病逝
  • 第四十九回
      履尊擇配后族蒙恩 犯闕稱兵豪宗覆祀
  • 第五十回
      辱諫官特權停科舉 尊太后變例晉徽稱
  • 第五十一回
      妨功害能淫威震主 竭忠報國大義滅親
  • 第五十二回
      逐太后兼及孤兒 用賢相並徵名士
  • 第五十三回
      寵女侍僭加后服 聞母教才罷彈章
  • 第五十四回
      治黃河石人開眼 聚紅巾群盜揚鑣
  • 第五十五回
      失軍心河上棄師 逐盜魁徐州告捷
  • 第五十六回
      番僧授術天子宣淫 嬖侍擅權丞相受禍
  • 第五十七回
      朱元璋濠南起義 董搏霄河北捐軀
  • 第五十八回
      掃強虜志決身殲 弒故主行兇逞暴
  • 第五十九回
      阻內禪左相得罪 入大都逆臣伏誅
  • 第六十回
      群寇蕩平明祖即位 順帝出走元史告終
  • 辭典

    自序

      古史之美且備者多矣,而元史獨多缺憾,非史官之失職也,文獻不足徵耳。元起朔漠,本乏紀錄,開國以後,即略有載籍,而語不雅馴,專屬蒙文土語,搢紳先生難言之。逮世祖朝,始有實錄,相沿至於寧宗,共十有三朝。然在世祖以前,仍多闕略,世祖以後,則往往詳於記善,略於懲惡。史為國諱,無足怪也。元亡明興,洪武二年,得元十三朝實錄,命修元史,以李善長為監修,宋濂、王禕為總裁,二月開局,八月書成。惟順帝一朝,史猶未備。又命儒士歐陽佑等,往北平採遺事,明年二月,重開史局,閱六月書成,頒行後,已有竊竊然滋議者。蓋其時距元之亡,第閱二、三年,私家著述,尠有所聞,無由裒合眾說,覈定異同,觀徐一夔與王禕書,謂:「考史莫備於日曆及起居注,元不置日曆,不設起居注,惟中書時政科,遣一文學掾掌之,以事付史館,即據以修實錄,其於史事已多疏略。至順帝一朝,且無實錄可據,唯憑採訪以足成之,恐事未必,覈言未必,馴首尾未必貫穿」云云。然則元史之倉卒告成,不克完善,在徐氏已豫知之矣。厥後商輅等續撰《綱目》,薛應旗復作《通鑑》,陳邦瞻又著《紀事本末》,體制不同,而所採事實,不出正史之外,其闕漏固猶昔也。他若《皇元聖武親征錄》,記太祖、太宗事,元秘史亦如之,語仍鄙俚,脫略亦多。《丙子平宋錄》,記世祖事,《庚申外史》,記順帝事,一斑之窺,無補全史。而《元朝名臣事略》,暨《元儒考略》等書,更無論已。自明迄今,又閱兩朝,後人所作,可為元史之考證者,惟《蒙韃備錄》、《蒙古源流》及《元史譯文證補》等書。《元史譯文證補》,出自近年,係清侍郎洪鈞所輯,謂從西書輾轉譯成,其足正元史之闕誤者頗多,顧僅至定憲二宗而止。《蒙韃備錄》及《蒙古源流》亦一秘史類耳。明清二代多宿儒,容有鉤隱索沈,獨成善本,惜鄙人見聞局隘,未能一一盡窺也。本年春,以橐筆之暇,偶閱東西洋史籍譯本,於蒙古西征時,較中史為詳,且於四汗分封,及其存亡始末,亦足補中史之闕,倘所謂禮失求野者非耶?不揣譾陋,竊欲融合中西史籍,編成元代野乘以資參考。尋以材力未逮,戲成演義,都六十回。事皆有本,不敢臆造,語則從俗,不欲求深。而於元代先世及深宮軼事,外域異聞,凡正史之所已載者,酌量援引,或詳或略,正史之所未載者,則旁徵博採,多半演入,茶餘酒後,取而閱之,非特足供消遣,抑亦藉廣見聞,海內大雅,其毋笑我蕪雜乎?是為序。

                       中華民國九年一月古越蔡東帆自識於海上寓廬。

    © 2024 朱邦復工作室